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2.许冠杰、谭咏麟、张学友、陈奕迅演戏怎么样?

22.许冠杰、谭咏麟、张学友、陈奕迅演戏怎么样?

2023/11/13
logo of podcast 电影巨辩5min

电影巨辩5min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独孤岛主
Topics
独孤岛主: 香港四大歌神——许冠杰、谭咏麟、张学友、陈奕迅,他们的电影生涯,精彩地展现了香港娱乐圈从蓬勃发展到逐渐成熟的历程。许冠杰的喜剧形象与其音乐作品紧密相连,深入人心,奠定了他在香港电影史上的地位。他的电影生涯与他哥哥许冠文的喜剧创作理念相辅相成,塑造了一系列深入人心的经典小市民形象,例如在《鬼马双星》、《天才与白痴》、《卖身契》等电影中的表现。 谭咏麟作为横跨50年的天王巨星,其电影作品多以喜剧为主,这与其青春活力的公众形象相符。虽然也曾出演一些正剧角色,例如陈可辛导演的《双城故事》,但大众对其喜剧形象的印象更为深刻。这与他当时在娱乐圈的定位以及香港电影的整体发展趋势有关。 张学友的电影之路则展现了其演技的逐渐成熟。早期作品中,他多以愣头青形象示人,例如在《霹雳大喇叭》等电影中的角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在《东邪西毒》、《男人四十》、《江湖》等文艺片中的表现,展现了其更成熟、更具爆发力的演技,这与他歌唱事业的发展轨迹相呼应。 陈奕迅的电影作品相对较少,这与他出道时香港电影业的衰落有关。他的电影角色类型也较为有限,多为市民向或带有悲情色彩的喜剧角色,例如在《每当变幻时》、《神经侠侣》等电影中的表现。他的银幕形象与其百变的歌唱风格形成反差,但由于作品数量有限,难以对其演技进行全面评价。 总而言之,这四位歌神的电影生涯,不仅展现了他们各自的艺术成就,也反映了香港电影业从兴盛到衰落,再到逐渐平稳发展的整个过程,是香港娱乐圈的一个缩影。

Deep Dive

Chapters
本章节主要讲述了香港乐坛四大歌神之一的许冠杰的电影生涯。许冠杰的音乐与电影事业紧密相连,他的许多歌曲都与他主演的喜剧电影深度绑定,塑造了他独特的喜剧银幕形象。
  • 许冠杰的音乐与电影事业紧密相连
  • 他的许多歌曲都与他主演的喜剧电影深度绑定
  • 塑造了他独特的喜剧银幕形象
  • 他的喜剧形象在香港电影史上青史留名

Shownotes Transcript

Translations:
中文

大家好, 我是 独孤 岛主, 今天 由 我 来 担任 电影 巨变 短 博客 的 客串 主播。 今天 要 跟 大家 聊 的 话题 是 香港娱乐 史 上 的 四大 歌神, 他们 在 电影 当中 表演 的 这个 形象 的 问题。 我们 知道 香港 的 娱乐圈 从 1970年代 开始 至今, 它 经历 了 一个 高速 发展, 直至 到 盛极而衰 这么 一个 过程。 在 这个 过程 里边, 在 流行乐 台 的 曾经 出现 过 四位 我们 今天 称之为 歌神 的 这样的 歌手。 当然了 这 四个人 当中 有 一些 是 经过 了 官方 歌神 的, 有 一些 并不是。 但是 他们 四个 是 最有 代表性 的, 分别 是 指关节, 谭咏麟、 张学友 和 陈奕迅, 分别 代表 了 19708090到00 年代 的 整个 的 香港 流行 乐坛 的 顶级 的 水准。

那么 我 今天 为什么 要 谈 这 四个 人的 荧幕 形象 呢? 因为 非常 有意思 的 是在 香港 这 样子 一个 娱乐业 高度发达 的 城市, 很多 演员 或者 很多 歌手 他 往往 是 跨界 多期 的。 比如 上述 的这 四个人, 他们 分别 都有 录制 留 流行音乐 的 经验, 像 许冠杰 甚至 开创 了 一个 粤语 流行曲 的 时代。 他们 同时 也是 非常 叫座 的 电影演员, 或者说 也是 非常 活跃 的 电影演员。

比如说 我们 首先 来讲 这个 许冠杰, 他是 1970年代 开始 参与 到 粤语 流行曲 的 创作 当中 的, 在 他出 的 鬼马双星 的 大碟 之前, 他 基本上都 是 翻唱 西洋 的 流行 乐曲。 他的 这个 唱片, 有一个 很大 的 特色, 就是 比如说 鬼马双星 或者 是 天才与白痴。 这些 歌 是 深度 绑定 了 由 他 歌 许冠文 主导 的 一系列 的 喜剧电影 的。 在 1970年代 的 时候, 不断 的 创造 票房 冠军 记录 的 这么 一系列 的 电影。

