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是一个个简单的年份历史也不是一串串冰冷的数字历史不仅有深度有厚度其实也有温度形式有态度做人有温度我是馒头大师欢迎来到历史的温度让我们读懂过去活好当下谈恋未来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馒头说历史的温度今天我们回到的专辑是二战风云
有时候当你自愿被裹挟进一台疯狂的战争机器之后你之后想什么做什么都由不得你了 1944 年 10 月 14 日中午 12 点德国赫尔林根一辆绿色的欧宝轿车缓缓地在一幢大房子前停下从车里走出两个人是德国军人一个叫威廉·布格多夫他是德国陆军人事署长和希特勒的首席副官
另一个叫恩斯特·麦塞尔他是希特勒的侍卫长他们俩礼貌地敲响了大房子的前门两位元首最信任的人一起登门拜访说明这幢房子的主人身份肯定非同一般事实也确实如此他们要拜访的是纳粹德国的元帅第三帝国最耀眼的将星之一艾尔温·隆美尔隆美尔之前一直在家养病并等候元首对他的新的人命
两位访客礼貌地向龙梅尔元帅问好并且询问是否可以给出一点时间和他单独聊一些事龙梅尔随即把他俩请进了自己的书房几分钟后龙梅尔脸色凝重地走出了书房他叫来了自己的妻子 Lucy 和儿子曼弗雷德尽量用平稳的语气对他们说不出意外的话 15 分钟内我将死去那一年龙梅尔 53 岁
隆美尔 1891 年 11 月 15 日出生于德国南部的海登海姆他的父亲是一名数学老师母亲是当地行政长官的女儿隆美尔小时候体质很弱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飞机工程师但是在父亲的引导下他还是参了军隆美尔的第一次实战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当时还是少尉的隆美尔就展现出了惊人的能量
他与三名战友在一个叫玻雷的小村庄发现了近 20 名法国士兵他没有等待增援而是为了达到奇袭效果率领三名战友直接向法军发动攻击不明情况的法军只能四下散开躲进建筑物勾手带援在之后的几次战役中隆美尔的勇猛和坚强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这个小伙子有时候面对三四个敌人的时候都愿意选择刺刀肉搏而不是退却
一战结束后,负伤两次的隆美尔晋升成了上尉。此时的隆美尔和很多德国人一样,认为战争已经成为了过去史。他先后在多所军事学校担任教官,每到一处,他的课总是最受欢迎的。而他也因为自己的一战战场经历和善于总结归纳的特长,收获了最大的荣誉。1937 年,由隆美尔的教材集结而成的《步兵攻击》出版了。
这本纯军事的书籍居然卖到了 50 万册在各方面都获得了极高的评价这本书对罗美尔的一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有一个同样参加过一战的人也对这本书大加赞赏并且从此记住了罗美尔的名字而这个人就是阿道夫·希特勒 1937 年 2 月 45 岁的罗美尔中校被希特勒任命为青年团的国防军联络官 6 个月后他就被晋升为上校
对于希特勒而言隆美尔非常对他的胃口他既非出生于古老的军事家庭也不是来自德国奥曼的贵族世家而是和自己一样出生于市民家庭 1939 年 3 月 15 日德国吞并了杰克斯洛伐克此时的隆美尔已经被任命为希特勒的元首卫队队长毫无疑问希特勒给予了他最高的信任而隆美尔也确实用他的大胆和忠诚让希特勒刮目相看
在吞并杰克斯洛伐克后希特勒想去那里视察很多随从都劝希特勒不要冒险因为当时很多反抗组织都想暗杀希特勒但只有隆美尔的建议是坐敞篷车去不用武装护卫一路开到布拉格这样能最大程度宣示德国对杰克的统治希特勒力排众议最终是采用了隆美尔的办法结果一路顺利希特勒是大为满意
