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欢迎收听花仙桃,我是黄 Coney 今天想要聊一下我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品牌,Fretag 跟我比较熟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我自己是 Fretag 的重度用户
我用了很多年买了不少然后也卖掉了不少经历了很多个阶段就包括中间有两三年我觉得也是有虚荣心作祟就是一口气买了很多个然后后面开始理清自己的需求之后所以就是也把那些不太用的都卖掉了然后我现在自己常用的其实也就只有两个 Fretag
就虽然不太买新的 FRETA 但我一直很关注他们在做的事然后时不时也会去官网看看他们最近有没有什么好玩的策划我自己买的第一个 FRETA 应该是在 2015 年然后在东京营做那家店它是一个窄窄的楼然后是在二楼我就记得当时买完 FRETA 它还会送一个装 FRETA 的一个手提袋是用很厚的纸做的
然后这个纸袋上画了一些苍蝇那时候那个店员就跟我说纸袋上画苍蝇其实是因为就希望我们不要忘记那些无名的无辜的小生物因为在这些蓬布还没有变成包在蓬布还是在卡车上的时候有很多苍蝇的生命死在了卡车的挡风板上所以他们就在这个纸袋上画了这些苍蝇来隐喻这些蓬布的前半生作为卡车上的蓬布
然后这个纸袋你带回去之后其实是可以沿着一些虚线然后拿剪刀把它剪开剪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的剪刀是可以完全避开这些苍蝇的然后沿着虚线剪完之后手上的这个纸袋就会变成一个千纸鹤就那时候我刚大学毕业嘛也不知道自己会喜欢品牌喜欢设计这种
但就在 FREITA 这个纸袋上着实是上了那个品牌的第一课这就是为什么我会挺推荐大家都去订阅 FREITA 的 newsletter 很多时候感觉自己都在学习如何好好写文案举几个例子好了我会把这几封邮件都截图放在 shownow 里面然后有一封邮件是新品介绍是他们之前有一个系列是把
FRETA 的内称外翻就是那些那些不扯开的粗粗痕迹就会变成 FRETA 背包的外面然后这个邮件的标题叫做 The Beauty of the Imperfect 就是不完美的美然后邮件里除了就是正经的产品介绍之外还配了很多张 FRETA 自己员工作为模特拍的跟这个产品的那个大屏幕
然后邮件的最后是一段附注就写说当然就是这种不完美的美其实不适用于我们的朋友以 FRETA 的员工
安德鲁,罗拉,David,Mortala,还有 Thomas 就是这封邮件里的那些模特然后他说因为他们不仅内在美外在也美他们很有趣他们无论如何都是完美的我看完这封我就觉得哇哦然后另一个案例是一封更早前的一个邮件然后是一个来信问答
一般网站的最后都会有那个 FAQ 栏目嘛 FAQ 就是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嘛然后 Fred 他就把这个 FAQ 重新弄成了 Finally Answered Questions 然后在这封邮件里他们就回答了一位来自杜塞尔多夫的叫做麦斯米兰的先生的问题
麦斯米兰先生的问题是说你们 FREDTAG 不是老说自己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包吗最近我就在官网发现了两个包是一模一样的然后他还很热心的给出了货号质问 FREDTAGFREDTAG 好像找了一个设计师来回答这个问题
