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103.恋爱选纸片,发言像AI:“人机感”是年轻人的自我保护还是精神早衰 | 狂喜播客节

103.恋爱选纸片,发言像AI:“人机感”是年轻人的自我保护还是精神早衰 | 狂喜播客节

2025/5/18
logo of podcast 轻刀快马

轻刀快马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万雨尘
凡叔
富宇
郑诗亮
《上海书评》执行主编,活跃于文学和出版领域。
Topics
万雨辰: 我对“恋爱选纸片,发言像AI”这个标题感到困惑,不理解恋爱和AI发言之间的联系。通过小畅的描述,我对富宇产生了高质量男性的印象,并希望通过这次谈话来验证。我们最初使用DeepSeek来生成节目标题,因为狂喜播客节的标题竞争激烈。我和富宇各自使用DeepSeek生成标题,并结合DeepSeek的结果拟定了两个标题。DeepSeek选择的标题与我提出的方向一致,富宇认为我更懂媒体。 富宇: 在与大学生和职场新人的访谈中,我模糊地感觉到他们与我十几年前的大学生状态有所不同。十几年前,大学生在人大代表选举中会填写稀奇古怪的名字,但现在不会了。现在的大学生变得特别主流和爱国,这可能部分是真实的。大学生们倾向于选择符合预期的答案,避免惹麻烦。大家不是没有喜怒哀乐和态度,只是不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互联网环境让粗鄙的语言变得可以接受,成为一种梗。接受不了网络粗鄙言论,说明缺乏娱乐精神,不了解互联网的梗。这种反差让我很想聊这个话题,并思考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 郑诗亮: 我们的主题是人机感,要从不同层面来厘清这个问题。年轻的社会科学研究者深入大学生群体调研时,存在代际问题,年轻人不愿讲真心话。所谓的人机感是年轻人的自我保护色,他们只是不把你当自己人,懒得交流。进入年轻人的圈层,他们可能没有那么人机,还是很活泼很可爱很有得聊的。深入年轻人圈层后,人机感的问题还是存在的,可以从互联网文化等方面来聊。互联网文化可能导致说话粗鄙单一,缺乏细腻文雅的表达,习惯用套路应对。恋爱选纸片人体现了对人际关系的恐惧,害怕辛苦麻烦甚至风险。年轻人可能用单方面可控的方式获得情感慰藉,觉得纸片人比真实社交更重要。二次元老婆或老公永远不会翻车,很安全,可以掌控。受众可以定义二次元形象的内容,觉得“你是什么就是什么”。 凡叔: 戏剧导演周可分享了一个故事,学生崩溃大哭时,其他同学无动于衷。周克老师对学生崩溃大哭,其他人却无动于衷感到错愕。学生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他人情绪崩溃的情况。互联网上情绪表达夸张,但现实中表情可能毫无波澜。网上人设和情绪与真实肉身越来越分离。东亚男性不擅长用身体接触表达情绪慰藉。年轻人可以面无表情地看手机数小时,让我感到危机感。我们想聊聊这个话题,抛出困惑,与观众互动。

Deep Dive

Chapters
节目讨论了年轻人中越来越普遍的“人机感”现象,以及由此反映出的年轻人与现实世界脱节、情感表达方式单一化等问题。嘉宾们结合自身经验和社会观察,探讨了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应对策略。
  • 年轻人越来越难从现实世界获得力量,难以感受到对现实世界的热爱和渴望
  • 互联网文化影响下,年轻人的语言表达方式趋于粗鄙、单一化,缺乏细腻的情感表达
  • “恋爱选纸片人”现象反映了年轻人对人际关系的恐惧和对安全感的追求
  • 安全感缺失是导致年轻人“人机感”的重要因素,这需要来自亲密关系和社会支持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节目是第三届「狂喜播客节」(即「贰狂」)的现场录制。

**【一起聊天的主播】**郑诗亮,边角聊 / 午后偏见梵一如,井户端会议 /「狂喜播客节」联合发起人万雨尘,真空世界

这个题目是我提的,但很显然,我想说的太多了,以至于我成了全场跑题王。

无论是「人机感」「精神早衰」「活人微死」,还是抑郁、焦虑症状在大学生乃至中学生群体中间的居高不下,无论我们以何种方式概括和描绘这种现象,毫无疑问,年轻人正在变得越来越难从现实世界中获得力量,也越来越难感受到那些指向现实世界的热爱和渴望。

这一点,几乎反复出现在近期的每一期节目中。

而这种深层次的「社会退出」,又与我们所观察到的一些现象相勾连。比如,祖安文化与网络烂梗;比如,网络暴力、人肉搜索与开盒。当现实世界的爱恨情仇本身成为了某种抽象的概念,当现实世界中具体的「人」成为了一堆过度简化的标签或者是一个毫无意义的ID,语言作为一种符码与其所承载的情感之间的关系,也变得疏离和陌生。

我相信,每一个观摩过中学生网络骂战的人,都会难免陷入与我们相似的困惑之中:这么脏的话,到底是怎么说得出的?

当然,有人会说,小孩子总是这样,说话不知深浅轻重,年轻人总是这样的,总觉得大人理解不了自己。但,我始终觉得,我们需要警惕,对于当下正在发生的一切,寄希望于“将来会好的”“再过几年就好了”“步入社会就好了”等等,诸如此类的乐观主义迷思。

因为,恰恰是这些迷思,让人们可以高枕无忧地将一切改变现实世界的努力都托付给「时间」。然而,「时间」本身并不会改变任何东西。如果一定要说「时间」可以改变什么,那么,放任时间流逝大概只会让我们错过改变的窗口。

P.S. 线下录制的氛围是不一样的,在「狂喜播客节」现场的线下录制氛围更是很不一样的。还是那句话,推荐你有机会来现场感受一下「狂喜播客节」,这绝对不只是看一场播客录制那么简单。 【欢迎加入听友群】

在各位听友不懈地敦促下,我们终于鼓起勇气开始运营听友群了,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号:qingdaokuaima123),即“轻刀快马”全拼+123,加入听友群,和我们一起——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你们的反馈对于我们无比重要,期待与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