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ted out as friends only friendsbut i know from that moment
艺人公司的概念并不是我一定就只有一个人它其实讲的是一种经营方式吧你可以有五个人 有十个人甚至你有 100 个人也有可能他还能够保持着一个艺人公司的一个创业状态我觉得它是创业的一种整个的思维方式到行为方式吧就当时我还在家里
大部分企业死都是自己拖死的两个方面一个是资金耗尽了另外一个就是心力或者是你的精力耗尽了我觉得它是需要去追求更大的确定性然后在一个更大的确定性和安全的模式下去保护你的商业模式的可持续和你自己作为创始人和创业团队的可持续
想跟今天在听这期播客的朋友们说如果你在某个阶段觉察到某种不对劲但你又说不出来而且可能你的想法和商业选择跟大众的当下的商业是背道而驰的我觉得也没有关系还是要听自己声音把主动权和决策权回到自己身上就是让时间说话我都知道你比你自己知道自己好
Hello Hello 大家好这里是艺人公司我是东东前段时间中信出版社的编辑给我邮寄了一本书叫《小而美》这本书相信很多艺人公司创业者几乎算是必读榜的一本书了一直想聊一聊刚好前段时间我非常期待采访的一位嘉宾 Neal 她也推荐了这本书我觉得非常棒那我们就趁着这样的一个机会
先和 Neil 来聊一聊他对艺人公司的理解以及对小儿美这本书让他收获到什么然后 Neil 也跟我们聊一下你的经历我觉得你过去的创业经历到今天来聊小儿美这件事情会有那种巨大的冲突和反差的在我这里感受到大家好 我是 Neil 很高兴今天跟东东可以一起来就小儿美这本书然后来聊一聊艺人公司这样的一个话题吧
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一直是一个创业者然后一直在科技和教育这个领域吧刚才都为什么说我的经历好像有比较大的反差然后特别适合来聊今天的这个话题一句话来讲我觉得就是既是这个书里面的
正面案例对吧我干过一些从零起步通过比较高的一些效能去拿到结果的一些事情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反面的案例也犯过很多的错误在过去的创业经历当中追求规模经历过很多的问题所以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两重的代入感过去在教育行业的创业我们也拿到过比较大的结果
欢迎 Neil 这个系列叫《一人公司的人生之书》邀请身边的朋友每位创业者来分享当下这个阶段对他们来说影响特别深刻的书那先来问问 Neil 就是你觉得当下这个阶段为什么这本书强烈地触动到了你哪个部分你觉得特别适合一人公司创业者来听一听学一学
最简单的话我觉得这本书是叫《艺人公司》也好或者是《小而美的创业》也好我觉得它就是一个操作手册级别的从每一个环节该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么做都讲得挺清楚的比如说从新型的倡导的《小而美的创业方式》跟过去的或者叫《大的创业》重要的区别是什么
以及为什么在当今这个环境下这个背景下大多数创业者适合的是这样的一种新的方式以及到市场怎么找然后产品怎么做怎么去做销售能力启动就手把手带给每一位创业者的这样的一个操作手册我觉得它是个级别所以就特别想跟大家分享吧对然后我也会推荐给我身边的很多现在小团队的这样的创业者
如果相关的这个领域他只看一本书的话我觉得就是这本书大部分人基本都是有创业经历的就完成过自己从零到一起过这个过程的现在你推荐给的这些朋友们就他们匮乏的是哪个部分呢就为啥要读这本书
我觉得分两部分一种就像你说的它现在的业务已经发展起来了然后可能在增长的一个阶段对于这一类的创业者其实是一种提醒尤其是在企业发展特别好的时候我们通常比较容易去麻痹进入到
另外一种只追求规模和快速的扩张的状态它更容易虚胖就在快速增长的时候所以我觉得对于这一类可能是一种提醒然后第二类就是正在处于零到一的阶段的它可能是全新的创业者又可能是过去有一些其他的项目经历但是在一个新的产品上处于零到一的一个阶段的
在这个阶段上重新回到那个场景下然后他可以看到自己手边的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并不需要额外的投入非常多他可以有很多的聪明的方式去起步我觉得是这两个部分吧我相信有很多很多创业者其实不仅是发展良好的时候在刚刚起步的时候也容易虚胖想象的很大
而真正落实道具行动其实很小的心里是很虚的就其实看起来说我充满激情的在创业但是心里底气是不足的那在这个过程中你有过哪些经历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吗这个经历太多了就是几乎他提到的每个点都有我觉得等会可以每个话题这样来讲否则我一讲的话这个故事就要讲老长了先讲个开头吧
为什么创业然后是做一种什么样的创业这其实从你整个对创业的理解和你的这个目标上大概会分为两种一种是追求做大规模的尤其是在过去的十年甚至十几年整个的创投环境都比较好的情况下好像创业就变成了我是要一轮一轮拿融资然后让自己的估值不断的往上跑
不断扩张我的用户量然后我的目标呢就变成企业如何去走一个资本化的一个路线然后另外一种就非常的朴实就是我真的为什么样的客户创造什么价值然后这个价值里边我怎么转化成营收让我这个企业可以慢慢地持续地成长下去
我觉得从最开始你对他的理解和出发点上啊就很大的不同你的价值导向不同导致了你看待问题的方式和每一个动作都会不一样这本书他也分成了几个版块包括 1000 个提案粉丝包括如何设定你的产品包括如何
这个打造个人 IP 等等那第二个部分其实是邀请 Niu 挑几个重点来跟我们聊一聊从你的视角来说最推荐的哪个部分或者最想重点延展的那几个部分我们可以从这个部分聊一聊
从这本书来讲它的结构上其实是很完整它试图把穿着的每一个方面都去涉及到对于我来讲比较打动人心的是前面一半的部分后面它其实也讲得不错但是在其他的一些书上可能也会有一些类似的内容可以去学习和参照我觉得它的前半部分
是它最独特的一个地方有几个点为什么今天去做一个小而美的企业应该是符合 99%甚至是.9%这样的创业者的一个需求的然后第二个部分呢就是其实很多人有创业的想法他可能会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或者说我已经有一个公司了我要去做个新的产品那从哪里开始所以从哪里开始这个也是他前面提到的我觉得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点吧
