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是一个个简单的年份历史也不是一串串冰冷的数字历史不仅有深度有厚度其实也有温度形式有态度做人有温度我是馒头大师欢迎来到历史的温度让我们读懂过去活好当下谈面未来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馒头说历史的温度今天这期节目,我想来想去似乎归不进之前的任何一个栏目只能新开一个栏目,叫前世今生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在这个节目的开篇词里有一句话叫读懂过去,对吧?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一些事儿其实如果你不了解过去是怎么回事儿就很难看清现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那这个专辑就收录这类文章
今天先来第一篇讲一个国家以前的故事这个国家叫伊朗关于伊朗第一个关键词是文明古国说伊朗是个文明古国应该是没有什么争议的伊朗地区的文明踪迹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3200 年的埃兰文明
历经 2500 多年的演进到了公元前 553 年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波斯帝国横空出世鼎盛时期的波斯帝国面积达到了 700 万平方公里全国拥有 70 个民族 1800 万人口
从公元前 499 年开始波斯帝国开始全面入侵希腊在这场长达半个世纪的西波战争中希腊最终是屹立不倒还留下了大量的经典故事比如什么斯巴达三百壮士啊马拉松啊等等而波斯帝国却大伤元气国力走向衰落公元前 334 年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挥师东进四年后攻占波斯帝国全境一代帝国就此灭亡
在此之后我们就暂时按下历史遥控器的快进键开始快速略过伊朗历史上的各个王朝时期不过其中有两个地方值得我们按下暂停键一个是公元 642 年阿拉伯莫斯林军的将领努尔曼率军打败了重新统一波斯的萨珊王朝这个萨珊王朝的存续时间大概就相当于中国的魏晋南北朝到唐初
继而莫斯林军是征服波斯全境这也标志着伊斯兰完成了对波斯的征服另一个是公元 1857 年如日中天的大英帝国向伊朗宣战并且获得了战争的胜利这标志着伊朗开始沦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这个名字听上去有点熟啊好我们一下子就进入了近代到了 20 世纪初伊朗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特征越发明显了
伊朗的北部属于俄国势力南部属于英国地盘中部是缓冲区而在俄国和英国之外法国奥地利美国虎视眈眈先后强迫伊朗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伊朗此时虽然名义上是一个独立国家但其实早已不拥有完整的主权了然后时间就到了 1921 年第二个影响整个伊朗历史的关键词出现了那就是巴列维王朝
巴列维王朝其实就延续了两代父亲建立儿子继承这对巴列维父子是伊朗现代历史上绕不过去的一个重要节点我们先说说父亲里萨汉巴列维那这个呢我们就先称他为老巴列维老巴列维 1876 年出生在伊朗山区的一个贫困家庭 14 岁就参军去俄国人训练的哥萨克旅当了一名骑兵然后一路晋升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他已经是一名忠孝了
老巴列维是一个具有强烈民族情感的人同时又是一个颇有手腕的政治强人这是他游刃于当时控制伊朗的两大势力英国和俄国之间借力打力一直在试图恢复伊朗的独立 1919 年英国签订英伊协定试图将伊朗变成自己的保护国
这一简单粗暴的举动激起了伊朗全国的民愤英国只能是改变方针策略扶植自己在伊朗的代理人这个人就是利萨汉巴列维也就是老巴列维那老巴列维借英国的力量实力壮大之后在 1919 年 2 月 18 日率 3000 名哥萨克骑兵攻入了首都德黑兰发动了军事政变使得当时的伊朗凯迦王朝变得名存实亡
但掌握全国军权后的利萨汉·巴雷维却并不甘心成为英国人的傀儡反而全面倒向了英国人的对手刚建立政权不久的苏维埃俄国为什么呢因为苏维埃俄国愿意承认伊朗独立放弃领事裁判权以及各种不平等条约取消债务和租借无偿移交当初的俄国在伊朗的全部财产
