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今天 是 路 书 的 第 103 期。 大家好, 我是 瞿霞。
大家好。
我是 谷 村路 书 是 一档 讨论 艺术 和 历史 的 播客 节目。 我们 追求 行知 合一 的 学习 体验, 行路 读书, 知其然 更 知其所以然。 欢迎 大家 订阅 收听, 我们 诚邀 您 参加 路 书 的 会员 计划, 您 的 加入 能 让 我们 行 得 更 远, 读 得 更多。 有关 会员 计划 的 详情请 访问 路 书 88点com 斜杠 member 路 书 之 有 微 店 是 购买 会员 计划 和 会员 通讯 的 主要 渠道, 你 也可以 添加 路 书 的 微信号, auto 2018, 联系 我们 ARTINSITU2018, 或者 发邮件 只 露出 8888 at outlook 点 com。
今天 是 2022年 的 第一期 节目, 延续 我们 以前 的 一个 传统。 第一期 节目 我们 继续 来讲 山西 这 期 节目 似乎 是一个 比较 怀旧 的 主题。 因为 今天 我们 聊 的这 几个 地方, 实际上 都是 主播 在 起码 在 十年 以前 去 的。 时过境迁, 因为 时间 过去了 十 来年, 完全 有 很大 的 变化, 也许 可能 是 翻天覆地 的 变化。 那么 我们 是 做 点 白头宫女 聊 当年, 讲一讲 当时 还没有 开发, 还是 是 原生态 时 的 一些 情况。 我们 就 讲一讲 雁门关 跟 雁门关 内。 想起 雁门关, 我想 绝大部分 中国人 都 应该 对 这个 名字 非常 熟悉, 对不对?
没错, 我相信 绝大部分 的 路 书 听众 都是 听说过 雁门关 的。 从 历史书 或者 文学作品 里。
其实 大家 所 想到 的 雁门关。 一开始 肯定 想说 的 跟 杨家将 有关系。
那 不一定, 因为我 觉得 其中 可能 有 代沟 的 问题。 比如说 像 主播 这样 60后、 70后, 小时候 听 广播 看 小人书, 肯定 看过 杨家将 对 吧? 对 杨基、 杨六郎 很 熟悉, 那么 肯定 知道 叶文 管 80后、 90后可能 更多 的 是从 金庸 的 天龙八部 里 知道 雁门关 的 那个 乔峰 不就是 在 雁门关 坠 崖 了 吗? 但是 不管怎么 说吧, 杨家将 也好, 天龙八部 也好, 雁门关 代表 的 就是 北宋 和 契丹, 也就是 和 聊 的 冲突 和 对峙。 当然 我们 今天 讨论 的 是 雁门关 的 大 历史, 因为 讲到 雁门关, 让人 想到 的 肯定 是 峥嵘 崔嵬 的 高山, 这种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的 雄关 险峻, 还有 边境, 冲突, 战争, 甚至 一个 王朝 的 兴衰 等等等等, 诸如此类。
其实 我们 先 说本 求援 正 一下 名。 雁门 这个 词 最早 是 形容 一座 山, 就是 雁门山。 那么 雁门山 出现 在哪里 呢? 实际上 在 我们 中国 最早 的 地理 著作 山海经 里面, 就 记载 了 雁门山。 是在 山海经 里 说是 在哪里 呢? 是在 雁门山 雁 出 期间, 在 高 柳北, 这 是在 山海经 的 海内 西经 里面 说 的。 那么 高柳 在 什么 地方 呢? 高柳 是在 今天 山西省 阳高县, 在 大同 附近 了。 对, 其实 这个 雁门山 跟 今天 我们 说 的 雁门关, 好像 还有 一定 的 距离。 其实 这个 是 最早 的 雁门山 的 位置。
大家 也 知道 这 里面 后来 有 历史, 比方说 秦始皇 后来 灭 了 赵国, 赵王 的 那个 弟弟 后来 逃 到了 这个 代, 就是现在 大同 这个 地方, 后来 成立 代 过, 后来 又被 秦始皇 给 灭 了。 灭 了 以后, 秦始皇 就在 这个 地区, 根据 这个 雁门山 就 设 了 一个 郡。 大家 都 知道 秦始皇 那时候 天下 36郡嘛, 这是 一 郡, 就 叫 雁门 郡。 这个 雁门 郡, 到了 曹魏, 就是 曹丕 的 时候, 因为 种种原因, 他们 就 把 雁门 郡 的 郡治, 从 原来 这个 大同 附近 的 给 南移, 移 到了 今天 的 什么 地方? 就 今天 的 广武。 广武 实际上 在 今天 的 山阴, 这个 声音 也 挺 有 讲究 的, 就是 我们 讲 的 这个 山阴 这个 山, 实际上 就是 今天 的 雁门关 所在 的 这个 山, 就是 衡山 的 北边, 山 之 北, 水 之南 叫 阴 广武。 这个 地方 有一个 山叫 什么 呢?
其实 原来 名字 叫 勾住 山, 后来, 因为 这个 雁门 郡 移到 这儿 来 以后, 后来 这个 山, 后来 久而久之, 大家 就 把 它 认为 叫 雁门山 了。 后来 的 雁门关 什么 也都 从 这儿 出来 的。 其实 这个 地方 也 应该 是 刚才 曲阳 老师 讲 的, 就是 是一个 政权 对立 中原 民族 的 一个 边疆地带。 因为 大家 如果 去过 的话, 就 知道 我 刚才 讲 的 广武。 其实 广武 有一个 很 有名 的 广 武汉 墓群。 对。
今天 还能 看到 很多 起伏 的 风土, 而且 考古 发掘 证明 这些 汉墓群 都是 那些 两汉 之际 几百年 里 在那 数 编 的 编 族 行徒, 囚犯 什么 这些, 那就 说明 这个 当时, 就是 今天 的 雁门关 外, 也就是 这个 广武、 山阴, 甚至 向北 一直 到 大同、 阳高、 朔州 这 一带, 应该 还是 当时 两汉 之际, 尤其是 焊锡 焊 的 时候 和 匈奴 对峙 的 这么 一个 战场。 对。
如果 大家 走过 这个 地方, 熟悉 的话 会 知道, 其实 山西 比方说 有一个 地区 叫 雁北 地区, 就是 今天 的 雁门关 以北 的 这个 地区, 一直 比较 到 大同。 其实 从 北 往 南, 如果 草原 民族 入侵 中原 的话, 大同 那边 是 一道 防线。 那 过了 大同 那边 其实 基本上 一马平川, 完了 一直 要 到 这个 雁门关, 这 又是 一个 山寨 一个 防线。 如果 突破 了 雁门关, 就 今天 的 这个 山脉 的话, 再 往 太原 去 忻州, 那就 基本上 没有 任何 天险 可 守。 对。
