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84:《破 •地狱》 82岁的儿子代替父亲写一封给自己的道歉信

E84:《破 •地狱》 82岁的儿子代替父亲写一封给自己的道歉信

2024/12/26
logo of podcast 过期电影报告

过期电影报告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M
Mallory
五色全味
武侧
陈牛
Topics
Mallory: 本片引发热议源于其对普遍议题的探讨以及长时间以来少见的香港电影佳作。 武侧: 我给这部电影打了两星,因为它带来的不适感多于触动我的地方。电影在剧作、女性角色处理和父亲角色处理上有很多令我不舒服的地方。 陈牛: 本片专注于生死议题,在香港电影中比较少见,而且“破地狱”的概念不仅针对死者,也针对活人,这在香港社会背景下更具触动性。我个人认为电影开头和结尾都不错,但中间部分略显沉闷,剧本存在很大问题,过于功能性,缺乏创作者自然而发的情感,导致剧本不流畅。

Deep Dive

Key Insights

Why did the movie '破地狱' resonate so strongly with Hong Kong audiences?

The movie's central theme of 'breaking the hell for the living' struck a chord with Hong Kong audiences, especially during a period of economic downturn and personal struggles. The film's focus on emotional healing and resilience provided a form of emotional comfort, aligning with the collective mood of the city.

What were the main criticisms of the movie '破地狱'?

Critics pointed out the film's overly functional script, lack of character development, and inconsistent narrative. The characters, particularly the female lead, were seen as underdeveloped and driven by male-centric perspectives. Additionally, the film's reliance on slogans and emotional catchphrases was criticized for being superficial.

How did the movie '破地狱' handle the theme of generational conflict?

The film explored generational conflict through the strained relationships between fathers and their children, particularly focusing on the inability of older generations to express love and the younger generation's struggle for validation. However, this theme was often overshadowed by other subplots and inconsistent character motivations.

What wa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breaking the hell' ritual in the movie?

The 'breaking the hell' ritual, traditionally a Buddhist practice to save souls from suffering, was reinterpreted in the film as a metaphor for emotional liberation for the living. This adaptation resonated with contemporary audiences, reflecting the need for personal and societal healing in challenging times.

How did the film '破地狱' portray female characters?

The film's portrayal of female characters was criticized for being male-centric and stereotypical. The female lead, despite her professional ambitions, was depicted as overly subservient to patriarchal norms, lacking depth and realistic motivations. Her actions and decisions often seemed driven by a male imagination rather than genuine female experiences.

What was the role of humor in '破地狱'?

Humor in '破地狱' was sparse and often forced, failing to integrate naturally with the film's serious themes. The attempts at comedy, particularly through the character of Wong Tze Wah, felt out of place and did little to enhance the narrative or character development.

How did the film address the issue of traditional versus modern values?

The film juxtaposed traditional rituals and modern societal pressures, particularly through the characters' struggles with their identities and family expectations. However, this theme was not fully explored, leaving many questions about the characters' motivations and the societal changes they faced unanswered.

What was the impact of the film's visual style on its storytelling?

The film's visual style, particularly in the depiction of the 'breaking the hell' ritual, was praised for its strong performative and aesthetic qualities. The cinematography by Poon Yiu Ming enhanced the ritual's visual impact, making it a memorable and emotionally resonant part of the film.

How did the film '破地狱' reflect on the concept of failure?

The film reflected on failure through its characters'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struggles, portraying them as 'losers' in a society undergoing economic and social challenges. This portrayal resonated with audiences, offering a form of emotional catharsis and a sense of shared experience in navigating difficult times.

What wa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ilm's ending?

The film's ending, featuring a visually striking 'breaking the hell' ritual, symbolized a moment of emotional liberation and resilience. Despite the narrative flaws, the ending provided a powerful visual and emotional conclusion, reinforcing the film's central theme of overcoming personal and societal 'hells'.

Chapters
三位影评人针对香港电影《破·地狱》展开讨论,Mallory 给出两星评价,认为不适感多于触动;陈牛肯定导演陈茂贤的转型努力,但认为其底层思维仍显传统直男;五色全味则犀利指出剧本问题,批评人物塑造粗糙、动机缺乏说服力,尤其对女性角色刻画不合理。
  • Mallory 给《破·地狱》打了两星,认为不适感大于触动
  • 陈牛肯定导演陈茂贤转型努力,但批评其底层思维仍显传统直男
  • 五色全味犀利指出剧本问题:人物塑造粗糙、动机缺乏说服力,尤其对女性角色刻画不合理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 欢迎收听过期电影报告 我是主播 Mallory 哈喽 大家好 我是武侧今天除了我跟 Mallory 还有一个久违的嘉宾也返场了 陈牛哈喽 大家好 我是陈牛为什么突然间大家都同时出现了我是主动报名的 因为太久没跟两位聊天了所以就主动报名上来聊一聊

我觉得主要因为大家喜欢黄自华吧,遇到一部黄自华演的戏感觉想聊一聊,因为之前好像泛戏攻心那些我们都没怎么聊过吧。是终于出现了一部我们想要聊的电影,我觉得很长时间应该没有什么院线上,没有上映什么我们特别想要去讨论的电影。现在这个《破地狱》上映了,然后我们大家都看了之后,觉得这部片子还是有很多值得去讨论的地方的。

我想先问一下武侧老师你给这部电影打了两星你为什么给这部电影打两星因为我觉得这个电影我得到的不适感多于好像这个戏能触动我的整体聊一下对他的看法就他整体那种讲生死这个东西我相信还是能打动很多人的所以他可能票房也不错他除了在香港票房不错其实这几天我看大陆的票房成绩也是蛮好的因为我觉得是个普世的命题了

不只是香港的但是因为我看这个戏的时候整个剧作啊包括他对那个女性角色的处理啊包括他那个父亲那个角色啊就是突然间去世了以后又开始认错啊就很多令我觉得很不舒服的点这些东西可能放大了我的不舒适吧我不知道两位怎么看就比如说香港的话那它上映的时候基本上同期还有另外一部香港电影就是《坟城》嘛那相较之下可能如果你要那个时候看香港电影

大家可能都会比较偏向去选破地狱但是《坟城》的好像票文也不错但是它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一个大片嘛大场面啊爆炸啊灾难啊这种然后好像《破地狱》好像是另外一种方向它没有那么多大场面好像是主要是

感情推动也跟吴老师说的那样嘛就是生死这个议题第一就是可能在香港电影也比较少但是生死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就是很多电影也会涉及这种东西但是这么专注去讲这个东西还是比较少的我觉得在香港电影里他里面提到的那个破地狱不只是给死人作恶

而且是给生人做可能这个对很多香港人来说也是一个比较触动的地方吧因为我觉得现在的生活确实挺不容易的香港的经济也不好所以可能会大家的情绪上可能会比较容易触动一点我觉得我看的时候觉得他的开头不错他的结尾也不错但是中间看的让人昏昏欲睡他在这个剧本上我是有很多想法的

觉得他的这个剧本太功能性了就是每一部分有自己的功能但是其实不带有一种创作者自然而发的那种情感所以他的剧本是不流畅的我剧本问题非常非常的大在聊剧本问题之前我想先听五色老师聊一聊你能简单讲一下你对这个导演陈茂贤的印象是什么样子吗你觉得他这部片子的这个导演跟这个电影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吗

陈茂贤可能是我对他一直有偏见就当《破地狱》这个项目我刚开始看到发布会阵仗非常大英皇请了黄子华 徐冠文来演我就想这导演是谁结果说是陈茂贤因为陈茂贤在我印象里一直是跟王晶 古德昭合作的因为我最早知道这个名字是看他帮王晶写了很多剧

