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大家好,欢迎收听新一期的 Builder Talk,我是大葱 Fred 那在区块链的叙事中呢,与钱包相关的话题一直是引起人们的关注那近年来,像 ERC4337,包括账户抽象也是被很多钱包领域的 Builder 们寄予厚望那账户抽象它到底是什么呢?
那正好最近我们的老朋友 K-Stone 和 Unipass 合并成了 Conlabs 然后会在账户抽象的领域进一步的去发力那今天呢我们也很荣幸再次邀请到大家比较熟悉的刘立新也是我们第一次的这个返场嘉宾来一起聊一聊账户抽象这个话题那首先邀请我们立新来和大家打个招呼吧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大家好太荣幸了我刚知道我居然是第一个返场家对实在是太荣幸了有一种被二次零星的感觉笑死了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刘立新然后我之前是 keystone 硬件钱包的 CEO 然后就 5 月 20 号 520 那天我们正式官宣了 keystone 跟 unipass 两家公司的合并
目前我们现在整个团队就 Keystone 是一个非常稳定的业务现在增长也非常好团队也非常稳定团队的运转也非常的稳定然后我自己呢包括现在团队大部分的精力其实都在 Unipass 在招呼抽象这件事情上面对
对然后今天也很荣幸可以跟大冲跟 BuilderDAO 的听众来交流关于张五抽象的一些事然后我今天可能不会讲特别技术的部分我尽量用尽可能大家能够理解的平时的语言帮助大家去理解什么是张五抽象然后他能干嘛他的未来在哪等等的这些话题谢谢大冲
好呀好呀确实我们还很需要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来介绍战国抽象因为战国抽象其实各种分析解读文章也很多嘛很多都是写的非常 tech 然后如果能够有一些通俗的话语给我们的听众的话相信大家也能够更快地去理解和学习这个领域对对对
好那因为立新也是我们的这个老朋友了然后其实之前对于职场经历也有一些很详细的介绍那也为了说让我们的新的一些听众朋友能够更快的对熟悉我们的立新那也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一个经历比如说是什么样的契机接触到了 web3 然后区块链的领域啊后来又有什么样的一个职场变化以及最终选择在这个 Kistone 创业等等可以简单介绍介绍的
OK 因为我我可能应该是听众当中或者说现在 web3 从业者当中岁数比较大的我是 10 年本科毕业的 2010 年所以 10 多年前本科毕业的对然后我可能接触 web3 接触 crypto 这些就比较 old school 我其实是 09 年还在读大学大四的时候那个时候接触到了比特币因为那时候关注很多
讨论各种离经叛道的话题的这种博客吧那时候对环境也比较的有意思那个时候所以那个时候会关注到比特币然后关注到比特币呢但当时也没有也没有买比特币就觉得这东西很有意思但他不一定能观望的态度嗯
对观望的态度就觉得非常有意思就了解他的原理以后非常非常有意思我觉得因为我自己自己以前我虽然大学没有主修的理工科但我以前读高中的时候我是搞理科竞赛的所以对他里面的这些逻辑其实我非常的着迷就他里面各种
互相之间的博弈然后对这个理性人的就是充分理性人的假设我觉得这些都非常有意思就从一个理科生的角度来看其实是非常有意思的然后呢后来四年以后就我我的这个经历正好也是四年四年这样四年以后跟比特币啊对跟就暗合是一种暗合
四年以后 2013 年然后 13 年的时候我第一次买比特币当时是因为我创业的合作伙伴他们之前在美国读书所以他们对美国一些新的东西会非常关注就第一时间会关注到当时 2013 年是比特币从就跳到 100 美金突破 100 美金的时候嗯啊但后后来又跌回来但他那个时候冲破 100 美金的时候其实是一个呃在社区里是一个狂欢吧
然后那个时候我的我一起创业的小伙伴他们就关注到这个事他们提醒了我再看看这个然后我当时一看啊这不就是
我大学毕业的时候琢磨了两个礼拜的那个工具就非常有意思所以当时就觉得这个事情挺酷的能成然后就买了比特币那是 2013 年然后接下来又是 4 年到了 2017 年 2017 年我从我之前做智能硬件的一家公司离开然后因为一些家庭原因因为那家公司在北京我自己有我家人都在上海所以因为家庭原因当时离开了
在那边做了 4 年多,然后把整个智能硬件从早期的产品概念到怎么去设计产品,最后到研发,再到生产,再到出海,整个流程都全部走完了,因为我当时是二号员工,就经历了那家智能硬件公司整个从 0 到 1,从 1 到 10 的这么一个过程。
所以 2017 年我离开了那边离开那边以后也是在找下一步方向然后当时这个机缘巧合我的一个大学同学然后他恰巧是 COBO 的投资人就是神鱼的公司 COBO 他是 COBO 的投资人介绍了我跟神鱼认识然后神鱼当时特别想做硬件钱包
因为那时候 2017 年是牛市因为 ICO2017 年是一轮牛市其实硬件钱包感觉共识在起来所以当时被神鱼孵化就是做 COBO 的硬件钱包 2017 年当中也经历过一些坎坷一些失败因为大家知道 18 年 19 年其实是
因为我之前对熊市的感知没有那么强就虽然买了比特币但这东西没有亲身经历的感觉对没有亲身经历就第一他也不是我所有的资产也不是我的身家姓名然后第二呢我的职业跟他也没有产生什么挂钩但 1819 年的那个熊市其实是非常让人绝望的就我现在都还记得
就每周 Cobo 会开 All Hands Beating 然后神鱼会上讲台神鱼连续几周吧上讲台都说一句话这周没什么好聊的我们就散了散了吧就真的就是这样的状态就大家都会绝望的就你可以感觉到神鱼甚至都是绝望的那怎么支撑度过那段时间还挺好奇
