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就目前呢我没有体会到来自科研的那种成就感同时呢我又觉得我做的东西没有什么意义其实这点是让我觉得比较痛苦的地方而且从大环境来看你还不得不接受这种评价体系大家好欢迎来到喜和巴拉巴第 98 期的下篇我是在北京热的每天要洗两次澡的狗狗我是正在沉迷到二次元的小龟
我是纠结了一通 9 月份正式入学读博的邹母我是第一次录播客有点举措的小卡
那我觉得我们可以先从我们开始说起吧因为毕竟这个过程很长嘛像我和小龟现在可能也已经读到像别的专业一样的差不多是博士阶段或者是研究生阶段就是有没有在这个阶段中觉得最难熬的时刻那你先说我先说嗯
这里要提到一个前文小龟刚才说就是也是因为非常不喜欢学数学但是我觉得我可能是医学生当中比较少见的那种我高中的时候是学数学竞赛包括我大学被录取的时候也是因为数学竞赛给我一个东印银的降分当时
然后我当时才没有上高三吧,差不多刚到高三,然后我可以选择一个专业降分,然后我就选了临床医学。我也想不起来到底是为什么了,明明就是物理化学生物当中我最不擅长的其实是化学和生物来的。我极讨厌学化学,就是其实我是觉得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之间的思维方式是非常不一样的。
可能我比较习惯的那种是我相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或者是我相信有一个可以依靠的理论然后在此基础上我做很多很多的研究但是我来到了医学专业我觉得可能大一大二我面临最大的一个问题其实是如何适应实验科学的一个思维方式说实话就跟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一样就是要背很多东西
可能一开始我们要学的是普通生物学对吧有机无机化学然后生物化学这些所有的东西其实都是前人的一个经验积累任何我们学到的理论都是可以被推翻的
然后在这个阶段中我学得很难受因为尤其是学有机化学的时候我至今仍然记得让我上大学唯一一次哭了的考试就是我在考有机化学的前夕其实我在考有机前我也挺会哭的因为我超讨厌有机不是我真的理解不了为什么可能反应物一样的条件也是一样的只是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玄学不一样然后最后的结果就会不一样然后
每次解释的时候他都有不同的理论来解释我想插问一句那你学生理和病理生理的时候心情如何呢就是也很差也非常的差我其实很难真正的理解他们就是我看似理解了其实我只是背过了这种感觉其实是蛮难受的就是我其实一边在背我一边不是很相信
那我有一个问题就是被医学相关的东西被化学啊生物相关的东西会有那种读书百遍奇异自现的感觉吗会有那种时刻吗就是说实话就是我在学解剖的时候是特别痛苦的或者我还没悟到吧就是我觉得解剖是一个我纯被的东西但是我觉得可能像生理和病理生理就是
你需要掌握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是你必须要铭记在心里的嗯那在此之上呢你就可以靠一些小小的推理然后推出来它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的当然呢这个全貌呢你靠死基因背的话也可以背下来嗯
我觉得这个可能真的我觉得医学生之间其实也会存在很多这样的偏差的我觉得我跟小龟其实就蛮不一样的我其实学下了我最喜欢的是解剖还有神经解剖
就是那种很鸡毛的东西但是我通过自己的一些努力我可以去验证这个东西我靠他说的竟然是对的我能懂你的意思就是我觉得所以我学神级的也是就是你还是不会一个一个什么感觉系统然后运动系统然后那个大脑那些一点点学嘛然后到后面有一张反正我们两个学的时候是会有一张叫传导通路然后传导通路这一张会把