不过依靠苏维埃俄国站稳脚跟的老巴列维也没有给苏联人面子在之后的四年里他率领军队对伊朗各地的反对和割据势力进行了血腥的镇压其中也包括苏联人扶植的力量老巴列维的目标只有一个伊朗就是伊朗不能受任何国家控制 1926 年 4 月 25 日时机成熟大权在握的老巴列维加冕登基正式建立了巴列维王朝并成为了这个王朝的第一代君主
应该说啊丽萨和巴列韦对伊朗的影响要一分为二看
一方面十分崇拜土耳其总统凯莫尔的老巴列维基本上是统一了纷乱的伊朗并且对这个国家进行了全盘改革他用新制定的商法刑法和民法取代了以古兰经和伊斯兰教法为依据的伊朗法律他进行了教育改革建立了教育部设置包括大学在内的各级学校进行世俗教育尤其是允许伊朗妇女进入国家机关工作和拥有上大学的权利
在 1935 年还颁布法令禁止妇女戴面纱打压上层的宗教势力在土地政策金融改革等方面老巴雷维也出台了很多帮助伊朗步入现代化轨道的政策应该说伊朗在老巴雷维时期开始走向了世俗化原先在一个国家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影响深远的宗教开始退缩到一个相对独立的专属领域里
而且老巴列维还坚决致力于将外国利益集团驱赶出伊朗除了收回关税自主权以及赎回国家钞票发行权外他还和当时的英一石油公司展开了坚决的斗争当时作为最大的独家股东的英一石油公司在 1909 年取得了开采伊朗石油的租让权获得了巨额利润而交给伊朗政府的利润提成还不到 6.5%之后又下跌到不到 2%
老巴列维在 1932 年 11 月 26 日宣布吊销这个公司的租让权因而获得了泛地斗争捍卫者的名声但他后来还是迫于英国的压力做出一些让步但租让面积减小了租金也比原先有提高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老巴列维却极尽独裁专权之能势镇压各种工人运动和民主运动生活奢华腐败并且和当时的德国纳粹保持良好的关系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来利益就已经受到损害的英国和苏联在二战期间以伊朗为德国纳粹提供各种便利为理由南北加攻攻入了伊朗流放了老巴列维那老巴列维最终被流放到了毛里求斯后来又迁到了南非的约翰内斯堡并且在 1944 年因为心脏病发作逝世于南非
不过老巴列维虽然死了但英国和苏联在 1941 年流放他的时候还是给他留下了最后的面子什么呢就是扶植了他的长子穆罕默德·里萨·巴列维继位那我们就称他为小巴列维论能力小巴列维肯定是不如老子的但他找到了一个好靠山不是英国也不是苏联而是在二战后俨然一家独大而且有意染指中东的美国
在二战之后小巴列维在美国的巨额贷款扶植下对伊朗进行了进一步的大规模改革并且在 1962 年发动了白色革命白色革命什么意思意味着不流血的革命小巴列维的这项红围计划从全国土地分配资源收归国有鼓励知识分子推动妇女参与普选等各方面把伊朗进一步推向了世俗化
应该说白色革命是有积极方面的再加上那段时间世界石油价格猛涨受益于石油经济的伊朗一下子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从 1963 年开始到 1976 年伊朗每年的 GDP 增长基本上都保持在两位数 1974 年更是达到过惊人的 40%
这使得伊朗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到 1977 年他们的人均收入已经达到了 2200 美元此外在交通电信电力社会福利卫生教育等领域伊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比如全国的文盲人数也从 85%下降到了 55%
现在我们再回看 70 年代的伊朗看那些在伊朗街头的照片整个国家几乎是看不出一个宗教国家的痕迹无论是从建筑教育人们的打扮和爱好来看都已经是和一个西方国家无异了尤其可以看一下海滩上那些伊朗妇女的打扮和现在简直是天差地别但是呢小巴列维在享受安定和荣华富贵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独裁统治并且开始做一些好打喜功的事
这导致他埋下了两个地雷第一小巴列维开始进行标准的独裁统治而他的家族和官僚体系也开始走向极端腐化王室成员和政府各层官员是叹幕成风腐败问题十分严重伊朗虽然经济发展了但主要成果都落到了权贵阶层手里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平民阶层的怨气非常大