所以 地势 也 决定 了 这个 地方 是 特别 出 历史 的 地方 西汉 对 吧? 那时候 跟 匈奴 对峙 以后, 又是 中原 民族, 就是 隋和唐 初 跟 突厥 对峙 的 这么 一个地方, 反正 一直 是 跟 草原 民族 进行 拉锯 的 一个地方。 比较 著名 的 一个 事件 就是 隋炀帝 继位 不久, 不是 就 隋炀帝 比较 好大喜功 的, 也 南征北讨 的。 他 北边 有 一次 去 打 这个 突厥, 带领 大军 出 雁门, 结果 被 突厥 来了 一个 反 包抄。 后来 隋炀帝 就 又 逃回 雁 雁门关 内, 突厥 破关 而 入, 不是 整个 雁门 郡 的 41个 城, 给 突厥 占 了 39个, 隋炀帝 都 被困 在 今天 的 代县 的 地方, 岌岌可危。 另外 还有一个 就是 郭 县 没有 失守, 就是 因为 这 两个 城市 坚守, 最后 隋朝 的 这个 援军 到了, 才 给 皇帝 解 了 围。 有 这么 一个 很 重要 的 事件。
对 徐家 刚才 讲 的这 两个 地方, 恰恰 是 我们 下面 要说 的 两个 地方。 就 雁门关 内 的 两座 城池, 一座 就 叫 代谢, 一座 就 叫 郭 县。 代表 的 代 引申 的 就是 原来 最早 从 这个 代 国 什么的 来 的, 刚才 我 讲 过 还有一个 郭郭 县 的 历史 也 挺 丰富 的。 待会 我们 要 再 仔细 来讲 郭 跟 带 两个字 的 由来。
徐佳 老师 刚才 讲到 在 隋唐 主要是 跟 突厥 进行 对峙。 唐代 以后, 到了 五代 和 北宋 的 时候, 这个 地方 又是 中原 王朝 跟 北方 的 契丹 民族 进行 对峙 的 地方。 石敬瑭 做 儿皇帝, 出卖 了 北方 的 燕云十六州。 那 燕云十六州 等 于是 把 等于 第一道 中原 的 防线 就 给 拱手让人 了。 因为 燕云十六州 基本上 就 大同 这些 地方, 所以 大家 也 知道 为什么 在 应县 会有 应县木塔, 那是 萧太后 建 的那 是 辽代 的 太后 出了 雁门关, 等于 就是 聊 人的 地盘。 聊 跟 宋 的 边界, 就是 以 衡山 这个 余脉 雁门关 这 一带。 所以 咱们 才有 了 杨家将 血战 什么 金沙滩、 雁门关。 他 这个 宋代 的 雁门关 跟 今天 好像 还 不是 特别 一致, 但 基本上 是在 这个 范围 是 没有 错的。
到 元代 就 不讲 了, 对 吧? 元代 是 一个多 民族 统一 的 一个 国家, 那么 到了 明代 开始, 它的 防线 又 射 到了 刚才 我们 讲 的 大同 跟 雁门关。 这 里面 要 讲 一个 什么 呢? 大家 知道 我们 今天 所 看见 的 长城, 大部分 都是 明代 所造 的 长城。 明代 的 长城, 说 实在 的 我们 以前 也 讲 过。 比方说 明代 在 山西 的 边墙, 对 吧?
山西 是 在北京 的 西边, 也是 拱卫 经济 的 一个 重要 的 一个地方。 所以 明王朝 在 山西 建 了 大量 的 城墙 和 防御工事。 这 里面 就 引出 一个 什么 概念 呢? 就是 在 明代 的 长城 里面 的 又 分了 内外 长城。
明代 的 内 长城 基本上 就 是从 什么 呢? 就 从 明成祖 永乐 迁都 到 北京。 因为 首都 搬到 北京 去 以后, 对于 金鸡 的 这个 防卫 就 比较 重要。 就 是从 明成祖 跟 以后 的 好多 皇帝, 都 把 这个 金银 长城 作为 一个 重要 的 一个 防御 手段。 所以 除了 以前 传统 的 长城 以外, 又 在 今天 的 山西、 河北 稍 南 的 部分 又 加 了 另外 一道 防御工事, 就是 内 长城。
大家 知道 长城 基本上 从 东北 的 山海关 开始, 一路 到 北京。 内 长城 和 外 长城 是 在北京 的 这个 怀柔县 里面, 一个 叫 火药 山 的 这个 地方 就 开始 分叉。 分叉 以后, 内 长城 就 沿着 今天 的 河北 的 易县、 涞源、 阜平 进入 到 山西, 再 经过 灵丘、 繁峙 到 偏关。 然后 就在 山西 的 偏关, 就 跟 这个 外 长城 的 汇合 到 一起。 大概 就是 今天, 对, 我们 其实 去过 偏关 那的 老营 堡, 什么 老牛湾 大概 这个 地方。
对, 这 都是 长城 的 这个 防御系统 防御 公式。 而 我们 今天 要 讲 这个 雁门关, 也是 就是 刚才 古松 老师说 的 繁峙 到 偏关 当中 这 一段。 对, 正好 都是 崇山峻岭。
对 吧? 因为 在内 长城 里面 还有 号称 所谓 的 外三关 跟 内三关 之 说。 外三关 就是指 的 我们 今天 所说 的 雁门关、 宁武关 跟 偏 头关 这 三个 关。 雁门关 在 最 东边, 偏 头关 在 最 西边, 还有 在 河北省 境内, 还有 那 三关, 在那 三关 里面, 最 有名 的 就是 我们 今天 所 知道 的 居庸关。 还有 两个 在 河北, 一个 叫 倒马关, 一个 叫 紫金 关。 我记得 好像 土木堡 之 变 的 时候, 也先 他 打进 这个 北京 城外, 就是 破 紫金 关 对 进来 的。 好像 对, 就 不是 从 居庸关, 是从 紫荆关 从 绕 到 南边 进入 的 这个 华北平原。 所以 这些 地区 是 对于 明王朝 来说, 是 非常 生死攸关 的 国防 前线。
如果 在北京 附近 的 朋友 经常 也有 机会 去 外长 城内 长城 玩。 其实 明代 真的 是 把 很大 一部分 的 国力 都 投入 在 长城 的 内外。 长城 的 这个 防御系统 不光 长城 了, 还有 各种各样 的 军 捕, 是 今天 留下来 星罗棋布, 这个 在 河北, 在 山西, 但是 也 没 起到 太大 作用。
因为 消极 的 防御 永远 没有 积极 的 进攻 有效。
明代 早期 的 威胁 是 蒙古, 但是 到了 晚期 又是 满洲, 他们 都 曾经 突破 过 内外 长城 的 重要 关口。 对, 因为 防线 太 长, 只要 突破 一点, 基本上 就是 失去 作用。
对我 看过 一个 史料 就 讲到 是在 明代 的 晚期, 那时候 已经 不是 蒙古 了, 那时候 主要是 女真人。 就有 一次 说 女真人 就 是从 大同 那边 突破 了 雁门关, 一直 攻入 到了 忻州 那些 地方, 而且 是 破 了 郭 县, 就在 郭 县 掳掠 了 人口, 完了 就是 压 着 这个 人口 财宝 就 准备 北上 返回 草原。 代县 是 没有 被 攻破, 所以 有人 就在 代县 的 城头 上, 眼看 着 那些 郭 县 的 百姓 就 被 掳掠 到了 番邦。 有些人, 后来 还 经过 了 很长 的 艰难, 后来 又 怎么样? 从 这个 草原 后来 又又 溜回 故乡 这样 一个故事。
