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79:即兴闲扯韦家辉,聊聊《大时代》《和平饭店》。

E79:即兴闲扯韦家辉,聊聊《大时代》《和平饭店》。

2024/8/11
logo of podcast 过期电影报告

过期电影报告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武侧
陈牛
Topics
武侧: 我想以《大时代》这部剧集为开端,深入探讨韦家辉导演的创作风格,以及他作品中体现的时代变迁和社会议题。韦家辉导演擅长在电视剧创作中展现极致的戏剧冲突和煽情效果,他的作品中经常出现人物性格的巨大反转,先将人物刻画到极致的负面,再展现其另一面,这种手法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此外,我还想探讨香港电影的创作现状,以及新一代导演与老一代导演在创作风格上的差异。 我个人对香港电影和文化的了解或许比一些香港本地人还要深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就能完全认同“香港人”这个身份。我来到香港后,对香港社会和文化的理解不断加深,但我的身份认同仍然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韦家辉导演的电影,特别是他的商业片,在香港影院的票房表现并不理想,这或许与香港电影市场的变化有关。他的作品,尤其是剧作上的手法,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陈牛: 我先接触的是韦家辉导演的《世纪之战》,之后才看到《大时代》。我对《世纪之战》的剧情细节记得不太清楚,特别是女主角,这可能与我小时候家乡的电视信号不好,错过了《大时代》的播出有关。我小时候居住的地方并非粤语区,所以TVB对我的影响有限,我的普通话比粤语好。 我是在认真看电影之后才认识韦家辉导演的,而《大时代》这部剧集对我来说影响深远,它让我对香港社会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虽然我来到香港后看了很多香港电影,但我对身份认同的思考更多的是基于自身的生活习惯,而不是影视作品。 我认同武侧的观点,韦家辉导演更擅长电视剧创作,他的电视剧更具戏剧张力,人物刻画也更深入。在香港生活久了,再看《大时代》中关于公屋生活的描写,感受会更深。我小时候看香港电影,很向往香港的城市化和时尚感,但来到香港后,这种感觉有所减弱。

Deep Dive

Key Insights

What is the documentary recommended by Niu G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odcast?

The documentary recommended by Niu Ge is called 'The Man with a Thousand Faces,' which explores the story of a man in France who deceived multiple women by assuming different identities.

Why does the speaker find 'The Man with a Thousand Faces' interesting?

The speaker finds 'The Man with a Thousand Faces' interesting because it delves into the real-life story of a man who manipulated multiple women by adopting various personas, and the documentary investigates his true identity.

What is the main focus of the discussion about Wai Ka-fai's work?

The discussion primarily focuses on Wai Ka-fai's work, particularly his TV series 'The Greed of Man' and his film 'Peace Hotel.' The speakers analyze his storytelling techniques, character development, and the impact of his work on Hong Kong cinema.

How does the speaker describe Wai Ka-fai's approach to character development in his TV series?

The speaker describes Wai Ka-fai's approach to character development as melodramatic, with extreme emotional shifts and dramatic situations. His characters often undergo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s, making his TV series highly engaging and emotionally intense.

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Greed of Man' in Wai Ka-fai's career?

'The Greed of Man' is significant in Wai Ka-fai's career as it is considered a masterpiece that blends martial arts storytelling with stock market drama. The series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speaker, who admired its unique approach to storytelling and character development.

How does the speaker compare Wai Ka-fai's TV series to his films?

The speaker believes Wai Ka-fai's TV series are more impactful than his films. While his TV series are melodramatic and emotionally intense, his films often struggle to balance artistic ambition with commercial appeal, resulting in less compelling narratives.

What i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eace Hotel' and Kowloon Walled City?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eace Hotel' and Kowloon Walled City lies in the film's setting, which is inspired by the lawless and chaotic nature of Kowloon Walled City. The film's premise, where a hotel provides sanctuary to fugitives, mirrors the real-life reputation of Kowloon Walled City as a haven for outlaws.

How does the speaker describe the evolution of Wai Ka-fai's filmmaking style?

The speaker describes Wai Ka-fai's filmmaking style as evolving from highly creative and experimental in his early works, such as 'The Mission' and 'Peace Hotel,' to more commercial and mainstream in his later films like 'Himalaya Singh' and 'Detective vs. Sleuths.'

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Mission' in the context of Hong Kong cinema?

'The Mission' is significant in Hong Kong cinema as it marked the beginning of Milkyway Image's unique style, characterized by unconventional storytelling and visual techniques. The film is considered a groundbreaking work that defied traditional Hong Kong film norms.

How does the speaker view the current state of Hong Kong cinema compared to the past?

The speaker views the current state of Hong Kong cinema as less innovative compared to the past. They note a decline in the bold, experimental storytelling that defined earlier works by directors like Wai Ka-fai, attributing this to a lack of experience in genre filmmaking among younger directors.

