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打工人来讲一个行业假设它是一个水波它层层往外去波及到的先后顺序会是什么理论上来讲首先是创始人团队然后会是小规模的团队有一定的生意的体量然后才开始大规模向打工人开放他们的怀抱趋势性的东西过往有很多绝大部分都是不可持续的
你要是愿意去尝试也要看他对方有没有向你打开他的大门但如果你打不开你可千万别站在门外苦苦哀求很多人都没有最好的大门但是他们的职业生涯也发展得很好也过得很好
各位听友大家好欢迎收听雪球出品的后雪长播这是一档和投资相关又不止于投资的节目我是主持人七一大家好我是蕾拉这期节目是我们春节之后放出的第一期节目大家春节过得怎么样啊时间一晃真的很快也马上到三月份了又是开启春招的日子了
相信有很多我们的听众朋友们也正在面临着各种各样新的选择比如就是说我们要求职找工作了对你校招生可能也要开始动作了社招的同学们呢有些可能拿完年终奖了那也开始唇唇欲动虽然这其实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但是大家或多或少在求职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两个比较大的疑问吧比如说
现在的企业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人才到底需要做些什么我才能够打败这么多的竞争者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呢这个我们的节目叫一档和投资相关又不止于投资嘛究竟怎么看给自己来做一个投资呢自己在职场上的定位是什么然后你究竟能够在职场上发挥出多大的价值你自己的价值是什么
今天也请来了一个非常好的朋友猎头顾问 Anna 来跟我们聊一聊现在的 2025 年的人才市场的一个变化趋势结构以及我们面对这样的一个市场环境到底有些什么新的方法能够让自己的价值变得更好那我们就先请 Anna 跟我们的听众朋友们打个招呼吧雪球的各位用户大家好我是一个猎头顾问 Anna 很高兴认识大家
春节回来之后我们就又要开始上班了 2024 年大家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以及听到看到的各种各样的职场的现象然后包括人才市场肯定有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八卦吧 2025 年那安娜能不能给我们一个大概的一个快速的一个展望就是人才市场会变好变坏还是一如既往如 2024 年一样
照片上应该是差不多的状况就是可能会有一点点的变化是 2024 企业方可能还有很多是处于观望的态度就是 2024 第一季对大家可能觉得还可以是有一定的预期的然后后来发现那个好像不咋地所以呢大家的预期就变得非常的不确定 2025 可能大家的预期会更确定一些确定是啥意思呢就是 2024 可能还会有很多的那个业务是否展开
职位是否招聘还处于非常摇摆的状态 2025 年当然不是说大家不摇摆都开始招了有些就确定不招了或者业务确定不做了但是也会有一部分更笃定的发生就是我们日子还得过所以该做的业务还得做该招的人可能还得招所以整体来讲的话我不觉得可能会有太大的变化
就是大家对整体大环境的接触度会更高一些然后观望和幻想的感受会少一点点
还是会按照这个状态可能会持续一阵子大概是这样的感觉虽然我们讨论的是 2025 年但是 2024 年呢其实有些东西是会延续到 2025 年一样会发生的比如说如果我们把职场的招聘分成高管中层和基层员工高管的招聘是变得更难了就是同样的钱在劳动市场的购买力它其实是更强了比如说我们拿阿里的职籍大家都有概念比如说阿里的啤酒收入可能会在 300 万上下
那现在如果我们 offer 一个啤酒大概率会在 200 万上下所以就是你还是那个人你还是张三你以前我们花 300 万买你但现在我们只花 200 万甚至更少这是高管的招聘市场的现状咱们今天讨论的有很多都是 30 来岁的中层可能会稍微
稍微压力大一点因为中层特别是在前些年很蓬勃的一些行业比如说互联网然后可能也包含前两年的新消费都是一样就是中层它可能慢慢会持续精简现在所有的企业可能也都在做一些所谓的大家肯定会听过一个词叫修炼内功
内功是什么呢就是以前大家搞业务通过招人我现在团队 2000 人不行我就再搞 50 人通过加人和加资源找确定性现在已经你加不起了呀没钱大家就开始在组织里面从高管到中层到底层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后中层可能会尽量精简
应届生和更年轻的群体我其实不太清楚因为我们看到的可能更多的是一些亲北副交而且我们也很卡第一学历我们所有职位就是都很卡第一学历因为你们做的算是偏中高层对我们可能核心就是做高管招聘我们最低到总监
对所以呢应届生和年轻人这个我不太好评价大概是什么样的状况但我还是觉得大家可能需要找到自己的热爱和天赋所在这两件事就是你真的喜欢什么然后第二件事就是你到底擅长什么他甚至可能会比学历更重要一些比如年轻人可能想象当中擅长的第一个可能是他并不擅长对吧想象中擅长并不擅长第二个就是真正到工作当中并不是都是那么的
有趣的可能都是一些非常枯燥的东西那这个里面和你的所谓的兴趣有点扒杆子打不着的感觉你刚才提到这个兴趣和实际上比如说我在处理一个非常机械化和系统化的一个非常枯燥的一个事情但这里面显然也是有能力要求的那这个里面和兴趣到底是怎么匹配呢我喜欢画画但是和这些就一点关系也没有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就是你觉得你和你的工作是什么关系大家有没有认真考虑清楚啊
这个问题从来没想过什么关系是一个开放性问题你可以随便回答就你觉得你和你的工作它是一个什么关系我先回答那就是挣钱挣钱很好这是一个非常核心的关系还有其他的吗就是一个挣钱的利益关系一个利益关系全利益关系是吗感觉自己的生活人际其实都有一定依赖于这个工作因为它毕竟占据你实际生活时长的非常大的比例所以其实它
确实就和你的方方面面都结合了我有一个我自己作孽投注了十多年的一个回答就是工作其实对我们来讲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个载体我拿我自己举例子因为我是一个兴趣爱好非常寡淡的人所以如果今天有一个人问我说安娜你的兴趣是什么我其实很难回答出来的
那工作对我来讲它是一个什么样的载体呢就是我需要有一个东西是可持续地去承载我的时间和精力的要不然我怕我会变成一个神经病就我每天假设我很难想象我老公下班回来我每天找他聊天我都不知道该聊什么然后或者我觉得人没事就会找事所以我不想让自己变得没事找事我需要有一个载体那这个载体是什么呢我很难想象有比工作更合适的载体
