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isode 141: 山西古迹志[试听]

Episode 141: 山西古迹志[试听]

2024/2/29
logo of podcast 路书

路书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徐霞
谷村
Topics
徐霞和谷村共同探讨了山西河东地区作为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的历史地位,并详细梳理了从秦代到清代河东地区行政区域划分及地名概念的演变过程。他们指出,河东地区范围在不同时期有所差异,其核心区域大致包括今天的临汾和运城两个地级市。关于中国现代考古发祥地的说法,他们也进行了讨论,指出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是1926年李济、袁复礼在夏县西阴村的发现,另一种则认为是1921年安特生在渑池的发现。他们认为,这两种说法各有其依据,关键在于如何界定"现代考古"的起始点以及中外合作项目的地位。此外,他们还提及中国营造学社对山西南部地区的考察主要集中在临汾一线,对运城等核心地区的研究相对不足。最后,他们介绍了本期节目将以1956年出版的《山西古迹志》为线索,进一步探讨河东地区的古迹。 徐霞和谷村两位主播在节目中详细阐述了河东地区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他们从尧舜禹时期开始,追溯了河东地区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论证了该地区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的说法。他们还深入探讨了河东地区在不同朝代的行政区域划分和地名变化,指出地名概念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含义。通过对秦汉至清代河东地区行政区域变迁的梳理,两位主播强调了在研究历史地理时需要对地名概念进行细致的考量。此外,他们还分析了中国营造学社对山西南部古建筑的考察,指出其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临汾地区,对运城等地区的研究相对较少。最后,他们以1956年出版的《山西古迹志》为线索,引出了本期节目的主题,预示着将对河东地区的古迹进行深入探讨。

Deep Dive

Chapters
讨论河东地区作为华夏文明发祥地的重要性,以及其在历史和考古学中的地位。
  • 河东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 中国现代考古的发祥地之一在西阴村。
  • 1926年李继先生和袁复礼先生在此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

Shownotes Transcript

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今天 是 录 书 的 第 141 期。 大家好, 我是 徐 霞。

大家好, 我是 谷 村路 书 是。

一档 讨论 艺术 和 历史 的 播客 节目。 我们 追求 行知 合一 的 学习 体验, 行路 读书, 知其然 更 知其所以然。 欢迎 大家 订阅 收听, 我们 诚邀 您 参加 路 书 的 会员 计划, 您 的 加入 能 让 我们 行 得 更 远, 读 得 更多。 有关 会员 计划 的 详情请 访问 路 书 88点com 斜杠 member。 你 也可以 添加 路 书 的 微信号, alting 42018ARTINSITU2018 联系 我们。

今天 我们 继续 聊聊 这个 三和 的 话题。 三和 地区 是 华夏 文明 重要 的 发祥地, 这 三河 不要 误会 成了 三条 河, 这 里面 河 是 指 黄河。

所谓 的 三河 就是 河内 河南 和河东, 这个 我们 前面 刚 聊过。 对。

河内 跟 河东 是以 太行山 为 界河, 东和 河南 是以 黄河 为 界。

是的, 前面 我们 又 聊过, 山河 有 广义 和 狭义 之 分, 我们 这里 简单 再 回顾 一下。 狭义 的 概念, 它是 指 一个 地理 行政 的 一个 区域, 指 河内 郡、 河南 郡、 和河东 俊。 河内 郡 大概 就是 今天 河南 庆阳 那个 地区, 河南 郡 就是 洛阳 附近, 河东郡 就是 安逸。

今天 我们 就 聊聊 河东。 河东 实际上 在 中国历史 上 是 很 有名 的, 起码 大家 知道 一个 成语典故 河东狮吼。 基本上 河东 地区 就是指 今天 山西 的 西南部, 也就是 今天 临汾 和 运城 两个 地级市 所 管辖 的 这个 范围 区。 刚才 讲到 三河 是 中华文明 的 重要 发祥地, 河东 尤其 重要。 中国 现代 考古 的 发祥地 是在 夏县 西 阴 村 西 因 村。