我忘了 具体 的 这个 史料 的 出处 了, 但是 我 印象 很 深刻 的 就是, 刚才 讲到 的 是 隋炀帝 时候, 代县 跟 郭 县 都 没有 破。 但是 那一次, 是 郭 县 被 打破 了, 所以 郭 县 的 人民 就 被 这个 女人 掠走 了。 但 代 线呢 还是 没有 破, 所以 代 线 的 人 就 眼睁睁 的 看着 郭 县 的 人 就 被 满人 给 抢, 所以 就是 历史。 对, 所以 如果 想 一下 的话, 那个 场面 也是 相当 的 令人 震撼, 更 令人 心碎 的。
对, 所以 在 雁门关 内 的 百姓 也很 苦。 通 老师 你 想 前面 是 女真人 在 这儿 破 了 雁门关 以后, 骚扰 了 一通。 很快 的 没 过 几年, 这个 李自成 不就 是从 太原 从 另外一个 方向 打破 了 雁门关 去 的 大同, 然后 从 居庸关 进了 北京。 对, 雁门关 这一 仗 是 特别 关键 的 一 仗。
李自成 一开始 想 打 代谢, 但是 没 打破。 后来 就有 一个故事 叫 盗取 宁武关。 如果 熟悉 他 是从 宁武 走 的对, 如果 熟悉 这个 传统 经 戏 的话, 传统 的 京剧 里面 有 一出 很 有名 的 戏 就 叫 你 五官。 大家 可以 去 查一下 您 五官 这 出 戏 到底 讲 什么。 但是 李自成 就 是从 宁武关 完了, 后来 北上 完了, 攻克 了 这个 大同, 再从 这个 外 长城 一线, 从 居庸关 再 突破, 进入 了 北京, 是 这样的 一个 历史。 这 都是 刚才 讲 的 烽烟 的 历史, 也是 应该说 是 都 是一个 铁血 历史。 但是 我们 今天 当然 已经 完全 是 硝烟 散 去了, 而且 今天 我们 无论 讲 的 是 内 长城 也好, 外 长城 也好, 现在 都 已经 是 我们 这个 华夏 的 腹地 了, 已经 完全 不是 边境地区 了。 对, 没有 边关 的 概念。
对, 而且 现在 交通 也很 方便。 比方说 现在 大同 到 运城 的这 大运 高速 已经 贯通 了, 对 吧? 从 大同 如果你 一下子 开, 其实 过 这个 衡山 的 时候, 是 过了 一个 大概 有 8公里 还 几公里 的 一个 隧道 好像。 对, 而且 是 一路 下坡。 对, 天堑变通途。 但是 如果 今天 真的 要 去 仿古 的话, 千万不要 去 走 那个 是 大 高速公路, 对 吧?
因为 这个 大运 高速 经常 走, 而且 如果 从 公路 旅行 的 角度 来讲, 那 雁门关 这 一段 应该 算是 特别 好的 一个 景观 路。 这里 头 可以 给 大家 分享 一些 旅行 的 tip。 我自己 每次 走 那段 高速公路 的 时候, 尤其 在 不管 从 哪个 方向, 尤其 在 接近 雁门关 的 时候, 都会 比较 全神贯注 的 看风景。
由南向北 不是 上坡 吗? 就是 刚 开始 上坡 的 时候 注意 向右看, 远远 的 看到 高山 下 的 那个 代县 县城, 代县 的 城池 和 雄伟 的 边 靖 楼, 风景 虽然 一 掠 而 过, 但是 看着 也是 挺 满足 的。 然后 车子 到了 山上, 然后 一出 隧道 就可以 看到 著名 的 那个 巨齿 长城。 所谓 锯齿, 就是说 那段 山 特别 陡, 所以 长城 也 随着 那个 山势 修 的 特别的 险远, 看 就 好像 是 那种 一 楞 一 楞 的 那种 直上直下 的 感觉, 所以 叫 锯齿。 再 往北走, 锯齿 长城 后面 就是 连着 的 那个 延绵 不绝 的 猴儿 岭, 应该说 是 山西 保存 最好的 内 长城 那段。 这个 我们 以前 节目 也 介绍 过, 最后 就是 以 新 广武 结束, 换 一个 方向, 如果 从北向南, 就是 先 看 广 武汉 墓群, 然后 车 到 高处 就可以 向下 俯瞰 旧 广 武城。 但是 不管 哪个 方向, 南 或者 北, 雁门关 是 看不到 的, 因为 关城 还在 山 的 更高 的 地方, 要 去 雁门关 去 看 关城, 只有 走 老 那个 国道 才 可以 去。 对。
其实 这个 地区 是 特别 值得 仿古 的 一个地方, 而且 基本上 还是 一个 比较 好的 一个 原生态 的 状态。 有 兴趣 的 驴友 实际上 可以 把 这些 地方 都 徒步走 一 走。 我是 没有 走过。 实际上 从 新 广武 也可以 走到 这个 雁门关。
我相信 是一个 非常 艰苦 的 一端。 对, 这个 不知道 走, 不知道 有 山西 的 驴友 走过 没有?
其实 以前 是 靠 走 208国道, 208国道 实际上 你 如果 出 代 线 向 西北 方向 走, 就 208国道 就可以。 去 雁门关 大概 距离 是在 二十多公里, 我们 第一次 去 雁门 翻山越岭。 对, 我们 第一次 去 雁门关 应该 是在 2006年 的 这个 时候。
我记得 是 春节 之后 没多久, 而且 那年冬天 是 特别 冷, 滴水成冰 的 感觉。 我们 是从 我 印象 里 是从 五台山 下来 的, 然后 去来 的 代谢。
代县 还 不是 特别 冷, 但是 到了 雁门关 那边 的确 是 白雪皑皑。 那是 这个 雁门关, 实际上 是 明代 以后 的 雁门关, 好像 跟 我们 讲到 的 杨继业 或者 杨家将 的 雁门关 还 不是 一个地方。 不管 怎么样, 这也是 非常 有 历史 的 一个地方。 而且 我们 去 的 时候, 还是 在 旅游 开发 以前, 还是 属于 一种 比较 原生态 的 状态, 对 吧? 这个 也没有 进行 大规模 的 修复, 据说 现在已经 换了人间 了。 但是 这 也没有 什么 太多 的 兴趣 去去 了。
反正 当时 我 印象 里 第一个 当然 印象 就是 寒冷 了。 那个 关城 其实 不太 大, 因为 山上 地势 的 原因, 它 地势 不 太平, 也是 有 高低 起伏。 我们 当时 看到 的 情况 就是 他 南边 的 那个 南门 和 北边 那个 北门 还 比较 完整。 看 老的 那个 地图, 有 庙宇, 有 佛寺, 甚至 还有 几个 塔。 但是 现在 基本上 只能 看到 几个 小的 风俗 庙, 基本上都 是 断垣残壁, 还有 一些 碑 横卧 在 地上。 当时 我们 看到 的 就是这样 的 景象。
