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从理光GR聊起:摄影师的器材,从哪里来?

从理光GR聊起:摄影师的器材,从哪里来?

2025/3/20
logo of podcast Photo Reason

Photo Reason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C
CC
白熊
老潘
Topics
老潘: 我很少聊器材,但今天想和大家轻松聊聊器材话题。我们三位都有理光GR相机,可以从这聊起。我更喜欢用理光GR3,因为它颜色更讨喜,而且在workshop中,我发现它和尼康全画幅微单的成片区别不大,只要后期保持统一的视觉语言即可。现在数码产品的画质已经足够好,只要后期保持统一的视觉语言,不同相机拍摄的照片区别不大。 关于购买器材,我有三个痛点:购买前无法充分体验;难以区分真实测评和广告;闲置器材处理。解决方法:租用器材(例如兰拓),只看差评不看好评,闲置器材可以挂闲鱼或考虑兰拓的托管平台。 最后,我想借一台哈苏X2D相机试试。 白熊: 我现在主要用尼康Z6II、理光GR3X数码相机和一些胶片相机。我最初买理光GR是因为朋友要卖掉,价格合理,但后来觉得28mm焦段不好用,又卖掉了。去年买了理光GR3X,是因为朋友送了我一个3D打印的理光盒子。我老婆喜欢固定镜头相机,所以她用理光GR3X。我用理光GR3拍摄街头小细节,它改变了我的观察方式。我每天都随身携带理光GR3,随时准备拍摄。 关于购买器材,我主要在正规渠道买新机,胶片相机在二手市场买,需要做功课。我租用过兰拓的器材,体验不错。解决闲置器材问题,我会挂闲鱼。 最后,我想买一只28mm M口镜头,或者尝试使用哈苏6x17相机。 CC: 我主要用哈苏X2D中画幅相机,之前用过佳能相机和一些胶片相机,最近迷上了用理光GR3街拍。我用理光GR3拍街景、胡同等,因为它开机快,可以替代胶片相机,而且省去后期时间。我用理光GR3把手机照片和摄影照片分开管理,保持摄影的“心灵净化”感觉。 关于购买器材,相机机身一般在京东或线下店买,镜头在咸鱼淘。处理闲置器材,我会在用完后卖掉。 最后,我对120胶卷感兴趣,但成本太高,在考虑购买禄来503CW。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天使》

哈喽哈喽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老潘欢迎回到 Fotorism 新一期的节目这是一档泛摄影谈话类节目我们希望摆脱故作高深的艺术术语不做求真求值的教科书只想和大家聊聊有关摄影的一切今天节目将由我和白熊还有我们的技术骨干 CC 一起来聊天这也是 CC 第二次出现在节目里第一期的话应该还是去年的时候 CC 从马格南的 Summer School 毕业然后我们录了一期回顾所以跟大家打个招呼吧

Hello 大家好 我是 CCHello 大家好 我是白熊本期节目由国内知名相机租赁品牌兰拓相机租赁赞助播出作为摄影师我们每个人都用过兰拓只做摄影相关器材和服务的兰拓希望用摄影点亮十亿人的生活

大家都知道 photorhythm 其实是很少聊器材的但是和所有的摄影爱好者一样其实我们自己也很喜欢器材其实谁会不喜欢器材呢所以今天我们想要聊一期比较轻松的话题我们就请了白老师然后请了 CC 我们一块聊有关于器材的话题一开始想先问一下两位你们现在都在用什么器材给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现在的设备库 CC 先吧好呀

我因为是做技术然后对器材非常感兴趣我其实现在主要用的相机是哈苏的 X2D 中画幅的相机但是我可能最早其实都是用了佳能的相机然后第一台的话是一台 600D

之后换到了全汉服的单反 6D 那会儿的时候也同时开始去玩比较烧钱的胶片就是佳能的 A1 还有一台尼康的 FM2 都是很经典的机器对都是颜值还挺高那会我还很看重颜值这个东西当然现在也是然后而且他们都做工很好然后比较皮实可以到处去拍

后来无反时代就换了 R5 也能开始录一些视频什么的最近慢慢的去把单反时代积攒的一些 EF 卡口的镜头陆陆续续在海鲜市场上已经出掉了我其实还最近迷上了用 JR3 去做街拍本来其实是

是媳妇用的后来呢她闲置的比较久习惯用手机去拍然后我拿过来发现真的很好用慢慢开始发现我可以从负重 20 公斤以上的这个背包客变成一个口袋随身拍的这么一个状态 Cc 你是用的 GR3 还是 3X 我忘了我是 GR3 就是等效是 28 的那个对那白老师呢白老师你现在用什么设备啊

我现在在防潮箱里躺着的是两台数码相机一台保利莱两台胶片相机数码相机是尼康的 Z6II 和光的 GR3X 我是 40 毫米焦段的那个

胶片机是一台路来然后另外一台是 F3T 宝一来就是宝一来的 680 平时用的比较多的话应该还是胶片机和那个理光我呢现在手上是一个莱卡的 M11 数码机然后胶片的话呢是一支蔡司一康 ZM 就是共用 M 口的镜头然后我刚刚出掉了三支镜头我出掉了我的 21 毫米的

F2.8 然后 85mm F4 还有 135mm 的 3.4 APU 所以我现在手上只保留了 35mm 和 50mm 的两支蔡司 ZM 的镜头还有我朋友借给我那台我一直还没有还回去的哈苏 X-Pen 所以他说不着急所以我也不着急我现在正在用它那当然还有一台宝贝莱 670 就是我日常用来拍宝贝莱的相机然后我前段时间呢是买了一台 GR3

就是回国之后大概 12 月 1 月份的时候买了一台 GR3 是这个带黑柔的这个版本那我现在手上其实就有两台 GR 一台 GR3 一台 GR3X 正好跟你们俩都一样 GR3X 是我老婆在用她平时就放在那儿所以我有的时候呢也会借来用一下回来之后呢我就想着说

我现在是 35 和 50 两个焦段用的比较多就是想试试看 28 那我就考虑说我是不是干脆就买一个 28 的 M 口的镜头后来想想看其实那不如我就买个 G23 反正也是 28 我可以先感受一下这个焦段我喜不喜欢然后它又很方便所以就买了两个这样子的

就相当于手上有两支 G2 系统的相机你们都好好啊一台机器不知道好不好先买回来像我这是一台机器不知道好不好先问问看谁有先借一借对但是我当时是想着说因为确实用了 3X 之后还挺喜欢的所以想干脆就买个 3 也可以试试确实很想最近拍拍 28 焦段的东西嘛哎