就当时我其实花了很多时间去琢磨一些别的事挺有意思的就我当时花了很多时间去琢磨不考虑这家公司做什么怎么确保一家公司能成功嗯我当时研究了很多在组织上面的东西就是其实这个跟我我现在做的很多很多我现在的一些工作中心这些都相关或者你可以理解成我当时比特币整个社区虽然雄了但是我当时在研究怎么打造一个优秀的组织在做这件事情啊
怎么更好的招聘怎么更好的培养人怎么更好的去捏合这个团队我当时也做的津津有味但是市场毕竟是糟糕的对是这样的对所以当时做了很多这样的事情也是在 COBO 嘛那个时候然后 17 年之后又过了 4 年 2021 年 2021 年也是很特殊的一年就那个时候我们硬件团队从 COBO 玻璃然后成立了新的品牌 Keystone 然后
2021 年也是我们开始进入到 web3 因为我们之前 21 年之前我们所有的经历全部都在比特币上面都在整天打交道都是比北美的比特币那些最大主义者社区
然后 2021 年年中我们开始转到 web3 然后很快就开始跟 madmask 做整合等等的就后来有了 kstone 的故事然后再后来就是今年嘛今年 2023 年我们跟 unipass 的合并那又是一个新的故事我相信啊对 2025 年又 4 年的时候 2025 年的时候我觉得又会发生一些特别酷的东西对
那提到这个因为就是咱们 Keystone 是做这个硬件钱包创业然后 Unipass 之前也是在做智能合约钱包这块那当时是什么样的一个契机就是两家公司想说合并成了 Account LabsOK 首先其实是 Keystone 这边我之前还在跟朋友聊就是首先想跟大家分享就是 Keystone 我们对一个优秀的硬件钱包的定义是什么我们对一个优秀的硬件钱包的定义应该是
它能够适配各种各样的软件钱包就是我们从一个用户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说一个 crypto 的用户不管你是从比特币开始还是从以太坊开始还是从任何的 web3 的东西开始你刚接触它你肯定是先用软件钱包对吧然后随着你这个越来越投入你的资产越来越多你玩的越来越深然后你会用硬件钱包
那这个时候其实对一个用户来说最丝滑的体验应该是他不需要去适应一个新的软硬件钱包的一套体系他就在他原来这个软件钱包上但是呢他搭配一个新的硬件钱包然后帮助他把这个私钥从软件钱包上面剥离出去用一个硬件钱包管理这样的体验是最丝滑的因为他原有的用这些软件钱包不管你是体验 DAP 也好你是别的一些易购链做 staking 也好这肯定都是
最顺的体验体验上没有变化对体验上没有大的变化只是把私钥剥离出去签名不在手机软件上面签了在硬件钱包上签了所以我们一直坚信的就是一个理想的硬件钱包应该是这样但是呢但是呢这件事情它会存在一个矛盾是什么矛盾呢就是用户的利益或者社区的利益社区的利益跟你公司的商业利益之间的矛盾
因为你从商业利益的角度来讲你肯定是希望 OK 我卖硬件给用户然后用户再用我的软件那我的硬件上面有商业模式软件上面各种 swap 也有商业模式所以我们当时其实是牺牲了这个商业利益但是我们希望照顾到社区利益或者照顾到用户的利益给用户一个最好用的硬件钱包这是我们的思考和定位吧
但是也不代表说我们就没有在想软件钱包该怎么做其实我们一直在探索软件钱包该怎么搞只是说我们不想去搞一个像 Metamask 或者 I'm Talking 或者 Ledger Live 那样的软件钱包我们觉得这不是我们想做的事情纯粹就是在浪费我们的青春如果真要做这件事情就是浪费青春跟他卷这些
就没有意义的卷没有创新对对对没有创新就是我们可能就是要么要么他们抄我们要么我们抄他们就是这样卷来卷去我觉得真的意义不大对对对
但是我们一直在想软件钱包该怎么做然后 MPC 和 AA 都是我们关注的方向但是最后我们在 MPC 和 AA 之间选了 AA 的方向是因为我们觉得 MPC 它只是传统的那种注记词钱包往前迈了一小步就是它用了 MPC 的技术然后牺牲了一点点
有的牺牲的多有的牺牲少距离看你实现的方案但他肯定是牺牲了去中心化的程度然后帮你把注记词干掉我们觉得这个还是传统的传统的钱包的这个路数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但是 A 他是对这个传统的注记词钱包一个彻底的颠覆型的一个变化这个后面我们可以再展开所以回到这个话题就是我们确定了未来我们想
就 AA 是我们一个心头好吧那个时候就特别想做因为我记得上次讲 roadmap 时候当时还是 MPC 对当时还是 MPC 当时还是 MPC 因为 MPC 离我们更近
离你钱包更近但是你从你再回到社区的角度用户的角度来看其实 AA 是一个更加面向未来的这么一个一个形态然后我们既然不想卷那些传统的软件钱包那我们肯定想做一个尽可能面向未来的产品形态我们觉得会更加有意思更加有挑战也
早年 Keystone 当确定了这个以后其实我们就开始想这个 AA 这事情怎么做嘛然后一个方式呢就肯定我们比方招一批工程师招一批智能合约的工程师这可能是最显而易见的方式还有呢我们也跟一些实验室寻求过合作来一起来做这个事那最后我们觉得这些都不太行因为当你深入的去想 AA 深入的去看 AA 这件账户周详这件事情的时候你会发现
他真的特别的宏大就是说他他甚至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就我们的观点就是下轮牛市就是 a 是最后一块拼图
那你真的想要把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情做好那不是简单的找几个合约工程师或者说跟一个呃外部的实验室进行一个比较松散的合作这样能实现的所以其实我们去年我们就聊过合并去年其实是我跟支线第一次是我 propose 的合并因为我跟支线认识好多年了嘛也知道他们在作为去年我 propose 的合并