设计师先是给出了一些比较专业的回答就比如说这两个包其实是不一样的呀一个比较厚一个比较薄然后一个使用痕迹比较多然后你看看比如说这个细节他们就不一样吧之类的反正正经回答一番之后在最后一段里他说虽然这两个包看上去是相等的美丽但其实他们是完全不一样的
然后 after all it's life that makes us who we are 就是毕竟是生活让我们成为了我们其实它就是一个很日常的 newsletter 邮件但每次我收到我都会很认真的阅读经常看完就是忍不住的很开心觉得真会玩呀
这一次之所以想专门聊一下 FREDTAG 是因为 FREDTAG 邀请了一些中文内容创作者一起去苏黎世总部参观他们的工厂然后我就很幸运也被邀请有一种梦想成真的感觉行程总共是两天一天是在总部工厂里看他们是怎么一步一步把棚部变成了包然后另一天就是去苏黎世的两家 FREDTAG 店
一个是现在已经算是苏黎世地标的一个旗舰店它是用集装箱一个一个叠起来的一座建筑然后另一个是更市区一点的商店那个商店里有很好玩的一个电动滑轨就是你可以像回转寿司一样点拨自己想要的包对 然后先说工厂 FRETA 的总部和工厂是在一起的
在一个叫做 Olicon 的一个地方不在市中心但坐小火车大概一站地就到可能十几分钟二十分钟在总部工厂的这个 tour 其实官网是可以预约的可以一组人一起预约然后也可以一个人单独预约单独预约好像是一个月开放一两次
我是觉得还挺值得的,如果去苏里士玩的话,因为在工厂里转一圈就能知道,他们几乎在每个设计环节里都想到了我要怎么可持续,我要怎么循环。
然后这个总部工厂里也有一个 FRETA 商店除了那些比较常见的 FRETA 产品之外 FRETA 以前很早有一个现在应该已经没有了或者说绝版了的服饰系列叫 Fabric 在这个总部商店里也是有卖的听说可能是世界上最有一批 Fabric 就如果
全部卖完呢他们也不会再生产这系列我自己之前是没有买过 fabric 但一直还挺喜欢的就其实跟 Fretta 在做的很多事情很像就是那时候其实没有什么人在说 sustainable fashion 这件事然后 Fretta 就在悄咪咪的做这件事了
而且他做的很彻底尤其是相比现在很多这些老说自己可持续可循环但其实就是加了一点材料或者说或者有的更傻直接把衣服换成绿色的就作为自己的地球日限定我觉得跟这些品牌相比
FRETA 真的很 authentic 我印象很深就是有一件牛仔裤整件牛仔裤都是可以降解的然后除了那个金属扣但金属扣它又是提供可以回收的服务所以你就是可以把金属扣拆下来而且它拆下来的那个过程很好玩就是像转螺丝一样把那个扣子给转出来从商店出来往外走然后就走几步路就可以到工厂里面了
弗雷塔工厂里就是那个动线还挺直接的进去后就先是棚部大厅就是每年弗雷塔都会收到 300 多吨的棚部收到之后他们先会放在这个区域里对棚部进行一些质检三面墙全是顶天立地的置物架每个柜子上都摆满了棚
就是一进这个蓬勃大厅说没有闻到味道其实是假的那个味道就是扑面而来我觉得也是能接受范围之内但我本身对味道就不是很敏感的一个人里面就是会有质量比较好的蓬勃
然后也有的棚布真的就是很脏很脆毕竟挂在卡车外风吹雨打跑了六年八年然后我也是这次去瑞士才发现原来瑞士的天气比伦敦还要糟糕就是我到瑞士的第一天先是经历了下雪下雨
晴天阴天然后再来一次下雪下雨晴天然后还加塞了大概 20 分钟半小时的夏冰雹所以这卡车棚布的一生也是不太容易就这些质量不合格的棚布外面就会被很可爱的贴上一个红色贴纸然后贴纸上画着一个悲伤的哭脸
这三面柜子的棚布放在一起你就能看到很多是蓝色黄色红色的棚布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就是现在 FRETA 的包其实这几个颜色是最多的毕竟卡车棚布用这几个是最显眼的嘛
