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万物生长 FM 一档有关生命死亡与爱的播客讲述生命科学及一切我是玉米这是一期个人的 solo 我们再来聊一聊 AIE 聊为什么想聊这个话题呢因为最近一段时间王小川密集的出台来讲他的百川智能以及他的一个核心观点
叫 AI 的尽头是生命科学首先 AI 的尽头是生命科学这是一个观点没有对错只有信不信但是通过更多人的研究和例证我想大多数人是同意这句话的生命科学是 AI 皇冠上的明珠这句话不止王小川说过
英伟达的 CEO 黄仁勋也说过甲骨文的 CEODeepman 的 CEO 包括女版巴菲特木头姐就是 Cassie Wood 她也说过不过大家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关于 AI 在生物制药行业的应用大家都有目共睹
我们之前的节目也聊过很多那未来 AI 将彻底改变多组学工具药物研发分子诊断并显著改善药物的经济回报这个事儿我这一期不想重点的来聊但是我也分享一些数据比如说 AI 将使 DNA 等生物信息的读取和写入成本分别降低 100 倍和 1000 倍
AI 将药物开发的成本可能降低 4 倍并将研发投入的回报提高 5 倍 AI 将使癌症筛查的效率提高 20 倍并且将市场规模扩大 10 倍
AI 药物的商业价值将比标准药物要高 20 倍比同类最佳的精准药物高 2.4 倍这个是行业里有很多研究总结出来的数据这些我们都已经看到且在未来还将继续的优化这是一个事实或者说我们即将能看到的事实我们不想多聊我今天想着重来聊一聊王小川讲的 AI 在医疗服务上的应用
首先先来聊一个话题造医生我在之前的播客里提到过关于 AI 医疗行业里大致有两个路线一个路线是以王小川为代表的用 AI 造医生
咱们可以类比成智能驾驶的 L4 级别也就是无人驾驶另一个路线是以互联网巨头公司为代表的用医生加 Copilot 可以类比成智能驾驶的 L1 或 L2 也就是用 AI 为医生提供一个智能助手我分享一个比较真实的情况可能很多公司都希望用 AI 造医生但是因为监管的问题因为业务
因为他是不是上市公司他不能表达更激进等等各种各样的原因大家不愿意多强调造医生这个概念所谓大的公司一般依购比较小所以是王小川是这些公司在强调 AI 医生这个概念
为什么造医生这个事如此重要要么有人说要么有的公司他在做但是他不说是因为我们国家医疗服务行业长久以来一个核心的痛点就是优质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也正是因为这个痛点我们国家的政策导向是促进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这些都写在那些政策或者说那些大的文件里我们暂且把互联网医疗时代当做是 AI 医疗的上一个时代我们来聊一聊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的这 20 多年一直遵循着一条指引那这个指引就是通过优化医疗资源的分配来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但是这条指引很难解决医疗资源总量不足这个问题
就是他们一直想要做的事是我们能通过效率换数量就是我把这个事提效来换整体的这个数量但是它的发展包括我们能看到的包括我们互联网医疗简史这个系列里讲到的可能还不那么尽如人意因此在人工智能大模型这轮浪潮来临的时候行业里相当兴奋
如果很快的通用型人工智能也就是 AGI 它能实现那造医生这个事可能也会很快的实现所以在 Chad GPT 出现的时候行业里热过一轮最近 DeepSeek 大火行业里又热一轮
你从港股的相关公司的股价上也能看出一样说完造医生这个事重要那么我们接下来再来讨论讨论那在造医生这个事上王小川有优势吗王小川他的成名作显然是搜狗
虽然是他过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就但是他从来不吝谈他对医疗健康行业的兴趣和关注他在采访中他在演讲中经常会提到他研究生的毕业论文是做基因测序的拼接算法的他在搜狗的时候他投过英同春雨小路中医等众多医疗公司他在把
搜狗卖给腾讯之后他正式从搜狗离职的时候他在公开信里也着重提到过他往后的 20 年要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尽一份力为大众健康做一点贡献总体来说还是非常有兴趣和热情的那兴趣和热情有了他的能力呢我们来看一看啊
在做百川智能之前王小川也一直在投资医疗健康领域的项目不过最让他兴奋的应该还是 OpenAI 带来的冲击王小川是一个风口嗅觉非常灵敏的人
在 ChadGBT 横空出世之后的几个月内他就宣布入场大模型创业在这一次创业他在公开信里写道他创的是百川智能就现在这个公司百川智能将借助语言 AI 的突破构建中国最好的大模型底座并在搜索多模态教育医疗等方面增强帮助大众轻松普惠获取世界知识和专业服务
那个时候他还在强调大模型因为 OpenAI 毕竟是大模型带来的冲击嘛那时候国内什么百模大战大家应该都有印象 2023 年初的时候或者说 2023 年整个这一年都是非常兴奋在这个事上面过去一年多的时间百川智能也先后发布了多代大模型我们根据相关的评测来看
百川大模型在多模态,在医疗,在中文能力上有一定的领先性,并且因为它是做开源的嘛,开源生态,其他的算力,字眼,这些策略也让它在行业里有一定的竞争力。行业里面称它是 AI 四小龙之一嘛,那这个一定程度上能代表了百川的实力,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什么呢?