而此时的隆美尔和许多人一样陷入了对希特勒的疯狂崇拜在给妻子露西的信中隆美尔越来越多的开始赞美他的元首比如德国人民受到太阳这个太阳指的就是希特勒德国人民受到太阳的指引与领导这一切或许是天注定就连给自己的朋友的私人信件结尾他都喜欢加上一句希特勒万岁
1939 年 8 月 1 日隆美尔晋升为少将正式成为了一名将军从少尉到中校隆美尔用了整整 23 年而从中校到少将他只用了 4 年隆美尔火箭般的窜升速度已经引起了军方的高度瞩目但这其实还只是开始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闪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正式拉开战役
隆美尔为德国进攻波兰而感到欢欣鼓舞他说我们有这样的领导人不是很好吗但事实上隆美尔并没有意识到这件事的严重性在占领波兰后英国和法国并没有像他想象中的开始和德国谈判而是宣布进入战争很快希特勒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进攻法国
1940 年 5 月隆美尔作为德军第七装甲师的师长隶属于伦德·施泰德大将的 A 集团军群率部攻入法国在德军进攻法国的 136 个师中只有 10 个装甲师而隆美尔的第七装甲师是 10 个师里面装备相对最差的只有 200 多辆铁皮单薄的坦克其中的主力坦克是由杰克斯洛伐克的斯科达兵工厂研发制造的 LT38 型轻型坦克
但就是指挥着这支装备并不出色的第七装甲师隆美尔几乎是冲在了所有德军的最前面玉山大陆 缝水搭桥甚至还盗用友军的架桥材料抢先渡河一路是狂飙突进往往是法军连防御攻势都没有打好隆美尔的坦克就出现在了他们面前然后是缴械告诉他们战俘营王哪个方向走然后再继续向前突进
在德军的总指挥部面对地图若想知道目前西面最凸显的哪支部队大家几乎都不用查就知道是隆美尔的第七装甲师而在英法联军的阵营里隆美尔的第七装甲师已经获得了一个让人胆战心惊的外号幽灵师 1940 年 6 月 22 日法国宣布向德国投降在这场一个多月的闪电战里隆美尔的第七装甲师交出了这样一份成绩单
俘虏敌军 97000 人缴获坦克与装甲车 458 辆各式火炮 277 门反坦克炮 64 门卡车 4000 至 5000 辆轿车 1500 至 2000 辆牵引式车辆 1500 至 2000 辆巴士 300 至 400 辆摩托车 300 至 400 辆还击落敌机 52 架地面缴获 12 架士兵总共伤亡 924 人
虽然这个伤亡数字高于德军其余 135 个师的平均伤亡数但考虑到第七装甲师一直是攻击箭头这个数字还是让人吃惊的而且由于第七装甲师进行过快所获得的战果其实远高于统计数字但隆梅尔的华丽表演远没有到此结束 1941 年 2 月已经升任中将的隆梅尔被任命为纳粹德国非洲军军长开始进驻北非
北非是英法两国传统的殖民地后花园盟军无论是物资储备还是兵员数量都远远超过周星国部队所以在第一阶段试图趁火打劫的意大利纳粹军队在北非被英军迎头痛击近乎崩盘但隆美尔的到来立刻扭转了北非战场的局势
在各方面都知道自己局劣势的龙梅尔大量采取运动战的战术让本来明显占据优势的英军完全摸不着头脑绿战临绊从那时候起盟军开始把龙梅尔称为沙漠之虎 1942 年 5 月至 6 月间的加查拉战役堪称是龙梅尔的非洲军团在北非战场上的荣耀时刻
面对明显占优的英军,隆美尔指挥军团巧妙迂回,最终歼灭盟军近十万人,其中 3.5 万人最后是宣布缴械投降,并且缴获了 5000 吨物资和 2000 多辆各种汽车。为此,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下一月直接被问责,但是他依旧承认,隆美尔是一个具有天才能力的人。