之后呢用什么样的原则和方式去设计你的产品和服务我要保持极简少即是多但这个道理在真正实操的时候其实你会特别无意识的去做很多很多的加法这里我觉得也可以去讨论一下尤其是你准备去做一个新的产品的时候在你要重新去出发的时候
接着就是一个销售的问题就是无论新老产品其实都会需要你去做冷启动或者说去做营销在一个可能是一人公司或者是一个极小的一个团队的情况下怎么去撬动你的资源比较有效的去开展这个冷启动销售我觉得有这么几个话题
那 OK 我从就是我对艺人公司听众的了解我来提出三个部分第一个其实我蛮想 call back 前面那个部分刚才提到一句话是为什么 99.99%的人都挺适合这种商业模式从你的视角不管是宏观环境还是这种个体的这种创业变化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件事情这么的适合
而说实话我在做艺人公司这播客这三年来陆陆续续其实听到很多声音的一开始艺人公司这个概念没火的时候大家觉得你先搞着玩吧去年到今年这个概念开始有点火了然后很多大的 IP 老师或者有权威影响力的人又有点站成了两队一队就认为觉得这事不行
大多数人还适合打工或者怎么样另外一种就是局大旗从 NEO 创业这么多年这个视角来说为什么 99.99%的人适合这个创业这是第一个第二个就是我观察到很多这种一人公司创业者也好或者个体转型的朋友也好存在的最大问题其实不是流量问题而是在产品的设置上或者模式的设计上
少即是多这件事情根本做不到我们聊聊这个部分第三个就是冷启动这也是很多人自己从平台离开之后或者从创业团队离开之后一个人做事情最难的部分那我们今天先聊聊这三个部分
好 第一个就是我刚刚说 99%的创业者应该这么选择跟你前面讲的那两个观点我觉得其实不矛盾多数人无论他现在是在职场还是在自己其他的一些职业状态有一部分观点是说就大部分人我们还是做好一些自己当下的一个稳定的工作状态我觉得这个不矛盾首先创业一定是带有风险的所以它一定是少部分人的一个选择吧
你已经决定要去做一个这样的事情了更适合的是小美的方式为什么这么说呢你看大和小美和不美其实是强和弱如果你用两个轴去看它的话它其实会分成四个象限最理想的是又大又强它不是小而美是大而美就又很大然后它又特别美好又做得特别好这样的企业原来可能叫做独角兽甚至是比独角兽可能还要再往前一些
它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大型的品牌和有非常稳定的商业模式今天从零开始往上做它其实是一个特别小概率的事情所有的这些环境吧就是在短期内去形成一个大的一个规模这都不是那么容易的而且大而强的这个逻辑呢它最后是一个垄断的逻辑吧我举个例子啊就拿我们现在用打车软件这件事情它其实就是最快的时间然后用资本去催生出一种能够
形成一个攻击垄断的这样的一个局面从而变得又大又强今天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机会不具备的时候那刚才说的四个象限啊还剩下的就是一种可能它不美很小但是它也很弱没有做好那
那这个其实是这里边风险最小的因为它保持一个小规模它如果失败了它的失败的这个代价也是可控的所以呢刚才说大而美是最理想的状况然后你是一个比较小的状态但是你的业务如果做得不好这其实也没有关系就是我可能个人会承担一些损失然后这个事情就结束了这句话能安慰到很多人
对对对那最可怕的是什么呢最可怕的是把这个摊子支的有点大他可能开始还可以但随着你越来越大他变得很臃肿最后他的效率变得很低这个是最最最最可怕的因为当他持续的低效然后进入那个负向的循环之后他就不是一点点失败啊刚才说前面那个你做的小然后没做起来那这就是没有做起来而已他还是个零
它不是一个深坑如果是一个很大的很低效的很臃肿的模式的话最后就是崩盘然后就非常惨相对来讲我觉得所有今天去创业的伙伴为什么说小而美就是在大部分的条件和资源都自己相对可控的情况下去创造一个可持续的一个结果这本书中文翻译过来叫做小而美然后持续盈利的经营法则原文的执意
是叫做极简主义创业者副标题呢是说去看看那些卓越的创始人们是如何用更少的资源撬动更大的结果的就是如何事半功倍的
所以就像艺人公司的概念并不是我一定就只有一个人没有两个人它其实讲的是一种经营方式吧你可以有五个人有十个人甚至你有一百个人也有可能他还能够保持着一个艺人公司的一个创业状态就像是广州还是深圳有一个企业就是做商学的培训的叫高威学堂嗯
我之前就知道高威学堂因为他们的课程口碑特别好我是最近才知道这家公司原来它一直保持的是一个远程办公的这样的一个状态现在应该也接近 100 人的这样的一个规模始终是在远程办公的这样一个状态我觉得它是创业的一种整个的思维方式到行为方式吧哦
不好意思我还是想追问 Callback 前面那个问题因为你刚才讲到了一个四个象限就是大家在追求小而美但大而美其实也是一个创业者的常态在这个部分其实我有一点不理解大多数创业者或者走到大的
的那个创业者的阶段其实都是非常有创造力的也经过了自己的从零到一也是非常聪明非常能干非常勤奋非常有资源的一群人就干到了那个阶段为什么明明从零到一自己起步的那么好的业务有一天会走向大而没呢这个过程到底发生了什么以及从你过去的创业经验当中你能跟我们分享一下这个部分吗
ok 嗯就其实能保持又大又美是很好的能让你在长大的过程当中很强的那个健康的商业模式这样是很好的啊东东应该想问的是怎么会就是做大的过程当中然后变得不美了对吧啊对这中间的转折点会有非常多啊
就像你走楼梯爬台阶一样你开始可能爬上第一个第二个它证明的是你的这支团队这个创始人你在这个阶段没有问题你在第三级台阶的时候有可能你的判断你的认知就会发生问题就我自己看来我觉得所有的问题其实最终都是人的问题团队所有的问题其实归根结底永远都是创始人的问题我举个例子假设我们拿教培来举例因为等火对应的就是一个教培的例子
如果你做这个 K12 教培然后你现在是做数学辅导的你在家门口已经开了好几家店了都特别火爆然后这个时候很多你的家长然后还有其他的一些同行都来纷纷向你学习然后有全国很多的加盟商想要来加盟你的这个品牌然后呢也有投资人给你投资然后说你不能只在这个区啊你这个区已经做得很好了
嗯不说走出这个市往别的区扩一扩行不行我们今年把这个城市搞好明年我们就做全国的拓展明年直营做到 50 家店如果加盟再做到 100 家店我们可以再如何走到下一步可能我们就可以做一个很好的 B 轮先不说这些额外的从业务发展的这个角度嗯
你会不会扩张如果是今天我跟这么多创业者聊那我会非常谨慎就是我的基本盘到底能不能守住我有没有信心或者有没有额外的精力去开拓市场但
但抛开这些部分那肯定是想试试的就谁不想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呢对的对的然后刚才就其实是非常粗糙的一个例子如果在实际当中它会有更多的变量它其实没有一个绝对对错的一个答案比如我现在这些店流水就是很漂亮很健康流水很健康情况下跟它是不是收入很健康这是两码事就算我的收入是很健康我就兑换成我实际的客销我这家店的盈利就是特别好