第二,小巴列维过分侵蚀了宗教力量,但伊朗国内的宗教势力和保守派依旧还是非常强大的伊朗一边倒的全盘西化引起了各种类似赌博、卖淫、吸毒等社会问题这更激起了民族主义者和宗教阶层的强烈不满,花五百日红,经济不可能是一直增长的
当伊朗建立在石油不断涨价基础上的经济增长碰到阻力的时候巴列维王朝的独裁统治就像潮水退去后的礁石一般成为了大家的焦点 1976 年后伊朗经济开始陷入停滞到了 1978 年衰退达到了 10%并且跌势无法阻止
在这个背景下各阶层的不满开始爆发了人们对巴列维王朝独裁统治的不满犹如火山爆发一般喷发了出来人们开始上街示威游行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顺者昌逆者亡曾经客观上将伊朗推向统一和现代化的巴列维王朝此时因为各种腐败和腐朽已经成为了伊朗进一步前进的阻力
而在背后扶植巴列维王朝的西方势力也成了伊朗人民憎恨的对象在全国各地高喊打倒西方傀儡的怒吼声中一个老人的名字被反复提及所以我们就进入第三个关键词霍梅尼和巴列维父子一样霍梅尼是伊朗近现代史上的另一个重要人物 1902 年出生的霍梅尼是伊朗什叶派宗教学者
他曾在神学院担任过几十年的讲师专门教授政治哲学伊斯兰历史及伦理并且很早就成为了什叶派伊斯兰教的权威学者拥有了包括他诸多学生在内的大批佣顿霍梅尼是坚决反对白色革命的或者说以他为代表的伊朗宗教势力坚决反对的是伊朗被西方文明尤其是被美国势力影响当时霍梅尼批评政府的一句话放到现在来看依旧是颇为让人感慨
他批评政府说伊朗是美国人的走狗为此霍梅尼成了反对巴列维政府的领袖多次在多种场合公开谴责小巴列维当时已经觉得大权在握的独裁者小巴列维自然无所顾忌的将霍梅尼逮捕但这一举动反而大大加强了霍梅尼的悲壮形象全国支持霍梅尼的声浪是一浪高过一浪霍梅尼的个人影响力也迅速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巴列维政府将霍梅尼流放到了国外
霍梅尼在国外一待就是 14 年一直到 1978 年伊朗国内开始陷入暴乱已经 76 岁的霍梅尼再一次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当时伊朗的国内情况是小巴列维已经完全无法控制局势而军警居然向示威群众开枪这引来了狂怒的民意而霍梅尼在国外不断的发表各种激烈的反对政府演说和号召俨然已经成了伊朗反对派的最高领袖
而另一方面伊朗的靠山美国也对是否要称自己在中东的小弟感到犹豫不决时任美国总统的卡特并不想让美国在全世界面前扮演一个支持独裁政府的角色所以对小巴列维的支持一直是遮遮掩掩 1979 年 1 月被查出身患癌症的小巴列维彻底丧失了抵抗意志在依旧掌握数十万军队的情况下选择逃亡美国
1979 年 2 月 1 日结束了海外 14 年流亡生活的霍梅尼在伊朗国内各界群众珊瑚海啸般的欢迎声中返回国内霍梅尼一回国就发表了宣言总结下来是两个意思第一我个人对政治绝不感兴趣我的年龄和健康也不允许我执政我不想拥有权力第二伊朗将会告别独裁君主统治会有民选政府会成为一个人人平等的共和国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确实在不久之后就成立了但霍梅尼可能也只兑现了这一个诺言也就是换了一个国家的名称 77 岁的霍梅尼一回到国内就通过各种手段打击了原先和他并肩反对巴雷维王朝的盟友们在取得了军队的控制权后霍梅尼在 1979 年 11 月就任最高神权领袖成为伊朗实际的最高领导人
最重要的是霍梅尼开始推翻之前的全盘西化并且他并没有想到回归到终点而是要指向他理想的另一头伊朗的全盘伊斯兰化
后梅尼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要求全国大中小学停课所有的教材和教师都进行整顿一切宣扬西方的内容都被删除一切西方的电影和书籍都被审查或查处禁烟禁酒禁止男女一起游泳所有不符合伊斯兰律例的元素都将被严格禁止
当初伊朗的女性对霍梅尼的回国都是感到欢欣鼓舞的不过霍梅尼随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令他们茫然不知所措所有的伊朗妇女被重新要求戴上头巾遮掩头发去国外也必须要遵守这一条不允许开车不允许进场看足球不允许在公共场所游泳女孩的法定年龄降到了 9 岁已婚妇女不允许到普通学校上课
