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雁南希望通过情感攻势,让施君龙愿意接受采访,讲述他为何执着于获得香港身份,以及他在纵火案中的真实经历。她认为这个故事不仅关乎个人,还涉及大时代的背景。
施君龙解释说,他的兄弟在事件中去世,他认为在死者面前没有脸面为自己辩护,因此选择不发一言,任由陪审员决定他的命运。
施君龙在被释放后,申请了单程证,并成功回到香港。尽管他曾因纵火案被判刑,但他最终通过合法途径获得了香港身份。
江雁南的独家报道引发了广泛关注,许多媒体转载了她的文章。然而,入境处遇难官员的家属对报道表示抗议,认为文章为纵火犯辩解,伤害了他们的家庭。
施君龙的母亲是香港人,他希望通过获得香港身份,能够与母亲团聚,不再让她独自艰难地通过罗湖口岸。他的执着源于对母亲的承诺和家庭的情感纽带。
江雁南最深刻的经历是采访施君龙,这个故事不仅涉及个人命运,还反映了香港回归前后的大时代背景,尤其是大陆难民与香港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施君龙并非主动纵火,而是因为有人点燃了打火机,导致空气中的橡胶水分子引爆了火灾。他最终被判误杀罪,而非谋杀罪。
江雁南的采访是唯一一篇直接采访到纵火犯施君龙的报道,为当年事件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句号。香港中文大学也转载了这篇文章,认为它极具价值。
作为一位之前在港媒采访内地新闻的记者,2013年一次对纵火犯的采访经历,给江雁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如何发一个月的短信,拿到了一个纵火犯的独家访问。「去现场」我们马上出发。
【主持】
杨一(微博:@杨一1) )
【嘉宾】
江雁南,前《亚洲周刊》记者
[00:20] 播客「无业游民) 」
[00:55] 此次录制的地点:Erfurt, Germany)
[09:30] 【第1229期 壹號頭條】縱火案主犯施君龍 百萬會費助同胞湧港)
[14:30] 独家专访:二零零零年香港入境处纵火案主犯施君龙:纵火案·居港权·悲剧根源)(江雁南·亚洲周刊·2013年10月13日)
【音乐】
"Map of the Problematique"(Muse·Black Holes and Revelations·2006·Helium-3·Warner Records)
【logo设计】五颜六色的大亮哥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 」、Spotify) 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去现场》,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 、蜻蜓) 、荔枝) 、网易云音乐) 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