包括百川在内的国内 AI 厂商一直都在追着美国硅谷的脚步在一波波的震惊炸裂这些新闻中它只能被
其领先惊叹就是美国的领先惊叹而且最关键的是美国的公司还总是给一些错误的方向或者说他们不是故意给出错误的方向但是毕竟你是追随者你要学人家人家过了几个月之后发现我又换一条路线这个事在过去一年过去一年多在国内是非常常见的很难以理解
很多公司花力气研究了几个月追上了一些人家可能又换了一个方向所以整体过去一年 2024 年 AI 行业是相当消沉的
我们能看到很多新闻啊有的投资人唱衰行业里的人有点摸不着头绪有的搞内讧有的解散包括百川在内很多公司他也不在开足马力烧钱在模型训练上很多公司都在寻求自己的出路啊
有抱大腿的有努力从 C 端开始获得一些收入开始赚钱的当然也有像王小川这样开始讲专注在医疗领域的故事的可能是为了向投资人也好向行业也好向员工也好有个交代或者说王小川他自己真的相信这个就不知道了他最近一直在说的是
医疗是一个很好的业务每个人都需要并且医疗又代表了 AGI 之后更大的世界更直白一点的说法是王小川认为造医生就等于 AGI 就是用人工智能把医生造出来了就相当于实现了通用型人工智能他说大模型是造人的
而医生是人类职业中最复杂的职业之一所以它可以成为一个标识你能造出来医生了那你这个 AI 也就达到了 AGI 就是通用型人工智能我们能看出来王小川是会讲故事的而且他也不吝
展示自己的讲故事的能力最近有媒体问王小川为什么百川最开始成立的时候他好像没有太强调医疗王小川的回答是当时大家想的都是 OpenAI 因为 OpenAI 实在是太炸裂了国内的公司没有立志要做中文大模型没有立志要做中国的 OpenAI 你在投资人那儿你是拿不到更多的钱的或者说觉得你志向不高
所以当那个时候你和投资人团队沟通的时候如果你太强调医疗这个属性大家可能觉得这是一个垂直领域的事是一个小事他还补充了一句而且医疗爆发确实是在通用型模型解锁之后这也是跟黄仁勋跟那些大佬们说的一样的就是先 AGI 然后才有医疗
所以他们本来做的也是通用模型他也相信啊大家会逐渐看到医疗并不是一个垂直领域他这一套说辞就像我前面说的他可能自己真相信我相信他是真相信的但是也不乏他需要向投资人向行业向员工交代
最近因为 DeepSick 爆火我也一直在探索使用 AI 我还写过一篇文章来对比豆包 文心一年 Kimi 支付宝健康管家 DeepSick 等等
来回答一些医疗问题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我那篇文章你能很明显的感觉到 DeepSick 回答的更好他回答的更好的大概的那个好在哪呢我觉得简单来讲你能很明显的感觉到 DeepSick 更像一个人他无论是豆包也好还是温馨一言也好还是 Kimi 也好我把它总结成一类当你给他一个医疗问题之后它是一个健康科普的逻辑
他去搜索或者说他调用他自己的知识库他很快的给你一个科普的信息然后支付宝健康管家他也类似只不过因为他后面做了一些应用他能给你连接到一些医疗资源然后 DeepSeek 他最像一个人他最知道你这个时候是不是很紧急他把最紧急的事先告诉你然后才给你做一些科普然后再告诉你一些医疗的建议所以
我就觉得整个还是很震撼的这个震撼在于我们知道啊数据算力算法是大模型行业的三个飞轮而算法应该是 DeepSeek 之于整个行业最大的创新因为
你说 DPC 哥他有多少数据我觉得他跟国内这些公司相比来说他可能还没有那么大的优势你说算力吧他不错但是他比起字节比起百度他可能也不是有很大的优势但是他的能力就是能更好大家都说的好我觉得还是在算法上他有最大的创新而且这不是我觉得在那些行业人士的分析里面
特别是在美国那边的他们的镇经理也都是这个算法的创新就像我说的这种创新他做到了让普通人都有很清晰的感知所以未来我们仍然无法预测谁会是 AI 医疗行业里的明星企业你说是像 DeepSeek 这样的大模型公司
还是说专注于医疗的人工智能公司像百川这样的还是积淀了很多年的互联网医疗公司或者说忽然有一天蹦出来一个创业公司对于王小川说的 AGI 的尽头是生命科学我非常认同不过我也非常同意王小川的姿态就是工程不必在我