那我发现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我们三个人都有 G2 我们三个人一共有四台 G2 那不如我们今天就从 G2 聊起来聊一聊器材好呀那我不知道你们你们是在什么情况下种草 G2 这个机器的那跟 G2 跟李光强关联的一定是森山大道这个人我倒是很少去切换成那个

黑白的去拍的不免说这两个东西好像是有某种很深的联系了因为《深三大道》它也是用理光但它用的应该是胶片机的理光吧我其实不太了解它用的机器就我个人其实对《深三大道》一直不算特别喜欢

所以我当时买李光的时候倒不是从这个角度去考虑的或者说并没有受到这个点很大的影响我倒也不是说因为孙三人大盗所以想买李光只是说好像人家一掏出李光会马上想到这个人就是因为他的那个黑白对比的

强对比的照片可能非常出圈导致了这台机器会比较火但我刚开始用理光是因为我朋友有一台 GA2 要出掉所以我说那你不如出给我吧因为它当时的价格也非常合理然后我就买回来用

用了之后我觉得有点当时没有 get 到这台相机的好所以没有在我手上待多久又出掉了因为我确实觉得 28 毫米的焦段这个镜头有点难用说实话因为它非常广容易包含很多元素我又不是一个会经常去街拍的街头摄影师所以在用了一段时间之后我觉得不是很适合我自己我就又出掉了

但现在 GR2 也是炒得非常高对因为 GR2 有散光灯嘛所以有很多人很喜欢那你后来为什么买了 3X 呢是啥时候买的我都忘了你是什么时候买的这个机器我是去年的时候买的我想起来了去年的时候我们听友群有个群友他是 3D 打印制作了一个理光的盒子

他就私信联系我送了我一个我也有一个他也送我了你也有一个然后我想哎呀既然都有盒子了怎么能没有机器呢为了这个叠醋包了饺子是吗确实确实我当时就问一个朋友先借了一台理光先拍了拍然后觉得他确实在

对焦上在画质上我觉得印象里是比 G22 高出那么一截的当时我不太喜欢 G22 也是因为它晚上的时候对焦速度画质都不是那么好 ISO 稍微开得高一点 1600 以上这个噪点其实就非常明显了 G23 其实高感还行但是晚上对焦也不行就是暗光下的对焦也非常扯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感觉到有一点它会稍微慢一些嘛比白天

确实我这个时候都会切到黑白的这个高对比度的那个三山大道模式去拍反而能拍出来一些照片不然就虽然有防抖吧但我觉得还是呃成片率很低在这种时候那 cc 你是什么时候买的这个 g23 呀

我是有将近两年吧我这个故事还挺俗气的吧其实是当时有一段时间小红书上在疯狂种草相机我因为非常喜欢拍风景和镜物但是我拍老婆非常的

不好看所以他就很不满意他说你看最近这个小红说大家都在用这个服饰拍这个人你看他好好看呀然后要不然我们去买一个当时好像是这个 XT5 还是对然后我一看我说这个从来没用过感觉不了解这个服饰

不是这个系统然后我们要不然去租一个或者借一个后来因为也没有朋友用这个型号于是我们就去相机租赁租了一个 XT5 然后回来之后发现它的重量实在是有点沉然后它的对焦速度非常慢因为当时我还在用佳能的系统就对比非常明显我们就说干脆就不要了但是正好相机租赁那块还可以租这个理光然后当时小红书上这点也很火

我就说要不然试一试这个虽然它俩完全不是一种类型的相机但是它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希望能把老婆拍好看一点然后于是就租了这个 GR3 回来然后发现真的是还蛮好用的之后就自己就是入了一摊租的时候他给了四块电池我当时非常不理解

然后直到自己用头才发现这个租赁商真是良心确实至少需要三块以上的电池当时的话应该是日记吧然后还没有加太多的钱所以还蛮合适的我

我的那台 G23X 是我老婆那台 G23X 它是一直以来就不想要换镜头它就觉得换镜头这件事情可麻烦了带多支镜头也会成为负担所以它就特别喜欢固定镜头相机所以 Leica Q 的第一代我们就买过然后它装完之后觉得很大觉得其实这个相机是没法放到口袋里的

它就换成了 X100V 第五代的 X100 然后也用了一段很长一段时间其实那台机器我们都还蛮喜欢的第一它好看嘛长得好看第二个的话其实也挺小巧

第三个它的滤镜什么的确实也挺不错的但是对它来说它依然觉得它没有办法把它放在口袋里它还是一个要放在随身的包里的相机后来它又找到了更加便携更加小巧的 G2 所以就换了 G2 3X 我之前一直对 G2 这个机器其实不是那么感冒因为我觉得它有点轻就是我喜欢手感重的机器像莱卡就像个铁驼子一样它虽然不大但是它特别重

然后像很多的胶片机其实也是这样子就我特别喜欢这种机器那我当时觉得这个既然拿在手上它没有什么手感我是什么时候开始用这个东西呢是去年在 23 年其实已经是 23 年的 10 月份 11 月份在巴黎上课的时候那个时候呢有一个作业就让我们要去拿闪光灯拍照

然后我那个时候是只有一个闪光灯就是给 JR 用的这支 Pantax 的 AF201FG 就是它的原装闪光灯就是可以用 TTL 的灯我就拿着这支灯和 JR 相机去巴黎的路上闪别人就去拍街头的一些闪光灯下的这些场景拍着拍着我觉得好有意思这玩意有点好玩

那就开始慢慢的去尝试用 G2 去做拍摄后来呢因为我老婆是经常来回跑嘛有的时候她回国她就把这台 G2 拿走了然后她回巴黎她就把 G2 带给我用一下所以我就种了个草说等我回国之后我得买一个这个然后后来就像刚刚说的一样因为我想买一个 28 毫米的这样的一个焦段所以就选了 G2 3 买回来之后呢其实我用的还挺多的就基本上每天都随身带着哦

那你们会用 JR 拍什么样的场景或者是你们会在什么样的主题下去选择 JR 来进行拍摄因为大家都很喜欢用但是其实我其实蛮好奇的每个人用它到底是用在什么内容上我就按最近的说吧我们前两周的那个 workshop 因为只能带数码相机因为胶片机来不及冲扫对来不及冲对我就把两台数码相机都带上了就以防万一

但是我在实际的使用中我发现我更愿意掏出吉阿就不知道为什么你就拿着尼康拍着拍着摸到了吉阿拿着吉阿补几张然后确实有一说吉阿比这样的一台全画幅的微单颜色好像更好看一些就屏幕上会更讨喜一些那可能是因为那块屏幕好所以对比下来确实就是拍了 500 张里面

300 张是吉尔的所以你最终呈现的那 20 多张 30 张中吉尔也占到多数对有占一半但是我其实不太看得出来就是因为我看到电子文件和打印出来的那个东西我觉得我不太看得出来哪些是尼康拍的哪些是吉尔拍的首先就是有闪光灯的那就肯定都是吉尔拍的因为我没有给尼康配闪光灯