因此 我们 今天 回过 头 去 谈 许冠杰, 他 创作 了 很多 脍炙人口 的, 包含 了 很多 广泛 的 普罗 市民意识 的 粤语 流行歌曲。 同时 这些 歌曲 深度 的 绑定 他 主演 的 电影, 包括 鬼马双星、 天才与白痴、 卖身契, 一直 到 后来 的 摩登保镖。 在 这些 电影 里面, 当然 我 刚刚 说的是 喜剧片。 所以 本身 许冠杰 在 电影 当中 的 定位, 也就是 跟 他 哥哥 的 整个 一个 创作 的 理念 是 相得益彰 的。 这个 表现 小市民 的 生活 状态。 所以 有 大批 的 他的 银幕 形象 是 由 喜剧 这个 类型 来 生发 的。 甚至 我们 认为 一直 到 后来 他 脱离 了 跟 他 哥哥 的 合作 以后, 脱离 了 嘉禾 以后 拍 的 一些 像 80年代 的 最佳拍档, 卫斯理传奇 等等, 也都 是 喜剧片。 一直 到 他 90年代 退出 娱乐圈。

整个 的 这个 过程 里面, 我们 就 看到 一条 很 明显 的 链条, 就是 许冠杰 他的 个人 的 歌唱 形象 跟 荧幕 形象 的 一个 高度 的 一致。 这些 歌 是 紧贴着 这些 电影 的, 有些 是 电影 的 主题曲, 有些 是 插曲 等等。 他的 歌 影 形象 相对 统一, 而且 在 1970年代, 喜剧片 是一个 极其 盛行 高度发达 的, 由 他的 哥哥 许冠文 一手 操作 起来 的 这么 一个 潮流。 所以 许冠杰 他 没有 拿 过 什么 金像 影帝, 但是 他的 喜剧 形象 留在 香港 电影史 上, 而且 是 青史留名 的 那种。

比 他 稍微 晚一点 的, 当然 跟 他 同时 在 1970年代 组 乐队 的 谭咏麟, 我们 就 不必 多 说 了。 他是 香港 歌坛 这么多年 来 唯一 的 一位 横跨 了 50年 的 天王巨星。 他的 歌路 非常 的 广阔, 包括 舒缓 的 情歌、 青年 舞曲、 劲歌, 就是 一些 快歌, 以及 他在 2000年代 以后 不断 的 尝试 新 曲风, 但是 我们 纵观 他的 电影 表演 的 高峰 时期, 也就是 1980年代到1990年 代, 他 演 的 几乎 也都 是 喜剧, 那 很多 的 听众 就说 他 拿 过 金马 影帝 吗? 他 有 一部 电影 叫 假如我是真的 嘛? 大家 如果 看过 那 部 电影 的话, 你 就 知道 它的 主题 虽然 比较 严肃, 但是 实际上 还是 用 喜剧 的 方式 来 呈现 的。

我 觉得 很 重要 一个 原因 是因为 谭咏麟 在 当年 是一个 当仁不让 的, 但是 他的 歌唱 实力 是 很好。 但是 他 首先 是一个 广 受欢迎 的 银幕偶像, 就 他的 整个 的 这个 扮相, 包括 他的 外形, 包括 他的 在 公众 面前 的 这个 大众 形象, 是以 这种 青春活力 等等 为主 打的。 所以 适配 他的 电影 往往 都是 喜剧。 所以 在 这一点 上 我 认为 谭咏麟 是 有点 吃亏 的。 就是 他 实际上 也 演过 一些 不错 的 正剧 的 角色。 比如说 陈可辛 的 处女作 叫做 双城故事。 但是 大家 记住 的 都是 他在 小生怕怕 在台湾 拍 的 一些 青春爱情 片, 还有 就是 新艺城 电影 等等。 在 这些 电影 当中, 有时候 扮演 他 自己 是 歌手 什么的 那种 青春 靓丽、 俏皮 滑稽 的 形象。

随着 1990年代 香港 电影业 的 由 盛 及 衰, 而且 谭咏麟 本人 他的 年纪 也 比较 大, 所以 他 后来 更多 的 重心 还是 放在 歌坛上。 00年代 以后, 他在 歌坛上 是 甚至 创造 了 进一步 的 佳绩, 我们 就 不多 说 了。 但是 他的 整个 的 荧幕 形象, 一直 到 今天 他 偶尔 会演 电影, 仍然 维持 在 一个 喜剧 的 表演 的 这个 状态。 这也是 跟 他 所 身处 的 那个 娱乐业 和 他 自己的 整个 的 定位 是 有关的。

