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AI医疗还在等待“炸裂级”应用 E.138

AI医疗还在等待“炸裂级”应用 E.138

2025/6/26
logo of podcast 万物生长FM

万物生长FM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玉米
Topics
玉米:我测评过很多AI医疗产品,也分析过AI医疗公司的逻辑。在2025年春节后,AI医疗行业看似一片火热,但现在DeepSeek声量下降,AI医疗却没有出现让人惊喜的新应用。我特别喜欢科技博主阑夕说的“炸裂驱动型”资讯模式,通用大模型应用容易让用户体验到好坏差异,从而形成口碑传播。但在医疗大模型应用中,非专业用户体验差异不明显。我用同样的问题测试了多个医疗大模型和通用大模型,发现医疗大模型在回答水平上与通用大模型没有本质差别,甚至不如DeepSeek清晰完整。我一直期待医疗行业出现更多让人惊喜的应用,但目前没有看到。更可怕的是,这些公司还陷入同质化竞争,大家都还没领先就开始同质化。大家都希望成为大众寻医问药的入口。AI时代产品力的杠杆远超移动互联网时代,只要AI应用有一个小点能让用户感到炸裂,就能迅速破圈。DeepSeek的成功就是因为其模型能力优秀。我觉得在AI时代,产品力比营销更重要。蚂蚁集团推出独立APP可能是为了提供更简洁的用户体验。

Deep Dive

Chapters
2025年春节后AI医疗行业曾因DeepSeek接入而火热,但热度过后创新应用匮乏。文章探讨了AI医疗应用的体验差异不明显、同质化竞争严重等问题,并以腹痛问诊为例,指出医疗大模型产品与通用大模型产品在回答水平上并无显著差异。
  • AI医疗应用的体验差异不明显,非专业用户难以感知不同产品间的区别
  • 医疗大模型产品与通用大模型产品在回答水平上无显著差异
  • AI医疗行业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竞争

Shownotes Transcript

这里是万物生长 FM 一档有关生命、死亡与爱的播客讲述生命科学及一切我是玉米

我现在人在上海,临时做一期关于 AI 医疗的话题大家如果常听我节目的话会经常听到我对 AI 医疗过去的一些看法比如说我年初的时候做了很多的测评,包括我也讲了很多 AI 医疗公司他们现在到底在做什么,他们在模型层,应用层,他们都是什么的逻辑

说实话在 2025 年春节之后每一个医疗公司甚至是每一个医院都宣布接入 DeepSeek 的时候那个时候 AI 医疗这个行业感觉还是非常火热的大家欣欣向荣的都觉得我猜这接入 DeepSeek 之后会不会在各种各样的方面都有非常长足的发展但是说实话

我们现在也能看到啊,现在 DeepSeek 它的声量稍微下降了,但是 AI 医疗并没有出现太多让我们非常惊喜的,非常炸裂的这个新故事,或者说有一些新的应用出来。

我为啥要用到炸裂这个词呢其实我特别喜欢蓝希说过一句话蓝希就是那个科技博主经常发微博那个博主他说这几年 AI 应用一直都是炸裂驱动的这个资讯模式他这个话很有意思其实

从 ChatGPT 让我们炸裂之后后续的所有关于大模型浪潮的这一轮 AI 我们听过无数次炸裂震惊相关的消息这个炸裂还不单单是标题党什么意思呢就比如说我们经常在过去两年时间我们经常会一觉醒来突然发现哇塞 又有一个功能让你真的非常惊艳比如说前一段时间那个 ChatGPT 它能

文生图就是能生成宫崎骏他们那个风格的那种漫画你真的觉得很厉害所有人都朋友圈刷屏包括这段时间比如说像豆包啊或者说像通一啊他们的一些功能你都会觉得真的挺好的文生图文生视频文生语音等等你都会觉得真的很震撼因为这种功能往往都是非常表象的非常普世大众的

大家都能很容易感受到这个功能好那个功能不好这个功能让你感觉上非常强所以很容易形成这种炸裂感但是这个事放到 AI 医疗上

大家很多人的这种观感并不明显特别是一些我讲成非专业用户他的体验可能完全体验不出来这个 AI 问诊机器人和那个 AI 问诊机器人他们之间的差别或者说吧

其实它们之间的差别本来也不大 2 月份的时候我用统一的一个问题测了测京东健康当时支付宝医疗健康春雨医生百川智能等这几个算是医疗大模型的产品然后也用同样的问题来试了试豆包文心一言 DeepSeek 等等这些通用大模型的产品具体可以参考我之前的一期播客我会把那个播客放在 show notes 里其实我测的时候