那剩下的一些也会有理光的也会有基亚的确实不太区分得出来所以大家其实不用担心说在一个项目中如果有两台不同的机器是不是就不行白老师的这个实践证明其实是 OK 的至少从我我没有看出来我觉得 Jerome 应该也没有看出来如果他看出来他一定会问的我觉得现在的

数码产品的它的画质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比较溢出的一个状态你只要合理的后期保持统一的一个视觉语言不会那么明显的区分说这个到底是哪一台那个是哪一台的

也不会说什么佳能会偏向什么尼康偏向什么只要你的后期思路是一致的拍摄时候的镜头语言也是一致的情况下其实能保持一个还比较统一和完整的就排除说你一个用的是 85 毫米你一个用的是超广角这种你肯定是有区分的出来是的

那 CC 呢?你平时会用 GR 拍什么?刚才白老师其实提到了后期我仔细想一下其实还蛮有意思的我用 GR3 拍虽然我会存 RAW 和 JPEG 但是我好像从来都只会导出 JPEG 我会用它去拍一些比如说我平常会用胶片去扫街比如说北京有很多胡同然后我经常天气好的时候我会去胡同里扫街

然后胶片的话对焦这个时间有时候还是很难去把比如胡同里这个骑车的大爷还有猫啊什么的能够拍进去这点的好处是它从关机到我如果提前设好这个快拍或者是

这种类似超焦距这种对焦的话我其实可以在大概两到三秒的时候就能抓到这么一张特别快所以我感觉我会去用它去替代这个胶片胶片机另一个问题也是因为最近胶片其实这个冲洗太贵了而且我还很爱拍这个反转片所以我就用 GR3 去拍这个正片是一个蛮好的一个胶片相机的替代因为不用后期它带来另一个好处就是

或者说我不用它来去做后期的我就直接直出其实帮我节省了很多后期时间因为我当时从佳能换到哈苏 XRD 的系统也有这个考虑我希望让自己的拍照慢下来即使是在街拍的时候我也希望慢下来就是思考之后再去拍 XRD 因为它的后期会更加复杂所以我也倾向于直出然后反而是在以前佳能系统里面我可能

按住快门两秒钟就实际上出去了所以我就现在发现我还挺喜欢不需要做后期的情况下去用 GR3 然后拍一些这种比如正片我是我用的比较多的一个模式

然后最近我其实可以把它带在口袋里然后我发现它另一个好处是我慢慢用手机拍的东西和用 GR3 拍的东西会分开的比较明显比如说手机里面有很多这种因为我平常写代码会有很多这种代码的截图什么二维码什么的然后我觉得让我很不喜欢把照片跟我其他的东西混在一起我也很难去管理自己的照片

然后 JR 就能把相册分开然后我自己就会觉得我同意这些照片还是我需要不管是传到我的硬盘网盘里还是我分开管理然后让我感觉好像摄影的这种心灵净化的感觉就是这个感觉又回来了对然后我就越来越喜欢出门的时候把 JR 穿在口袋里对这个是个挺神奇的事情就是

我平时比如说我用徕卡的时候我都会开这个 DNG 就是肉格式但是用理光我就我甚至都不开肉格式我就是 JPG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就为什么我们在用这些重型相机的时候就想要去做肉文件然后我们在用这种轻型便携相机的时候就只想要用 JPEG 的这种模式这个其实挺有意思的

我刚才听到 CC 讲这些我又想补充一下比如说我带了宝丽来出去或者我带了鹿来出去它其实可拍的张数非常有限那我同时如果又想拍一张拍数码那我如果再背一台单反就特别沉那其实这个时候极压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互补

然后另外一个就是你手痒了想过过手瘾你就拿个机啊随便拍那儿对我是前段时间去了一趟韩国我去首尔待了几天就圣诞节的时候圣诞节跨年那段时间然后呢我就带了两台 G2 我当时跟我老婆说我说你把你的 G2 3X 借我用用我说我想试试看我

我就在韩国用这个拍了几张照片但是因为那次主要是去购物的所以没有太多时间来拍照但我就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体验就是当我拿着 G2 在街头去走的时候我发现我的观察方法跟我用徕卡或者是用 XPen 或者是用这个 Econ 是不太一样的

就是我会看到更多的那些我平时不太会去注意的很小的小细节的东西然后那些可能我平时会觉得这个好无聊我想拍它干嘛但是呢拿着 JR 在手上我就会有一种我想去试试看拍一下这张照片的感觉这是一个然后第二个的话呢就是我每天出门我就会背着一个 JR 放在包里我现在出门就会把那台 JR3 放在我的随身的包里

或者是塞在口袋里如果不被我就塞口袋里那对我来说解决了一个很长时间以来的问题就是我经常会就所有人都知道

对于摄影师来说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你随时要 be ready 就是你随时有一只相机在手上可以随时去拍但是我其实就很懒我就觉得哎呀我要背个来卡我还要保护他对吧我免得我我撞到他了怎么怎么样就你你会特别小心这个事情但是呢借而给我的带来的这么一个便利就是我就把 c 口袋然后我就出门了我看到什么我就拍一下我看到了偶尔看到了一两个有意思的场景有一两个有意思的人或者是

去喝杯咖啡我都可以把它随身携带去拍这么一张两张照片刚才 Ct 讲到说 GR 的开机速度很快我听到一种说法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因为我不太懂这种技术说 GR 的这个开机的快速反应是用对焦的漫画来的

是用暗光下对焦的漫画来的也不一定它有可能加载了不同的模块先后顺序当然我觉得其实它的对焦速度还可以它只是不准它只是在暗光的时候有时候会拉风箱这个前后拉风箱我觉得它跟当年我试的相机比还算快的对它其实特别是光线好的时候其实对焦速度挺快的

但是就是一旦到了暗光环境就像 Ca 说的一样它不太准它经常会怀疑自己然后怀疑我对上了没有我前面走走我在后面走走就感觉很傻但是整体来说这台机器还是很好用的我今年其实很想要用这台机器去拍一个什么小项目但是我现在还没有找到方向但是我最近就是在经常去练习它然后两台机器轮流练习我还给它买了一些配件正好

我们可以来聊再听的朋友们如果你们有 GR 想买配件的话我们也跟大家分享我们买了哪些配件我现在两台 GR 是两支闪光灯一个是刚才提到的 Pentex AF201FG 这个闪光灯是可以 TTL 就是可以自动使用的然后另外我给 Modifone

买 GR3 的时候我又买了一支闪光灯就是那个叫做 Lightpeak Slabs 出的叫 Flash Q20 的第三代这第三代跟第二代的区别好像就是第三代是 USB 接口然后可以用这个烤充电电池所以相对来说方便一些