你的各种什么上运动神经元下运动神经元中间的那些传导数都给串起来对其实就有点像你花一个小时摆了多米诺骨牌然后最后你把它推倒嗯就是这种时刻还是很有意思的过程
内科的时候没有这种感觉我觉得我学外科和学解剖真的超级痛苦我觉得很多时候它就是事实就是事实不容你任何智慧但是我觉得内科是你可以靠一些逻辑或者说理解来给它推理出来这个病人之后会发生什么的这样一个学科
但是我学那课的时候我会有那种不安全感你知道吗就是不管学了多少什么东西然后你以为自己可能理解了但是时不时的就会冒出来一个例外尤其是在面对一些罕见病的时候我就会有一种就是我的天哪他又来了脑子里就会出现这句话我懂我懂的意思嗯
那小龟呢你觉得就是因为我刚刚讲的其实很多是就是比如说我们学一些课程的时候但是我觉得医学生感到困难的时刻其实也有很多是理论跟实践相结合我其实觉得就是即使是解剖这种课我也能学下去但是我觉得我最不喜欢的是科研
真的就是对我来说我最不喜欢的就是科研你们的科研是要做实验还是什么都有你分基础和临床嘛然后基础的话就是偏实验那些然后临床的话就比如说有个病人的什么堆裂堆裂就是一群人然后你去给他总结出一些规律或者说这些患者愈后然后这些患者对某种治疗的响应好不好这种东西
就我其实现在觉得这种临床科研还挺有价值的但是我觉得不是我现在这个阶段就是我能提出一个非常贴近临床的问题因为毕竟我们才转了一年临床嘛然后我们其实也没有说在我们定下来的这个科室的这个方向去进行一些更多的临床的深挖嗯
就我觉得所以这件事情是让我最难受的就是第一我提不出一个我认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然后第二我觉得没有价值的问题你还要做对没有然后所以这方面就特别的没有价值感就是我觉得看到自己产出的科研垃圾其实是会给我很大的打击的就是会有很强的挫败感就而且就科研这个周期相对漫长这
这种成就感和你今天收了一个患者然后你给他查查查查一段时间查清楚了或者你这段时间治好了这种成就感是不太一样的然后可能就目前呢我没有体会到来自科研的那种成就感同时呢我又觉得我做的东西没有什么意义其实这点是让我觉得比较痛苦的地方而且从大环境来看你还不得不接受这种评价体系对
就是你还不得不做这件事情那别的专业咧先问一下小卡吧学到现在觉得比较困难的时候或者是事情有什么
第一个就是刚才狗狗和小龟都提到的虚无感的问题当然这可能也非常非常符合哲学专业的刻板印象不是已经在研究政治哲学虽然我不是很懂你在研究什么但听这个名字好像是跟现实世界有一点联系的
是的确实我现在选择的研究方向也是跟现实世界联系算是比较强的了比起研究论理学的或者说研究其他方向的同学但是我说的这个虚无感最强烈是在本科的时候我本科的时候八大方向都有接触
但是呢国内的模式它比较注重哲学史方向你就不断地学习哲学史我可能理解有点偏差对我来说它有点像一个做训估的工作不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工作
那现在我在英国这边研究的方法就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它是分析哲学它是有很强烈很强烈的问题导向有一点像辩论你在写论文的过程中你其实是在去尝试博导或者说去支持对方的观点是这样子那这是一个方法论上面的差异但是其实这两种
研究方法你去研究哲学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你在参与到辩论的过程中都会有那么一个大问题在盘旋就是然后呢你博导他的然后呢你怎么去建构呢
或者说这个问题我们这样的追问我们问了一两千年问了几百年比如说我是谁我要去哪这样子的问题它到底有什么意义这种无意义感这种对意义的怀疑给我带来了非常强烈的虚无感在我本科阶段我会觉得说