我用的问题非常简单,但是那个问题看起来非常简单,其实如果放在医疗问题里,如果放在跟医生的问诊里,那个问题并不好回答,因为我问的是腹痛,但是腹痛的原因有非常多,所以他需要给我一个非常有逻辑的回答,或者说给我一个能多次追问我连续提问的机会。

那个看完了之后我的非常粗略的结论就是医疗大模型产品给出的结论或者说给出的建议除了他能连接到后续的服务就比如说他给了一段文字这段文字说了你这情况可能是怎么样我建议你怎么样然后最好不要怎么样

然后接下来会给一个那几个卡片吧比如要么就是连接到它的在线问诊的功能要么就是连接到它在线挂号的功能但是说实话这些医疗大模型产品无论是京东的还是支付宝的还是春雨的他们回答的水平跟豆包文心一言 DeepSick 其实没有本质的差别

甚至多数的医疗大模型无论是他写的那些建议或者说他给的那种指示的明确程度上还是说那个信息排布的那种层级都还不如 DeepSeekDeepSeek 他的那个结论是非常清晰完整的

所以这半年来我其实一直很期待我就说我就心想这医疗行业不能说能让人有炸裂的至少多一点让人惊喜的那种应用产品出现但是挺遗憾的这半年似乎并没有看到类似的产品当然如果你觉得有你可以在评论区里跟我提一提我也去测试一下就是这些产品

究竟怎么样而且最可怕的是这些公司还陷入到那种同质化竞争就是大家都还没争到头呢结果就开始同质化竞争呢我前几天看了东卖网的一篇文章他大概对国内 288 个医疗大模型的功能做了统计 288 个大模型它后续有很多功能它好像有 800 多个功能这 800 多个功能中其中有一半的功能都是

大模型知识下的问诊导诊客服科普其实就是以 chatbot 这种形式就是这个问诊机器人这种形式来做的这种产品我记得之前李延宏说

不应该重复造轮子但是很快就很多人反驳他就说虽然不应该重复造轮子但是大家都希望是第一个造出轮子的人说白了大家并不认可现在那个轮子就是轮子而且在医疗 AI 这个应用上谁能领先那谁就可能是未来

所有人大众来做寻医问药的一个入口谁都希望成为这个入口我去年还发过一期播客是我跟支付宝负责 AI 医疗业务的伙伴还有 Jonathan 我们三个人一起录了一期播客就是主要是聊他们去年 9 月份支付宝去年 9 月份上线了一个

AI 产品叫 AI 健康管家然后它里面能提供找医生读报告看诊问医保等等就是也是跟刚才那些服务差不多的服务后来支付宝还做了智能体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代表就是

支付宝跟那个浙江卫健委他们一起合作的那个安枕儿就是来做一个类似于数字人就是你的任何就医中的问题无论是你要查你的医保还是查你的报告你都直接跟这个数字人说他就会发给你等等等等吧

当时我们聊完之后我们也体验那个产品很明显那个产品绝对不能算最终形态或者说它还需要很多优化的空间所以我一直挺关注他们这个产品的动态的我会也会时不时的去支付宝的 APP 里去来体验一下这个相关的功能我也会去体验其他的产品啊

但是过去半年来我觉得这个产品的入口有过改变入口的那个 UI 有过改变功能有一些优化比如说我现在是比半年前是确实好了不少它回答的那个排版上也有变化而且很明显的 DeepSeq 化就是那个小的 emoji 的那个图标都会用的非常的合适但是整体而言这种体验上的差别没有太大

直到前几天 6 月 19 号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消息准确说就是看到了一篇新闻上面说蚂蚁集团上线了一个独立的 AI 医疗的 APP 叫 AQ 我当时第一时间就下载了这个产品我当时首先觉得这名字啥意思为啥叫 AQ

然后就是下载了看看他这个 AQ 跟他原来的那个 AI 健康管家就是那个支付宝里面的那个产品他到底有啥区别我试了之后我没有看出来太大差别而且我还当时把支付宝那个 APP 打开我就去看里面原来的那个产品他发现原来那个产品就从 AI 健康管家就变成了 AQ 其实就是原来是内置在支付宝 APP 的一个产品然后给他放出来了

