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是一个个简单的年份历史也不是一串串冰冷的数字历史不仅有深度有厚度其实也有温度形式有态度做人有温度我是馒头大师欢迎来到历史的温度让我们读懂过去活好当下谈面未来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馒头说历史的温度我是馒头大师今天我们继续《晚清风云》这个专辑
话说很多中国读书人自古就有一个崇高的理想不是当官不是发财而是能够成为帝师帝师自然就是皇帝的老师时光流转沧海桑田如果一个外国人成为了帝师那是会怎样的一种情景 1919 年 3 月 3 日一大早在紫禁城里的玉庆宫溥仪接见了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玉庆宫是康熙皇帝为自己当初立的太子应仁所建后来乾隆和嘉庆都在这里住过即使同志和光绪都是把这里当作读书的地方那溥仪也是把这里当书房的这一年溥仪 13 岁已经退位 7 年但按照民国政府当初约定的优待政策仍可居住在紫禁城以逊帝的身份维持那个所谓的小朝廷
3 月 3 日去玉庆宫觐见溥仪的是一位英国人这位英国人先是被领到玉庆宫的西厢书房想坐在龙椅上身着龙袍的溥仪身居三宫并用中文恭请圣安溥仪起身和英国人握手英国人再次鞠躬然后退出门外等到英国人再次被传唤进入门内的时候溥仪已经换好了便服然后又一次鞠躬之礼
这次是溥仪向英国人鞠躬行礼因为这是一场拜师仪式是溥仪拜见他新的老师这位从英国来的皇帝老师名字叫雷吉纳德·弗莱明·约翰斯顿他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字叫庄士敦
3 月 3 日这天,庄士敦其实书写了一个记录,他是中国 2000 年封建社会以来,皇帝,哪怕是退位的皇帝,第一个正式败的外国帝师。庄士敦 1874 年出生于苏格兰,他在爱丁堡大学完成了本科学业,又考取了牛津大学的文学硕士专业。
毕业后经过严格的考试和筛选他被大英帝国殖民部录用为见习生随后被派到了香港因为表现出色他一路做到了港督的私人秘书由于他深受香港府政司洛克哈特的赏识洛克哈特把他带到了中国的威海卫因为威海卫是当时英国的租界地洛克哈特让庄士敦担任自己的秘书
庄士敦踏上中国大地后就深深被这里的传统文化所吸引他不仅学会了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过广泛的研究在儒、士、道中他最推崇中国的儒家文化所以他不仅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字叫庄士敦和他的英文名字 Johnston 是谐音
然后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字治道 治气的治 道是的道点出伦于礼人 士治于道也就是读书人立志追求真理庄士敦是如此痴迷于中国文化以至于他开始反感西方文明试图强加于中国的一切
他说过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处在各自社会发展的实验阶段因此不管对哪个半球而言把自己的意志和理想强加给另一方是不明智的他甚至化名撰文指责基督教试图改变中华文化的做法这引起了英国教会的强烈不满对于这种阴间行为不少英国人直接指责他为英国的叛徒
来自国内的质疑让庄士敦在威海卫的工作陷入了困境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他却收到了一份意外的邀请你愿不愿意来担任中国皇帝的老师发出邀请的是当时担任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而向他推荐庄士敦的是李鸿章的儿子李经脉
