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万物生长 FM 一档有关生命、死亡与爱的播客讲述生命科学及一切我是玉米
再来录一期单口这两周甚至十几天的时间可能大家都看到了很多京东美团在外卖战场上打得非常火热其实我写了一篇文章标题叫借外卖大战聊聊京东健康和美团买药早已开始的竞争和这个医药 O2O 的未来
我本来想说这就写篇文章也别录一篇播客了可能内容没那么丰富但是我想了想可能借着那篇文章我觉得在播客里还是可以延展更多的延展出来一些信息可能会更帮助大家来理解这个事而且呢可能文章看着毕竟好几千字也比较累听播客还是更轻松一点所以我就说还是把
美团买药和京东健康在医药 O2O 领域的竞争以及未来可能的演变我录一期播客来聊一聊京东和美团的大战我就不用说了大家应该没有没看到的吧一边交五险一金老板出来送外卖然后
然后一边算是防守状态吧但是这更多层面的还是在公关层面的这种战争或者说战斗不过京东肯定是这中间非常获益的一方通过一系列的组合拳按照最新的描述日订单量啊外卖的日订单量已经超过 1000 万单当然这个外卖更多的是指餐饮的外卖
以前京东其实也有 O2O 的服务比如说送药比如说以前也有小时达等等这也都算 O2O 的或者说即时零售的服务但是餐饮毕竟是高频嘛一日三餐如果一个人每天都点外卖三餐都点的话那一天就是点三单所以就是不过我也可以给大家一个数据美团的日订单量大概是 8000 万单所以它还是一个非常领先的地位所以对于这场竞争
战争或者对于这场战斗来说双方到目前为止应该都是可以接受的京东的可接受是我用一个非常轻巧的非常组合拳的方式让京东外卖这四个字很快地进入了大众视野
包括我自己也在京东上至少点过三四单外卖了,确实能耗到羊毛,比如说我点的第一单真真正正的减了 20,如果跟其他的平台比那确实便宜很多,后续虽然补贴力度小了,但是整体而言在目前为止它还有补贴的状况下,京东确实会稍微的便宜一点。
但是他的问题也很明显毕竟你是一个新入局者那你是一个外卖平台那你就需要有棋手有商家特别是商家
我觉得起手可能是比较快就能招募或者说比较快就能满足你的订单需求的但是商家可能是一个更慢的过程是一个更需要去 push 然后让这些商家入住的过程并且入住了之后它的这个效率高不高这个平台好不好用这还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所以这中间有一些吐槽比如说我用的时候也有比如说送的慢
送的超时了 20 分钟但是你很快的就会原谅他因为他送快 20 分钟他就把这单给你免了
那你也基本上无话可说了那对于美团来说他也收获了还不错的事为什么呢因为美团到现在为止他绝对是在外卖这个领域里处于快垄断的地位他能占到 60%70%以上的份额如果没有人来挑战他我记得去年无论是在别的行业还是在医疗行业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叫天下苦美团久矣
当然在医疗领域主要还是那些药店们在叫苦喊冤所以有个竞争者出来其实也是给自己降降温但是对他的业务的影响其实是很小的毕竟美团在这些年已经建立起了挺强的壁垒这个壁垒其实是效率的壁垒这个效率的壁垒大家可能很难很直观的看到但是你就是能感受到美团可能送的更快商家更全而且
他付出的成本可能是更小这个更小在哪呢比如说他的骑手一次可以接 8 单到 10 单那这个事不是说他们在压榨骑手而是他们能用这个效率让骑手也一趟赚更多的钱让消费者每一单付出的这个配送成本也更低包括商家也需要付这个配送成本付的更低等等等等吧
我觉得外卖大战这个事我就不多说那么多了大家肯定能在各个渠道看到各种各样的新闻也好小视频也好各种各样的我还是聚焦在医疗健康这个领域早在外卖领域的这个美团和京东的大战引发全民关注之前京东健康和美团买药已经在医药及时零售或者医药 OTO 这两个词
在我今天的这期播客里其实你可以理解成一个词它的含义可能不一样但是你就把它理解成一个词在这期播客里就行医药骑士零售他们已经展开了长达三年的暗战为什么我说它是暗战呢因为比起最近的外卖大战医药领域的这个体量本身没有那么大