然后我看到这个消息之后我有很多疑问就心想现在做一款 APP 它想推广或者说想让很多人用到其实是挺难的说白了这个竞争挺激烈的而且为啥你不要用你这个

支付宝它本身有上亿都不是上亿是几亿日活快十个亿的月活这种国民级的 APP 你为啥不在那做生耕的用户运营而是要自己单独做一个 APP 这背后是咋考量的然后以及

蚂蚁集团到底想让这个单独的 APP 它承载什么价值比如说我们知道啊以前阿里健康做过单独的 APP 我们之前还讲过后来那个一路慢慢就关闭了在之前比如说京东健康它有自己的 APP 但是它京东健康的 APP 和京东的主 APP 它们之间的这个差别也不是很大并且

可能那个活跃也不是很多单独做一个 APP 这个事并不难但是难在你怎么让这个 APP 真的运营起来另外我下载那个产品之后它很简单它直接就是像你用豆包用 DeepSeek 一样上来的页面就是一个对话框你就可以跟他对话跟他提问那我就在想了那你这个产品跟人家豆包跟 DeepSeek 这种产品你之间有什么差异化或者说有什么优势

总之疑问很多我前面不是说我来上海了吗我就是在今天 6 月 26 号我去参加他们在外滩就是蚂蚁集团在上海外滩举办的他们这个 AKO 的产品发布会听了之后我觉得有一些能回答我的疑问但是并没有完全回答

不过我听完之后挺有意思的我觉得我有几条比较新鲜的比较热乎的关于 AI 医疗的思考我就放在播客里我觉得可能我之前那些问题我还是没有答案但是我觉得这个思考有一定能解释之前那些问题的比如说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我想到了一个词叫 AI 时代产品力的杠杆这个杠杆要远超移动互联网时代什么意思呢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款 APP 上线之后它要做很多推广这往往需要精力比如说你首先你需要去各种应用商店里去做资源的争夺无论是什么应用宝还是什么小米商店华为商店苹果的 APP Store 就是等等你得去到

各种这种应用商店里去争夺资源这本身就是需要挺花钱的然后你还需要做一些小圈层的内容营销让那种小圈层的人先用起来其实也是某种 KOL 营销了然后还要做线上线下的广告的投放然后再到社交媒体的各种传播

以及还需要花大量的钱来做拉新和促活比如说用现金或者用积分来激励这些用户来使用这种 APP 所以它是一个当然你不是摆烂你不是说你做了一个 APP 就放在那没人用你是想让人用的

所以那个时候有需要很多的投入但是在 AI 时代我觉得这个逻辑完全不一样了某一个新的 AI 的应用上线之后只要它有一个甚至是一个非常小的点能让用户感觉到炸裂

当然我会不断的重复炸裂这个词,因为我觉得这是我这一期的一个体验,但是我说的炸裂大家应该能理解我的意思,就比如说我说那个 ChatGPT 它能生成宫崎骏类似的漫画,比如说那个吉梦它能生成一个非常好的视频,或者说任何其他的那种 APP 它有一个让你觉得非常明显的优于同类产品,

是那种有代际差异的那种功能都会让用户感觉到非常惊喜然后它就完全颠覆了过去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这个 APP 的推广逻辑它能迅速的破圈迅速的让很多用户想去体验以及过去那些可能需要付费的那些 QIL

它会蜂拥而至的免费的给这些新功能代言我做一个类比我觉得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可能产品力和营销对一款产品的成功来说可能各占 50%你既需要你的产品非常的厉害你也需要做很多营销花很多功夫在营销上但是我觉得在 AI 时代这个比重可能是产品力要占到 80%以上第

DeepSick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因为它在模型能力上比较优秀我觉得它火就是一夜之间的当然你可以说它有各种各样的力量然后怎么着怎么着但是大家都愿意去试一试 DeepSick 就是因为它的

能力绝对的优秀我前面也说到了在目前所有的 AI 医疗应用中并没有哪款产品在体验上是处于领先地位的包括去年 9 月支付宝它发布的那个 AI 健康管家

其实也没有很优秀就是跟同类产品的差别不大但是好在他因为背靠着支付宝的这个大山因为这个 APP 有几亿的日活大几亿的月活他现在已经有 7000 万人用过这个 AI 健康管家而且每天都有大概 300 多万次的提问