当然现在说的可能比较抽象啊我想问就是这种所谓的虚无感是你觉得自己目前觉得这个东西没有意义还是对你整个人的人生观产生了一些无意义的感觉因为我的整个人生活的重心就在这个学习上面了然后首先我会觉得这个问题没有意义就是我做的问题研究没有意义
其次我会慢慢的扩展到对我自己的怀疑我说我每天在这干什么呢但是它绝对不是一种说人生没有意义的感觉只是我对我做的工作产生了一种很强烈的无意义感但是有的时候这种无意义感会扩散到其他领域就比如说我做哲学每天就是在这里反反复复的像一个哲学怪人一样就弄这些令人在意的东西
好像进入了一个巨大的齿轮你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它是一个好像机械的动作一个没有你的主观意识参与的一个动作那我就会想说那上班不也是这样吗每天就是上班打卡然后做一些你可能自己根本就不感兴趣的工作面对一些不感兴趣的客户这样子然后下班了或者加班了又回家了第二天又是这样循环往复是这样的一种无意义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共感在这方面我有我在科研那时候这样感觉非常强烈太好了你在这里嘀嘀咕咕一大堆
但是后面随着就是你对一个问题研究的越来越深入然后你也更加的全身心投入这个问题比如说我现在做的是暴力问题的研究而且也学会了说你怎么去跟现实生活有个连接你怎么去把你研究的问题对应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好刚才总统说的阴暗面也好啊
这样子你可能当你跟现实的连接变得强烈的时候这种无意义感会慢慢的消失我当时有很强烈虚无感受我就想说我在这里读书我不如去做一个手工不如去做个木匠我不如去工地上面也不是农民就是比如说面包师或者说花匠这种
其实就是跟现实生活有非常非常强烈连接并且你能够实打实地看到自己做出了某个东西这样的领域对我是不是之前也跟你讲过我最近在培养勾织的爱好是的我也喜欢勾织在织东西
这么一说我突然理解为什么我最近特别想去景德镇捏一个礼拜的泥巴哦可以我觉得那是一种艺术疗愈啊真的真的挺重的就是感觉我可以产出一大堆看着特别没用但是可以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东西对
比如说你勾织的过程或者说你做他的那个过程让你觉得很了义对我那时候就会想说斯宾诺莎之所以能够写出如此伟大的哲学作品该不会是因为他一边磨镜面一边写书吧
是的这是比较抽象的方面这个学科给我带来的一些精神上面的打击但是现在就像我刚刚说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它慢慢的也消散了这种虚无感那第二个在学习过程中比较难熬的点就是写论文我本人是非常非常喜欢写论文的我特别不擅长考试
但是呢写这个哲学论文我们几乎就是零实证研究特别是我的方向我做的其实还是理论相关的角度零实证研究零定量研究
所以最费劲就是一直在思辨,然后你要把逻辑捋顺,要知道自己在说什么,要能够有力的去博导对方的观点。但是呢,说实话,我想这应该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就是当你看到某一个问题的时候,当你面对某一类社会现象的时候,你会有一种很感性的直觉,就是它是对的或者不对的,我喜欢它,我不喜欢它。
但是要把它说清楚把它从一种直观的感性的感受转化为理性的分析这个跨度这是比较难熬的特别是当你产出了一大篇就是八千多字英语哲学论文之后
你发现好像有一个地方有一个环节的逻辑它是说不通的好那你就要从这个点开始往后面全部都推翻重来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捋逻辑然后推翻重来的过程对我来说是最难熬的但是确实当你能够写出一篇逻辑通顺的几乎至少在自己看来无懈可击能够把自己说服的哲学论文的时候那种成就感还是很强烈的
