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76. 餐厅菜单不是换得越勤越好

76. 餐厅菜单不是换得越勤越好

2025/4/27
logo of podcast 厨此以外

厨此以外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曹毅
Topics
曹毅: 我在经营湘菜馆的过程中,不断根据市场变化和顾客反馈调整菜单。首先,我们会根据数据分析淘汰掉销量差和同质化严重的菜品,例如红烧肉等。其次,我们会根据顾客的喜好和季节变化调整菜品的辣度和配料,例如小炒黄牛肉的辣度会根据顾客反馈进行微调。同时,我们也会保留一些经典菜品,例如剁椒鱼头,以满足老顾客的需求。另外,我们也会根据数据分析,推出一些符合市场潮流的新菜品,例如小炒黄牛肉,来吸引新顾客。总的来说,我们的菜单策略是平衡盈利、顾客需求和自身特色菜品,在保证经典菜品的同时,不断调整菜品以适应市场变化。 陈雨慧: 通过与曹毅的访谈,我了解到北京湘菜馆的菜单策略和菜品选择背后的思考。曹毅的经营理念是平衡盈利、顾客需求和自身特色菜品,在保证经典菜品的同时,不断调整菜品以适应市场变化。他根据数据分析淘汰掉销量差和同质化严重的菜品,根据顾客反馈调整菜品的辣度和配料,并推出一些符合市场潮流的新菜品。这种策略既能满足老顾客的需求,又能吸引新顾客,体现了曹毅对市场变化的敏锐洞察力和对顾客需求的精准把握。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无论处于什么时代又位于哪座城市,坚持运营了20年且越来越红火的餐厅都必有其过人之处。

但作为吃了快10年的老客人,还是不免对熟悉的老餐厅抱有很多疑问:为什么这道菜越来越辣了?为什么以前点过的那道菜不做了?为什么每次来总是这些老菜?

不过在聊完之后我又理解了,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分别是迎合市场、精简菜单和稳定出品。这几个事儿说起来简单,谁都知道该这么做,可是做的过程中肯定有过不少纠结和取舍。20多年其实就是这么磕磕绊绊摸索着走过来的,也是一边适应市场一边坚持自我才能走过来的。

【时间轴】

0:08 同质化的菜不做,卖得不好的菜不做

17:41 「新客人来要把老菜做好,老客人来要把新菜做好」

20:19 热评菜迎合市场,特色菜坚持自我

31:46 社交媒体影响下的餐厅定位变化

41:33 餐厅营销要用好流量,但不必花钱买流量

46:28 餐厅菜单换得太勤也许不是好事儿

51:52 分店要量化产品,也要尽量复制口味和服务

【本期鸣谢嘉宾】

曹毅:湖南娄底人,北京「湘彬萱」、「湘中缘」老板

【本期配图】

  1. 一眼看中的新化三合汤,北京很少有湘菜餐厅会做这道菜
  2. 不知不觉辣度越来越高的小炒黄牛肉
  3. 加了山胡椒油(木姜子油)的血鸭,吃不完的还可以用来炒饭
  4. 黄金搭配的酸萝卜炒肥肠,肥肠软烂,酸萝卜解腻
  5. 湖南人可以每顿饭都吃的土辣椒炒土猪肉
  6. 口感自带嚼劲的生炒肥肠
  7. 质地非常柔软的双峰油豆腐
  8. 清爽又清甜的清炒白丝瓜 【本期配乐】

After J.S. Bach's 'Prelude and Fugue No. 1 in C Major, BWV 846- I. Prelude'

.

**「厨此以外」是我在写了很多菜谱之后决定再往前踏出的一步,希望可以从菜场、从餐厅、从书里、从种种地方都能了解食物更多一些。烹饪并不是食物的终点,「和食物做朋友」**才是想重新构建生活时必不可少的一环。

可以在这些社交平台找到我,公众号/微博/小红书:田螺姑娘hhha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