那 为什么 说 它是 中国 现代 考古 的 发祥地 呢? 1926年 李 继 先生 还有 袁复礼 先生, 他们 主持 了 一个 考古 发掘, 就是 在 下线 的 西 因 村 发现 了 新时代 时代 的 一个 彩陶文化。 但是 讲到 中国 现代 考古 的 发祥地, 如果我们 开车 公路 旅行, 从 山西 出来, 然后 跨越 黄河, 到了 三门峡, 到了 渑池, 马上又 看到 高速公路 上 又 写 着 免 池, 是 中国 现代 考古 的 发祥地。 这个 古 村 老师 可以 给 大家 讲 一下 什么 原因。

对 这个 要 怎么 界定 了。 其实 和 很多 现代科学 一样, 考古学 也是 由 西方人 引进 到 中国 来 的。 所以 如果 加上 这一点 来说, 免 池 在早 于 1926年 的 1921年 就 由 瑞典人 安德生 主持 发掘 了 很 有名 的 仰韶文化。 所以 这个 也 认为是 中国 考古 的 开端。 对, 一个 是 由 刚才 讲 的 是 由 李骥 先生 跟 袁复礼 先生, 他是 中国人。 还有一个 是 由 瑞典人 安德森。 所以 这个 是 有 区别 的, 就 看你 怎么 来 界定 了。

但是 我 觉得 这个 真真 其实 没 太大 意义。 第一个 就是 21年, 安德森 的 发觉 其实 也是 个 中外合作 项目。 这 袁复礼 先生 当时 也是 作为 安德森 先生 的 助手, 参与 了 这个 免职 养生 文化 的 发现。 另外一个 其实 现在 其实 大家 不太 提 的, 就是 26年 李骥 先生 的 这个 发觉, 其实 也是 一个 中外合作 项目。 当时 是 由 美国 的 史密森 学会, 当时 是 全额 资助。

这个 我们 以前 在 很早 的 节目 提 过 这个。

但是 其实 这 又 回到 一个 问题 了, 那 就是 当时 中国 现代 考古 的 起源, 为什么 就是 集中 在 这个 区域 当时 进行 考察 探索 呢? 其实 这个 就 跟 今天 我们 聊 的 河东 是 华夏 文明 的 发源地 有 很大 的 关系。

是的, 不仅 今天, 早 在 汉代 的 时候, 人们 就有 这样 的对 历史 的 认知。 汉书 帝王 本纪 里面 就 记载 过 尧 都平阳 这个 都是 动词, 就是 平阳 为 都。 对, 就是 尧舜 的 尧, 尧 都平阳, 舜 都 蒲 坂, 禹 都 安邑。 解释一下, 就是 摇 是以 平阳 为 都城, 平阳 就是 今天 的 临汾, 舜 是以 今天 的 永济 的。 永济 古代 叫 蒲 坂, 禹 是 都 安逸。 就 刚才 讲到 的 夏县, 为什么 叫 夏县 对 吧? 夏商周 的夏, 所以 这个 里面 都是 有 原因 的, 就是 基本上 就 我们 讲 的 这个 上 三代 夏商周 对 吧?

因为 上古史 讲 尧舜禹 三代 缠绕, 他们 应该 是 一个 部落 一伙 的 人。 对, 在 山西 西南部 这 一块儿。

所以 夏 就 发端 于 山西 的 西南部, 甚至于 有人 认为 周 也 发源 于 山西 的 这个 南部, 后来 西迁 到了 陕西。 那那 商 是 东方 的对 对, 这个 基本上 现在 学术界 已经 成了 定论 了。 河东 这个 地名 最早 是 出现 在 秦代。 大家 知道 秦 统一 中国 以后, 天下 设 了 36个 郡 郡县制。 对, 36个 郡 里面 有一个 郡 就 叫 河东郡。 河东 就是 黄河 以东, 河东郡 基本上 就是 在 今天 整个 山西 的 这个 区。

唐代 是 河东 道, 因为 唐代 它 行政区划 也是 是 三级 道, 下面 还是 周 跟 县, 当时 就有 楚州。 今天 永济 这 一块 叫 绛州, 绛州 大家 也 知道 很 熟悉, 我们 录 书 第一期 节目 讲 的 新疆 对 吧? 就 跟 绛州 有关系。 还有一个 叫 晋州, 晋州 实际上 就是 临汾 汾 那边。 对, 那么 宋代 因为 整个 的 北方 是 去了, 所以 在 山西 河东路 这个 版图 就 比 唐代 要 小。