他应该算王金半个徒弟吧是王金带他出来的然后都是写一些就是你用现在这个眼光比如说用破地狱这个眼光你会觉得很意外嘛就觉得这些戏怎么会是他写的什么琴线夜中环啊就那些就特别王金的戏嘛

然后后来他帮古德昭又是写一些也是很奇怪百星酒店啊六福喜事啊就大烂片嘛就基本上豆瓣评分很少有超过六的所以我其实对这个片子一开始是有点偏见的但因为看到他票房很好又看到了确实好像整个方向很不一样就想看看到底是怎么样的但我就觉得他本质上就是等会听那个 Mary 怎么吐槽这个剧本了

我就说我看完我整体的印象就是他其实很努力表现的跟他原来不一样我觉得这方面还是值得肯定的作为一个王金戏古德昭戏出身的一个导演这么直男思维的一个东西然后他写一个这么平相对比较平实吧对吧比较讲一些大的命题的比较作者表达的戏但是核心对我来讲还是很王金啊就是他讲的所有他那种对人物的处理那种粗暴因为 Mary 跟他也讲了嘛他就一段一段的嘛对吧

前半部分黄梓华好像就开始做一个类似入脸师的一个角色然后这个人物的转变我也看不到他突然就变得好像非常的他特别会抛心灵鸡汤就他本来是个婚礼什么策划师嘛然后他失败以后做了这个葬礼以后就好像懂得人生特别多大道理无时无刻不在抛心灵鸡汤我也看不到这个人物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然后那个许冠文那个角色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那样突然间去世了然后就觉得自己好像之前全部都错了呀什么的就他的那个转变对我来讲是缺乏动机的嘛但我觉得这种写法就很很王金很古的招嘛就他们写人物通常都比较粗暴不太理这些然后加上他对女性的看法也是因为我特别受不了的是这里头这个女性很维护这个建制很维护这个父权

我不只说父亲最后突然转变好像这个女儿很感动我觉得这个是人之常情但我受不了的是这个女角色我感觉是王晶这种类型的导演会想象出来的一个女性角色因为我听到一句对白那个魏施亚突然骂那个朱伯康演的那个哥哥说他欺师灭祖我心想说不会吧有

有女的会这么觉得吗就自己本来已经被剥削成这样了然后还死命一定要维护就整个家庭里她是最维护父权的哪怕许冠文还没生气呢她已经先生气了所以我觉得这个是很男性出发的一个视角是完全是他们想象出来的一个女性的

所以我是觉得说陈茂贤总结就是我觉得陈茂贤很努力想变我也肯定他的一些转变但整体我觉得他的底层思维还是跟他的出身比较一致了是一个比较偏八九十年代那种很传统直男思维的一种电影吧

你刚才提到说这个女儿很维护父权很维护男权你觉得这个不合理但是其实我今天在仔细回想这个角色的时候其实我在这个角色身上看到了我很多朋友的影子

大家承认一件事情就是女性她也会有那种男脑女性男脑她的性别是女性但是她那种思维是一种男性的这种偏向于男性的这种思维叫男脑这个角色身上看到了我一些朋友的女性朋友的影子是因为这些女性朋友通常都有一个非常霸权的父亲这些父亲是非常非常强势的而女儿要去取得父亲的认同

他知道自己是个女孩子在性别上是不可能是被父亲认同到的但是他必须要变得跟儿子一样变得跟男性一样的去强悍他才能够获取到这种认同他虽然是个女性但是他会处事让自己变得像个男性一样

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在他这个他不是一个救护员吗他拉那个病人起来的时候别人不是很担心说你是个女神是不是会搬不动结果他旁边的这个救护员就是他的这些同事也是他那个出轨对象了那个男生就说你放心我们都是专业的女性的体力跟男性的体力是一样的

他这种表现程度就是为了让自己像一个男生一样像一个儿子一样然后来获得就是父亲的认同甚至他还有一点他觉得他爸爸对他哥哥特别好嘛然后就对他哥哥很嫉妒其实呢这个爸爸对这个哥哥呢其实有的时候经常生生气啊对他发发脾气啊然后对他小小的惩戒一下这样都还是有的但是他始终认为他爸爸是对他哥哥最好的而因为他是女性所以他没有办法继承到他父亲的衣钵

他其实是那个最想继承一波的人我觉得这个人物是合理的就是有这样的女性的不同的个体都不太一样了但是确实会有这样的一部分的女性是想要获取这种认同她觉得我跟男性是一样的我作为女儿我跟你的儿子是一样的补充一句啊不好意思

我会觉得这个人物上你讲的那个动机不太能说服我的地方在于因为我找不到我还是回到他写人物上面我找不到他的动机啊因为他已经不止说是想被父亲肯定是因为他对这个整个破地狱的就这个职业他说他是把他父亲当英雄一样的对吧他在戏里说那我就说这个职业本身是个冷门职业

一个当代女性来讲我看不出她对传统的喜好我也看不出她对整个就是她为什么会讲出这些哥哥不想做这个东西她会觉得欺师灭祖我觉得那个 motivation 对我来讲她的动机不够强啊就是她会反应会这么大包括她一定要从事这个职业我就

不只说是妇女关系里的东西是我觉得整个戏上对我的说服力就在于我我看不到他跟这个职业这个行业本身的关系他永远是一个冷眼的态度嘛你包括第一场比如说许冠文在破地狱我也没看到导演会写一场说魏诗雅在旁边很认真的看他做这个仪式就是我看不到他对这个仪式本身各种东西的向往也看不到他为什么会喜欢他也不听男音啊反倒黄梓华还会跟那个许冠文唱一下男音对吧

这个不简单只是说一个妇女关系就可以一言必知的吧我个人感觉是啊起码他在写法上我觉得人物是很粗糙的对我而言我觉得这个就是他剧本的问题他剧本是太功能化了他并没有就是他只是说想要达到这个功能然后让大家知道说这个女儿是这种心态但是他其实没有好好的去塑造人物

你刚才在讲的时候其实我想到的是那个一代宗师里面张子怡那个角色张子怡其实那个角色是有很好的交代的她在那个下雪的时候不是就在院子里在练功吗她就说她对做一件事情很容易入迷你一旦入迷了然后你就会深陷在里面不能自拔

所以就那个张锦宜的那个角色是对武功对功夫是深陷在里面不能自拔的痴迷于武功的这么一个女生这两个剧本的对比你就能够看出来其实陈茂贤的这个剧本他写的非常的粗糙他给了你一个大框架但是他没有很细致的去把这个人物给描摹出来至于这个人物他细腻的一部分到底是什么样的他是完全没有表现出来的这个人物是没有被仔细的建立起来的

我就说张子怡那个时代一个女性要继承家业我觉得是非常合心合理她很自然的想法但这个时代以一个女性来讲她要继承一个破地狱的事业哪怕她自己想继承她本身要抗拒很多时代压力我也看不到就是魏士雅这个角色她怎么克服这些现代当代性的东西对她这个梦想的好像歧视

他就拼命要做这件事我反而是当代上其实做这种葬礼这种东西会比较容易被人看不起就比如说以前希希写那个像我这样的女子那个女生是做那个类似入脸师化妆师她会被很多人看不起的这个是比较当代的一个正常的逻辑

所以我就说魏施亚他的那么大的动因能抗拒这个传统行业给他带来的负面影响他死命都要去追求这个除了说父亲给他影响其他的动机他提供不了所以我觉得这个人物还是蛮空心的了我觉得他没有去展现魏施亚这个角色对于这个事情为什么痴迷为什么你想要做这个事情为什么你坚决的你很喜欢做这个事情

他没有很细致的表现出他喜欢这件事情的原因我也认同两位说的但是他不是没有交代他是有交代但是他是通过言语的方式他就说他小时候他父亲不让他继承但是他自己在偷偷的学

纯粹是言语上的交代就吴老师说的那个压力现代人做这种这么传统这么冷门的压力反而就在儿子身上是有表现的就是朱康那个角色是有表现的他也有说就是说他爸爸每天要他一定要穿着那个南无老的那个衣服他觉得很丢脸然后他因为他儿子还是女儿就是在上学要读基督教嘛基督教还是天主教的学校要受洗然后又因为他这个身份的问题