这时候扩张听起来没有问题啊团队里边肯定也会有很多要扩张声音我觉得很有可能就去扩张了觉得是可以复制的但真的在复制的时候
你要去复制同样的交付品质的这样的服务你自己的团队是不是跟得上管理是不是跟得上然后你复制到不同的店了之后管理成本也是上升的到底它的规模是不是更经济的一件事情这里其实有很多很多很多的变量它是一个没有特别对错的一件事那我为什么拿这个问题来问你呢想到一个例子当年就有一家这样的
公司我没有记错他应该是社交陪的就在一个区是一家店还是就两三家店反正很小很小规模他十几年都没有走出过那个区创始人一直说的一句话就是他觉得做强比做大更重要那种克制成为一种信念他们真的要足够强不仅是现在的收入要强财务要强我的产品和服务要强我的竞争力要强有竞争对手来抄我他跟你抄不走他也学不会我的教学品质就是那么好
这家公司叫好未来叫雪儿丝对他们曾经十几年是没有走出过一个区的这个是不是对创始人的考验太难了其实在你刚才那段表述当中虽然以前很多老师也在讲小创业大创业最近十年我自己和我身边的人都是在所谓的小创业就是大家几十万几百万的这种营收其实真的是非常非常简单的
就你把一个产品把一个 IP 做好然后他没有特别复杂的问题但是好像大创业就考虑的因素太多太多了他也不是说创始人完全一个想法或一个决定就能改变所有的东西的所以说要做大然后还要做的很强这个
是非常小概率的一件事情就是天时地利人和还要加上运气嘛他成了就是一个英雄的故事就是这样的佳话对吧但我们普通人在我们去做一个自己的产品在今天我们去创业的时候啊其实并不是去参照那样的故事换一种方式的话其实啊是真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团队都有机会可以去做到我去帮一群人解决一个问题我帮一个群体去提供一个价值然后
我能赚钱你有讲到这的时候不好意思我特别补充一个就是我身边实际的案例现在回头想想挺荒诞的那荒诞点在于就是一个女性创业者她凭着自己的喜好和热爱有几个人的团队在成都的市场一年有两三百万的胜利非常好非常稳定她就觉得咱这个东西不标准没有
没有流程就好像某种幸运稀里糊涂的就好像赚到了两三百万然后后面有一个所谓的这种外部的操盘手进来了说你这也没有 SOP 你这个业务增长点明年搞到一千万没问题就是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因为那个操盘手之前是做过几个亿的流水的
这个创始人就觉得说 OK 那现在 200 万我是不是可以涨到三五百万确实他那个行业在一个快速的增长期在这个操盘手介入早期确实是啼笑的不管是人力的管理还是产品的迭代等等
他们从 200 到 300 等到第二年这个操盘者再介入的时候不仅没有完成千万的那个目标反而一年 20 万都没有了因为他们雇了更多的人力他们产品迭代的面目全非因为创始人被支配去做了更多他不擅长的事情他原本非常擅长做产品设计他的精力没有了然后他们也租了更大的场地就现在这个公司已经黄掉了然后创始人又去做另外一个小而美的就是一年几十万的生意
因为我完整经历了这个过程我就觉得特别特别可惜本来是一个非常好的小而美的一个案例创始人做了自己优势的事情也能养活着一个团队在某种程度上是很强的但其实没有坚守住那个强他去在外部视角去追求那个大或追求所谓市场的这个正确商业逻辑去了创始人内心自己也很受伤然后那个业务也散掉了
Nio 我们刚才在聊这段的时候我想到这个案例或许有一些朋友此刻也在经历着这样的一个迷茫期也好或者转型期也好我觉得不妨来听听 Nio 我们这一期的一个节目刚才还有一个想继续跟 Nio 讨论的小而美企业它变得虚胖这个过程其实是诸多因素决定的
我共享注意问的是创始人的价值观也好或者发心也好或者决策也好就有哪些关键点他可以不必走这个弯路吗概括的来讲他去建立两个判断标准一个是判断
这个事足不足够强第二个是判断自己够不够强不是说不能扩张而是你要判断好现在这个业务是不是足够健康再去扩张那它有几个衡量的方面第一个是盈不盈利就财务层面第二个就是盈利或者你创造价值的这个竞争力本身够不够强第三客户对你的粘性到底够不够强有可能你现在的盈利和现在增长它就是一波红利你踩到了
突然产生了一个机会然后暂时还没有人做啊或者说比较少人做以前做了这个有了但突然竞争一开始的时候各种各样的方式客户可能就流失了所以刚才说衡量自己够不够强第一个啊
是不是盈利他有个客观标准这是纯财务的客观标准然后第二个是你自己的竞争力第三个客户的粘性这个你可以去想象一下或者说去试验一下就是如果你消失了或者你的这个服务和产品消失了你的客户难不难受
有多难受就真理性够强的话就是你你如果死了就客户比你还难受这个是一个就是说内部各种去检查觉得我们现在从业务层面是不是到可以加速和扩张这个阶段第二个我觉得是就判断自己和对自己的认识吧这个又是一个他偏左也不行偏右也不行的一个事认识自己和把自己用好给自己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和定位这个事情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你知道吗
所以我觉得尤其是在协议号位的时候就两个方面都要避免吧一个是太自大也不行太妄自菲薄也不行像刚才你前面提到那个例子我觉得中间有一点可惜的是就是他其实在走过前面的阶段之后好像有一种不自信好像把自己的一些能力也好成功归纳于缴胜了
对对对希望假锁他人去完成一些后续的事情这个时候其实会比较大的概率是会出现一些问题的所以我觉得可能在小的阶段的时候啊创始人更多的自信吧对宁可自负一些也不要妄自菲薄相信自己和相信自己的团队从无中生有出来的这种生命力
回答你前面两个部分就怎么尽量避免那些东西第一个就是对事情的健康度的判断去建立一个这样的标准第二个是对自己的认识也建立一个良好的评价体系然后这个说起来比较难操作那就是尽量偏自信那一端多一些我可能观点更极端一点就过去这一年我反复在跟我自己说的也是在跟听众说的
嗯尤其在从零到一起步阶段不要企图任何一个更权威的人比你更懂你更懂你的业务就你一旦开始觉得说哎我要跟谁谁学习我这个事才能干出来就大概率这个事干不成但是
一旦从相信权威到相信自己然后你跟你们团队就是吴中生有创造那个过程其实非常非常强的哪怕别人骂你盲目自信我觉得都没问题因为这个就是你的事就是你要百分之百负责的嗯我觉得这个点真的还挺重要的我看到身边非常多的创业者包括我身边的朋友在某个阶段都自大的让我讨厌加野套的哈哈
但是他们在那个阶段也确实做成了一些事情就这些强大的心力支持他们在关键时候靠自己的能力靠自己经验甚至靠自己的直觉来做出所谓的那个正确的决定我觉得这个自大是没问题的很多人其实反而空在相信自大的人而不相信自己了我觉得这个其实是最可怕的
