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欢迎收听陈说历史在秦始皇创建皇帝制度之后皇帝就成为了中国古代一个政权里最高统治者的常用称号然而在这套制度里却存在一个名义上比皇帝地位还要高的人太上皇一般指的是在世但以内善退位的皇帝从秦朝建立到清朝灭亡的这 2000 多年里一共出现了 22 位太上皇
正如由于标准不同中国古代到底有多少位皇帝存在不同的说法而存在多少位太上皇不同说法之间也稍有出入那这期节目呢我是按照 22 个来讲的
由于太上皇不是中国古代皇权政治中的常态因此其出现通常伴随着重大历史事件可以作为一个切入当时政治的很好的角度很值得探究那今天呢我就用一期节目的时间带你了解中国历史上的 22 位太上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是秦庄湘王赢兹楚
公元前 21 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统一天下后创立了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他自称始皇帝并追尊其父秦庄相王嬴子楚为太上皇由于秦庄相王已于前 247 年去世因此他成为了唯一一个死后被追尊为太上皇的人
秦始皇追尊其父为太上皇一方面是基于血缘关系对祖先宗庙的礼遇与尊崇让秦庄相王在礼制上得以享有作为皇帝之父的荣耀和尊崇那另一方面呢也是对祖先工业的认可
秦始皇在让大臣们商议帝昊时说寡人以渺渺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贤夫其孤天下大定秦始皇很清楚他是奋六世之余恋才能灭掉六国统一天下的秦始皇所创立的皇帝制度和太上皇称号很快就被下一个王朝所继承了前 202 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
他当了皇帝之后每五天拜见一次其父亲刘太公每次拜见时都要像普通百姓父子之间一样向刘太公行礼后来有人就对刘太公说刘邦虽然是您的儿子但却是君主您虽然是刘邦的父亲但却是臣子您怎么能让君主拜见臣子呢如果这样的话那君主的威势和尊贵就无法树立起来了
所以等后来刘邦再次去拜见刘太公时刘太公抱着扫帚在门口迎接倒退着行走刘邦十分吃惊立即下车去搀扶刘太公刘太公就跟他说你是皇帝是天下之主那怎么能因为我而坏了律法呢于是刘邦下诏尊刘太公为太上皇
这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位太上皇也是第一位在活着的时候被尊为太上皇的人以及唯一一位没有做过帝王的太上皇
刘邦追尊其父为太上皇的目的显然和秦始皇不同刘邦是不一出身能有天下主要是靠自己的努力并没有凭借过祖先与父亲的帮助因此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表示对祖先宗庙的尊崇对祖先工业的认可而是为了解决因为他与刘太公既为父子又为君臣的特殊关系导致在理智上出现的冲突这种冲突很罕见
在中国历史上很少会出现一个王朝的开国之君在称帝时父亲还能在世的作为开国之君丧父一般是标配在皇权专制制度下皇帝至高无上刘邦与刘太公是君臣关系刘邦那是不能向身为人臣的刘太公拜见行礼的相反刘太公应该向刘邦行礼给刘邦磕一个
可是在家庭伦理上二人又是父子关系如果刘邦不向刘太公行礼还要让刘太公向他行礼这就有违孝道不合乎礼仪因此刘邦尊刘太公为太上皇刘太公就由臣变为了君一位不掌实权不处理政务名义上的君这时候刘邦与刘太公之间的关系就无需论君臣关系了只论父子关系即可
那他自然可以向刘太公行礼刘太公在成为太上皇几年后于前 197 年去世此时离刘邦驾崩也就只有两年了秦庄相王和刘太公这两位最早的太上皇也是比较特殊的太上皇和后世那种普遍的由皇帝退位而成为太上皇的情况不同