这个压力就变成在他身上就有体现了,就魏士雅这个角色他没有继承,所以他就没有了这个压力上面的表现吧唯一的压力就变成主事爷的那句话了,不可以做这个行业的问题了吴老师说的那些很多直播电影在女性问题上的问题我也认同但是他另一方面我觉得他可能对香港的女性他觉得

有共鸣的地方就是他也揭示了一个问题就是传统韩国对女性的排斥电影有把这个问题揭示出来吗好像是在这个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真诚但是好像他有在为女性说话的样子他提的这个女性议题太过于口号化了尤其最后一场戏黄子华在那我觉得就是在完全的喊口号这样子

过于的口号化了其实他只是把它作为一个卖点的议题在做而已他没有很仔细的去抛开这里面的东西所以我在说这是男性想象的一个妇女啊女性形象嘛包括牛哥刚才讲你看他写那个猪波康那个角色就是魏世雅的哥哥他就写的很深入嘛

因为完全是一个男性立场嘛他感受到那个男性会遭遇这个东西他就写得非常具体那反而他写一个女生就在性别上一个女性要去接受承担这个家业热爱这个职业他其实要承受的东西更多嘛但其实他都写不出来啊他就是想象一些东西然后喊喊口号是吧就跟 Mary 讲的一样就不了了之

我觉得他还是想象女性我觉得比较反感就是说朱康的其中一个压力就是他的老婆不知道是不是香港电影的问题就老喜欢把这种一种很讨厌的角色安在一个我们说家嫂儿子的老婆的身上他是一个很工具的人就是激化家庭的矛盾他的老婆就总是在做一些违反你要说他是不是有点女性主义

他有点不太听老爷的话他为他的儿子着想你要传统的不吃肉啊什么的我也不遵守你要坚守那个什么道教的信仰我也不坚守但是他就把这个角色塑造得很讨厌整个家庭的矛盾好像很多时候都是他计划出来的为什么将这样计划矛盾的角色安排在一个家嫂的身上呢其实这个我也想问问 Mary 的看法因为她戏里其实很多就包括陈牛讲的这个家嫂啊就是朱伯康这个老婆呀

然后还有那个就是打那个魏施亚的那个大婆嘛他那个情人的老婆就是他其实描述蛮负面化你看的时候会有不舒服的感觉吗刚才陈牛起的家嫂那个点我是没有感受到的但是我一路感受到的是他描写的这个儿子是很不堪的是不堪大用的这个儿子没什么用这难得不行他表现出来我能感受到的

所以我觉得她妻子可能是就是她有主观能动性要为自己的孩子去怎么做安排这样子要入教会学校可能她也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要去澳洲念书我觉得这个女生她是有主观能动性知道要去做什么的

而这个朱伯康就好像没有主意一样然后他做什么事情又不行他第一场戏就是他父亲在做破地狱的在做这个仪式的时候他偷偷在那看球赛嘛就一看这个好像就是一个没有出息没有作为然后也不聪明的这么一个人嘛就是男性角色

但是后面那个你说到打耳光那场戏我就觉得太功能性了急诊室医生的太太那个医生的太太这个角色只出现过一次就是上来打威士亚这么一个耳光这场戏所有的目的是什么呢所有的目的就是为了表现许冠文维护自己的女儿他这场戏的功能性就在这里这是为了表现许冠文还是爱自己的女儿的

这个医生的希子就是个工具人了魏施亚出轨他成为第三者这个安排我觉得也是没有必要的呀他好像就纯粹就是为表现魏施亚有一些不开心或者说他将一些情感就寄托在一些不稳定的关系里面他的那个情人也是一个功能化的角色

那个金燕玲的角色也是啊就威西亚可能跟金燕玲那个角色他们两个的关系可能是比较感人的一个戏里面两个女性嘛比较感人的东西但是也没有表现他们两个为什么是这么亲密的关系他们不是亲人嘛他们纯粹是一个熟人但是他们两个互相关心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电影也没有交代清楚

因为我不知道最开始他们剧本是怎么想的怎么改的因为这个剧本里面的设置是这样子的是许冠文跟自己的太太关系非常的好但是他太太在结婚 50 年之后就去世了嘛去世了之后其实这个女儿就没有妈了嘛那这个魏施亚跟金燕玲的关系某一种程度上是替代了母女关系的它是母女关系的一种延伸我知道他有想要做成这个样子但是

就是没有写好啊 今夜你总共只有三场戏第一场戏就是完全的出场是个亮相然后表现关心第二场戏他出现的时候就是为了表现除了关心之外还要表现他其实已经有老年病了类似于糖尿病啊高血压已经有重量的老年病了第三场戏出现的时候就已经是他去世了总共只有三场戏每一场的功能性都非常非常的明确

他并没有去真正的展开和刻画这两个人之间的这种母女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然后这个魏施亚在这个金燕玲身上感受到了什么这个金燕玲又在魏施亚的身上感受到了什么他完全没有把这个东西做清楚我不知道他原剧本怎么写是不是有删截或者有改变什么之类的

不过刚才你们聊说比如朱康那个 Mary 讲他是一个好像男的不行那种角色但我就说朱康这个角色对我来讲是他戏里唯一写的比较好的

因为这个角色对我来讲他的处境比较具体就哪怕别人怎么看待这个人物可能有些人讨厌有些人喜欢然后其实他有很多他的心声是比较直接讲出来比如他说他爸一直要逼他学这个嘛他根本不想穿那些嘛然后他还有他生儿育女的压力然后最后也逃避了就他有很多缺陷有很多具体的事情但对于你们刚才讲的魏施亚的很多东西我是不懂的

我到现在我也建立不了这个人物的逻辑包括他为什么要出轨因为为什么要出轨他有个逻辑当然说是他好像有很大的压力但我就不知道为什么要找那个人出轨然后他本身是这么喜欢传统行业的为什么会做一个约炮找个有夫之夫出轨因为他可以找很多人约炮的对不对其实他可以找很多单身汉约炮的就这个行为上我不是很能理解魏世亚这个角色

但朱康我是能理解的虽然我也觉得他是挺废的但那个人物我觉得写的相对是还 OK 的对朱伯康的这个角色没什么可以吐槽的因为好像他人物写的还写的挺细的就是你能够这种人物还很形象你能够构建出对这个人的印象但是

但是对魏施亚的点在于他这种有泡油的行为就有个固定泡油只有身体只有肉体关系没有情感关系一般编剧写到这样的情况之下一个是为了展现女性的女生的独立性另外一个其实是可以看他发生那次性关系的时候是在他抢救一个病人失败心情极度的糟糕然后他通

通过性行为

来进行发泄同时这种选择这种方式又能展现出这个人的情感关系是不太正常的就是他不是一个正常的这种走谈恋爱然后发展到身体关系有一个正常的亲密关系的这么一个人就是好像这个人不拥有正常的亲密关系能力想说明就是因为可能因为父亲的什么种种原因所以导致他是怎么样可能性格上比较残缺有问题这样子

我觉得他是可能可能是想要表达这个只能过我们只能猜测编剧的意图是什么这个没有给到我们一个具体的答案在电影上是没有呈现出来的这一部分其实就是电影上你也没有看到他父亲老说女人不干净之外就不让他继承这个行当之外

其实他父亲没有对他就我自己感觉就电影没有表现出对他有那么大的压迫为什么他要去找一个有夫之夫去约炮呢我就不理解刚才吴老师说到朱康这个角色我觉得他一直是一个废人的角色但是后面他其实很有担当的就是他为了儿子一向以来其实他一边就怕老婆一边怕他老爸但他最后就他老爸也不怕了我为了儿子我就一定要移民