而英军的中东军区司令奥金莱克也承认德国培育出了许多英勇优秀的军官但隆美尔是其中出类拔萃的一个希特勒当然愿意看到自己一手培养的亲信获得大家的认可隆美尔很快就被希特勒任命为元帅从少将到元帅隆美尔也只用了三年换句话说他从中校升到元帅只用了七年
但即便是火箭也不可能永远窜生的 1942 年 10 月开始的阿拉曼战役成为了隆美尔的滑铁卢事实上在此之前隆美尔在北非就已经饱受物资匮乏和兵员不足的困扰而这场战役隆美尔军团也是以少打多而且对面的盟军阵营同样出现了一位具有一流指挥能力和作战经验的将军伯纳德·劳·蒙格玛利
但比起战役的势力对隆美尔造成更大的打击时他和他敬爱的元首希特勒之间开始出现了分歧阿拉曼战役达到十月底的时候隆美尔就知道失败已经不可避免所以开始制定事先就准备好的撤退计划但希特勒发来的命令却是要求他凭借坚强的意志坚决死守战至最后一枪一弹
隆美尔形容希特勒的这道命令犹如是一颗炸弹公开多次在部下面前抱怨说元首一定是疯了但即便如此他还是下令部队继续死守了 24 个小时但也由此延误了最佳撤退时机面对蒙哥玛利军团超出自己 20 倍的坦克数量和至少超出一倍的兵力优势隆美尔最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在没有得到希特勒同意的情况下下令全军撤退
希特勒的撤退命令在隆美尔下令撤退后的 12 个小时到达但即便早撤了 12 个小时隆美尔军团还是损失了近一半的部队全军只剩下 39 辆坦克可以用于战斗阿拉曼战役后轴心过在北非战场的崩盘其实只是时间问题了但希特勒却始终不肯选择认输
为此隆美尔在 11 月 28 日擅自决定离开北非直接飞到了希特勒位于东普鲁市的狼穴总部他闯入了会议室请求希特勒下令撤军希特勒对他的答复是绝不可能放弃北非滚出去这次当众受辱被认为是隆美尔与希特勒之间出现裂痕的起点但即便如此希特勒还是非常照顾隆美尔的面子其实也是为了照顾自己的面子
在轴心国即将与北非战场全面崩盘之前他召回了隆美尔 1943 年 3 月 11 日希特勒表彰了隆美尔之前在北非战场的表现并且授予他钻石相叶配宝剑骑士铁十字勋章那是纳粹德国仅次于大十字勋章的第二高级别勋章但是隆美尔自己心里还是很清楚的从北非战场回来后他就对自己的儿子说我已经失宠了
但事实上希特勒在后面并非完全架空了他至少还先后交给了他两项还算重要的任务执行轴心行动在意大利投降盟军之前全面把他们缴械第二打造大箱堡垒防止盟军从法国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关于第一项任务隆美尔整体执行的还不错通过轴心行动让纳粹德国全面接管了意大利但在战略方面处理的有些问题并且留下了大量意大利游击队活跃的隐患让希特勒并不是最满意
而关于第二项任务虽然隆美尔比其他的德国高级将领更清楚盟军在空军方面的巨大优势并且正确的主张要在岸边就消灭登陆敌军但是他依旧在战略大方向上出现了判断失误他坚定的认为盟军会在加莱登陆而不是诺曼底 1944 年 6 月 6 日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诺曼底登陆
而作为名义上的指挥官隆美尔因为判断这几天盟军会因为天气运动不会发起行动正在自己的家里面为妻子庆祝生日 6 月 6 日晚上当隆美尔赶回指挥部的时候盟军已经登陆了 15 万士兵建立了 130 平方公里的滩头阵地
隆美尔之后组织起了一些有效的反攻甚至取得了一些战术上的胜利但连他自己都开始劝希特勒战局已不乐观请早做其他打算在再次被希特勒驳斥之后隆美尔只能闷头再返回战场不过他的战场生涯很快就被打断了 1944 年 7 月 17 日在乘车前往诺曼底前线的途中隆美尔的坐车遭遇了英国皇家空军的袭击他的头部受到重伤被送往医院
这其实是隆美尔就此远离战场的好机会但也正是从他住院开始他的人生就被拖上了另一条的道路这条道路将指引他走向最后的死亡就在隆美尔受伤住院三天后希特勒的地下巢穴狼穴传来了一声惊天巨响