秦汉时期的太上皇就这么两个此后过了 500 年到了西晋时期才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三位太上皇晋惠帝司马中晋惠帝统治期间西晋爆发了霸王之乱 301 年赵王司马伦自立为帝他尊晋惠帝为太上皇将其软禁在位于洛阳城西北的金庸城
中国历史上的这些太上皇与当朝皇帝绝大部分都是父子关系少数是兄弟关系但是只有这个是爷孙关系而且是爷爷辈的尊孙子辈的为太上皇司马仑是司马懿的第九子司马中是司马懿次子司马昭的孙子因此按辈分司马仑是司马中的叔祖父所以这个真的是独一份
不久后齐王司马炯联合河间王司马荣成都王司马颖等人起兵讨伐司马伦将其军队击败而司马伦的将领王渝趁机在洛阳起兵他废除了司马伦迎晋惠帝复位晋惠帝就又成为了皇帝可是楚京也没好太多因为很快齐王司马炯率军进京掌握了朝政大权晋惠帝再次成为了傀儡
此后西晋又接连爆发内乱只过了十几年就灭亡了到了东晋十六国时期十六国之一的后梁的开国君主吕光成为了这段时期里唯一的一位太上皇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主动退位的太上皇 399 年吕光病重于是立太子吕少为天王天王是后梁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吕光则自号太上皇帝
那按理说吕光此时病重已经快死了等他死了之后太子正常即位不就行了吗他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呢原因在于太子吕少有两个能力与威望接在其上的哥哥吕钻和吕洪这两个人也有野心而且那时候还是十六国的乱世时期各个政权更替频繁各个政权里的统治者换得跟走马灯似的
吕光担心自己死了之后太子吕少无法正常即位所以想了这么一招趁现在自己还有一口气赶紧把王位传给太子造成既定事实吕光同时还任命了吕钻为太尉吕洪为司徒他对吕少说我现在病得越来越重那恐怕是不行了现在我国外部有三个敌寇虎视眈眈正等着钻空子
我死之后让吕钻统帅军队吕洪掌管朝政你什么都不用做无为而治把大事都交给你的两个哥哥去做或许可以渡过难关如果你们内部互相猜疑产生嫌隙那么西晋后赵因为兄弟戏强同事操戈而灭亡的命运很快就会来临了
之后吕光又找到了吕钻吕洪对他们两个说吕少能力不行不能安邦定国只是因为他是嫡子才能居于君主之位如今外面有强大的敌寇人心尚未安宁你们兄弟和睦融洽国家就能长久的存在下去要是内部互相图谋那么灾祸马上就会降临吕钻吕洪哭着说不敢有二心
结果吕光死了没多久在吕洪的支持下吕钻杀吕少自立后来吕钻又杀得了吕洪不久后吕钻被唐兄吕超刺杀由于后梁连续内乱很快被后秦所灭此时离吕光死时只有三年多后梁与十六国时期的其他诸多胡人政权一样无法解决军卫的有序继承问题
在开国之君死后立即会因为争夺君主之位而爆发内乱最后被外部势力所灭到了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四位太上皇北魏献文帝拓跋洪北齐武成帝高湛北齐后主高伟北周宣帝宇文云都是北朝的
471 年年仅 17 岁的北魏县文帝拓跋洪善位于年仅 4 岁的太子拓跋洪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北魏孝文帝父子二人的名字是同音不同字退位后的县文帝并没有选择太上皇而是以太上皇帝作为自己的称号
当时的一些大臣跟他说当初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尊其父为太上皇没有加弟子是为了表明其父不实际统治天下可是如今皇帝年幼因此军国大事还是需要您来总览所以应该上尊号为太上皇帝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也是第一位退位后还掌握实权的太上皇