李经脉曾经在威海卫待过一段时间和庄士敦关系很好知道这个杨如生不仅仅是牛津大学的文学硕士更热爱中国文化能讲一口流利的汉语是一个帝师的好人选当时溥仪身边还有几位帝师都是一代名儒陈宝琛朱亦帆梁鼎芬但是这些老师通晓的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对近代的科学技术以及其他方面是一窍不通
考虑到年少的逊帝溥仪长大后终究要学一些与时俱进的知识和本领所以一直持反对态度的逊卿小朝廷内务府最终也答应给溥仪请一位养老师至少让皇上能够跟上外面世界的步伐更何况庄史敦的祖国英国是一个君主立宪之国家也算是对路
庄士敦本人自然很愿意接受这样一个机会作为一个中国通他深知中国人是尊师重道的更何况是弟师 1919 年 2 月庄士敦在取得英国政府同意之后奔赴北京经过多轮见面和会谈后他得到了一份成为弟师的合同
做 13 岁的训弟溥仪的老师教授他英文数学历史地理博物等等月薪 600 元外加津贴 100 元包住宿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给胡适陈独秀等人开出的顶级月薪也就 300 元左右已经是非常令人吃惊了那这份合同是庄士敦要求签订的这一度让小朝廷的内务府感到匪夷所思
皇上赏脸请你做老师居然还要签合同从 1919 年 3 月 3 日起庄士敦成为了唯一一个可以进入紫禁城的外国人他的教学日程安排是根据溥仪的课程表来做的每天早上 5 点半冬天是 6 点溥仪起床上课授课老师是陈宝琛上到早上 7 点半左右学生和老师都开始用早餐 8 点半开始恢复上课一般是溥仪的满足老师一课谈
上到十点由朱亦帆接任上到十一点十一点之后是午餐时间然后有个午休从一点半开始就是庄士敦的上课时间了课程为两个小时上到三点半按照原先的设计给皇上教授英语是庄士敦的主要任务但一开始庄士敦发现溥仪对英语是一窍不通也没有兴趣去学
在庄石敦看来 13 岁的溥仪感兴趣的是时事比如他就很关心凡尔赛合约签订前后的欧洲局势以及欧洲的地理天文物理政治等等庄石敦并没有像中国传统的严师那样去强迫溥仪学习而是先用汉语和他交流慢慢诱导他的兴趣
比如有一天他就给溥仪带来了一个铁皮盒子装的水果糖趁着溥仪高兴的吃水果糖就告诉他西方是如何通过化学工艺和机器流水线生产出水果糖和铁皮盒的庄士敦的到来给 13 岁的溥仪打开了一扇窗看到了一个之前从没见过的世界
再加上庄士敦彬彬有礼年龄相对又算是溥仪诸多老师里最年轻了所以溥仪自然而然很快对他产生了好感对他的礼遇也高了起来在最初庄士敦是住在紫禁城外的他每天早上由汽车接到神武门然后下车步行到玉庆宫给溥仪上课内务府认为他不过就是个皇帝的英文老师而已
但后来庄士顿明显得到了地势的待遇入宫可以做两人台的轿子官阶也升到了二品再后来溥仪在与宛容成婚之后把庄士顿的官阶升到了一品又把御花园的养性斋赐给他居住让一个外国人住在紫禁城内就是以前闻所未闻的事
在庄士敦来之前溥仪一直对六岁就开始当他老师的陈宝琛非常依赖而在庄士敦到来之后溥仪感慨陈宝琛曾是我唯一的灵魂而庄士敦来了以后我又多了一个灵魂既然皇上对庄士敦好那他身边的人自然也心灵神会当时的北京时报曾有过这样一则报道据说皇帝的英文老师庄士敦得到了景贵妃的赏赐
景贵妃因担心她教学劳累会导致喉咙疼痛特别恩宠的给了她一些人参和西洋参而庄士敦遇到的甜蜜的烦恼还不止这些和溥仪成为一师一友的关系后庄士敦发现自己收到的来信明显增多了