我可以类比一下,300 多万次的提问并不多。百度好像在 2021 年公布过一个数据,它说每天在百度上搜索健康问题的人就有 2 亿人次。你想想,我们都用过百度搜健康问题,我们的体验其实现在已经比以前变得好多了,我们以前能看到过很多广告类的内容。

很多给你引导不知道哪的内容它现在有一些总结变得好用了但是我还是想说比如说我们用过 AI 来问的话我们得到的答案除了它可能有幻觉之外我们从它的信息的整理上从丰富度上都是比以前更好的体验那其实过去已经积攒了一些用户它到一个新的 APP 上它其实并不能完全的迁移过去但是

我觉得蚂蚁现在做这个事儿,它有一个目的,就是它想用我单独做一个 APP,让它的这个用户体验变得更好,这可能能让用户有经验感。什么意思呢?就比如说我这个产品本身就是单一功能的,或者说我的功能没有那么臃肿,我不像在一个支付宝那个,

大的庞杂的 APP 里去找一个入口点到另一个入口再点进去没有那么复杂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简洁的它可能因为你某一个能力能让用户产生这种经验感我觉得这可能是蚂蚁集团推出这个 AQ 这个独立 APP 的一个原因吧然后还有就是之前我也提到了嘛就说蚂蚁它跟那个浙江卫健委推出那个数字医生那个产品安枕儿

我说了安正儿他其实就是一个智能体或者说他是一个数字人你有任何就医过程中的问题你都可以发给他他会来给你回答这个回答不一定是回答问题他也会给你连接到相应的服务比如最简单的一个问题因为他是浙江卫健委做的嘛所以他把浙江所有的公立医院都打通了你做了一个检查

然后比如说做了假如说我做了一个 CT 过了几天我想查看我的 CT 报告我直接就跟我的安诊儿说我的检查报告然后拿出来看一下他就能把这个报告马上的把你报告的原文以及解读发给你

当然因为他是浙江卫健委合作的嘛所以浙江的居民才能用这个功能除了这个查报告之外比如说挂号你说你想挂一个什么科的号他会可能给你推荐一些医院相关的科室就是其实是让你过去非常流程繁琐的事现在变得很简单什么一句话的事之类的吧

这个功能我当时听说了之后我觉得挺好的我觉得这个政府如果他能大力的推广挺好的但是

我并没有一个很好的预期说这个会有多少人来用我今天得到了一个数据安枕儿目前已经有 5000 万人次用因为他首先是浙江才能用啊浙江全部人口是 6000 万他是 5000 万人次并不是说他马上就要把浙江人全覆盖了好像大概覆盖了 20%的浙江居民也就是说有五分之一的浙江人都用过那个安枕儿我觉得这个很厉害啊

这其实相当于是给他们做独立的这个 AKO 注入了一些信心就是我做一个政府的那样的产品就能有那么多人来用我为啥不做一个功能更好功能更惊艳的产品让全国人民来用我觉得这是他们的一个信心或者说一个可能的思考的原点但是这其实我这两点也并不能回答他们为啥要单独做这个 APP 我觉得我们还需要继续观察

比如说一年后甚至是半年后看看他们到底怎么样到底有多少人来用另外我在现场还有一个感受我觉得挺有意思我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我们过去我在播客里其实也都提到过关于 AI 医疗大概有两条路线一条路线就是用 AI 造医生这个最知名的就是王小川为代表的

他们希望未来就做 AI 超级医生可以类比成智能驾驶里的 L4 就是无人驾驶就是你直接给 AI 对话然后这个 AI 对你的诊疗过程结果结论完全负责出了问题找这个 AI 的所有人另一个路线是医生加 Copilot 就是医生加智能助手

可以类比成智能驾驶里的 L1 或者 L2 它是一个辅助的作用但是大家都知道比较真实的情况是啥呢其实很多公司无论是大公司创业公司他们都想做 AI 超级医生

并且如果你非常独信技术,非常认为 AI 它能改变世界的话,大家都会认为,要把 AI 真正造出医生,可能才是真的解决医疗资源不平衡这些所有问题的原点。但是,

无论是伦理监管合规包括各种各样的社会因素都让这些大公司们主要是大公司他们不愿意多强调他自己要造医生这个概念所以在造医生这个事上还有一个路线

就是很多大公司在探索的 AI 医生分身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是玉米我是某个三甲医院的这个主任我现在在网上有一个 AI 版的玉米那说明这个事我到最后是要负责的