史书中说县文帝之所以年纪轻轻就将皇位擅任给太子是因为他对处理日常政务感到厌烦常想着远离世俗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然而从他接受了群臣给他上的太上皇帝称号以及他在退位之后仍然积极处理国家大事的这些情况来看这种说法显然不是真的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当时势力强大的冯太后见到县文帝与其争权为了避免自己大权旁落故而逼迫县文帝将皇位扇让给太子然而从当时县文帝在与冯太后的权力之争中占据优势的情况来看这种说法也有问题因此真实的情况应该是县文帝的身体不太好冯太后利用北魏的子贵母子制度将太子的抚养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这样等着日后县文帝驾崩太子登基那冯太后必将以太子年幼为由再次临朝听政掌握朝政大权所以县文帝希望提前将皇位擅让给太子让其顺利即位同时在自己身体尚可之际以太上皇的身份继续掌管朝政扫除太子即位后的障碍以确保朝政大权不至于旁落
善未后的县文帝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活动将自己的亲信委以重任同时打击与冯太后关系密切的大臣以削弱冯太后的实力这导致了双方矛盾日益激化 476 年县文帝突然去世当时就有传言说是被冯太后毒杀的冯太后得以再次临朝听政北魏县文帝的这种做法给了后来的北齐武成帝一启示
五六五年北齐武成帝高湛下诏善位于太子高伟自己的尊号为太上皇帝并要求军国大势全部向其奏报武成帝此时才 28 岁年富力强那他的善位自然也是另有目的北齐的文宣帝高扬孝昭帝高衍武成帝高湛全都是以胸中底级的方式继承皇位的他们三个都是被追尊为神武帝的高欢的儿子
当初还是东魏权臣的高成他后来被追尊为文湘帝突然被刺杀其诸子年幼只能是由其弟高阳继承其权位此后他取代东魏建立北齐这就是文宣帝文宣帝去世后其子高殷即位几个月后高阳的弟弟高衍高湛在楼太皇太后的支持下废掉了高殷由高衍即位这就是孝昭帝
没多久孝昭帝就把高音杀了孝昭帝本来也想传位给儿子高柏年但是他病重之时高柏年才五岁即使强行继承皇位也很有可能会落得和高音一样的下场无奈之下孝昭帝只得让其弟高湛继承大统并且嘱咐他要好好对待高柏年然而在高湛接位后还是杀死了高柏年
鉴于此武成帝高瞻十分担心自己的儿子也无法即位或者即位后被废最终逃脱不了被杀的命运当时武成帝的几个弟弟都还活呢即使是与他义母同胞的弟弟也还有一个
所以武成帝决定通过擅位的方式提前将皇位传给太子高尉明确父子子继的继承模式同时自己以太上皇的身份继续执掌朝政帮助年幼的儿子稳固权力为后续儿子亲政做好铺垫 569 年当了四年太上皇的武成帝高湛去世后主高尉亲政
高伟妥妥的一个昏君特别的抽象干的那点烂事说出来都烫嘴北齐国势日衰 576 年北周五帝宇文雍率军亲征北齐一路势如破竹第二年高伟为了避免做亡国之君他不愿意承担政治责任以天象灾变为借口善为于年仅七岁的太子高衡他被尊为太上皇帝
不久北周灭掉北齐高伟和高恒都被抓到了长安那没多久就都被杀了南美朝时期的最后一位太上皇是北周宣帝宇文雲他是北周五帝宇文雍的儿子才当了九位月皇帝就宣布善位于六岁的太子宇文产自称天元皇帝那么这与太上皇的称号实质上是一回事同时继续执掌朝政
宇文昀善卫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避免直接处理繁杂的行政事务方便享乐但是同时他又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因此虽然退居幕后却依然保持了对朝中的控制他只当了一年多的太上皇就因命去世了他去世之后没多久北周权臣杨坚逼迫宇文产上让北周灭亡隋朝建立
不过隋朝很快也出了一位太上皇这就是隋扬帝扬广没错隋扬帝也当过太上皇只不过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当上的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都爆发了反对隋朝统治的起义 617 年隋朝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在晋阳也就是现在山西太原起兵不久后攻入长安