我 propose 以后之前拒绝了因为他觉得当时 Unipass 还处在一个纯研发的状态很多事情还不明朗他本着他也要为我负责万一合并最后合并完了 Unipass 东西没搞出来或者说某些东西遇到大的 blocker 了其实是不太好的一件事情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另外当时去年我们聊的时候大概是四五月份去年的四五月就差不多去年这个时候然后当时他觉得竞争压力也没有那么大因为那个时候做战斧抽象的团队也不多他们算是仅有的几个之一所以当时之前就拒绝了何斌但是他虽然拒绝何斌但是那个链文的前主编刘峰老师他跟我们俩关系特别好
刘峰老师就鼓励我给知县做顾问所以我虽然我没合并但去年我开始给知县做顾问然后帮他做一些在社区正统性啊还有帮他做一些内部团队管理的梳理啊等等这些事情有时候帮他们参谋参谋产品的一些方向什么这些所以开始做顾问然后顾问就一直做做到今年年初就春节后的那段时间然后那段时间这个 AA 的
这个一下子就火热起来了其实主要是去年年底的那个波哥达去年十月还是十一月的那个波哥达的那个 developer 大会对对对那个 devcon 对去年的波哥达的 devcondevcon 上面基本就所有人都在聊两个话题一个是账户抽象一个是那个 zk 基本就是聊这两个
所以账户抽象一下子一下子就火起来然后大量的这个创业团队涌入甚至有一些可能之前已经是成功的 web3 创业者也进来做这个事情有些已经比较成熟的团队开始做这个领域的事情所以从支线那头的角度来看就觉得这件事情如果真的想要冲出去可能需要把这个团队尤其是在市场全球化还有这个
社区关系这些上面这些短板就要一次性全部补齐所以对支线来说他开始意识到两个团队在这方面有非常强的互补对因为最早是我意识到互补因为我们想做这个事但我们又不想纯粹的找几个简单的找几个合约工程师来做这个事我们觉得做不好
所以他们觉得自己做可能比较难做对自己做比较难做主要是 A 这个事情他为什么比较难做呢是因为他跟以太坊的整个这个脉络的发展以太坊整个基础的这个共识的演变是深度偶合在一起的
因为你会看到以太坊其实他在 EIP4337 之前已经有好多 EIP 讨论账户抽象这件事情所以我之前的判断是这件事情要做好我们必须得有一个非常有技术洞察对社区的技术演变这些事情有非常深的洞察的人一起来做才行就不是说找几个写合约的人就能搞定了因为这个东西它是跟以太坊的整个的发展
发展是发展历史对发展历史鸥和在一起的它不是那么简单的这个事情所以支线也觉得两个团队的能力是非常强的互补所以后来第二次合并就支线提的然后支线提的那我很快我也同意了然后我们就进入到正式的合并的流程两个团队的融合然后走法务等等这些一直到上个月 5 月 20 号 520 那天我们官宣了这个合并就这样一个过程
浪漫的人对对是的那还挺好奇因为像公司合并其实肯定也会有一些磨合相关的事情那比如说在合并前合并后有没有一些比较艰难要克服的挑战或者说一些有趣的一些经历故事有啊因为我们这个合并就是他其实之前铺垫了好多事情从最早就是我和知县的个人关系我们 2019 年就认识了
然后平时一直有交流这个其实个人就是最早的一些铺垫包括我们也有很多共同的朋友像新活矿池这些我们都是私下都是关系非常好就那个暴游区这一片有很多以太坊相关的创业者就我们这些人关系都还挺好的
这个我觉得是第一个基础吧然后第二个基础呢就是我给 Unipass 做顾问的这大半年因为这大半年其实就不仅仅是我跟支线熟悉了
其实是 unipass 的整个团队跟我都熟悉了他们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我的工作风格是什么所以这些所有的这些铺垫然后再后来我们合并以后呢我们两个团队又一起跑到那个广东那边我们做了一个大的 offsite 就我们在那边工作一起工作了大概有小一周的时间吧然后
两个团队一起工作对有工作也有开会也有各种分享也有 have fun 就各种都有就两个团队在一起所以我们其实为这个合并是从最早的个人关系然后再到我跟他们团队的熟悉再到后来的铺垫
所有这些事情其实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说我们我和支线说合并然后就合并了包括我们跟内部团队的沟通也前前后后大概持续了一个多月因为我们团队特别尊重人吧我们尊重团队的每一个个体就我们可能一上来比方说你是我们的员工那我们可能也不会说用通知的形式跟你说下礼拜我们合并了你知道一下这个事儿
我们可能先会有自沟通跟你聊这个账户抽象是怎么一回事软件钱包是怎么一回事软件钱包账户抽象这些东西然后又会跟你聊 unipass 这个团队是怎么回事你可能听说过他没听说过他没关系我们都聊然后我们再聊假设两个团队要合并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 concern 所以我们其实
团队的合并内部沟通都花了大概前前后后有三到四周的时间吧然后最后才确定下来这件事情然后大家在一起去 offsite 在在广东那边找个地方一起工作然后一起一起工作一起开会一起做分享就是这样这个团队融合在一起的所以
这个其实跟我前面讲的我 1819 年的时候熊市的时候干的事情也类似就那个时候我就开始整天就在琢磨这个组织的这个效率团队怎么去磨合怎么把这个团队打造的更好所以一直发展到就是很多东西都是 connecting the dots 就是所有这些点最后联系到一起那你才能完成一次成功的合并对大概就是这样