因为用户给这个 AI 玉米进行沟通核心是因为你玉米给我做了背书给这个数字人做了背书给这个 AI 人做了背书对吧我愿意跟他沟通不是因为他是个 AI 我信任他是因为玉米我才信任他是这个逻辑吧而且假如说这个 AI 他叫任何一个别的名字给他起个名而不是玉米的 AI 那可能你就没那么信任他

是这个道理吧但正因为如此正因为你其实是要为这个 AI 分身做背书的我说医生你要为他做背书那你就需要更谨慎的来考虑这个合作其实现在很多医生我跟他们沟通他们都相对谨慎为啥呢要么你就是这些平台把这些功能卡得很死这些 AI 其实就跟客服差不多他一点都不会给你提医疗的建议要么你就是

要么你就得非常谨慎因为医生很爱惜自己的羽毛他不仅是爱惜羽毛甚至他还关系到医疗安全比如说你的 AI 分身给用户提供了不太好的建议或者说就是完全不对的建议那出了事他就要找你啊

所以这需要很多这种 AI 医疗的平台也好公司也好他一个个的去跟医生来沟通推广很难的说比如说假如说某个医生开始做这个 AI 数字分身了其他医生就效仿当然有效仿但是更多的还是一个个你需要去沟通你需要跟他讲这中间的呃

利弊中间你能怎么样限制它的功能怎么样保证它的安全一个个的来沟通其实很难的所以你看到所有的做 AI 医生分身的公司现在没有说我现在已经做了一万个分身了没有这样说的吧如果经常听我们播客的朋友应该知道去年有一条消息其实还挺重磅的在互联网医疗圈就是蚂蚁集团收购了好大夫在线当时好像是 18 亿最后没有公布这个钱啊

反正挺贵的我当时说对于蚂蚁集团来说可能好大夫最大的品牌资产就是医生群体里是非常认好大夫的在医生群体里好大夫在线这个平台口碑是很好的

我觉得这是他最大的品牌资产,然后我觉得这个事在今天的发布会现场有所印证,其实那个 AI 数字分身这个事,就是 AI 医生分身这个事,去年我就看到了,但是那个时候我在那个 AI 健康管家里就能看到个位数的 AI 分身,就几个人。

今天发布会现场首先有好像已经快 90 岁的廖万青院士他还来了现场然后还有王俊院士等等以这种院士级别的专家领衔的全国已经有 200 多位三甲都是最好的三甲医院的科主任就这种角色已经建立了数字分身我觉得这个推广的速度已经是我觉得很快的了我觉得

为什么说印证了这个事呢我觉得这跟蚂蚁集团收购好泰福之后他们之间的这种过去的合作关系过去的信任关系过去的这种口碑能移植到这个事上能让这个事推进的更顺利当然是这样的就是你必须有更多的分身然后你更多的训练才能让这个 AI 更好用这是非常标准的在 AI 里的他的那个数据飞轮浙大精神卫生中心就是他的睡眠专科的主任毛洪晶

毛红经毛主任他应该是比较早就做了这个 AI 数字分身的一个医生今天在现场他说自己那个 AI 分身上线以来已经有 400 万的用户跟他的 AI 分身进行提问我觉得这个也很有意思就是你像睡眠科或者说精神心理相关的这个科室他

他最适合 AI 应用我觉得这个事儿我不用再多做赘述大家都有共识其实从美国来看还是中国的这些创业公司来看这个事儿大家都在做但是我就在想这个 AI 分身就这个毛主任这个分身真的就变成了很多那些睡不着的人或者说精神心理出现一些状况的人就把它当成一个树洞我之前跟张子聊天的时候我提到过一个观点我说在世界上

生来就用手机的这帮人眼里是不是跟 AI 沟通比跟真人沟通更顺畅更愿意我觉得这个领域不用多说但是其他的领域比如说泌尿专科的数字分身它能做什么或者说其他心脏专科的分身它能做什么我觉得其实是需要一条路一条路来探索的这个事挺值得我们做一些持续的观察的

再就是我自己其实简单体验了 AKO 的相关产品

我有几个比较大的感受就是相比原来在支付宝的那个入口我觉得 AKO 里回答更快我不知道这是我的错觉还是真的或者说因为我不太懂技术本身就比如说是不是在一个原来庞大的就是庞杂的那个 APP 里这个功能或者说这个对话的速度就是没有在一个新的 APP 它还没有那么大还没有那么臃肿的时候没有它的快这是很正常的事吗这个如果有人懂技术可以在留言区跟我说一下