伊朗的妇女开始上街游行抗议但这一切已经无法改变他们和他们的父亲丈夫儿子一起亲眼见证了伊朗从一个独裁帝国又转变成为一个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而此时的伊朗有一个最仇恨的敌人那就是美国随即在极度的仇恨下一场危机爆发了下面来到第四个关键词伊朗人质危机
这件事情其实就发生在霍梅尼掌权后不久由于霍梅尼坚决禁止西方文化要求全国民众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原教旨推行社会伊斯兰化所以美国和以色列首当其冲被列为头号敌人在伊朗象征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麦当劳等品牌被一扫而光连咖啡馆酒吧电影院这些正常娱乐设施也全被取缔但就在这场运动如火如荼的时候又一个炸药桶被点燃了
尽管伊朗再三抗议但美国还是允许逃亡中的小巴列维来本国治疗癌症这举动无疑激怒了霍梅尼和伊朗民众 11 月 1 日霍梅尼号召伊朗人民向美国和以色列示威他将美国政府称作撒旦和伊斯兰的敌人伊朗人开始走上德黑兰的街头进行反美示威游行而 5000 名左右的德黑兰学生将美国大使馆团团围住每天高呼口号要他们滚出伊朗
整个仇恨的情绪一直酝酿到 1979 年的 11 月 4 日终于迎来了一次大爆发数百名愤怒的学生翻过铁栏杆和围墙冲进了美国大使馆很多美国工作人员根本来不及完成机密文件的销毁工作就成为了学生们的俘虏在大使馆来不及逃出的 66 名美国官员被扣押起来学生们提出的要求是必须要用巴列维来换这 66 个人质在整个过程中霍梅尼政府没有做出任何干预
一个主权国家的大使馆被公然闯入使馆工作人员被公然挟持为人质这件事情震动了整个世界也使得美国和伊朗的关系降到了冰点美国时任总统卡特立刻做出反应 11 月 12 日美国宣布终止从伊朗进口石油作为回应伊朗也在当天宣布停止向美国出口石油
11 月 4 日大约 80 亿美元的伊朗人在美资产被冻结一些伊朗人被美国驱逐出境其中包括不少和伊朗人质危机或伊朗新政权没有关系的人然而这场人质危机事件最终却拖了一年多的时间期间是反复拉锯谈判美国还组织过一次糟糕的营救行动中途就宣告失败
最终是因为小巴列维因病逝世以及发生了另一件大事伊朗无意在纠缠下去了最终在美国里根总统宣誓就职的那一天作为一个见面礼放回了所有的美国人质这件事具体的细节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逃离德黑兰以后有机会把它变成音频
如果伊朗人质危机深刻影响了伊朗和美国的关系那么接下来还有一场战争可以说是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伊朗的整个国运下面来到第五个关键词两伊战争促使伊朗主动希望解决人质危机的另一件大事就是伊朗乃至整个世界在二十世纪下半叶都无法绕过的又一个关键词两伊战争
这场从 1980 年 9 月 22 日爆发的战争涉及到包括边境问题宗教矛盾和民族仇恨等多个方面这里就不做一展开了只说几个值得关注的点
第一这场战争表面上是伊拉克和伊朗之间的战争而背后都有大国在博弈伊拉克靠的是苏联而美国因为和伊朗之间的矛盾一开始也是偏向伊拉克的但是到了战争中后期却被爆出试图向伊朗也提供武器这就是著名的伊朗门事件这让当时声誉震聋的里根政府遭遇了巨大的危机第二在这场战争中发生了一次民航客机被击落事件不过这次受害者是伊朗
1988 年 7 月 3 日伊朗航空 655 号航班在空中被美国巡洋舰文森斯发射的导弹击中 290 名乘客和机组人员无一生还这个故事我讲过就是当两枚地对空导弹瞄准一架民航客机大家可以去听一下第三这场战争让伊朗的一支军队迅速壮大就是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卫队
这支具有特别意义的军队成立于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的 1979 年 5 月使命是维护伊朗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负责维护其国内秩序但这支军队并不是伊朗的国家军队而是只听命于伊朗的最高领袖
霍梅尼有感于伊朗的国家军队并不可靠所以建立了一支忠于神权的军队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卫队同样拥有陆军空军和海军的三军编制和伊朗的国家正规军具有同等的平行地位