很多 Fretag 粉丝会很爱收集甚至还会专门找黄牛高价买黑色的 Fretag 因为黑色就是很罕见因为很少会有卡车棚布选择黑色一个是不显眼另一个也是容易吸温加热所以几乎物流中是不太会用黑色来作为棚布颜色的
然后这个棚部大厅的正中间是两个很长的台面有工人会在这里手工把棚部上的那些废料裁剪掉就 literally 是真人手工的在做
然后那些裁剪掉的废料也会被分类成几种垃圾然后扔到不同的回收桶里面就棚部区之后就是清洗区这个区就是我最大开眼界的一个区域它是 FREDA 自己内部专门设计的一个整体的系统包括很大很大的洗衣机然后包括风干机
还连接着一个地下的收集储存雨水的一个很大的水桶反正就是一个大水库一样的东西是用来储存雨水然后洗衣机里的水其实就是这些雨水然后洗衣机的那个电很多就是太阳能的电听说就是这个洗衣风干系统造价十分的高那时候也没有人这么做过所以真的就是自己去研发了一个这么东西产能跟它的造价比
我觉得在很多公司来看肯定是觉得这不是一个划算的投入因为总共就三台洗衣机然后三台洗衣机要轮班全欧洲的棚部都在这里清洗可能就是得十几年几十年才能收回本
然后地下的积水潭那个大水库其实每年能储存的雨水还挺多的毕竟就苏里市也是一个下雨比较多的地方这些雨水不仅能供给 Fretag 自己台洗以及整个园区的其他公司也有在用包括我们那天中午在食堂吃饭然后食堂的水也是用的这个积水潭里的水
所以算是一个虽然要很久才能回本但是使用起来也是个一举多得的一个设计然后棚部处理完清洗完之后就是设计跟剪裁区然后它就是有手工切割区有电子切割区应该现在电子切割是比较多的人工切割就特别传统它是针对 Fretag 的不同包型
有一个透明的模具板设计师就拿着那个板在包上比对然后用刀子裁切下来就是会让人想到会让我想到就是小学学校门口文具店那种多功能尺子就是那种一个透明的大尺子里面会有三角形圆形星星形状菱形你拿着铅笔跟着那个尺子画画其实你就能画出完美的三角形圆形然后 Fretta 的手工切割模具就是这样的感觉
当然就是那个电子切割区域会高级一点点它有点像 laser cut 就是在机器上标注好点了之后然后一键蓬布就会被裁切好但很好笑的是就是蓬布很薄嘛然后切割台很大所以就是一键裁剪好之后小哥会从身后拿出一把跟把披萨放进火炉里几乎一模一样的那个铲子
把那些切好的棚布缠起来就本来还觉得有点高科技了但顿时又被拉回到一种很直接很不 AI 很不电子化甚至有一点失忆的方式整个工厂流程走完大概需要一个多小时我觉得我比较震惊的是 FRETA 的做包真的就是远远谈不上智能高科技
然后有很多人工的环节很多手工的参与都是一些挺简单的技术而且他们在这个 tour 的时候他们完全没有要遮遮掩掩这种不复杂的做包方式回伦敦之后我又在 YouTube 上搜了一些 FREITA 工厂的视频就更震惊了因为里面这些视频很多就是 15 年前 13 年前的新闻报道 15 年前 13 年前工厂跟现在几乎是没有差别的
然后用来裁剪棚部的那个透明尺子模具也是一模一样的包括那天带我们参观工厂的在 FREITA 负责 communication 的那个员工他在一个十年前的视频里也出现了那个视频里他也带着一组人看工厂我之前的上班经历其实是很难想象在一个地方工作这么多年的包括我认识很多朋友尤其是在北京和上海
也很少会有人在同一个地方工作这么多年好像这种在同一个地方工作个十几年似乎是只有爸爸妈妈那一辈才会出现的而且很不一样就是 FRETA 的这些员工他们在这工作很多年你还能感受到他的热情他跟你介绍工厂里每一个环节的时候他都是充满热情的在跟你介绍但像爸妈那一辈
工作十几年二十年可能更多就是惯性但这好像也不只是 freight 我忘了我是不是之前有讲过就是我来伦敦之后很强烈的一个感受是因为我上学期参加了学校不少 workshop 比如说那些打印 workshop 啊或者照片冲洗的 studio 啊
