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山东大学胡炜权老师探讨了丰臣秀吉和其发动的壬辰战争(1592-1598)。这场战争,朝鲜称之为“壬辰倭乱”,日本称之为“文禄・庆长之役”,中国则称之为“万历朝鲜战争”,甚至有人将其称为“第一次东亚大战”。 为了保持中立,本文采用“壬辰战争”这一称谓。
丰臣秀吉出身平民,却凭借非凡的社交手腕和对时机的精准把握,最终统一了日本。他并非单纯依靠武力征服,而是巧妙地运用外交策略和人情世故,将潜在的敌人转化为追随者。 例如,他对宇喜多直家和毛利氏的策略,就充分展现了他卓越的政治手腕。他通过与各方势力建立联系,甚至联姻,逐步瓦解了反对势力,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 然而,他晚年的暴虐和发动壬辰战争,却抹去了其早期成就的光辉。
统一日本后,丰臣秀吉为巩固统治,实施了一系列政治改革。他设立了双序列官位制度,以平衡公家和武士阶层的利益;同时,他推行土地丈量,试图确立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但这项政策的执行效果并不理想。 此外,他试图没收武士的武器,以削弱地方势力,但这项政策也未能有效实施,反映出其统治基础的脆弱。
关于丰臣秀吉发动壬辰战争的原因,并非简单的“转移国内矛盾”所能解释。 这与其长期以来的野心和对国际形势的误判密切相关。 他并非旨在挑战明朝的东亚霸权,而是基于自身对实力的过高估计和“神国”观念的盲目自信,低估了明朝和朝鲜的实力。 他与西班牙殖民者等势力的接触,并未改变其固有的世界观。 事实上,他甚至可能并未充分了解明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
壬辰战争初期,日军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迅速席卷朝鲜半岛。然而,明军参战后,战争陷入胶着。 平壤之战成为战争的转折点,此战之后,日军士气低落,开始寻求停战。 碧蹄馆之战,虽然是明军的重大败仗,但并未根本改变战争的走向。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日本将领对明军的战斗力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装备精良、纪律严明、骑兵强悍。
丰臣秀吉的军事动员体制沿袭了战国时期的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标准,但后勤保障仍然主要依赖于各诸侯自身。 战争期间,日军内部矛盾重重,武将间的争功、文武派系间的冲突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矛盾最终在丰臣秀吉死后彻底爆发,导致了关原之战等一系列内乱。
丰臣秀吉的传奇人生,既有其辉煌的成就,也有其令人惋惜的失败。 他统一日本的策略,并非单纯的武力征服,而是更多地依靠政治策略和外交手段。 然而,他晚年的暴虐和发动壬辰战争,最终导致了其政权的覆灭,也深刻地影响了东亚的历史进程。 壬辰战争的失败,不仅耗尽了丰臣政权的国力,也为德川家康等势力的崛起创造了条件,最终导致了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 他的辞世诗“露落露消如我身,浪速已成梦中梦”,恰如其分地概括了他的一生。
“露落露消如我身,浪速已成梦中梦”,这是日本战国人物丰臣秀吉的辞世诗。他这个梦不仅毁灭了自己,还改变了日本,改变了东亚。在等级森严的日本中世纪,丰臣秀吉从一个给主公织田信长提鞋的仆役,到最后统一了日本,成为天下人。
本期节目我们和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胡炜权老师聊聊丰臣秀吉这位传奇人物,和他在1592年发动的一场“龙头蛇尾”的战争。这场大战,朝鲜叫它“壬辰战争”,日本叫它“庆长文禄之役”,中国叫它“万历朝鲜”,还叫“第一次东亚大战”。这次战争的经过是怎样的?为什么一开始轰轰烈烈,最终又不了了之。
02:04 怎么看待“第一次东亚大战”?
06:14 丰臣秀吉是个什么样的人?
10:01 丰臣秀吉如何通过社交来解决自己的敌人?
13:00 德川家康是狸猫,丰臣秀吉是猴子?
14:18 如何确保对全国的有效管理?
19:08为什么很快提出入侵朝鲜?
25:24丰臣秀吉怎样理解当时的国际秩序?
34:30 日本军队的内部矛盾是什么?
37:27 文治派和武斗派之间的冲突
39:49 战争的转折点在哪里?
42:51 碧蹄馆之战
44:46 日本人怎么评价明军?
46:22 丰臣政权的军事动员体制
53:23 德川家康、伊达政宗的作用
56:28【片尾曲】《丰臣秀吉辞世诗》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群体
丰臣秀吉,政治家、军事家,日本战国时代到安土桃山时代大名、公卿、天下人。
石康(Kenneth M.Swope),美国历史学家、南密西西比大学历史学教授。著有《龙头蛇尾:明代中国与第一次东亚大战 1592—1598》。
韩东育,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日本近世新法家研究》等。
千利休,先后成为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的茶头,继承并创造了闻名于世的“草庵茶道”。
前田利家,日本安土桃山时代武将,战国大名,加贺藩之祖,丰臣政权的五大老之一。
织田信长,日本战国时代到安土桃山时代的大名、天下人,“日本战国三杰”之一。
宇喜多直家,作为擅长谋杀、离间的阴谋家著称于世。与斋藤道三、松永久秀合称“战国三恶人”,与出云的尼子经久和安艺的毛利元就合称“日本战国时代三大谋将”。
小早川隆景,战国智将毛利元就第三子、丰臣五大老之一,战国到安土桃山时代时期名将。
安国寺惠琼,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的佛教僧侣和大名。
德川家康,日本政治家和军事家。日本战国时代到江户时代大名、天下人,江户幕府初代征夷大将军,日本战国三杰(另外两位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之一。
包拯,中国北宋政治家。
源赖朝,日本平安时代末期至镰仓时代的武将、政治家。
石田三成,日本战国时代和安土桃山时代的武将及大名,关原之战中西军的实际领导者。
李如松,明朝中后期名将。辽东总兵官李成梁长子。
宋应昌,明朝抗倭名将。
伊达政宗,伊达氏第十七代家督,安土桃山时代奥羽地方著名大名。
|本期音乐|(按照播放顺序)
《太阁立志传V(游戏原声OST)》
《丰臣秀吉辞世诗》
|来互动|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与主播互动。
另,历史学人听友群已经开放,可以添加小助手微信号owsfoundation2016,邀请您进入听友群~
|关于「历史学人」|
出品方:单向街基金会
出品人:许知远
制作人:何勿思
编辑:白水
后期:Bitcheese Brew
节目运营:蒋喆 邓纯
监制: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