有些信件是比较隐晦的比如提出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在庄士敦教溥仪读书的时候在旁边研磨这样他们的孩子也能聆听皇上的教诲庄士敦认为他们这样做是为了博得一个皇帝同门师兄弟的名分而有的就比较明显了比如直接请庄士敦帮忙让自己的亲戚在朝中任职这个朝中是要打个引号的
比如请庄士敦安排觐见皇帝说有重大秘密要报告比如请庄士敦递交奏折或直接写信谴责某位官员也有要求不高的写信给庄士敦让他帮忙搞一个皇帝的签名庄士敦还收到过一些女士的来信当然不是向他表达爱慕之意而是希望他能够推荐让自己进宫成为妃子
还有直接找上门来的比如一位虔诚的传教士希望庄士敦能让溥仪改信基督让皇帝的灵魂得到救赎乃至升华总而言之那些人都知道了庄士敦和皇帝成了一师一友的关系都希望能借庄士敦的影响实现自己的诉求那庄士敦真的对皇上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吗似乎还真的有在庄士敦进宫后没多久他就发现一个细节
每次看时钟溥仪都不看桌子上那个小钟而是去看挂在墙上的那个大钟通过其他的一些细节判断庄士敦断定皇帝肯定是有了近视眼有近视眼其实也很简单配副眼镜就是了但是庄士敦低估了这件事在紫禁城里的难度中国的真龙天子怎么可能戴一副西方人的眼镜呢
要求提上去一路反对声从内务府到皇室都不同意溥仪佩戴眼镜段康太妃甚至扬言如果皇帝戴眼镜他就服鸦片自杀但庄士敦一路坚持甚至不惜以辞职相抗最终溥仪自己拍板我听医生的庄士敦为溥仪请来了美国医生霍华德霍华德一查皇上果然是近视了就给他配了一副近视眼镜
溥仪戴上后立刻感受到了一个清晰的世界霍华德医生没有收费但溥仪让人事后给他送去了一千元酬谢与张士敦怂恿溥仪做的另外一件事相比让皇帝戴眼镜这件事其实还不算大
辛亥革命后国人纷纷剪去了长辫连满清皇室中有不少人也做了同样的事但溥仪始终没有被允许剪辫子因为他的辫子代表了所有满族人最后的尊严庄士敦始终希望溥仪剪掉辫子他告诉溥仪中国人留的辫子在西方人眼里就是猪尾巴而庄士敦自己也同意这一观点
在得知老师的想法后溥仪坚持要太监帮他剪掉辫子太监苦苦哀求溥仪怕为难太监自己把自己关到一间房间里剪掉辫子后走了出来二十多天后整个紫禁城里除了陈宝琛梁鼎芬朱亦凡三位弟师之外其余人都跟随皇上剪掉了辫子这个人数大概有 1500 人左右戴眼镜剪辫子穿西装通电话骑自行车
正因为庄士敦对逊帝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所以各方面的政治势力也开始关注这个英国人他到底会给溥仪教些什么呢就像其他帝师一样教导他要一心复国还是接受现实安心做一个对共和国有用的虚君对于这一点庄士敦也有自己的打算按照庄士敦自己的说法他想把溥仪培养成一个儒家意义上的君子
庄史敦对溥仪的印象很不错从他对溥仪的回忆来看用的几乎都是褒义词聪明活泼有人情味有幽默感风度翩翩而在他看来这位少年天子从某种意义上说很可怜因为他是被囚禁在自禁城内的被禁锢了天性
来自英国的庄士敦当然赞同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所以他希望把溥仪培养成一个有科学知识有进取精神有理想有作为的人这样的话进可以做虚君退可以当凡人换句话说庄士敦希望哪一天溥仪如果离开了所谓的皇帝宝座他也能依靠自己的能力生活下去
让庄士敦感到欣慰的是少年时的溥仪并没有沉迷到一心复国的十全皇帝迷梦中去有一次庄士敦收到一封信来信的人自称是流亡美国的沙皇正在组织一个退位君主协会邀请溥仪参加成为重要的一员庄士敦把这封信拿给溥仪看溥仪笑了称如果每位退位的皇帝都能够学会一种乐器组成一支乐队倒挺有意思的
溥仪说这支乐队的成员都是曾经头戴皇冠的显赫君主这样的乐队前所未有肯定能给世界带来极大的欢乐在教英语之外庄士敦尽己所能想给这位少年天子打开一些眼界 1922 年 5 月溥仪对当时外界的新文学运动很感兴趣庄士敦就挑了几篇胡适的文章给他看然后牵线请胡适进宫见见溥仪