第三位 是 80到90年代 以后 崛起 的 真正 的 我们 被 称为 歌神 的 张学友。 张学友 的 歌曲 也 非常 的 脍炙人口, 但是 他的 荧幕 形象 比 前述 的 两位 更加 单一。 在 1980年代 刚出道 的 时候, 他 演 的 一些 电影, 我们 往往 看到 他 都 是以 一些 愣头青 的 形象, 好像 他 不太会 表演 什么 霹雳大喇叭 之类 的 这种 电影。 但是 仍然 我 要说 的 是, 他 其实 是 演过 一些 角色 发挥 程度 非常 之 空间 很大 的 这个 电影。 比如说 吴宇森 导演 的 喋血街头, 他在 里面 演 一个 一枪 被 打进 脑子 里边 的, 要 演 一个 将死 而 未 死 的, 脑子里 放着 一颗子弹 很多年 的 这么 一个人。 但是 他的 表演 演技 还是 显得 略微 的 夸张。

就是 当年 来说, 观众 更 认同 的 是 他在 单身贵族 这些 都市 剧 里边 的 愣头青 的 这个 形象。 这种 情况, 一直 到 90年代 以后, 尤其 演 了 王家卫 的 东邪西毒 以后 有所 改观。 到 00年代 以后, 随着 包括 男人40、 江湖、 如果 爱啊 等等 这些 电影, 就 偏 文艺片 向 的 电影 的 出炉, 我们 好像 在 荧幕 上 看到 了 一个 更加 的 成熟 稳重 的 同时 也有 更多 的 厚积薄发 的 表演 力量 的 张学友。 这个 跟 他 整个 的 在 歌坛 路上 的 发展 的 轨迹 似乎 是 一致 的。 就是 在 早期 的 时候, 他的 歌唱 事业, 他的 嗓音 等等 也 广 受 诟病, 甚至 有 一段时间 觉得 自己 没办法 红了。 但是 到 后来 慢慢的 找到了 自己的 路子, 开窍 了, 甚至 成为 了 真正意义 上 的 歌神。

最后 一位 要 跟 大家 聊 的 就是 目前 还 炙手可热 的 陈奕迅。 当然 陈奕迅 他的 电影 表演 的 这个 生涯, 相对来说 比 前 几位 要 暗淡。 不 主要原因 还是 因为他 所 出道 的 那个年代, 已经 到了 1990年代 中后期, 香港 电影业 没有 之前 那么 繁荣 了, 所以 他 能够 演出 的 机会 就 有限。 同时 他 能 演出 的 类型 也很 有限, 包括 像 我们 经常 看到 的 一些 市民 向 的 电影。

陈奕迅 演过 很多 市民 向 的 电影, 比如说 每当变幻时 或者 是 神经侠侣 等等, 以及 一些 搞笑的 警匪片 等等。 但是 他的 表演 相对 前三位 来说, 风格 并不 那么 突出, 主要 还是 因为 演 的 少。 而且 在 他的 整个 的 电影 表演 的 履历 里边, 我们 就 看到 虽然 不乏 喜剧片 的 这个 因子, 但是 这些 喜剧片 本身 是 有 很强 的 作者 性 的。 比如说 神经侠侣, 比如说 每当变幻时, 比如说 彭浩翔 的 破 事。 在 这些 电影 当中, 他 演 的 不单单是 一个 喜剧 的 角色, 甚至 是 带有 一些 悲情 色彩 的 小市民 的 形象。 这个 跟 他的 整个 的 割 路 就 形成了 很大 的 反差。 他的 割 路 是一个 非常 百变 的, 当然 早期 是以 抒情 情歌 为主, 那么 他的 银幕 形象 好像 跟 他的 歌唱 形象 充分 的 剥离 开来, 这 跟前 几位 的 情况 好像 还 不太 一样。 但是 同样 也 需要 指出 的 是因为 他的 表演 的 这种 经验, 或者 是 电影 表演 的 机会 相对来说 还是 过少, 他的 样本 很少, 所以 我们 没有 办法 做 一个 很 全面 的 评判。

假如 他 将来, 因为他 现在 目前 来说 还 算是 中年, 还有 机会。 假如 将来 他的 重心 慢慢的 转向 电影 表演, 并且 取得成功 的话, 可能 会有 更加 令 我们 刮目相看 的 进展。 这个 是 也是 他 跟前 三位 歌神 有所不同 的 地方。 但 总而言之, 这 四位 歌神 他们的 这些 电影 表演 的 事件, 充分 的 反映出 整个 的 香港 娱乐业 或者 香港 电影业, 它 由 起飞 转向 衰落, 渐渐 的 转 比较 平稳 的 过渡 的 一 整个 的 过程。 但 这个 过程 中间 有 很多 的 细节 我们 来不及 一一 细数, 将来 有 机会 再 跟 大家 做 进一步 的 分享, 谢谢 大家,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