对所以就是在这个越痛苦最后那个结果给人带来的心理上面的满足就越强我感觉每个搞学术的人都有一点这种感觉
那周牧来因为我听你的描述比如说你从大一可能就开始找实习之类的会不会就是你其实是比较在意你学的东西到底可不可以被引用或者是会有一点这种感觉所以刚刚说这种理论研究对我来说也是非常痛苦就是我学习过程中最难熬的阶段就是我直接填了写论文根本没有想别的任何的可能性
就是你们刚刚说的我都有共鸣就比如说我会觉得我前面写的东西这是一坨什么它到底有什么用我会感觉它又没有用而且都是别人已经想到的事情就很难觉得自己做的有价值我只能往小的价值去想就比如说我自己理明白了这个逻辑我脑子里有了一个新的框架
这是对我自己有用的但是我不能把它往大了想我现在就是只能给自己洗脑我现在做的对自己有益我获得了一个新的能力但是我不能想它在整个社会有什么样的意义或者说在学术界有什么创新这是不可能有的包括法学也是有很多很偏理论的研究我就基本上一直在规避这一类因为我知道我非常不擅长在本科的时候就会有法理学
这个属于是法律里的哲学反正我是这么定义的就是很抽象然后大家上的都云里雾里比如说
法的价值是什么然后自由的价值是什么就是如何定义自由如何定义正义就是这种比较大的问题差不多一句大家想看近期的巨人就会让你想探究一些想不明白的问题然后就会觉得这个东西我不知道是不是大部分通过高考来的学生很多会觉得这个事情是不是有标打
尤其是我作为理科生就会有一个这样的习惯可能不是所有理科生都这样但是我会觉得这个问题如果我是要去应试它是不是有一个标打你如何回答这些问题就
我觉得它是没有表达的你觉得它是什么你可能自己就有一个看法包括你觉得什么是正义这是不同的定义所以就是要慢慢去理解这件事情这是我大一可能或者说一开始本科需要去习惯的一件事情然后后面的话就是我知道我是一个比较可能现实主义的人所以就会很难去理解那种特别抽象的问题就我一定会问自己这个事情的意义是啥
我会想比如说我是谁我在哪然后想完之后马上就会思考我为什么思考这个有什么用好像没什么用所以我决定就不想了所以相对的呢我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就是写论文又一定要发散一定要尝试去找理论去解释现在的这个状态然后去寻找他的问题再找他的解决方法所以就很痛苦
然后再加上还有一个点可能不是所有法学生都会遇到因为我本身是出去留学回来然后香港是英美法系就是普通法系所以他们的法系是非常不同的逻辑从根基来讲就很不一样就是法律本身是一个很贴国情的一个学科所以当你要跳脱到另一个法系的时候就要接触到一个新的领域
就是我一开始有一门学科我非常感兴趣也是我学的最认真的结果这科的成绩是最差的当时那个教授人也很好然后他就给我发了邮件说如果你需要什么帮助可以来找我后来我就去他的办公室找他
谈了一会儿发现我整体的思维哪怕我本科已经接触过普通法系的比赛可能已经比我周围的大部分同学具有一定程度普通法的思维了但仍然我写出来的东西还是很不一样的就是这个逻辑是不一样的比如说都是解决一个问题但是比如说在内地咱们的法系情况下呢可能更多是去查法条这个案例用处很小
但是普通法系更多就是找判例法我们当时打比赛的时候就是努力的大量去找有用的曾经写过的判例然后去看他们的解释是什么样的
就他们的解释的空间非常大相对的咱们就会少一点就会觉得好像他是有一个穷尽的可能的但如果在普通法里你会无止境的去寻找你能找到的依据我不知道是不是我个人的看法就会觉得法条是一个有权威性的东西它是法律法规它是一个大的框架你是不能跳脱出去的但如果你是普通法系呢你要去找他们的判例
是这些大法官做出的解释我就会想为什么他们的话就有权威性为什么他们的话就可以成为这个社会运行的规则凭什么凭什么他就可以我就不行或者说我的老师就不行我说一句话他说一句话就不可以成为这个依据吗我就会有这种感觉
