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04 我的木刻,我俩的森林:黄永玉与张梅溪的故事

04 我的木刻,我俩的森林:黄永玉与张梅溪的故事

2020/9/17
logo of podcast 最近买了什么书

最近买了什么书

AI Chapters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刚从北京出差回来的山猪去看了一场黄永玉老先生的版画展,我们的这期节目也就从这场展览开始说起。我们聊了黄永玉和张梅溪的故事,聊了他们的作品,还聊了他们写下的那些故事。那些六七十年前听来的故事,再不讲出来,可能以后就不会有人再提起它了。“年轻人是时常错过老人的”,黄永玉说,“我不可惜,我肚子里好多故事,尤其是好多笑话可惜。” 第四期节目说迟就迟,其实储备充足,只是遇到了一点没想明白的小问题。凭空越过一周,总归不能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还是要跟大家说一声抱歉。 最近,九十六岁的黄永玉老先生的第一个版画展在北京画院举行。木刻,这一逐渐离大众远去的艺术表现形式,也借黄永玉之名,再次引起了关注。他对这场人生中的第一次版画展,只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希望把妻子张梅溪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在森林中》中所有插图都展出来。这是他对妻子的一种纪念(今年5月,张梅溪于香港去世)。 张梅溪永远是黄永玉版画的第一位欣赏者。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年轻时的黄永玉兜里没钱,在理发和买木刻板之间犹豫,张梅溪让他去理发,约好等会儿门口见。黄永玉理完发出来,张梅溪正手捧着一块崭新的木刻板,送给这位落魄的年轻艺术家。 在这期节目中,我们从黄永玉的这场展览聊起,谈及黄永玉和张梅溪二人之间的往事,以及三本他们所著的图书。 首先是收录了《在森林中》这篇儿童文学作品的《林中小屋》,这本书以童趣自然的小说格式写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小兴安岭的童年故事,看似虚构但其实都是真实发生的。围绕这本书,我们谈及了儿童文学作品中动物、自然等元素的出现,还试图在书中找到与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的构思关联。 然后是黄老今年新版的两本散文集《比我老的老头》和《不给他音乐听》,一本以潇洒旷达的姿态,展现跌宕丰富的人生况味;另一本则以历经淬炼的雍容和诗意,讲述生命中的悲欣歌哭和不老的怀念。黄老爱讲故事,讲的故事让人听得有味。那些故事,有时生动、巧合得让人难以置信,正如他说的那样:“故事一串串像挂在树梢尖上的冬天凋零的干果,已经痛苦得提不起来。” 对了,听完了这期节目的朋友,如果你在北京,而且感兴趣,可以在9月26日前去北京画院观看黄老的版画展噢。 【本期主书单】 《林中小屋》 《比我老的老头》 《不给他音乐听》 【延伸书目】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额尔古纳河右岸》 《大森林里的小木屋》 《草原上的小木屋》 《入木——黄永玉版画艺术》 【相关展览】 展览:入木——黄永玉版画艺术展 展期:2020/8/26—9/26 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一至三层展厅 预约:参观需提前在北京画院微信公号进行预约 【参考资料】 得到,贾行家《无愁河的黄永玉,应有尽有的浪荡汉子》; 澎湃新闻,《黄永玉手书讣告的背后:相爱已经“十万年”》; 王悦阳,新民晚报,《怀念张梅溪女士,记住她的美、真诚与善良》; 罗昕,澎湃新闻,《刚开了版画展的黄永玉,还出了最新散文随笔集》; 钱江晚报,《98岁的张梅溪留下<林中小屋>,这部动物小说值得再读》。 【节目时间轴】 00:55 黄永玉首个版画艺术展 06:38 年轻时候的黄永玉 07:24 学习木刻的三个缘由 08:44 黄永玉和张梅溪的相遇 10:20 当两人的爱情面对家人的反对 12:40 黄永玉为张梅溪手书讣告的背后 14:30 在房间的墙上画窗的故事 16:47 为张梅溪的儿童文学作品画插画 17:55 张梅溪的《林中小屋》 22:10 人民文学出版社“我们小时候丛书” 25:30 黄永玉家中是动物们 26:30 王小波那只特立独行的猪 30:46 我们儿时与动物相处的故事 32:08 黄永玉的散文新版 37:20 大雅宝胡同甲二号的故事 43:22 黄永玉的自传体小说 45:48 黄永玉为版画展和版画集写的序言 46:40 彩蛋 【找到我们】 小宇宙APP / 喜马拉雅 / Apple Podcast / 网易云音乐 搜索“最近买了什么书”即可订阅收听社交平台 微博@最近买了什么书 / 微信公号 野兔与山猪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