明白明白相当于其实合并之前也是和每个员工都有聊沟通然后大家的想法之类的对这些很重要这些很重要你不能用通知的形式跟一个员工说哎我们明天就合并了这种肯定是不行的明白明白哎那像合并之后 Account Labs 也是致力于这个账户抽象领域嘛那其实挺好奇这个领域其实对于很多用户来说比较远嘛那能不能够通词的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个账户抽象的领域对嗯 OK
我自己都访谈过很多身边的朋友就是他是怎么理解张虎抽象或者说听到张虎抽象这个事情或者我跟他解释以后他的第一反应是什么然后我经常得到的一个困惑就是他们经常问我这个张虎抽象到底是在抽象什么东西抽象本身这个词就很抽象嘛你到底是在做什么事情才叫张虎抽象
我们其实后来我们找到一个比较好的一个通俗易懂的理解的方式或者说用类比的方式去通俗易懂的沟通我们后来找到一个比较好的方式就是用汽车去类比怎么做这个类比呢稍微岁数有点大因为现在我们其实大概在市面上看到的汽车只要不是公共汽车卡车你在市面上基本看到的小轿车全部都是自动挡的对吧但是像我小时候
90 年代或者说 2000 年那会儿我们小时候的汽车其实大部分都是手动挡汽车然后手动挡汽车到自动挡汽车它其实就是一个抽象的过程这里我稍微解释一下怎么个抽象法呢你想想看如果你开一辆手动挡汽车你需要理解大量的概念你需要理解这个挡位的逻辑对吧 12345 挡你需要理解挡位的逻辑然后你还要会理解转速的逻辑
你还要知道这个游离配合就是油门和离合器他还要会配合就学过手动挡开车的人肯定知道这个事然后还有你开到坡上在一个坡上怎么做起步就坡起这些其实都是非常复杂的概念还有更复杂的概念比方说降挡要补油你从四挡降到三挡你要补油保持他的转速等等的这些事情其实他无形中带来的结果就是用
用户门槛就变得非常高你要学很久你才能理解这个手动挡的所有的这些逻辑并且能够上手开一辆手动挡的汽车那自动挡汽车它的发展它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它其实做的事情就是它把这个汽车的挡位这一整套就是汽车变速箱的逻辑它通过技术的演变它对汽车变速箱的逻辑进行抽象
抽象以后带来的结果就是普通用户他只需要理解前进后退空挡还有这个油门刹车只要理解这几个概念就行了然后这几个概念又是非常的通俗易懂的你想谁不理解前进和后退啊对吧空挡空挡也好理解那空挡就是没有动力了嘛那油门和刹车就更显然更显而易见了所以这个就是抽象的力量它就是通过技术的演变它把变速箱进行了抽象
它底层有大量的这个技术的演变然后在上层对普通用户来说它就变得非常通俗易懂就是你不需要理解那么多知识这个很多人都能开上汽车能够方便他的生活所以这个就是在做的就是一个抽象的事情
然后这个里面特别有意思的点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其实私下聊就觉得非常有意思其实你发现汽车从手动挡到自动挡的演变在它演变的初期如果这个听众有比较上了岁数的大家会知道
早年我们的父辈其实都是瞧不上自动挡的为什么因为觉得自动挡废油对吧然后自动挡不可靠就很容易坏自动挡变速箱很容易坏就不像手动挡那么那么皮实
对这是早年的自动挡车给人留下的印象但是经过这几十年的发展一二十年的发展现在自动挡的汽车不管它的稳定性它的燃油经济性除非你是特别牛逼的司机假设你是个普通人的话假设你是个普通司机你开自动挡它的稳定性它的燃油经济性甚至它的速度因为早年不是很多人就觉得自动挡车很肉但是你看现在顶级的跑车
他造一个手动挡的都是 for fun 的真的大家开的快的其实还是自动挡开的快它的各种降挡逻辑什么这些就被抽象的非常好发展的非常好甚至现在自动挡的稳定性自动挡变速箱的稳定性也要比手动挡好但不代表说手动挡就会消失手动挡它永远是会存在的一个东西它一直会存在下去
就我刚才解释的就是什么是抽象那账户抽象一样的事情就大家你在用 metamask 的时候你需要理解各种东西最起码的你需要理解注记词是怎么一回事私钥是怎么一回事你甚至比方说 metamask 这样的 EOA 我们叫 EOA 就是 EOA 账户就 external on the account 就是外部拥有账户就外部的意思就是链外的它是一个链外的账户
他这个账户他有很多反人类的设计比方说你发交易的时候必须前一笔交易上链了你才能发下一笔交易而且你用 Metamask 这样 EOA 大家有没有发现你是不能发批量交易的
你不能同时给两个地址转账你只能同时给一个地址转账上链了以后你才能给第二个地址转账就有大量的这种反人类的设计在里面对包括你要转 usdc 的时候你必须得用以太坊做手续费这个本身也是反人类的一个设计你想想看你在 web2 的世界里面你要转人民币然后跟你说你要用另外一个东西付手续费这样一个账户其实就非常的不符合人类的直觉
就是一个反直觉的一个设计但是它背后有很多技术的逻辑在就跟手动挡一样手动挡当它技术不好的时候它不得不在用户端去引入这些复杂的逻辑你才能用得起来那账户抽象本质上它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它把这些逻辑都
从用户端给剥离出去通过技术的演变然后让用户能够更方便的使用这个账户然后它为什么叫 AA 呢然后它跟 EUA 的区别就是它是一个链上的智能合约做的一个账户因为智能合约它本身具有可编程的属性或者大家就可以理解成这个 AA 就是在做一个可编程的一个账户因为它可编程所以它很多逻辑可以写在里面
因为 EOA 是没有任何逻辑的它就是一个裸的私钥公钥然后地址它没有任何逻辑在里面然后 AAA 它就是一个可编程的账它能把各种逻辑写进去比方说我能写像我们 Unipass 就做了一个基于邮件的账户恢复你可以用发邮件的方式来恢复你的账户
那你就不需要助记词了对吧那这个逻辑就是写在这个链上的职能合约里面比方说我们也可以做那个手续费的优化你可以用 usdc 来付手续费甚至你可以不需要付手续费我们可以补贴你的手续费