就是整体的逻辑也非常不一样所以这个也是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尤其是当时本身留学时间就很短然后香港还是很卷的说实话所以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要克服很多东西包括这种思维这个也是我比较个人的一个感受主要就这两点还有一个大家的误区就感觉学法好像就要背很多发条
其实不怎么需要被发条
你肯定要学要去理解主要是理解尤其是民法刑法你会有一个朴素价值观就比如说我找你借钱然后写了一个欠条之后欠条丢了该怎么办那你肯定会觉得客观上还是欠了你的钱就我还是应该还你钱的这个是你在做法考题的时候你不知道它该依据什么法题条但是你会知道那欠的钱就得还呀对吧这大家是可以理解的所以
所以主要是你能理解到这一层就够了然后可能更多的是一些很具体的概念就是一些定义这种需要去背一下但并不是
并不是每一条都要比如说我是一个律师我到一个法庭上我就可以说依据民法典第多少多少条我立刻就可以开始背背出来这条是什么什么依据然后我再去说我现在要依据他去做什么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这样当然还是有一部分人他确实有这样的功能我也不知道怎么做到但并不是每一个法学生都要背的
然后可能就是准备法考的时候要背一背吧不用背得一字不差但是能找到它大概在哪就够了其实实践过程中不会有人要求你必须要背下来我之前也问过一些前辈其实对于每个人在后续的就业过程中只会对特定的领域比较了解比如说公司的法务你问他刑法的法条什么概念他肯定不记得很难记得然后
他就对自己特定领域说我知道这块的规定是什么样的我觉得就够了就不需要记得那么具体说白了就是在后续的应用过程中你都可以查呀我之前有一个奇妙的类比就是我在看大雾的视频的过程中我就看他们去做那个比如说医生出门诊你没有办法在那个时候光明正大去查这个药品说明书什么之类的但是
但是如果你作为律师你回答当事人的问题当然首先你自己脑子里肯定有一个想法你要有所了解但是你不需要当下立刻判断这个事情要怎么做你是可以跟当事人说我要去做一个更详细的调查反馈给你对吧你可以有一个时间去留给你去做 research 我觉得这个还是有区别的
但是作为一个完全的外行人我突然有点想问就是你刚刚提到的那个罚考这个要做什么样的工作就是你必须要通过这个罚考还是大部分的法学生其实都会考这个考试大部分的都会要求你必须通过
尤其是律师是必须通过的然后你通过之后才可以进入律所进行学习相当于可以挂在这个律所若干年一两年之后才可以拿到律师职业证最早法考叫律考嘛是相当于你可以当律师的一个门槛法考这个事情相当于你对我国的法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所以还是蛮好过的是吗
通过率 10%不好过不好过法考一直是一个出了名的难过的考试天哪近一两年吧法律行业比较偏饱和了所以难度增加了就之前可能相对好考一点现在就是越来越难考然后法考是这样的虽然感觉现在给高考生们讲这个有点早但是
首先是现在的改革后要求规定是你必须是法本或者是 18 年以前其他的专业也 OK 但你必须是法本或者习得过一个法律相关的学位
才可以报考罚考然后罚考分客观题跟主观题先考客观题就是选择题判断题之类的然后如果你过了客观题就有资格参加主观题主观题跟客观题大概差个一个月一个是九月中一个是十月中客观题的资格保两年
就是如果你今年主观题没过明年可以直接去考主观不考客观了就跟那个科一是吧我记得好像也是这样的就是你可以选择性不考可以考好几次是的相当于主观题可以考两次如果第二年也没过那就重新再考哦
难度还是挺高的说实话所以我很佩服那些双开就是同时准备法考跟考研的人