这两个闪光灯我觉得各有各的好 2011 不用说了它就是一个原厂灯然后它有自动就比较方便但是 Flash Q 就很方便的地方是它第一个很小巧我经常可以把它拿在手上然后去拍它可以脱离机头去拍它可以作为一支旁置灯去进行拍摄

所以这个是两个我买的配件然后除此之外的话呢我还给它配了一个小包一个宝利来的小包咸鱼上买的 8 块还是 10 块对特别小正好可以放下一台这个 G2 然后除此之外的话呢我还给它配了一个镜头盖这个我觉得其实不是特别必要但是呢对我来说我就把它放口袋里面就更安心了因为我总觉得 G2 的这个镜头镜头本来原有的这个盖子呢就有点软

我就很担心在口袋里面比如说我伸手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或者说是闭合的盖子给弄坏了所以我就买了一个这个金属的开模做的镜头盖就特别方便装上之后呢我就如果我不带包不带这个套子我就把它随手放在口袋里我也不会有任何担心它的地方然后就是这个腕带腕带我没有用原厂的我买了一个 AA 我就觉得特别好用

所以这就是我的配件当然电池必不可少我每台机器都有 30 块电池 CC 呢?我记得你有一个那个包套子很好看一个皮套一个墨绿色的然后一个它应该是一个真皮的然后也还好应该是两三百块钱左右上面还写着这个真皮 from Italy 它的好处是其实我当时带它过去工作坊是因为 Jerome 可以在底下签个名

然后当然它的另一个好处是我买相机的时候它其实送了一个外壳就是像你那个包一样但是我不太喜欢这个外壳的原因是我会拿出来抓拍的时候我不太希望说再把这个它从另一个口袋里面再掏出来

所以我就给它配了一个这种包裹式的能露出快门还有热靴的这么一个壳然后我也没有配前盖然后我给它装了一个优微镜所以这样的话会好一些当然我感觉因为理光它毕竟不是这种三防或者说它这种伸缩式镜头它的防尘性并没有那么好所以它已经会净灰了肯定会净灰是没办法避免的不能得去清理

然后我现在这个手绳是一个普通的手绳不过我平常的话会来换成这个 PD 巅峰设计的那个快拆的这个手绳快装神对对然后就是多备几块电池吧别的我好像也没我的闪光灯是一个比较简单的这个有篮子的那个闪光灯它就不能离极闪就很小很小是不是很小很小也是可以揣在口袋里的然后这是我比较看重的一点

当然我用这个闪光灯的这个次数也没有那么多所以就还好我就主打一个便携白老师呢白老师你配了件衫我买过来的第一天晚上就去买了一个镜头的贴膜因为它的镜头其实是没有一个像锣口一样的东西所以它的镜头的这个贴膜是完全是贴上去的因为国产的制造力很强它有一个非常适配的一个

正好大小像 UV 镜一样的我觉得应该就是一块玻璃吧普通的玻璃贴上去保护因为确实像 CC 所说的它这个镜头很容易进灰以及包括理光现在有免费的清灰的服务可以清灰吗免费是的免费清灰在 Gia Space 吧就在上海对的上海听说是免费清灰然后排了很多人

所以可见它是真的很容易进灰进灰对对我就所以买了一个保护膜的就贴在镜头上但是它也不太好拿它不是那种拧上去的它是贴上去的

保护套我就没有买因为我平时是放在挺有做的那个盒子里非常的结实所以我就不会担心它在包里会磨到什么然后闪光灯的话是我这次工作坊的时候借了老潘的那个 Flash Q 的那个闪光灯然后我就被这个闪光灯种草了我买错了我买的不是 Q23 代我买的是二代二代对但二代它是跟理光联名的那个啊

所以它看起来就像是理光的原厂一样对它上面的标是写着是一个吉亚的标但它其实是一个 Q20 的二代它的一个缺点就是它充电的电池这个口是那个比较老的不是 Type-C 的那个口然后它用的是两节五号电池所以说如果电池没了你得去

买新的电池或者你用充电的电池它的好处就是它可以离极闪我觉得这是最有意思的一个点对它增加了很多的玩法而且因为既然很小然后这个像闪光灯其实也不大我在韩国街头就是拿着它在路上拍我觉得好像别人也不会特别反感就他可能觉得有个游客正在玩这个东西但因为你手上的东西都很小也不会有很强的这种引人注目或者让别人反感的状态

那说到这个其实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一点我觉得我们除了聊 G2 之外我们今天还可以再聊一聊购买器材的时候的一些思路和方法你们平时会在什么样的渠道去买相机或者买设备像数码产品的话一般买新不买旧这句话大家都很熟了所以一般就是要么在正规的品牌的官方旗舰店

或者说是官方授权的经销商店其他如果你买二手的话你也不知道它前面用的人会怎样或者说会有一些是不是会有一些案病在里面但有一些已经停产的老相机或者说是胶片相机那就真的只能在比如说像咸鱼海鲜市场这样的二手市场买

这个时候买的话就你得提前做好很多很多的功课知道每一台相机大概的毛病在哪里这样你去选的时候你也可以知道去问卖家说你这台相机有没有这个毛病看他能不能答得上来如果他自己也含糊不清一方面可能他想隐瞒什么第二方面他也可能不知道这台相机

是不是有这样的毛病所以说买老相机还是要有一些研究的功课提前做一些这样的功课对 说到这个的话其实我可以安利一下我们之前录过一期有关于咸鱼的节目就是我们到底是怎么样在咸鱼上去买东西然后如何去尽量减少在咸鱼被坑的可能性所以大家可以回头找找那期节目就非常非常靠钱的一期节目可以听一听

我的情况跟白老师是很像的基本上就是数码买新机然后胶片买二手那就是要看对就像白老师说的一样你得做一些功课就我觉得当你在看某个机器特别熟悉的时候你经常会能够对这台机器的各种细节如数家珍然后你去买的时候就不容易上当但如果你是一头热突然之间想买一个什么新的型号也不去做了解你可能买回来机器就不会那么的让你满意

CC 你也是这样吗对就是相机机身的话一般就是在这个京东上去买或者说淘宝或者说是这种线下的这个店那

但是镜头我因为玩比较多我可能很多镜头都会在这个咸鱼上去去淘一些而有一些古早的镜头比如说像这个早期的这个八语怪啊还有我平常用的不是特别多的焦段比如说这种鱼眼超广角我可能就会用它一两次所以我以前

很早以前的玩法其实是去旅行之前从咸鱼讨一个质量还不错的这种超广角然后拍完之后回来再出掉咸鱼上再卖了对当然这样的话精力花费还蛮大的就是你前期要看它有没有问题然后要防止被骗然后回来之后还要想办法再置换出去