他宣布立隋煬帝之孙代王杨幼为帝姚遵隋煬帝为太上皇此时隋煬帝还在江都就是现在江苏扬州享乐啥都不知道自己就成了太上皇了第二年隋煬帝在江都被杀之后隋朝很快就灭亡了注意此时距离李渊成为太上皇还有八年多
唐朝有五位太上皇占了唐朝皇帝总数的四分之一是历朝历代里太上皇人数最多的朝代唐朝的第一位太上皇是唐高祖李渊 626 年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控制了李渊逼迫李渊立其为太子不久之后善委于他于是李渊成为了唐朝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
很多人以为李渊在成为太上皇后对朝政就没有什么影响力了其实这里有个过程他的政治势力是逐步退出的期间他与李世民也有政治博弈李渊退位后的生活过得还行那并不算差在当了九年的太上皇后于 635 年去世
唐朝的第二位太上皇是唐瑞宗李淡当然也有一种意见是将武则天作为唐朝的第二位太上皇 705 年宰相张简之等人趁武则天病重之际发动了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善位于太子李显恢复礼堂神器之后为武则天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十个月后武则天因病去世
唐瑞宗在位期间一直困扰于太子李仲基与太平公主之间的权力斗争且二人的斗争有愈演愈烈之势另外在这段时期里出现了多次具有灾变内乱寓意的天象也给唐瑞宗带来了极大的忧虑为了稳固太子的地位确保皇位的有序传承与朝局的稳定同时为了回应上天示警以避灾
在当了两年皇帝后他于 712 年宣布擅位于太子李隆基称号太上皇帝但是他并没有完全放弃权力因为他规定在地位最高的太极殿他要五日一上朝自称曰镇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以及大的刑狱案件都由他来处理李隆基只能每日在武德殿上朝自称曰羽
所以李隆基的这个皇帝就是个摆设了他自然不甘心于是在结尾不到一年后发动了先天政变诛杀了太平公主及其党羽并及时控制住唐瑞宗迫使唐瑞宗将朝政大权完全交予他死后的唐瑞宗就成为了真正不掌实权的太上皇了三年后唐瑞宗因病去世
唐玄宗李隆基获得了作为皇帝应有的权力后历经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将唐朝推向了顶峰但是也是因为他引发了安史之乱大唐由盛转衰他也因此继父亲之后成为了唐朝的第三位太上皇 755 年安史之乱爆发安史叛军一路势如破竹直逼长安同关失守后长安危在旦夕
唐玄宗带人撤往四川途中发生了马威坡之变之后唐玄宗进入四川而太子李亨则北上陵武陵武现在位于宁夏境内不久李亨自立为帝这就是唐肃宗他姚尊唐玄宗为太上皇当时给他的称号叫上皇天帝
等后来唐玄宗知道消息后无可奈何只能接受李亨即位的继承事实自称太上皇但是他还留了一手部分保留了对朝廷的影响力他要求军国大势先交给皇帝处理之后还要报告给他等收复长安与洛阳后自己再完全放手 757 年唐军收复了长安洛阳唐玄宗返回长安自己不再过问政事算是正式放权
此时唐玄宗与唐肃宗父子二人表面还算和谐唐玄宗在一段时间里也具有自由的活动空间与尊崇的地位然而随着此后唐军在平定安史之乱中接连受挫九位节度使兵败相周使思明称帝洛阳再度一手使得唐肃宗的政治威望遭到了打击陷入了不利的政治困境中唐肃宗的身体又不好
而此时唐玄宗在民间还具有较高的威望且经常与朝中一些官员来往那么这引起了唐肃宗的担忧在他的默许下其身边的亲信宦官李甫国逼迫唐玄宗迁居甘露殿并且赶走其身边近臣例如高丽氏陈宣礼等人实际上是将唐玄宗监视还有软禁了