好吧感觉你们通过这个考试压力还蛮大我一开始以为跟直医很像但是我觉得挺不一样首先直医它本身就是一个为了要当医生才考的它基本上没有跟你应聘其他工作的这个要求好像是不太有关系我觉得它是可以靠你好好准备就能过的可以这么说嗯
但是有的人反正也说法考如果你是法本好好学了的法本就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去准备可能两三个月去备考也能过但是我觉得之前的难度跟现在好像不太一样我想知道这是一个筛选性的考试吗不是不是通过性的就是 60 分吧算是但它满分不是 100 那应该超级难的感觉如果这么低的通过率的话
难度不小好多考了两三年的人都会发现后面这一两年的分反而比第一年要低天啊 好可怜意思是已经够了你就别来考了考的话筛选难度就会更大但是对于法学生其实难度没有那么高了我本科还是很多同学都通过了不要压力那么大
对于高考生来说有点早那如果让你给高考生一些建议你觉得就是可能比较擅长什么样的人或者是有哪样想法的人可以考虑报考法学系可能对生活中的规律跟秩序比较感兴趣的人包括会关注一些社会事件的如果完全不关心时事我感觉
可能没那么适合当然我周围也有但是我客观的讲就是我是从结果来看我周围学法律的同学很多都是比较有情怀或者说甚至有的同学会到有点愤青的程度会更关心时事我的室友属于是我在吃饭看剧的时候他不是在看大国众气就是在看新闻联播
就我可能这个美剧我已经刷了五六季了他可能还在看这些而且是反复反复的看是真的很喜欢
然后我对于所有的高三学生无论是否考虑法律我的倾向或者我的建议是就我是一个结果导向的人无论是选专业还是选择后续的就业方向比如说是否要留学是否要读研是否要读国这种我的方法是也是之前一个前辈教我的就是看你目前的几个选择
你走这条路之后最好的结果和最差的结果最好的结果你向往的选第一个跟第二个把它挑出来然后最差的结果你觉得差成这样我也能接受的选两个然后如果这两个里面有重合那你就选这条路比如说你已经是一个法学生了
我刚刚说的那几个可能的就业方向比如说公检法比如说教职去高校当老师比如说律师法务然后你就想如果你成为了法务你能去到什么样的企业做到什么层次或者说地位吧
我会想如果可能比较差的情况就是进去一直做比较基础的工作做一辈子然后可能到了某一个岁数就会被辞退你能不能接受如果说高校当老师当然首先你有一定的做学术的可能性有的人确实对学术一点都不感兴趣那就不要考虑这条路了从一开始就可以 pass 掉
但凡有一点可能性就思考如果你做教职在现在的环境下最差就是飞升级就走了那可能就会到一些比较不那么理想的学校做教职你能不能接受其实我觉得也挺好的
那么做的比较好的情况下呢就是一直升呗升到副教授甚至说到教授那你的生活会是什么什么样的是否很向往发现好像确实也还行挺好的那么这个就可以作为备选或者说可能到了公检法比较差的情况下会是什么什么样的好的情况下会是什么什么样的然后就看你能不能接受会不会向往你这样做一个选择
然后最后发现有两条路或者一到两条路觉得还不错那就会把那个更好的放到第一选项或者说找这两条路的共通点然后去做一个进可供退口手的选择我不知道这样能不能说明白
但是这对于我当时很困惑的情况下是还挺有帮助的因为我属于对很多领域都很感兴趣所以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做什么职业不知道该选哪个部门法就是我一直都是用这样的方式去做的选择就是结果导向会让我感觉这是一条通路而且我就算做差了也不会太糟糕
然后我努力拼一拼还可以拼到我向往的生活首先心里踏实一点其次是有一点点希望不会那么痛苦我觉得听你讲话还有你的整个思维逻辑真的很符合我对法学生的一些想象太好了活成了典型的法学生的样子不是我真的觉得可能会有小朋友听到这期还会对于法学专业非常的感兴趣的
下学的医学专业的小朋友听到我们两个无力的声音觉得没有希望可是我觉得医学很有趣我当时真的思考了一下要不要学医但是我觉得我不行我认为医学是一种就是真情实感里面夹杂着一股实意但是一片实意中又夹杂着一丝真情的这样一个学科我相信很多法学生也是这样想的