你们说工作可能能挣钱我觉得这是一个随之而来的东西就是你得认清你需不需要工作那有些人会说假设我有钱我不需要工作也挺好的你可以试试但我觉得真正不需要工作的人是很少数的人我有非常多候选人朋友和客户朋友他们都已经财富自由了然后但他们依然非常认真的
在工作对在对待他们的工作我觉得大家很多时候可能妖魔化了工作至于自己到底是代表的是什么然后你妖魔化之后你就会有很强的对抗情绪但是事实上就是工作它首先是一个对你有益的载体然后你现在认真想一想
你身边有没有不工作但是我们说的工作就是只上个班就狭义的理解的工作或者自己创业做自己的公司都算不工作但是活得非常的
好的例子也有我朋友圈有一个小姐姐 85 年前后她之前也是我一个候选人就做 marketing 这块的之前创了一段时间的业也是做消费这个方向做的还可以他们也拿到了类似于很头部的 PVC 的一些投资但是后面呢因为这个事情很难持续长大所以她就退出了退出之后呢她在朋友圈的呈现依然是热爱运动热爱生活但她隔三差五就说帮我找个工作嗯
所以就是大家不要活在虚无的想象里面如果我有钱我肯定不工作不是这样的你有钱你也会工作的你活着
你回到这之后你就会在工作当中去找兴趣而不是说我今天是跑地的跑地是我的工作我每天就在那跑地跑土豆但我的兴趣呢就是做衣服我天天想着做衣服一定很好然后每天可以穿漂亮的衣服所以我不想跑土豆了大部分的职场人是这样子的所以大家会觉得我的兴趣不在此地它在别的地方但事实上如果你真的有认真在对待你当前这个载体但前提是大家一定是经过筛选的
你会发现你的兴趣所在你做的足够优秀之后你才能找到兴趣所在因为你才会有足够多的正向反馈就是我做到什么时候我也不好说但到某一个阶段我会发现我们同事说我可能三分钟都不要我就能猜出来一个人挣多少钱这个是我有天赋的这个天赋经历了非常长时间非常多重复的工作才建立起来的那确实是有的
那你得先沉得下去去做这些你刚开始刨土豆的时候你不会比刨得更好的你得不停地刨然后刨到最后你会发现你可能肉眼就能判断出来哪个地里面的土豆可能更大然后你就会发现了我好像有一点天赋刨到某个阶段你不仅找到了你的天赋你还找到你的兴趣我觉得应该是这样一个过程而不是说我喜欢画画然后我就找一个跟画画相关的你信我今天让你在这天天画你也不喜欢画
对就大家就口嗨当我在现实工作里面有一些不顺心的时候我就会想这不是我的兴趣所在这也不是我天赋所在我的兴趣在其他地方放心其他地方也没有你的兴趣和天赋年轻人我觉得这个还是挺重要就是大家得
回到实际的生活和工作里面去然后在创造价值的过程当中找到真正有兴趣有一定的天赋且能为别人创造价值的同时给你自己带来收益应该是这样一个状态本来其实在人才市场上如果我们只按年龄段来分的话就可能大概有这么几类一个是小招生正将面临职场选择的这样一拨人
然后还有一波可能 30 多一点然后有一点点被媒体描述成好像快到 35 岁大线了这么一个状态的一帮比较焦虑的人在互联网上也很活跃当然还有一部分年龄更大一点的可能是你招聘的 VP 以上的级别可能在 40 或者再往上的一点点的人后两类偏中高层的我们可以往后放一放你能不能跟我说说你大概的一个感受就现在的年轻人现在的校招的一个市场
或者校招生的一个状态大概是怎么样的就比如说现在在国内还是要所谓的论资排位的从 985211 开始说现在你觉得 985211 身份到底还重不重要我们雇主看待
这个名词的标准有没有比如说讲五年前十年前发生了一些什么变化我觉得从雇主招聘的视角应该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就我们招聘视角是这么看学历这个事情的就是我们可能就是小插一句再补一个标签长春藤反正咱们一统子来说这个事
如果你要补一个长春藤那你可能就得补一个咱们国内的清北富娇因为它跟 985 不一样分出来了一个小等级对然后如果你一定要用招聘视角的那个优先级的排序的话我硬排一个仅代表个人观点清北富娇大于我分不清 985211 你看我做猎头做了这么多年我们分不清 985211 包括大家说的双翼牛我这两天才知道啊
那可能确实你不做校招对吧对第一是不做校招第二是说我们在多年以后再回头看这么说吧我们看 35 岁以上的候选人的简历不会看你的学校到底是 985 还是 211 我用一个非常主观的评价就是我就像跟同事讲这个学校我不认识我们在看的时候可能是清北附交之后是 985 211 里面的比较 top 的就是我说 top 就是我认识的
就不是清北副交比如说北理工北航这些算是你认识的对跟腾校有可能会是并列的关系这要看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的角色你要说外企或者是有全球化业务的公司可能会把腾校排在 98521 比较好的学校前面然后再是其他的 98521 所谓的双一流然后再是其他而且我们看第一学历是因为我们看高考分数我们还看户口你要是北京考的
我们就北京考的清华我们就排在普通的 98526 歧视一点好吧然后你要是香港考的清华那可能就根本不看对人口大省考的清华是不是就会好很多人口大省考的清华会好很多现在还有很多人想绕路香港去考清华那看来在你们这种至少是高端猎头看来就是不做效
学历它是一个事实你高考考了 700 分还是你高考考了 400 分它是一个既定事实大家总说很多企业有学历歧视这个是一定会有的如果你是老师你是喜欢 700 分的孩子还是喜欢 300 分的孩子那杠精可能会说那不一定要 300 分就没有优秀的地方吗有但是概率吧是吧对而且我们招聘的大逻辑是找确定性
而不是去找小概念事件去发现大家可能未被发现的一个优势不是这样子的大家与其批判市场上为什么会有很重的旋律歧视还不如去接受这个事实就你批判它你也改变不了任何东西我今天假设我们给那个很头部的投资机构找候选人我们只要求清北别的学校都不行嗯
我们不可以写不写你心里就不这么想吗就是怎么想我怎么做我怎么说这是三件事大家很多时候在批判尝试让招聘市场不说闭嘴我们可以不说但是我们依然会有听上去我们在讲招聘市场的旋律歧视但事实上我可能更想说的是大家在招聘这个场景上要学会更多的去接受
招聘是一个很主观的事情成年人一定要避免很多时候都想要个说法比如说我们招聘场景里面有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就是比如说我今天面了一个候选人然后他是一个上市公司的 CTO 面完之后不合适我就会跟他讲你不合适我需要给他一个理由我得找一个他能接受的理由因为
实话大家不一定想听也没有必要听比如说我都 40 了我现在找工作你跟我说因为你当年毕业不是 985211 然后你把我挂了我跟大家解释一下大家早干嘛去了在招聘这个场景我看你的简历你不是 985211 但是我依然觉得你过往做的事情有我们想有价值的地方所以我想验证一下你在这个价值创造里面带来的影响大不大后来我发现你个人在里面