所以就是这种玩法适合就是愿意花精力去研究这个器材啊参数然后这个愿意去讨价还价的这种了解他的人对又说到这里的话我觉得我在购买器材之前一直都会觉得有几个痛点也不算购买之前吧就是我觉得购买器材这件事情对我来说一直都是有几个痛点的第一个就是购买前其实我想大家其实可能也都是这样

所以第一个购买钱的话你没有办法很充分的去体验它很多镜头像白老师刚刚说的一样你可能会找朋友去借一下但是我其实很少跟朋友借东西除了那台 X5 之外那台 X5 也不是我主动借的说实话要感谢这位朋友

那我会觉得问别的这些东西也是一件挺麻烦的事情所以购买前无法充分体验这是一个点然后第二个点的话呢就是现在因为特别是我自己做社交媒体然后包括我老婆是小红书博主嘛就其实你也知道很多的这个

分享帖它其实是恰饭帖或者说它其实是一种广告所以如何去区分真实的测评和是恰饭也挺难的测评看了很多别人都说很好然后你买回来之后觉得好像不是这么回事也会有这种情况第三个就是 CC 刚刚提到的一个我用的少的这些镜头怎么办然后比如说我这次出门就想用一次我可能平时用不到这个焦段我用不到这种主题

打个比方说你去海岛了或者是你去高原了你想拍一些风光了那我现在手上可能连广角超长都没有那我之后如果要去中国该怎么办那如果买回来的话这些闲置器材又该怎么办如果不买的话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所以这几个点我觉得都是大家可能都会有的痛点我们可以一起来聊一聊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去解决这些问题

那从最开始的一个购买前无法充分体验开始那你们会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呢那我还想起来当时微单刚出来的时候也是炒得很热的一个状态嘛那我当时还是一台尼康的单反我是也是想试试看微单到底是怎么样手感怎么样重量怎么样操控性上面

以及因为他还要用 Z 卡口就不同于现在的卡口就之前是 F 卡口然后微单时代是 Z 卡口那我等于说还要再去买镜头那这样一套下来可能又是一个上万的成本我们不可能说花一万的这样的金额去买一个万一自己不是很适合自己然后又要倒腾出去这样一个过程会觉得非常心累

当时就说你可以去租器材因为很多人都会把器材视为自己的老婆这样的一个戏说好朋友或者说也不会把你的器材借出去那我就会在平台上去找一些器材租赁租过来几天再实际去用一用你就知道适不适合自己因为有时候去线下门店你也摸不出试不出一个大概来你只能看看

他的外形看看他的那个实际的手感但真的你要说上去上手去拍了

我觉得还是在实际的一个拍摄环境中你才能比较真实地感受它当然我也听说如果说你去门店试相机那你也可以自己带一张 SD 卡之类的储存卡你可以去拍了之后回到家再看你拍的照片这样也方便你去了解比如说你这个镜头的素质等等对 白老师刚讲这点其实挺有我觉得挺对的就是我以前也会去门店试相机

但是门店式的话就是机器拿给你可能给你只镜头你就试一下它可能是没有 SD 卡的或者你自己带个 SD 卡但是你能够拍的场景很有限就是门店室内的这么几张你也不可能把相机拿出去然后你也不太可能说长时间的去拍个一整天或者去感受一下它到底是什么样子

那确实我觉得门店是以前就是你只能体验个大概但是你没有办法找到这个镜头或者是这个东西对你来说到底合不合适就租是一个挺好的办法那白老师我记得你跟我讲过你是在兰拓租对吧我们这个不是广告虽然这些节目是兰拓赞助的但是白老师自己是确实是租的比较多的你租了多少次你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我刚才看了一下历史订单最早的一个就是我租尼康的 Z6 当时那个 Z6II 还没有出来大概租了三天左右的时间然后还租了一个镜头在周末的时候因为我记得那个时候正好是 2020 年的圣诞节然后圣诞节会有一些跟朋友出去聚会所以会有一些拍照的场景用了用感觉确实轻便了很多

但当时也没有立刻马上就买因为当时我记得当时 Z6 II 好像马上就要出来了所以我有了 Z6 的这个使用的体验之后我就比较坚定了说我觉得确实可以换一台微单那你后来还租过其他的一些设备吗基本上一些变焦镜头都是在兰拓上租的发现我在 23 年的时候也租过一次旅行租过一次基尔吗

对的 租过一次机儿我记得当时周末是去南京玩大概玩三天左右手上带的应该是个保利莱然后我想再拿一台数码相机然后我又觉得两台背着又太重了所以我当时就租了一个理光但是是 3 不是 3X 那 CC 你租过器材吗其实我自己是没有租过的

就我还蛮好奇租赁的这个流程或者是体验我自己没租过器材但是我确实现在有在考虑这个问题我不知道能不能去租到一些比较偏的器材大家比方说如果我想租台 617 不知道能不能租得到

一般这个器材租赁的这个小程序啊或者这个网站它会有这个搜索一般来说如果是佳能或者尼康的系统一般都是镜头和机身都还是比较容易能租到的而且不需要

提前很久就去预约然后李光我这两天看了一下好像各大租赁平台的李光又很火于是你得提前很多天去租和预约这个日期我自己的话最早期其实是租无人机比较多

因为无人机租赁的话如果炸机了或者说怎么样你还要去跟售后去扯皮什么的然后租赁的话是有一套流程的然后租无人机是一个因为无人机是吃灰率比较高的这么一个设备基本上一年可能用不了两次

然后租资金性价比很高我以前还租三脚价同样也是因为闲置率比较高的这么一个问题这也不是广告我正好分享一下因为去年的时候跟朋友去新西兰玩因为朋友他就常住深圳租蓝图会很方便就让他租了一个市马的交段是 14 定然后它是 14 1.8 这么一个超广角

然后我把它从 EF 转到了当时 R5 的 RF 卡口因为我们去之前就安排了要去这个地方叫 Licotee Kapo 给大家安利一下这个叫特卡波小镇这是应该是全球屈指可数的一个观星小镇

然后我们当时就准备想去拍星空是牧羊人教堂那吗是那个小镇是牧羊人教堂对但是可能带上教堂的话就算是星野摄影了要控制地面的一些光和人那个地方一般人还比较多所以我们就开车开到了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可能周围 20 分钟内都没有任何一个人我们就开到草地里等晚上的星空好处其实因为新西兰是南半球它有像

麦哲伦星系这种北半球看不到的奇观所以我们主要是去拍这个然后因为 14 这个焦段实在是太广了我平常根本用不到就租了这么一个镜头最后效果还蛮好的最后用了 30 张拼在一起的一个银河我们还都挺兴奋的