一定要离开香港其实他还是挺有担当的他这个父亲角色可能比他父亲还要好一点你也很难说他有担当了因为他父亲出事他跑了嘛又把单子全扔给他妹妹了嘛

但我就说不管怎么样他这个人物相对是一个扎实与这个戏的其他人物对比了因为你喜欢他也好讨厌他也好他是个相对他立体一点嘛就他有他的脉络对因为他的动机你很清楚嘛就是他为什么要走他对家庭怎么样他的压力你很清楚嘛那他的逃避什么你都能看得到嘛那就是这样就相对别人会好一点因为我也想跟大家聊一下这个其他人物的问题我刚才一直在集中在聊这个魏施亚这个人物好像他的动机缺乏了

但我觉得这个戏里就很多人物都是这样的尤其像黄梓华我就觉得他就是一个他是一个更口号化的人物就是眼泪不要滴到仙人他就是一个拿来输出动土效的一个角色特别的工具人

当然我也觉得他演的也不好其实我们刚才一直为什么在纠结魏诗雅这个角色的原因其实这部戏的主演应该是黄子华跟许冠文但为什么一直在讨论魏诗雅是因为这部戏的主题其实是他是跑偏的因为

我觉得他如果请黄子华和许冠文的话而且你看他整个主要的一个大的一个脉络下来他其实一直是想讲黄子华跟许冠文这种关系黄子华的一开始的人物转变应该是这样子一开始他是一个视金钱如命就是眼里只有钱的这么一个人然后逐渐的从事了这个行业之后逐渐的开始对生命产生关怀了

许冠文发现了他这个转变然后对他产生了认同感觉这个黄子华比自己的儿子还给力就有一种重感觉然后默默的把这个黄子华看作是自己的一个继承人了嘛最后他就把他自己的这一步生意交给黄子华来打理了嘛其实我是觉得就是如果你正常的就是一部电影的话他应该是讲这两个人之间呃比较正常就是老派一点就是所谓的老灯电影的话就应该讲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上的转变就父子情他其实应该讲的是一个

但是他现在又插入了女性议题然后又想插入这种就是父亲跟孩子代际之间的问题所以呢就一下子把黄梓华跟许冠文这条线给打得很凌乱完全的打散掉了削弱了就是变成一段一段一段的就不够连贯了就变得所以我们结果导致我们现在一直在讨论说这个妇女关系妇子关系这样子一直在讨论这样的问题

而且有个问题他黄子华跟许万文的线其实也是散的因为他黄子华那条线呢还是比较照着路脸师那个逻辑写的是很多碎片就是很多故事嘛就有点像路脸师啊或者你说深夜食堂那种日式的小品呢

就有一堆人出现然后这个各种人出现他也是想把那个议题光谱打得很散有一些是同性恋对吧有些是母子的关系然后你发现黄梓华的前半部分黄梓华的戏就是很日式的一堆小品的

一堆散的一些线然后其实那个他的前半段也没有那么集中在写黄子华跟许观文的关系后半段就完全变成了一个妇女的戏所以黄子华整个人物其实是比较工具人我觉得他在这个电影里其实也是蛮可惜的虽然你一直挂的是主演但我觉得他反而是最没存在感的相对而言许观文跟魏世雅什么的那个戏音又比较集中虽然我们刚才说魏世雅的动机什么我们无法理解但他的戏他的压力他还是有写到的嘛

包括说女人怎么样啊主持也不喜欢啊什么就他的压力很清晰嘛但你看黄子华他的压力啊线啊什么其实你也搞不太清楚嘛就觉得他像一个主持人一样他现在真的就在表现一个做一个司仪的角色我感觉黄子华被抢戏我觉得非常的正常就是

看他历年的除了那个毒蛇大壮毒蛇力士之外就是他历年的戏就经常挂一个主演但是呢其实大家的那个戏肉部分大家看的那个主要的剧情部分他都是一个边角角色这个我感觉好像是他历来一直会发生的一个事情这个剧在设置的时候他把黄子华设置成了一开始他是一个从事婚

婚礼行业的这么一个人然后他转过去开始做白事了那这个中间你之前是做婚礼的你现在做葬礼那这个中间是不是有什么冲突呢是不是有什么应该有一些什么样的这个矛盾呢这个戏也没有怎么交代没有那样的去讲这个里面能讲出一点什么故事性或者是有一些道理也完全没有呈现出来它完全就是一个概念就是给你这么一个概念

但是我要说的是这个片子开头最开始第一个镜头黄泽华就是坐车出来嘛然后那个整个的氛围香港的氛围都非常的阴暗和压抑新闻里在报道说疫情之后怎么怎么样他开头两个字就是疫情两个字

那一下是打动我的你就终于觉得说终于有一部电影在讲这个时代了他没有逃避这个还是就是真的对电影要求现在非常非常的低只要你能够喊出这样的口号我就觉得你非常好了陈亮连他窄路围城也是疫情背景下的但窄路围城讲疫情可能更深入一点因为这个如果你撇除开头整个戏也成立的其实可以不是在疫情发生的他开头只是为了交代黄子华为什么会换工作

因为疫情失业但其他那些生死的命题好像就跟疫情没有说那么必然了因为每个阶段都会有这种话题会发生但我觉得以目前的这个情况就算是没有疫情其实结婚的人也是在减少的但是死亡的人不会减少因为结婚是可选项死亡是必选项

所以才说这个是公共普世议题嘛大家都关注的事嘛但你们怎么看待这个戏在香港获得这么大的成功呢因为现在票房已经是史上的末弯了嘛已经超越了毒蛇跟那个九龙城寨了嘛就是大家都觉得它有时代性嘛对不对但它那个时代性具体到底是什么呢我很挺认同之前舒淇老师说的当时基本上同期上映的新电影

坟城跟破地狱嘛书记老师说这两部戏代表了就两个方向坟城就是大场面破地狱就是看上去好像小成本一点结果市场的选择来说好像大家就选择了破地狱了

我想说的就是可能我觉得他电影表现做得比较好的就是他有一些真的是殡葬业的一些细节他还是还是挺有意思的比如一开始那个黄子华是跟着那个之前就是转手给他的那个秦沛他们有一场戏就是将先人的骨灰挖出来然后做了一些仪式嘛那个细节描写的我觉得拍的还挺好的

中间也有一些黄子华帮人家化妆啊穿衣服啊那些我觉得是还可以的大家会觉得有新鲜感吧这个片子刚开始立项的时候也不是刚开始立项就是说黄子华会参演这部电影他跟许冠文两个人已经开始出来做一些宣传的时候我当时就觉得他这个 concept 非常的好

第一个 concept 就是一个做婚礼的人那婚礼象征的是有希望的嘛你是一个有希望有可以持续进行下去的一个生活曾经去做婚礼仪式的人现在来做这个摆设从事葬礼葬礼是代表着一段生活人生的一个结束嘛是一个句号嘛其实这个概念我觉得是非常有意思的就是这个中间到底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然后我觉得这个概念很好

其次一点他还抛出了一个概念他抛出了最重要的一个概念是他认为不是死者需要破地狱而是活人需要破地狱这句话其实恰恰是正对应了当下的香港的我看许冠文的采访看了好几年就是他这几年其实一直有接受采访比如说有的时候那个金像奖终身成就奖啊什么之类的都接受过采访他一路的采访他都说过他其实一直想要拍电影的对

就是他没有想过要停下来他其实想拍电影的但是他找不到一个好的故事真是好的一个切入点而且他要做的电影是什么样的电影呢是能够让全港人这个整个城市的人能够为之共鸣的一个题材他需要去抓这么一个最大公约数的一个题材他如何去抓呢破地狱其实这个要为活人破地狱这个概念其实是很抓人的其实无论是在当下的香港还是说是大陆也好大家都