Chapters
武侧和陈牛聊起了最近看的电影,包括一部关于法国骗子的纪录片和一些在香港和内地上映的电影。他们对最近上映的电影评价不高,所以决定聊聊韦家辉导演的作品。
  • 陈牛最近看了很多电影,包括一部关于在法国行骗的纪录片。
  • 他们对最近上映的电影评价不高。
  • 决定聊聊韦家辉导演的作品。

Shownotes Transcript

哈喽大家好欢迎收听本期的过期电影报告我是武侧今天跟我一起聊天的是陈牛大家好很久不见了我们听友群上也说很久没听我晒恩爱了我就上来晒一下恩爱你最近跟你女朋友咋样了像所有人的爱情一样看看电影啊什么的

最近到底看了一些什么电影呢香港有上其实看了还蛮多的比如看了一部最近那个 BC 在搞什么欧亚纪录片他有好几部我是有兴趣然后我们看了一部全面男人什么的就有点类似那个现在流行的那个什么电话片案什么的但是他是一个真人真实存在的有一个人有点像就我们看以前的那种爱情片就是有一个男

一个男人在不同女人之间周旋以不同面目不同身份他这个纪录片是一个真实有一个人就是在法国骗了好几个女生然后那纪录片的导演就去追查这个男人的真实身份是什么我觉得还挺有趣的不过最近好像香港好像也其实上了一些大家比较受瞩目的电影好像也不多总体来说影视很多电影不是特别有聊的

兴趣然后我在内地的话我也就看那个什么抓娃娃那我看的时候观感也是非常不适的但因为这个戏票房不是挺好的也懒得聊了没有很多兴趣聊这个很热门的戏所以就说约牛哥一起聊一些老的东西我们今天说一起来聊聊韦家辉韦家辉导演因为我没有系统聊过然后今天就当扯扯蛋不久前我回家的时候然后其实我又看了一次那个大时代虽然没有看完我大概看了一半

所以我就想用大时代这个做契机去聊一聊

韦家辉这个编剧这个导演牛哥好像你之前说你是先看了《世纪之战》再看了《大时代》对不对我看《世纪之战》的时候其实它也已经是重播了就那时候要是我那时候还没有来香港就那要是他中午他有一个重播的剧场就大概是一点多吧就那时候就是大陆的学校是午休的时间吧他有好看的电视剧我就可能没有午休在家里看电视啊什么的

然后就那时候就看了《世纪之战》那时候我还是还没看《大时代》但这个《世纪之战》我也觉得挺好看的就当时来说然后我刚才也跟你说过就是我印象深刻它的剧情架构跟《大时代》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嘛男主角他就起伏啊那种本人是一个家境很好然后

就沦落了然后就沦落街头然后又又东山再起这种类似这种架构了然后他流流落街头的时候他跟他有个朋友是一个当时亚视的一个经常演戏的那个胖子他好像尿毒症还是什么的电视剧里就是就他们他们两个人的感情然后像他们在街头上的感情有关的嘛然后我就一直一直记得这个

可能是那种兄弟情吧当时小时候对这种然后我最近看了一下就是有一个很重点的东西我竟然没有记得就是《世纪之战》进来的徐敬磊

演的女主角那你就等于没看这不是那个戏最大的一个点吗就是嘛就是我竟然连这点都忘记了因为徐静蕾当时应该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个明星我竟然完全没有印象忘记了我那时候也是喜欢徐静蕾的但是我看到她我还记得我看娱乐新闻然后这个戏刚刚出娱乐新闻的时候这个戏叫大时代 2000 因为它 2000 年推出的嘛但是我看到这个新闻我还有点失望因为就是因为大时代对我来讲

太重要的一个戏了心里都觉得一定是周慧敏嘛就是演那个哈姆威那个角色想不到就换成徐庆磊了虽然当时也是蛮喜欢徐庆磊的但还是挺失望的所以我的年代跟你的年代差太多了你 2000 年竟然都没看过《大时代》而且 2000 年你为什么还在大陆呢我 03 年才过来的嘛

那作为一个广东人其实你应该也应该在年少的时候做一个 80 后就为何会没有经历过大时代这个剧的洗礼呢大时代你是正就是 92 年啊那时候还很小啊我住的那个镇根本就收不到这个电视台但我也看那个世纪之战我就不是很看得下去了就是可能是因为我先入为主了因为好多人后来我看 Facebook 好多人也在说这个戏其实也是值得看的因为写法就是很颠覆性嘛

但是因为雅式的制作啊然后各种演员啊然后包括美术啊造型啊总是觉得跟 TVB 还是有差距了所以看的感觉其实不是特别好因为当时你光看世纪之战那个编剧的阵容啊其实还是还是想看的比如他编剧也是游奈海嘛叶天成嘛那编导也有那个谭朗昌什么其实基本上都是电影电影挂的一些编导只是说出来效果就是好像还是觉得就是差了一点点

两个台的那个资源都不一样就是我其实好奇想问问你就你说你镇上那个信号什么不太好但那个时候像 TVB 这种东西对你们那个地方影响大不大比如城里长大的小孩他就从小看港剧那他的粤语其实就我们那个地方不是粤语的地区我们是客家话所以城里的那些小孩他们的他们很多人会说粤语这个是可能是最大的影响然后