胡适和溥仪都对这次会面颇感兴趣双方聊了不少东西胡适在入宫前还特地咨询了庄士顿说应该不用向皇帝下跪吧在得到了肯定的回答后胡适见溥仪时只是居了宫但是他出宫后还是遭受了一些人的质疑认为他向旧时代的皇帝下跪了 1924 年 4 月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Tiger 访华在中国他遭到了一些人的指责
按照庄士敦自己的说法他不希望泰戈尔在回国之前认为中国人缺乏礼仪所以他给溥仪看了几篇泰戈尔的诗歌然后请求溥仪召见泰戈尔入宫在紫禁城内溥仪见到了泰戈尔双方聊得很愉快庄士敦对此也很满意按照庄士敦的想法他非常想以自己的个人力量来慢慢感染溥仪
见各式各样的这个时代的潮流人物让这条龙朝着自己期待的方向成长但是他还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并且还轻视了一个问题溥仪的背后是整整 2000 年沉淀下来的宫廷文化和制度尽管这套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死灰犹存心火仍在庄士敦从进入紫禁城那天起就显得格格不入
按照清廷的规矩新官上任下人是可以来祝贺顺带领一个红包的虽然紫禁城内当时已经是小朝廷但太监们还是延续了这个规矩乐呵呵的来向庄大人领赏庄士敦的回应让太监们进退两难领红包是可以的但必须每个人写一张收据
在紫禁城里当帝师是沉迷中国传统文化的庄士敦很乐意做的事但同时也让他陷入了自我矛盾的心结一方面他非常享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官场文化比如授官风穿官服做轿子和各官员拱手招呼被称为庄大人但另一方面他又无法忍受中国千年帝制催生的那些官场潜规则和陋习
尽管当时紫禁城里的小朝廷已经非常精简但依旧是一套可以内部运行的小官僚体系在这套体系里庄士敦最痛恨的就是内务府在庄士敦看来紫禁城里的这个内务府是一切腐败的根源机构人员众多绝大部分都是依附于溥仪的吸血虫各种贪污腐败惊人
张士敦曾经了解到有一次为了宫殿修缮内务府账面支出是八万元但最后到工匠手里却只有八十元剩余的钱在盘根错节的中间环节被吃光捞光
更让庄士敦愤怒的是紫禁城里有无数价值连城的珠宝和文物但一直都在被内务府的人坚守自盗溥仪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宝物也无法知道到底有多少已经被他手下的内务府的人偷偷拿出宫去贩卖换钱了在庄士敦的再三劝导和督促下溥仪决定出手整治内务府宣布内务府每年的开销将从 600 万元削减至 50 万元
更让人惶恐的是溥仪下令清点紫禁城内的珍宝并且检查宫中账目还要求对各种东西随意抽检而庄士敦显然低估了中国官僚体系的协作能力和反抗精神就在颁布清查令后不久庄士敦的宅中忽然送来了一件紫禁城的珍宝送来的人说是皇上赏赐的庄士敦坚决要求出示皇上的赏赐手谕不然就扔出门外
送礼的人最终只能带着珍宝信心而归随后庄士敦向溥仪求证后者根本就没让人给他送过礼但没过几天超出庄士敦想象力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1923 年 6 月 26 日晚紫禁城的建福宫忽然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势凶猛直到第二天中午才被扑灭