然后 AKL 它推出了几种思考模式有智能思考深度思考急速模式我觉得这几个模式可能因为他们本来有蚂蚁的大模型后来又接入了 DeepSeek 我觉得可能跟不同的模型逻辑有关在其他的功能里有一些功能让我稍微有点惊喜但是绝对没到炸裂那个地步第一个就是你在跟他沟通的时候他能识别出你的症状他不是说识别出你是什么症状他能识别出你的症状是

急的还是轻的还是重的就是轻症急症重症如果是轻症的话它就是给你一些科普的信息这个大家都体验过如果是急症的话它会在比较快速的时候就给你连接到在线医生如果是重症的话

他识别出重症之后他就会去对比你的几个检查报告然后你的方案然后他对比完之后他会给你推荐一些专家他就建议你去线下来去做就诊这个其实非常符合诊疗的逻辑

但是现在其实很多公司也没有把这功能做得非常好第二个是在模拟医生追问的时候大家都在试图的模拟医生来追问比如说很多时候患者或者说用户他是描述不清自己的症状的或者说描述之后他有漏那就需要医生来追问他的这些问题

所有的公司都想调教他的 AI 这个追问的更好但是我能很明显的感觉到 AKO 的追问更有人感其实就是更像个人然后就是他支持图支持文支持视频支持语音来输入第一是方便更多人来用第二个是相当于他有多么大的能力但是这些有一点亮点但是我都觉得离炸裂还有很大的距离

除了来体验这个 chatbot 就是这个功能之外因为我体验太多了我其实很感兴趣的是它的其他的一些智能体比如说它上线了什么健康小助手运动健康小助手什么饮食健康小助手愉悦暖暖其实是个经期管理的一个智能体包括还有什么愉悦呼吸管家等等这种智能体我去体验了他们这种产品嗯

这个我的一个就这很有意思就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时候有大批的这种垂类应用它还不错比如说薄荷健康什么美佑什么大姨妈等等这种产品

可能很多人都用过他当时活得还不错也融了很多钱但是后来大家就听到的声音非常少可能我猜他们现在用户量也下降的很多为啥呢第一个是他们没有证明他们有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就比如说这些平台后来都变成了一个内容加功能吸引用户来用的平台

那它变现的方式就是电商或者说连接到一些付费的服务但是总归来说他们活得不是很好另外就是他们的产品和体验总归没有那么的让人觉得我一定要用你的产品才行大模型以来就是特别是 DeepSick 包括后来这个大模型越来越成熟之后在 AI 医疗领域的创业

其实很多都是围绕这种垂直领域来做的比如说刚才提到了心理然后还有一些什么糖胶病管理等等等等类似这种专科领域来做的这个事过去两年其实是很活跃的包括投资人他们也会主要去考虑投资这种公司或者说这种产品

因为如果他想去投一个医疗大模型真的不确定这个医疗大模型能怎么样跟那些通用大模型比能走出来不能走出来其实这些投资人都是打问号的其实我也很期待这类应用中就这种垂直应用中能有令人炸裂的这种产品出现但是很遗憾目前进展并不大我没有看到特别好的特别惊喜的这种垂类产品

就比如说我拿 AQ 他们那个一些智能体来看那比如他有一款健康饮食小助手你把你的那个食物拍了之后他就会识别热量然后识别其中的关键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等等但是说实话这跟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那些产品的功能差距并不大

可能我是比较那种希望大家能有更多的这种有代际差异的这种功能就能让你真的一用觉得真不一样我觉得现在都缺这个但是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是我看 AKU 这些智能体它有的是自己开发的就比如说那个什么健康饮食小助手好像是自己开发的但是它也有一些是

其他公司开发的比如说它那个旌旗管理好像就是人家本来就是一个做旌旗管理的产品相当于移植过来了

我觉得这其实挺好有两点第一点是他不把自己当成一个绝对封闭的环境他其实是做一个平台你的智能体可以入住到我这来他可能还会给你提供很多产品上技术上的帮助第二是确实得有更多这种功能包括你能接入很多智能硬件什么手表手环什么血压剂血糖仪等等你得接触更多的这种真实世界里的数据

AI 最核心的就是数据你得有更多的数据来让你的这个模型更聪明才可能让这些智能体本身更智能嘛反正总而言之我前面说这三点我不知道你们听没听出来是哪三点第一点就是我觉得现在 AI 时代这个产品力的杠杆其实是更重要的