讨论了为什么 99%的人更适合一人公司创业不管今天用小而美也好一人公司也好极简创业也好就是 Nio 你能尝试就从你的视角给所谓的这些概念做一个定义吗就到底什么是极简创业或者一人公司创业或者小而美创业就是从你的视角那个这种创业模式或生活方式背后到底核心意味着什么和过去的那种大创业区别是什么
如果一句话定义我觉得核心都是叫做可持续还有两个层面的可持续一个是在事情和财务层面的
健康的可持续的模式另外一个是从人的层面就是这本书我也特别认可其中一个观点叫做企业最后一般死是怎么死的呢就大部分不是出现什么黑天鹅事件出现一个特别天灾人祸的这种外部环境的因素突然就没了大部分企业死都是自己作死的两个方面一个是资金耗尽了另外一个就是心力或者是你的精力耗尽了
回过来说刚才那个小的方式我觉得它是需要去追求更大的确定性然后在一个更大的确定性和安全的模式下去保护你的商业模式的可持续和你自己作为创始人和创业团队的持续
你刚刚说相比之前是什么区别我觉得最大的就是这个区别这个是一个在我要提高安全和确定性的一种耕耘的一个模式有一片田我就花时间春天播种然后秋天收获年复一年过去更激进的大的创业的模式整个宏观上来看就是一个赌博并不是针对个人来讲它是个赌博它是从概率上它是个赌博
其实对于所有的一级市场的投资基金投资机构来看他们所有的整个的盘子里面能够最后出来的也可能就是 1%到 5%不到的这样的项目数所以它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然后去换取高收益的这样的一种模型所以它没有对错你刚才提到了一个可持续然后可持续的背后是高确定性就在创业这个里面那个高确定性指的是什么呢
我觉得是首先尽可能减少变量然后把变量尽量都放在自己身上
OK 那我们就直接到下一趴我们聊少集是多这个事为什么特别想跟 Nio 聊是因为今年我在做产品以及做个体规划的过程中找了 Nio 陪跑跟 Nio 几次对话的过程中我觉得都是我个体思考产品少集是多的这个关键节点然后今年也把大部分的注意力百分之百的放在播客这件事情上
从我身上刚好完成了少集日多这种业务上的精简在这个过程中 Neo 给到我很多的支持和看见所以我觉得在这儿也特别感谢一下 Neo 最近她也在陪跑很多创业者完成少集日多这个产品规划那你聊聊就书中那个打动你或者让你感触多的部分以及最近你在陪跑的过程中就有哪些新的体会
我先说说梳理啊梳理他其实这部分讲了一个方面因为他可能更多基于原来在美国在硅谷有点像我们现在做移动互联网啊就是你做个事凡事要创业一定要做个 APP 就是这种感觉
他更多从这个角度可能去举了一些例子在说你并不是需要一个完整的一个平台一个 APP 你才可以去开始你的业务的在这里我有特别多的体会因为我其实遇到的不仅仅是要做个 APP 这样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有这样的体会可能从谈到我们要开始创业了或者去做一个事情要么说我要做个 APP 或者说我要做个平台或者要做一个服务就是我要去开个店对
至少这个小程序或者我要去做个抖音账号我要去做个什么什么样的资源的整合它的表现的形式会有很多
那体现出来的都是好像在那个形式上去做了很多很多的追求而不是在你的客户会不会为这件事情买单的这件事情上去做验证和下功夫吧就做了很多准备工作我觉得所有的研发都是准备工作
你真正去跟客户去交流去收钱的那个时候这才是真正的创造价值和兑现价值的一个部分我举个例子吧就是我最近身边遇到的一个例子之前跟他做过一个咨询他是个音乐老师自己在家里呢做的兼职然后在接一些学员他想把这个副业变成自己的创业项目再筹一些钱吧就准备去开一个店然后那个店大概装修啊全部弄下来投资可能要三五十万的样子
就这样的一个事情这个其实听起来很合理他有一个事了就去开个店然后店开张的时候就可以招生了我们当时聊完我就给他唯一一个建议就是让他不要开店我跟他我说你去想象一下你现在店已经开了你要怎么去发传单你怎么去让这个小区的人知道或者隔壁小区的人知道你就先去试试看这样
然后如果真的有人想要到你这来学习其实你现在家里在收学生你的家里就是一个这样的空间或者有了学生然后楼下再去找一些合作的空间我觉得都不是很大的问题一说到这个时候它其实就明显的是有一些卡住的那卡住并不是说这个建议有多么难理解
而是他好像突然发现当他要去面临招生这件事情的时候所有事情都不一样了 呵呵经常会这样就是做很多的准备的工作其实都是去推迟自己呃不去直面客户直接去打交道的那个环节
然后在前面其实会做很多的浪费开个店是这样那做个 APP 不是这样吗也是这样就太多的反对就是现在可能做 APP 没有那么风靡了因为成本太高了他也会提前去做很多的这种研发型的工作吧
然后这书里就讲到就是说产品化其实就是把一个有价值的一个流程把它变成自动化的一个过程所以你可能可以先人工的去试一下这个流程它的价值是不是成立如果人工的流程价值是成立的啊
你可以怎么再把它变得更高效它怎么可以复制等等那这句话可能说又有点抽象再举个例子也是一个客户的例子简单来讲它大概是通过你个人的信息兴趣喜好甚至包括一些玄学的概念你的生存八字等等就是这些参数通过一个网站的分析最后能够
能够形成一些机制然后给你推荐你合适的各种比如说服装饰品等等一些就感觉是跟你的人
人的命理参数都量身匹配的这样的一些商品的推荐那这件事情呢本来刚开始他可能是设计也是要有一个这样的系统这样的网站进去了之后怎么跟用户交互然后怎么去收集他的信息怎么去做这样的算法然后怎么去做推荐这听起来这是一个很好的 idea 但是你这么去看他的执行链条会非常长那不是
那不是他前端的网站这个系统要花多少时间去做那推荐出来之后如果要千人千面这个供应链他得准备多少不同的这样的商品然后这都还是怎么去把他的产品给做出来做完了之后他如果还要在前面再去测他怎么引流然后怎么来增加访问的用户访问用户再变成注册的用户再变成下单的用户我的天哪这个没两年做不完两年做完了然后他的结果是不知道是怎么样的
但这件事情后来我们聊了一个就最简单的方式它核心要验证的是前面的这些叫做分析也好建议也好是不是能够去影响消费者的一些选品和决策消费者会不会为这个买单所以后来我们就说了一个测试的方式就是我们先不做这些自动化的他自己也是个大师我说不管是你自己还是你们合作的老师
我们就先人工的用咨询的方式就帮人动他命也好聊聊天也好就是纯人工的推荐能不能把商品有效的植入进去然后这部分能创造多少钱就结束了就这样就变成可能一年都不知道能不能把工程做完的事情就其实变成一个可能两周最长一个月就可以
看到初步结果的一件事我觉得你有讲两个例子非常典型听众也好或者是朋友也好就是我在做一个业务的时候我做个 APP 就好了我开个线下店就好了我找个权威的老师就好了而没有面对背后就我这个产品真实的用户在哪里我产生链接在哪里我如何收到钱在这里其实想追问一下就是为什么大家会把事情搞这么复杂
是因为过去创业都这么复杂大家只参考了过去的创业经验吗还是说你提到那个拖延那拖延的背后到底又是什么怎么到时候这么流程的冗杂不解决这个问题