溥仪随即得到了报告在这场大火中共有 6643 件珍宝被烧毁其中包括 2685 尊金佛 1157 幅画卷和书法作品 1675 件佛教祭祀用品 435 件工艺品和数千册藏书一向很少生气的溥仪对此勃然大怒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显然就是有人为了逃避检查而毁灭证据
为此溥仪做了一件可以载入中国近代史史册的事他勒令除了极少数的太监之外紫禁城内的所有太监通通遣散出宫中国的太监制度至此彻底划上了一个句号在这件事告一段落后庄士敦其实还想尽力帮溥仪完成另一件事那就是迁居颐和园
按照当时南京临时政府与大清皇室的亲世优待条件协议清朝的皇室只是可以暂居紫禁城最终的居住地是颐和园庄石敦是非常赞成溥仪离开紫禁城这个囚笼住到颐和园去的为此他对颐和园的迁居工程是非常上心而溥仪也非常信任他任命他为颐和园总管操办一切迁居事宜
但是留给庄士敦的时间几乎没有了 1924 年 10 月 23 日北京政变爆发从前线闪电杀回的冯玉祥一夜之间赶走了总统曹坤帝都上空风云突变 11 月 5 日庄士敦一直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上午九点冯玉祥的亲信陆忠林带队由神武门冲进紫禁城要求见到溥仪先生并且宣读了一份文件修正亲事优待条件这份文件其实并不是修正而是推翻了之前的亲事优待协议规定亲事自即日起废除地号在规定时间内迁出紫禁城紫禁城内一切财产清点充公溥仪就被赶出了紫禁城
对溥仪来说那是一段颇有些惊心动魄的日子因为坊间到处是传言有的说冯玉祥的士兵血洗了紫禁城杀光了满人有的说溥仪已经被囚禁了起来随时准备公开处决因为有人说只要中国的皇帝一日在中国就一日不会得到安宁
在这件事上庄士敦还是起到了作用他利用自己的外国人身份在各国领事馆斡旋最终通过一些办法把溥仪行送到了日本领事馆庄士敦后来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做了这样的辩解日本公使在我告诉他之前根本不知道皇帝会来到使馆去只是在我的再三恳求之下公使才同意了接纳皇帝准确地说日本帝国主义在皇帝出走事件中没有任何关系
但即便像庄士敦这么说的他也必须承认他的皇帝学生在进入日本势力范围后他就无法控制接下来的事了之后在庄士敦不知情的情况下溥仪前往了在天津的日族界这件事让庄士敦非常失望和生气一是他被蒙在鼓里二是他知道日本人接下来就会利用溥仪
而庄士敦的帝师使命也随着溥仪失去了最后一份皇权而宣告终结他回到了威海卫担任了威海卫的最后一任行政长官不过在之后的几年他和在天津日租界的溥仪还是保持着联系 1931 年 918 事变爆发坊间开始流传一种说法说末代皇帝溥仪将被日本人带到满清的龙兴之地东北去当维满洲国的皇帝
中国政府显然不希望看到这一幕的发生他们通过各路办法试图说服溥仪不要那样做其中自然也有人想到了庄士敦当时庄士敦却是作为英方参与庚子赔款相关事务的代表正在中国他在 1932 年 10 月 15 日专门赶到了天津与溥仪进行了一次长谈他感到皇帝已经下定决心了
庄石敦回忆说皇帝是一个宽容的人他可以原谅很多事情包括威胁羞辱违背信义等但是他不能够原谅对祖先的不敬行为庄石敦指的是孙殿英当时把东陵盗墓的那件事
时任中华民国财政部部长的宋子文曾专门约见过庄士敦希望他能够劝阻溥仪不要前往满洲但庄士敦婉转地告诉宋子文没有任何人胁迫溥仪他自己想遵从自己的想法而庄士敦也无法干涉他说皇帝非常清楚我的活动假如他需要我提供援助只要他亲自对我说我就立即采取行动不久之后溥仪果然还是去了满洲
在庄士敦的回忆里用的是这样一句话说皇帝最终回到了他的故乡庄士敦最终还是回到了英国 1934 年他把自己在紫禁城里的这段地师经历写成了回忆录出版成书取名为紫禁城的黄昏书一经出版轰动欧洲随后就有了日文版和中文版在这本书的飞页上庄士敦是这么写的
