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恋爱选纸片,发言像AI|人机感是年轻人的自我保护还是精神早衰【狂喜播客节】

恋爱选纸片,发言像AI|人机感是年轻人的自我保护还是精神早衰【狂喜播客节】

2025/5/16
logo of podcast 真空世界

真空世界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万雨辰
付宇
梵一如
作为《东亚观察局》主播,专注于东亚地区热点话题和文化现象的讨论。
郑诗亮
《上海书评》执行主编,活跃于文学和出版领域。
Topics
梵一如:我观察到年轻人在线上和线下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情绪状态,线上情感表达丰富,线下却显得冷漠。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真正的安全地带存在于线上和线下之间,或者两种状态之间。在互联网上,他们小心翼翼地表达,但也会出现过度表态的情况,尤其是在站队问题上,为了追求安全感,甚至会使用粗鄙的语言。然而,一旦出现反转,他们又会变得谨小慎微。因此,线上和线下都存在安全地带和非安全地带。 万雨辰:我在心理工作坊中发现,人际感并非年轻人特有,各个年龄层的人都存在。在工作坊的初期,大家的情感表达都很冷漠,但当心理学导师营造出安全感后,真实的情感才开始涌现。这表明,大家并非真的冷漠,而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触碰自己的情感。安全感是关键,只有在安全的环境下,人们才敢于袒露真实的自己。 付宇:我认为,年轻人不开心不快乐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数据显示,幸福感的微笑曲线已经消失,年轻人成为最不开心的一群人。大学生中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比例也很高。这与亲密关系和社会支持的缺失有关。年轻人能够聊得来的朋友变少,和朋友相处的时间也变少,这使得他们更难获得安全感。他们不是没有同情心和同理心,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郑诗亮:我认为,年轻人的人机感是一种自我保护色,他们不愿与不信任的人交流。互联网文化也对年轻人的表达方式产生了影响,他们习惯用单一化的模式化方式来应对复杂的情感问题。此外,恋爱选纸片人也反映了年轻人对人际关系的恐惧,他们害怕辛苦麻烦甚至风险,因此选择用自己可以掌控的方式来获得情感慰藉。二次元虽然无法替代真实社交,但也有其价值,它可以提供安全感和掌控感。

Deep Dive

Chapters
节目的开场介绍了主题,并由几位主播分享了他们各自对年轻人“人机感”的理解。他们探讨了年轻人线上“发疯”、线下“哑火”的现象,以及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
  • 年轻人线上“发疯”、线下“哑火”的现象
  • 问卷调查显示年轻人“超爱国”,但私下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互联网粗鄙化表达与现实社交“三句式终结术”的对比

Shownotes Transcript

在这个“线上狂欢、线下沉默”的时代,年轻人为何越来越像“人机”?是自我保护的本能,还是时代挤压的必然?狂喜播客节最受欢迎专场之一【恋爱选纸片,发言像AI,人机感是年轻人的自我保护还是精神早衰】主播们展开了一场关于“真实感消亡”的深度对话。

为何年轻人线上“发疯”、线下“哑火”?“安全地带”如何重塑社交模式?

纸片人老公/老婆为何比真人更“香”?虚拟恋爱是情感代餐还是精神避难所?

是年轻人“冷漠”,还是成年人“傲慢”?从课间10分钟消失到职场“AI式发言”,谁在制造“人机代沟”?

安全感悖论:越追求安全,为何越窒息?

回避型依恋是自我保护还是精神早衰?渴望名利算不算“活该孤独”?

【聊天的人】

雨尘swanheart -- 真空世界、展间有雨主播(小红书:万雨尘SWan,微博:@万雨尘)

@梵一如 -- 井户端会议、东亚观察局主播

@付宇 -- 轻刀快马 主播 ;

@郑诗亮 -- 边角聊 主播 ;

文案:雨尘

后期剪辑制作:Swan Choice 工作室 & 蕃薯剥壳工作室

小助手:Msswanheart (添加微信并备注听友群)

shownotes,

00:00 开场:梵一如揭秘标题“恋爱选纸片”背后的AI生成故事。

01:07 万雨尘自曝选场原因:好奇好友口中的“高质量男性”

04:13 付宇抛出核心问题:为何年轻人问卷“超爱国”,私下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09:00 郑诗亮拆解“人机感”:互联网粗鄙化表达 vs 现实社交“三句式终结术”(“那很好/那糟了/那咋了”)。

13:51 梵一如分享震撼观察:同学崩溃大哭无人安慰?肉身与网络情绪的“人格分裂”实录

21:01 万雨尘分享心理工作坊体验:安全感如何让“人机”变“活人”?

27:43 付宇数据轰炸:20%大学生抑郁检出率、45%焦虑率,“微笑曲线”消失背后的代际困局。

38:46 郑诗亮怒揭教育之痛:小学课间10分钟消失;“统一如厕”如何扼杀社交本能?

50:52 梵一如吐槽家族饭局:二次元黑话遭亲妈封杀:“当大人拒绝听懂,孩子只能沉默。”

56:28 付宇终极拷问:安全主义如何制造更大危机?年轻人需要的不是保护,而是“风险门票”

01:03:00现实世界太无聊?二次元为何成为情感“第一志愿”?

01:17:23 快问快答:回避型依恋是病吗?三天生命你想干嘛?抱胸=东亚男性情感封印?

01:25:30 郑诗亮自曝分手现场:被评价“无法定义的存在”,亲密关系挫折如何炼成“珍贵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