因为 毕竟 经过 了 这么多年 的 变化。 因为 有些 历史 照片, 比方说 他 那个 关城 门口 那个 李 陵庙, 就 本 上世纪 初 的 照片, 外国人 拍 的 照片 里面 那个 李林 庙 还在, 后来 这个 李林 庙 也没有 了, 那么 就 我们 去 的 时候 就 一片 断壁残垣, 但 现在 好像 又 都 把 这些 房子 都 修 起来 了。 这个 就 不是 我们 今天 要 讨论 的 范围, 我们 刚才 讲 了 很多 关于 雁门关 对 吧? 雁门关 的 历史, 雁门关 的 重要性、 雁门关 的 严格, 以及 雁门关 所在 的 内 长城 这 一块, 的确 其实 应该 是 山西 保存 的 比较 好的 一段 长城。 所以 有 兴趣 的 极力推荐 大家 可以 去 徒步走 走。
这是 一 我们 刚才 讲 的 雁门关 实际上 是 我们的 一个 影子, 我们的 题目 叫 雁门关 内。 刚才 讲 的 是 雁门关, 我 现在 讲 内 了。 内 实际上 我们 刚才 已经 点 了 这个 题 了。 就是 雁门关 内 其实 并排 的 东边 西边 有 两个 县, 东边 那个 县 叫 代县, 西边 那个 县 历史上 叫 郭 县。
郭 字 怎么 写 呢? 郭 字 就是 山字 旁边 一个 享受 的 享, 这个 字 怎么 解 呢? 郭 这个 意思 是什么 呢? 就是说 地理 上指 周围 都有 高山 的 地方 叫 郭, 那 不就是 盆地 的 意思 吗? 有有 这 意思 吧, 跟 刚才 雁门山 的 这个 历史 很 相近。
郭 县 实际上 原来 这个 郭 县 也 不在 这个 地方, 在哪里 呢? 是在 今天 的 浑源县 的 西边。 大家 知道 浑源, 浑源 其实 就是 都在 今天 大同 境 的 羊羔, 浑源。 对, 浑源 不就 今天 的 北岳恒山 的 那个 所在地, 比方 什么 赵武灵王 和 或 夫妻 什么的, 就 那个地方, 原来是 老的 这个 郭 县 的 所在地。
一直 到了 差不多 南北朝。 因为 南北朝 大家 知道 那时候 西晋 末年, 五胡乱华 的, 在 今天 的 晋阳, 就是 太原 有 个 并州 刺史 叫 刘坤。 这个人 为了 抵御 当时 的 这个 匈奴 刘渊, 刘渊 就是 推翻 西晋 的 那个 兄。 对, 为了 抵御 刘渊 他们, 所以 他 就 去 拉拢 了 好多 鲜卑 人, 又 把 沟 柱 山, 就 刚刚 讲 的 沟 柱 山 不就是 今天 的 雁门山 吗? 就 沟 柱 山 以北, 就是 山阴 这边 的 这个 地方 的, 全都 让给 了 这个 鲜卑 人。 把 原来 国 院 那边 的 老郭 县 的 那些 汉人 什么的, 都 给 迁 到了 今天 就是 历史上 的 原平。
就 这个 地方, 就是 都 迁 到 山南 来了。 对, 把 原来的 地方 就让 给 了 鲜卑 人。
对, 完了 这个 地方, 一开始 也 没 先 叫 郭 县, 叫 什么 云中 县, 还 叫 过 原平, 就 今天 叫 原平。 后来 一直 到了 隋炀帝 的 时候, 这个 地方 才 被 正式 命名 为 叫 郭 县。 隋炀帝 大概是 在 公元 607年, 一直 到 1958年, 1958年 郭 县 撤销, 把 这个 地方 就 改成 叫 原平县, 现在 叫 原平市。 而且 这个 县 制, 也 从 原来的 郭阳 镇, 迁 到了 今天 的 原平市 的 这个 地方。 所以, 郭 县 跟 郭阳 镇 就 差不多, 从 607年到1958年, 就 差不多 有 1300多年 的 这个 历史 作为 限制。 所以 这个 郭 县, 其实 就是 一个 旧县, 旧县 叫 郭阳 镇。
讲到 旧县, 听 我们的 历史, 其实 山西 有 很多 旧县, 我们 也 讲 过, 比方 什么 焚城 绕城, 对 吧? 对, 都是 以前 是 县 制 完了, 后来 就 废了 以后, 但是 往往 因为 以前 是 县城, 后来 废了 以后。 所以 才 逃 过了 大规模 的 基础 建设 或者 是 建设性 破坏。 所以 才能 留下 一些 文物, 可以 让 我们 今天 的 可以 缅怀。
对, 感觉 又是 一个 时间胶囊, 就是 在 一定程度 上 又 让 我们 看到 了 至少 明清 时候 的 这个 县城 的 格局 和 一些 风貌。
对 吧? 那 甚至于 看到 很多 包括 五六十年代 的 一些 风景。 现在 还能 给 因为 今天 的 崞 阳镇, 其实 是一个 挺 萧索 的 小镇。 从 历史上 来说, 郭阳 镇 的 他 原来是 成员 非常 高大, 而且 好几层, 主要 在 明代 进行了 增建。 完了 这个 城市 本身 有 四个 门, 东边 叫 灵 陀 门。 因为 东边 什么 是 面临 着 胡 沱河, 西边 的 是 宝, 河南 边 的 叫 景明, 北边 的 叫 宁远。 现在 南门 跟 北门 还 有迹可循, 尤其 南门 还有 南门 那边 一座 城墙, 看起来 还是 比较 古朴 的 样子。
对, 我记得 06年 我们 去过 线, 可以 说是 原生态, 反正 就是 这么 一个 类似 于 农村 的 集镇 的 这么 一个 感觉。 街道 邻居 当时 的 第一印象 就是 成员 特别 多, 南门 北门 还是 挺 高大 的。 就是 除了 南门 北门 以外, 你走 一段 又是 一段 成员, 万一 另外一个 方向 又有 一道 成员, 当时 就 觉得 怎么 这个 成员 那么 复杂。 后来 了解到, 因为 明代 它是 有 这个 防御 功能, 所以 明代 的 时候 他 又 在 郭 县 的 城墙 的 寺 门 外面, 又 修建 了 四个 乡城。 现在 因为 成员 都 不完整 了, 但是 断垣残壁 还在, 所以 经常 出了 一个 门, 又是 一道 层 层层叠叠。 对。
其实 这个 在 山西 很多, 比方说 大同 也是 这样。 大同 除了 自己的 方, 他 这个 东南西北 每一个 城门 外面 还有 小城, 它 一层 套 一层。
一层 摞 一层。 那 大同 这个 小城 就和 这个 郭 县 的 乡城 可能 就是 一个 意思。 对, 就是 规模 大小 而已。
其实 今天 去 崞 县, 你 别看 是一个 很 不起眼 的 一个 特别 小的 一个 小镇, 其实 它 还有 两处 国 保 单位。 一个 就是 号称 是在 其实 在 景明 门, 就是 南门 外面, 南门 外面 还在 走 1点路。 因为 它 实际上 是 它 在 相城 还 外面 还有 一层, 有一个 桥 叫 普济桥, 说 这是 小 赵州桥。 因为 它的 结构 跟 赵州桥 很 像是 个 石拱桥, 但是 是 场 间 式 的 石拱桥。 什么 叫 场 间 式 呢? 就是 石拱桥 它 在 靠近 这个 岸 的 这个 地方, 他 为了 减轻 他的 这个 重量, 他 把 厚 的 地方 再 把 它 掏出 两个 孔雀 来, 肩膀 这 好像 是 空 着 的 意思, 这 叫 敞 肩 式 的那 这个 桥 因为 在 南边, 一般 当地人 就 叫 南桥, 因为 它是 在 南门 外面, 又 为什么 叫 普济桥 呢? 因为 原来的 时候, 在桥边 有一个 普济寺。 因为 中国人 传统, 实际上 在 桥头 盖 个 庙 什么 挺 多 的那 赵州桥 门、 观音庙、 奶奶庙。 对, 所以 所以 叫 普吉 桥。