都还是处在一个经济的一个下降期嘛都处在一个困境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很多的问题那其实大家都需要的是一个破地狱这个东西就其实是很能够达到个人的从一个大层面上来达到个人

所以我觉得许卦文他愿意来拍这个片子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 concept 是他满意的是他想要做的这个部分这两个概念其实是挺好的非常的好只是他这个中间这个剧作问题真的是非常的多那你觉得这两个概念就是他这个戏成功的原因

前一个不是我觉得前一个就是什么黄自华啊什么这个就是先做红色后做白色这个不是这个并没有起到作用因为这个剧本完全没有呈现出这个中间到底有什么意思最重要的仍然是它最大的卖点最大的感动人的能够让大家为之动容的点是在于活人要破地狱

生活的人你如何破掉自己的那种心境上的地狱然后坚强地继续地走下去就像那个最后一幕当中这个魏施亚他就从那个火中跳了出来很坚定的这个眼神就是他最后一幕戏拍得很好吧他要的是这种的感觉这个东西是斯尔的是能够打动人的我也认同的我觉得这个 slogan 也是他这个戏里的一个金句嘛

让那个黄子华收来金句是这个戏我觉得成功的最大的原因了因为整体上我觉得现在香港成功的电影其实本质上都是失败者电影就是现在香港真正能卖钱啊或者说情绪上能打中一般人就是在你能符合一定的抚慰失败者也好啊然后激励失败者也好啊你比如像那个九龙城寨那种是你回看往昔的真容岁月的感觉嘛

因为曾经九龙城寨就像一个香港的缩影像毒舌律师好像在法庭上打嘴炮其实发泄失败者的情绪

因为你已经输了现实里你已经输了无论从政治上经济上你都已经输了然后其实你需要发泄情绪那就是毒舌大状那这个说活人也需要破地狱这个完全就是给失败者进行心灵大保健给他进行心灵按摩就是你活下来你留着了很多往昔的光荣也好往昔的争取过的东西都已经逝去了就像去世的人一样

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老女还活在过去的阴霾里然后现在其实是需要给活着的人做心灵大宝剑我觉得这个 slogan 能很打动很多香港人的情绪的吧尤其他其实可以打破一定的政治光谱吧

就可能有些电影是只适合某些政治光谱的人看但因为这个是生死话题是吧哪怕你政治光谱不一样你看到这些话题然后你在经济下行的时代你觉得自己也是一种失败者你也能被抚慰到那我觉得虽然我很反感他这个戏里不停地在抛金句就特别画公仔画出场就所有的主题思想都是直接对白写出来的

但我是觉得这个写出来的对白其实就是还是蛮有用的了所以他的这种成功我觉得某种程度也是动笃效的成功因为他其实是通过各种金句在输出情绪在疏导情绪他对我来讲不是一个电影因为他其实电影上面问题很多的但他如果纯作为一个文本作为一个动笃效的文本输出金句的机器他确实能激励到一点人就是大众情绪读者文摘是吧

不是不是他这个很像现在的短剧短视频你没发现那个短视频是这样子的你可以不看那个画面你可以不看画面你可以听的很多人是听的短剧可能就一两分钟两三分钟他明明已经做了很生气的表情了但他一定要说我现在很生气然后你是个贱人什么之类的然后再打在你就听到这个打耳光啪啪啪的声音

就是他那个情绪已经明明表演出来了但是不够他一定要再说一遍把这个情绪说一下有一点点像以前那个什么 TVB 的施奶剧施奶们一边做饭可以不用看电视也能把这个剧情继续下去他这个剧就是这个点你不是用看的这部戏不是用看的你是用听的就所有的东西所有他要讲的这个观点让这些角色一一的喊出来金句嘛也是他成功的因素

那些短剧是比较强的 drama 我觉得他这个金句我自己觉得更像张家家那些东西因为他是心灵鸡汤就是云边有朵小麦布什么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就是另外一种心灵鸡汤而且我记得他这部戏最后还

其实他最后的画面就拍了整个红看嘛将这个殡仪馆的镜头往上移然后就拍了整个红看然后他就出了一句白剧艺还是谁的诗剧这个我觉得也很多余但是可能他就是玩这种的然后有些香港人也说这不是电影就虽然他票房这么好但是也有一些意见就是说他这个电影太说教了他不喜欢自己进去电影院还要听人家说教也是有这种意见就一方面他在反抗跌但他也在输出跌位是吧

一直在讲大道理讲回来关于破地狱的概念是这样子因为那段时间不是杜瑟说了他说香港的问题他说放点烟花就当做好繁荣他说你这样子其实都骗不到阿婆的杜瑟不是说过这样的话吗黄子华其实在那之后不久我不知道有没有关系这个我不知道但是黄子华说了句什么呢他

他就是对着记者采访他在推他这部电影嘛给这部电影做宣传他说将来未来大时大节就凡是过节的时候就大家除了放烟花然后我们就建议在围岗中心搞破地狱这句话说的完完全全比他在这个电影里面说的要高端的多因为他拐着弯嘛他电影很直接嘛我就觉得他这句这采访临时说的话真的就比在电影里看的那个东西都高端的多

补充一下你刚才说的你说这个中间很多像是日本电影的这个小品小品段落嘛它就是不同的人出现然后不同的情况比如说这个妈妈不愿意下葬儿子这个儿子都在冰柜里放了半年了然后都发臭了这样子最后把他的那个棺木放到了一桩那个故事那个我还是蛮能理解的就我还是蛮能理解那个母亲的心情的

还有一对就是那个什么 Lesbian 那一对不是说这个故事不好而是因为他想讲好多东西啊他又想讲这个人与那个人关系又想想这个人什么许冠文跟黄子华的关系然后许冠文跟这个女儿的关系然后这个女儿又跟金燕玲的关系他想讲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你还在里面再去安插这样这样不同的人物的出现我虽然知道你每一场戏都是有你的目的性的都有你的功能性的但是就是让我觉得很工具化

每一个故事它都极其的工具化而且问题出在哪问题出在这个黄子华的转变就刚才吴瑟老师说的他

他应该是这每一个情况的出现都会推动黄梓华人物转变的但是问题就在于并没有推动到黄梓华人性的转变我都不知道为什么黄梓华突然有一个见钱眼开唯利是图的人如何转变到关爱生命关爱死者关爱活着的人

他如何转变的他这个转变的线是不够清晰的这个我倒不是太认同 Mary 这个问题我女朋友也说她也觉得转变太大了但是我觉得其实她一开始也没有描写的黄梓华是那么的坚强眼看

他只不过是说他面对一些财政上的困难他本身做婚礼策划的然后因为疫情的关系他的公司倒闭了公司还有很多的手足要养所以他就必须转行一开始看到他跟那个秦沛两个人之间的戏他是他其实是

很好学虽然他用他过去在婚礼策划的那些经验想用那些经验去对待这个行业但是他其实没有那么的他没有那么的适馈他对琴配也是很有理的他甚至对哈罗文也是很有理的只不过他有时候用错方法

然后我觉得他中间也是有转变母子那一段还是有带动他的人物成长的建立他跟哈洛文的就是许冠文那个角色的关系的一场戏我记得那场戏是许冠文说他想起他老婆就是他也舍不得他老婆但是他必须为他老婆做这一段法事他觉得他已经到站了就一定要离开了我觉得这句话也是这个电影里面一个

很重要的金句吧那个母亲是她一直放不下嘛就到站了也不让她走嘛然后再引发出那个破地狱也是要被生人破地狱这一层意思但是的确去到那个 lesbian 那个我就觉得是好像是刻意要加入这个议题但是它其实真的是跟整个主题没有太大的关系也对人物成长也没有太大的帮助我觉得