做了个寂寞那我就让你走了呀我总不能跟你说你能力太差你平平无奇然后所以你就不合适对人自尊打击有点大对我们代表客户我们代表用人方也不太能说学你我们也不太能说年纪就是市场逼着我们给一些非常无聊且没有营养的一些反馈比如说你挺好的但是呢他们决定内部提拔一个人
大家都能接受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样的所以你也没有必要在过几天你发现他没有内部提拔他从外面招了一个其他人这人我还认识那你们怎么回事成年人就应该默默过去哈哈哈哈
太凄惨了就是我今天就明白是咋回事就行了对就是我今天去相亲然后你没看上我我非得问哪不行哪不行你不能说你长得又丑又穷对吧就像真的觉得我长得又丑又穷你想听吗你需要听吗你不需要听你只要找下一个就像我长得跟猪头一样他都觉得我双眼皮可真漂亮你得找这样的人找工作的场景也是一样的你不要尝试让每一家企业给你一个说法就谁能给你一个定义说你能力强不强谁都不可以嗯
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刚才说的那个判断你说你的这个系统做的平平无奇那这个候选人其实按理说也不应该相信你的说法就可能另外一家机构觉得我做的还挺好的所以这个就首先是需要智慧你多大程度的采信这些信息对你有用的所谓有用就是能让你的手艺变得更精湛能力变得更强你最好稍微采纳一点点对你没用只会让你烦就是你说我长得又丑又穷天哪
我得气三天那你知道他干嘛呢嗯
然后我们有客户特别是我们服务很多民营企业老板在 offer 之前要算八字这是真的老板说安娜这个八字不合谁谁跟我相克那你跟候选人讲说八字相克那候选人疯了他说你神经病吧你们这链条上的人都神经病但是他也是可能百亿营收公司的老板他就这样所以真的会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不是说这个其实也是一个欲盖弥彰的理由真的会是比如
比如说有一个人跟我说抱歉不能聘用你是因为老板算了八字不合我可能第一反应不是说你们这家公司神经病封建迷信我的第一反应是肯定有一个我不胜任的理由
然后你在用一个莫名其妙的理由来敷衍我其实有一个真的可能是我又丑又穷的一个理由你不想面对我而已就事实上不是这样是吧我觉得都有可能但是确实有单纯因为八字不合和长相不合适就是我为此还跟客户一起上过相面的课就高管的面相怎么样代表这个人能力怎么样这种很离谱的事情就是不用要个说法
所以就是说 985 包括你刚才提到的清北富焦这几所学校在过了这个硬性门槛之后包括腾校的这些候选人他们的整体的这个平均素质确实是比较高的是吧
会招聘大家如果想得更明白它是一个什么逻辑呢就是可以误判嗯就我们随便误判瞎判没关系嗯所以简历到我们手上或到客户手上看一眼不合适就过对最后我从十个看着合适的人里面挑能挑出来就 OK 我挑不出来我再从里面误判里面再往前跑所以你要说你被误判了就代表你不行也不存在嗯
所以感觉被误判了也不用太气馁是吧确实不用太气馁就是不是你的问题你就得找一个看见你双眼皮就挺漂亮的这样的一个公司和老板这个确实不是你现在在做的实际的专业但是还是想给一些年轻的朋友一些建议就是如果我自己就不是清北副交我可能连 985 都不是我是 211 级以下那我要面临职场的时候我应该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心态在 2025 年会比较好一点
如果你父母有相对强的社会资源先走这个就是职场这事是有捷径的就如果你一上来就能给一个很厉害的人当个业务助理之内的你可能三年就能跑成总监如果真的有捷径就去走如果没有捷径一定要接纳千万不要怪你的父母嗯
然后如果是没有捷径的年轻人走向职场的时候我觉得在选择的时候稍微选一些基本盘更稳可能有几个维度吧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去做一些调整他的权重第一个是基本盘更大就是他是一家大公司大体量的公司扛风险能力可能相对强去大厂是吧第二个是他的增速快
增速快就是它增长的一个斜率可能会是更高的这两个是有一定冲突吗会冲突有一些公司横盘比如百度有一些公司可能从营收和利润的增长的斜率还是相对比较高的但它体量可能没有那么大有可能也会是相对不错的选择在行业上来讲大家可以先不要看自己有什么
就是我觉得大家找工作的时候可能会有误区是我是学这个的我想做这个先不要看自己有什么看市场上需要什么比如说
有一些比较新兴的行业或者有些最近几年比较火的一些方向我说的火各个维度吧然后比如说餐饮连锁化然后什么年轻人喝的霸王茶几或者连锁的一些茶饮什么之类的就大家去就业的时候可以先尝试去理解不同的行业它的状态就它可能整体行业是发展比较快的它里面也没有太多存量的优质的成熟的
人才所以他可能会大量去吸引这样的一些人这个就是市场需要但你可能没干过比如他找供应链你可能没干过然后他可能找门店运营你可能也没干过但你或许可以试试而不是困在我知道我是学化工的我就做化工如果你能找到你专业所在那当然可能一定程度可以加杠杆但我事实上我学通信的
完全没有做通信对我同学基本上都在华为那确实有很多同学真的去干了他想干的确实是的但是是有时代的差异的就是我们毕业的时候是 08 年然后 08 年的时候可能通信就是还是很好的一个行业大家可能得结合当前的市场大环境
大盘的增量可能是有限的且是慢的但是在微观的一些行业层面和公司层面可能还是有一些机会点在的大家可以先把这个考虑清楚再结合你选定的那些圈圈里面的公司看看它的体量它的增速再看看有没有机会大家还是得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所以这个里面其实从 2024 开始算一直到 2025 年
有没有发现就业的市场趋势啊比如在行业里的这种轮替吧现在到底什么行业会比较火招人会更多比如互联网行业是不是已经没有之前那么火了这个格局大概是怎么样的互联网行业变成了一个更像一个传统行业的感觉但你要问就是什么行业是火的大家从各个媒体渠道也能看到什么
AI 巨神智能芯片就这些行业可能是火的但它的招聘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火比如说我们能看到的就是一些国内很头部的 GPU 的厂商在今年年初或者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持续的做检验可能
可能会有大家从新闻上看到的比较好的行业但是有两个但是第一个但是是这个行业就跟你在朋友圈看到了你朋友的生活是一样的它可能不那么的真实和全面第二个是就算它真的很真实很全面比如说做大模型就是有很多公司但是关你啥事就大家一定要想清楚就是关你啥事比如说找老公然后我就想找彭于晏我去哪儿