37 岁的青年德国军官陶芬伯格在希特勒开会的会议室桌下放下了一颗威力巨大的炸弹试图从肉体上消灭这个把全体德国人引向战争泥潭的疯子但在最后一刻那个放着炸弹的公文包被人挪了一下地方结果爆炸虽然当场造成四人死亡但希特勒只是烧焦了头发震破了耳膜并没有受到什么其他伤害
随之而来的就是希特勒大规模的报复和清洗大概有 5000 人被残人处决在这些人中不乏德国军队中的元帅和将军这也证明确实存在着一个反对希特勒的秘密团体他们都希望通过终结希特勒的生命进而尽快结束这场炼狱一般的战争而随着调查的深入嫌疑人的名单上出现了一个名字埃尔温·隆美尔
隆美尔有没有想过反对希特勒甚至终结他的统治呢其实是有的事实上隆美尔确实和这个反对希特勒的团体有联系他认为德国越早摆脱希特勒的统治就越早能从这场战争中解脱出来这样上百万的德国士兵生命就不会继续白白牺牲但是隆美尔反对刺杀希特勒认为这样只会造就一个劣势他主张由法庭来审判希特勒
而在战局方面他希望尽快打开西面的防线让英美尽可能占领更多的地方而不是向东面的苏联投降从这一点上说隆美尔确实是知情不保而斯陶芬伯格刺杀案失败后局势迅速对隆美尔转向不利尽管他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个计划
在被搜出的一些所谓的重建名单中隆美尔成了内定的德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但这些名单中有的是诬陷有的只是拟定隆美尔本人并不知情有几个被捕入狱的德国军官说出了隆美尔的名字但都是在盖世太保的严刑拷打下吐露的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然而在肃杀的氛围下这些蛛丝马迹足以成为天大的罪状
更何况,史陶芬伯格也是从北非战场回来的,和龙梅尔有过共事经历,两个人的生日还是同一天,一切的决定权来到了希特勒的手里。尽管龙梅尔是自己一手提拔,并且确实给自己带来过许多胜利的喜悦,但到了 1944 年,尤其是经历过暗杀之后,希特勒已经几乎不愿意再相信任何人了。
考虑到龙梅尔之前三番五次违抗自己命令并且在几次谈话中触及到了希特勒的底线比如我们肯定会输掉这场战争比如解散党卫军停止招募少年参军等等等等希特勒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龙梅尔必须死但问题在于龙梅尔在帝国的声望实在是太高了
希特勒心里很清楚既然之前自己是一步步把龙梅尔捧上了神坛那么当他从神坛跌落的时候打的就是自己的脸他需要给这位帝国元帅一个体面的告别方式时间回到 1944 年 10 月 14 日中午事实上布格多夫和麦塞尔的到访也属无奈
早在一周前柏林方面就邀请龙梅尔去报到说是要商量他新的人民问题龙梅尔拒绝了他已经意识到自己如果去了柏林那就是有去无回但有时候注定的命运是无法摆脱的
在罗美尔的书房两位元首的特使告诉罗美尔元首一直非常信任和重视他但他的背叛令元首非常伤心现在罗美尔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跟他们回去出庭受审但审判结果已经预定肯定是死刑而且罗美尔的幕僚肯定会被逮捕家人也可能受到牵连另一个就是现在就服毒自杀
这样的话罗美尔会享受英雄一般的国葬不会牵连任何人而且家人还会得到德国政府保障的养老金罗美尔在经过了几分钟考虑之后选择了第二种随后他走出了书房告诉了妻子和儿子他即将死去并且说出了真相
隆美尔表示他不怕上法庭并且认为自己有能力对自己的任何行为进行辩护但他可能根本得不到这个机会因为在上庭之前他就会被消失很快在两位元首特使的陪伴下隆美尔穿上皮大衣戴上帽子还专门拿上了自己的元帅手杖缓步出门上了汽车走出房门隆美尔才看到他家对外的几条交通要道事先都已经被卡车堵住了