对于我们这种受不到的就我们可能会普通话好一点不是啊但是我自从跟牛哥相识牛哥不喜欢跟我讲普通话然后他现在又说自己是普通话好一点所以就令我非常的觉得讶异那我小时候确实是来香港之前确实是不知道那时候不留意这些木头

幕后比较留意的还是幕前的就比如刘清云啊郑孝秋啊这些还是比较知名的演员嘛然后郭艾明也很知名就《世纪之战》还有一个陈伟嘛陈伟当时我觉得也很好看因为他也是亚姐出身嘛陈伟我当时也挺喜欢的那你是什么时候开始知道伟家辉这号人物的

可能真的是开始认真看电影之后吧就来到香港之后我真正电影院看的第一部伟佳辉应该是喜马拉雅星那你认识伟佳辉真的比较晚我中学时代看那个大时代的时候就已经知道

而且他其实大时代对我影响很大的你看我那个豆瓣那个我的头像其实就是大时代里的那个刘清云嘛因为大时代这个戏对我来讲有种洗脑的功能就是因为他里头有一集我记得特别清楚就是刘清云被他那个师傅就叫叶天嘛带着个方展博去了他那个一个假的股票市场因为他那个罗月林那个角色已经发疯了嘛然后他就让这个方展博说你要找到自己的世界对吧做人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世界

方展博就好像疯了一样他说我的世界就是股票什么的然后那些话对我来讲小时候看的时候很像打鸡血我就觉得我要找到自己的世界因为他那个戏整体很有武侠片的感觉大时代对我来讲最大的特质是它是武侠片的一种变种它是用武侠的方式在写商战所以那个股票到底怎么炒呢

本质上没有那么重要的重要的是他那个招数比如他会说什么铁索连舟对吧然后什么草船借鉴会有很多这种就是其实他也回避掉真实的一个股市的一个交战的一个方式用了一个比较虚的武侠片的一个方式去写一个股票市场他对我影响大也是因为小时候我很喜欢看武侠片吧大师大师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所以我对伍家辉的印象就很早就非常的深后来他的电影我都一直有留意

从《大时代》开始回头看他以前的戏了回头去看他马场大亨或者说看他《义不容情》后来就看他拍的电影所以《银河印象》都是在《大时代》之后我才喜欢的《大时代》第一次看我其实不太记得因为 TVB 也是经常会重播的然后上一次看就是那时候我跟你应该认识了应该是 2016 年还是什么它又是一次重播然后又掀起了一波热潮在香港

那有什么印象呢你第一次看也好重温看也好第一就是你发现就是这个剧真的很久了就比如里面的小演员那个唐宁他都已经离开好像已经离就长大之后在 TVB 演了很多剧之后都已经离开 TVB 了我记得很多就传媒就突然因为这个重播而去追访曾经的那些原演完

比如邵仲恒啊就邵仲恒变成了一个胖子了那时候就感觉时光飞逝非常快然后他那个剧本身也是一个时间跨度很大的一部剧嘛好像他时间跨度实际 20 年吧里面应该有然后丁谢孝应啦每次大时代重播什么

或者说郑孝秋的电视剧上映都会导致股市下跌嘛就丁薛这个角色的他的个性那种就自以为正义标榜然后其实做的都是坏事啊这种印象也很深刻那你对这个剧就这次重温有什么感觉是跟以前不一样的我主要觉得还是觉得伟家辉其实适合写剧

他其实写电影写的没有剧写的好怎么说他的剧比较 melodrama 了就如果以一个做编剧也好做创作的眼光去看他写的电视剧但是就是 melodrama 的电视剧里特别好看就是因为他是一个起伏非常大然后戏剧的效果也特别强然后特别煽情特别那个极致的一个处境但你放到电影的时候他那种因为他电影又想做一些作者化的东西就是因为他剧是通俗的他这么玩 melodrama 其实非常好

但他电影的时候一旦他到作者性的时候要用这些手法推到非常极致非常夸张的时候其实是不太好的或者说他其实有点两头不靠就是你作者呢又没有很作者整个戏剧化通俗性呢又没有说非常通俗性所以我后来就觉得其实伟家辉真的是适合写剧而且关键是篇幅够长啊

我后来回想我家辉写的电影其实他电影里的角色的人物的那个个性都没有他电视剧里的精彩因为他电视剧的戏份太长了比如说写丁蟹可以用那么多篇幅写这个人疯到什么地步对吧每一次他有一点点变化或者说写他孝敬父母就这样的一个扑街这样的一个神经病对吧但其实他也有他好的一面嘛对不对他对他妈很好然后他其实也真的在乎朋友的

但只不过他在乎你他是一个非常就是他老觉得自己是对的嘛他是那种特别能自洽的一种性格嘛那我就觉得这个好处也是在于篇幅那你比如说你说的喜马拉雅星他就喜欢写群戏在电影里写那么多人但其实每个人能写的部分其实很少很少就是没有太多戏份去写这个人所以我一直觉得他其实写电影剧本就是没有我看他剧那么精彩的