干啥啥不行长得也不好那同学关我啥事就是你能不能想清楚这个点我这个不是贬低大家或者打消大家的积极性而是说有些东西很好但它跟你没关系
而且它是不是真的好你不清楚大家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很多的词比如说从前些年什么元宇宙元年 VR 元年 AI 元年现在到 AI 元年了巨声智能元年就是你现在还知道元宇宙有哪些公司吗除了 Meta 好像没了然后你现在还知道 VR 谁在做吗字节都不做了还在做的你知道他们生活有多水深火热吗就他们曾经也是当轰炸子机
你在媒体上看到那些更多的是别人想让你看到的对人家来讲啥也不是人家不想让你看到人家想让投资人看到嗯
一顿讲我公司怎么好然后我之后商业化前景有多大跟你没关系人家也不是想让你看但你就看进去了然后就觉得天上这个行业可太好了我得去干 VR 然后我得去干 AIAI 这么说吧大家尝试去理解一个公司的组织架构所有公司的组织架构都是类似的你理解完之后你会知道到底哪里跟你有关系或者跟你有没有关系那一般公司的组织架构除了职能部门人才法之外剩下的是什么呢产品研发
生产制造供应链品牌市场销售大概就这些所有公司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说比如说互联网公司他们可能不涉及生产制造他们马农就是在 coding 人家在一块一块的在买那个代码呀就他们就是生产制造的环节研发可能就是偏算法我个人理解大家尝试抽象的去理解一些你不太知道的东西这样有便于你自己理解和记住那产品就是我们到底要做什么这个大家都是互联网人肯定也都理解
那 AI 公司大家先想一下人才法放一边这些公司大部分也没几个人然后可能多的头部一点的大几百人然后小一点的二三十人或者几个人那这些公司有没有品牌市场营销或者销售相关的人有但是很少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现在不怎么挣钱就卖不出钱这部分你的机会肯定是很少的那剩下的可能就是产品研发 AI 这些公司
这个是一个非常知识密集性和智慧密集性所以他只对学霸开放他的大门其他人都不可能就大家得理解对于我们打工人来讲一个行业假设它是一个水波它层层往外去波及到的先后顺序会是什么理论上来讲首先是创始人团队就是有一拨人他们是行业的先行者
站在了这个赛道上然后有可能是投资人或投资方就是一些 VC 机构可能会先开始去拉一些人过来但理论上都是创始人在最前面就是创始人才知道我们要做什么以及我们公司要去哪然后是投资方然后投资方进来之后呢然后会是小规模的看对有一定的生意的体量然后才开始大规模向打工人开放他们的怀抱那 AI 现在肯定不是的但是
有一些年轻人可能会说那这个是趋势性的东西我还是那句话就是趋势性的东西过往有很多绝大部分都是不可持续的然后你要是愿意去尝试也要看他对方有没有向你打开他的大门如果打开了你可以去试试我觉得是好事但如果你打不开你可千万别站在门外苦苦哀求然后哀声叹气想说这老天怎么就不向我打开最好的大门
很多人都没有最好的大门但是他们的职业生涯也发展得很好也过得很好现在总有一些当下最火的公司和行业肯定人才是往这些地方去聚集的咱们跳出刚才说的纯校招人群比如三十往上的这一波是不是也都会有这种聚集效应或者说他们适不适合什么行业火我就去什么行业去尝试一把
这个和校招的逻辑是不是一样的不一样有一定的职场经验就 35 岁左右可能大家有十来年的职场经验做职业选择的时候很多的职业机会它不是你选出来的
他是会主动找你的但前提是你有在你的那个位置上被大家看见这个是大前提我们内部有一句话叫铁打的候选人流水的客户我们说的客户是指企业
意思是说我们做猎头其实核心在经营的是非常固定的一群候选人群体特别是我们做高招高管招聘我们简称高招这群铁打的候选人就是市场上最优质的那波人才他其实是
流水的客户是啥意思呢就是无论行业怎么更替可能最早我们八年后可能经历过通信然后到互联网再到新消费然后到现在的 AI 就这些核心行业演变的关键词一路过来大家如果去看在里面核心位置的人有几类人第一类人他本来就在这个行业的
比如说你现在看餐饮霸王茶几也好或者什么瑞信也好有很多人以前是麦当劳中国或者百胜中国里面的一些管培生和核心高管互联网很好的时候你会觉得他们那个行业不太行
那现在餐饮的品牌集中化这个趋势是非常明显的所以有一些新的公司我们刚提到像瑞幸 半网茶几他们其实长得很好这里面很多核心高管核心位置上的人都是来自于原本就在这个行业的还是非常熟悉比如说供应链整个的体系的对 是的就是
在这块地上跑 跑着跑着然后突然天降甘露大概是那种感觉但你得先跑得明白因为在新的行业更替的时候大家去选择人才的逻辑非常简单我们不了解我们的可能会觉得我们有非常多高超的手法没有我任何一个职位出来的时候我会先找一个行业里面比较熟的人让他给我拉名单这个行业里面口碑比较好的
比如说我们最近找一个上市公司 CEO 挨个数大家每个人可能背调会有什么问题之内的就大家其实是非常门亲的到了 35 岁往上背调这个事情就那些打名牌一样就是你很难糊弄这里就插一个小小话题背调这件事究竟对于一个中部以上的这种候选人他的重要性是什么程度难道就没有那些比如侧头的能力极强的人但是口碑一般或者不太好但是他就死忠过不了吗
不存在你说的那个刺头能力很强但口碑不好一般刺头大家会觉得这个人牛逼能力这个事情是有非常强的公式的做到 35 岁以上之后我们去做背调甭管是什么形式的背调结论都是非常一致的而且我们会交叉验证就不会有那个能力很强但大家觉得这个人刺头无相反我们可能喜欢这样的人就业市场上大家并没有很反对你 35 岁了但是一身能脚只要你有本事
如果你有本事这个世界真的会为你让路再说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说职场的一些规则比如说我看不上你真的就会一五一十的说出来说你坏话吗还是说大家还行可以我们不问感受我们只问事实我不会问说你觉得安娜这人怎么样安娜这人性格可不是很好我们不会采信这个的 OK 我们只会问她在这里面做这个角色比如说她作为你的老板你给她打多少分嗯
然后你可能会说我给他打 50 分我会问你那他你及格差的那 10 分差在哪了你给我举个例子你不能说就是他对员工也非常的苛刻什么之类的我说你举个例子比如说呢他是天天
天天盯着我我但凡迟到了他就要上来可能给我说一顿之类的那不是他的问题那就是这个迟到者的问题对就是我们在做所有的评价和判断的时候只会采纳事实作为输入不会采纳感受层面的东西去作为输入还是做的很客观的然后我们回到刚才那主话题
我们在面对一个现在的一个新的工作机会的时候其实你刚才提到就是大部分人可能之前我已经是干这行了但是面对一个比如叠加了互联网变成了一个新的领域了传统的这些知识体系还是能复用的这个也是他的能力象限跑土豆跑得不错现在变成机械化跑土豆了那还是你