仅以此书呈献给溥仪皇帝陛下以纪念 15 年之前建立于紫禁城的良好友谊并仅以此书对陛下本人以及生活在长城内外的他的人民致以衷心的祝福历经这个黄昏和漫漫长夜之后正在迎来一个崭新而更加美好的黎明
由于紫禁城的黄昏大脉,庄士敦得到了一笔不菲的版税他用这个版税在苏格兰买下了一座小岛,造了一座大房子房子内的各个居士,庄士敦都给起了名字松竹厅,威海卫厅,皇帝厅其中还有个陈列馆,陈列着扑衣赏赐给他的各种朝服,顶带,事物等等每逢重大节日,庄士敦总会邀请亲朋好友上岛
而这一天他必然会穿起清朝的官服迎客年年如此 1938 年 3 月 6 日庄士敦病逝在自己的家乡爱丁堡享年 64 岁在他那座岛上的宅邸屋顶还飘着一面旗帜有说法说是大清的龙旗有说法说是维满州国的国旗很有可能庄士敦其实都挂过因为他看中的不是旗而是人
好下面进入蛮图说时间无法知道庄士敦当时收到做帝师的邀请时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心情我揣测兴奋肯定是有的憧憬也是有的但所谓的雄心我觉得未必有谁都知道溥仪那时候已经是一名殉帝了要想通过改变皇帝来改变中国其实是不可能的
所以庄士敦之后对溥仪的教育应该说还是克制和中立的他只是希望溥仪能够成长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能够自立的人当然不能说庄士敦是不倾向于君主立宪的这个念头可能也纠缠过他只是面对紫禁城里的一片狭小天地庄士敦自然也只能接受现实不过这对特殊师生之间的情谊我相信还是真挚的
1930 年 9 月 15 日庄史敦要返回英国了那天一大早溥仪赶到了他下滩的旅馆为他送行并派车送他去码头还在轮船起航前和他一起坐在船舱里做最后的叙旧直到船要开才离开溥仪送了庄史敦一把中国的折扇上面有他自己抄录的一首古诗诗是这么写的
行行重行行与君身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意呀所以庄石敦也很念溥仪的情他在自己的岛居上升旗自己穿清朝官服在他的眼里溥仪几乎是一个完美的存在紫禁城的黄昏的目录里但凡提到溥仪的都是以龙为代称的比如龙的躁动龙阵双翼龙陷困境
但庄士敦自己心里其实也清楚那时候的溥仪早已经不是真龙了也正是因此庄士敦最终选择站到一边做一个默默的观察者溥仪去做维满州国的傀儡庄士敦的心情是矛盾的一方面他希望这位从小被禁锢在紫禁城的少年皇帝能够有一番自己的天地能够回到自己家族的故土但另一方面他绝非不知道日本人的用心以及溥仪的傀儡命运
1935 年庄士敦又一次来到中国去了维满州国的首都长春再一次见到了溥仪溥仪设家宴招待了他衷心希望他能留下来辅佐自己但庄士敦拒绝了这个提议那也是庄士敦最后一次来中国这个时候的庄士敦已经清楚地知道自己只不过是一个旁观者他没有能力也不可能改变溥仪接下来的抉择以及他未来的命运
在紫禁城的黄昏最后一章的最后一段庄士敦是这样表达自己美好期待的他说假如圣贤们所言非虚那么溥仪即将有一个充满光明的未来不过清楚他性格的人都明白假如国家没有安定国民没有摆脱困境从此安然生活那么他是不会停下脚步的
很难揣测庄石敦写下这段话时的心情即便不打开上帝视角除在当时时局中的人也都明白溥仪不过就是个傀儡他的光明未来不知道在哪里而国家的安定和国民的安康和溥仪的所作所为其实关系也不大但庄石敦还是这么写了或许只能理解为他必须要为自己的那段珍贵和美好的回忆划一个至少还有希望的句号
遗憾的是庄士敦作为旁观者并没有看到这幕剧的终结但作为一段历史的旁观者乃至参与其中的一小部分庄士敦已经值得留下一笔了作为我们大多数人而言一生能见证一段历史甚至能有机会亲身参与其中应该也可以满足了吧好这期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