然后我再看也再次确认就是他的这个很多手法其实我以前看的时候就印象很深了我觉得他有一些手法是以前我很想学的因为我刚刚大学毕业的时候做创作的时候就很想学伟嘉辉的手法然后后来我看他几部电影我就发现他有个手法是他经常用就他会先把人往负面的写会一开始这个人出场先是一个负面的形象然后写到非常极致然后突然有场戏他就突然退死突然反转

然后揭示这个人的另外一面那这个人物胡光就那一场戏就突然间立足了就比如说他写那个我昨晚见到鬼就是郑秀文那个角色就是一直写他这个人其实很负面就是吼嘿啊然后好像对这个刘清云完全没有感情啊只是贪图刘清云的钱啊就写的好像大家对他的观感非常差但是他突然揭晓就是反转那一下就让你感受到原来郑秀文是非常爱这个刘清云的就好像虽然说认识短短几天时间但他的情感是非常深的那这个写法就从大时代就开始

就比如说成年那个方展博的出场就我用的头像我用的方展博那个头像就那场戏就他一直很黑啊就他成年以后什么也不想干每天无所事事写到非常极致说他睡天桥底下呀然后每天不醒的只要有机会他就睡觉了然后那个蓝洁颖演那个林姐把他拖回家他也不管了找个床继续睡就好像在逃避一切然后你对这个人物就印象很差嘛

觉得他是一滩烂泥然后也是写到非常极致但突然间有场戏就是那个贱婆婆就是丁谢她的老妈就以前照顾她的一个保姆就是由李轩演的一个贱婆婆来他家找他找他以后然后就逼刘清云这个角色要有个反转他突然间那场戏就爆发

就把他心里所有的东西都宣泄出来就让大家一下理解了他之前为什么会这么废因为他不想面对现在他自己的处境加上他家道中落对家道中落也好看到家里过成这样加上他爸爸被丁谢打死就很多很多的痛苦他要掩饰然后就那场戏这个人物一下就出来了就那场这个人物一下的转变所以就说这个手法是我一直被伟嘉辉影响很深的就写人先往一个负面的极致写一个人而且要推的非常的极致非常的极端

然后突然有场戏就突然间都回来然后都回来就是这个人物高光的时刻所以我觉得这个创作印象对我来讲是比较深的了也因为这个原因其实我一度是想跟伟家辉学编剧的我记得我那时候毕业呢然后银河他那个有问我要不要去跟杜导做副导演然后我就问能不能跟这个伟生学编剧一方面当然那个银河的那个副导演那个薪资特别低嘛根本就生存不了嘛

就是因为我一直觉得剧本对于导演更重要了我想如果能进去的话如果能跟伟生学编剧是最好的了但当时因为他说伟生已经不收徒弟了嘛他关门弟子收完就不再收了所以我就没有就题外话了就没有机会再跟他学剧本但除此之外其实我还想跟牛哥探讨一件事了因为你刚才说你其实看这个戏比较晚了嘛不管怎么样肯定是来香港以后才看的像我也好啊

你这个女朋友也好其实都很喜欢香港电影香港影视剧然后其实我们对香港文化香港影视的了解可能比很多本地的人其实要深很多的就是香港这个身份的东西我有时候就是不懂的就怎么样才算真正的香港人就哪怕我现在是个香港人比如我已经习惯了用繁体了

在香港工作生活这么多年用繁体字那我打繁体字的时候不是还有人在 challenge 我吗上次有人说我是装逼嘛对不对然后我就想问就是说在你看来怎么样才算一个香港人呢就我们这种好像是新移民但其实我们对香港的了解或者对这些东西文化对我们的影响好像比一些本地人可能更深就这件事情我觉得已经内化了就是我不需要特别是去标榜自己而且我觉得我的情况可能跟

现在过来读书啊工作的不一样就是我是家庭团聚过来的嘛然后我过来的时候我的那个年纪就是干干嘎嘎的不是很小也不是很大就是青春期你还有点反叛你还在接收外面的东西的时候其实刚过来的时候那个融入

其实也是经历一段时间去融入的你还就是我那个年纪就是十来岁又还没有成年对家乡的毕竟生活十多年嘛就那感情还是很深的所以然后我也是一个从乡下来到大城市然后就会很多东西有新鲜感然后也会有些东西会有抗拒感就是你发现当你来到一个不是你熟悉的地方你会看到有一些东西跟不自己

的生活经验或者说跟自己本来的文化不一样的东西你会有点抗拒就是说这种东西不太好啊会有就会觉得这有些东西没有自己家乡好啊当然他也他也有很多很好的东西但是你会有一种抗拒感当然这慢慢的就你当你习惯了这个地方的时候你反而会变成了一个很自然的东西然后其实我来我来那时候就是中感矛盾基本上可以说

很小很小然后我在学校也没有什么什么就比如说我们我最近看但愿人长久也是一个那个导演也是他也是新移民嘛小时候过来香港然后拍的电影也是讲新移民家庭的嘛很多人就会讲那个身份的东西但是我觉得