据 记载 的 普济桥 始建 于 金泰 和 三年, 就是 公元 1203年。 就 修修补补。 但是 我 怀疑 这个 完全 的 结构 是 金代 的, 我 觉得 应该 是 明清 时期 应该 做了 很大 的 修缮。 因为 因为 你看 现在。
这个 看 主要 看 这个 桥 身上 那个 桥面 上 的 那些 雕刻 的 纹样, 还有 一些 人物。 因为 好像 明代 的 这个 感觉 还是 比较 浓厚 的。 对, 特点 比较 明显。 但是 整个 桥 的 形式, 可能 还是 金代 始建, 对 吧? 因为 跟 山西 很多 金代 的 这些 开 拱桥, 结构 还是 比较 类似的。 对。
因为 不修 也是 难得 的 事情。 因为 有 记载, 这个 在 明代 洪武 年间, 清代 乾隆年间、 道光 年间、 光绪年间 的 都 维修 过。 今天 去 看 的 有一个 很 有意思, 就是 它的 桥面, 还有 以前 这 常年 走 车马 的 这个 轱辘 印子 折 印。 对, 这个 很很 明显, 而且 现在 还 作为 一个 交通 的 桥梁, 并没有 说 旁边 盖 一座 新桥, 把 这个 桥 保护 起来。
对, 而且 福 济 桥 给 人的 感觉 还是 比较 好的, 因为 周围 的 环境 也很 好, 对 吧? 植被 也 郁郁葱葱 的。 虽然 是 寒冬, 我们 当时 去 的 时候, 两次 去 都是 春节。
那个 桥 南边 实际上 还有一个 城门, 一个 就是 乡城, 外面 还有 一套 这个 防御系统 的 一个, 但是 那个 成本 就 比较 小 了。 可以 看出 就是 当时 的 这个 郭 宪 一重 的 成员。 但是 郭 现 今天 去 访古, 当时 我 觉得 给我 印象 最 深刻 的 时间 还是 郭 县城 里面 的 郭 县 文庙。 因为 大家 知道 这个 文庙 都是 明清 时期 成员 的 标配。
文庙 当然 从 宋代 以来, 一般 就是 这个 县城 的 标配 了。 我们在 山西 看到 好多 文庙, 挺 有意思 的。 南南北北 晋南 也好, 晋东南 也好, 甚至 今天 我们 讲 这个 郭 县 晋北 也好。 这些 文庙 基本上都 能 追溯到 14世纪 的 上半叶, 就是 元代 当时 尊 孔 的 时候 留下来 的 遗迹。 今天 我们 讲 的 这个 郭 县 文庙 其实 也不 例外。 当时 我记得 我们 去 看 这个 郭 县 文庙, 给 人 印象 特别 深刻。 因为 怎么说呢? 完全 还没 开发, 而且 甚至 保护 工作 还没有 展开, 完全 就是 一个 所谓 的 加 引号 原生态。
因为 原来是 个 粮仓, 粮仓 后来 就 不做 了, 以后 就 完全 是个 废弃 的 状态。
这个 文庙 等级 挺 高 的。 因为 大家 知道 我们 传统 这个 文庙 等级, 有的 时候 当然 是 跟 你 这个 治所 有关系。 你是 县 文庙, 有 县 文庙 的 等级, 这个 周 文庙、 府 文庙? 都有 不同 的 等级, 但是 有的 时候 等级 还有 另外 一种 说法, 就是 什么 呢? 就 你 这儿 出的 科举 的 成绩 越多, 你的 这个 文庙 的 建筑 和 在 很多 装饰 方面 的 等级 就能 相应 的 提高。 我们 当时 一 看过 现 的 这个 文庙, 一开始 外面 不是 木质 的 零星 门, 一看 就 知道 这个 文庙 很 有 历史, 而且 应该 是 出过 不少 人物。 但是 当时 我们 看到 这个 菱形 纹 也是 完全 被 用 砖 给 封住 了, 成了 这个 围墙 的 一部分。
对还 据说 这个 大成门 那边 泮池 什么, 还有 还 曾经 养 过 猪 什么的。 当然 我们 去 的 时候 都 已经 完全 荒废 了。
我们 去 的 时候 荒废 了, 但是 还是 环境 很差。 判 池 的 那个 形式 还是 很 清楚 的, 然后 一直 到 这个 大成门 或者 戟门, 这个 文庙 应该 能 追溯到 元代。 大成门 的 这个 基本 木 够, 元代 特征 还是 非常明显 的。 它的 铺 做 真 假 的 交替 使用, 还是 非常 古老 的 一座 墓。 够 至少 有 元代。
说是 历史上, 它 当然 始建 于今, 这个 就 不可考。 据说 这个 文庙 的 历史上 是在 元末明初 时间 建 的, 一开始 在 元大德 三年 建 的 这个 文庙。 我们 今天 还能 在 当时 的 地上, 我们 看到 了 扑倒在 地 断成 两段 的 一个 大德 11年 的 碑。 我 印象 很 深刻。 这个 我们在 会员 通讯 里 也会 有。 后来 洪武 三年 的 时候, 又 重新 把 这个 庙 给 修缮一新。 大成殿 是 期间 谢 山顶 的。 这个 在 县级 文彪 里面 也 算是 规格 比较高 的。
而且 很 清楚 的 能 看到 这个 地 修 的 痕迹。 大成门 的 这个 规制 看着 还 比较 正常。 走到 后面 去 看 那 大成殿, 当时 都是 我们 觉得 从 的 体量 和 尺度 来看 都是 大吃一惊, 因为 大城 店 修 的 特别 大, 然后 从 它的 建筑 形式, 屋顶, 还有 它的 这个 流利 简便, 很 典型 的 是 一座 明代 的, 就是 有 明代 特征 特别 明显 的 一座, 还 比较 官司 的 一座 建筑。
对, 那个 大成殿 其实 和 我们 后面 要 讲 的, 代 线 的 文庙 也很 像。
郭 县 的 大成殿 好像 比 代县 的 文庙大成殿 还要 规模 更大 一点。 当时 我们 去 看 的 时候, 当时 的 大成殿 还是 就 除了 这个 蓝色的 琉璃 的 屋顶, 整个 电声 还都 是 被 漆成 了 白色。 然后 所有的 眼下 的 斗拱 全 被 是 会 封住 的。 因为 当时 还是 一种 粮仓 的 一种 外观。 对, 而且 我们 去 的 时候, 我记得 有 一次 外面 还是 农民 晒 的 这个 金黄色 的 玉米, 然后 铺满 了 这个 地面。 整个 你看 蓝 屋顶 白色 的 垫 身, 然后 加上 黄色 的 这个 玉米, 还 挺 颜色 色彩 还 挺 丰富 的。