对就类似的所有的这些你也可以做批量交易所有的这些 EOA 就是 Metamask 传统的 Metamask 账户这些反人类的设计都被我们用技术把这个鸿沟给弥合掉了就这就是在做账户抽象这件事情
我想问一下像 gas fee 这块比如说我转 usdt 然后我转入抽象我把它设置成你可以用 usdt 来做 gas fee 这是可以做到是吗可以做到它背后逻辑是说本来需要用这 eth 但是然后我可能帮助你中间经过一个 dex 中转然后给你换成了 eth 然后付它不需要通过 dex 去换你可以理解成它可以引入一个第三方
这个第三方他帮你去付以太坊然后你付 USDT 给他
OK 就是可以是 dex 也可以是别的第三方就是有个中间商对对对然后这整个过程又是去中心化的你可以换这个第三方你觉得他的这个费率不好你还可以换掉他都是可以的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我前面说的批量交易这批量交易最浅显的就是比方说你可以同时给多个地址打你可以一笔交易同时给多个地址打那批量交易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
比方说你在做一个最简单的你在做一个 uniswap 的 swap 的时候你需要先授权授权了以后再去做 swap 如果用批量交易我可以把这两笔交易打
打包在一起对用户来说他只需要一次操作我就能既完成了授权的操作又完成了后面 swap 的操作所以就用对用户来说你不需要去理解那些复杂的概念你整个跟链的交互就会变成变得非常的自然非常的 intuitive 这个就是账户抽象他在做的事情他就通过这些技术上的迭代把这些复杂的概念给抽象掉你
你只需要简单的理解我付 USDC 用 USDC 付手续费或者说我去做 swap 我只要一笔交易就行或者我不需要住几次等等明白其实从用户侧角来说是非常丝滑的因为这些技术都打包进去了对都打包进去了
那像因为刚刚也提到了 EUA 外部拥有账户包括合约账户以及说之前我们也聊过像硬件钱包啊软件钱包啊种种的划分那你怎么样看待钱包赛道它目前的一个格局和你对它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的一个看法我觉得它就特别像这个它其实是不同的场景首先呢我觉得钱包它其实本质上它在解决的问题就是安全和便捷吧
而这两个东西呢它本质上它又是一对矛盾就你不可能同时满足安全或者或者一个完美的方案既安全又便捷这个是很难的就所有方案都是在做权衡对然后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这种传统的软件钱包它未来用户既用它做私钥的管理然后又用它去做跟链的交互这种传统的软件钱包未来会越来越少或者说这样的用户会越来越少因为这样的传统的软件钱包首先它的便捷程度并不高你需要理解所有这些复杂的概念同时它的安全性又没有一个硬件钱包搭配软件钱包那么高所以这些用户
就这有点像安全和便捷就是一个轴嘛中间态对它有点像中间态那要便捷的用户或者说不一定是要便捷的用户我们可以描述成需要便捷的场景嗯
他会流向更加便捷的像 a 这样的方案需要安全的场景那他又会流向硬件钱包加软件钱包的形态所以这个是我们对未来的判断像这种便捷的场景比方说嗯举个最极端的例子你买杯咖啡而且你要想有一种可能性是买咖啡的时候对方的这个收币的这个账户是 polygon 然后你在 polygon 上没钱你就 arbitrum 的钱
那这种你要再 involve 一个软件钱包传统的软件钱包你需要做跨链然后再给他付钱这就疯了对吧所以这种就会流向那种极致便捷的像 AA 这样的方案但是还有一些场景比方说你的比特币大额资产对大额资产那这些首先 AA 就不支持这些大额资产其次呢这些大额资产你肯定希望用一个尽可能去中心化的方案
就是整个方案都是做到尽可能的去中心化尽可能的安全那这个又会流向一年前报的那条线
刚刚说不支持大额的资产是对资金的数量有限制还是不支持 e-go 连其实是不支持 e-go 连就是 AA 因为它本质上它是一个可编程的账户所以它没有办法支持比特币比特币的可编程属性就比较弱所以没有办法用 AA 制作所以是不支持这个 e-go 连明白但是像其他一些新兴的一些 e-go 连 Aptus、Sway 这些都是可以支持的
明白明白那像比如说安全性上会比普通的软件钱包可能会造成更多攻击还是安全性上面会有一个差异吗安全性上在我看来他们是差不多的最近出了很多软件钱包的事情大家可能知道最近就是 Atomic 有个软件钱包其实很多币源的软件钱包在我看来它的安全性其实是很糟糕的
但是 AA 它的核心的最大的安全性的挑战就在于智能合约但它好处是智能合约大部分或者说基本上都是开源的它的安全性其实能够不断的提升而且安全这个事情很多时候它是一个成本问题一方面是资金的成本一方面是时间成本资金成本就是你要去做审计这本身就是资金成本
然后时间成本就是你要经过时间的考验比方说我们大家都用了多千 Safe 的多千这个多千其实他就是经历过时间的考验就这么多年下来他又是开源的然后社区不断的 challenge 他把他的安全性做得越来越好所以安全它是一个动态的话题你很难说
它安全或者不安全但是一个开源项目它随着成本投入的越来越多包括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它的安全性肯定是逐步提升的就好像硬件钱包的迭代一样你也很难说一个硬件钱包安全和不安全但是像我们我马上要发我们三代的硬件钱包那肯定更加安全就是这样一个概念
了解了解那像比如说在账户抽象这一个领域如果说账户抽象的可能是在便捷性是未来的一个主流的使用的一个类型的话那在目前这个场景下的竞争格局怎么样有没有一些哪些主流的玩家包括海内外然后目前就是咱们相比的话最独特的一个竞争力和优势你觉得是哪方面