里面的那些技师很多都是在学校待了很多年的就他们就是可能七八十年代或六七十年代在学校毕业然后一直就在学校当一个技术员工
然后现在就是在这些 studio 做自己的事情然后也教新来的学生怎么操作这些机器然后他们都很精专于那些能把你的手跟袖子弄脏的工艺跟技能但当然他们肯定也都是懂得怎么用 Photoshop 怎么用 Illustrator 怎么用 Adobe 全家桶的
但是你就能看到他们在使用这些可能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印刷机器的时候整个人眼睛是放光的然后比如说把照片放进洗照片的那个液体里面然后相纸显影的那一刻
你就能看到他们还是很兴奋就我现在很容易被这种事情打动尤其是在这个就是餐厅都没有什么服务员都是自助点单 AI 好像可以帮你做任何事情 AI 可以很快的输出一个视频输出一首歌你只要输入合适的 prompt 其实你就可以得到很多成果的时候
还是很容易被这些年纪比我大然后十几年几十年做着一个有点反高科技的事情的这些事然后在这个 tour 的中间也有问说因为像像刚刚说就比如说棚布裁剪是完全人工去裁剪的嘛
但其实这个工作应该是还挺容易自动化机器化的但为什么 FRED 他没有使用呢因为如果电子化起来效率肯定是更高一小时里能裁剪的布肯定是更多的
FRETA 的答案是说因为现在的人做现在这些量也已经足够了你就能看到就 FRETA 它愿意花很多时间跟精力去研发一个大洗衣机系统因为这个系统是可持续的是环保的对他们来说是有价值的
然后反倒他们对这种用机器来替代人来提高所谓效率的技术就是比较克制然后我就想到弗雷塔他应该在挺多地方都有写过这句文案好像是他 manifesto 里面的吧类似是我们放弃 we give up speed to win time 什么的好像是类似这样表达就是我们可能会选择放慢速度来获取一些时间
然后我就又想起来我之前听说过伦敦一个建筑事务所就他们是会保持员工一直在 200 个人上下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这个事务所最舒适最能保持每个人工作不加班完成工作又能拥有工作自由度创造力的一个尺度
所以一旦业务扩张需要招更多人的时候,他们就会反思说,我们是不是活太多了,是不是需要拒绝掉一些业务了,我们是不是变太大了,这么大是不是不太好了,这么想的结果就是他们可能就会拒绝掉这些新来的大的活动。
而不是说我接了一个大活我要用力招更多人来支持我接这些大活我觉得这个想法对我们这种一生要抢要增长的东亚人就是还挺难拥有这种想法的因为以前都会觉得说业务扩张肯定是好的嘛就你招越多人就说明你这个公司就是越欣欣向荣的
工厂 tour 的最后是回到他们办公室看他们的一个新材料跟他们的一个理念介绍那个理念就叫 circulatory roadmap 可能可以翻译成闭环路径
又还挺巧的,因为我是上礼拜从苏黎世回到伦敦,然后这礼拜一上的那节课正好是讲可持续的,我就发现就是上课讲的可持续跟在 FRETA 体验的可持续是可以串起来的,就感觉在工厂的那段经历有点像是在给我上课上的 PPT 配了很多图或者很多实境感受,学习这些理论其实不难,
我们都知道在这个时代设计应该坚持什么应该不破坏世界应该善良但是我之前很拧巴的是我不觉得在资本主义洪流下品牌真的能做到这一点之前跟杨一聊那期关于伦敦播客的时候
我好像有说到就是我觉得挺绝望的因为学校学的东西就是各种让你反思消费主义反思资本主义但是其实毕业工作了之后很有可能你就是落入资本主义陷阱你就要成为 greenwash 的帮凶然后这次去苏黎世之后我就发现真的有品牌是在这么做的就 Fretta 在做的事就符合我上课学到的那些设计方法跟理论甚至他们做的更超前
