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大家好 欢迎收听新一期音业时间 我是易飞这期节目的由头非常特殊因为前不久 忽走忽有博客发了一期节目标题叫做 UFC 政治学白大拿乔罗根与川普互动下的北美综合格斗那期节目里讲了很多特朗普和一些美国的商业明星对于综合格斗的热爱以及在特朗普当选之后一些原来格斗圈的人就开始走上政坛就这样一个趋势
听完觉得特别有意思因为长期以来我个人其实对于格斗和搏击类的运动说实话有一点提不起兴趣但是就那期节目我觉得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或者回应了我对于这个系列运动的一些刻板印象吧
所以我们今天也找来了互走会友那期节目的嘉宾 MMA 也就是综合格斗经纪人汪乐老师来顺着这个话题聊一聊就是像我这样之前对于格斗运动不那么感冒的这些人是怎么看这些运动的以及格斗类运动和 UFC 赛事在中国的一些发展情况那汪乐来跟大家打个招呼吧
大家好,我是汪乐,非常高兴今天能来到以飞的播客来做客我也是上周末刚从悉尼飞回来,这个 UFC 312 的比赛然后借着这个势头加上之前的那期播客咱们聊聊这个 UFC,聊聊 MMA 对
之前那期确实我听的很爽说实话对于一些没听那期节目的朋友们可以先概括一下那期你们聊的一些核心观念比如说综合格斗这项运动在美国的一些人群画像大概是怎么样的
其实那期节目聊 MMA 或者 UFC 的受众群体在美国的人群画像更主要的是结合去年 2024 年的美国的总统大选等于是特朗普阵营一直有一个主力的为他唱票的对象就是 UFC 的总裁白大南所以大家也会
很容易的觉得好像就是在美国这个 UFC 的受众群或者 MMA 的受众群整体是一个特朗普支持者偏特朗普支持者偏右翼的这么一个人群但是根据我自己的观察来看呢确实是就是很大一部分人比如说在总统竞选中大概还是倾向特朗普一点的或者在很多的
观念或者意识形态上还是偏右一点的但我觉得也不能代表就是百分之百全部而且就是说大家往往会把好像我支持特朗普或者偏右一点就把我和所有的右翼的这些特征全都划等号全都挂上勾其实也未必尽然大家可能只是有一项相同的爱好和对运动的审美然后恰好这部分人各方面都走到了一起
对而且我觉得也有可能是就是说特朗普那边的参选的阵营团队更好的利用了 UFC 群体 MMA 首种群体的这种
战斗的这种精神或者这种反抗精神反而为自己包装来唱票来吸引更多的这些群众那其实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例子就是除了特朗普本人之外他对 UFC 对于综合格斗特别感兴趣然后像 Joe Rogan 就是乔罗根美国可能是世界博客界的断档顶流吧他还有扎克伯格这些原来觉得可能跟格斗运动不那么
沾边的人但最近几年都开始对这项运动非常的感兴趣投入了很多然后因为周若根他的节目的画像就是有人说是他的那些 brow 们对就会感觉这个人群画像大家想起来比较鲜明给我们一个这样的印象那是上一期的一个感觉
所以听完那期我也就想了想就是为什么我其实很多人一直给我推荐或者介绍这个运动其实是挺好的但我从小到大对它好像就不是那么的感兴趣对就是我自己感觉从比如说从比赛来讲可能是比如看着太血腥暴力可能其他大部分我们习惯的运动都是在一定规则下进行的一项游戏但是会感觉可能格斗类的
在我的概念里我的刻板印象有点超越游戏的范畴了可能对我觉得你说的对所以这就是其他的体育运动你可以说 play football 嗯
play basketball 但你没有说 play MMA 一说到 MMA 那就是 fight 对吧就是真刀真枪的拳拳道所以我觉得这个运动其实最大的魅力就是真实就影响他的不只是像其他运动里那样比分之类的他更是直接体现到对你的伤害强与弱对因为我觉得这个运动他不是说
咱们设定一个特定的规则谁把一个球扔到一个网里的次数多或者谁把一个球踢到一个门里的次数多而是就是真实的
最丛林法则人类最赤裸裸的博弈的这种一种方式而且它跟其他的格斗还不一样就是其他的格斗多少还有一些相应的规则限制拳击你只能打拳不能踢腿摔跤你只能摔但你不能击打但是 MMA 综合格斗它是完全开放的
规则还有一个点我会感觉可能这几年格斗类项目吧在美国或者全世界越来越受关注也是因为现在大家对强人政治的一种需求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普京普京也练空手道嘛对对就是好像乱世需要强人政治嘛
对我老觉得啊就是对于强者的这种追求或者对于这种强大的这种追求是一个人就是人类骨子里该有的东西包括哪怕就一点点暴力的倾向我觉得这是咱们这个人的 DNA 里的对对我理解就这么说我不知道对不对啊就是我
有时候感觉当你的领导到一定程度之后对这种的需求会减弱一些因为当你很多东西都可以通过秩序和沟通去解决的时候对于力量和强大的这种渴望需要它的时候少了吗
