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年味指南 | 炫彩小张:年味是终于复刻了从前的卤味配方

年味指南 | 炫彩小张:年味是终于复刻了从前的卤味配方

2025/1/19
logo of podcast 厨此以外

厨此以外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炫彩小张
陈雨慧
Topics
@陈雨慧 :过年对我来说,是整理冰箱,规划年夜饭食材,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以及和家人一起准备年货的快乐过程。操持年夜饭让我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也让我安心过年。我选择在过年特辑的最后一期邀请长沙老乡小张做客,一起回忆家乡菜和年味。年味变淡,是因为年夜饭的炒菜变少了,预制菜变多,这反映了长辈们年纪大了,体力和精力下降。父亲去世后,我们一家三口在北京吃了一顿简单的火锅年夜饭,这是一种新的年味。我们应该重新定义年味,不必执着于过去,寻找更舒适的方式来定义自己的年味。 @炫彩小张 :我紧张地去田螺家吃饭,因为我是她的忠实读者,担心菜不好吃。田螺家的家常菜非常好吃,让我印象深刻。墨鱼猪肚汤是我们家年夜饭的记忆,虽然味道有点腥。墨鱼汤是我们家年夜饭必不可少的菜,因为它贵且好携带。我从小就参与到年夜饭的准备中,帮忙试菜,体会到年味的提前预热。我们家过年期间的吃饭安排很繁忙,需要赶场去不同亲戚家吃饭。我们家摘菜很细致,这是一种甜蜜的回忆。长大后才理解父母在食物中蕴含的心意,以及为我准备食物背后的爱意。我们家会用食物走亲戚,表达人情。我珍惜朋友送的干净卤制肥肠,感受到了家庭的影响。我曾经抗拒父母寄送家乡特产,现在理解了他们的心意。我成功复刻了父亲的卤味配方,感受到了血脉传承。我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和传承父母的菜谱。我和父母在食物上的交流很融洽,没有压力。我和父母在食物上的唯一分歧是送太多菜给同事。我在北京的生活,我会选择性地向父母汇报。父亲在看到我北京简陋的住所后哽咽了,这让我理解了他的担忧。我觉得年味结束于我成为长辈的那一刻。我们应该寻找更舒适的方式来定义自己的年味。

Deep Dive

家的味道:关于年味,以及重新定义“年”

距离春节不到十天,我已提前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这感觉就像小时候陪着父母办年货,一起在厨房试菜,筹备过年的过程比过年本身更快乐。录制这期节目时,这种感觉又回来了。

儿时,年三十要坐车去亲戚家吃年夜饭;如今,我也会在年三十之前,从工作学习的城市回到老家。人和家的距离远了,但奔赴的目标依旧。然而,距离的变化也改变了我对年夜饭的记忆,那些熟悉的菜肴和一起吃饭的人,都变得模糊起来。

因此,在《过年特辑》的最后一期,我特意邀请了长沙老乡——炫彩小张做客,希望在熟悉的菜式中,一起找回那份熟悉的年味。

感谢「南食召」对《过年特辑》的支持! 南食召品牌沉淀了十二年,产品坚持本真、本味、少添加,是我买食材的首选。

长沙年夜饭的记忆与味道

与小张的对话,如同擦亮了蒙尘的记忆。我们聊起了长沙人的年夜饭:

  • 墨鱼猪肚汤: 这道菜是湖南最高级的汤水之一,也是我家年夜饭的经典。虽然墨鱼干的味道略带腥气,但它贵且便于携带,是长辈们年夜饭必备的食材。我父亲会特意关上厨房门,让墨鱼汤在里面“独自散发香味”。 这道汤的出现,也与我家庞大的亲戚关系有关,无论在哪家吃饭,它都是餐桌上的主角。

  • 炸肉丸子: 年夜饭前几天就开始炸肉丸子,这过程也是年味的一部分。炸好的肉丸子,一部分会成为火锅的食材,一部分则会被我们提前“偷吃”。

  • 老长沙火锅: 这是一种清汤火锅,与川渝火锅不同,汤底清澈,上面飘着金灿灿的炸物,如蛋皮,再配上白萝卜、红薯粉等,滋味鲜美。

  • 胡椒: 小时候,家里用传统的胡椒碾子磨胡椒,这画面也成为我关于年味的珍贵记忆。

  • 准备年夜饭的细节: 从逛超市采购食材,到洗菜、择菜,这些琐碎的准备过程,都充满了年味。我们家择菜非常细致,比如小香葱要一层层剥皮,上海青要仔细搓洗,去除泥沙。这些细节,是长辈们对食物的认真,也是我们关于年味的甜蜜回忆。