唐玄宗的精神受到了极大打击身体一日不入一日两年后 762 年去世而唐肃宗驾崩的时间只比唐玄宗晚了十几天唐朝的第四位太上皇是唐顺宗李颂唐顺宗于 805 年即位后重用王丕王淑文等人推行改革意志翻阵势力打击宦官专权以加强中央集权与皇权史称永真革新
那宦官自然是不愿意束手待毙啊于是以居文真为首的宦官联合朝中的一些守旧大臣趁唐顺宗病重之际发动了宫廷政变逼迫唐顺宗善位于太子李纯这就是唐献宗朝中的改革派官员全部被贬出京史称二王八司马柳宗元 柳羽熙就是八司马中的两个
唐顺宗只当了几个月的皇帝就成了太上皇次年因病去世唐朝的第五位太上皇是唐昭宗李叶这是唐朝倒数第二位皇帝唐昭宗即位时唐朝的藩镇割据已经非常严重了彼此之间混战不断宦官专权也很严重唐昭宗还是想有一番作为的只是无力回天
他想要铲除朝中的宦官势力结果在 900 年宦官刘继书等人发动了宫廷政变逼迫唐昭宗善为于太子尊其为太上皇并将其转晋之后宰相崔晋等人诛杀了刘继书等人迎唐昭宗复位他就又成为皇帝了但是此时离唐朝灭亡也没有几年了宋朝有四位太上皇其数量仅次于唐朝
宋朝太上皇的特殊之处在于从宋徽宗到宋光宗除了在位一年多的宋亲宗外几乎连续四位皇帝都接连成为了太上皇都快发展成了太上皇制度了宋朝第一位太上皇是宋徽宗赵集 1125 年金朝进攻北宋直逼开封宋徽宗为了跑到其他地方躲避敌人逃脱责任宣布善位于太子赵桓这就是宋亲宗
宋徽宗就成了太上皇了尊号是教主道君太上皇帝然后他赶紧跑到江南去了宋徽宗在退位时说得很清楚说此后一切军国大事均由皇帝裁决我现在是太上皇了我什么都不管我就享福就行了但是事实上他却出尔反尔肆意干涉朝政甚至有在江南另立朝廷的企图这自然就引起了宋亲宗的不满
宋亲宗立即肃清了以六贼为代表的宋徽宗遗留在朝廷的主要势力掌控了政局并使金军暂时退兵之后想方设法让宋徽宗回到开封宋徽宗一到开封宋亲宗就把他身边的内侍替换掉了并且将其软禁起来不久后金军再次南下攻破开封宋徽宗与宋亲宗都成了金人的俘虏被掳掠到了东北
1135 年宋徽宗在五国城位于现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伊兰县境内去世了靖康之变后由于宋徽宗宋亲宗以及宋徽宗其他儿子都被金军俘虏于是幸存的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登基成帝这就是宋高宗宋朝的第二位太上皇也是中国历史上当太上皇时间最长的人 25 年
宋高宗做过两次太上皇第一次是在 1129 年的苗刘兵变中被迫善未于两岁的太子赵夫这次兵变很快被镇压下去他得以复位因此他这次当太上皇的时间非常短还不到一个月第二次是在 1162 年由于宋高宗对朝政逐渐厌倦
母亲韦太后去世哥哥宋亲宗在金朝去世的消息也传来了他的精神受到了打击 1161 年金海陵王完颜亮撕毁绍兴和义率军南下攻打南宋这对一向甘愿忍受起始大辱也要义和的宋高宗的政治威望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南宋在采石之战中击败了金军阻止其渡过长江此时金朝内部又发生了内乱被迫撤军
南宋朝廷中主张承积北伐的呼声日益高涨宋高宗不愿意听到这些声音那么在这种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之下他决定善为于太子赵慎这就是宋孝宗宋高宗的太上皇生活过得很惬意宋孝宗对他十分孝顺
宋孝宗庙号里的孝子绝对是实至名归的同时宋高宗还并未完全退出政治舞台对朝政依然发挥着持续有效的政治影响力宋孝宗被誉为南宋第一帝一直致力于恢复中原中兴宋氏之所以没有成功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宋高宗的掣肘
1187 年当了 25 年太上皇的宋高宗去世享年 80 岁在中国历史上的这 20 多位太上皇里宋高宗当太上皇时的幸福指数绝对是名列前茅的此时的宋孝宗已年届六旬随着年龄的增长宋高宗的长期掣肘此时的他早已没有了当年的雄心壮志对朝政感到厌烦诸多事务也力不从心