这两部分都有就确实有一些事情是在以前有一些是必要条件我必须得那样我才能去开始一个事你 20 年前你做个生意你确实要开个店对吧否则你解决不了流量的问题在十几年前你如果要去做移动端这一波流量你确实要有个 APP
有一些是过去的环境和条件的因素不具备的就像放二三十年前你要真的做生意当老板对吧像我们上一辈那样公司还要配台车没有台车出去怎么谈生意的哈哈
就这个是有一些就是时代的一些条件和环境的因素吧然后现在已经变化了我觉得今天已经到手边的资源非常非常丰富的这样情况下那有一些思维的惯性还没有变过来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这是客观环境
然后就还有一个就是刚刚说的就是主观的这一部分嗯,其实他拖延也好还是我觉得那个最底层的就是面对未知或者面对真正的那个困难每个人其实本能的都会有未难的情绪和这种恐惧他就潜意识这么发生的那样的一种回避吧只是多和少深和浅每个人的觉察的程度和反应机制的不同而为什么做那么多筹备性的工作因为他更简单哈哈哈哈
做真正的问题解决的时候其实是才难的开始对就赚钱难嘛花钱容易啊我这个预算准备好了我就是 20 万要开个店所以 10 万丢到装修里去的时候这是很容易的是是那怎么办呢怎么办怎么办呃
以前我会说四个字干就完了但今天其实我真的就是打脸的时候太多了我就不会那么鲁莽的告诉别人干就完了因为背后确实有特别特别多的因素对吧心理上的环境上的甚至身体上的等等从你的视角就大家干了那么多冗余
的事然后今天意识到说哎我好像在逃避好在拖延 ok 我想直面这个问题了那我怎么办呢这个是有答案的而且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如何去限制外部的条件你就是把资源全部都最小化就可以了嗯对
对于起步来讲就是最少的钱和最少的时间如果这个事情最少好像还是很难量的话那对于钱来讲可能就是从零开始或者叫做一万元开始或者不超过五万块钱吧我觉得这是可以定一些标准的
然后时间就是一个星期能不能出一个结果或者是一个月内能不能跟客户产生一些结果这个结果叫做客户明确的意向或者是客户向你付费了就是钱和时间这样的资源上的限制和条件就通过理性去判断的就可以去做控制的这叫做理性上怎么办
然后另外一个就是我脑子好像知道但是我好像就是动不了我好像就是觉得我跟客户去探讨这个价值去验证这个价值环节我有各种卡点这个就给自己时间啊就刚才那个时间跟这时间不一样啊刚才那个是你如果下手了开始到他出结果你中间给这个项目的验证时间或项目的某一个阶段的时间是多少那是你给那个事情的时间是要足够的小刚才第二点说是给自己的时间
给自己的时间是可以非常的宽容富足
对就没有想好那就别动没关系补充一个小点因为你有讲的是就已经在做事阶段的人所以他用了一个礼拜或一年的时间去验证那对于很多刚刚开始一人公司创业甚至在转型的朋友们就是不用一个星期和一个月的时间来衡量这个时间维度的问题完全足够说三个月六个月一年都去验证都没有问题
就是整体其实我更认同就是给自己感性上那个时间足够大因为只有你心理宽敞了你那个外部的做事的动力也会更强了有时候哪怕你逼着自己说一个礼拜动了然后你发现接下来可能半年一年的时间都要填这个一个礼拜一个月动的坑那我觉得都不尝试还有在这儿其实
想补充一个小的视角吧也是跟 Neo 做一个探讨过去我们做运营顾问的时候或者操盘手的视角经常给一个新的 IP 或者我们认为比较成熟的 IP 只是他没有做过 IP 这样的老师和人会给他规划一个产品矩阵从咨询产品到训练营产品到陪跑产品到四统会产品等等但这么多年观察下来几乎没有新人
用一年时间跑完这个东西反而是因为一个成熟的老师教给一个新人一套要建立自己一套完整的产品矩阵这些事情让大家很有压力因为一开始算产品矩阵是让人非常容易亢奋的因为你知道在这能赚到钱在那能赚到钱然后加在一起一年一百万轻轻松松但你真正去做的时候有时候你可能就连一个 99 块钱的咨询产品都没有做好
其实难度是非常非常大在这个过程中就真的非常容易产生对自己的怀疑甚至是对产品的怀疑等等然后也因为你有非常大的野心和视角在那身体力行的时候你会容易瞧不上小钱哈哈哈
就是这个差距特别大,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我个人认为非常好的有潜力的 IP,反而没有踏踏实实的去赚到自己的一千块,一万块,十万块,中途放弃了,我觉得在这个过程中是非常非常可惜的。想听听 Neo 的视角,你有观察到类似这样的现象吗?或者你的视角,大家应该做些什么呢?
有而且特别多这样的状况 90%以上吧就非常非常普遍我们把它叫做产品体系从单一的产品然后可能变得更复杂的产品的这样的情况下啊有特别多刚才你是主要是关注在一些老师和个人 IP 就现在的做知识付费的这种模式啊嗯
就拿这个领域来举例也会有特别的比如说本来可能一个训练营产品做的好好的货客招生各种都在节奏上对吧这个时候会觉得哎呀我这个卖客好像只卖一次也没有续费也没有复购怎么办
然后就在想那是不是要再做生单的产品对吧然后好像全世界都在给我搞客单都在告诉我为什么要搞一个一个十万块跟我开一期训练营了嗯然后我想说这个事情并不是说这样的产品不好也不是说其他人注意
就是做高科单的就不好,完全不是这个意思。这些产品形态,产品矩阵没有任何的好和坏。而是当我们如果把自己的判断和自己的这个主体性交付出去了以后,我们用一个外界的标准去看这个事情该怎么做的时候,是这样的一个判断发生了问题。
衡量标准也很简单就是看自己舒不舒服亲身经历面对面聊天经历过不下五官 IP 老师已经要做重大的产品升级了要出大的考课单了然后发售可能一些很多的这些细节工作都已经在筹备了但最后觉得哪哪不对劲
不是说他招不到很大的可能这个发售也好招生也好是没有问题的他是往后想越想越不得劲是原来一条线的业务就已经够团队忙的了现在变成两条线就他觉得未来无论是交付也好还是我的流量还没有变得更大但是我之后要给两条线来分就是种种种种的原因然后也有可能这些事我都能扛下来
但是我现在休息的时间就没有这么多了我自己学习自己充电的时间没有这么多了能量状态就不对了就种种种种原因然后最后回归到自己的内心问了问了自己的声音然后最后把它停掉了这样其实特别普遍并不是说不要追求更高的发展追求更丰富的产品体系而是时刻去觉察自己当下的那个状态和匹配度吧
我觉得这点东东你做的特别好第二次我们聊天然后我就觉得你非常非常善于自己跟自己对话然后先去觉察不舒适的那种状态或者事情上不对劲的地方然后从这些外部的一些现象能通过跟自己的沟通然后把它识别出来自己在哪个环节的不同的声音然后去做一个选择我觉得这一点你践行的就特别特别好就向你学习
感恩突然受到夸奖我觉得所谓的产品少即是多后面其实是在商业行为当中商业思考当中不断地夺回自己的主体性的过程为什么跟 Nio 做这个讨论我在节目里也做一个统一说明过去这些年我身边的朋友也好很多所谓知名的 IP 也好找到我我就会不断地砍他们的业务第一就是可能从我的视角里面到阶段第二个我感觉察到这个人其实是需要休息的需要有更多能量补给的大家觉得
