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31.金马奖,有啥好聊的?

31.金马奖,有啥好聊的?

2023/11/27
logo of podcast 电影巨辩5min

电影巨辩5min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阿吴
Topics
阿吴:本期节目是金马奖长节目的预告,重点不在于具体的获奖名单和历史盘点,而是深入探讨金马奖60年来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制度变迁和政治因素的影响。节目将关注金马奖的运作机制、评审制度及其利弊,并分析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等关键人物与金马奖之间的复杂关系。此外,节目还将探讨金马奖如何受到台湾内部和大陆政治力量的影响,以及两岸关系的变迁对金马奖的影响。节目将分析金马奖从国民党政治宣传工具到民办奖项的转变过程,以及其在两岸电影交流和“华语电影共同体”梦想中的角色。节目组为此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查阅了台湾学者的论文、人物传记、官方报道和档案资料,力求全面深入地展现金马奖的历史和现状。 阿吴:金马奖60年的历史,是台湾政治、文化和电影发展变迁的缩影。节目将从制度层面分析金马奖的演变,探讨其评审机制的利弊,以及它如何平衡艺术性和政治性。同时,节目也将关注金马奖与关键电影人之间的关系,例如侯孝贤、杨德昌和蔡明亮,分析他们与金马奖的爱恨情仇,以及这些关系背后的原因。此外,节目还将探讨金马奖与两岸关系的复杂互动,以及大陆电影参与金马奖的历程,分析“华语电影共同体”的梦想及其挑战。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和文献的梳理,节目力求呈现一个全面、客观的金马奖历史图景,并对金马奖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Translations:
中文

大家好, 我是 阿吴。 这 期 节目 是对 下 一期 电影 剧变 长 节目 的 一个 预告。 是 这样的, 前几天 第 60届金马奖 闭幕 了, 最近 也有 很多 听 友 建议 我们 下 一期 聊 金马。 下 一期 我们 确确实实 要 聊 金马, 所以 最近 一直 在 准备。 现在 基本上 已经 准备 的 差不多 了也 是因为 准备金 马 这个 节目 短 节目 不一定 会 准时 的 更新, 反正 大家 不需要 对 我们 这个 短 节目 有 特别 高 的 期待, 我们是 把 这个 短 节目 当做 一个 放松 的 闲聊 的 这么 一个 地 但是 这里 必须 要说 一句 的 是, 大家 可以 期待 一下 金马 这 一期 长 节目。 我 觉得 就算 在台湾, 也 很少 真的 有人 非常 彻底 的 全方位 的 讨论 金马奖, 尤其是 结合 大陆 电影, 你的 角度 来 讨论 就 更加 少了。

关于 这 期 金马 节目, 这里 我想 特别强调 的 一点 是, 我们 不 打算 具体 探讨 今年 这 一届 的 获奖 名单, 也 不会 过多 的 去 盘点 历史, 哪些 电影 得奖 了, 哪些 人 得奖 了, 创造 了 什么 记录, 有什么 遗憾, 哪些 奖 是 靠谱 的, 哪些 奖 是 评 错了, 颁奖典礼 有什么 八卦 这种。 因为 评奖 这件 事情, 全世界 都 一样的, 始终 有 很强 的 偶然 因素。 而且 金马 还是 一种 小 评审团 的 制度, 所以 就 更加 不可避免 了。 我们 这 期 节目 主要 关心 两件 事情, 第一件 是 金马 自身 的 60年 的 历史 发展, 它 从 制度 上 有什么 变化, 他 为什么 形成了 今天 这样的 制度? 这里 包括 金马 执委会 的 运作 机制, 还有 金马 的 评审团 制度, 这种 制度 的 利弊 是什么?

为什么 侯孝贤 会 说出 那 句 名言, 金马奖 恨 我, 我 恨 金马奖。 为什么 杨德昌 退出 金马奖, 主办方 打电话 提醒 他 报名, 他 故意 不报? 为什么 蔡文 亮 多次 宣布 再也 不 参加 金马奖 了, 还 被 金马奖 处罚 过三年 不准 报名? 这是 一件 事情。

还有 一件 事情 是, 金马奖 从来不 是一个 简单 的、 纯粹 的 电影 奖, 它 一直 是在 多种 政治 因素 的 合力 下 生存。 这个 政治 因素 包括 岛内 的, 也 包括 大陆 的。 金马 自己的 宗旨 呢, 是要 摆脱 政治 力量 的 干涉, 但是 呢, 无时无刻 还是 要 受到 政治 因素 的 干扰 塑造。 为什么 台湾 总是 有 一些 官员 喊话 要 停办 金马奖? 蓝绿 双方 对 金马奖 的 态度 是 截然不同 的。 为什么 大陆 一会儿 参加, 一会儿 又不 参加了? 这些 问题 我们 都会 讨论。

再 往回 看 的话, 金马奖 在 1978年 以前 是 国民党 政治宣传 的 工具。 之后 新闻局 局长 宋楚瑜 改革 学习 奥斯卡, 专业化、 艺术化、 标准化、 国际化, 他 提出了 很多 口号, 在 之后 80年代 官民 合办, 到了 1990年 之后, 有 大导演 李行 来 主持 大局, 主持 这个 金马 执委会。 进入 了 纯粹 的 民办 的 时期。 这个 时期 同时 也 赶上 了 台湾 的 解严, 冷战 的 结束, 两岸 开启 越来越 频繁 的 交流。 这样 一个 大时代 的 大背景, 两岸三地 都有 很多人 产生 过 一个梦想, 就是 建立 一个 华语 电影 共同体。 而 金马奖 在 这个 后面 的 各种 变化, 正好 是 这种 建立 华语 电影 共同体 努力 的 一种 集中体现。 大陆 电影 参加 金马奖, 从 一开始 的 地下 电影 到 后来 的 合拍片, 再到 后来 的 大陆 独资 电影 也可以 参赛, 再 后来 是 不 允许 参赛, 最后 又 回到 独立 电影、 地下 电影 参赛 的 情况。 那 华语 电影 共同体 产生 整合 这样 一个梦想 是不是 注定 还是 失败 了 呢?

所以 围绕 金马奖 有 非常 多 的 问题是 值得 聊 的。 我 和 老马 准备 这个 话题 也 下了 非常 大 的 功夫。 我们 不仅 查过 了 所有 台湾 的 研究者 写 的 相关 的 论文 和 专著, 当然 这方面 也 不是 很多。 我们 还 查 了 宋楚瑜 和 李行 的 传记, 因为 这 两个人 是 金马 历史上 影响 最大 的 两个人。

我们 还 查 了 行政院 编 的 关于 两岸 交流 的 官方 报道, 还 查过 从 60年代 至今 台湾 电影 每 一年 的 年检, 还有 立法院、 文化部 新闻局、 台湾 的 资料馆 这些 相关 的 机构 公开的 一些 档案。 比方说 在 立法院 的 档案 里面, 就有 立委 和 新闻局 局长 关于 金马奖 的 定位 和 存 费 的 吵架。 非常 有意思, 能够 体现 台湾 政治 跟 文化 之间 的 那种 角力。 我们在 节目 当中 都会 非常 详细 的 讨论 的。 反正 我们 争取 尽快 把 这 期 节目 做出来, 我们 可以 保证 肯定 不会 让 大家 失望。 好, 这 期 预告 的 节目 就 到 这里 了, 我们 长 节目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