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57.伊斯特伍德从此谢幕?

57.伊斯特伍德从此谢幕?

2024/12/28
logo of podcast 电影巨辩5min

电影巨辩5min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主持人
专注于电动车和能源领域的播客主持人和内容创作者。
Topics
主持人: 伊斯特伍德后期的电影作品,例如《二号陪审员》,可以被解读为不同价值观和观念的对抗。影片中展现了普通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面临道德困境,以及制度的可靠性问题。 影片中陪审员们各自的背景和生活经历影响着他们对案件的判断,体现了价值观的冲突。同时,影片也探讨了为了正义是否应该牺牲个人生活,以及制度能否真正实现正义等问题,引发观众对理性与感性、个人与社会责任的思考。 伊斯特伍德关注“善的平庸性”,探讨普通人因麻木的日常生活对正义和秩序造成的危害。他通过电影展现了个人在面对社会不公正时的无力感和妥协,以及制度的缺陷和局限性。 伊斯特伍德并非纯粹的保守主义者,他的政治立场较为独立。他既批评过两党的政治极端化,也表达过对政治正确的质疑,认为其限制了言论自由。但同时,他在某些问题上又与传统保守主义相悖,例如对安乐死的态度。 伊斯特伍德的电影中贯穿始终的是个人主义和个人责任的主题。他强调个人应该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问题,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他的作品中也经常出现对宗教信仰和社会规范的质疑,以及对复仇这一主题的复杂探讨。 伊斯特伍德早期电影中的复仇较为简单直接,而后期则更加复杂,加入了对暴力和复仇后果的反思,最终走向对爱与牺牲的肯定。 伊斯特伍德漫长的电影生涯得益于他身兼数职、成本控制、爆款电影的出现,以及他的电影作品与美国社会基本问题的关联,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怀旧情怀。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二号陪审员》被认为是伊斯特伍德的最后一部导演作品?

据传伊斯特伍德在拍摄完《二号陪审员》后将会退休,因此这部电影被认为可能是他的最后一部导演作品。然而,伊斯特伍德并未明确确认这一消息,未来他仍有可能继续拍摄。

《二号陪审员》中伊斯特伍德如何处理价值观的对抗?

《二号陪审员》通过陪审团成员的背景和经历,展现了不同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伊斯特伍德将每个角色塑造成真实的普通人,他们的判断受到个人经验和背景的影响,体现了实质正义与制度正义的对抗。

伊斯特伍德在电影中如何表现‘善的平庸性’?

伊斯特伍德通过塑造‘平庸的好人’角色,探讨了日常生活中缺乏反思的善对正义的危害。例如,《二号陪审员》中的男主角追求中产幸福生活,却因此漠视法庭上的不公正,体现了平庸的善对秩序的潜在破坏。

伊斯特伍德如何看待制度的可靠性?

伊斯特伍德对制度的可靠性持怀疑态度,认为法律和官僚机构往往无法有效解决问题。例如,在《荒野浪子》和《肮脏的哈利》中,他批评了法律和官僚主义的局限性,强调个人勇气和道德判断的重要性。

伊斯特伍德的政治立场是什么?

伊斯特伍德被认为是铁杆保守主义者,支持共和党并多次参加共和党政治集会。然而,他自称是独立人士,曾支持过民主党候选人,并批评两党的政治极端化。他的政治立场受到水门事件的影响,对政治家持怀疑态度。

伊斯特伍德在电影中如何表现个人主义?

伊斯特伍德强调个人责任和自力更生,他的电影常塑造独立个体,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而非依赖政府或社会。例如,《老爷车》和《骡子》中的主角都体现了个人选择和责任的主题。

伊斯特伍德如何看待政治正确?

伊斯特伍德反对政治正确,认为其限制了言论自由。他在多次访谈中质疑政治正确,认为表达观点不应被过度限制,这是典型的保守主义价值观。

伊斯特伍德在电影中如何处理复仇主题?

伊斯特伍德对复仇主题的处理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早期电影如《镖客三部曲》中复仇直接而暴力,后期作品如《不可饶恕》和《神秘河》则反思复仇的道德困境和局限性,认为复仇无法解决问题,反而带来悲剧。

伊斯特伍德为何能保持如此漫长的电影生涯?

伊斯特伍德的长寿电影生涯得益于他对作品的完全控制权、低成本制作策略以及时不时的票房爆款。他身兼导演、制片人和演员,与华纳长期合作,控制成本在3000万到5000万美元之间,并每隔几年推出大爆款电影,如《老爷车》和《美国狙击手》。

伊斯特伍德在中国观众中的受欢迎程度如何?