是的是这个意思对啊那这个东西其实是不是在所有的行业都是一样的就没有这种所谓的纯新的行业或者说就是这种比较 universal 就是万事皆通的行业是的所有行业其实都是这样的如果说大家看到了一些新的行业包括做 AI 的你会发现有很多都是以前在互联网行业的或者我们说再窄一点就在互联网行业做算法或者做搜索引擎嗯
类似这些的候选人其实还是挺多的除了原本就在这个地上跑土豆的人之外还有一些什么样的人会存在那这些基本上就是行业迁移能力非常强的一拨候选人这些候选人基本的画像大概就几类这几类有一个工型就是肯定是雪吧
要不然就是 PEVC 做一级市场投资的要不然就是做战略的就比如 MBB 就是麦肯西贝恩和 BCG 然后这些公司里面就相对聪明就是迁移能力特别强而且内笔就是我虽然没做过但是我大概知道它是什么样的这些候选人会有机会在行业跨度特别大的职位里面快速拿到机会
大部分的我们可能就是走前面那条路就是我在我这跑土豆跑得很好然后机械化开始跑土豆了然后我依然是能最好的教这个机器如何识别土豆在哪里和如何跑就我可能得是这样的人所以这个里面是不是我觉得给一些我们的各个年龄层的职场听众朋友们一个这算是一个建议吗就比如说其实你还是得在一个相对
统一的或者一条窄中的领域里面去深耕一段时间就是你是不是说这个建议是说不要太跨来跨去的跨行
跨行可能更准确的讲应该是不要跨 function 就是比如说我今天是刨土豆的我明天是磨刀的然后我尽量我就一直刨土豆我可能在不同的地里面去刨土豆是 OK 的行业的跨度其实很多时候是会有的比如说你做 marketing 那黄浦军校就是保洁你现在去看所有行业 marketing 的高管有很大一波都是来自于保洁
那他们其实是会跨很多行业但他这个职能本来就是有跨行业的属性在其实你们刚才问的那些问题都有非常大的共性比如说什么行业好前台词就是我能不能去对有没有捷径我可以走我能不能通过一些信息的输入让我自己快速调整方向进入到一个快车道没有
把你的手艺持续精进可能是唯一的路就是是大部分人唯一的路其他的路比如说什么我刚刚说那个父母的那个社会资源之内的还有另外一个就职场上大家会说我们要去建立自己的人脉假设我有一个非常牛的老板然后这个老板他去了哪个公司他能把我带去这个是有的但是
没有那么的多为什么呢因为老板也不带蠢人万一你是那个蠢人对就是老板他带的时候他也是在所有刨土豆的人里面带那个刨的最好的那否则对他来讲去了新的公司诺地的时候你就是那个拖油瓶
大家一定是先对自己负责然后才会对别人负责就是很多年轻人对人脉的理解就是我得认识很多人这么说吧我手机上微信打开我现在可能有一大堆上市公司的 CEO 那然后呢他也不把他的股票分我一点啊不要在那个态度歪门邪道上琢磨太多这个歪门邪道也包含总在琢磨我这个地不好隔壁的地更好然后我家老公很丑别人老公都很帅非常
非常不聪明很多道理是很一致和很朴实的就比如说更老实更本分就人生就是会相对更顺利一些我有个小话就想问
向上管理在你看来是一个贬义词吗向上管理是个超级包义词先澄清一个包括从 Anna 你的角度去澄清一个概念啥叫向上管理可能很多人尤其是抖音一些自媒体天天在那反对职场的那种自媒体可能就会认为向上管理就等于拍马屁嘛
OK 那我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今天是老板我汇报给你我把活干得很漂亮的时候天天夸你漂亮你开心吗就我把活也干得很好这是大前提然后我没事给你买杯咖啡然后说老板你今天这口红颜色好漂亮啊那肯定很好那不就那不就天哪就是你今天做下属的时候你看到别的下属说老板口红好漂亮啊你就觉得天哪马屁精哎
只知道向上管理然后等到你自己当老板的时候你身上说怎么没有一个人夸我今天口红漂亮我这个新换的色号你们都瞎了吗这个我要打断一下这个可能就不是向上管理在我理解我理解这个确实就叫拍马屁
向上管理我觉得可能是指比如说你要管理老板的预期你要要资源可以要到更多的资源我是从做事的角度去指包括评论你的绩效的时候可能有一个肯定是希望管理老板的预期的这可能是在工作维度上的向上管理就不是说夸口红的这种事是但夸口红也是一个很好的向上管理的方法哈哈哈哈
当然我觉得你那个前提说的好就还是得把事先做好对是其实我觉得很多时候大家的那个对职场的误解来自于自己的本位主义就是你今天是打工人你是这样想的如果你是老板你还会不会这样想
虽然我们更多的是做高管招聘但是人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炼成的我们今天在筛选什么那可能是你们要到达的目的地比如说我们在筛选更有韧性的高管事情很难他依然在积极的在处理和解决扛压能力强对我们内部评价一个人推荐的标准第一关得是个正常人怎么叫正常人就是你今天认识这个人你愿意跟他一起吃顿饭如果你看他就烦
那就不是正常人那就快速过那啥意思就是职场上最后想找的就是正常人有常识有韧性结果倒下那你年轻的时候好家伙你就做自己我今天不开心了我就把咖啡泼老板脸上然后我还觉得发个朋友圈这 B 班就上到这吧哭哪了我的天哪就哭哪了我说
不能理解你是今天过完明天不过了你明天还是要过的职场这个路你是要走的而且对大多数人来讲打工比创业幸福度更高那既然这工它好歹是要打下去的那你给自己留条后路行不行
就不要过于受煽动然后更积极一些去应对比如大家讲向上管理最最底线的就是你把活别干太差老板我干 30 分但是老板你今天口纹好漂亮天哪你快滚犊子吧老板可能只有这一句话老板也不傻对我有能力我把活干 60 分我让老板觉得我干成 70 分牛逼向上管理能力非常厉害我把他的活他的活他的活能划来到我这都划来到我这了特别是灰色地带的
我真的觉得非常厉害这样的人是人才为什么呢你想一下如果你是他的下属那他未来给团队划拉奖金的时候是不是也划拉的更多假设他是公司的大老板他忽悠投资人投钱的时候是不是也投的更多对他走向二级市场你拿的股票是不是价值更多一样的就是我能把 60 分的事情说到 80 分我如果说到 100 分那绝了天才我觉得这样的人你就应该那可能只有他的竞争对手才会贬低他
对 是的有一个候选人跟我说他在他们公司推动一些变革推动得非常的费劲他说我现在主打一个脸皮后我说职场上后半程其实前半程也一样但前半程一般你们年轻人大家都觉得你们心里脆弱所以不会劈头盖脸的有太多的情感的宣泄或之类的但是后半程会更血淋淋因为
离那个权力中心更近比如说你直接面对老板知名互联网大厂创始人跟高管开会一个大厂桌创始人是会拿起笔记本哐摔大家脸上你在外面看的时候也温文尔呀年轻人可能会说天哪
特别不说这位,就要是我早走了,天哪给你两千万一年你走不走,网上不是那句话吗,说你一个月给我几万块钱,那你是我爹,是,最近不在看英伟达也有本书嘛,然后就讲黄仁勋他也是在开会的时候,然后跟他的下面的人也是,
他甚至会把这个人的脸切到一个大屏幕就对着你的脸然后劈头盖脸骂这个人十几分钟是的呀然后这个人还是热闹热晕的在公司干是的呀然后那个高管候选人就说他们现在推动很多变革老板不便出面所以只能他出面去推很多时候他都知道他前脚没从对方的办公室离开对方就会再骂傻逼嗯