双方在竞争上也不足够真刀真枪确实还没有到那种拼死刀的程度为什么说三年呢
显然美团开展医药欧托或者说医药及时零售这个事儿远不止三年包括京东也不止三年京东其实在 2019 年它就成立了京东药急送这个服务其实在早之前京东到家呀或者说打打呀其实也有送药的服务所以说这个事儿肯定不止三年但是
我认为这场竞争真正开始或者说真正到战斗的这个地步应该是 2022 年新冠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之后的大家进入了似乎一个市场的重构期
那个时候,医药及时零售的配送订单需求激增,美团买药它就依托自己本来就有的外卖网络快速的扩张,美团买药在这几年的复合增长率是非常高的,高得惊人的那种高。京东健康呢,它本来就有医药供应链的优势,所以它也加速的布局医药及时零售这个业务。
回到医药及时零售这个市场,我先给大家一个现在的市场格局,大家可能更清楚的能看到,我引用一些比较权威的数据。根据中康 CMH 它发布的中国医药 O2O 市场研究报告的数据,美团买药大概占了医药及时零售市场的 55%到 60%左右的份额。
这个数字在不同的报告里有所不同,有说 65%,有说 50%多一点的,总归它要占到六成左右,超过一半以上。京东健康大约占了 25%到 30%的份额,这个数据是中康说的,其他的报告里也有不同,但大概就是百分之二十几差不多这个份额。
那剩下的包括阿里健康以及阿里健康包含饿了嘛然后叮当快要等等这些平台它占了剩下的 10%到 20%的份额
就像我说的这是第三方的数据可能与真实的情况有一些差距但是整体而言从美团买药它因为凭借自己就是本地生活这个入口这个优势也占据了买药就是及时零售的买药的半壁江山甚至是比半壁江山还要多一点
京东健康呢他因为他是医药电商的现在的领头羊老大哥所以他也依靠医药供应链的优势稳居第二梯队逐渐拉开了与后面的差距就是单在买药这个事上大家对现在的市场格局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之后我们也回顾一下他们两家公司大约在什么时候开始来做医药 O2O 的事我们先说美团买药美团买药
美团买药大概在 2015 年的时候就开始探索来做送药的这个业务模式,它当时因为毕竟美团那时候已经开始做本地生活服务,然后包括也做很多的外卖业务,
所以他理所应当的就想说那线下的这些场景里除了餐厅饭店包括一些便利店小卖店之外当然还有非常多的药店这个网络那是不是可以来进行跟药店的合作来送一些比如说感冒药肠胃用药等等这些 OTC 这些药刚好就是美团买药非常擅长的领域因为它是一个
急的场景大家可能感冒了我点一个一看美团能点大概那个时候开始试水来送药的这个服务后面慢慢的验证了用户对于
30 分钟送药或者说一个小时内送药这个事儿是有需求的那他随后几年里重点干的事儿就是第一就是要构建这个药店的网络这个药店的网络就决定了用户能不能快速的 30 分钟内来拿到药
毕竟平台上只有有足够多的药店,你用户才能获得更好的体验,买到更多种类的药品。大概在 2016 年的时候,美团就推出了美团送药的一个入口。
后面呢因为一些政策的原因包括对于网售处方药的政策的一个趋炎包括我们之前聊京东健康列转的时候特别强调过那中间的政策的是怎么变化的我在这就不多赘述了反正整个在 2017 年左右的时候美团也做了很多资质合规体系的建设后面就是他
它依托整个外卖这个系统的配送能力那它买药这个配送能力跟它是一致的嘛
然后在 2018、19 年的时候美团跟更多的药店开始合作特别是跟一些连锁的药店比如说国大药房老百姓等等这些药房连锁的药房达成合作慢慢的它们覆盖的城市越来越多再后来跟什么海王星辰啊叮当快药啊等等这些又合作来实现 24 小时都能送药
包括到后面网售处方药的政策放开之后美韩买药也很快的建立了线上能买处方药然后并且配送等等这一系列的这种服务体验包括政策合规上的建设
整个需求催化还是在疫情之后大概 2020 年到 2022 年这几年因为疫情大家都不想出门或者说出不去门并且中间有很多需求买药啊买口罩啊包括买一些什么核酸等等现在想起来这些事都感觉好遥远啊