而且好像是行得通的就比如说我记得上课的时候他就说现在 UAL 就是我现在读的学校里有个很明确的关于设计的 framework 这个 framework 里就有很清晰的关于可持续的为什么和怎么做以前说到设计包括现在很多大公司也都是这样设计的时候其实出发点是我要怎么解决用户痛点我要怎么抓住用户心智
但是在这个 UAL 的可持续 framework 里面设计要考虑的是四个维度一个是 form 就样式一个是 function 功能一个是 value 价值还有一个就是 sustainability 就可持续然后这四个维度是没有先后的它们是一样重要的所以就是你要设计之前其实你就要把这四个维度摆出来一个一个去思考你的设计是不是满足它们的需要
FRETA 工厂里面我就听到两三次他们都在说要 think the end in design 就是你在设计的时候你就要想到这个产品死后会怎样 FRETA 现在工作中很多重点是在研究新材料其实也是在回答这个问题就是产品设计完使用完死了之后他们要去哪儿
现在大部分他们使用的棚布只能算是废物改造再利用就是把卡车棚布拿过来然后重新利用成一个包然后可能就延长了这个卡车棚布的寿命但是现在那个卡车棚布的材质不能降解所以这些包用户买了之后
用了好几年去修过了去换过了然后呢用坏了用旧了的 Floyta 的卡车棚布包卡车棚布包其实也只能进入垃圾场然后这个就不符合 Floyta 现在一直在强调的那个闭环路径的这个概念所以他们现在在做的一件事就是研发一个
一个能够把这个闭环合上的一个棚部研发这个棚部就是一个很复杂的一个事情因为它是要跟整个产业链进行合作就你要跟物流公司跟卡车公司跟设计院校跟棚部生产商
跟很多合作伙伴一起来合作设计因为这个新的棚布出来之后先会在卡车身上使用然后用了好多年之后卡车没法用了 FREDTAG 把它们回收起来做成包然后用户用个好几年甚至十几年可能中间还要去维修或者换包什么的用到这个包真没法用了这个时候 FREDTAG 继续把这个包回收过来
降解之后重新弄成卡车捧布开始新一轮的闭环感觉是一个十年以上的实验项目 FREITA 这整个项目感觉就是一个时间周期特别长的项目
要和材料专家去研发去测试从很多个选择里找到一个正确的答案我觉得这本身就需要很多时间再把这个正确答案的蓬勃变成商业蓬勃肯定又是需要更长的一段时间这半年在欧洲或在英国经常听到这种以十年二十年为单位的一个项目介绍
我就反思自己过去的工作经历因为我之前做过一个项目就是好像三个月时间你就要完成一整个车库的空间改造然后当时就是和建筑师和设计师和承包商大家加班加点一起做完这个项目然后可能做完这个项目老板们看到你看你可以这么快做完那下次应该可以更快吧就这件事是可以实现的下次我们就两个月来做完
但其实是会有点不甘心的因为你知道做的时候因为时间太快很多东西都是用很一次性的东西所以就是来欧洲就看到他们一方面是很羡慕另一方面就是有被激励到就是我之后我也想要做这样的事然后我就想到我应该是上个月参加了一个讲座是伦敦一个咖啡品牌叫 Assembly 然后我有时候会买他们的咖啡豆他们咖啡豆还挺好的
他们和巴西的一个咖啡豆种植员一起办了这个讲座是讲关于咖啡种植跟可持续之间的一个话题我算是对咖啡还比较感兴趣但我对于咖啡种植其实是不了解的甚至可持续种植那就更不了解了所以我就想说那去听看看好了
其实这个讲座也是介绍他们一个五年计划的一个项目就 Assembly 作为咖啡豆的买手和巴西的这个咖啡农场还有一位巴西农科大的一个很精通咖啡豆的一个教授就他们三个人一起主导了这个项目主讲的就是那个巴西咖啡园的负责人她自己还挺年轻的一个女孩然后这个咖啡园是他们家的一个产业她原本是设计师
然后因为这几年巴西极端天气太多了,而且好像前几年还经历了一次可能是近几十年来最大的霜冻,就是几乎所有的咖啡都完蛋了,然后这个女孩她就想说,如果 50 年之后我还想种咖啡,我需要做点什么?