于是在两年后 1189 年善位于太子赵敦这就是宋光宗自己成为了太上皇颐养天年宋孝宗期待宋光宗像他自己对待宋高宗那样既对自己孝顺让自己安心享受退休生活同时又允许自己对朝政保持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他的期待最终落空了
宋光宗跟他爹可不一样既没有那么孝顺同时又非常厌恶退休后的宋孝宗对朝政的控制加上宋光宗的皇后李丰阳从中教唆挑拨二人在诸多问题上爆发了激烈冲突父子间的裂痕越来越大
在这个过程中宋光宗患上了精神类疾病精神错乱经常疑虑与妄想宋孝宗要废除或加害他于是他时常拒绝朝见宋孝宗甚至在宋孝宗病重之时也不前去探望因此宋孝宗的晚年生活过得并不尽如人意 1994 年当了五年太上皇的宋孝宗因病去世而宋光宗拒绝主持宋孝宗的丧礼
此前宋光宗的种种不孝行为本就引起了朝臣的普遍不满这次更是引得舆论大滑加上宋光宗由于患病也无法正常处理朝政于是赵汝渝韩托昼等朝臣在吴太皇太后她是宋高宗的皇后在她的支持下拥立宋光宗之子嘉王赵阔为帝这就是宋宁宗尊宋光宗为太上皇
宋光宗可以说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剥夺了皇帝之位强行被称为了宋朝第四位也是最后一位太上皇但是他这位太上皇跟他祖父还有他父亲不一样对朝政已经没有任何影响力了 6 年后 1200 年宋光宗去世当时与宋朝并立的西夏也出过一位太上皇这就是西夏神宗李尊虚
李尊虚即位后坚持依附蒙古攻打金朝的策略连年发动战争国内损失惨重引起了朝内很多大臣的不满但有时呢他对蒙古也并不都是言听计从这就又引起了蒙古的不满两边不讨好成吉思汗多次前驶到西夏令他退位 1223 年李尊虚被迫将皇位传给次子李德旺李尊虚成为了西夏历史上唯一的太上皇三年后去世
在这段时期西辽也有一位太上皇西辽是辽朝灭亡后辽朝宗是耶律大师在西域建立的一个国家强盛之时的疆域控制了现在中国新疆大部分地区还有中亚东南部地区他延续了辽朝的政治制度最高统治者也称皇帝建年后死后上庙号
在西辽末年耶律直路谷统治时期 1211 年耶律直路谷的女婿屈出律带兵袭击了他夺得了皇位屈出律尊耶律直路谷为太上皇两年后耶律直路谷去世明英宗朱祁镇是明朝唯一一位太上皇
1449 年蒙古瓦剌部大举进攻明朝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但是在土木堡位于现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淮连县境内被瓦剌俘虏官方称之为北寿现在民间一般称之为刘学明英宗的弟弟成王朱祁钰在孙太后与一些大臣的支持下临危受命即位为帝这就是景泰帝或明代宗姚遵明英宗为太上皇
景泰帝在击败瓦剌后迎回了被俘虏一亿年的明永宗此时景泰帝对于这位昔日的皇帝今日的太上皇充满戒心将其安置在南宫内生活并派军队守卫不允许群臣探望实际上就是软禁起来了
一开始明英宗与外界还能有一些联系但是到了后来景泰帝下令交过了南宫的门锁砍掉了南宫附近的树木彻底将其禁锢对其日常用品的供奉也不周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不行 1457 年景泰帝病重石亨徐有贞曹继祥等一些大臣趁机发动了夺门之变拥立明英宗复辟
明京宗再次成为了皇帝而景泰帝则是被废掉了地位不久去世清朝的太上皇大家应该都很清楚了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这是清朝唯一一位太上皇也是中国古代的最后一位太上皇乾隆六十年 1795 年九月乾隆宣布立皇师乌子永衍为皇太子并于第二年传位于他
嘉庆元年 1796 年正月初一乾隆正式上位成为了太上皇永远即位为帝这就是嘉庆帝乾隆上位的原因是他即位之初曾经焚香祷告说当初爷爷康熙在位 61 年自己不敢与之相比若蒙上天庇佑在位 60 年一定会上位于儿子绝不敢超过康熙的在位时间