他说如果不是我脸皮厚我都撑不下去我跟他讲脸皮厚是中高管非常重要的技能你为什么会觉得它是一个贬义词呢你可以理解成你有很强的抽离感你在刨你的土豆然后今天土豆说天哪你锄头使得不好把我头皮都给我刨破了然后你不要觉得天哪让我看看你流血了没你不会再骂我吧做重要的事情和重要的角色不要有太强的代入感你就手起刀落该干嘛干嘛对方怎么骂我你是少了块肉啦
大家在职场上得更像个手艺人而不是老板是你爸那职场真是你家呀那不是你家对吧他们也不会像家人一样的跟你去交互很多时候我觉得大家的那个情感诉求是给自己加戏了在职场上特别是年轻人吧中老年人已经被磨得没有了我觉得向上管理是一个很好的话题就是大家都应该尝试去理解那到底是什么以及你不要被我的那个带跑片觉得我一定要尝试做到 60 分的时候给老板洗脑洗成 80 分就是
但你得尝试去理解老板他到底在想什么他为什么这么想跟老板交互有一个最最重要的点你能不能先相信老板他不是傻逼如果老板真的是傻逼那你今天再给他打工那他后来比你稍微好一点点哈哈哈哈
就你能不能先相信这个就如果你相信这个你就会能更好地跟老板交互我听到很多高管候选人要离职的时候说安娜你别看我们公司已经上市了我们老板真的蠢不可及我当时想说你还在这干嘛呢你在给一个蠢人打工你觉得这说明了什么呢我们经常用很简单粗暴的词来评价一些人和事比如说牛逼和傻逼
但是就跟商场管理一样它有非常非常多的内涵比如说有些人会觉得我老板都想不起明年的战略战略这玩意你想他干嘛我不想行不行我厂子就这么生产东西我每年都这么生产我大客户一个一年比一年多有什么战略我就这么干着有问题吗没有问题所以就是你是如何看老板的你跟老板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如果你想得足够清楚你可能在职场上会发展得更好你到职场上到底是为了什么你是为了伺候这个老板吗不是的
我们刚才选择公司的逻辑里面没有提老板所以职场上千万不要加戏就是纯买卖关系交易关系你有多少能力对方花多少工资去买谁也别觉得委屈如果你觉得委屈你就去换工作你千万不要觉得你被低配了回到我们刚才说的就不是老板的喜好或者说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团队就是你的个人的主观的喜好可能还是偏比如说你选择的行业它是不是在一个上升期等等
刚才有一个问题再往深的一个聊刚才谈到说我们要在比如一个地方或者一个行业里面去刨土豆刨的时间稍微有点耐心刨的久一点我自己这边也有一些朋友有一些这种真实的案例举两个例子看看你觉得哪一种是更好的一个选择就第一个就比较现实我的一个同学一直都在大的汽车的领域里面做人力的
然后后来因为整个的汽车的销售行业的起飞把它后来又跳到了类似于像外企的一样一个车企开始做销售它做完销售现在又去了一家新能源的车企开始做 marketing 就是它在不同的汽车类型的公司然后有些也不一定都是销售汽车的公司可能搞租车的平台大的行业范围之内但是它干的每个工种都不太一样
最终反正落定在 marketing 这样的一个岗位上我另外一个朋友一直都是做我这个行当就是 PR 的但是他的行业就跨度比较大他第一个可能是在一个我们所谓的互联网的大厂做这种平台类的业务的一个 PR 然后他后来又去了一个新消费的公司去完新消费的公司现在又到了一个新能源的产业链里的公司去做 PR
你觉得就在这两条线一个是职能港我一直坚持但是行业来回来去跳和我大体上坚守一个行业你觉得哪条路会更适合就是这个一个人的发展吧我觉得这个可能没有绝对的哪个更好哪个更不好因为有一些 function 的工作比如说人才法比如说 PR 它就是可以很好的跨行业的这是可以的可以跨行业的有一些东西它可能不太好跨行业
这个大家可能得分辨如果你的工作是能很好的跨行业的你确实是有必要去了解一下不同的行业在发生了什么大家还得理解一个先后顺序假设有一家新兴的公司跨行业找人你觉得是这个用人公司他会更清楚的知道他用的人可能会来自于哪些行业
还是说候选人能更好的去在用人方还没发掘的时候他就知道了哪个行业我能去发挥价值且是一个很好的行业偏哪种一定是偏前者就是发起方他更知道他的标的在哪里而不是求职者大家可能只需要保持开放度就是开放度如果用一个最简单的东西来量化就是你在职场上你只需要保证你的简历是更新的状态保持开放你会看到会有什么样的公司在找你但
但这里面有很多噪音有很多噪音就是大家可能群发信息之类的把噪音排除之后剩下什么公司或什么行业在找你你可能会知道什么行业对你这个工种和这个背景是相对比较认可它的价值的大家不用有特别强的焦虑说我如果不主动去研究哪个行业更好我是不是会错过不会的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你刚刚提到的新
新消费然后当时我们找人的时候最早我们就是想找互联网行业的人但那个年头互联网行业的人还没有理解新消费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然后大家也不愿意去求职者还没理解的时候我们就开始锁定了一些行业和目标公司去开始找这边人去交互我们去找到那些就至少有开放度就我不排斥我现在在互联网但是你们为什么会找我假设我找一个未来的候选人给他推荐理想汽车
他都不用问他只想知道你能给多少钱需要我解决什么问题他可能只需要知道这个对因为他太熟悉了对但是如果我今天给元气森林找互联网的人大家可能会觉得为什么会找为什么会找我你只需要保持好奇心想要去探求这个问题的答案你就会在市场里最前沿如果一个差不多三四十岁已经到了一个中高管大学毕业开始他的职场旅可能就是我描述的一样比如他大体上都在汽车行业里面
工种也经历了很多种然后不同的类型的公司确实也紧跟潮流比如从传统汽车最后到了新能源车企跟上了是不是到了 40 岁左右他也就不变或者不建议选择他跳到了一个另外的行业即便另外一个行业的人看中了他某一个核心技能
一般来讲在 40 岁左右去换一个行业这里面有一个存活率的问题就你能不能活下来和你真的是不是能你的技能在跨行业之间去做迁移这是有风险的但是你留在原来的行业它可能也有些风险只不过你不可见或者是未知的比如说可能公司要做什么高管年轻化就是把你圈在了框外类似的我建议大家持开放态度或者持更多的去尝试的态度
大家也结合一下自身的情况一般来讲跨行业迁移的技能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就什么样的人可能会落地的更成功一些呢就是手艺确实扎实其次是说沟通和学习都是相对更主动的因为一般在同一个行业成长的很多人有一些成长和学习是
但是涉及到跨行业技能迁移的时候谁都没有办法去定义需要这个人完完整整的去干啥大家都在探索我们找很多高管岗位特别是跨行业找人企业方只知道我可能需要某一个技能但这个技能到底适不适合我怎么适合如何演变才能更好地适合我这片土壤我也不知道