包括买一些抗原等等那他确实能有很好的体验那很快的他们的业务就在这个过程中快速增长京东探索 12O2O 这个事儿其实按理说要比美团更早
如果你听了我们前面聊的京东健康列专的话他们在 20 一几年那个时候就很早的想着说能不能跟这些药店来合作试一下这个网定电送这个服务模式其实网定电送这个词大家如果有印象或者说大家对这个词敏感的话你就知道这其实是政策中的话
因为就是那个时候在探索这些开在网上的药店他能不能自己去配送这个药品但是虽然他在医药店商上探索的更早但是如果说京东健康在探索及时零售这个事的话他准确说或者说比较明确的节点是 2019 年京东健康正式推出的京东药急送的服务
在这之前在京东上也能点药但是它是一个其他业务部门做的事比如说当时的京东道家这个业务也能来点药包括京东的一个现在是子集团达达集团上面也能来点药但是京东健康如果说这个子公司的话它是 2019 年推出的京东药急送的服务那这就是对标美团买药那就是一个一样 O2O 的服务然后
他这个过程中其实也做了很多探索但这个探索其实跟我刚才讲的美团的过程差不多你最主要的就是你要去连接住这些药店当然呢
京东的一个好处是有很多药店本来就在京东上开网店但是以前是电商的模式就是用户在这下单药店通过快递的方式把他的药品大概一到两天能送给用户那现在呢有骑手或者有外卖员他就可以从这个药店拿着药直接就
30 分钟或者说 30 多分钟就能送到用户的手里这是他们扩展的一个优势因为它不是从零起步的所以很快的他们也与几万家甚至十几万家的药店达成了这种 O2O 的服务
到了 2023 年京东健康成立了及时零售部那这个信号就更明显了那就是要非常下功夫非常努力的跟美团来掰一掰腕子在医药 O2O 这个事上当然这个事也有背景并不是说京东健康它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其实整个京东集团也想要发力及时零售所以这也是一脉相承的
那组织架构的调整也能让这场竞争看起来更加的真刀真枪简单的梳理了一下两家公司的脉络之后你就可以看到其实在医药零售的这个业务上两家公司的逻辑出发点是有点不同的怎么讲呢我们还是先说美团买药它的逻辑简单讲就是我有超过 7 亿的外卖用户就是现在的用户数啊我有 7 亿的外卖用户
那这些用户中其中不少用户也有急用药的需求所以呢那我就连接到线下的这几十万的药店通过我数百万的这个起手的网络把药店里的商品它不一定是药品啊能在几十分钟内送给用户
所以美团买药的一个核心壁垒就是我已经建立起来的强大的药店覆盖网络以及棋手运力网络等等等等这两个数字药店美团最新公布的大概是 24 万家甚至超过 24 万家棋手网络就更不用说了它是大几百万的棋手
那当然啊他这不是说是全职的就是他们是那种美团注册的棋手吧并且他还有一个核心优势是他本来就有大量的餐饮便利店这些订单刚才说了他每天有 8000 万个订单那送药的这些订单其实是能和送餐饮送便利店商品的那些订单有一些协同效应他能降低编辑配送成本这是他中间有利润的核心
当然因为它的用户量足够多并且订单量足够多它就有海量的用户数据比如说我最简单的例子这个用户他可能特别爱吃火锅或者说什么麻辣香锅给他多推送一些肠胃用药当然这是非常简单的逻辑吃裸裸的这些逻辑它更复杂
那就可以进行精准的营销特别是比如说在什么火锅季在什么小龙虾季那进行一些肠胃用药的这些营销和推广那是理所应当的嘛这是美团的逻辑那京东健康的逻辑是
我本身就有多年的医药 B2C 业务,在这个事上我积淀了很多年,我连接住了很多医药的品牌,包括医药的药店,这是我已经构建起来的强大的医药供应链网络,包括我自己的仓库。因为这个事,这也让我有了超过一亿的有线上购药习惯的用户。
它俩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可能他本来是餐饮的用户他也有这个需求那京东是我就有一亿在线上买药的用户甚至是我一年能在京东健康上买好多单药的这个有网上购药习惯的用户对于这些用户来说他本来已经习惯了网上买药大概等一天或者说现在京东能做到当日达可能有一些用户他有急用药的需求