我的可能所有学科可能追究到底都是这个样子的主要是法学跟医学还有一个相似点我感觉都是要有一些情怀在身上但是现实又很容易击破这个情怀如果有高三生想要学医学这个专业我之前有听说过一个说法并且我现在觉得还是蛮正确的就是你其实不需要有多聪明它是一个你主要比较能忍痛对
天哪完了我们根本就是在劝退啊有一种招 M 的感觉我刚才想说没敢说让我想一想就是脚步一下可能有些人他们家里人就是有做医生的或者是你曾经接触过在这个领域工作过的人我觉得有这样的一些经历和经验可能会帮助你确定要不要学医
从我个人来讲因为我家里是没有人学艺的所以我在真正学它之前我只是听别人说学它很痛苦就是千万不要确认学艺然后我当时觉得能有什么能有多痛苦
就是我觉得其实需要了解一些具体的案例在做这个选择但是如果你真的很感兴趣并且可能你是一个有很强烈的利他主义的精神而且确实是比较能够擅长忍耐还有学习方面的工作的话其实是可以的
找不得够吗小龟你还有没有什么别的要说我觉得可能比如大家听到别人说什么学哲学很痛苦学法很痛苦然后学医很痛苦我觉得可能得问一句你觉得你痛苦的点在哪
就可能别人的痛苦可能不会成为你的痛苦别人不在乎的东西可能会要你命我觉得是这个感觉对比如说我可以忍耐背书我可以忍耐什么其他的琐碎的东西但是我不能忍耐就是我有无力改变的东西可能协议就相对来说好的有道理可能你说的对吧这协议最大是忍耐
那小卡呢我觉得刚才宗牧说的他选择专业这方面的那个技巧其实非常非常的实用而他讲的非常非常的清晰这是可以借鉴的
根据我的经验根据我的观察什么样的人生科学哲学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首先你关不关心你的外在世界你对这个世界有没有一些好奇有没有一些看法有没有一些很直观的感受并且你能不能捕捉到这些感受
那另一点就是你内在的你好不好奇自己为什么这样想我怎么会这样想我为什么这样想我这样想是不是对的或者说这个对错的评判标准到底在哪里你有这些很感性的想法的时候有这些疑问的时候你可以开始考虑说我是不是或许选择哲学专业或许我们来对一些感受进行理论化的研究这样子那第二点就是
我觉得大家不要在选专业这个问题上面倾注太多的期待因为人生特别大的一点就是它的不可预测性就像政治一样它最大的特点是不可预测你此时是这样的或许过两年你的兴趣爱好发生了转变甚至你的性格都发生了变化
那那个时候再去改变也是来得及的就是当下不要这么的紧张不要这么的焦虑对选专业这个问题首先呢就选择自己有点感兴趣然后呢他或许未来的发展前景不会那么的让你难以接受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是说这个选专业到底是要以兴趣为导向还是以所谓的就业也好或者其他方面的考虑
我没有办法说兴趣和就业是不对立的每个人的生活条件成长轨迹都是不一样的如果说条件允许的话那肯定是兴趣更重要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还是选择一个
让兴趣和就业不那么对立的选项这样就够了在接下来的学习在接下来的成长的过程中你发生那些转变都得自己学会消化然后去思考是不是要改变一个方向那些都是可以接受的没有什么不能变的对这个是我的一个想法当你接受生活接受命运它是不可预测的
那你就会更好的更沉静的享受当下这也是我在学习哲学之后才明白的一个道理你就不会有那么多关于未来的很强烈的焦虑感并且那些焦虑它会带给你很强烈的虚无感那可能就会陷入一个抑郁状态还是要把重点放在当下但是不是要放在当下的选择对于未来的影响是怎么样而是你当下想不想要当下你做这件事情让你有没有动力这是最重要的