大家觉得门东东你太朴素了这个事你在耽误赚钱离我远去了然后他就会找到另外一个 IP 指导老师或者商业的老师一些老师就跟说这个事朝气蓬勃你就干吧你就整短视频吧你就整直播吧今年你干到 200 万没问题等等然后他跑了一段时间身体吃不消了回来跟我说东东你说的是对的我浪费了多少钱浪费多少时间精力就这些年经历了很多这样的事情
我不是说我这种行为是对的而是想跟今天在听这期播客的朋友们说如果你在某个阶段觉察到某种不对劲但你又说不出来而且可能你的想法和商业选择跟大众的当下的商业是背道而驰的我觉得也没有关系还是要听自己声音把主动权和决策权回到自己身上就让时间说话
如果任何一个老师说你听我的你就能拿到什么什么结果他有可能在商业行为上是成功的但是从你的生命进程上来说我觉得未必是效率最大化的所以我们在讨论产品少即是多这件事背后其实也在讨论一种人生哲学然后刚才 Neo 提到少即是多其实背后再往前推动一下其实就是我们聊的下一个部分就是如何做冷启动
很多从零到一的朋友其实很擅长这个事但是也看到了很多朋友做这个项目做 A 项目零到一启动非常成功 B 项目零到一启动非常成功但做到 C 的时候可能还是忙人手足无措明明这么有经验的事怎么到新项目上还是不行呢就是会有各种各样疑问吧然后想让 Nio 跟我们重点分享从零到一起动
启动的到底是什么我们该做哪些事情在书中在你的创业当中我们有哪些规律可循我现在的感觉就是这其实是一个特别简单的事情咱们今天就是一个新产品
你从一个人群当中发现了一个需求你去做了一个产品那启动就很简单就卖给第一个客户然后卖给第十个这个书里呢它有一张是专门叫做说瞄准你的前一百个客户但这个就大概一个量级吧一百个也行五十个也行我想讲的是前面用最原始的方式
去做一对一的人肉销售人工销售因为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验证的过程也是一个帮助我们去发现问题的过程因为都叫冷启动嘛所以它就是冷的对应的是一个全新的东西做热启动就是一个真的一个全新的产品对吧我们上来
做个发布会我们上来如果是一个店面的话那去做一个盛大的开店仪式如果线上的话去做一个大型的这种发布会我觉得很多朋友也会有这样的习惯很多以前我们要做一个品牌我们开始要造势都会有这样的一些习惯但真正的一个产品跟市场验证完成之前我觉得真正有效的就是稳扎稳大的实打实的销售的这样的动作
所以这书里边我觉得他有个点题挺好的他说不是说我们不做活动我们要去造势的可以去做这种重大的发布的不是放在第一天去给这个产品庆生的时候是当他有第 50 个客户或者是第 100 个客户大家都很开心我们一起去做这个庆祝的时候
我们跟着我们早期的客户一起这中间肯定会发现很多的问题然后肯定也会去调整了很多的问题它的市场价值匹配的这个时候我们去通过一个活动通过造市区放大声量去把一个有效的东西
让更多的人知道而不是把一个我自己都没底也不知道它的价值能不能确定这样的事情我们去做推广我觉得这个是就前面说怎么做能启动的一个基本的心态那个过程不是忽然之间好像我做了一个很棒的裂变活动病毒是传播然后一夜成名媒体上会看到很多这样的故事但我们不要去羡慕这样的故事
这问题我就来了就是你虽然刚才讲说好像很简单卖给第一个用户但是对于很多想了解龙启动或者从来没有自己独立的卖过自己产品的人来说他到底做了什么事情可以找到自己的第一个付费用户其实这个里面有很多很多细节的
那我们拆一下就是我今天生产出来了一瓶水对吧我觉得这个水跟市面上所有水不一样因为很多手艺人其实是这种或者产品人是这种逻辑的我能把这个产品做得特别好我也能交付的特别好但是我不知道用户
在哪我怎么找到第一个用户可以做些什么因为之前我看小美这本书他们有就是国外都用 email 嘛那可能联系很多周围的人等等那就从国内的这个创业环境来说是适合中国宝宝体制的这种寻找第一个自己的付费用户就是他可以做些什么具体操作来说东东你这问题提的特别好也特别是时候这个其实就是说我们要从哪里开始嘛
对为什么说提的特别好特别是时候呢因为刚才我们不是在聊产品吗在聊产品里面本来前面有一趴但是不小心被我们跳过了前面那一趴就是关于从哪里开始这个跳过的部分也特别有意思就是跳过了人群这个部分我们刚才直接进入到了产品怎么做然后再说怎么卖吗就是那个顺序问题其实有两种逻辑一个是我现在有一个产品了我要去卖给谁我去找谁来卖这是可能
以前更传统的一些的逻辑吧因为以前我们没有那么多方式直接接触到用户我们可能都先有产品就像你说的我有矿泉水我要怎么去铺渠道然后怎么把它卖出去这是一种逻辑第二个开始的逻辑不是说我先有一个产品我再卖给谁而是我先有一个人群然后在这个人群当中要解决什么问题他才慢慢慢慢导向到产品所以从这个书里边他叫做从社区开始着手这个社区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就是
我们可能叫社群或者是你所在的各种各样的群体比如我们今天对话的这个场域一人公司这个博客它也是个社区它代表了一个人群今天在这里东东跟这个群体它一定是有很多的相似性和关联性的你也想为这个人群去做一些事情我们的生活中会身处于各种各样的社区和人群那如果从人群开始你跟他们浸泡在一起你日常的开始去分享一些东西
发现自己可以去传播一些内容或者可以帮助他人去完成一些事情就从这些点滴开始是人群将你引导向问题然后这个问题在引导向产品产品在自然的带来生意这是补充个前面的背景啊
就是我们就开始一个事情的那个土壤吧一定是接触到了一些人我感受到一些需求或者一些问题我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不会我凭空拿这个产品连卖给谁都不知道这个是跳过的那一部分然后接着我产品出来了好我也有原来的人群我现在有个产品我要开始去收钱了怎么一对一去联系去收钱你刚刚说国外他们可能是 email 什么之类的那对于我们来讲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私聊我们现在其实有很多的不同的媒介对于你来讲的媒介我举例就有很多私聊朋友圈然后跟公司的播客还有公众号还有一些其他的比如说你的合作渠道或者合作的老师可以帮你一起互推的这些 IP 们你可以去触达用户的渠道来讲列一个清单但最开始
也许我们不是一上来所有的渠道都并发的你可能最开始最简单的就是私聊而且不是那种群发的模板的私聊而是有名有姓的谁就是谁你跟他聊就是正常的跟他聊我现在干了个啥或者是我知道你原来的情况然后我觉得我现在可能有一个事情能够帮你解决这个问题愿不愿意试一下就是非常简单朴素的前面的十个二十个三十个人