于是他就回了老家跟家里人一起来打理这个咖啡园然后这个五年的可持续咖啡种植项目是 2020 年开始的他会在咖啡林边上种很多树让这些树长成一片小森林然后小森林就不仅可以为咖啡树提供树荫也能让一整片土地拥有自己的生态系统因为那个巴西农科大的教授
他的研究是说影响咖啡豆风味的其实可能不是海拔,而是有没有树荫,然后他们现在就在实验这件事,但实验结果是怎样其实是没人知道的,然后这个五年计划是从 2020 年开始,也就是说他们要到 2025 年才会收成第一批咖啡豆,然后他们这个项目是没有政府财政支持的,
只有 Assembly 的老板跟这个巴西女孩她俩自己投钱做其实是很未知的一笔投资因为你不知道这些咖啡豆风味会是怎样就很有可能到了 2025 年气候变得更差然后你就发现这五年徒劳了也有可能真的走出了一条路然后那个巴西女孩她在介绍这个项目的时候她就强调了其实气候变暖不仅是气候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这一片土地上种植咖啡豆的不仅是他们家整个小镇其实一直以来在做的就是种咖啡豆可能会做的也就是只是种咖啡豆所以如果极端天气恶化到整个产业无法持续了那就是一整个村庄的人都会失业对
对所以他现在就是很有使命感的在做这件事品牌就愿意做这些事都挺让人佩服的而且是在现在这种经济也不太景气的时代就不管是 Assembly 或那个巴西农场就作为一个这种小小品牌还是 Floatag 作为一个更大一点但也没有那么大的一个跨国企业他们一直在做的事情其实已经比市面上大部分公司都更好更有责任心了他们完全可以不用冒险去做这些未知的事情
而且对 FREETAG 来说就是蓬布已经是他们的招牌,然后亚洲市场有那么大,上海有那么多人每年愿意买那么多 FREETAG,但他们就还是会选择去花更多预算,更多时间去和更多机构跟个人合作,然后开发一个未知的材料,这么折腾这件事为了符合自己内心的一个价值。
就觉得还挺受鼓动的因为我之前小红书也发过就是我会觉得如果是我的话我觉得我可能不敢做这个选择我可能就会逃避然后就说到这就又想到另一个我很喜欢的实验室是一家旗下的 Space10 他们应该是在去年差不多这时候关掉了 Space10 过去十年其实也一直在做一些很创新的尝试
然后虽然去年关掉的时候其实他们没有名字说为什么不关但是有个采访里我就看到说 Space10 创始人是说创新从来不在宜家的日程上我们很开心已经拥有这样的十年了但现在的宜家跟十年前也已经很不一样了
因为就如果经济很好的时候宜家肯定是会有预算继续支持这个想法很飞探讨很多跟城市跟技术跟人的居家生活怎么过得更好就相关这个理念的 Space10 这个很理想的实验室但经济不好了对于大公司来说最先放弃的肯定也是这些短期内三年五年内赚不到钱的项目对然后还看到了 FREITA 最新最新的一个产品
我完全被收买我十分想买这个包它是一个全黑的然后叫 mono PA6 我最开始看到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它是 mono 嘛就 mono 单一的那个单词我原来以为它是纯黑的所以叫 mono 后来发现自己真的想太幼稚了它叫 mono 是因为它整个包只用了一种材料然后那个材料是 PA6 是一种可以循环再利用的尼龙材质
然后因为它整个包只用了这个材料就意味着就整个包你不要了之后它是可以一整个拿去降解跟循环的但我喜欢它的其实不仅是它这套可持续的叙事就它功能真的很好比如说它是防水的然后它前面的外胆是可以拆下来变成一个单独的小背包的骑自行车很合适而且很好看
这个包应该已经发售了它好像也是 FREETAG 目前第一款完全实现闭环的产品这个 Mono PS6 它肯定不是那种抓眼球的包和常见的 FREETAG 那些很有自己特征跟特色的包差特别多就如果你不花时间去看它背后的故事不花时间去了解它这些设计细节你就会觉得它跟一个普通的优衣库的包是没什么差别的但我也很喜欢优衣库
就是话说回来好像说这些这些人是热衷冒险的似乎也不太合适因为可能 Fruita 这两兄弟压根就没想这么多就跟那个咖啡员那个女孩说自己其实做的时候没有想着要拯救全球变暖要保护地球这样的大使命他纯粹就是想着自己
我要怎么做才能让自己 50 年后还能继续种咖啡然后我也记得之前看了一个采访就是弗雷塔兄弟俩说自己开始做包也只是因为自己作为设计系的学生然后很爱骑自行车但没有合适的很能装的防水的包可以骑车时使用所以他们就在自己家厕所洗棚布然后在厨房把这个洗好的棚布缝成了弗雷塔第一款包的样子然后他们就背出门了