黄子华这个人物我觉得他是这么写他是想这么写的但是他写的极其失败他见钱眼开这个事情这句话是谁说的呢是许冠文那个角色说的他说你就是见到钱你就眼开了这是许冠文对他说的是用台词来表现的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剧情去铺垫他是一个

就是我们一开始就知道他很需要钱但是并没有去铺垫他这种唯利是图尽就是很贪婪的那一方面的性格没有展现这一方面的戏他是有想了很多招数比如他葬礼的一些纪念品他那个原先是将他婚礼策划的一些经验照搬去做这种白事的经验上面其实是不行的

那这种在他们看的也是一种提供服务嘛就是如果这种方法放在婚礼侧的话是可以的他们可能还会觉得你招呼很好但是他就他做多了这个东西他写的这一个细节写的这个细节是不能够构成他是说这个人见钱眼开拼命的想要坑别人的钱就是不构成恶你明白吗他没有这种对不构成恶但是他这

他这角色是要怎么写呢他要有个反转在里面他一上来给人的感觉这个人是一个贪婪的人很贪财的一个人然后后面有个转折说他为什么这么需要钱是因为其实他的公司破产了然后他是很有责任的人他要承担他这些责任然后要对他的公司对他员工负责任所以导致他现在极度的缺钱所以他才会变成这个样子然后观众理解他了接着再下来再写他的转变

他逐渐的开始对这个死者产生产生这个同情怜悯对死者产生一定的这种的就是人的这种情感又对死者的家属然后也会很关怀他们能够理解他们那种悲痛的心情再写他这个人性上面的这个转变这是理论上传统上就是这个写法嘛他中间要有转折的嘛这个两个转折都完全的没有写好所以黄自华这个角色就就是一塌糊涂你不觉得他是个主角啊

但我比较 care 的还是黄子华体现 Mary 讲的这个戏的很多这个问题嘛剧本上的问题但我是觉得他剧本上其实还是有一个核心的主题的他有点像散文那种他是行散神不散的嘛因为他核心就是其实大家都在反抗一种旧的东西嘛你包括 lesbian 啊那条线嘛然后包括那个母子那条线就是大家是有点就是违背常规的在做一些事情嘛

然后黄自华那条线有个违背常规就是他选择丁克嘛是吧就他结尾他跟周佳怡那个关系线但我就说他在很多写法上呢他就是缺少一些反思他确实是概念先行他写了这么一个概念但比如说你说写你丁克但你为什么没有反思你干嘛原来要戴套呢你干嘛把人家肚子搞大了结果要来丁克就瞬间确实我们那个群友有讲嘛又回到了年少日记嘛年少日记也是这样的嘛

一到最后那个把人家肚子搞大了然后就说我是因为我的弟弟的去世给我造成很大压力就是很多说辞很多主题要抛但就没有去回想为什么会这样那比如妇女那条线也是这样的其实她妇女那条线作为我我应该更多感触的因为比如我前天我父亲走了我父亲也是非常传统的所以我为什么看那条线完全进入不了因为我觉得不可信

因为我觉得这个人死后突然间来的这个东西就是非常功能化的对于本身关系上的这么多年的这种父亲的缺失我觉得人物本身是缺少一种省思的就跟黄子华那个角色我觉得他太少深入人物去写这个人物内心真正的反省也好但给了他一个好像非常先进的观念就比如我要丁克对吧但就是说前面的东西他就已经忘了就是说为什么把他搞大肚子他就忘了

所以我觉得这个确实是一个概念先行的一个故事而且他中间还一大段都他的女朋友都是没有出场然后华韵又把他弄出来因为黄自华已经够工具人了嘛那演他老婆女朋友周佳怡更加工具人了

黄子华他在说为什么不想要孩子那段时候那台词的时候我觉得他就是黄子华因为这个就是黄子华本人会说出来的话我在看这段的时候我的感受是这样的黄子华已经 64 岁了作为一个 64 岁的男性演员他居然还能够在戏里演这种让人怀孕的戏你能想象有女演员在 64 岁除了刘少卿奶奶啊

还有哪个女性演员能在 64 岁的时候在戏里演出我怀孕了呢所以这个不就彰显了男性创作人的自信吗当他写一个角色的时候他就有自信觉得他能够让女的怀孕你知道吗而且关于是怀孕了还不要你这个就是这也是一种性别自信我觉得我说我不太认同 Mary 讲说那个句话像黄子华讲的话

如果我觉得黄子华不会说出这种不负责任的话因为黄子华原来就说过要戴套就是你不会说就是放生陈冠希跟你让你那个男的性行为一定要戴套我觉得这个像黄子华会讲的话我的意思是说那个丁克我说的不是那个前面我说的是那个后面就是他说就是他解释不要孩子的原因想要丁克的原因那段话是他说的就你不要管前面什么怀孕什么之类的但是他解释不想要孩子的原因因为他他

他自己本人也确实到现在没有结婚没有孩子那当然了但所以以他那个自己丁克的理论放到这个戏剧里就会让人产生伪善的感觉这个戏里有很多蛮伪善的感觉

就因为你不能只是说站在演员角度比如黄子华本人是丁克他输出一套丁克宣言当然没问题了但我就是看到这个戏里明明那个老婆怀孕了他突然又输出这个那个处境不对对你就觉得处境很尴尬很奇怪很伪善嘛就跟那个父亲最后那个信一样嘛也让人很伪善甚至有人伪善到让人自圆其说有人觉得那个是黄子华编的那在导演角度肯定就是这个嗨老文写的嘛

但就是他的处境就很怪异就是让人觉得有一种很虚伪的东西但我觉得那个又不自觉的他是比较善意的想写一个这样的东西但不自觉的产生了一种非常虚伪的效果我也蛮想谈这一点的因为是许光文我是不是说许光文啊因为许光文这个人他

70 年代大红大紫他 28 岁就开始演李翰祥的电影《大军阀》然后在演电影之前他其实在 TBB 做那个欢乐经销开始写梗了写段子了开始做一些情境不是叫情境喜剧就做一些那种现在应该叫 sketch 现在叫 sketch 然后当年他其实就就在 TBB 已经开始做这些东西收入就很好

刚开始毕业的时候可能有点穷然后进入 TVB 就一路顺风顺水进入电影界到了电影界之后他开始拍电影每一部电影都是卖座的嘉禾的老板为了他专门跟许贯文是他们专门有另开一个卫星公司来专门做许氏电影的整个在 70 年代和 80 年代都极其的成功他真正开始走下坡路就是 90 年 90 年他跟 92 年吧应该是就黄子华有负责帮他做编剧的那个叫什么来着

神算神算对神算之后其实他就是他意识到他自己时代已经发生转变了已经被周星驰接手了那基本上这个人的成长整个途径你可以看到他是一路顺风顺水而且做得非常的好非常的杰出和优秀甚至早年大家可能不知道第一首真正被承认的业余歌曲叫《铁塔凌云》这一首歌是他写的

词也是他写的曲也是他写的大红大紫让徐冠杰唱的嘛这首歌唱到就是大红大紫结果他爸徐冠文的爸爸怎么说呢他说你怎么可以学人家写歌因为大家要知道在这一首歌之前香港的音乐有哪几种一种要么是大家时髦一点的年轻人要么是听那种英文歌

还有一种就是老一点的听时代曲国语的时代曲还有本土一点的就是南音就是那个许冠文在这个电影里唱的南音还有乐剧嘛乐曲那大概就是听这几类的音乐根本没有粤语流行音乐的这种东西存在的但是许冠文的那一首歌他其实是开启了整个粤语流行歌曲的这个初创的他第一首嘛之前从来没有过这种东西

