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信人: 我是一名在职场上奋斗的女性,接受了新时代的教育,但我却因为执着于生男孩而感到自我厌恶。我一直认为自己是女性主义者,但在生育问题上,我却无法摆脱对性别的执念。我经历过丧子之痛,也目睹了社会上重男轻女的现象,这些都加剧了我的焦虑和自我怀疑。我害怕生女儿,因为我不知道如何面对一个不被我期待的女孩。即使我努力说服自己男女平等,但社会上的种种不公让我觉得还是男性更好,这让我感到厌女也等于厌己。亲戚朋友的无心之言,更让我觉得自己没有儿子就是个笑话,这让我感到非常疲惫。
世忠: 我想告诉你,你能够坦诚地面对自己内心的阴暗面,这本身就是一种勇气。你经历了职场、婚姻、生育等多重考验,这非常不容易。真正的女性主义是从肯定和接受自己开始的。你对失去第一个孩子的遗憾,让你无形中将“男孩”符号化,想通过再生一个男孩来弥补。但现实是,即使再生一个男孩,也无法弥补过去的伤痛。所以,你要允许自己脆弱,哀悼失去的孩子,拥抱过去的自己。也许那个孩子已经以另一种方式回来了,并且安慰了你两次。
佳佳: 你没有错,你不差,你很正常。像你这样对生男孩有执念的女性,其实很普遍。重男轻女并非只是书本上的概念,而是我们真切感受到的社会现实。在这样的现实中,产生对性别的在意是很正常的。很多看似主动的选择,其实是社会规训的结果。所以,我们要对自己的矛盾和复杂性多一些宽容和耐心。女性主义实践是一场漫长的修行,对自己的坦诚是基石。进步不是一个人的突围,而是一群人在结构中缓慢拉扯的过程,你并不需要独自面对。
嘻嘻: 鄙视链存在于各种领域,不同的文化会建构不同的美的鄙视链。人有时创造鄙视链是为了拥有优越感,但鄙视链自有其不合理之处。陷入鄙视链的过程,在你的来信中已经展示得很清楚了。我的建议是,解决温饱后,要训练自己看见不同鄙视链和在不同鄙视链之间挑挑拣拣的能力。踩入一条鄙视链时,要看看信奉这条鄙视链的人是不是你愿意同台竞技的对手。搞清楚这条路上前方玩家在真实生活里付出的代价再往上走的代价你是否愿意付。不要试图讨好所有鄙视链,否则每条鄙视链都会变成你自我批判的工具。祝你拥有挑挑拣拣的人生。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