伊斯特伍德在中国观众中颇受欢迎,尤其是在男性影迷中。豆瓣上他的电影评分人数和分值较高,可能因为其电影中的价值观与中国观众的认同感较强。

Chapters
本章节分析了伊斯特伍德电影《二号陪审员》中体现的价值观对抗,探讨了善的平庸性以及制度的可靠性等问题。影片通过陪审员们各自不同的生活背景和价值观,展现了在追求正义的过程中,个体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冲突。
  • 《二号陪审员》中体现的价值观对抗
  • 善的平庸性与恶的平庸性
  • 制度的可靠性
  • 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冲突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很久没有在这个地方更新了因为精力是主要被长节目占据了包括付费专辑为了华语电影之前我们做了中国电影的改革开放史做了 97 以来的香港电影还有杨德昌和贾长科的专题

今天这里是想简单地来聊一下伊斯特伍德前不久刚刚看了他的最后一部作品《二号陪审员》据说这个是他的最后一部导演作品但是这个都不一定的说不定他后面还在拍都有可能我就想比较散漫地随便地聊一下这部电影和伊斯特伍德这一期节目也会比较凌乱吧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

《二号陪审员》这部电影就像伊斯特伍德的大多数电影一样尤其是他后期的电影可以抽象成一些观念之间的交锋价值观之间的对抗所以我说伊斯特伍德他是一个一以贯之的动作片导演

早期是拍身体动作,拍警匪片、西部片、真枪实弹的打架后期的大部分电影,它处理的是人的内心各种道德理念、政治观念、宗教观念、冲突、煎熬这些内心的冲突或者不同的人因为秉持不同的观念发生了矛盾,在驱动人的行动

二号陪审员里面就涉及到好几组这样的对抗已经有评论说了,这个是一部反神二怒汉一方面是他的陪审员的人员构成电影是突出他们每个人都是普通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他们虽然来干这份陪审团的工作但是还是想着家里的事情都想早点干完这份工作,回去做自己家里的事

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专业背景他们对这个案件的认知也受到了自己背景的影响伊斯特伍德是尽可能把每个人都塑造成一个真实的人他们是在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背景来做有罪无罪的判断他们也会动摇会随时改变自己的看法都是普通人

电影里面还有一组对抗是我们是不是要为了所谓的正义和真相要破坏一个好人的生活和家庭而释放一个前科累累的坏人这个就关系到实质正义的意义就是一个制度终究是要让好人好报恶人恶报嘛那是不是应该我们就不揭发男主角撞死了人呢

这是电影提出的一个思考,当然这件事从观众的理性来说,观众知道是应该要追求真相的,但是从感情上我们会同情男主角,就是达到了一个让观众的内心理性和感性去拉扯的这样一个效果。还有一种对抗关系,是发生在男主角的内心,男主角这个人挺有意思的,这个人是不是好人呢?他肯定是。

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好人也就是说他是一个平庸的好人这里可以提出一个概念就是平庸的善或者叫善的平庸性它是跟汉纳·阿伦特提出的恶的平庸性相呼应的这个概念是伊斯特伍德长期以来都关注的一个电影主题他特别关注的就是普通人因为陷入到了平凡

和缺乏反思的日常生活当中这种状态对真正的正义会带来什么危害或者是带来秩序的破坏他以前的很多电影都是关于这一点的比如说我们举个例子《狼桥一梦》讲的就是麦迪逊那个地方的老百姓他们是通过流言蜚语是通过一些闲话来维持那个地方的社会秩序的这个就是一种平庸的日常

而且家人在生活当中也表现得很麻木对女主角的一些精神需要是漠视的她的丈夫好像是爱她的但是就并没有任何的兴趣去了解妻子的情绪上的敏感变化情绪上的波动这种日常生活的平庸性是女主角寻求恋爱的一个动机

还有老爷车也是这样的类似的情况男主角对于教会对于家庭非常的厌恶因为他们对于生活和死亡的理解也是属于层次烂掉的跟他自己经历过的战争经历他是朝鲜战争的老兵就有一个很强的对比这部二号陪审员说的就是男主角对于那样一种标准的中产幸福生活的向往有一个好妻子

大家一起养育一个孩子他的这种追求这种状态就会让他漠视法庭上发生的真正的不公正伊斯特伍德他处理的比较好的是他没有用脸谱化的政协对立来处理这个男主角还有那个检察官这个片子啊

一不小心就容易掉到有几种年谱化的二元对立的陷阱里面一种就是把检察官写成坏人他为了选举成功可能是明知道案子有问题他也要给无辜的人定罪还有是把男主角写成好人在他的奋勇抗争之下来最后帮助无辜的人脱罪了但是这个电影并没有这样拍

另外一种陷阱是把男主角写成一个坏人他在陪审团里面刻意的误导大家但是这部片都没有他是把男主角塑造成了一个有限的好人他一开始是真心帮助被告脱罪的但是这个帮助也有一个限度就是他不能出卖自己不能损害他自己的生活一旦当他发现这两者不能兼得的时候他就退缩回来了