就比如说刚才讲的感冒发烧或者说有那个机身用品等等这些急用药的需求那京东就联合了包括自己的线下药房包括京东平台上已经开那个网店的连锁药店以及众多的
几万家的药店我把他们都联合起来跟他们说咱们增加一个即时零售的服务就是外卖的服务吧然后再连接住骑手网络这个骑手网络有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京东它有个子集团叫达达集团它那本来也是做外卖业务的或者说做外卖员业务的
然后他还有一些重包的棋手那重包的棋手就是其实美团啊鄂勒玛的棋手都能来做这个事他们通过这样的连接就能把
药店和自己前置仓为什么我说是前置仓呢比如说很多京东的京东大药房自己开的线下京东大药房它不仅是一家药房而且它甚至是一家仓库你可以这样理解就是把那些药店和前置仓的商品能在几十分钟内送达用户所以京东健康在这个事上的核心壁垒是我有医药供应链的纵深那它就能带来非常齐全的品类就是
就是各种药品都有特别是一些处方药还有一些心特药等等这是京东健康的优势京东健康它也有比较完善的互联网医疗的服务能力那这个服务能力就能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就比如说很多用户他不是直接来买个药他可能要看个病才能买个药以及我还在医疗健康行业深耕了多年比如说我跟很多药企的合作关系非常好他们
他们有一些新的药品特别是一些冷链的药品那也能很好的跟我合作来带来这种生态协同效应为什么我说这两者的出发点有些不同呢其实通过我刚才的讲述你能看到美团是它把自己的用户需求给延伸了京东其实是把自己的场景给延伸了我可以分享一些数据比较具体一点讲
美团在 2024 年它的财报显示平台上覆盖的药店超过 25 万家我刚才说少了京东健康它也披露过类似的数据
在 2023 年的年报,他说有 12 万家,合理猜测到 2024 年,这个数量应该是有所增长的,可能也有 20 多万家,但是他后来没有披露过这个数据了,但是肯定应该是有所增长的。不过跟美团可能还有一定差距,毕竟那个干得早嘛。甚至我可以这样说,在一二线城市,两者覆盖药店的数量的差距可能是很小的。
我就在我家打开美团买药的那个入口看附近的药店和京东买药就是里边附近的药店几乎是非常重合的都是那些家而且京东还有一个优势因为它在很多城市都有自营的线下药店京东大药房可能有些人都见过那它能作为这个城市的中心仓
一定程度也能弥补药店覆盖的不足中心仓的意思就是说比如说在一些三四线城市因为他合作的药店数量不足但是用户在上面想要买药他就能发现有一个药店哪怕离他很远但是京东也会把这个药店推给他
核心原因就是为了让用户能买到他想买的药哪怕可能本来是 30 分钟能送达他变成一个小时能送达用户也能接受
所以在药店这个事上两者的差距并不是很明显而我刚才也讲了那个棋手资源各个平台是有共享机制的虽然美团肯定他的棋手注册的更多但是其实美团的棋手也能接京东的单所以这个事上两者的差距也并不明显就是配送时效上都是半个小时左右特别是你在一线城市的话你这个体验几乎是没有差别的
那他们两家我觉得最大的差别可能在优势品类上就像我刚才讲的因为各自的资源并付不同我们可以看到在感冒发热肠胃用药等等这些 OTC 药上在一些机身用品然后包括隐形眼镜等等这些快消品类中美团占有绝对优势特别是感冒发热肠胃用药等等美团它能占到一大半的市场份额
但是在一些慢性病用药,特别是处方药、特药等等这些品类里边,精通健康是有优势的。这个也可以理解,因为大家的心智不一样,或者说自己本来优势的内幕也不一样。这种品类的优势区别我觉得带来的影响还是挺复杂的。
我们很难说谁更好我们把这个事稍微多的详细的分析分析在医疗健康的品类里越偏消费的毛利越高大体上保健品的更偏消费吧保健品的毛利是最高的保健品的毛利要大于 OTC 药品 OTC 药品就是非处方药就是我们日常不用处方就能买的那些药会做很多广告的那些药那
那它的毛利是要比处方药高的处方药的毛利是最低的但是有可能处方药是最贵的啊但是处方药的毛利是最低的为什么毛利这个事重要嗯
毛利更高商家可能就会花更多的营销预算在平台上我顺便说一下美团的营收里面最主要的来源就是佣金和营销服务的收入如果你看美团财报的话它大概会分成几块第一块叫配送收入但是这个配送收入它就是过一手因为它还得给那些