好问题就是从我目前来看其实整个竞争格局首先账户抽象这件事情非常早期包括大家可能听说过的 EIP4337 在 4337 之前其他的关于账户抽象的 proposal 都是要去动共识层就是要改共识层的要硬分叉改以太坊的整个共识来实现账户抽象但是 4337 是
一个彻底的转变就是它不依赖共识层的改变它在上层也就是在应用层把这个事情做出了调整做出了变化在应用层就实现了这个账户抽象这件事情但是呢它实现的也是整个账户抽象的一个技术框架一个技术的逻辑
如何用去中心化的方式实现账户抽象这是它的一套基本的逻辑但基于这套框架还有大量的要 build 的工作比方说像我们我们也发了一个 eip 关于那个用邮件来恢复账户的
这个东西其实它本身就不在 4337 的 scope 里面它其实就有点像 4337 基础架构上层的一个业务的实现所以现在每家基本上大家都在做自己的所谓的业务实现这是第一个点第二点就是基本上所有的 player 分成两类有一类就是去找场景就有一类是贴近用户的找场景的做 B2C 的场景像我们也是
比方说我们找这些 gamefi 给他做这个账户层那这本身就是一个业务场景就有些有些的创业公司在找业务场景有些创业公司他在做这个 AA 的底层的服务就比方说我刚才说的 gas fee 的代付你用 usdc
他可能是一个服务商你付给他 USDC 他帮你用以太坊原生代币去付 Gas fee 就这种我们叫 Paymaster 这种也有很多相应的一些服务商在做所以这是另外一个领域吧所以基本上大家都在往这两个方向探索一个是探索具体落地的场景还有就是做 B2B 的服务商
明白明白然后因为也提到应用场景嘛我之前记得好像就是咱们 Akong Labs 有一个愿景就是说想把账户抽象打造成为这个 decentralized world 中的这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基础设施嘛那在后面的这个应用场景中你觉得可能会往哪些这个应用场景去做主要的一个发力对
大家喊了很多的比方说 gamefi 还有 socialfi 这都是可能存在的场景然后像 defi 其实也有可能是一个场景因为现在 defi 整个门槛就很高然后大家都在喊前段时间不是就这周不是那个币安被 SEC 告所以未来中心化的交易所其实受到的挑战会越来越多各种这个地缘政治也好或者其他的一些原因也好
这个中心化交易所受到的挑战会越来越多大家都在喊那未来肯定大家要有去中心化的交易所要有去中心化的币安用户会往这些地方迁移那往这些地方迁移其实那你如果还是原来的 EOA 那对用户来说门槛太高了
或者换个角度说现在中心化交易所的用户的量级是 web3 的用户的量级的 10~20 倍那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那就是因为 web3 你要用 metamask 这样的传统钱包开盘锁了门槛太高了还有大量的普通用户他要进来肯定需要一个更好用的账户层的产品我们为什么叫 account labs 就是我们就是提供 account 的我们就是做 account
明白所以我理解其实在接下来的 roadmap 这块可能会重点会往就是因为咱们两块有一个硬件钱包然后一个是账户抽象这块可能接下来的重点会在 AA 这块对吗
对硬件钱包它是一个比较稳定的业务我们现在 pattern 也跑出来了我们不停整合新的软件钱包它可能是一些新的攻略新的生态或者说一些新的用场景我们主要就是整合它们这就是我们硬件钱包在做的事情
他也比较稳定并且我们现在也打出名气来了就是现在很多软件钱包他从还没有发布他可能就会来找我们跟我们做整合包括我们也做了 SDK 就是能够放到这些软件钱包里面能够很方便的实现跟他们产品之间的整合所以硬件钱包 Kistone 现在是一个非常稳定的业务就他永远不会消失他只会越来越大
然后我们现在的经历包括我自己大部分经历其实都在张五出向上面在上在 unipass 这边明白那接下来的一个比如说 roadmap 然后未来的一个规划的节点目前是什么样的
就是 Unipass 我们还就是 B 端的账户体系我们还继续在做不管是给这些 Gamify 的还是其他一些业务场景的账户体系低门槛的账户体系我们还在做然后另外其实 Unipass 我们也在探索一些 C 端的产品对然后可能接下来两个月多的话三个月我们就会发布我们 C 端的产品对
明白那比如说像账户抽象在这个 B 端 C 端的一个商业模式那咱们目前是什么样去考虑的对在商业模式这块好问题商业模式其实比较简单因为如果你做了这个账户层然后大量的交易发生在你这个账户层然后你又能给用户提供低门槛的所以这个我们不太担心它的商业模式就简单来说其实它钱包的商业模式账户抽象都有
比方说 swap 我们也可以做 swap 并且做的体验更加好比方说 nft marketplace 现在很多 gamefi 他都要内置的 nft marketplace 这些又是基于账户层的 nft marketplace 它之间的交易我们又有可能能够收到一些费用所以账户层你如果占了账户层这个点其实
商业模式我觉得没有任何的问题就好像支付宝大家都用它放钱它是一个通用的资金账户你在上面你有余额宝你有各种各样的金融服务然后有各种各样的本地生活的东西所以它的商业模式我觉得如果真的能做起来 account 的商业模式应该是非常丰富并且会非常有意思
了解就像不管是像 swap 还是说 ft marketplace 之间然后以及说有了流量之后其实后续的一些可发挥的玩法和功能其实都有很多可以商业变现的方式对是的
明白那其实今天讨论了关于账户抽象也是讨论了非常多有趣的话题那最后其实还有一个话题也想问一问就是因为其实像团队的一个扩张合并管理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一个过程就像你刚刚讲到就是