所以 印象 特别 深。 那 为什么 会有 这么 大 的 一个 规模 的 文庙 呢? 虽然 过 线 并不是 一个 什么 人口 很多 的 大 县。 因为 从 县志 里面 说, 就在 明代, 从 洪武 到 万历 的 时候, 这个 郭 县 出 过境 是 五个, 举人 有 30个, 朱 共生 的 有 156个, 这 是在 明代。 清代 就 更 厉害 了, 清代 从 顺治 二年 到 光绪 八年 说过 现 考 中 进士 的这 里面 是 文武 进士 都有, 说有 36名, 举人 有 360 多名, 中共 的 有 两百多名。 就说 这么 粗略 一算, 就是 明清 时期 这 五六百年 就是 郭 县 这么 一个 小县, 就 出了 有 大概 要近 1000名的 各 类型 的 有有 科举 的 共鸣 的 人士。 所以 才能够 有 这么 规模宏大 的 文庙。
就像 我 刚才 说 的, 从 零星 门 的 这个 形式 就能 看出 这个 县 的 文风 很 盛, 考试 挺 厉害。
但是 也是 怎么说呢? 这个 对比 也是 很 强烈 的, 就 跟 我们 以前 曾经 讲 过 赵城 县 的 文庙 曲 老师 还记得吗? 有 一对 吧? 是 后来 有 大成 店 旁边 还 开 弄 了 个 厕所。 这个 不好 说什么。 对, 这个 是 郭 宪 这个 文庙 后来 变成 粮仓, 那个 零星 门 那边 还 养 了 猪。 怎么说呢? 只能 说是 沧海桑田。
但是 近来 我看 了, 因为 自打 郭 县 文庙 被 公布 为 第八 批 全国 重点 文物保护 单位 以后, 他 得到了 一定 的 修缮。 那么 文庙 的 格局 还是 不完整, 跟 代谢 那个 文庙 比。 但是。 他的 主要 建筑 还是 经过 了 一些 修理。 因为他 这个 文庙 实际上 就 靠着 东 城墙。 如果 有 机会 爬 到 那个 断垣残壁 的 城墙 上 俯瞰 这个 文庙 的 时, 其实 看 的 很 清楚 的, 其实 还 挺 大 的。
其实 郭 线呢 虽然 是个 现在 看起来 是一个 非常 普通 的 一个 小, 就是 可能 有点 欠发达 的 一个 小镇。 城 里面 现代化 的 房子 都 不多, 基本上都 是 一些 平房。 但是 可圈可点 的 这个 建筑 还是 有 一些。 虽然 以 比起 历史上 有有 很多 的 这个 庙宇 来说, 现在已经 所剩无几。 但是 郭 县 县城 里面 的 崞 阳镇 里 上, 还有什么 呢? 还有 城隍庙, 还有 武庙 还有 岱山 庙。 岱山 庙 实际上 就在 这个 南门 外面, 有点意思 的 就是 什么 呢? 其实 这些 建筑 基本上 也都 是 明清 时期 的那 代 山 庙 的 这个 主 电。 徐阳 老师 你还记得吗? 有点 这个 古逸, 虽然 它 建筑 本身 并不是 很 古。
而且 这个 挺 奇怪 的, 就是 在 整个 晋北 地区, 我们 就 是从 忻州 往往 北 都 不太 多 见 的那 我们在 会员 通讯 里 当然 会 把 照片 放在 这个 岱山 庙。 它的 主殿 前面 出了 一个 爆 厦, 这个 爆 煞 屋顶 的 形式 还 挺 特别的, 它是 有点 半个 类似 于 十字 歇山 式 这么 一个 屋顶。 所以 连着 爆炸, 连着 这个 主殿 的 整个 的 屋顶 的 曲线 还是 非常 的 丰富, 非常 的 优美。
建筑 它 就是 一个 平面 的, 是的 丁字形。 完了 正面 看起来 的 形式 比较 特别, 它 主 电 实际上 是一个 西 山顶, 但 它 前面 那个 报 厦 是一个 比较 形式 特别的 一个 建筑。 这个 城里 城隍庙 跟 它是 很 相似 的, 所以 这 两个 建筑 实际上 也 不是 很 古老。 但是 它 利用 用了 一种 比较丰富 的 屋顶 形式。 这个 是在 其他 地区, 尤其 在 山西 以外 地区 是 不太。
常见 的对, 可以 说是 古风 犹存。 这 也 说明 当地 的 历史。
还有 要 讲 一个, 就是 崞 阳城 里面 的 天主教堂。 这个 天主教堂 也可以 去看看。 因为 里面 还有一个 纪念 一个 意大利 神父 的 一个 碑, 这个 碑 形制 也 挺 特别的。 因为 这个 神父 好像 是在 1939年 的 时候, 因为 什么 事情 去世 了。 立 了 这么 一个 杯, 而且 这个 杯 还能 保存 到 现在, 也是 一个 非常 历史悠久 的 一个 文物。 这个 还要 联系 到 一段 历史, 为什么 要 这么说 呢? 在 抗日战争 时期, 大家 知道 不有 那个 忻口 会战。
讲到 这个 日本人, 当时 37年 清华 向 山西 进攻, 日本人 就 是从 这个 灵丘, 就 从 内 长城 的 内侧 这么 过来 的对, 灵丘 然后 到 从 繁殖, 然后 到 代县, 然后 一下子 因为 心口 这儿 就是 新州 这边, 郭 县 这儿 就是 保卫 太原 的 最后 一道 防线, 所以 打的 特别 激烈。 对的。
其实 郭 县 这个 地方, 是 打的 挺 厉害 的。 结果 就 因为 战争 的 厉害, 所以 导致 了 后来 日本 人的 报复。 据说 这个 国君 退走 了 以后, 当时 说是 郭 县 的 这个 商会, 什么 日本人 来了, 想 去 迎接 做 顺民, 但是 日本 也 没 领 这个 情说 后来 发生 了 这个 郭 县 惨案, 大概 有 上 千名 几千个 郭 县 的 老百姓, 就 被 日本人 杀害 了。
其实 这个 教堂, 据说 这个 神父 还 好像 还 保护 了 一些 老百姓。 所以 也 有人说 这个 神父 可能 是在 后来 39年 的 时候, 可能 是 死死 在 了 日本人 手里。 但 这个 是 只是 一个 说法, 这个 神父 是 意大利人, 这 座 教堂 是 建于 1924年 曲 家。
我们 去 的 时候, 这个 教堂 实际上 那个 钟楼 是 被 拆掉 的。 但 我看 最近 的 照片, 这个 教堂 的 钟楼 又被 建 起来 了, 很高。 站在 这个 文庙 那儿 就 一站 就能 看见 那个 钟楼。 因为 本身 这个 郭 县 贵阳 镇 里面 没有 什么 太多 高楼。
这个 教堂 的 内 装饰 当时 也 挺 有 特点 的, 也 是因为 年久失修, 很多 岁月 的 痕迹 在 里头, 所以 也能 看到 他 那个 天顶, 还 可能 还 保留 着 一些 当时 的 这种 1920年代 30年代 这种 原貌。 但是 因为 年久失修, 已经 破烂不堪。
因为 我们 去 的 时候, 他 那个 教堂 还没有 变成 一个 集会 场所, 因为 宗教 场所 是 吧 啊, 郭 宪 还要 再 一 提 的, 就 郭 现在 近代 出了 个 名人 叫 徐永昌, 这个人 为什么 有名 的 就是 在 密苏里 舰 上 代表 中国 签字 是 受降 的 中国 代表 就是 徐永昌, 他是 郭 县人。 刚才 我们 讲 的 是 郭 线, 我们 再 讲讲 他的 零线、 代 线。