候选人也觉得说你没有给我设置一个明确的目标和路径我咋干对我也不知道该咋干那双方之间有一个 gap 这个 gap 得有人去把它 bridge 起来这个候选人得是合适的人你不能指望老板老板没有这个闲工夫管理这个
虽然大家可能听完有可能要骂我但是我们跟所有客户讲的都是不要怕用错人快速试快速换我们建议用人方的态度基本上都是不要想找最大的确定性那个确定性可能有 70%那就先试然后试的不行不要给太长周期快速换所以很多高管会说公司不给我时间
事实上公司并不是没有耐心去等结果发生而是公司觉得你不是那个对的人了所以一直在同一个行业 40 岁的高管候选人还有没有换行业的必要这个你可能得基于你自己的能力性格特点去做判断就如果是我的话我是会换的就我对所有的位置都充满了兴趣
其实现在讨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媒体端讨论更多那就是 35 岁上下了这个所谓的大限年龄我不知道你怎么看这样的一个说法大家听自媒体说的太多了你真的会觉得它对你有很大影响很重要但其实不是的在求职这个场景下还有一个点就是大家换工作会光卖卖吗但你知道吗我作为一个招聘从业人员我没有卖卖
大家尝试过去理解什么样的人会在卖卖上发很多那个信息和评论吗直言是吧叫直言是吧对反正我也很好奇你也很好奇对不对所以你会不会发他是有那个样本偏差的就是什么样的人就是你工作如果做特别好然后你对公司也挺满意的你会不会发也不会不会的你看到的那些就是已经筛选过很负面的
然后发展的不是很好的大部分的样本是这样子的然后他会去发这些我觉得媒体有很多时候就是没有起特别好的作用就是之前几年可能大家非常刻意的去引导那个工作的人和企业之间的那个对立的情绪让大家深深的焦虑在 35 岁这个事情上但是你 35 岁的危机你 35 岁才感觉到啊就是你是个草包你 34 岁的时候你感觉不到啊你肯定能感觉得到哈哈哈哈
然后你摸鱼摸了这么多年到 35 岁你慌了我觉得职场可能就跟你人生或者跟你学习的时候是一样的就是它有一些阶段性的考核在可能 35 岁上下被大家渲染成一个阶段性的考核有些公司可能更早
比如说我们看候选人优不优质有一个非常简单粗暴的评价机制如果是大厂的就用级别比年龄这个比例越高越优质如果不是大厂更通用的用确定性年薪期权这玩意不算我们看的特别是年薪比年龄比例越高越优质
其实很客观对不对老板也不是傻子就是你 30 岁老板愿意给你 500 万那你一定有某一些特别可取之处有一些公司可能在 30 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给大家打标签就谁是我们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员工我们要长期培养哪些公司我们可以让他放任自留然后可以流失一部分或者我们就清退一部分有些公司可能 35 岁有些公司可能是 40
然后大家可能会觉得外企会更友好一些有可能会更长如果你有危机这个危机它一直就在你跑了十年你的土都跑得稀难那这个危机跟职场没关系就不是职场扣给你的所以就是 35 岁危机这个事情我觉得大家就如果你现在还小那你就好好跑土豆
如果你现在 35 了那就好好找工作假设你摸了这么多鲶鱼被公司干掉了那就好好找工作下一份工作你就降点薪踏实的然后如果你都已经过了那就不存在了过了大家可能会觉得那个 40 岁危机什么之内的
无穷尽也就是在职业生涯的后半程或者整个职业发展的过程都是一样就是搭其实是一个比较你只要比别人好一点你就有生存空间你不要是那个中等偏下的在业务能力上然后你情商就是我把它讲诚实度可能会更客观一点情商就不是你真的要哄老板开心口红色号之类的
而是说你真的相对更成熟就你看到事情的时候你能相对更深刻的看到它的本质到底是什么看到一个局面的时候你能抽出来它的重点然后排除它的轻重缓急你应该习得的这些基本的能力你只好有不能要啥没啥就是你 35 岁跟一个 25 岁的孩子放在一起好家伙你干啥啥不行你的工资每年还要涨 10%那凭啥呢也没有这个道理对吧
如果大家想不清职场这个事情大家换位想如果你是老板假设你是老板你的员工 35 岁但是他非常出色你会不会一定要换更年轻的人上你会吗那感觉不会吧那不就得了就是
大家很多时候在职场上困惑是来自于你带入了那个角色是一个职场上非常摸鱼的那个人所以你会有很多困惑你会有很多焦虑和不安我们公司我们有一个 Panel80 年左右的你看我都不太记得他的年纪但他的状态非常年轻业务也做得非常好这种很核心的 team leader 在职场上你看他都已经 45 了我们是感受不到他的年龄存在的什么时候你的老板觉得天哪你可太老了那一定是因为你的能力远低于你这个年纪应该有的
能力值你才会触发他觉得这个老家伙不能再牛了所以感觉和年龄无关更多的还是你自己怎么面对你自己的工作的问题是的因为这个焦虑不只是大家渲染出来这个 35 岁危机其实也包括一系列其他的比如说你渲染了 35 岁危机之后可能很多麦克的就出来了
你不要把各种网课无论是教你怎么样重新面对职场的这种偏心灵鸡汤类的课那还有一类就是说我营造一种你的能力稀缺的这种课程比如说我是不是要开始学学 AI 了我是不是要学学 Python 了对吧所有的这些技能的课也都出现了就这些课无论是这种偏实际应用型的就是你学一个新的技能还是说这种偏管理鸡汤职场认知这种类型的偏务虚的这种课程你觉得作用有多大呢
我觉得没有作用我现在看到朋友圈卖 AI 内的课程的很多人就会去学但是大家能不能先把终点想清楚就是你想学完之后干嘛
比如说文生图你是想学完之后就做设计了都是成年人就是如果你想不清楚你这个事情做的到底要干嘛那就不要做但是可能公众或者那个内容上面是不是写什么再不学你就晚了对再不进门你就来不及了再不上车你就来不及了每天这么多车你都要上吗就你上它干嘛
干嘛呢来不及了那就来不及了这跟你有啥关系吗我大学的时候自己报了课学了一段时间编程然后咧没有然后了被忽悠了对就是我觉得很多工具比如大家觉得 AI 是一个工具我看到很多人都会宣传那个 AI 这个工具能提高效率那本职工作里面你的效率是卡在哪了
是卡在你没有工具你不会用 AI 还是卡在其他的地方你评估完你不是那个我们说的最合适去 AI 行业的人当前比如说你不是清北副教的那这个车它当前跟你没有关系你强行上去完全不同的土壤你觉得我学一下我看一个视频我听老师在那巴巴一下我就能去跑你那块地的土壤
人家是蠢吗就是不要把其他一些已经很成熟的竞争市场想的跟大家都是白痴一样就你聪明就你是个大明白不存在这样的事情所以就是职场上最厉害的那些人
真的很少有出去做咨询和教课的但咱也不能把人家一帮子打死说人家都不行有一些结果呈现上确实很好的一些大佬那你得知道他有一个非常大的影响因素是他赶上了某一个时代和某一家公司而成就了他不代表他所教的那些手艺是有用的那如果是这样的话