但是我觉得那个电影本身跟身份没有太大关系但是香港人现在很喜欢讲身份就我刚刚过来的时候还没有中港矛盾的时候然后大家对我也很有善然后我们学校其实也有每年都有十几个新移民的学生吧然后香港政府也有

他们有一笔钱会给学校去支援新移民学生去融入香港的比如给你去补习英文什么的其实那个融入的过程我觉得就不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我觉得还是回想起来还是挺愉悦的也没有什么人说你是大陆过来的汉话仔

就会排斥你我是没有遇见这种情况然后反而是我出来社会之后那个中高矛盾开始升温了那时候就开始大家讲身份的时候就香港人也在讲身份然后可能大陆过来读书的人也多了然后在讲身份这个问题才成为我可能真的会去想的问题我可能那时候也很多像你比如你也是我的朋友你也是过来读书那时候很多这种朋友们

然后可能会之间会讨论一下这种东西因为社会上就在讨论这种东西因为香港人也讨论这种什么是香港其实这个东西你梳理一下其实这个东西也不是说这些年才发生就是就比如你看陈冠中他们那个年代 70 年代他们他们读大学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因为那时候是一个

殖民地的时候他们也在反思香港人到底是一个什么什么其实这个东西一直是存在的只不过是它有什么形式去出现就是它是一个抗拒中国人身份的形式出现还是说他去怎么思索中国人跟什么英国殖民地这种关系去不同阶段也不同形式的体现但比如说像这个

我说回到这个影视上面就你看香港的影视对你增强那个身份认同有帮助的嘛就比如你看多了因为你其实在广东的时候未必有看这么多吧我觉得你来香港以后也看了很多香港电影其实也不是啊就是我在广东的时候也看的基本上也是

香港的电影只不过是就普通话配音的因为我家我跟你说过我家以前是开戏院的其实我看特别多香港的电影但是韦家辉不是当时的一个热门的就我们看我们那个时候成龙啊周星驰啊李连杰啊这些了所以看这些电影你说对自己身份我的身份比较尴尬就是我是广东人但是我又不是我的母语又不是粤语但是其实粤语跟客家话还是有一点相近的地方

就是很多人强调说广东人啊讲广东话我就觉得很奇怪广东还有客家人呢还有潮汕人呢我不觉得这个东西会特别说跟自己身份构建有很大的关系我觉得反而是自己生活的一些习惯是比较有关

那或者不说构建身份了,就是说当你来香港住的久了以后,对一些影视剧里的东西会不会感受更深呢?就比如像大时代,他们一家不是住在公屋里吗?对不对?你其实也是住在公屋嘛,他们那个也是个屋村嘛,那比如你到了香港生活了,再看这些情节,因为你是来了香港之后才看大时代这个戏嘛,那会不会感受比如说相对我们这种之前在大陆待更久的,就是会有一点不一样的地方?

我也曾经跟我女朋友说过就是我说我小时候我爸在香港之后我说我就看香港的电影经常有时候看到笑巴就电影里出现笑巴这个东西那我想一下当然没有笑巴这种东西了就是想象有一天自己在自己来香港之后做那种笑巴就是我很向晚的那种生活

小时候看香港电视剧也好电影也好就是现代题材的就不是说古装题材就很向往香港这个地方觉得它的城市化它的时尚那种感觉后来来到香港之后 2000 年来的时候其实大陆也已经发展的差不多了吧就也不是一个很落后很穷的地方了就是那个反差其实已经没有那么大了然后最近我又看在 YouTube 上看到一些 80 年代 90 年代的一些广告

比如大家乐的广告我还是有种那种感觉就是小时候看香港的东西那种现在很多人喜欢说港风可能就是我小时候觉得那种港风就是那种时尚感就我现在看 80 年代我还会觉得很有那种时尚感但是现在反而你生活在香港的时候觉得香港其实有些东西也确实有点老土

我们探讨这个身份稍微就是穿插一下我们回到这个戏上面其实也是以前我能看经常看这些三四十集包括创世纪都一百集你现在让我再看四十集的剧我都未必能看得下去因为好多电视剧四十集其实变化没有那么大以前的戏真的是密度很高就每场戏那种推进就让你真的是追看然后看完有种感觉是追完一部剧有点怅然若失的感觉

就因为你好像跟他过了一辈子啊或者像看像这种家族戏啊有时代啊经历了很多很多然后突然间结束了就不能再 follow 他的生活了而且以前是每天一集嘛现在香港还是每天一集但是大陆的好像电视剧都已经不一样了那种感觉也不一样了就是但你说你好像在那个电影院也看了很多伟佳回别的电影嘛

你说除了这个剧以外最近看的是和平饭店电影资料馆有个宠应挺特别的但是说特别喜欢也不是然后最好最近就刚好九龙城战当时我没有我看完因为我没有看他相关的资料我就直接跟我女朋友说我说

这个不就是九龙城寨吗再搜了一下其实这个东西已经很早有人说这是九龙城寨了就和平饭店那个寨子他当年好像伟家辉好像当确实好像是就根据这个原型去想象那个

就和平饭店里就是有一群那个店长就是周运发演的一个有传说的男人嘛他里面的住客都是外面被人追杀啊被人就欠债啊什么的就逃到他们饭店里有个江湖规矩就是任何人只要他到了和平饭店的范围内所有追杀追债的人都不能进来对他做任何事情不然的话就是破坏了规矩然后就周运发就会