然后我觉得 AI 医生是需要医生的你需要医生就需要你的平台的口碑你怎么样跟医生有很好的沟通你需要跟他们打好交道然后第三个是我觉得现在

过去那些垂直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垂直的健康应用值得用 AI 再做一遍我觉得除了这三点之外还有很多信息我都听到了但是我没有消化或者说我其实可能还需要再消化消化才能有更多的思考

所以我也非常期待如果能不能像去年一样我回头再找一个蚂蚁就做这些产品做这些业务的人跟他们再好好聊一聊就是做这种对谈我觉得可能会有更多的碰撞出来我之前讲过我说在这个医疗领域主要是互联网医疗领域有一个争论就是说你是要以医生为中心还是以用户为中心以医生为中心的比如说以当年的好大夫或者当年的丁香元他们就认为

我平台上只要有医生我有活跃的高水平的服务好的医生那我这个互联网医疗平台一定会有用户因为我是供给方嘛然后那些以用户为中心的他们这些人就会认为就说我平台只要有流量有用户有订单那医生肯定会来我这入住但是我觉得现在在 AI 时代没有人会

怀疑以用户为中心这个事是正确的大家都会以用户为中心只不过我觉得背后的逻辑还是变了过去他怎么有用户那就是投广告

我什么通过营销通过各种方式让用户来让用户来然后做这个漏斗筛选然后怎么样然后留住用户但是我觉得在 AI 时代就像我刚才那个第一点说的现在这个逻辑变了这是一个很关键的事就是你必须得靠你的产品力来吸引用户通过产品力创新让你成为用户的首选

我觉得这个事它既是成本低的又是这个时代可能是最优的路线我其实下载这个 AKO 也就三四天我其实未来还很想多测试测试特别是中间那些功能我都多试试而且我今天发到群里之后还有一些朋友说你可以测测这个

我觉得回头我多做一些这些 AI 医疗应用的这个测评可能还是一个我的这个差异化内容因为好像这个事没人干另外我说一个今天这个发布会的彩蛋吧今天发布会是李静主持的大家听播客应该如果看到过的话李静最近也开了一档播客就是过去那个非常近距离那个主持人李静他之前拍了一个纪录片是讲更年期的我今天看到他我觉得状态非常好

我觉得人生就是需要有一点意义的我觉得他通过拍这个更年纪的纪录片他当然他也是从自身出发就是自己的这个身体变化出发来拍的这个纪录片但是我觉得他拍这纪录片之后他这个人的状态真的很好第二个彩蛋更有意思就是我不是一直想问这个 AQ 为啥叫 AQ 吗然后蚂蚁的一个老板

他在现场就解释那个老板叫张俊杰他演讲他说我有点想笑啊就是他第一个解释是就是不知道你看没看你看这个 AQ 你会怎么想他说很多人可能会想到那个 AQ 就是什么叫 AQ 就打喷嚏嘛打喷嚏的时候就 AQ 就那种感觉所以他说大家都听过王心凌的一首歌他还唱出来了就是那个如果你打了个喷嚏一定知道是我在想你都

抖音上最近不都说那个王新明是都是总裁去看他有总裁认证当然这不是唯一原因他还讲了另外两个原因另外两个原因叫 answer your questions 就是 AQ 就 answer questions

第三个叫得是 AI 加上 IQ 加上 EQ 等于 AQ 就是你既得是 AI 同时你得有智商有情商加起来才是 AQ 但是后面两条都没意思我觉得主要是那个王心凌那个太有意思了那好呀因为我今天其实录的比较临时我从发布会结束之后回到酒店就开始录可能有一些没有想到的也欢迎你跟我在评论区讨论讨论

以及还有哪些你觉得挺有意思,比如说在 AI 医疗领域的,要么是模型产品或者应用产品,我觉得大家可以拿出来聊一聊,如果你觉得这个事可以测评,我也可以多做一些这种内容,这是 AI 医疗这个话题我会持续关注,这个话题并不是第一次关注,我会持续关注,也不是最后一次关注。

然后另外我多说一句,我前面没说,就是我这几周不是一直在更新中国创新药检史这个专题,我前面聊了整个的通史,然后我还聊了百济神州和恒瑞这两家非常有代表性的公司,其实这周本来也该更新的,但是因为出差把这个节奏打断了,我今天就先更新一条 AI 医疗的那个创新药检史,下周会继续,那我们这期就到这,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