朋友们看到觉得真不错就让他们再多做几个然后他们就多做几个从卖给身边朋友开始慢慢慢慢地卖到了现在其实我现在电脑上还贴着一张贴纸然后贴纸是写那个 Say a lot about Lidl 这是我上学期一节 workshop 上一个快 80 岁的爷爷来当课作讲师然后
然后他就说设计时其实不需要想很远的因为很多人要写自己为什么设计都会写那种我想要改变世界我想要为更好的未来出一份力就是会写这种很远大的东西然后爷爷就说 speak a lot about little 我认为这是我去年听到的最有价值的一句话所以我就把这句话贴在了电脑上就是当做一个提醒吧
然后呢就是说到这件事再扯回来 FREETAG 又零三想到 FREETAG 的另一件事是 FREETAG 三十周年的一个 campaign 这 campaign 标题好像叫 The original copy of the copy of the original 就是跟绕口令一样
前提就是 FREITA 刚出来不久的时候就被抄袭了而且是被苏黎世一个很大的连锁超市然后那时候他们其实只有第一个包就是那个大邮差包这个超市呢就抄袭了 FREITA 这个邮差包的造型然后用塑料材质做了一个防板很绝的是 FREITA 的这个邮差包中间是有一个那个黑色的品牌小标的嘛然后就写着 FREITA 也就是星期五的意思
然后这个连锁超市就把这个小标的 Fretta 改成了 Donuts Tag 是这样发音吗反正就是德语星期四的意思这个抄袭的技术含量我感觉跟那个康师傅康帅傅是差不多的
但是好在就是苏黎世消费环境还挺好的就舆论都站在了 FRETA 这一边然后迫使这个连锁超市下架了这个盗版包在 FRETA 三十周年的时候 FRETA 跟我一个岁数
对反正他 30 周年的时候 Freddick 就把自己苏里士那个旗舰店改造成了一个超市很可爱然后超市的货架呀水果篮呀那些都有然后水果篮里就放 Freddick 的产品然后他们专门出一个限定包型就是所有的 Freddick 小标都改成了那个 Donut Stock 礼拜四小标然后会限量发售然后所有发售的那个钱好像都捐给了
某个文化基金会什么的然后这个包的系列叫 copycat 他们第一款那个油菜包的系列名号是叫 topcat 官网上还有一个大概三分钟左右介绍这个 campaign 的视频特别好看就视频的开头是你记得 90 年代是怎样吗
然后就回顾了一下 90 年代是 Techno 开始进入夜店的年代是万维网产生的年代然后也是 Fretta 的包被抄袭的年代然后故事说着说着说着这整个视频的最后一句话是说 30 年来 Fretta 都在关注那些需要被关注的事情 Not just for the big thingsbut for the small stuff too
就是不仅关注那些世间大事然后那些小小事其实 Fretta 也在关心对就又串到我刚刚说的那个 speak a lot about a little 再说回那个 Fretta 工厂我这次在工厂就发现他们工厂里有很多很可爱的细节我认为这是开心上班才会拥有的一些办公室细节
比如说就是像我刚刚说那个质检不过的捧布上会贴着红色的悲伤小脸的一个 logo 然后有的人的办公室的门口就会用 Fred 他的贴纸贴成一个女孩头像的表情然后有的贴纸上画着带笑脸的爱心啊什么的就是还挺多可爱的细节的
对其实就是说回一开始录这播客我说到我最开始被 FRETA 吸引其实是因为那个纸袋上的那些苍蝇好像也是一些小小的事情对然后现在最后要么就说一下 FRETA 我最喜欢的一个包型就是 F262 叫 Julian 的那个包型它是一个比较大的 tot bag 然后还有一个写挎的那个袋子
因为我的生活里其实没有那种很需要正式打扮出席的场合我自己也是比较害怕那种场合的然后我每次出门都会带很多东西就是可能要带一个本子要带一本书然后有相机有充电宝有纸巾有湿巾有保温瓶等等所以就是对我来说包就是个工具它本身不应该是那种需要被我好好照看着也需要被呵护的
然后它要能够装下这么多东西而且还要让我觉得走路不麻烦然后我用了这么多款 FREITA 的包之后我发现就是 F262 是最能满足这个需求的一款包而且 FREITA 的材质本身就是能让你背着这个包不管是什么天气你几乎都是能应对的
我现在我几乎是每天都离不开这个包对好像就是这样然后我我推荐大家都可以去 FRETA 官网上看一下他们那个 circulation roadmap 就这个网站本身也很有启发而且设计的很美就是他会介绍 FRETA 是会在哪几个环节进行循环的然后也会把他们自己的碳排放的一些报告放在这个循环路线里面嗯好像差不多就是这样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