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8 #和李冬君聊天 我们该怎么走进宋画的世界?

Vol.8 #和李冬君聊天 我们该怎么走进宋画的世界?

2023/5/20
logo of podcast 历史学人

历史学人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arts#art history#arts and culture#art and technology#ai chatbot impact#historical reflections#cultural studies#intellectual discourse#art critique People
李冬君
Topics
@李冬君 :本书从宋代绘画艺术切入,解读历史和历史中的人。宋代之前的绘画以宫廷绘画为主,以人物画和花鸟画为主,缺乏个体性和自由性。宋代山水画的出现是其重要标志,标志着中国独特的文艺复兴。以《千里江山图》为例,作者考证其作者为宋徽宗,体现了宋代文人政治和世人共同体对艺术的追求。宋代的文艺复兴并非单一事件,而是贯穿中国历史的多次理性觉醒和文化复兴的体现。 李冬君:艺术与权力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将王朝的灭亡简单归因于统治者沉迷艺术是片面的。我们需要打破思维定势,从多方面原因分析历史事件。宋代的王孙画派对中国绘画史影响深远,体现了世人人格的形成和艺术在生命中的重要角色。 李冬君:ChatGPT等技术不会影响艺术发展,因为艺术创作需要人类特有的思想力、判断力和审美力,这是机器无法取代的。传统精英教育强调‘成人’,培养人的美感和气场,这对于艺术创作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许志远 :作为主持人,主要负责引导话题,提出问题,并对李冬君的观点进行补充和回应。 @庄秋水 :作为主持人,主要负责引导话题,提出问题,并对李冬君的观点进行补充和回应。

Deep Dive

走进宋画:一次独特的中国文艺复兴

我最近出版了新书《走进宋画:10—13世纪的中国文艺复兴》,试图从宋代绘画艺术切入,解读这段历史以及其中鲜活的人物。 长期以来,我对学院派的历史研究方式感到困惑,它仿佛是一个封闭的系统,难以触及更广泛的受众。因此,我尝试以更个人化、更具故事性的方式来书写历史,如同司马迁在《史记》中那样,将口述历史、文学和想象力融合在一起。

宋代之前的绘画,主要以宫廷绘画为主,多为人物画和花鸟画,其主题多围绕着歌功颂德、祈福吉祥等,缺乏个体性和自由表达的空间。而宋代山水画的出现,则标志着中国绘画史乃至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一次独特的文艺复兴。

《千里江山图》:宋徽宗的理想国

以《千里江山图》为例,我通过细致的考证,认为其作者并非坊间传闻的王希孟,而是宋徽宗赵佶本人。这幅画并非简单的技法展示,而是宋徽宗对理想国度的描绘,体现了宋代文人政治和“世人共同体”对艺术的追求。 画中人物渺小,山水宏大,这并非简单的写实,而是宋徽宗将文人山水画与皇家山水画相融合的体现,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政治理想。 这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形成对比,后者描绘的是世俗的理想小康社会。

宋代文艺复兴:理性觉醒的多次迭代

我认为,宋代的文艺复兴并非单一事件,而是中国历史上多次理性觉醒和文化复兴的延续。 从汉代诸子百家思想的复兴,到魏晋时期老庄思想的兴起,再到宋代对魏晋精神的继承和发展,都体现了中国文明在不断地自我更新和超越。 经历了轴心时代的理性觉醒的民族,才能真正实现文艺复兴。 而宋代,正是这样一次重要的文化复兴。

艺术与权力:并非必然的因果关系

人们常常将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赵佶的亡国归咎于他们对艺术的沉迷,认为艺术导致了权力的颠覆。 但我认为,这是一种过于简化的因果关系。 王朝的兴衰更迭,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气候变化、经济崩溃、民族冲突等等,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统治者对艺术的喜好,或许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个因素。 我们需要打破思维定势,从更全面的角度去审视历史。

王孙画派:世人人格的共同体

宋代的“王孙画派”,即皇室子弟参与绘画创作的现象,对中国绘画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的文人政治,鼓励皇室子弟参与艺术创作,这促进了世人人格的形成,也使得艺术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 从宋徽宗到赵孟坚、赵孟頫,再到后来的赵无极,都体现了这一脉络。