你还学啥呢没有那么多东西要学你只需要把你这个图都跑好就行你应该更好的去珍视你当前有的东西把它经营得更好而不应该看着别人家的饭就是更香看着最热的我都得蹭就热点这东西不是你蹭上的或者真正能蹭上热点的人是人中龙凤非常少的
不要去给某些东西包装上看上去特别美丽的外衣然后去迷惑自己比如说你上了那些课它会让你更聪明吗它不会它只会让你变得更傻不知道该什么时候千万别傻学千万别硬学大部分的学习都是没有用的就应该集中你的精力在少数有用的事情上可能其实是因为人的精力本身就是有限的你能够在这个就是在你的工作之内把该学的学了然后把自己的手艺精进其实已经是你的天花板了
你再去学别的东西其实对你并没有什么好处而且还有一个可能更现实的就是必须要有一技之长精湛到一定的程度你才有可能处内旁通去触发其他的那些世界的大门否则你说你进不去就大家肯定会听到 T 型人才我们
不看那一横,我们只看那一树,看你扎得有多深,看你有多强,那一横它是 plus,但它不是 must,如果你很广,但是没有一门是精的,你可能在职业生涯的中后期会遇到非常大的挑战。这个可能我觉得是从刚入职场的年轻人,校招生的同学们,到比如说经历 30 岁 35 岁甚至到 40 岁,可能会持续面临的一个挑战和问题是吧,
然后这个里面大概我们的职场生涯从 22 岁开始算的话我们到 40 岁 18 年这 18 年可能就是要把你那个 T 给做得更好的一件事刚刚洋洋洒洒我们说了非常多就是
直击人心灵的就是感觉春节回来直接被安娜泼了一盆冷水这么冷吗我感觉挺热血的把我们重新交回到了这个职场的现实当中在这期节目最后呢还是希望能够让安娜给我们最后以一个相对来说偏宏观或者偏总结式的跟大家讲一讲就 2025 年如果你要面对你的职场不管你是一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还是说已经到了 30 35 甚至 40 岁的这个状态
你大概应该会怎么样去向前走怎么样去面对你的职场非常简单我觉得可能就是两件事就第一件事就我们仿佛在提到手艺这个事情大家可能还是确实得持续打造自己的手艺你这个手艺它强不强你得找到一个
客观的量化方式你不能是你自己觉得就我觉得我挺牛逼的怎么市场就给我出八千块钱的工资那一定有问题另外的话就是大家可能得心态更成熟比如说二五年刚好在一个职业发展还不错的时候那你就持续在你这个路上慢慢溜达或者狂奔都可以如果你确实遇到了一些挑战
更积极的去应对这些变化就比如说二五年可能还是会有些公司去做减员真的减到你了你也不用感叹我对你付出了整个青春你怎么就最后这么对我他可能也会给你赔偿那你就拿这个赔偿休息一阵子或者赶紧开始下一段然后去了解一下自己在市场上的定位然后去找准自己的下一片地好好在那跑一跑
心态成熟这个事情可能也分两块一块是对自己你是怎么看自己的第二个就是你是如何看外界的看外界包括事情演变的规律比如说企业一个公司它发展会有不同的节奏青少年期然后壮年期然后暮年它是有周期的那你赶上的是什么时间段你不能说我三十了我怎么吃了两年的大米了它怎么不长高那就
那就是你认知的问题你再吃十年它可能也不长高了比如说我们刚刚讲职场上的很多做法它底层的逻辑是什么大家也尝试去理解而不是尝试去对抗这个一说就是鸡汤的一些东西是我们跟这个世界的交互还是要非常有棱角之内的这是两回事大家更多的去理解去接纳但是依然可以有自己的坚持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最重要的是想清楚什么是你要的什么是你不想要的嗯
你不能说我想要钱但我不想要上班这个就无解所以就是现在是个好年头确实是个好年头就是大家能听到企业就整个社会的那个主旋律都说我们要修炼内功国家也是一样就咱们国家蹭蹭蹭狂奔了这么多年现在缓下来缓下来也很正常那你不能在那破口大骂他怎么就不狂奔了怎么能到我毕业他就不狂奔了
也没有必要对不对对于心态成熟这个事情咱来一个差不多就是我们 85 到 90 年之间的这拨人毕业就感受到了增长得非常快的那个阶段你还没想明白你就挣了很多钱
这是好事吗这可能是好事好像体验一波你还没看清楚那个房地产是什么规律你就已经把房子倒头明白了然后可能借助了家里的能力之内的但长期来讲它不一定是好事就是有很多人他当前正处于非常大的焦虑和痛苦当中就是因为他之前可能挣 200 到 300 万之间我现在降到 80 在这个公司上班
去了之后我可能抑郁了为什么呢因为他原本是一家 D 轮后公司的 CTO 现在去到一家大厂做一个可能 P7 P8 这样的角色他看到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由不得他去解决甚至他多一些的表达别人都觉得这关你什么事他需要去做的是一些在他看来说我十年前可能都不做这些事了
房贷还没还完他也还需要养孩子就会面临说就是所谓的阶层的跌落对大家来讲其实冲击也非常大所以你们是希望非常高协力的一下到上面然后慢慢再往下滑但是有很多人是不是可以保持上面或者是说当我还没滑的时候我已经财务自由我可以走人了不在这个局里面玩了
这个我觉得是福气啊非常少的人能做到那样是的是的所以你还是希望我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我觉得不是坏事现在这个环境什么都变得更慢就经济发展变得更慢但是对你们年轻人来讲就说啊不对我还是挺倦的呀我还是经常要加班我还是很焦虑但是
它的容错变得更高了这个容错就是说我今天领悟的慢一些和快一些它带来的差别并没有那么的大以前就是从 A 卖到 B 突然就成了我就觉得天哪以后遇到 A 我就应该卖到 B 但我忽略了还有很多其他的大环境的因素的影响但对现在年轻人就是我从 A 卖到 B 发现
不是很好我再卖到 C 然后再卖到 D 我做事的方式上可能会去在前期打磨的更多后面有可能会更稳而且后面真的有机会你会更接得住所以大家得珍惜这个这个有点像鸡汤有点硬上鸡汤但是如果我女儿现在毕业我就会跟她讲这段话你珍惜这种你做啥她都不怎么变的环境就是你十八般武艺都用上了你的业务就这样
就跟格物致知一样你看一个竹子对吧你天天在那盯着看然后你给它浇水施肥然后无所不用其极它就长了这么一点你势必会去误很多指不定你误明白了呢那下次有机会的时候你可能就是会走得更好一些所以就是千万不要丧气工作
中文字幕志愿者 杨茜茜
我觉得这个结束挺好的就是在相对来说慢的一个成长性的一个环境下我们还是应该抓住机会把自己的内功修炼好吧我觉得作为 2025 年春节后回来的第一期节目职场上班除了第一天拿老板的红包之外还是可以充满信心的去面对自己新的一年的工作多看看自己手头里的土豆刨的到底咋样可能是一个更现实且更重要的事情
非常感谢安娜来参加我们的节目希望以后能够经常上我们节目来分享一些关于你看到的中高层的招聘市场的一些新的变化好呀谢谢大家好拜拜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