呃配送员或者说棋手给他们的钱美团经常说自己在这个大几百亿上千亿的这个配送收入上自己是亏损的他经常会这样说
他真正赚钱的收入其实是佣金和营销服务的收入,佣金就是收他平台上的这些,无论是那些小餐馆,那些饭店,包括这些药店,那他收佣金这是他重要的收入,那营销服务的收入也是他非常重要的收入,这两块都是高毛利的。
营销服务就是你在美团上可能会看到某一家店上面挂个广告或者说更多的时候是比如说在一个什么节日在一个什么营销节点它会有一些广告的推送比如说美团经常会做的那个什么过敏剂等等等等像类似这样的营销它会有一些广告的收入
所以我刚才讲的那偏消费的品类无论是保健品还是 OTC 它就能让美团获得更多的利润因为他们毛利高所以他们愿意花营销预算那美团就能获得更多利润但是这个事消费的品类就是医药里消费的品类因为它的门槛比较低这个门槛的意思是其实谁都能卖
那门槛低就非常容易陷入价格战等等这类内卷式的竞争就是各个平台来卷价格来卷这个价格战我们知道零售到最后其实拼的就是效率无论你是即时零售还是过去的电商的这种零售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同一款的 OTC 药品或者保健品电商渠道的价格目前普遍的还是要低于即时零售渠道的价格比如
比如说我自己在家经常会常备那个感冒灵我就不说哪个牌子了感冒灵这个产品如果你从比如说你在 618 双 11 的话你在京东的那个正常的电商渠道其实它也很快你买完之后可能第二天就到了你一次买三盒买五盒你会发现那个价格非常低如果你从那个外卖渠道点你就从药店你点了他给你送过来大概半个小时你送过来
那这个渠道买一盒的价格可能是那个渠道买两盒甚至买三盒的价格如果有营销的话所以如果对于时效要求比较低对于价格比较敏感的用户他可能在买这些 OTC 或者买保健品的时候还是会选择电商渠道
但是随着现在啊就是你无论是美团和京东的这个外卖大战它背后其实核心是一场急吃灵数的大战因为美团现在你不光能点这些餐饮了你还能在上面买手机还能买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那这也就是直戳了京东他做的电商的这个业务
那京东也把卷入进来其实就是如果未来中国市场上都是 30 分钟就能送达的话那用户习惯的养成他就不可逆啊享受了 30 分钟送达的这个服务体验如果他也没有贵或者说没有贵很多的话那大家就很难再等上一到两天才能拿到自己的商品就是这个习惯养成的话是很难改变的
所以这个用户习惯其实也是美团买药这几年它的体量快速增长京东健康它也加紧跟进这个事的最核心的原因我们聊了 OTCA 保健品偏消费的品类之后我们再回到处方药京东健康跟美团买药比京东健康自己它在医药零售这个事上做了很多年所以处方药的种类显然是要比美团买药那更齐全的
它可能是全国品类最齐全的一个加引号的药店再加上京东健康做互联网医疗也做了很多年了它这个算是基础设施了吧它这个搭建的比较完善
那京东健康它给人的一个印象是我要买一些比较严重一点的药这个严重是加引号的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药我是搞不懂的比如说我要是买个感冒药买个肠胃药这个药大家都能说上两嘴爸妈都知道你这个时候吃什么药可以但是比如说一些比较专业的处方药的时候大家可能会去寻求一些更专业的平台
那京东健康可能会给人这个印象,所以过去在京东上购买处方药的用户,他过去可能是通过电商那个方式买,那现在通过及时零售外卖这个场景,那这种转变是比较顺畅的。当然我说的这个是一个普遍的印象,大家可能都会这么想。
就像从网上买处方药或者说从外卖渠道买处方药这个心智,按理说京东是强于美团的。但是我想说的是,我的观点是在及时零售这个场景下,两者的差距可能比想象中的小。因为我们在买处方药的时候,或者说我们在买一些比较重的药品的时候,其实有一个核心因素在影响着我们,就是医保报销。