不过伊斯特伍德是留下了很多开放的线索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其实没有任何人看到男主角的车真的把受害人撞死了他的主观视角是没有给到这样的镜头的也没有客观视角明确地呈现这样一个画面所以这件事只是存在于想象和概念当中是不是他真的就撞死了还不一定

最后检察官上门这个时候电影也结束了案件后续怎么走向也是开放的因为重点也不在这里还有这个电影里面呢多次给到了法院门口那个正义女神的雕像含义应该说是非常明显的

这个也是伊斯特武的一个长期的主题,就是制度是不是真的可靠法律其实是不够的他早年拍过一个西部片叫《荒野浪子》里面的小镇居民就对法律、对秩序有一种很盲目的信任他那个电影就是小说,仅仅依靠法律制度是不够的还需要个人的勇气和道德判断

伊斯特伍德也喜欢批评官僚主义批评官僚机构他另外有一部早期的电影《肮脏的哈利》这个就是讲官僚制度没有办法有效地惩罚罪犯了伊斯特伍德有一句名言说如果你必须填 15 份报告那么罪犯就有时间在你写报告的时候他再犯下另一项罪行

一般大家在提到伊斯特伍德的时候会有一个标签式的印象认为他是一个铁杆的保守主义者他支持特朗普嘛他也多次参加过共和党的政治集会他以前支持过罗姆尼但是伊斯特伍德其实不承认自己只支持共和党他说自己是独立人士他在加州也支持过民主党他说要看具体的人是谁也要看具体的问题是什么

他也批评过两党的政治极端化他不是百分之百赞成所有的保守主义立场的他说过他的这种政治立场跟水门事件有关系在水门事件之前他是支持尼克松的尼克松 1968 年竞选总统的时候伊斯特伍德是公开站台的他和那个大海报贴在那个地方跟那个 NBA 的张伯伦一起

但是发生了水门事件伊斯特伍德也和大多数的美国人一样对政治感到一定的幻灭就再也不相信政治家了

话说回来伊斯特伍德说他两党都支持过但肯定在 95%的情况下他是支持共和党的他支持里根嘛还有老布什竞选的时候还考虑过找他来当副总统就是 1988 年的时候之前伊斯特伍德在一个什么地方当过好像是当过市长所以他是有一点点从政的经历的

伊斯特伍德的保守主义倾向体现在很多方面他塑造安纳纳哈利里面的这个主角在 70 年代的好人物非常的另类

虽然他也是怀疑法律,怀疑体制跟 70 年代的西皮斯电影好像有一点相似但是伊斯特伍德主要是想强调个人的责任是一切的基础他特别强调这种个人主义还有人的自力更生他的电影总是喜欢塑造一些独立的个体要靠自己的力量而不是依靠政府或者社会要自己来解决他遇到的问题

他还反对政治正确这个在很多访谈里面他都质疑过政治正确就非常多了他说人表达自己观点的时候不应该被一些框框给过度的限制住了他就认为政治正确是对言论自由的限制这个是典型的保守主义价值观了

有一部特别明显的表达他的价值观的电影就是《老爷车》男主角是一个退伍老兵了是对现代的社会很不满他就是用自己的方式来维护社区的价值另外后来有一部《骡子》讲贩毒的那个也是强调个人选择个人责任不管你是贩毒也好还是干了什么其他的事情人嘛就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

這個就是他特別強調的個人主義和責任的主題不過伊斯特伍德也在某些方面吧和傳統的保守主義是違背的比如說安樂死這個話題保守主義者一般是反對安樂死的但是他拍的百萬美元寶貝最後還是選擇了安樂死

不光是这部电影了还有其他的一些电影他有时候也会质疑一下某些传统观念比如说他的西部片就很少有那种传统的完美英雄就像以前的约翰伟恩那种的话这样比起来他是有变化的一方面是好人都有很多缺陷就比如说警察呢不一定遵守法律警察可以用非常规的手段来打击犯罪肮脏的哈利还有另外一部菜鸟拼力打都是这样的

另外一方面是即便是罪犯啊他也不一定是那种刻板印象的罪犯完美的世界就是讲一个罪犯他也有很可爱的一面总而言之就是伊斯特伍德会认为我们相信的社会规范的合理性它是值得怀疑的不一定需要盲目遵守它

然后关于宗教信仰的话他应该也是高度怀疑的他的电影里面经常是讽刺神父或者神职人员宝贝老爷车里面都是这样的还有一部苍白骑士就是一个神秘的传道士这个人他可能不是一个真的传道士他的行为就完全不符合宗教的定义还有神秘和