有说一些特别抽象的事情但我总觉得这件事对我自己很有用这个也是我刚刚一直强调的就是学哲学它给我带来的影响就是这样子让我意识到人生是不可预测让我意识到当下才是最重要的然后我还有另外一点就是如果真的有学了咱们这个专业学了这个哲学专业
或者说任何离现实生活有一些距离的专业特别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有一个兴趣爱好我们的老师跟我们说如果你未来要深谱的话或者怎么的你一定要有一个兴趣爱好一定要有跟这个现实生活有非常强烈的一种连接感这个特别重要然后要强身健体啊
因为哲学它涉及到大量的脑力消耗还有它可能会让你患上非常严重的睡眠障碍强壮的身体可能是有点难以承受哦不我想说的这个建议听起来都惨惨是的小卡进入这个专业之后开始狂打网球原来是这么个原因
是的我觉得网球跟政治哲学其实有非常大的相通之处刚刚说命运的不可预测性其实这是我从汉纳伦特的政治哲学里面学到的他说的是政治行动的不可预测性那他也说了这就意味着你需要为自己每一个人生境况里面的判断负责
你要真的深思熟虑要理性的思考之后再去做出决定但是呢同时你又要接受人生境况是不停的发生转变的就相当于本来以为的是一个线性的规划但实际上是每一个点每一个点每一个点组成的你在每一个点上都得去做出这样的理性判断而且你得有勇气去做出这样的
去做每一个决策就像打网球的时候你要有勇气去决策说我这个时候我是要截击还是我要切消我是要赢上去还是要往后退一步我是要去打一个带旋转的球还是我评击它那你还得有勇气去接受或许你做这个决策是错误的或许这就是你丢了一分那接下来你更要有勇气继续下去呈上比赛
我折到了说睡着了没有了其实我觉得时间不够用聊着聊着就会觉得有更多想我也觉得感觉有很多想说的虽然一开始说是做高考专长但是其实
讲着讲着很多我觉得反而更适用于大学生或者说正在继续研究这条路或者是从大学马上要步入社会的我觉得其实都聊到了一些我们面临到很多问题其实也是不只是医学行业各个行业其实都越来越卷了因为就业资源可能确实也是越来越紧缺导致大家都非常的着急也有很多人说就是八年制最大的优势其实就是你的学制短
我们是一个年轻但愚蠢的群体是吗嗯就是不管是从临床经验还是从科研方面来讲其实都没有大博士扎实啊
我们最大的优点可能就是时间短我们比如说可能要 gap 或者是要再读一个什么东西之类的这种事情我们考虑最多的都是会不会你跟同龄人之间就会有较大的差距会不会在你整个一生的同业生涯当中就会产生很大的波澜从我自己的选择上来讲我觉得
人生的时间还有很长尤其是对于学医的来讲主要是你做当下让自己最满意的决定就最好反正国内大的意识就是一直在抢时间包括很多人去留学也是源于学制更短确实要考虑吧但是也都难讲因为你真的预测不了那怎么办呢
我刚才非常有感触一句话就是人生是不可预测的我觉得要你自己先确定如果你自己在这个人生节点你做这件事情你自己会不会后悔如果你自己现在真的想去做这件事情的话那就不用太考虑未来了我觉得未来不是我们现在的手能握住的东西然后所以我非常的受用我也是
我觉得这些可以最后再聊我总觉得就是可能还有别的主题我们可以聊然后如果各位听众朋友听到这里有其他的想要问的问题或者是你们也想分享自己的经历自己在别的专业别的领域的建议也好
可以是给到高考生的也可以只是单纯的讲一讲我们都欢迎然后也希望大家多多的能够跟我们互动本期节目由于时间所限可能我们能够聊到的内容并不全面而且其实我们也只是四个人而已我们四张嘴巴并不能够说是完全客观的其实我们就只是讲自己的一些经验而已如果大家有同感的话那当然是最好如果大家有别的意见也
非常欢迎向我们指出总之主题才是给高考生的一些建议和可以参考的点对可以参考的点如果你们想选以上三个专业的话可以多多考虑一下我们提到过的种种问题那么就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拜拜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