过去医药店商上不能医保报销,所以消费者,我们大家更多的是选择去医院和药店等医保报销的渠道来买药。其实因为这个差距是很大的,比如说我们另外一位主播野哥,他有那个哮喘,过敏性哮喘,他经常会去买一种喷的那个药。
如果他在电商渠道上买大概是 100 多一瓶那如果去医院通过医保报销的话他自己自付可能就是几十块钱二三十三四十那样的那这样的因为他已经差别挺大了嘛那我其实会愿意牺牲一些便利去医院或者去药店来买这个处方药但这个事后来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特别是这些年因为凌家城药占比积采等等政策的影响这些政策我们之前都聊过我在这简单说一下凌家城的意思就是说医院卖的药进多少就卖多少医院不能从药这个事上赚钱那跟它相关的就是药占比
因为国家要控制医院不要也要养医等等这些过去的腐败行为,所以就规定医院他的收入中要的占比要到一定的范围里,就是要低于一定的范围,比如说我下属啊,比如到 15%以下,那这是给医院的硬性要求,所以医院就会来卡这些东西。
那更别说集彩大家都理解那集彩让很多药都甚至进不了目录那进不了目录很可能就进不了公立医院那进不了公立医院那更别说进那个医保目录了等等或者说哪怕他进了也买不着所以整体它的结果就是我们的医保报销范围减少了
也因为这些政策其实一些药企也在试图找方法他比如说通过电商的渠道来绕开医保控费的压力什么意思呢他就通过自己的整个货盘比如说给院内供多少然后给什么电商渠道供多少然后他的定价该怎么定总归来说你会发现一个现象
我记得我那个文章下面有个评论有人在质疑这个事儿但其实我跟你讲一个真实的例子我父亲有一些血压的问题所以他要买一种减压药我就不说哪种了其实是很有名的那种那他可以去医院然后通过医保来买这个药也可以通过电商渠道来买这个药我们最后观察了一下他去医院用了医保报销后买的那个价格
跟电商平台上买五盒以上的价格相比的话电商平台上要更便宜这个事肯定不是个例啊真的有部分药品在电商平台上它自费的价格甚至要低于医保报销后的价格这个跟那个药企它的各种各样的货盘的逻辑有关系在这我就不详述了但是这个事是一定的现象那因为这些政策因为这些现象之后
它使得医药电商平台上的处方药销售它的占比占整个处方药销售的这个比例在逐年的增加我记得我刚入这一行的时候那个时候还不到 10%大概是 7% 8%左右整体处方药销售就是三个渠道第一个渠道就是院内就是所谓的医院内第二个渠道就是零售药房第三个渠道就是医药电商如果我们简单说这三个渠道的话
那现在医药电商的占比已经超过 15%了院内渠道是在持续下降的它以前可能能占 80%现在只能占到 61%
那因为这个处方外流等等这些政策零售药房也在增长但它增长的速度要远低于医药电商零售药房大概现在占 24%也是因为这个逐年增长这其实是京东健康过去 B2C 业务的一个优势也是它为什么这些年都能在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的一个原因但是我刚才讲的医保报销这个核心因素也在发生变化
我们现在很多人去医院已经不拿自己的社保卡医保卡了他可能就用那个电子支付凭证医保电子支付凭证无论从什么微信里支付宝里都能打开那个码然后就能去挂号来买药等等其实这个事的普及率在越来越提高那我们能拿着手机去医院挂号那我为什么不能拿着这个码在线上来用我的医保呢
所以大概在 2024 年的时候,线上的医保支付试点政策就开始在推进。当然呢,我要说这个政策的试点它推进的是来让用户能从网上通过电子支付凭证来用自己的医保个人账户中的钱。
什么意思呢这个个人账户你本来就可以自己随便用只是现在让你更方便的用了但是你不确定啊他未来这个政策是不是会继续扩面这个扩面是首先他本来是定了几个城市吧那未来会不会全面放开这是一个扩面第二个扩面是
未来会不会从线上你通过这个码就可以用你的医保统筹基金那这个事我虽然觉得它很难但是我觉得按照这个趋势它是有可能的那如果按照这样的推进节奏的话那整个美团买药也好京东健康也好他们的竞争可能要进入一个新的维度
什么行政维度呢?你想医保线上支付,它的关键点是医保定点药店,因为按理说你来买这些药品能用医保报销,国家怎么好监管呢?因为国家已经审批了那些医保定点药店,那你就通过及时零售的这个方式才能给你来享受医保。