在单位军军官海因里希·杜斯的驾驶下隆美尔所坐的轿车驶离了村子在车里隆美尔从特使的手里接过了元首这次给他带来的礼物一颗服用三分钟后就会死亡的氢化物胶囊大概在隆美尔离家 15 分钟后妻子露西接到了电话很遗憾您的丈夫已经去世了
不久之后德国官方宣布 53 岁的隆美尔元帅不幸死于突发心脏病 10 月 18 日希特勒为隆美尔举行了隆重的国葬并且发表复告大张旗鼓的表彰了隆美尔的功绩在隆美尔的葬礼上奏响的是贝多芬的三号交响曲第二乐章这个交响曲的题目是英雄乐章德国元帅伦特斯泰德作为希特勒的代表前来调宴
在发言中他称隆美尔的心属于元首从某种意义上说确实是这样隆美尔曾经把希特勒做出的战略决策错误整理成一本小本子一直带在身边希望能有机会说服希特勒直到隆美尔被刺毒自杀的那一天那本小册子还在他的身上好下面进入馒头说事件长期以来隆美尔其实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
从军事水平来说赞美他的人认为他是一名伟大的军事家特别擅长运动战和观察敌人的弱点并精准打爆并且表现出了足够的勇敢和坚强但也有不少人认为罗梅尔在战术上或许是强者但是在战略眼光上却始终差一口气包括占领意大利后的一些措施以及对盟军诺曼底登陆的彻底判断失误使得他难以挤身二战期间顶级的军事指挥家行列
而从他身处的阵营来看毫无疑问他在早期是疯狂崇拜希特勒的并且发自内心拥护纳粹的政策甚至成为了侵略者的先锋部队但也有人指出隆美尔身上还残存着欧洲最后的歧视精神他在北非战场上严格遵守国际法的规定尊重战俘不骚扰平民反对杀害犹太人这让他即便是在盟军内部也获得了颇高的口碑
尤其是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时期越来越表现出了反抗希特勒的态度并且可以说是希望替换希特勒从而结束这场残酷的战争再加上他最终的悲剧性的殒命这一切使得隆美尔在二战后成了纳粹德国将帅中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但不能忽视的一点是隆美尔的形象主要是在冷战天幕落下后才慢慢开始光辉高大起来的
一方面英国人出于叙事需要必须突出北非战场的重要作用事实上谁都清楚斯大林格勒战役对整个欧洲二战进程的影响所以英国抬高对手的能力其实也是在提升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面对战后的德国和共同的敌人苏联欧美有必要将德国军官集团和元首希特勒做一个切分不然会面临太多的弥合问题
从这一点上说战后的纳粹德国军官们也需要一个精神领袖证明至少到了战争的晚期并不是人人都愿意陪着希特勒疯狂到底的而隆美尔无疑是一个合适的人选但无论如何隆美尔的隐忍和犹豫也好士陶芬伯格的坚定和决绝也罢客观事实确实是摆在那里的确实是有这样一批德国人在或明或暗反对希特勒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去反抗希特勒
1944 年 7 月,史塔芬伯格执行刺杀任务前也曾经询问过他的好友同样反对希特勒的原中央集团军群作战处处长特雷斯科夫史塔芬伯格问,战局已经至此,刺杀还有意义吗?特雷斯科夫的回答是,当然有意义无论刺杀成败都能向世人证明德国是有那么一群人曾经起来反抗过
所以 2004 年 6 月的纪念诺曼底登陆 60 周年的仪式上时任德国总理的施罗德说施陶芬伯格等人的行动证明早在德国战败的前一年一些德国人已经在试图结束纳粹的统治隆美尔没有付诸行动但事实上他应该也不会付诸行动然而他作为德国的陆军元帅却是留下了曾经反思的证据并且希望希特勒能够下台
由此可见从来没有真正的全民癫狂即使有一时也不可能有一世因为即便最忠诚的信徒也迟早都会看清客观现实希望退出群魔乱舞的行列当然是否还来得及是否还能由自己选择就不一定了好这期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