怎样怎样之类的整个江湖也遵守这个规矩这就有点像九龙城寨那种罪恶之城的那种感觉我女朋友也就她印了一句也很有趣的话就是说都是很大风因为九龙城寨最后起风了然后和平饭店最后也是起风了联想到这两个都是银河背景的人创作出来的风好像是他们的好像把他们串起来了其实这个戏我也是很早看其实我也在电影院看了这个戏

我在我在大陆的电影院应该是 96 年 97 年我都忘了然后我这么早对对对因为这个戏在大陆而且我在大陆看的时候他不叫这个名字的他在大陆

他的内地的名字叫老板的故事阿郎的故事续集对他真的就是老板的故事因为他那个海报我都记得很清楚就是那个时候还是首会的就有画了一个首会的海报然后我就去电影院看那个电影然后那个时候因为我很喜欢周润发吧那个期间不正是看一些赌神那种电影的时候吗

然后你去电影院看这个电影的时候其实我那个时候第一次在电影院看我觉得很难看因为它节奏很慢特别 97 年的时候我还是个小学生就我看那个电影就觉得好无聊好闷因为我那个时候看的电影基本都是动作戏有没有多少动作戏有但也是拍的没有那么灵力因为我们那个年代看的都是周星驰那种武装员苏启尔要不是陶学威龙就这种戏然后也不是李连杰突然来一部这种戏我就觉得哇靠

好闷啊就是觉得无聊了然后就也不知道韦家辉那个时候真的不知道韦家辉这个人就是那个时候其实我都已经好像看过大时代了但我都不知道这个电影原来是大时代这个监制拍的后来我再看那个电影已经到我上大学的时候那我再看我就还我还蛮喜欢的就是因为隔了很多年然后眼光啊就是趣味也不太一样了而且其实韦家辉

前几部电影我蛮喜欢的就是和平饭店加一个字头的诞生因为就觉得这个人刚开始拍电影的时候还是很渴望证明自己想很破格一点嘛就拍的东西其实不太一样我后来看他访问他说周润发习惯了用枪嘛所以他在这个戏里特意不让周润发用枪嘛

用什么火把啊什么的嘛尽量有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嘛但就一直失败了因为他拍这几部戏基本上都其实输得蛮惨的但现在我家伙就觉得他就落入了一个很商业化的一个东西了他以前是走这种比较独立比较想破格的方向的后来他拍商业片就是喜马拉雅星啊

或者说最近就神探大战很多大场面对吧跟他早年年轻的时候真的不一样我觉得这种还是这种戏只有你在那种不顾一切的时候能拍得出来未必会成功但是他的那个气质就是很不一样就是你回头看还是觉得像老板的故事对吧就是这个和平饭店你不能说他很完美但确实是一部很不一样的戏对对对很有风格有一丢丢银河早期的东西我觉得

和平饭店之后我就想聊一聊这个一个字头诞生我没有看但是说起有一个我自己的故事就是我两年前在某个杂志就香港杂志任职的时候然后我的主编他是一个写时尚出身的但是他也算是一个文艺青年他也很喜欢韦家辉但他对韦家辉最喜欢的戏就是一个字头的诞生

2022 年就据他说我因为没有看嘛就我知道这个不细但是我一直都没看他的资源好像也比较难找吧就可能真的要去他有但是一直没有出修复的他现在还是那种最早的那个 DVD 还有 LD 的就画质比较粗糙了就我那个主编他特别喜欢这个

这部戏他就说 2022 年是一个字头诞生上映 20 周年还是多少周年他说要访一访问为家会一个字头是 97 年呢如果是 2022 年应该是 25 吧 25 周年好像刚好前一年电影资料馆还是什么也对还是哪家院线也是以类似的名义了就是重映了一下一个字头但是然后那个票也是一下子卖光了虽然他

场数不多了主编他当时反而是不知道他的《神探大战》要上映他就想着他喜欢的一个字头的诞生他本来想叫我去访问伟嘉辉我就去找伟嘉辉的联络我也好像有问过你林河有什么人可以找然后找了也找不到那个人不回复我可能是为所也比较低调他好像不怎么他除了真的有电影出来他出来宣传会接受访问之外平时可能好像也

不太搭理这些传媒的访问的邀请我发现就是上一代那种作者型的香港导演好像都不太喜欢做宣传的因为还是注重在创作我记得有个朋友说他在宣传期以外去找许安华许安华就回复他说现在没有电台上映就是我不做宣传就不像现在了现在好像做导演什么的特别像目前就哪怕有没有戏没有戏好像就不停的要包装自己宣传自己

就跟以前那个年代真的是不一样然后最后就是《神探大战》开始宣传了我发现它是英皇的电影然后我去找英皇那英皇就比较好找他们也回复的很快他们也答应了还请我去他们的公司里的放映室率先看了《神探大战》但是看完之后主编就告诉我他换了人去访问这个电影