换句话说,过去货架式电商那个逻辑,很难来用这个途径。那再换句话说,美团和京东谁能与更多的医保定点药店系统对接上,那谁就有更多机会来获得用户医保报销的这个订单,就是我想用医保报销还在网上买药的这个订单。
所以很可能处方药医保报销是京东健康和美团买药未来在医药及时零售上的一个核心战场,不过我还是要说啊,因为医保的这个管理包括国家的这种,因为它是属地化管理的,
他不可能特别快的推开哪怕国家医保局下了一个政策到最终这些企业去落地的时候他需要去跟各个省甚至是各个市的医保局去跟他们谈因为毕竟这关系到钱嘛而且大家都懂现在医保资金他不是那么充裕所以这个事推进可能没有那么容易所以我刚才讲的这个战场的推进速度也不会很快
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两家公司的起点是差不多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所以在处方药这个事上我说两者的差距可能比想象中的小我单指这个医药及时零售这个战场如果看一看当下的动作的话我觉得京东健康和美团买药其实是正在相互学习努力的补足自己的劣势美团买药它其实过去两年过去三年非常
用力的在提升自己的医疗服务能力因为说实话就像我刚才讲的买 OTC 药品的时候我可能最关心的是谁送的快或者说我平时老爱用哪个 APP 我就在哪个 APP 上点但是用到一些处方药特别是一些需要医生来给我决策医生来给我建议的这些药品的时候那我当然选择一个医疗服务更专业我更信任的平台
所以美团买药也在着力提升自己的医疗服务能力并且我也可以透露一些比如说美团买药甚至从京东健康挖了很多员工这员工里也包括一些医生的角色等等等等而且美团买药它不仅连接了几十万家的药店
他也开始建设自己的自营药店或者说自营药房他在天津注册了公司当然这个事可能会引起很多的行业的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其实京东健康也会同样面对就是你既当裁判员你又当选手比如说你的药店在你的那个排序里是怎么排这个事会引起一些问题
过去美团在天津注册完那个药店之后就引起了行业的非常大的讨论因为这个事可能跟很多药店的订单营收息息相关所以他们会很关心但是这个事会必然的发生我大胆的预判会必然的发生因为你只有有自己的自营药房或者说自己的前置仓之后你的供应链能力会提升一个 level 你不受限于别人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我那些大的连锁药房突然不跟美团合作了会怎么样当然这个事是不会发生的因为他们还挺倚仗着美团的那些订单的就是如果假如说那些大几万家的那些连锁药房突然都宣布撤出美团那如果美团也没有自己的供应链能力的话那他在这个事上他会非常的被动所以我说那个事会必然发生那我们再来看看京东健康
我们前面也说到了京东健康它成立了一个及时零售的部门那这个部门是一个一级部门直接向 CEO 汇报的
那他的很明确就是要完善自己的这个全渠道的布局当然他的好处是他能调动自己的自营的药房自己合作的药房这个合作药房是指本来就有开网店的这些药房以及来新合作的这些专门为 O2O 服务的药房等等等等他能把这个供应链的效率提升提升再提升可能是这个部门非常关键的一点
那再加上京东最近的他要大力的来宣布在外卖这个业务上的投入特别是可能有更多的棋手加入京东并且他们可能有全职棋手我们过去在电商快递的那个时代我们知道像京东啊像顺丰啊他们的服务体验比较好那比较好的核心是这些外卖员的待遇或者说他们本身就是全职的那未来如果京东的这个全职的外卖员的体系建设嗯
能推进的更快一点那会不会在各种各样的服务体验上能给人更好那这可能都是未来京东健康他的一些努力的方向或者说自己的可能的一些潜在优势无论是京东还是京东健康来说他可能都希望及时零售成为自己未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增量渠道我在这个标题里说他们当下的竞争和未来如果我们简单的放眼一下未来