但是可能也就整个路上拍了三四千张照片可能也就 100 张是这个用超广角拍的这个星空吧这一次这个租赁这个性价比还蛮高的还挺划算嗯还挺划算对而且这个流程也蛮简单的反正就是反正我们没有遇到情况嘛出问题了据说是可以找老板了反正挺流畅的一个过程

所以我可能后面出去玩还是会去租租一些这种超规格的镜头了当然现在的问题是我换到了这个哈苏系统之后哈苏的镜头实在是没有地方可以租太难了这里这里我们安利一下这个蓝拓的老板你近点哈苏的镜头我们有需求白老师白老师嗯我还想到一个场景就是有一年某个公司找我去拍他们的一个年会

也会活动像这种拍活动你可能会需要跑啊这个时候有一个变焦会更方便一些然后我就去找兰托租了一只那个 2470 2.8 因为像这个镜头也是我平时基本上不会说自己去买的镜头

租一个这样的干活镜头去干活也挺好的对因为这期正好是跟蓝拓合作所以我们在录之前我们其实也在一起讨论说到底有哪些场景下你会去租镜头像白老师和 CC 是有真实的租赁经验的我是没有租过所以我其实就在想说未来如果再去买一些我之前没有用过的焦段的头我可能会去考虑先去租一下试试看了

这个成本确实相对来说比较低一点试错的成本比较低因为我发现现在咸鱼很多时候你东西其实不一定卖得掉我那只 135F3.4 我买回来就没怎么用过

拍过两三次然后我在闲云上挂了好久好久都挂不掉最后我就输给了一个我比较相熟的器材商可能便宜了个千把块钱然后他说他的对外的挂架跟我差不多人家总要赚钱的所以我觉得这个是一个挺好的方法就如果大家也有这个问题在购买前没有办法充分去体验这只镜头无法下定决心的话可以去蓝拓试试看去做一下

因为我没有用过但是听白老师和 CC 说整体的流程还是比较流畅的比较舒服的是吗兰拓在上海的线下店是在苏州河那里还有线下店对 它是有线下店的

但是有线下一个沿街的店铺它要管理器材要检查器材你可以选择是顺丰到富就是它会寄到你家里来或者你也可以选择是上门自提就你去它的店里去拿就可以了以及包括你归还镜头也可以选择寄过去但你得自己出邮费然后或者是你自己人肉跑到那边去给因为它的店离我家还挺近的

就骑个车 20 分钟就到了所以我在如果时间不是那么紧张的情况下我会自己送过去这样会保险一点就省去了中间物流的可能会有的一些问题对的你收到的器材包裹里都会有一张明细就包括他这次发给你大概是什么样的东西

我看到我的后台它也会显示它发出的时候也会对器材进行一些拍照就表示它借出去的时候状态是这样就万一它上面真的有一个划痕那它提前拍过照了它也不会说赖到你的身上去你去还器材的时候它也会跟之前已经借出的这个照片进行对比

试拍一下试用一下一般没有太大问题的话就马上就 OK 了一开始我是在微信小程序上发现他们家的后来我发现支付宝系统也可以介入如果你的什么芝麻评分比较高它可以免去器材的押金这点是真的挺好的对第二个点还有特别是像旅游的高峰期

或者说是像春节假期这种时候有很多器材会比较抢手就一定要提前去租令食来自白老师的 tips 这是真实用户的体验如果不是真实用户你可能不会知道这些点像 11 的话最好 9 月头就去 book 它的时间对不然的话比如说有的器材有的镜头它上海店可能就没货了然后你就可以看看它深圳因为它深圳店好像也有

那就从深圳店调货那这种可能就运费再高一点吧对那这是我们今天说的第一点第二点的话就刚才提到的一个如何去区分真实测评和恰饭刚才呢租赁器材我没有什么发言权因为我确实没有租过但是这个呢我自己的经验因为我自己做社交媒体我的经验就是只看坏的不看好的这所有的表扬我都不看

我只听他在这一期节目里面讲了什么不好的地方如果他完全不讲不好的地方你可以知道 80%到 90%肯定是广告来的那如果你能够说他有什么不太完美的地方因为没有任何器材是完美的说句实话就哪怕 JR 我们刚刚说他其实很好用他可以日常携带他可以便携但是他在晚上对焦就是慢的那像 M11 也是一样我虽然每天都用他我觉得他可好用了但是他在高感上就是很拉垮

你就确实是不好用所以这种我会比较偏向于去听不好的地方这个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比如说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你去吃好吃的东西你会给写好评吗我反正是好评我从来不写我只有在我特别不满意的时候才会写差评确实好评只有在换饮料的时候我想

我会给一个好评对对对好评只有说送点什么东西才会给而且差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可以去看它有没有触到你完全不可能接受的点如果你看完差评之后发现这些点我都能接受那也许就说明这个器材还可以适合可以去试一试

但如果有一个点就完全不能接受比如说我这个 XRD 我在买之前就知道它掉漆然后我感觉我好像能接受这一点我就买了它确实掉漆但是掉的厉害吗不是很厉害因为我确实加了机身贴纸掉漆的部分都在这个贴纸那个缝上

而且我不是那么那么那么爱惜七彩这个人我觉得七彩还是使用价值大于这个把它放在防烧箱里抚摸的价值所以我就能接受这一点所以就还好对 C 讲这个的话我也是这样子就是我买 M11 的时候当时他们就说 M11 有快门实质就相对来说它的快门开启速度会比 M10 和 10P 会慢一些因为它的什么测光系统是跟之前不一样的什么什么但

但对我来说我觉得无所谓因为我拍摄的方式本来就比较慢我不太会那种拼命地去抓拍或者是我看到一个场景我需要立刻打开相机然后立刻把这个场景抓到我不是这样的拍摄方法我经常看到一个场景的时候我还会犹豫一下这张照片我要拍吗

我经常会在脑海里面过一过说这张照片我拍它有没有用或者说我到底要不要去记录它有的时候觉得眼睛看挺好看的就看一看就完了所以我的拍照方法就是比较慢所以当别人测评告诉我说这个东西快门实质的时候我觉得就无所谓我是可以接受的我觉得确实像 C 说的这样我好像分辨不太出来就都借来用用很多视频测评视频其实有点像小马过河的这样的一个故事

这个人说它好那个人说它不好到底好不好其实还是得自己拿到手里用过才知道没错就还是低成本的能够获得它然后去使用它然后再去做决定会比较好但是我还有一个关于测评的这个建议就是我建议大家不要看样片就有很多人会问样片说我看看样片我看看样片这个东西其实非常非常主观摄影师拍的好不好跟器材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大