郭 线 和 代 线 真的 是我 分不开, 在历史上 就是这样, 子代 线呢 更 靠近 雁门关, 其实 就在 雁门山 的 这个 脚下。 我 刚才 不是说, 每次 从 大营 高速 下山 的 时候, 都 就 拼命 的 要 想 从 这个 高处 瞅 一眼。 这个 代县, 就说 明代 县 这个 城 还 蛮 有 特色 的, 而且 我们 前面 讲 了 好 几次, 这个 代县 就是 隋代 也好, 到 明末 也好, 几次 都 没 被 打 下来, 说明 代县 的 这个 城墙 特别 坚固。
代 线 的 整个 历史, 我们 可以 简单 讲 一下, 岱 线 的 这个 历史 一般 现在 都 从 秦朝 讲 起, 秦朝 不是 搞 郡县制度 吗? 他是 秦朝 的 36个 郡, 前面 不是 有 雁门 郡 吗? 那 代县, 是 属于 叫 太原 俊, 就是 太原 郡 的 广武 县。 到 曹魏 的 时候, 改成 雁门 郡 的 广武 县。
隋代 隋代 不有 这个 州县 制度 吗? 隋代 就是 把 它 改成 叫 代州 的 广武 县。 后来 因为 隋炀帝 不 叫 杨广? 隋炀帝 继位 的 时候, 这个 广武 就 是从 了 隋炀帝 的 杨广 这个 广 字, 所以 为了 避讳, 就是 广武 县 改为 雁门 县 以后, 虽然 后来 也有 改动, 但是 一直 到了 北宋, 你 还 叫 代州雁 门 县。 一直 到了 这个 元代, 就 直接 改 雁门 县 为 代州。 直到 清代 末年, 民国 时候, 就 把 代州 改为 代县, 就 一直 到 今天 基本上 就 没有 变 过。
补充 一下, 就是 郭 县, 原来的 清代 是 归 代州 管。 讲到 这个 代谢, 刚才 徐佳 老师 讲到 代县 的 城墙 是 非常 的 坚固 的。 有 老的 历史 照片 也可以 看出来, 代县 的 城墙 修 的 比 刚才 讲 的 那个 郭 线 要 坚固 得多, 而且 很 方。
代县 不光 这个 成员 高大 坚固, 岱 线 为什么 给 人 有 特别 深刻 的 印象 呢? 第一个, 它 当然 它 北边 就是 这个 大山, 对 吧? 本来 山下 的 孤城 就有 气势不凡。 第二个, 代县 在城市 当然 也 不算 大 了, 就在 他 这个 城市 中央, 有 一座 特别 雄伟 的 城市地标, 一座 大 的 建筑, 就是 今天 我们 讲 的 这个 边 靖 楼。 对。
其实 讲 起来, 我 最早 看 边 靖 楼 的 这个 照片, 其实 就是 曲 筱 安 老师 刚才 讲 的。 我们 这次 会 把 这 张 照片 贴 到 会员 通讯 里面。 我 看到 这 张 照片 我 当时 非常 震撼, 因为 它是 用 长焦 吊 的。 边 靖 楼 后面 就是 白雪皑皑 的 横山, 也就是 雁门关 所在 的 那个 山, 对 吧? 在 边 靖 楼 相当 的 雄伟, 因为 在 一个 一片 都是 低矮 的 一个 城市 里面, 边 靖 楼 非常 高大 的 矗立 在 一段 城墙 上。 而且 它是 非常 高 的 一个 四 滴水 的 一个 城楼。 这个 在 好像 据说 是 山西 最大 的 或者 是 国内 最大 的 鼓楼。
我们 当时 去 的 时候, 第一次 去 06年, 对 吧? 当时 这个 边境 我 刚刚 修完。
那 下面 那个 成员 修 的 有点 太 新。
对, 还有一个 就是 他 那个 葡萄, 不是 他 四 滴水 吗? 他 那个 眼 口 也是 修 的 这个 心 展 攒 的, 感觉 这个 线条 不如 老照片 里 的 那么 柔和。 对, 就是 这么 一个 印象。 但是 整个来说, 这个 城, 你 不管 在 哪个 位置 看, 这个 边 靖 楼 都 非常 的 漂亮。
还有 就是 边境 楼上 有 两块 匾, 这两块 匾 相当 厉害, 南边 选 了 一块 匾, 叫声 闻 四达, 就是 雍正 11年 有 彦 平 兵 被盗 的 汤峪 汤 玉成 这个人 所 写 的 这个 匾, 有 10米长 3米高, 这 可能 是 中国 可能 现存 最大 的 古代 的 木匾。 完了 北边 那块 匾, 是用 正 11年 由 知州 杨 宏志 所 立 的, 叫 威震 三观。 就 南边 的 叫声 闻 四达, 北边 叫 威震 三观。 这 三关 大家 也 知道, 就是 雁门关 鹦鹉 关 偏 头关。
就是 外三关 了, 对 吧? 那 我 再 给 古松 老师 补充 一下, 就是 在 10米长 的 大 扁 的 上面, 还 刻有 一块 小 匾。 一块 写 的 是 这个 雁门 第一楼, 另 一块 写 的 是 万里长城 第一楼。 万里长城 第一楼 那个 也是 长城 专家 罗哲文 先生 提 的对 对, 是的, 其实 边 靖 楼 因为 是 古楼, 但 其实 就 离 边境 楼 不远, 还有 一座 规模 不太 大 的 钟楼。 也是 应该 也是 一个 明代 的 一个 遗构, 就是 规模 比较 小, 又 在 路边 上 这个 闹市 里, 所以 有可能 被 大家 忽略, 所以 这儿 可以 提醒 一下, 可以 有 兴趣 也可以 去看看。
按 今天 的 尺度 来说, 这个 代 线 并不大, 边境 楼 是 地标 式 的 建筑。 另外 我们 其实 讲到 的 就是 代县 的 文庙 和 武庙。 文庙 武庙 基本上都 在 城 的 西边 西南。 那 代县 文庙 的 规模 形制 类似 于 刚刚 讲 的 郭 县 文庙, 但是 比较 完整, 也是 明代 的 这个 建筑。 现在 是 博物馆 陈列 了 一些 当地 的 一些 文物。
对, 一些 文物 我 印象 比较 深刻 的, 因为 这 都 十几年 前 的 印象 了, 就是 有一个 大 的 一个 流利 的, 正脊 上 的 几 莎 蓝色的 还 挺 漂亮 的。 还有我 看到 有些 木质, 但 也 好像 就是 明代 的 居多, 什么 晋王 墓志 什么 类似 这样的。
还是 挺 有意思。 有意思 的。 还在 我记得 印象 深刻 的 就是 旁边 那个 武庙, 那 武庙 我们 去 的 时候 正好 是 当地 的 人 在 集资, 新建 修复 这个 武庙 修 的 还 不错。 对。 后来 我 还 多 问 了 一句, 我说 你们 这 五年 花了 多少钱 什么的? 他说 我们 那时候 当时 2006年, 他说 我们 花了 一百多万, 说 如果 这个 事情 公家 干 的话, 肯定 干 不 下来 什么什么 的, 让 我 印象 挺 深刻 的那 旁边 就是 个 武庙, 是一个 当然 山西人 崇尚 武术, 这也是 有所 原因 的, 对 吧? 因为 用 的 都是 这个 关 圣人。