工程必定有我这种姿态最后一个部分我想聊聊关于应用的事我始终觉得应用做好也并非易事如果你问一个对互联网产品要求比较苛刻的人问他互联网医疗时代最好用的在线问诊产品是哪个我相信他很难给出答案无论是早些年的好大夫在线春雨医生还是后来的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在产品体验层面
都没有做到好用的程度很多公司喜欢在发布会上讲自己的技术能力很多人听完之后下了发布会甚至都找不到服务的入口在哪在 AI 时代我觉得模型能力可以比作一个公司的硬实力产品和应用类似于软实力我们当然希望看到像 DeepSick 类的这种硬实力上的突破但是所有的 AI 医疗参与者们都应该更务实的做一些产品和应用上的优化
百川智能过去一段时间开始和北京儿童医院合作,海淀卫健委合作,大概的合作逻辑还是他造医生的那个逻辑,预计今年上半年就会推出一些模型或者产品。与医院和政府部门合作不是新鲜事,京东健康也好,支付宝也好,威仪也好,他们都在做着类似的事,我们也希望他们能推出来像模像样的产品。
对于这些公司我期待的是希望他们的产品能更好用一些这个好用我觉得更多是产品层面的他这个产品层面有两个理解特别是 DeepSick 出来之后这个理解会更深刻
无论它是通过硬实力的创新让模型本身更厉害还是通过软实力的创新让产品体验更好这两个都是好用的这个层面里的可以想象的是如果能有一个医疗 AI 产品它利用强大的 AI 模型不仅能够快速准确的理解患者的病情描述还能根据海量的医疗数据给出初步的诊断建议为医生提供参考那
将极大的提升医疗的效率和质量这句话我前面说的这句话一点都不新鲜过去五年十年很多公司都是这样描述自己的业务自己的产品的但是扪心自问谁真正做到了这一点真的很难
就像我说的但是要实现这一点它不仅需要模型能力更需要在产品设计上做到以用户为中心当然可能因为我不是做产品不是做技术的这些话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但是我毕竟算是一个用户我相信我能代表很多用户的心声我们就再回到王小川身上从他在医疗行业的叙述上
能很明显的看到一个人新进入到一个行业的那种兴奋和激动这个词不是我第一次用未来我相信他会面对很多更直接更复杂的问题比如说医疗行业的复杂性的监管隐私等等这些问题都很棘手但是我相信他也知道自己的未来肯定不是一马平川的
我多说一句医疗行业确实有其特殊性毕竟跟性命相关大家都说它是一个强监管的行业很多公司也都会先给自己套上一套枷锁这个我理解毕竟安全等等这些事是底线你这个事犯了一个错误可能你整个公司都会烟消云散都会直接不在了但是
我觉得大家还是应该从 DeepSick 给到自己更多的信心 DeepSick 给了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就是从监管到行业再到用户只要你好大家都能感受到过去认为是问题的现在可能都不是问题无论你说是舆论层面的宣传层面的用户增长层面的还是政府支不支持层面的
我相信这个问题都是能解决的除了 AI 医疗造医生这件事王小川也非常喜欢聊聊生命科学他认为 10 到 20 年内人类能实现不被疾病困扰的生物自由这个词不是他说的
但是他喜欢强调这个生物自由这个词王小川的表述更为激进啊但是这跟生命科学界正在发生的事情基本是相符的特别是 AI 的发展让整个生物信息它更清晰的分为三个层次也就是序列结构系统那这三个层次第一层就是以 DNA 蛋白质测序为主的
随着 AI 的应用测序的成本会大规模的降低随即就能带来生物数据总量的爆发式增长那这个爆发式增长可能能带来无限的想象那第二层就是以 AlphaFold 为代表的 AI 模型正在重新定义分子结构的预测它不光是定义而且它有很多的应用我们之前的播客也聊过这个事第三层呢就是以单细胞基因组为代表的
整个这个细胞层面以及系统层面上的一些研究进展和应用王小川说的不被疾病困扰的生物自由我不确信这个未来多久能来但是我想说的是 21 世纪是生物的世纪这句话前辈们可能没有骗我们
好呀那这一期稍微短点我们就简单聊到这儿常听我们播客的听友一定知道 AI 医疗一直是我们常关注的一个话题我们也希望能通过我们的一些节目让我们的普通用户或者说行业从业者看到这个行业正在发生的事今天赶到了周五还是情人节祝大家周末愉快节日快乐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