所以如果这个车评博主他本身的拍摄水平比较好你可能看他用什么拍都好

他用佳能拍也好用理光拍也好用莱卡拍也好看那如果说他就是拍的一般那他就是器材喜欢器材了解器材对器材懂然后懂技术那他其实照片可能并不是那么好你看到他时候可能就会觉得哎呀我会看到有人说这个这个什么拔草了这个解读了那其实这个不见得是器材的问题这个是人的问题对吧所以我其实不建议大家去看这个

太多的去看样片不是说不能看样片而是说不要把样片作为一个自己去判断的首要标准可能还是要去看看这个的优点你是不是真的想要它的缺点你是不是能够接受我觉得这个是可能是去恰饭和测评这件事情上去找到平衡同时能够去获得一些属于自己的判断的这样子一个方法但是我跟你正好相反

我其实就是看样片但是这个样片不是官方的样因为像比如说像小红书上如果某一台机器已经有大量的用户拥有了那他们会拍摄很多很多很多的很多的照片

它也不仅限于比如说张三李四它可能有几千几万个张三李四都在拍这个照片当这种热门的机型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样片之后你就发现确实好像都是不错的就其实包括像小米小米的手机其实拍出来也确实都还挺好的很多没有人拥有小米的时候也会想说那要不要我也买一台

所以我觉得这也是比如说像理光比如说像富士他们这个很多相机就溢价很高的一个原因一方面可能就是拍出来东西确实好就符合大众的审美哪怕你只是普通人就觉得说哎呀这个东西我拿到手里我好像也能拍出一个跟大家差不多水平的照片那就说明这个机器本身就应该就是好的

也是也是所以我觉得在有那么多用户 po 照片反馈照片的这样的一个基础下应该还是能证明这台器材好的对但是那你如果比如说看到有一些样片拍的真的不好你会怎么反应呢就你会觉得这个机器是不是不行你会有这种感觉吗

因为我看到有一些笑话说很多厂商真的很希望给一些博主发钱说你别发这张照片行吗那先点进去他的主页看看他其他的照片是不是好那如果只是说就是这款相机他就是用不好那你可能心里就有个问号是不是人不行还是机器不行

但因为像理光这种 GR3 已经出来六年了就六年积累了那么多的照片以及包括它还是处于一个溢价的状态那就说明这个机器是有它的独到之处为什么会说这个呢是因为我最近在看那个蔡司新的那个 Autos 就是不是变成了索尼口吗那个镜头的

测评然后我就在外网上看了一些然后在这边看了一些他们的官方的这些东西我就觉得还挺好但是我看了样片我就觉得真的不行就别看样片了就是只看看这个镜头本身的样子吧那你可以再等等说不定有其他的用户用它可以拍出其他的好看的照片如果它一直都没有一个很好看的照片的反馈的话我想

买它的人就不会那么多这个它的更新迭代就不会继续下去了对如果之后蓝拓会有这个镜头的租赁的话我会考虑去租一租试试看我其实蛮好奇的那我们继续第三个点第三个点就是闲置器材怎么办这也是很多人在买器材的时候的一个困扰就是我买归买

就是钱不会离我而去,钱会换一种方式来陪伴我,但是有的时候我不需要他这么陪我,需要钱。那我如果买了这些器材,像 CC 刚才讲到的很多的这种大广角或者是超长焦,我日常用不到的,或者是一些我没有那么熟悉的器材,我买过来之后我觉得用了一两次,我没有那么好用。

就闲置器材怎么办其实也是一个蛮困扰的地方首要的话还是挂闲鱼兰拓自己也有一个说如果你家里有闲置的器材可以放到他们平台去托管但有一说一他那个界面流程做得有点复杂我弄过两次都没搞明白要怎么弄我就放弃了因为我家里确实还有一只尼康的 85 1.8G 的

一个老头还在家里我总想着说可以放到哪里去就托管的意思就是说你把机器放在那托管就他可以把你的机器租出去然后别人租的机器其实是你的东西对租的是我的东西然后这个租金会跟平台有一个比例的分配

我不知道兰拓的这个 marketing 的同事有没有听到这些节目这个部分啊如果听到这的话你听听白老师的心声请修改一下你们的托管的这个流程让它像租赁一样简单这样子的话大家就会愿意去托管了但这样子一说我就能够理解了为什么很多我之前看过兰拓的界面就是这两天我在翻它我看到很多界面上面有一些相机是贴了贴纸啊有些相机是花里胡哨我在想着为啥是这样子呢

你这么说我就理解其实这个机器背后不是公司而是一个真实的机主我把我的相机贴上贴纸包管好弄好之后租给兰拓相当于是委托给兰拓再让兰拓帮我租出去给别人所以拿到的东西可能就是非常有个性化

它不是一个标准式的这样子的一个产品但是我也会担心我的机器租出去之后那会有其他的不知道的哪里的损伤所以我对托管器材这一块还是会稍微再谨慎一些我主要是每次防潮箱满了之后我就会去想要处理一波我以为再买个新的防潮箱而且我的优先题那就没地儿放了

对主要问题是其实北京还好北京还比较干燥如果可能在南方的话会面临更大的问题方长相如果

满的话你其他容易尤其镜头容易长霉什么的对于比如说如果我当时换到了佳能 RF 口之后那些 EF 镜头对我来说就除了他们比 RF 镜头群便宜很多之外如果我用不到的话就是真的用不到了他们也不像可能胶片机那样有它纯机械的结构它有这种收藏意义所以我就会去挂监狱我刚才其实想到了有可能哈苏的镜头没有地方租屋的原因是因为它是镜尖快闻

所以你这个镜头马二手和初二手也有面临这个问题嘛你这个镜头也有一个快门数就很麻烦对所以它不像其他镜头它可以就是直接去置换我可能跟白老师一样就是对这个托管如果这个比如说损伤啊或者损坏啊对啊这些怎么办会心疼但好像会愿意去租别人托管的机器哈哈哈

我想到了一个场景就什么样的人会适合去托管自己的器材给别人用就是真正以摄影为职业的人我身边其实有很多的朋友是做职业摄影师他是专门拍比如说拍肖像的然后拍这个建筑的然后拍类似于空间或者是拍这些东西的那他们是有很明显的淡忘记的就是忘记的时候其实活特别多然后一个礼拜可能要拍满

然后淡季的时候呢是没有什么太多货基本上能控两三个月的时间我昨天晚上还在跟两个朋友吃饭就在聊到他们的单王季的问题所以我在想说对他们来说其实设备跟我们不一样我们是把设备当做玩具

或者说是创作工具或者像白老师说的他可能是你的好朋友或者是你的家人你可能会觉得把他托管出去会有点担忧或者是有点不舍得但是对他们来说的话其实如果能够在淡季把这些东西托管出去我工作时可能不需要那么多设备了我没有那么多活了那我把他托管出去之后能够收回一些成本对他们来说就很好