在两伊战争爆发之初首先发动进攻的伊拉克军队占据优势地位伊朗的正规军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而当时正是具有宗教信仰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冲到了前面抵挡住了伊拉克军队的最猛烈攻击并且获得了不少胜利威望大增所以这支军队借两伊战争之机是迅速扩大如今伊朗伊斯兰卫队已经拥有了超过十万人的正规部队俨然成为了与伊朗国家军队并行的一支强大武装力量
第四这场持续长达八年的战争是一场名副其实的消耗战交战双方谁也没有成为赢家反而都损失惨重在这八年战争中两国的军费开支和经济损失高达 6000 亿美元两国有 270 万人伤亡其中作战人员伤亡为 150 万左右伊拉克 18 万士兵阵亡 25 万人受伤而伊朗的代价更大 35 万士兵阵亡 70 万人受伤
对伊拉克来说它是两伊战争前海湾地区数一数二的富强国家外汇储备高达 350 亿美元但战争结束后却欠下了 700 多亿美元的外债光欠科威特的外债就高达 140 亿美元这也是后来萨达姆侯赛因下令入侵科威特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对伊朗来说白色革命带来的正面经济成果被抹杀得一干二净还欠了 400 多亿美元的外债整个国力也开始一蹶不振
在伊朗国力衰退的背景下伊朗想要重新回到国际谈判桌就需要一定的筹码此时一项工程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下面就是第六个关键词伊核协议伊朗在 1950 年代就开始了核能源的开发活动当时是得到美国支持的
但是当伊朗在 1979 年成为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之后美国改变了态度开始多次指责伊朗和平利用核能是掩护其秘密发展核武器并且开始对它采取了遏制政策两次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军事行动其实都包含这样的目的 2003 年伊朗宣布已经在雅兹德地区发现油矿并且成功提炼出了油
这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担忧和关注而包括联合国安理会国际原子能协会在内的世界各方也都希望伊朗能够停止核研发活动在此之后伊朗一度停止了油浓缩活动并且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但是此后主要是根据和美国博弈的原因伊朗在核问题上一直是有反复
2006 年 4 月 11 日伊朗宣布已经成功生产出纯度 3.5%的低纯度浓缩油成为国际核八强之一另外七个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还有印度和巴基斯坦 2010 年伊朗宣布本国第一座核电站布什尔核电站正式投入运营
在这样的背景下包括中国在内的美国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这六个国家也多次举行六方会谈商讨如何解决伊朗核问题 2015 年 7 月 14 日经过多年艰苦谈判伊朗核问题最终达成了历史性的全面协议
伊朗不得从事 5%以上风度的油浓缩停止阿拉克重水反应堆建设允许更多核查有关的六国将不追加对以轻制裁并且松绑部分现有制裁如果伊朗在未来十年内违反协议联合国将重新对其进行制裁
然而这份协议只维持了三年不到 2018 年 5 月美国总统特朗普以核协议单边软弱不能带来和平为由单方面退出了伊核协议并且重启对伊朗的制裁
2020 年 1 月 5 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旅长苏莱曼尼被美国定点清除伊朗政府随即发表声明将不再承认伊朗核协议的任何限制条款包括有浓缩能力浓缩程度以及核武器的研究与开发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原点直到五年后这一次的伊斯列空袭伊朗好关于伊朗的故事我们就先讲到 2020 年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