韦家辉所以我不用你了对对对就是我看完了陈大大人又做了很多的也做了几天的那个资料收集吧有一个访问是很有趣的就是韦家辉他可能有十几十几年的前的一个访问就是他接受东周刊还是什么的一个访问也是讲他的一些创作的理念啊宗教信仰啊什么

他说他小时候住在华富村他说有一天打雷了劈死了一只龟然后很多人在海边华富村在海边离海是有一段距离的他说很多人围着海龟他看到海龟就被雷劈的壳裂开了什么的

他当时就在想为什么一个雷谁都不打就偏偏打中了这个龟呢就他就开始在想一些佛教的一些东西看到这段我就很想说如果我找伟加菲访问我就想找只龟来拍照但当然后来就换了一个人访问他

当然那个同事他其实访问的也很好了就那个访问还是挺长的聊了很多创作啊宗教啊然后与家辉就说自己其实现在信的是天主教啊对就是这个新闻对我们来讲是很震惊的伟生这么多年一直在电影里宣扬一些很佛的东西因果啊大知老啊然后包括他这个其实世纪之战里就有很多佛教的东西但是最后他竟然选择的是天主教

天主教就刚才我说的那个访问十几二十年前的其实他已经说过他没有信佛他只是对佛有点研究而且他最近是提什么都不离宗教因为我查他最近的新闻他其实是三十届就是今年的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然后颁几个奖的时候他是嘉宾然后他颁奖嘉宾的时候他就又是讲宗教就这个宗教对他来讲

真的好像是非常重要还是怎么样因为他现在说他遇到困难就会向神请教祷告以前的话他就是跟一般兄弟手足一起拍一起努力他也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是不是因为他就是变成这样所以他就可以拍出像神探大战这种戏

但是

但在中国本来儒士道也不分的了你道教佛教基本上是一体的但是天主就是另外一个体系你看我们原来本来打算聊这个一个字头的诞生但因为这个牛哥他没看过嘛所以也聊不了所以就扯了一些伪身的宗教信仰这些

就是这次的聊天就是如此的随性对对对十分羞愧完全没看过但是我又要秀一下我女朋友好像经常在我跟我提起这个戏我的妈呀这个戏有很多经典的场面因为它拍法也比较特别就是说我说韦家辉早期电影是最好的虽然说其实你回头看呢他有过火的嫌疑了韦家辉一直有个问题就是他很过火嘛

你哪怕是一个字头诞生哪怕后来神探大战什么的他都容易过火了但在总体的过火里他早期的创意上或者说他拍戏的魄力上还是就是早期几部戏是最强的那一个字头诞生也相当于某种程度上是银河印象的创业作是伟嘉辉先拍因为一开始杜导演是想以监制身份就是做的嘛所以其实他前期几部戏基本上是挂监制嘛他自己没有说导那么多嘛

但这部戏就是拍摄手法上第一了就是拍摄手法上用了很多广角非常夸张的然后就动啊整个镜头运动啊有时候突然间镜头颠倒了呀就那种摄影手法上就是非常不依循香港电影的一个规矩的就是它其实视觉上是很特别的

然后第二就是他的剧本也是很特别因为他讲了一个命运的选择因为总体应该都是来源于 Kieslowski 的一个戏叫那个机遇之歌后面其实类似的一个戏叫那个罗拉快跑其实也是从机遇之歌延伸出来的但是因为伟嘉辉的这个改编我就觉得他有趣的地方他用了一个香港黑帮片的一个东西的套路

就它其实是个黑社会片然后用了一个鸡鱼之歌的这个主题然后拍的就非常饶有趣味所以我觉得这个戏有一种很香港的气质我很期待它哪一天能出这个修复版了它应该是这个《银河印象》现在唯一一部没有修复的电影因为它版权应该是在华纳那边这个算是《银河》的奠定风格的一部作品了吧

也不能说奠定风格但就是显示了银河的这个公司的一个属性就是不依常理出牌但后来他们的 P 当然没有说拍得这么夸张但还是就是跟香港主流的戏不太一样的

所以说这种特别的感觉还是从这个戏开始奠定因为以前我们还会说啊银河还有其他戏早期有点戏是类似银河的感觉比如说十万火急啊或者说摄氏 32 度啊但类似这些戏其实不算说特别破格其实很多人能接受的戏但一个字头诞生就很不一样我觉得这个戏是很重要的一部

戏也是我亚辉生涯里我觉得最重要的对他来讲就是一个字头单身而且那个年代正是古惑仔电影的时期了就是 97 啊 98 99 啊就是古惑仔电影非常多的时期他这个是 97 年的电影其实有一种也只是有一种反古惑仔的那种潮流嘛就反主流的感觉嘛

最近我们有点说你朋友就是我们聊到就是就你说的这种过火的东西我们的感觉就是最近好像反而就是就香港电影这边来说我就不说世界电影就好像现在年轻导演都是学院派吧就是出来之后就少了这种东西就以前伟嘉辉那一代人他们的强项就是独丘他们独丘就有