你们是一个非常以人为本的一个公司也在想问说在关于这个团队的扩张这样一个过程中包括管理的过程中有没有一些心得和感受去与大家去分享分享因为就是对于一些想要创业的人来说或者说想要去管理的人来说有没有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对
对我其实过去这一年脱离已经有一些就是一线的工作我其实不会实际参与那么多了其实我过去一年的工作基本都在搞团队因为去年融资了然后现在熊市也不是一个特别好的融资的时候所以我们融资的事情就慢慢少了其实我更多的是在思考团队尤其是你的业务要怎么继续发展
就比方说之前我们公司做比特币社区的时候做这些 KOL 都是我一个人我自己做的对吧嗯 KOL 也是我们整个增长的就 Keystone 这边最重要的增长的引擎
当你把这个事情做出来以后你下一步其实我思考的就是怎么打造一个团队能够把这些 QOL 的经验和能力进行复制这其实就是我我思考的东西那可能慢慢的我自己就不会做一线的去 PGJ QOL 跟 QOL 沟通的这些事情那就变成我们怎么啊
甚至我们招了很多圈外人就是他都都没接触过 web3 他可能只是本科学英语的英语比较好然后对科技很有兴趣然后来了以后我们教他怎么去做这些 QR 所以这个其实是团队的团队迭代的第一步就是你怎么把一些成熟的东西复制到更多的人身上
对然后这个过程当中呢你要关注这些人的成长我们我们比较擅长就是招一些圈外人然后怎么把它培训起来把这些事情都给都给抓起来所以这就是一整套体系的东西
然后呢当这些东西抓起来以后呢我又会去思考我们的业务要继续往上翻的话那我们应该需要什么样的团队需要补齐什么样的能力比方说当我们 KOL 这一块做好了那我们基本的产品的 branding 就有了对吧产品的基本品牌基本面就已经有了那基本面有了以后你接下来应该做什么比方说我们最近
也在看做这个搜索引擎优化甚至流量采买就是买搜索引擎广告之类的一些人才这时候你就会把业务跟团队这两个事情放在一起去思考就我业务我要继续往前滚要继续往前发展的话我现在需要补齐什么样的团队的能力什么样的短板我需要招到什么样的人嗯
所以这个是我们现在思考的东西包括下一阶段另外我们最近在思考的就是我们的内容能不能做得更加的好之前我们可能就是
写播客写了比较多然后推特做的还可以但下一步你的内容能不能做的更加好这个内容包括比方说视频的教程比方说 youtube 的频道 youtube 的直播就这些东西我们能不能做的更好那你怎么去补齐这些能力然后补齐这些能力过程当中呢你还要去招到更多有领导力的人因为当你这些人
这些新的事起一滩新的事起来以后你不可能再把所有这些事在一一股脑丢给原来的某一个 leader 或者丢到我自己这里那我自己也没有能力承接这么多事把这么多事给 drive 起来我自己也要也要要爆炸的这个嗯那你在过程当中那你就要去想你怎么去找到更多的有潜质的或者说比较好的 leader 嗯或者说 leadership 就领导力比较强的人能够让他成为一个
推动事情发生的人啊所以这又这又是又回到团队了所以所以我过去一年很多时候都是在首先我关注人关注人的发展人的成长其次就是你要把人的成长跟业务的滚动发展能够呕合在一起啊这两个事情怎么把它有机结合这个其实更多的是我我过去一年更多的是在思考这样的事情对
明白那像比如说在团队管理包括你在摸索学习过程中你一般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习得这些管理的技能你一般是比如看书还是说去上一些那种相关课程还是什么样的一个方式就是纯想因为我大概知道比方说你要做出海大概知道有哪几摊事情我最早创业的时候只是知道这些事情但是没有把它的内在逻辑给想通我举个例子我
我们早年我们是买过谷歌广告的但是你会发现那个时候我们买广告效果非常差那本质原因是什么本质原因是我们没有基础的 branding 但这个事情其实你是在现在看来可能就是一层窗户纸我跟你一讲你很容易就能明白
但是在那个时间点我其实是懵懵懂懂的我只是知道做出海要做这几件事情要做 social media 要做 PR 然后要做流量然后要做所有这些东西但是怎么把它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并且在什么阶段因为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杠杆你在一个错误的阶段某一个杠杆不是说你在任何阶段去用它它都是杠杆率最高的
所以这些事情怎么去偶合在一起其实我之前只是知道这些事情但是慢慢的后来就开始不断的跌坑跌了坑以后就开始对这些事情怎么有机的结合开始建立认知然后包括怎么去识别人才我们其实招聘非常大胆我们公司有很多年龄小的人立的年龄大的人
就是汇报给我的人可能就我们公司有一些 leader 可能汇报给他的人比他还要大个三四岁没关系在我看来没关系就一个不拘一格降人才对就是得不拘一格因为比方说我们在评估一个人有没有 leader 潜质的时候其实很重要的比方说看他有没有同理心
比方说看他是不是足够的关注成长看他的沟通能力怎么样我们反倒不去看他这个人之前有没有带过一个团队我们不看这些事情我们更看的是他的这些就是随着我做公司做得越来越久然后招人招得越来越多然后面试面的越来越多我会更加关注这个人的我们叫 raw quality 就是他的
呃原始的素质对 raw quality 这个 raw quality 其实是跟你的家庭背景跟你的成长环境这些都是相关的倒不一定说你一定要做个某个事你才能真的有这个能力所以我们这方面这两年摸索出了一些东西吧然后最近我也在把这些东西慢慢开始传递到 unipass 这个团队的身上就是让让支线啊他们都能够有这方面的经验和能力所以这个也是我最近
