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01 每一个被书写下的故事,最终都将汇入历史的长河

01 每一个被书写下的故事,最终都将汇入历史的长河

2020/8/25
logo of podcast 最近买了什么书

最近买了什么书

AI Chapters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从塑封中解放书籍,让新书不止是新书。这里是由买书一时爽、一直买书一直爽的野兔和山猪为大家带来的泛文化类播客节目——最近买了什么书。 这是一对情侣之间的买书杂谈,从买书的动机出发,延伸出诸多漫谈话题,这里并非是书籍读后的专业分析评论,但作为图书行业的从业者,或许也能给出不少独特的阅读心得。 在第一期的节目中,碰巧要介绍的最近买的书都出自我们较为喜欢的几个图书品牌,比如乐府文化、单读的铸刻文化、读库和世纪文景,而这也是我们购买这些图书的动机之一,因此,除了书的内容,我们还深入聊了聊对于这几个图书品牌的印象。   我们从《秋园》开始聊起,这是一位老人在晚年提笔写下的她母亲一生的故事,除了故事和文本的动人之外,这本书或许还给了许多普通的写作者一份个人史写作的范本;   以及单读最新推出的图书品牌“铸刻文化”的新书《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这本书的实验形式与现实意义让我们思考了编辑介入社会的方式;   然后来到读库的两本书《动物园的生死告别》和《以纸为桥:日本制纸石卷工厂灾后复生记》,前者是读小库的“14岁懂社会”系列的其中一本,后者则是读库今年仓库搬家的仪式上老六给在场的每位嘉宾赠送的新书,从中我们也可以一窥读库的选择与坚持;   最后我们还留了一个彩蛋,现场拆封了一本世纪文景的新书《纸神》**,这是一本与纸张有关的图书,为呼应书中的内容,出版方还特别用了日本著名造纸品牌竹尾的六种特种纸来打造全书,从这本书说开,我们还聊到了未来纸书可能存在的价值和具体形式。   这期节目的标题“每一个被书写下的故事,最终都将汇入历史的长河”出自《秋园》一书,而这恐怕也是在节目中我们提到的那些图书品牌背后的编辑们,所希望通过书籍这样的载体介入社会的目的和意义吧。希望这期节目你能喜欢,我们是@野兔与山猪 ,同名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我们等你来,下期再见。 【本期主书单】 《秋园》《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谈话》《动物园的生死告白》 《以纸为桥:日本制纸石卷工厂灾后复生记》《纸神》   【相关图书】 《寂然的狂喜:叶芝的诗与回声》 《六》 《少年赫比》 《平如美棠》《我是落花生的女儿》《回望》 《穷时候,乱时候》 《单读24:走出孤岛》 《岂不怀归:三和青年调查》 《困》 《夫子说》   【参考资料】 魏小河,魏小河流域,《豆瓣9.0,这本书只有200多页,却写尽了中国人的一生!》 涂涂,做書,《从北京来到大理,我做了一家出书最慢的出版公司》 罗丹妮,做書,《编辑不是天职,是我介入社会的途径》 梁文道/张立宪,看理想,《聊书聊了几十年,还有得聊》 孟依依,南方人物周刊,《张立宪:聪明与笨拙》 徐云,读小库,《归根到底,每个人都得认真面对自己的未来》   【节目时间轴】 03:27 从《寂然的狂喜》说起,看乐府文化的五年成长史07:20 八十岁老人创作《秋园》,给了我们一种个人史写作的参考范本11:18 个人史叙事写作的文本价值和写作动机16:17 一个新品牌铸刻文化与它的新书《把自己作为方法》18:28 从理想国到铸刻文化,罗丹妮老师对于编辑职业的思考22:09 与项飚的对谈录,是一次具有实验形式与现实意义的出版行为26:23 大人也要读图画书的理念,看出版人的策划选择与推动27:58 读库“14岁懂社会”系列中的《动物园的生死告白》31:20 中国动物园观察的项目经历37:20 读库仓库搬迁,与《以纸为桥》的故事41:40 读库第一本原创图画书《困》46:00 拜访读库的经历50:08 彩蛋:现场拆封世纪文景《纸神》54:56 未来纸书的形态与内容的关联   【找到我们】 喜马拉雅:@最近买了什么书 欢迎订阅关注 微博:@最近买了什么书 微信公众号:野兔与山猪 欢迎关于并与我们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