这部电影里面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无语问苍天的镜头就是在暗示对于上天对于上帝的呼唤然后等到的是上天的沉默可能也是在表达对于神的存在的不确定性还有对于正义的疑问

马特达蒙演的那部《来世》也是对于来世信仰的怀疑他说自己对这个事没有一个明确的判断就是把这个故事讲出来但是还是能够看到他是希望大家去对现实的人生意义更多的关注要投入到现实的行动当中去比如说《来世》里面对于个体来说找到解决痛苦的实际办法就要比追问哪一事更重要

老爷车也是强调行动他自己演的男主角就是通过自我牺牲来保护他的邻居要用实际行动来实践他的道德观这是他一直提倡的一个观念总的来说的话伊斯特伍德的自我界定啊他应该是一个自由意志主义者是强调个人自由和有限政府

对了伊斯特伍德的作品里面还有一个贯穿始终的核心命题就是复仇这个命题在他的电影里面是有一个慢慢的演变过程的早期的动作片的复仇就很简单了干就完了到了后面就比较复杂了会增加一些反思的态度最早的像彪刻三部曲他也是复仇就是直接干

把伤害过自己的伤害过无辜群众的坏人干掉就结束了当然了三部曲他不是导演啊他后来自己拍的荒野浪子就比较明显了这个荒野浪子可能是受到了三部曲的影响有些地方是一样的

还有肮脏的哈利又说到这部电影了他用极端的手段来对付犯罪分子看上去也是有那种复仇的意味的这个阶段的伊斯特伍德他是给复仇行为赋予了比较强的英雄主义色彩慢慢的到后面这个问题就比较复杂了英雄主义色彩也没有了动机啊后果啊行动啊越来越复杂一直都在变化

转折点的话不可饶恕是一个转折点这个电影是完全颠覆了戏部片也包括他自己的戏部片对于复仇这个行为的浪漫化的表现复仇是没意义的暴力会腐蚀人性复仇这个行为呢背后也有两难的道德困境他在讲这个他的这种思想到了后面的神秘和

是表达到了极致《神秘河》这部电影可能拍得没有《不可饶恕》那么好但是对于复仇的表达是要更往前推进一步的就是复仇解决不了真正的问题复仇会带来悲剧带来无法愈合的痛苦和伤害

再往后面到了他 80 岁之后拍的一些作品基本上就不再讲这种单纯的复仇了还是要提一下老爷子他就是最后选择了牺牲自己没有去以暴易暴因为本来我们是期待他用以暴易暴的行为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但是他已经反对这样做了就好像在说真正的英雄就是不应该通过暴力而是通过爱和牺牲来拯救别人

这个是对于暴力这个行为他的最新的看法因为对于暴力的展现如果说他早期电影里面还是有美化的话到了后面他拍了更多的电影了就好像是说暴力有时候会有正当性但是他同时也存在局限性

总的来说他还是反对暴力的最后呢我们说一个就是伊斯特伍德他的电影生涯非常的漫长作为演员他拍了 70 多年电影作为导演大概也有半个世纪之久他的艺术生命非常的长寿这是为什么这个我想到几点啊

他首先是一直都身兼素职他是导演他也是制片人有时候自己也主演他对自己的所有作品都有完全的控制权有最终的剪辑权他跟华纳是长期合作的双方彼此也很信任所以他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营销控制发行当然到了最新的这一部《二号陪审员》华纳跟他的关系就有点变化了

以前不是这样,以前华纳是很支持他的,也给他非常大的自由他自己的公司就在华纳的片场里面办公伊斯特务德是一个非常善于控制成本的人,他从来不拍那种特别贵的电影他的绝大部分电影的成本都是在 3000 万到 5000 万美元之间偶尔超过一点点,好像没有到过 1 亿美元以上,他从来不拍这种超高成本的电影

他的票房是有高有低不一定每部电影都赚钱但是呢每隔几年都会出一个大爆款早年就不说了就看晚年的话《老爷车》《美国狙击手》《萨利机长》《罗子》这都是爆款

所以这种时不时的出现爆款也能够支持他一直这样拍下去总归是有的赚的就算偶尔赔一部也不要紧而且他的电影呢都是跟美国社会的基本问题像种族啊暴力啊犯罪啊

司法呀还有传统道德呀这些有关系这个在美国社会还是有一定的基本盘的中老年观众对他的认知度还是不错的他的电影也是经常能够唤起大众的怀旧情怀对于以前的对于某种传统价值的探讨嘛可能年轻观众没有那么喜欢伊斯特伍德我还有一个发现哈就是中国观众好像还挺偏爱伊斯特伍德的

我们去看豆瓣它的评分的人数还有分值都是比较高的可能是男性影迷对它有价值观比较认同的地方吧那关于伊斯特伍德就随便说到这里吧谢谢大家的收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