另外一个, 今天 去 代县 大家 都 不会 错过, 就是 代县 城里 还有一个 阿育王 塔。 这个 阿育王 塔 是一个 元代 藏传佛教 式 的 一个 复活 塔 了。 根据 文献考证, 这个 塔 应该 是 建于 1270年代, 就是 时间 在 这个 元代 还算 比较 早 的 一个 塔。 比起 北京 的 那个 大 白塔 要 早 十年 左右, 十 来年, 比起 五台山 台 怀 的 大 白塔 要 早 30年 了。 这个 塔 当然 规模 没有 后面 两个 大 白塔 大 了, 但是 第一个 年代 古老, 第二个 比较 清秀, 比较 挺拔, 线条 也 比较 优美。 而且 这个 塔 今天 就在 代县 的 这个 县委 县政府 的 这个 大院里 头。 这个 其实 也是 不足为奇, 就 可想而知。 虽然 这个 塔 还在 原来 这 塔 边上 肯定 有 一座 大 的 一个 寺庙, 只是 今天 寺庙 不存 了。 但是 寺庙 以后 成了 这个 政府 大院 也是 非常 正常 的 一个 事情。
因为我 发现 老照片 有 我 拍 到 的 是 旁边 还有 这个 悬 山顶 的 房子 什么 那个 是吗? 我 我 还我 没 见过 这个, 可以 把 这个 老照片 放 古诗 老师 能把 这 张 老照片 放到 会员 通讯, 可以。 我们 刚才 讲 代谢, 其实 我们 还 更 值得 讲 的 一点 是 代谢 有什么 意义 呢? 就是 代县 是 梁思成 和 林徽因 先生 当年 在 山西 考察 的 最后一站。 因为 大家 知道 梁思成 成功 先生 37年 第四次 到 山西 考察 的 时候, 发现 了 佛光寺, 对 吧? 发现 佛光寺 在 七月 初, 他们 从 佛光寺 下来, 从 北边 走 的, 完了 就 沿着 沙河 就是 繁殖 这边 就 他们 就 到 代县 歇 下来 了。 本来 是要 在 代县 再 进行 一些 考察 活动 的, 后来 他们 在 代县 是 7月15 号 的 时候, 看到 了 太 原来的 报纸, 知道 77事变 已经 爆发 了。
他们 因为 从 佛光寺 到 徘徊, 然后 繁殖, 然后 去 代谢, 只有 在 代县 才能 发电报。 所以 佛光寺 被 发现 的 东 大殿 被 发现 的 消息 就 是从 代县 传到 北平 的对。
后来 他们 知道 这个 情况 以后, 他们 知道 这个 石太铁路 是 不行了, 就 不能 再从 太原 那边 到 石家庄 回 北平。 所以 他们 就 从 代县 后来 步行 到了 代县 附近 的 阳明堡。 阳明堡 很 有名, 抗日战争 什么 我党 第一次 胜仗 就是 七夕 阳明堡 什么 飞机场 什么的, 他们 就 对 打人, 他们 到 阳明堡 做了 同蒲铁路, 从 大同 然后 再 折回 的 北平, 是 这样 走 的。 37年 梁思成林徽因 先生 对 山西 的 考察, 是 营造 学社 对 山西 考察 的 最后一次。 这一次 他们的 终点 实际上 就是 在 代谢, 所以 这个 也是 挺 有意思 的 一件 事情。
我 觉得 这个 相当 有意义, 也 给 代 现在 中国 的 建筑 学术史 上 也 留下 了 非常 浓墨重彩 的 一笔。 而且 我记得 有 梁先生 在 他的 有 一篇 文章 里 还 特别 提到 了 代县, 说 代县 是 一座 规划 的 非常 好的 一座 城市。 可以 想见 能 得到 梁先生 对 这个 城市规划 的 一个 赞叹, 就 说明 当时 代县 确实 都是 非常 有 特色, 而且 是 非常 整齐, 非常 美丽。
因为 我们 今天 看到 的 代谢 已经 跟 梁先生 时候 看到 的 代谢, 除了 一些 标志性建筑 在 的话, 城市 的 格局 有了 很大 的 改变。 因为 原来 说 代 县城 里面 有 很多 的 牌楼, 还有 很多 的 丁字 路口。 因为 丁字 路口 是因为 防御 的 需要, 像 这些 情况, 我们在 今天 的 代 县城 里面, 是 已经 看不到 了。
记得 我们在 边 靖 楼 那儿 流连 的 时候, 当时 因为 是 春节 时候, 还 遇到 一个 也是 春节 返乡 的 一个 代县 人, 印象 里 好像 是 在北京 工作 的。 他 看 我们 因为 当时 也没有 游客, 看到 我们 这些 不畏 寒冷, 背着 包 看 古剑 的, 他 也很 有 兴趣, 就 跟 我们 搭话, 简单 的 聊 了 一 聊。 他 当时 有 几句话 让 我 今天 印象 还是 挺 深 的。 就是 这位 先生, 他 还 特别 提到 了 梁思成 和 林徽因。 他 也 知道 梁思成 和 林徽因 来过 代县, 也 对 代县 有过 非常 好的 评价。
但是 目睹 了 今天 的 当时 的 代县 这个 现状, 这位 代县 人 也 不无 感慨 说, 如果当时 不是 因为 七七 卢沟桥事变, 梁思成林徽因 先生 没有 那么 匆匆忙忙 的 离开, 他们 一定 会对 代县 的 城市 和 古迹 做 更 详细 的 调查, 留下 更多 的 记录。 那么 今天 的 代 线 或许 就能 保存 下 更多 的 古迹, 我们 今天 也能 看到 更 多代 线 的 古老 风貌。 那位先生 的 这种 遗憾 之 情 真是 溢于言表, 而且 那种 情真意切, 我 今天 回想 仍然 是 记忆犹新。 可惜 当时 匆匆 一 别 也 没 留下 联系方式。 今天 我们 做 这 期 节目, 我想 如果 您 有 机会 听到 这 期 节目, 也 欢迎您 联系 路 书, 联系 两位 主播。
我 觉得 这位 身 在 外地 的 代县 人, 的确 道出了 我们 大家 参观 代县 以后 的 一个 心声。 就是 如果 当然 这个 如果 是 不存在, 如果当时 对 代谢 有 更 深刻 的 认识, 或者 有 更高 的 评价 的话, 那 也许 我们 今天 就能 看到 更多 代谢 的 历史 遗存。 就是 像 我们 讲 的, 历史 就在 我们的 脚下 的 延伸。
今天 这 期 节目 真的 是 非常, 我 觉得 是 怀旧 的 一期, 因为 我们 今天 所 讲 的 也都 是 两位 主播 在 十几年 前 的 所见所闻。 我希望 我们 听 友 们 如果 有 兴趣 的话, 也可以 到 代县、 到 郭 县、 到 雁门关 走一走。 而且 今天 做 这 期 节目 主播 自己 也 非常 想 故地重游, 不知道 什么时候 还有 机会。
好的, 那么 我们 今天 的 节目 就 到此结束, 欢迎 大家 收听, 我们 下期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