反正都是成长大家都是一起成长这样的一个状态所以我倒没有说实话没有看什么书我觉得管理这个东西它最终它是非常抽象的事情你跌了很多坑然后你具备了很多底层的认知和能力以后你就能把管理这件事情做好
明白所以我理解像你们很看重这个 real quality 就包括像同理心沟通能力他的一些品质方面的一些对这些是你比较最看重的对这些是我们最看重的而且我们也看重他的自我认知对对成长的渴求对他自我认知非常重要就有的人
你看他简历非常光鲜比方说国内国外的顶级的名校然后顶级的公司的实习但聊下来你会发现他的自我认知是不清晰的他很多时候啊他做一些决策啊比方我经常就会问他你为什么到 web 3 你为什么不去 ai
这就是很核心的一个问题这是个很好的问题对为什么来 YF3 你为什么不去 AI 但这个东西背后其实就是看候选人他自己对自我的认知怎么样然后我们一般就倾向于找那些自我认知非常强的清晰的对因为当他自我认知非常清晰的时候他未来成为 leader 他能够帮助他的 team member 去更好的建立自我认知这个是很重要的
然后这自我认知又跟每个人你在团队当中的位置你自己想要的东西这些都是紧密相关的
所以我其实没有看什么书我都没时间看书但是就是在日常工作中去琢磨每一个人然后琢磨他的状态琢磨他说的话琢磨这个人为什么是这样的状态当你琢磨多了以后你就会有这个 sense 应该怎么去更好的引导对方怎么去发现人才然后去引导他这样子
明白如果刚刚那个问题我问你的话你会怎么样回答呢就是为什么选择 web32 不是 AI 为什么选 web32 不是 AI 我觉得 AI 它是一个技术变革但是它并没有从更加底层更加本质上的逻辑去变革
因为 web3 它其实有很多的东西它是从中心化的东西变到去中心化的东西这个其实是一个本质上的变革它把所有东西都变掉了 AI 在我看来它只是让我的电脑变得更聪明可以让我的电脑做更多的事但我电脑本身还是电脑但是它酷的地方是它可能会涉及很多伦理这些东西但我觉得两个东西都是很酷的
然后都会很有意思都会很有创造性但是 AI 另外一个点我觉得假设我现在是一个找工作的年轻人我不看 AI 我觉得我自己对 AI 我虽然没有深入看但是我觉得 AI 它最后它还是会变成一个就最后的玩家最后还是大公司就我前两天跟一个投资人朋友聊他跟我再讲他看了很多 AI 项目然后他的一个困惑吧
我们没有深入到就是具体你是大模型还是什么开源闭源这些争论嗯就他就跟我讲他现在看很多项目他就觉得现在 AI 创业就很适合三五个技术非常强的小团队做个小工具然后他觉得就能挣钱是在这样一个阶段然后这个事情就让我一下子想到了你知道什么吗就是
我当时还在学校刚从学校毕业的时候那个时候我们买那个 iPhone3iPhone4 那个时候都要越狱才能玩因为 iPhone 生态没什么东西就它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底层然后你越狱了以后你能够装各种有意思的东西但最后你会发现越狱以后你做的所有这些东西最后都成为 iOS 它系统自带的功能或者 Apple 自己的 App 所以我的观点就是所有这些 AI 的这些东西它最后有可能都会被大公司收割掉
就是你现在你做的再有意思的东西最后可能成为 Microsoft Office 里面的一个功能所以我觉得 AI 它不一定适合创业它是一个很好的对生产力的提升但它其实并不会彻底改变生产关系或者彻底改变整个社会结构大家认知的结构但 web3 中心化 vs 去中心化这个不一样
对其实这个我也特别共鸣就是因为我之前有朋友同样的问题问我对因为我觉得 AI 它其实之所以所有人都在狂欢是因为它是一个生产力的体重就是非常弱也可见是一个很高共识性的一个确定的价值
然后 web3 的话更多是生产关系的变革它必然是将原来的蛋糕的分法去革新去用新的分蛋糕的方法去重组还有一个很大的差异点就在于因为 AI 它虽然高共识性然后它生产力提升其实大部分的人说实话 99%的人只能鼓掌就是 AI 很好但是大部分的公司创业包括大部分的人其实
没法参与到这样一个事业中可能更多的是非常牛的算法的工程师包括很少部分的一些极客能够真正的参与进去但是 WAPT3 的话其实你不管是业务费业务技术还是很多的人其实都可以参与到这样一个事业中了对而且我的另外一个算是理解吧就是我觉得 AI 未来它会让原本中心化的东西变得更加中心化
因为你现在不管是算力也好你看看现在这些 AI 公司的融资额你就知道了它已经不是一个 decentralize 的东西了它是一个把中心化的东西变得更加中心化但是我自己我觉得中心化的东西变得继续中心化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一个事情
所以在我看来有可能真的未来能够给大家一个 plan B 给大家一个 option B 的或者给大家会有一个去中心化的选项我觉得是非常有价值这件事情所以这个就是也有很多论断有人说最后对抗 AI 的终极武器就是那把就是密码学就是私钥这些我就不懂了但是我肉眼可见的就是
我觉得未来 AI 会让中心化的东西变得更加中心化然后这是挺可怕的一件事情对因为它规模效应包括垄断是非常显著的对对对是完全相反的一个逻辑是的是的所以这更加鞭策了我要好好做去中心化我觉得确实这是在费工时阶段在这个 web3 行业中遗留的一些特性对这也是我们的机会我觉得对对
那今天非常非常开心然后邀请立新参加我们这一期新的这个 Builder Talk 然后这期我们关于不管是账户抽象包括公司的合并与管理都有非常多的这个探讨那也非常欢迎我们的听众在评论区对感兴趣的问题去留言那我们看到也会去进行反馈对好谢谢立新谢谢大家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