我们更细节挖你会发现很有意思很多人可能不好意思就是我现在做出了一个产品我不好意思一对一的思量其实我收到一些提问我有时候哭笑不得然后但是仔细想想我又觉得非常有情可原很多人说东东我要卖我自己的这个一对一咨询了 9 块 9 我怎么告诉别人就是那个朋友圈到底要怎么写
我一对一的发给你我到底怎么发就让别人觉得我又体面又在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然后又不是强销售且能成功我经常收到这类问题且就是大家还是鼓足勇气问我的哈因为对我来说没有这个问题但我仔细想想可能几年前我们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也
再被这些小的问题困住如何写一张海报出来那个文案是怎么梳理的然后我一对一私聊的话那个话怎么说然后朋友圈到底怎么写告诉别人我开始干这个事了对于有经验的人做就做了比如说你让我现在发个朋友圈我一下能写十条没有问题但对于从来没有做过的人他其实就卡在这里你有能理解吗
我能理解我一边听我一边在想具体的四辽话术对吧就这么细的颗粒度的方法论上有很多经验的人所以
但我又觉得他本身他不是一个方法的问题嗯所以我一边听我就在体会这个问题啊怎么跟你交流那我们能不能拿你举例嗯因为我们很早就在一个课程上就认识了但是没有更多交集我对你的了解仅限于你原来创业的成绩我跟你有更多链接就是今年春节的时候你写的那个
万字复盘长文就是你到底做了什么然后你今天的得出的教训是什么让我感觉到一个非常真实的创业者在对大众说话而且说听得懂的话说自己非常发自内心的话然后后面你又放了一个我们今天可以简单粗暴的讲钩子啊或者在某种程度福利就是如果你也有类似的问题比如说你从大创业加研号的失败哈
我讲了我自己真实的经历然后我现在在思考的问题或者思考结论是什么如果你跟我有同样的困惑欢迎联系我然后我就找到了你就是那个东西非常非常顺相当于你用了一篇
非常真诚的文章让我了解了你是谁你做过什么你经历了什么然后你此刻正在想什么以及帮助别人解决什么问题它是一个非常清晰框架的一个结构只要我有耐心或者我有这方面的困惑它是非常精准的点对点沟通你并没有私聊我说东东
我现在在做资金产品或者我在做配方产品等等对就是有没有可能所谓的私聊前面其实是有一些无聊的呢哦因为你当时就是发在了朋友圈然后有些人又转发到了社群吗也有这样的方式我觉得这个背后更大的一个逻辑是我觉得销售啊或者或者说去建立一个这样的价值的关系他就是一个存钱和取钱的一个事情
比如说最后我们产生一个连接它有好几个点你觉得这个文章本身的内容 OK 所以这个内容是第一个先给出去的价值然后第二个是原来也在共同的群里边如果有一些交流和我有一些冒泡和做了一些其他的事情贡献到这个社群里的那它也是这样的一些积累还有比如说有一个文章或者一个官宣一个这样的内容出来
愿意帮你转发的人也是鸡肋那对于我来讲我的那个起点不是我的文章丢到朋友圈就结束了
我的那个私聊其实不是发生在后面是发生在前面是我的那个文章其实是通过私聊才让他更多的能够扩散出去就大差不差的都一样无论你的载体最后它是一个一对多的方式公寓的方式还是在自己朋友圈私域一对多的方式它都是由一级的一些节点然后它才能够扩散那你去撬动一级节点的这个价值逻辑其实
就是过去种下的一些因然后它到这里会开出一点点的小花所以我觉得就是一个存钱和取钱的过程可能不是那么直观和一一对应的这种有来有往的关系我觉得它是一个整的一个账户的一个总和吧
我觉得你有这个比喻真的太好太好了因为我们如果执着于方法其实能梳理出非常多的方法对吧很多人会给你出很多主意你找成熟的播客组给你录一期播客你找懂发售的人给你写一篇官宣文然后甚至你发个朋友圈你组织一场小型发售会等等
会有非常非常多的方法甚至很多细节可以增进你做销售这件事情但如何迈出第一步首先面对自己内心那个就是你做这件事情你账户里有没有钱如果你是负债的对吧
你可能在过去的一些客户服务当中你都有大量的没处理的客诉等等各种问题你出来做事你当然有各种各样担心但是在过去你即使没有在做这个产品之前你就是在持续的给你用户提供价值
比如说你在提供创业咨询服务在推出这个咨询服务之前遇到你的朋友不管是在线上的社群还是线下的活动他都能跟你聊一聊创业这件事情跟你有互动的过程中有非常多的收获其实这个就不断的存钱的过程甚至你的朋友圈里转发了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对对方特别有效等等就是在你真正开始销售之前你有没有做足够多的这种不管是利他也好
或者真诚也好或者这种能对别人提供直接或间接的价值我觉得这件事情其实是不断的储备我们内心的那个心力或者增加销售的这个自信的就你这个产品一推出来你精准的知道至少你可以解决朋友圈里谁的问题
就是你有讲这一段我觉得非常非常形象与其我们去剖析特别多具体的方法论对吧我觉得不如还是回到自己身上然后你特别擅长那个表达方式是什么比如说你每天就是写朋友圈 OK 你的发售可能就在朋友圈完成的就是核心的前面的第一个客户的发售或者前 30 个 50 个的人对我觉得这个存钱取钱的概念特别特别好
然后关于这个冷启动我们最近的群里大家都几乎在做这个冷启动不管是过去有经验还没经验的这里被集中问到的问题是什么你觉得共性是什么我觉得这集中的问到那个问题反而不是问题就原来会把计划做得比较完整然后发现自己动不了各种形式的
觉得卡住了或者有一点内耗这个状态这是最集中的问题这个我就觉得不是一个问题就如果觉得卡着不动那就先不动它一定是有一些地方是有问题的回过来讲它如果非要出问题的话就还是把事情做复杂了我们即便带着一个更简单的方式但还是会习惯性的把事情做得更复杂或者想得更复杂
然后这个会给自己增加一些难度吧那是不是积极的从另一个维度来讲冷启动从来不是缺乏方法这个问题
就是大家被困住的是如何找到自己舒服的方式节奏来售卖自己的产品对是的这个说的特别对然后也启发了我一些想法对我觉得它不是那个具体的发售技法或者是能启动技法上的问题如果说到一个成熟的产品我们去扩大它就要做一次漂亮的发售这它一定有它的具体的方法和流程的值
只是说在需要冷启动的阶段它要出问题它都不是这些技法层面的问题刚才我们说到第一个就是你的节奏感受匹配这个有一个自己主观感受上的这种自我的认识和调整吧然后我觉得第二个更重要的是不是技法问题那它如果有问题它是什么问题呢它可能就是你这个产品或者这个方案这个人群的问题就是它非常真实的商业问题
这是你要去直面的这个问题不是我怎么去改善我的话术我怎么去做好一个列变就可以了如果一个事情你做的费劲然后要通过各种技法去做那他前面的那个原点一定是不太对的
那这本来在开始的时候是一个我们最快去识别和纠错的时候你反而遇到阻力发现你过不去 OK 就退回来一步不用费力气去硬搞最快的时间去面对这个小的问题那我之前跟有伙伴有时候一句话就是
如果这个事情错了是这个事情不对不是你人不对我们就赶紧换这个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是我们可以辛苦但不要心累今天我们聊到了人群聊到了产品如何少而精聊到了为什么艺人公司小而美这个模式适合今天的大多数创业者甚至聊到了冷启动其实今天整体跟你聊下来的