  • 其他菜肴: 除了以上这些,我们还聊到了梅菜扣肉、冰糖芋头、虎皮鸡爪、辣牛肉、珍珠丸子、红烧桂鱼、大蒜子烧肉等等。这些菜肴,都承载着我们家的独特记忆和味道。 例如,珍珠丸子里的饼干碎,是三伯母的独家秘方,增添了独特的香气。

食物与亲情:重新理解父母的爱

长大后,我才重新理解了父母在食物中蕴藏的心意。研究生毕业时,母亲特意带来大舅妈炸的黑猪肉扣肉,当时我不以为意,现在才明白这背后蕴含着浓浓的爱意。炸扣肉的危险性,也让我体会到父母为我们准备食物的辛苦。

我们家也习惯用食物走亲戚,表达人情。朋友送来的干净卤制肥肠,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而曾经抗拒父母寄送家乡特产,现在也理解了他们的爱意。

我成功复刻了父亲的卤味配方,这是一种血脉传承,也是对父亲的思念。我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和传承父母的菜谱,这是一种独特的亲情表达。

年味的变化与新的定义

年味变淡,是从年夜饭的炒菜变少开始的。长辈们年纪大了,体力和精力下降,预制菜和蒸炖菜逐渐增多,这是一种自然的变化。父亲去世后,我们一家三口在北京吃了一顿简单的火锅年夜饭,这是一种新的年味。

不必执着于过去,我们可以重新定义年味,寻找更舒适的方式来过一个年。 舒适的年味,或许没有过去那种喧闹和繁忙,但它更贴合我们现在的状态。

小张也分享了她对年味的理解,以及与父母在食物和生活方式上的沟通与碰撞。我们都经历了从抗拒到理解,从依赖到独立的过程。 年味,或许也随着我们人生阶段的变化而变化。 而我,在成为长辈的那一刻,似乎也感觉年味结束了。

结语

年味,是整理冰箱,规划年夜饭食材,体会父母的辛苦,以及和家人一起准备年货的快乐过程。它是一种情感的连接,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而我们,应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定义“年”,寻找更舒适、更适合自己的方式,来感受家的味道。

Shownotes Transcript

在距离正式过年还不到十天的这会儿,我们就像小时候陪着爸妈一起办年货,时不时地进厨房试试年夜饭要做的菜一样,已经提前进入了过年的氛围里。筹备过年的过程比过年本身更快乐!在录制这期节目的时候,我又找到了这种感觉。

小时候的年三十得坐车去亲戚家吃年夜饭,现在也会赶在年三十之前,从工作和学习的城市乘坐交通工具回到老家。人和家的距离远了,但奔赴的目标是一样的。不过也正因为距离的变化,我们关心的东西不一样了,连带着对年夜饭常吃的菜和一起吃饭的人也变得记忆模糊。

**《过年特辑》**的最后一期,我特地找了一位长沙老乡,想在熟悉的菜式里一起回忆一下熟悉的年味。聊着聊着就觉得找回了从前的年味儿,像是和小伙伴玩耍的时候把窗户上的雾气擦干了一样,记忆也被擦亮了。

特别感谢「南食召」对过年特辑的支持!南食召品牌已经沉淀了12年,店里的产品都尽量选择本真、本味、少添加的风格,我经常在想到买食材的时候先去他们店里看看,如果南食召有这个产品,就会觉得特别放心省事儿。

【时间轴】

2:04 长沙人的年夜饭必备菜

10:41 年味在采购、唠嗑和摘菜中渐渐变浓

18:33 在何时重新理解了父母蕴藏在食物中的心意

31:50 我们总是试图用食物拉近人和人的关系

47:10 和父母的分歧和矛盾也体现在食物上

57:48 食物诚实地展现了我们的生活状态

1:09:10 年味变淡是从年夜饭的炒菜变少开始的

1:14:18 定义一个让自己更舒适的年

【本期鸣谢嘉宾】

炫彩小张:长沙人,「贤者时间」主播

【本期配乐】

Pedrini- Concert baroque à la Cité Interdite Sonata No. 5 in G Major- IV. Allegro

.

**「厨此以外」是我在写了很多菜谱之后决定再往前踏出的一步,希望可以从菜场、从餐厅、从书里、从种种地方都能了解食物更多一些。烹饪并不是食物的终点,「和食物做朋友」**才是想重新构建生活时必不可少的一环。

.

可以在这些社交平台找到我,公众号/微博/小红书:田螺姑娘hhhaze

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