乾隆当初能说这话可能也是觉得自己活不了这么长他即位时已经 25 岁了再位 60 年那就是 85 岁此前各朝的皇帝能活到这个岁数的就梁武帝萧衍一个人都别说 85 岁了能超过 80 岁的也就还有武则天宋高宗赵构袁世祖忽必烈这么几个人结果没想到他低估了自己那越到后来他越觉得自己能活到那个岁数
而且他后来还把这些话都说了出去想反悔也不行了但是你让一位掌握了最高权力这么多年的人放弃权力那比杀了他还难受而且乾隆熟读历史他很清楚皇帝一旦放弃了权力将意味着什么于是他决定让位不放权
成为了太上皇的乾隆仍然大权独揽各种军国大事都由他来处理嘉庆只能管祭祀主持典礼批阅提稳等一些无法威胁其独断权力的事情而且乾隆还做出了各种规定处处在礼制上压嘉庆一头比如自称曰镇仍居养心殿嘉庆只能住在玉庆宫
大臣写奏者遇到皇帝要高两个太贤遇到太上皇帝要高三个太贤嘉庆的生日叫万寿节他的生日要叫万万寿节啊等等因此乾隆这位太上皇实质上只是顶着太上皇名号的皇帝而嘉庆实质上只是顶着皇帝称号的太子而已
在做了三年的太上皇后乾隆于嘉庆四年 1799 年正月去世享年 89 岁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
中国历史上出现的这 22 位太上皇有的是主动退位的例如宋高宗乾隆帝等等有的是被迫退位的例如晋惠帝唐高祖唐玄宗等等有的甚至是在自己还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尊为太上皇了例如隋煬帝宋光宗明英宗这些人
有的退位后不掌握权力或者只能对朝政发挥有限的影响力例如唐高祖孙徽宗等这些人有的退位后却依然独揽朝政大权例如北魏县文帝北齐武成帝清朝乾隆等等太上皇作为皇帝制度的一种补充在特定的时刻会起到维护一个政权延续与稳定的特殊作用
正因为如此它才能作为一个非常手段而被一再选择但是它也只能是一种临时手段非常手段而无法成为常态无法成为一种稳定到固定的制度因为在君主专制制度下皇权本身具有终身性与独占性
一旦当上皇帝除非被废等特殊原因那就得一直干到死才行你想中途退出没门他没有一个退出机制所以你看中国历史上几百位皇帝但是太上皇只有这 20 多个而且这其中很多还都是被迫退位的真正主动退位的那就更少了
因此太上皇与皇权本身具有的终身性有着天然的冲突对吧你看他的每一次出现几乎都伴随着重大的历史事件另外太上皇与皇权本身的独占性也有着天然的冲突
在皇帝制度下皇帝是至高无上的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他是一个一元化体制他只能有一个领头羊皇帝拥有所有事务的最终决定权尤其是随着君主专制程度的增强越是如此但是太上皇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现象
如果太上皇退位后不掌握权力不在朝中施加影响力那还好他与皇帝之间并不会产生什么冲突但是这只是少数情况大部分太上皇在退位后但凡有条件有能力都会想着保留对朝政的部分控制权甚至是独揽大权人一旦享受过最高权力的滋味谁还想退出谁还敢退出呢
那么这样的话他与皇帝之间的冲突就是不可避免的了而朝中大臣也会根据自身利益来站队党争不可避免这对朝廷的正常运作政权的稳定都是不利的因此太上皇皇帝的二元政治架构往往带来的不是权力的转移而是皇权的分裂皇权非可共理之物也
正是因为太上皇与中国帝制时期的根本制度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所以他只能是作为一种非常手段只能昙花一现而无法成为一种固定制度无法普遍存在好的那这 22 位太上皇呢我就都讲完了本期节目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期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