所以许光文的爸爸就是他能够参照的对象是什么呢就是他最熟悉的乐曲

熟悉的那些就是写的很文绉绉非常优雅的那些乐曲的词所以他当时听了这首歌之后就大骂许冠文也不是大骂啦就是不知所谓对他的评价就是不知所谓然后许冠文一生其实都没有得到他父亲的承认了大家可以去看这个三十年前三十年前那个综艺叫今夜不设房许冠文在里面讲的非常非常的详细的后面他讲到他父亲临去世的时候在那个救护车上终于

终于肯临死之前终于肯承认他做的还可以但是许光文原来觉得这个东西太晚了对他太晚了就是因为他的父亲否认他认为他这个这首歌写的不知所谓所以他写了那一首歌之后再也没有写过歌他跟他的父亲是这么一种关系所以我在看到这部戏最后结尾的时候我的感受是许光文在替自己的父亲为自己道歉

所以他也在破地狱对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方法他现在也是就是他可能已经比他当年父亲年纪更大了当然他代表代替他自己的父亲向自己道歉仅代表我个人理解也许是的因为许冠文一直说这个电影其实内核是个喜剧片它是个安抚人的东西嘛

有可能他自己也在这个戏里被安抚了谁知道所以我就觉得这个电影虽然好像有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总归看的人如果被感动受到一点的这种安慰我觉得也是好事了但是我们今天所有批评也都是针对这个电影本身的但他能达到能真的安抚人心我觉得在这个年代来讲我觉得已经是一件挺好的事了就是聊一下许冠文的表演我觉得他在里面那种父亲的拿捏

我猜他应该有很多很大程度上借鉴的是他父亲就是那种非常扭捏的既对子女有爱但是他又不会表达爱你会发现他明明有儿子但是他对这个儿子无法表达爱他有女儿他也没办法跟女儿表达爱但是黄子华来了黄子华在血缘上跟他不是这种关系结果黄子华某一种程度上变成了他想要的那个儿子到那个最后一场戏他不是中风偏瘫了吗坐在轮椅上

女儿怎么伺候他他都在发脾气不开心但是黄子华来了然后他就立马很开心感觉这两个人才是父子关系我看那场戏的时候我朋友就坐我旁边他说了一句话他说就是命里缺子感觉就一直需要个儿子一样表现得很扭捏这不就是中国父亲普遍存在的状况吗越亲近的人做父亲的越不知道怎么去跟他们相处亲生儿子女儿他不懂相处

但是外面的人他可能就什么话无话不说喝酒谈天唱唱男曲男音这我觉得就还是挺中国父亲的非常点的一个父亲我的感受就是觉得这个是许冠文终于找到一个出口在自己 80 岁的时候替自己的父亲向自己道歉那你觉得许冠文演的好吗突然忘了说聊聊演员们的表演

因为虽然我是我很喜欢黄梓华我非常非常喜欢黄梓华但是我也知道我很清楚黄梓华的表演是不行的他的演技是真的有问题了我感觉是缺乏天分他是那种努力型演员但是缺乏天分许光文的话我觉得是 OK 了许光文跟秦培两个人都是这种老戏谱都是 OK 的

然后还有一些演员因为戏写的不怎么样所以我觉得演技帮助也不大吴老师你是怎么看的呢我也是蛮喜欢许光文跟秦沛的表演这个戏里我唯一感动的一点是其实秦沛也比较少出场许光文走了那个角色去世以后秦沛出现不是给他敬了一杯酒吗只是说了一句对白那些然后我就蛮感动的可能因为这些老戏骨确实戏好了

就也不用出场再多只要讲一句对白两句对白那个感觉就来了然后黄自华确实是很差了但我也觉得黄自华不是说没有天分因为他这个人过于理性我觉得过于理性的人很难做好演员的

因为他能写动土笑那些是因为他的分析能力啊他的思辨能力很强他的逻辑很强对但通常有这种能力的人都很难做一个很好的演员因为好演员可能更需要一些感性的东西不是说那么就比如说我们老在聊这些戏这个不合理啊那个不合理啊所以我们都成不了好演员嘛因为我们有很多问题嘛很多 question 嘛但是其实演员是要相信的嘛

然后除此之外我也觉得朱康演的蛮好的因为我一直觉得朱伯康演戏蛮 over 的但这部戏我看到他难得好像收了一点然后把这个人物的处境就是我刚才讲了因为一方面戏也给他比较多发挥了包括他家庭啊父辈啊然后他的自私啊他跟他妹妹啊就各方面我觉得他的这次的表现还蛮令我觉得蛮亮眼就跟以前的还是有点不一样

不知道牛哥怎么看就两个老演员我都很喜欢其实尤其秦沛他出场不多我觉得我特别喜欢他的演出就尤其是刚才我说的前面的他演那个将人家骨灰挖出来然后重新做一套法式的那个我觉得细节的东西他演的挺好的就有些仪式的东西许冠文他就本色演出吧因为他这种说对白的方式这种他向来都是这样我没有说特别喜欢也没有说不喜欢

许冠文我觉得还是收了一点因为其实你看另外一部戏我觉得他的表现我也蛮喜欢就最近有部甄子丹那个戏不是误判吗我觉得里头的那个许冠文是最出彩的那他就是用回他八十年代那些他那个加和那些电影那种鸡同鸭讲就反正许氏电影的那种表演的方式来演但我觉得这部戏里他还是有收着演比较严肃一点还是蛮不一不一样的一种演法我感觉

还有点黄梓华 90 年代开始说动独笑,后来就一炮成名许惯文也试着要讲动独笑,但是他在讲动独笑的时候就很差,完全就不行他自己试了两场,我不知道是一场还是两场,一次还是两次,实在太差了,不好笑我也看了一下,这是不好笑做电影的话,许惯文非常的成功,现在黄梓华也非常老来发威

现在黄子华也在电影上非常成功了但是在那个之前确实许冠文是达到了一个巅峰的黄子华跟许冠文还是没法比在电影层面因为黄子华现在成功是以演员的身份基本上黄子华自己做导演的还是电影还是不太行的许冠文还是作为创作人他的电影的辉煌还是留在电影史上是黄子华无法企及的嗯

这个总结的好我其实我还想起一个人就是金燕玲演一个糖水店的老板娘你不觉得那个卡组特别糟糕吗她完全不像那种我看到她的时候我突然间就想到因为在应该是 1989 年她那个跟狄龙拍过一部戏演情侣叫《人民英雄》

他这个角色是在整部电影很后面才出现狄龙演的是一个汉匪然后结果他这个金燕玲演他的女朋友就发现他是个比汉匪更汉的人一脸很傲娇的那个样子就是头永远是永远是这么昂着的然后这样子永远是昂着看着天然后抽着烟对谁都不在乎他当时虽然只是

只在后面有一段戏里出现了但是对我来说简直是惊鸿一瞥就是这个女 金燕玲这个女演员在我我就是觉得对她惊鸿一瞥我就觉得哇这个女生好有性格然后也长得很漂亮很美我看她我就觉得很美

在这个电影里我看到他演一个老了的角色然后非常的慈祥像一个妈妈的一个角色的时候我在想是不是会不会是那个女汉妃老了以后她开了一家糖水铺她变成了一个慈祥的一个人你会发现这个人人生是不是有产生过某一种的这种抛物线一个人物的一个轨迹在这里

所以我看到看到他这个就是你说的这个很不像吧但是因为他不像你会觉得他这个人物的转变是在我想象中啊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这样一个转变是还挺戏剧化的但可能我对我来讲金燕林形象是比较硬的就包括他个人的经历啊比如他现在其实是有那个女性伴侣的嘛就是他跟那个苏丝黄在一起嘛就是他是一个比较

经历很多也比较硬朗就是我可能更喜欢他在虽然我不喜欢踏雪局面那个电影但我觉得那个角色很适合他整个人很强然后就是什么东西他也不愿意说出来的但突然他演一个这个形象就是一个慈祥糖水店这个特别市井特别人情味我就觉得反正我就觉得不幸然后包括他的服装上就是他给我一种很中产的感觉了就是他戴个眼镜什么的他就给我一种很中产的感觉