我觉得美团百药可能仍能以现在的因为合作的药店比较多因为起手的效率比较高以及它的成本优势继续占据非常高的医药及时零售的市场份额可能这个半壁江山很难被别人攻破可能 50%还会维持好几年但是
我觉得精通健康它也不是没有优势它可能有一些后发的优势比如说我刚才一直在说的它更丰富的医药供应链那这个供应链里面的核心就是它有更全的品类或者说它有更丰富的选择
特别是在一些新特药等等这些处方药上因为他们不只是在跟这些药店合作他们跟很多的药企无论是跨国药企还是创新药企还是国内的这些传统药企他们都有非常好的合作关系那他们的这种合作关系其实能让他们在品类上有这个优势那这个优势其实是有一定的竞争壁垒的
第二个方面就是我讲的成熟的在线医疗服务体验这个其实追赶起来并不容易就比如说
就比如京东健康我们前面讲京东健康列传的时候我讲从 2019 年到 2022 年 2023 年那个时候京东其实招了大量的过去好大夫的春雨的这些员工过来搭建这个体系但是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如果论在线问诊这个产品的体验的话可能京东跟好大夫还是有一点差距这个差距不在别的地方就在医生
这个医生愿不愿意用这个平台那些有名的医生大的医生愿不愿意用这个平台因为他有自己的习惯这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改变的
美团虽然也在做这个事包括美团也招了一些全职的医生这个事上他们互相在追赶但是可能还有一些差距京东在这个事上还是有一点点优势他有用户的信任和粘性第三个是我觉得医疗 AI 不得不提
我们现在虽然还没有看到特别好用的医疗 AI 产品但是我们无人可以否认我们就处在一个 AI 变革即将到来的年代所以医疗 AI 可能是会改变用户的看病就医习惯的甚至是所有的习惯
那京东健康在这个事上的投入包括他自己拥有的数据包括也有一些研发现在也发布了一些可能他在这个上面更有优势所以无论是美团买药还是京东健康在及时零售这个事上我觉得未来他的关键点可能也是这些点稍微总结一下美团买药和京东健康它本来是一场医药及时零售或者医药 O2O 的竞争
但如果总结一下更像是一个产业互联网两种逻辑的碰撞美团买药它跟外卖一样它就是验证了高频打低频这个互联网的方法论那京东健康呢它其实是一直走着我在垂直领域我在医疗健康这个领域我深度运营而产生的各种各样的价值在
在我写文章的时候我其实特别想参考一下别的市场的经验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但是其实在这个事上我们可以说就是最先进的或者说我们的模式是别人值得学习的就是像骑士零售这个事在美国它
因为各种各样的成本各种各样效率的问题其实他没有很好的体验但是如果再放大一点到医药零售这个事上比如说我们知道美国非常有名的一家公司 CVS 它其实你可以理解它是做医药零售的
但是无论是 CVS 还是我们更有名的联合健康,它是做健康管理,做健康险的等等,我觉得包括国内的做互联网医疗的公司,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到未来发展的方向一定是,
医药供应链医疗服务资源保险支付和健康管理服务相结合最后形成一个供应链加服务加支付等等的一个医疗健康生态这几乎是所有的做互联网医疗的公司要讲的一套故事
甚至是很多医疗大健康行业的所有公司都希望做成的事那如果放在这个更宏观的视角来看的话那中国医药及时零售的终局可能根本也不在于谁送的更快而在于谁能给健康消费场景中创造不可替代的价值
这个价值更重要的是给用户的价值那好呀那关于京东健康和美团买药的这一期我们就先聊到这儿希望我这一期的中间的一些讲述和一些分析能对你有一些帮助也在我们看外卖大战打得火热的时候我们看一看医药欧托欧市场大概在发生什么事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一些事好我们下期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