好的地方就是有些很精彩的地方就不好的地方可能就有些过火但是现在就我们就会我跟你们就聊起来的时候就觉得好像这种东西好像

变少了然后电影好像也变得就香港电影好像变得没有那么好看吧比如我们聊起就是说近年的一些喜剧啊就是就比如说啊我们看的这两年看的或者说这两年比较票房比较好的泛西宫新他基本上

在桥段上面就没有什么特别好笑的东西他将好笑的东西可能都放在语言上面就好像感觉就没有什么特别独丘的地方其实有几年我跟香港的一些编剧同行聊就是还是就是年轻的一辈大家会觉得独丘这个文化其实不是特别好的

就是因为可能香港的剧本一直在设计桥段然后往往可能因为情节优先了会忽略了人物就比如看乃海近年他写的一些东西我会觉得好像是就是桥段太走在太前面了反而人就好像相对没有说我家辉那个年代可能 doqiu 跟这个人物会结合的比较好一些我觉得这个也不是 doqiu 主要还是我觉得新一代的人类型片的经验太少了

我这个类型当然也包括喜剧了然后比如说写喜剧它那种密度性

当然这个密度就涉及你说的到 Q 了就是一场戏里要多少的桥段一场戏不停的翻翻翻就他会一直往把那个处境再往前推其实现在看也是有可能感觉有点过火其实我看周星驰自己讲那个谭慕鲁点灸箱他都觉得有点多了因为他就是每场戏加的东西太多了然后但就是我就说这种很类型片的就是很考验大家的想象力或者说点子的这种

那个写作能力在新的香港这一辈创作者身上不多见了因为大家一方面可能写写实的东西比较多然后就算写类型的他们也不知道怎么让这个类型的戏剧再往前推这个当然也是伟嘉辉我虽然说他过火了但也是他好看的一个点嘛

就是你好看也是在于过火难看也是在于过火我觉得其实我是不是也跟你们说其实我们老聊银河的时候所谓的银河风格但是我其实很喜欢他们两个合作的那个都市爱情我去年也看了那个

《孤男寡女》《瘦身男女》虽然不太记得剧情怎么但是这些我都挺喜欢的《龙凤斗》当然就也很喜欢杜琪芬跟韦家辉两个今年好像也在一起的时间也比较少了这几年主要因为杜导没什么戏想拍因为他因为这个时代的变更影响他的心情然后韦家辉就独立出去做了呗

而且这个尾声最近做的一些片子感觉应该也不是杜导会钟情的风格吧就比如像神探大战这种其实更那个爆米花电影的质感另外也是因为他们之前合作的电影就是我跟过的那部我的拳王男友不也是失败了吗在商业上所以可能因为诸如此类的原因他们合作就越来越少了那不是传闻他还要拍那个大时代的电影版吗

但大时代电影版还没有公布但是《陈三大战 2》已经在做了大时代就是他可能有写但他应该还没写出来就剧本话说我刚才录音之前我就查了一下当年我上一次看大时代的时候那时候记者也去找机会去访伪加徽当时候传闻说大时代要拍电影版那时候就传闻是英皇跟

少事何错因为大时代毕竟是 TVB 出的嘛然后英皇就说他对选角有一个建议就是说建议呃刘清云演丁谢然后林峰演方展博刘清云演丁谢应该可以刘清云其实蛮适合演疯疯癫癫的他演一些太正经的角色不太好看你看那个谈判专家我就觉得他那个角色就不太不是特别好看呃

这里说回一下韦家辉因为我想起来那年我在香港韦家辉当选的 HKFF 就是香港国际电影节有个焦点影人的环节那一年焦点影人就是韦家辉嘛

然后我还在那个 APA 读书呢我就买了好多票去看但我惊讶的发现原来鬼家会的电影其实没有很多人捧场的比如我买票看了孤男寡女啊我昨天见到鬼啊 厉姑厉姑新年才啊就是还有辣手回春啊在戏院就是重新全部看了一遍吧就是当时在电影院里真的看的人很少很少然后跟我一起看呢还有一个鬼佬就是 David Bowell

就是大卫波德威尔就是他已经过世了可是当年他也是好像几乎每场都会见到他的然后我就觉得好像伟嘉辉没有被华人那么重视反而可能是外国这个电影学者好像对他更有兴趣或者说的更准确一些就是伟嘉辉的那些商业片没有那么被重视了

就比如说一个字头也好这些戏相对看的人会多一点但就那些商业电影好像就比较多的被人忽略了我想有机会其实可以再有个专题好好探讨一下尤其是我家会这些商业电影尤其是剧作上的手法什么的我觉得还蛮值得聊一聊那我们这期瞎扯淡的节目就先到此为止了主要就是没啥电影想聊的先到此为止谢谢大家拜拜拜拜

如此年代满张爱 如此时候预计将来朝阳望几去彼几去得失 世去不再而我更要你每分之子与真爱

人海能遇

人生长气一堂若要是走不开且靠不低让我主在有是你的生命你的我黄头了千世代就算是谁战斗也下台这希望又偏偏不食万灾

每一点生命更可我我更要你每分支持与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