ChatGPT与艺术:思想力的不可替代性

ChatGPT等新技术的出现,引发了人们对艺术未来发展的担忧。 但我相信,这些技术并不会取代艺术家的创作。 因为艺术创作需要人类特有的思想力、判断力和审美力,这是机器无法模仿和复制的。 ChatGPT可以辅助创作,但它无法拥有独立的思想和审美判断。

传统精英教育:培养美感与气场

传统精英教育强调“成人”,培养人的美感和气场,这对于艺术创作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这种教育并非简单的技能传授,而是对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包括对美的感知、对人性的理解以及对自身精神世界的探索。 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创作出真正打动人心的艺术作品。

Chapters
李冬君教授早年从事学院派历史研究,后转向以诗画语言和故事化方式写作历史,力求将历史知识普及大众。其博士论文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展现孔子生平,引发导师的担忧,最终获得答辩委员会高度评价。
  • 李冬君教授的学术转型:从学院派历史研究到诗画般历史叙事
  • 博士论文以独特叙事方式展现孔子生平,引发导师的担忧,最终获得答辩委员会高度评价
  • 其写作风格受到司马迁的影响

Shownotes Transcript

司马迁不在鸿门宴现场,这段历史是他在口述历史的基础上,糅合文学和想象的最终呈现。这是李冬君所喜欢的行文风格和历史书写。从博士论文之后,李冬君再也不想去写学院派的八股文,她开始写个人专栏,用诗画的语言,用写故事的方式来写历史。李冬君最新出版的书籍《走进宋画:10—13世纪的中国文艺复兴》,从宋代的绘画艺术切入,去解读历史,和历史中的人。

为什么宋朝之前没有山水画呢?以《千里江山图》为例,我们该怎么走进欣赏宋画的世界?当我们提到南唐的李后主还有宋徽宗,常常说他们因为沉湎于艺术而荒废了国政,造成亡国的悲剧,艺术真的会造成权力的颠覆吗?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思维去评价历史呢?艺术应该在我们的生命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ChatGPT会影响艺术的发展吗?

00:38 博士论文之后,我再也不想去写历史研究学院派八股文了

12:12 为什么写走进宋画?

17:24 经历轴心时代的民族,有了理性的觉醒,就可以文艺复兴

22:23 从艺术绘画角度来谈宋代的文艺复兴

27:25 从《千里江山图》讲怎么进入宋画的世界

33:52 艺术真的会造成权力的颠覆吗?

41:25 艺术应该在我们的生命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45:23 ChatGPT会影响艺术的发展吗?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群体

刘泽华(1935-2018),历史学家。着力于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

何兹全(1911-2011),历史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魏晋南北朝政治制度史。

何兆武(1921-2021),历史学家、翻译家。

毕来德 (1939- ) ,瑞士汉学家。致力于中国思想史的研究。

赛金花(1870或1864-1936),清末民初名妓。

内藤湖南(1866-1934),日本学者。日本中国学京都学派创始人之一。

雅各布·布克哈特(1818-1897),瑞士艺术史和文化史学家。一生著述甚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君士坦丁大帝时代》、《希腊文化史》是其代表性的著作。

荆浩(约850-911),唐末五代时期画家,北方山水画派之祖。

王希孟(1096 -?),北宋画家。存世作品有《千里江山图》。

王诜(公元约1048年—公元约1104年),北宋画家。

宋徽宗赵佶(1082-1135) ,宋朝第八位皇帝,书画家。

宋神宗赵顼(1048-1085),北宋第六位皇帝。

张择端(约1085-1145),宋代画家。存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等。

孟昶(919-965),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

梁楷,南宋画家。

赵孟坚(1199-1264),南宋画家。

赵孟頫(1254-1322),书法家、画家、诗人。

赵无极(1921-2013),华裔法国画家。

启功(1912-2005),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王守仁(1472-1529),明朝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教育家。

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作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

|本期音乐|(按照播放顺序)

张渠- 玉人(舞台剧《孔子》原声音乐)

张渠 - 逍遥(舞台剧《孔子》原声音乐)

关大洲 - 水龙吟(《国家宝藏》原声音乐)

那英 - 一眼千年(《国家宝藏》主题曲)

|来互动|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与主播互动。

|关于「历史学人」|

出品方:单向街基金会 历史学人

制作人:庄秋水

编辑:白水

后期:Bitcheese Brew

协调:邓纯

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