感受和我们最近就私下的对话非常相似小而美这本书也好或者艺人公司这个概念也好我们不断推崇的其实是回归自己的这个过程就是外面的很多方法固然很重要我们阶段性的也需要学习它们让我们提升效率但在最开始启动这件事情的时候一定是一次一次的来扣温自己的
不管是做流量做内容做产品还是做 IP 我个人觉得 NEO 是我目前采访嘉宾里转变特别特别大的那个转变其实我会感觉到内心的转变它其实不来源于说创业的这种模式未来可能 NEO 还是会选择大创业模式等等
你不管跟我们对话还是你自己写那篇文章能感受到那种内心的巨大的转变在这期播客的最后其实想邀请你跟我们的听众来分享就一位追求大而美的
男性创业者且在过去获得过巨大的世俗意义上的那种事业上的成功然后开始经历了内心的转变那个内心的转变到底是什么然后在这儿一定开始要揭晓了哈原来呢那个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数据给我们来抛一下我们原来是做一个教育产品吧然后是在阅读这个方向嗯
而且是亲子阅读就是要影响这些家长们父母们然后如何去陪孩子读书的从教育角度其实是一个很反人性的事情就是你要去影响成年人我们当时有十多万的年度的这种付费会员影响了接近有 50 万的家庭然后去
开始有这个意识使用我们最基础的一些产品然后有 10 万的这样的家庭是长期跟着我们去养成了这样的游渡习惯所以开始创业的时候有面临到投资人的撤资啊然后还有很多资金上的一些缺口所以我们起步是负债起步当时就特别小而美对对对
所以就是没有资源的情况下然后负灾起步的情况下我们一个一个客户去聊然后一个一个母婴群的群主去聊本来那时候也准备做个产品升级然后通过升级再去带来更多的一些营收但来不及了刚开始就几个月然后资金就出现巨大的问题
然后我们就一个一个客户 B 端客户 C 端客户去兜售我们还没有上线升级的产品那一次我就一个月应该是全国也跑了好多地方十几个城市吧然后跟这些渠道各种区沟通完当月是回款了四百多万所以这是第一个小危机当时是这么度过的
为什么最开始的时候印象比较深刻呢就是因为那时候啥也没有老团队也没几个人后来就比较快吧一年半的时间就在戏份的这个领域从所有人都不知道我们是谁
然后到整个行业这个戏份领域的服务啊口碑和量都排到第一也是那个时候太快了所以就是把今天想避免的所有的错误都犯了一遍当时基本上保持的是每年都五倍的增长第三年就破亿了后来反正就越增长你会越觉得压力很大嗯
然后因为当时我觉得自己心智也很不成熟所以并不是那么清楚的知道自己要什么吧所以在创业上呢也会去追求很多非常虚荣的一些指标就都是浪费就是这些浪费它体现在我自己时间精力心力的浪费还有团队去做的一些事情的浪费还有就是最直接的那也有资金上的浪费包括你前面提到就是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好像说到
是更自负一点还是更谦虚一点我就当时我就说如果要选的话我觉得对于早期来讲啊你就是更加的自信和自负一点都没有问题嗯
我觉得后来因为压力比较大其实也会丢掉很多自己的主体性的东西然后他让那个错误会更加的放大你就想当你在一个团队小的时候或者说像开始的时候那样你做的对做的错他的影响的那个杠杆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正负 10 分或者正负 20 分嗯如果迷信于一些权威那是会上杠杆的这个
这个时候你的代价就是更大的它产生的各种的副作用也是更大的你都说了自己得主意心你犯错的时候那个错误的代价它是上杠杆的其实我比较好奇你内心的转变当然就是因为你前面的这个补充特别重要因为可能很多听友第一次听到你的声音听到你故事那这个部分是你前面的战绩对然后最近这一年好像你内心的转变特别大因为我一年前认识你的时候
你还不是今天这种状态那个内心的转变其实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你更靠近小而美之路一人公司之路的很重要的东西那你内心的转变到底是什么就是先跟我们浅浅的分享一下这个部分
我觉得最大转变就是呃以前试图想要追求那些东西就不追求了为什么不追求因为发现哦他真的不存在就是体验过他的那个虚无和不存在了然后就真的放下了比如说啊就我现在其实还是会很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我知道不会完全为了呃认同和面子把它当做一个特别大的事情我觉得内在的追求自己的健康和自在吧嗯
Nio 这段话也其实充分地解释了今天就是艺人公司到底在宣扬什么我觉得它除了商业上的这种个体成功还有一部分我觉得是人生的成功那个人生的成功其实维度是靠我们自己的
但一切的根基其实就是老人常讲那句话健康是一其他都是零不断的回到自己然后关注身心健康很多事情才能真的可持续的发展就像 Neo 前面讲的然后我向大家保证一定不会放过 Neo 的后面关于她更详细的这种个人的转变然后包括关于商业的认知等等我们会录制一系列的至少两期节目出来然后跟大家分享
就是我其实最近这一年来一直在寻找这样的嘉宾就是从大创业走向小创业的男性创业者但我发现其实大多数创业者当我再次就是跟他接近的时候大家其实那个低谷都变成了他下一个高光的故事而已
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缺少了一些真缺少了一些细节而 Neo 很真诚的在跟我们分享她当下的一个状态我觉得这个过程其实是非常非常宝贵的也非常感谢 Neo 来跟我们分享这个部分然后关于小儿美这本书我相信也有更多的解读不同的人会读到不同的部分今天我们就根据我们各自的经历来阐述了当下的这个阶段
真的再次感谢 Neo 我相信听众朋友们也会在我们对话当中感受到自己的创业到底在什么阶段什么维度遇到哪些问题以及哪些做得好的部分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视角和提醒
人生之书这个系列会持续更新的然后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下你关于小儿美这本书特别有启发的观点或者你关于小妹创业路上遇到的难题和解决方案分享给大家期待着大家的留言如果你很喜欢这期节目也欢迎转发给身边的朋友们因为上次节目有一位朋友留言说哪里都挺好的就是主播有点大舌头
然后在节目里声明一下主播在牙齿矫正期不好意思各位快结束了大家多多忍耐一下那我们这一期的播客节目就到这里了谢谢 Neil 谢谢大家拜拜医院工作伙伴们拜拜后面期待有更多的交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