就是我不太相信他是在这个空间里就是经营这家铺头的一个人物了可能是也可能先入为主了

但我还想说一句我还是想说一句许冠文因为大家不是说许冠文现在年纪也大了吗八十多了吗所以其实拍到他去世那些戏的时候我还是很感触的我有点舍我很舍不得许冠文因为你知道他年纪也大了吗然后其实我很喜欢许冠文但是就在戏里看到他要写一个他死亡的处境对我来讲因为可能太近了因为他这个年纪可能是要面对这些事的时候

所以我其实有点害怕了害怕好像许观文会消失的这种感觉就有这种小的一点情绪我想这可能也是许观文愿意接这部戏的原因因为他所讨论的这个命题这个话题也可能不是也可能的肯定是他现在正在思考的到他这个年纪是必然会思考的

最后我觉得我还有个话题我想聊就是那个整部电影的最后一场戏我觉得最后一场戏拍得非常的漂亮我们抛开戏剧不谈抛开这些什么人物人物的这个成长啊人物的这个细节啊这些东西人物立不立体啊这些我们不谈这些东西这最后一场戏它令我想到一点就是它这个表演性质好强啊

我会感觉到广州香港广府这块区域它的文化好像是自成一体的因为其他地方也有破地狱但是像我们这里也有上海这边也有破地狱但是我们的破地狱就是一个形式它不会表演形式这么强这么好看看到那个结尾的时候我真是觉得它

它是一种仪式一种仪柜但是它有一种极具表演性的极具可观性的这么一种仪柜我们抛开它就是业女的一方面就是女性不能干什么不能够甚至以下好像女生不能舞狮啊什么之类的但这个都可以破除了这些都可以破除了以前女的不能干的其实女性也可以干了现在

这不管但是我们就讲它这种仪式性这种美感其实我觉得真的是挺不错的它保留住了那种民间的原生态的具有生命气息的这些东西这个是让我非常打动我的一个点

我觉得主要还是我觉得是潘耀明拍的好了他这个摄影是潘耀明嘛坟城的那个导演本来也是很好的摄影指导我觉得最后那场破地狱的戏破地狱这些场面在原来港片里也有一些呈现了虽然不多但这次他呈现的比较好我觉得是因为

一方面当然是因为魏施亚那个角色了因为确实有个女性在做这个参与这个法事一方面我觉得是确实是潘耀明整个镜头语言是把控的比较好然后让一个这种仪式好像在视听上的效果更强烈了吧

那个破地狱它不是原来说是源自那个木莲救母的故事吗这个仪式本身是一个是一个母子关系的但是它这个戏里呢其实是一个妇女关系的就不知道是不是刻意的对调就是因为这个破地狱

破地狱应该是什么木莲见到他的母亲在地狱受苦所以要帮他破这个地狱门救出他母亲这个亡魂基本上他这个传统是来自一个母子叙事他现在改成一个妇女叙事我不知道可能也是因为比较符合时代性然后确实也有一个导错的东西了但我都忘了他有没有在戏里交代这个故事因为我觉得虽然他只是说仪式本身但我觉得这个故事这个来源还是蛮重要的

扩充一下这个话题确实是他电影里没有提到这一点但是木莲救母它是一个佛教故事这个故事原创的目的是为了讲佛就是佛有个弟子叫木莲木莲通过各种的就是特异功能看到了自己的母亲在地狱里面受苦是因为他母亲生前做了坏事所以呢他作为一个大孝子嘛中国人就是以孝为先嘛他作为大孝子不忍心看到自己的母亲在地狱里面受苦

所以深入地狱去把母亲从地狱里救出来佛在后面就什么帮助她呀开解她她主要是一个佛教的故事劝大家要信佛要遵守佛的这套东西她原本的意图是这个但是其实越往后你会发现中国人在这个故事里更加投入的是什么呢她不是对于佛理的解读而是对于孝道的解读这个能够反映出就是老百姓真正的这些普罗大众他们的内心的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样子的

本来就是一个要讲佛教教义的这么一个故事然后随后在一个大谈孝道在中国的这个旧社会就变成了一个赞美孝道的这么一个故事然后你看着这个故事到现在破地狱

它又演变成了一个充满了时代情绪的要对于就是时代中的每一个人进行破地狱以及加入了女性话题女性的议题在里面破地狱这个故事它其实是随着时代获得了不同的解读的

以上录音内容我们录制于 12 月 16 日的夜间,在剪辑这期节目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我有一部分的表达并不够充分,我仍然对于魏士亚所扮演的那个女儿的角色耿耿于怀,因为我也是女儿,我也曾经很像她。

在我很小的时候周围的人就告诉我说因为我是女孩所以令到我的爸爸非常的失望我爸一直渴望要一个儿子我听过之后我当时的反应是没有伤心完全的没有伤心那我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我可以像儿子一样的好所有男孩能做的事我都有能力做

别人告诉我说儿子长大了以后可以陪爸爸喝酒而女儿不行那我想到的是女孩长大了以后也一样可以和爸爸一起喝酒难道会因为我是一个女生所以我就被禁止喝酒了吗那逐渐长大的过程也是体验父亲业余的一个过程

我记得小学的时候乡下的亲戚送来了一只雪白的大鹅那只鹅被捆住了爪子和翅膀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被扔在了我家的院子里面等待着被下锅那只鹅知道自己即将要被宰杀所以就叫得特别特别的淒厉叫了整整一个晚上然后我就受不了了我就跟我爸说我说那就不如放了这只鹅吧因为我也并不想吃鹅我爸看了我一眼他是斜着眼睛看我的

他说了四个字他说富人之人接着当天他就杀了那只鹅煲了一锅汤然后那个鹅肉一口都没有吃甚至后来十几年的时间里我都没有办法吃鹅肉我现在回忆起这件事情的时候我会觉得女孩不需要像儿子那样不需要像男孩那样在这一桩杀鹅事件中我所具备的共情能力是我爸所不具备的我爸所表现出来的冷酷并不是什么优良品质

中国历史上充斥着没有夫人之人的男的互相杀戮彼此青年目强眼弱所以我并不需要成为像我爸那样的男人我也不需要成为我爸的儿子当然有些品质并不是以性别为划分的也有些男性是具备极高的共情能力的那也有些女性是可以很残忍的

但是男性所引以为傲的那些品质那些功能例如强调父权强调爹权例如如何上酒桌跟别人喝酒吹牛例如什么如何谈笑之间强掳灰飞烟磨那还有很多你们能想象到的那些男性的功能其实都是非常的低级的女儿们根本不需要像儿子们看齐并不需要像儿子一样的好那这里的好是打了双引号的好

我们在太长的时间里都在用男脑去对抗这个世界了以为自己像男性一样强就可以被这个世界接纳被这个世界喜爱当然这里的强仍然是打双引号的强要知道这个世界就是业余的女性在这个世界里面就是被视作他者的想要反抗这种伦理的途径并不是让自己变得和男的一样

而是你成为你自己就行我们要让这个世界接受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女性而不是把女性改造成维护男权秩序的林布贤这个纯粹是由魏诗雅这个角色引申出来的一些小小的感触因为我身边有太多试图获得父亲认可的女儿了包括我曾经也是如此

这部电影有种种的问题和瑕疵,但它所触及到的一些议题仍然是值得深入讨论的。好了,本期节目就到这里了,如果听完本期节目你有什么想法的话,欢迎留言,那我们下期再见了,拜拜。

只有神將在遠方迷山長水遠未入其懷寶灘岸豈能及月在彼府守低我事何方何無回音輕傳此時此處何須多結伏多求且長一

一曲歸途上

像是像是像模樣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