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24 #许知远谈梁启超 所有人都是同代人

Vol.24 #许知远谈梁启超 所有人都是同代人

2023/9/9
logo of podcast 历史学人

历史学人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许知远
Topics
许知远: 本书试图通过梁启超的个人经历,展现1873年到1929年近代中国在学术思想、生活习惯、服饰、城市面貌、词汇、政治概念理解和技术变革等方面的巨大转型。从梁启超的成长环境,广东桑基农田、宝塔、以及他听到的南宋抗元故事,展现其内心世界,并分析这些经历如何影响他对满洲人的理解和对未来的看法。广东作为连接世界的出口,以及海外华人网络,构成了梁启超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许知远: 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等维新派人物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们拥有坚固的世界之网,以及与广东文化的深厚联系。他们并非孤立存在于思想世界,而是生活在横滨中华街、南京厅等具体环境中,受到各种文化和生活细节的影响。梁启超与J.P.摩根的会面,以及他对托拉斯系统的理解,也深刻影响了他的经济思想。 许知远: 梁启超的经历反映了中国融入全球现代化的过程。他经历了全球旅行的快感和刺激,感受到了电报和新兴寡头巨头的冲击,这些都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文化生态。中国留学生赴日留学的经历,也反映了时代焦虑和冲击。百日维新失败后,梁启超及其同代人的境遇和心理变化,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和评价,都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恐惧和不确定性。 许知远: 海外华人的共同体意识和对梁启超的追随,以及他们对梁启超的理解和支持,展现了移民群体的共同特征。梁启超早年经历的资料匮乏,作者通过补充社会背景来丰富内容,展现了康有为的自我塑造能力和影响力,以及康梁维新运动与海外华人移民等因素的密切关系。百日维新失败后,不同人物的命运走向,以及他们在困境中的努力和挣扎,展现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命运的偶然性。 许知远: 梁启超与何蕙珍的恋情,以及他与朋友、同乡的关系变化,展现了人际关系的变迁和命运的无常。作者的写作目的并非单纯的学术追求,而是对青春的回应。大学期间的学习经历和对历史的兴趣的启蒙,以及接触到的老师和思想,都对作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者试图建立一种新的中国世界传记写作的标准和可能性,将传记写作视为一种史诗般的创作。 许知远: 广东和海外华人世界在近代中国的地位变化,以及作者对知识的重视和对反智时代的批判,都体现了作者的写作动机和价值观。梁启超在时代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感受和梁启超经历带来的慰藉,都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物的深刻理解。梁启超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和挑战,以及他面对挫折的应对方式,也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康有为的莽撞和行动力,以及他自我宣传和影响力的运用,都展现了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许知远: 时代变化对个人行动的影响,以及梁启超经历的复杂性和对作者的启示,都展现了历史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性。历史的重叠性和时间的短暂性,以及历史研究的意义和价值,都体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独特的视角。

Deep Dive

Chapters
本章节从梁启超的广东背景出发,探讨其如何通过自身经历和时代变迁,融入并影响世界。重点讲述了梁启超与康有为、谭嗣同等维新派人物的关系,以及其流亡生涯中与世界各地华人的互动。
  • 梁启超的广东背景对其世界观和思想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
  • 梁启超与康有为、谭嗣同等维新派人物的合作与分歧
  • 梁启超流亡生涯中与世界各地华人的互动与联系

Shownotes Transcript

时隔五年,接续《梁启超:青年变革者(1873-1898)》,许知远带着新书《梁启超:亡命(1898-1903)》,和读者一起通过梁启超面临的挑战和不同人对他的塑造,来看整个近代中国的巨大转型,并借此回顾人物传记的写作传统在今天面临的挑战。

这是许知远“梁启超五卷本”第二卷。书中讲述了走向世界的梁启超,聚焦于梁启超流亡生涯中的重要变迁。迷人的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我希望写的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一个人与他背后的时代的关系,是一个人与他同代人的故事,是一个人与他编织的一张世界之网的故事”。 00:41 从广东走向世界的梁启超

04:26 梁启超和他的朋友们

11:09 梁启超与何蕙珍的恋情

13:01 历史变得亲近了

15:36 对历史和传记最初的兴趣

18:24 建立新的传记写作的标准和可能性

22:18 梁启超的经历带来了慰藉

24:21 梁启超的莽撞

26:51 从影响年轻一代到遭受年轻一代反对

28:58 所有人都是同代人

30:20 【片尾曲】Leonard Cohen《In My Secret Life》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群体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学者。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谭嗣同(1865-1898),中国近代政治家、思想家。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戊戌六君子”之一。

康有为(1858-1927),中国近代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即JP摩根,1837-1913),美国银行家、艺术收藏家。

盛宣怀(1844-1916),中国近代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

黄遵宪(1848-1905),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

林文庆(1869-1957),新加坡华侨,医生、企业家、政治家、教育家。曾任厦门大学校长。

黄乃裳(1849-1924),华侨领袖、民主革命家、教育家。

丘菽园 (1873-1941),新加坡华侨,商人、报人、诗人。曾任《星洲日报》副刊主任。

汪康年(1860-1911),报刊出版家、政论家。

汪大燮(1859-1929),政治家、外交家。曾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

何蕙珍,1879年生于美国,侨商之女。1899年梁启超赴美国檀香山,何蕙珍任梁的翻译,二人相恋。

麦孟华(1875-1915),清末维新派。

戴锦华(1959-),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电影史、大众文化、女性文学。

罗新(1963-),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民族史和中国民族史。

钱理群(1939-)北京大学中文系资深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李敖(1935-2018),中国台湾作家、评论家、历史学家。

唐德刚(1920-2009),美籍华人,学者,历史学家。

沃尔特·艾萨克森(1952-),记者、传记作家。曾任CNN首席执行官以及《时代杂志》的执行编辑。

安迪·葛洛夫(1936-2016),犹太裔美国企业家、工程师。曾任英特尔公司CEO。

邹容(1885-1905),近代革命家。

林语堂(1895-1976),中国现代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

|本期音乐|(按照播放顺序)

Slava Makovsky《Dance Me to the End of Love(Leonard Cohen Piano Cover)》

David Byrne《The Last Emperor (Main Title Theme)》

Leonard Cohen《I'm Your Man (Instrumental)》

Leonard Cohen《In My Secret Life》

|来互动|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与主播互动。

|关于「历史学人」|

出品方:单向街基金会 历史学人

制作人:庄秋水

编辑:白水

后期:Bitcheese Brew

协调:邓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