那么 到了 元代 比较 重要。 元代 山西 因为 距离 大都 比较 近, 因为 元代 是 搞 刑审 制度 的, 正是 因为 山西 距离 经济 太 近 了, 所以 元代 整个 山西, 它是 属于 中央 直辖, 也就是 当时 的 中枢 省直管 的 名称 叫 河东 山西 道 宣慰司, 这里 头 又有 河东, 但是, 山西 这个 地名, 也 第一次 在 正式 的 我们 这个 行政区划 里, 出现了。 对, 所以 当时 这个 河东 山西 道 宣慰司, 只 设 了 两个 路, 北边 一个 太原路, 南边 一个 平阳路。 到了 城中 大德 地震 的 时候, 因为 就 地震 太 厉害 了, 死 了 好多 人, 然后 以后 又 余震不断。 所以 元代 皇帝 就 把 太原路 改为 晋宁 路, 管辖 范围 就是 今天 山西 的 这个 北部 地区。 平阳路 就 改为 晋宁 路, 基本上 就是 今天 山西 的 南部, 包括 晋 西南 和 晋东南。

到了 明代 以后, 基本上 就 把 原来的 晋宁 路 或者 平阳路, 明代 就 改成 了 平阳府。 最后 明代 是 山西 整个 全境 是 有 五个 府, 其中 太原府 管辖 最大, 其次 就是 平阳府。 平阳府 下面 设 六个 州 13个县, 因为 每个 州 下面 又 管 县, 实际上 就是 平阳府 整个 下面 管 了 二十多个 县。 到了 清代, 就是 把 平阳府 又 进行了 拆分, 拆成 了 一个 蒲州 府, 又 加 了 几个 直隶 州、 害 州、 霍州、 西州, 把 这个 行政 架构 把 它 细分 了。 对, 但是 整个 范围 基本上 是 这么 范围。

之所以 把 从 秦 到 清 这个 大概 梳理 一下, 因为 这个 很 重要, 为什么呢? 因为 我们在 进行 仿古 的 时候, 有时候 对 地名 要 敏感。 因为 这个 地名 在历史上 并不是 一个 固定 的 概念, 有时候 是 这个 地名 是个 大 的 地理 概念, 有时候 地名 又 变成 一个 小的 地理 概念。 因为 历史 并不是 个 静态 的, 是个 动态 的, 所以 有时候 此 河东 非 彼 河东 这样的 这种 现象 很多。 所以 我们在 仿古 的 时候, 对 这个 事情 要 稍加 注意。 虽然 我们 刚才 讲 的 也不 非常 细致, 因为 细致 的 因为 每 朝 每 代 它 有 不同 的 点对 就 跟 今天 有时候 画 这个 地方 为 地级市, 画 那个地方 为什么 县 是 一样的, 这个 是 不断 在 调整 的。 既然 讲到 这个 地区 是一个 非常 历史悠久 的 地区, 那么 在 近代 对 山西 的 考察, 当然 大家 知道 肯定 是以 中国 银 教学 社 为 对 古建筑 方面 的对 为主。 但是 中国 营造 学社 局限于 当时 的 条件 的 限制, 在 南部 就 山 西南部 的 考察, 基本上 就 到了 临汾 一线。

因为 大家 比较 熟悉 的 晋 汾 古建筑 预 查 纪略, 就是 那个 梁先生、 林先生 他们 1934年 夏天 到 玉带河 去 避暑, 然后 顺带 考察 了 一下。 这个 大家 都很 熟悉 的, 就是 1934年 的 夏天, 前面 是 预 查, 后来 又 做了 一些 详细 的 测绘。 那是 两年 以后 了, 就是 1936年 的 十月。 当时 梁先生 带 了 两位 助手 就 到 太原、 阳曲、 洪 彤、 照 城, 包括 临汾, 最后 还 去了 焚城 和 新江, 然后 就 去 陕西 了。 所以 我们 根据 他们的 记录, 判断 应该 是从 河津 过 的 这个 黄河, 所以 他们 还是 没有 到 传统 的 河东 的 核心 地区, 就是 运城 那 一带。

所以 我们 今天 聊 河东 仿古 的 时候, 主要 的 一个 线索, 就是 1956年 在 日本 出版 的 一本书 叫 山西 古籍 志。 这 本书 山西 古籍 志 也 作为 了 我们 这 一期 的 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