所以我在脑子里面想到的是什么样的人会去托管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很比较标准的一个模板一个这个形象然后另外可能就是可能并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们这样对器材就会很保护因为我自己是特别保护器材的就别说租给别人了我是不舍得借给别人的你还借我用过 M3 一个晚上因为我们特别熟了一个晚上你这是在骂我还是在表演我你们是真朋友我们是特别特别熟了所以

如果说特别熟的情况下我觉得可能借一下因为我知道你也会保管好你也会保护它所以我可以借给你但是如果说是那种就日常比如说群友或者什么说我能借下你的相机吗其实我是不舍得的所以闲置器材就是一个问题对我来说我觉得还没有找到一个特别好的对我个人来说特别好的去解决它的渠道所以我只能买卖买卖买卖不断地在其中损失金钱金钱会以各种方式离开我

好那我们下一个话题我觉得最后今天节目其实聊挺多的了关于 JGR 包括关于解决一些如何去购买器材的一些小痛点我还想问问两位就是你们最近有没有什么器材计划有没有什么想买的器材我们可以来聊一聊这是最快乐的一个部分

我想借一台哈苏的你想买什么我想借买是真的买不起就你让我现在掏出个七八万去买一台 XRT 我还真有点难如果有这种比如说兰托有这种中化服的哈苏的租赁我可以想尝试一下兰托说我就不该再做你们这些节目让你们给我做广告你们净给我提要求

但确实我是这次在杭州跟 CC 聊天拍照的时候我觉得哈苏的颜色就是很好而且它可以机内裁那个插盘的画幅我就等于也有拥有了插盘那我觉得还是有点不一样的这样小小好像还挺划算的那肯定那肯定只是它既然机内已经提供了这种裁切

对吧你就省去了后期的步骤但是至少可以在拍的时候就按照这个比例去观察对对就构图的时候用插盘的这个画幅去构图我发现跟后期采集还挺不一样的对因为你观察的场景不一样你的构图的时候的设计也不一样我觉得插盘是一个特别特别考究构图的这么一个工具

就你每一个元素放在什么位置它的视觉重量会跟普通的 3 比 2 4 比 3 的画幅完全不一样所以对于元素的排列和控制是会完全不同的因为我自己用插盘控的多所以我对这个其实还是蛮有感触的然后 CC 呢你有什么想的吗我其实以前

都是拍 135 的胶卷然后我用了中画幅的数码之后我其实对于 120 的胶卷也开始感兴趣了但是它成本实在太高了所以我有点犹豫我最近在找一个成色比较好的 503 的 CW

然后但是好像在闲鱼上看的要不然就是溢价太多要不然橙色可能一般而且我发现它好像刻玩性比较高的一点它可以换成帕利德后背感觉这样还蛮有意思的对然后我的 X2D 是 38V 就一直等效应该是 30 左右等效全幅的话然后我一直

感觉还蛮顺手的而且很轻便但我可能在排队的是一个 90V 等效应该是 71 能帮我去拍更多的一些细节因为这两个都是比较不是那么便宜的器材所以都还在犹豫中 503 的话就是得等

就我当时买我没有买过 503 我买的是 500cm 但是我等了很久然后有一天我在北京出差我自己特别清楚就是我早上起来刷了一下手机我下午呢其实是有一个活的但是我一看到手机之后发现了一台崭崭新的全黑的就黑金刚的 50500cm 然后我就联系这个人我说你在北京吗可以我说你现在人在北京吗设备在北京吗可以面交吗他说可以然后我当时把下午的工作都推掉了

然后去一个肯德基跟他做的交易他当时是特别急着回钱去买别的设备因为他要出去旅行他要去一个很长的旅行所以他说他想把手上的设备先出掉所以他给了我一个特别好的价格我那时候记得那台机器才 8000 块特别特别新几乎完美成色

后来我拿回来之后做了一下保养别的都没有什么问题就稍微有一点点那个掉掉边上那层漆嗯那个可能是通病对遮光帘上有点掉掉渣但这个东西就没办法这就是通病嘛所以就特别好的一个机器我后来卖了还赚了点钱

就是我为什么会卖它的原因是因为我在路来跟哈苏之间就 3.5F 和 500CM 之间我觉得它们俩太像了我当时两台手上都有我就想着去在同一个场景下去拍看看它有什么区别因为它们镜头也是一样的一个是 75 的 F2.8 蔡司的 Planar 一个是 80 的 F2.8 蔡司的 Planar 然后我发现出片没有任何区别

就是这两个头除了胶段略有一点差别之外你可以理解为是一模一样的头蔡司真的很稳就你看到它的结构你就知道它出片什么样子 Planar 是什么样 Disc Gun 是什么样然后标杆是什么样就能够感受得到然后这个出片真的是一模一样我体验完之后的话我会觉得我并不太喜欢哈苏的这个操作模式造型造型我其实还挺喜欢就是那个豆腐刀

得把它拔出来然后得找地方放然后用完之后再装回去我觉得这个事特别傻然后还有一个就是它那个快门声地动山摇

就我特别不喜欢所以我后来就留了 3.5F 出了 500cm 但最后把 3.5F 也除掉了我最后换了莱卡我当时想要再凑钱买莱卡所以就把它们都除掉了对然后我自己的话现在我最近其实没有什么太多想买的器材我感觉我最近有点无欲无求

就可能也因为太忙了又拍照然后又要别的事情就没有太多时间去想器材我唯一现在可能还是在想的就是一只 2.28 毫米的 M 口的镜头但是我也没有下定决心因为我现在我觉得 JR 的这一只 28 毫米我觉得用的还挺好的

所以我也没太想说一定要买但是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可能会买一只这个另外就是 Robin 每天在我耳边说你上 617 啊你上 617 啊你拍 617 啊所以我觉得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会想试试看 617 对林哈夫或者是或者还有谁还有富士也有 617 好像就这几个是我目前想要去试试的机器

好的那我们今天节目反正就聊到这里也希望大家这个希望基础爸爸们多看看我们多给我们投点币这样子的话呢我们都能够实现购买镜头的愿望

所以今天节目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收听那在这里的话呢我们想要再次感谢本期节目的赞助商名字来自英文 Rental 写音的兰拓相机租赁除了器材租赁和托管兰拓还提供二手器材的回收寄卖免费的摄影分享内容高质量的线下摄影活动丰富的羊毛福利等欢迎摄影爱好者们持续关注本期节目呢 Photoraison 也与兰拓合作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福利欢迎一步 show notes 和评论区查看那我们下期再见

下期节目再见谢谢大家拜拜拜拜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