对但是现实世界是尤其最近几年大家越来越需要对我觉得文明或者就是说秩序沟通为什么能够实施这些这些的背后是你有这个强力也对做绝对的保证所以为什么在文明的国家他也要有军队也要有警察也有这些暴力的执法机构所以
所以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最文明的国家所谓的比如说美国那可能也是世界上军费开支最高的国家所以我觉得这个一定是相辅相成的我觉得喜欢看格斗的人不管你是一个真正的从事者比如说有一种人就是我练这个所以我喜欢这个这个很正常
另外一种可能我不练这个但是我也喜欢看这个我觉得多多少少有一点就是因为格斗这种赤裸裸的真刀真枪的格斗是你在看一件你在生活中可能想干但是你不能干的事你内心中这一点点小小的这种暴力这点邪恶但你生活中你是要克制住的在咱们这个社会里但是
这儿有一个空间让你能够看发泄的充分的释放这点东西我觉得就跟咱们看动作片帮派片都是满足你一些你日常不能满足的东西对这也是是什么一输不一赌对吧完全禁止可能也是一种压抑但是通过这些在一定规则下或者一定体系下合理的对抗或者合理的暴力其实也是能帮助人完整一种出口吧对
我身边很多人无论是练拳击或者说参加一些团课打拳打 BC 也都有这样的原因但其实对我来讲可能我就开始接触这些运动就是
团课打 BCA 有过一些但是其实当时我没有感觉到太多的所谓释放解压可能对我来讲还是更偏操课了只是做一个动作因为你对空气挥拳没有反馈嘛嗯对直到后来我是因为有一次我听一个我比较喜欢的体育解说足球解说嗯他说跟足球最接近的一项运动是拳击因为都是基于跑动的对抗运动嗯啊
对然后我去上一节拳击课体验了一下确实打在沙袋上和人拿着护具打在护具上的感觉确实这个反馈会更强烈明显很多对就这是跟你做几个动作或者打空击的感觉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也认识很多朋友他去练拳击课练泰拳课你主要让他打靶一个教练拿着靶让你打靶
他就会觉得很爽嗯那再隐身一步如果比赛里打到人身上也好这种快感嗯确实是无法替代所以包括很多这个 UFC 的选手我也跟他们聊过就是说比赛里一拳嗯把对手击倒嗯就那一瞬间的那种感觉千金难换就是拿什么都换不来就是这么一种感受嗯
我大概能想象虽然我没有真实记达到人生上过上次咱们也聊我们小时候在从事什么运动我感觉我从小大部分尝试的都是一些非接触类的或哪怕足篮球因为我长个比较晚我也是飘在外边投的那种我觉得从小我接受到的一些运动审美包括一些武侠片的影响
都是非接触的就大家很注重技术我们提什么都是技术但对于对抗好像就忽略一些我感觉包括最近我看到一个之前那个新任足协主席上任之后也是提的我们要抓技术对但技术也对但是我觉得我们接受到的很多运动的观念就是在把运动技术化
我觉得对我影响很大我觉得这是不是咱往深了说跟咱们中国人或者东方的这种审美也有点关系咱们还是比较喜欢细腻飘逸这种先锋道骨这种东西包括你看
打篮球这些 NBA 球星在中国比较火的像什么科比都是外线球员外线球员比较瘦动作非常灵动飘逸的喜欢他们的人要比詹姆斯这种但是詹姆斯本身也很多这种硬钢型的可能要多一点包括那会儿小时候看足球都觉得说这个球员踢的特别潇洒特别飘逸这是好觉得那种
硬拼硬刚的那种好像觉得就层次上至少在中国来说球迷会少一些会差一点对但是我觉得相对来说可能西方尤其是美国他们更追求的是这种硬碰硬的东西而且这也有可能是其实认知上的一个谬误吧就觉得
这些飘逸灵动好像是你直接就能够做到的可能我不知道大家是不是受这些武侠小说的影响其实这个真的是就最高境界里的最高境界你没有人能够一上来就做到这些您必须是
小说里惊醒经过十年深深苦练成了一个大侠但是您得先有那十年深深苦练包括咱就说前不久刚刚在这个悉尼 UFC312 悉尼战这个成功未免的张伟丽他现在打法大家都说像水一样就各种以柔克刚就是随心所欲以柔克刚是我们各种武侠片里所追求的至高境界对吧但是
张伟丽我觉得她之所以能以柔克刚前提是她也能刚她是经过多少年你看张伟丽她绝对不会忽略任何的力量训练她要真跟人刚起来我觉得也没有人能够敌得过她所以就说所谓这种以柔克刚这些飘逸都是最最后金字台阶上这些其他的所有这些东西
力量硬碰硬流血流汗这些看上去不那么美好的东西累积堆积起来的其实我是河北人我们那儿就是太极拳非常的盛行我印象中我小学初中高中体育课上都教过太极拳就是在体育课上就显得很违和虽然太极拳当然也是武术和运动的一部分但是
体育课上大家一直接触的是一种无接触的操练一些把式的就会感觉好像运动所追求的我们从小感受到的是这种不需要强大的对抗力量就能实现的东西造成这样一种观感但是我也是到后来参加的运动越来越多之后最初会渐渐发现哪怕在一些球类足篮球对抗和身体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甚至是相当重要的对我觉得
可能咱们小时候这些体育课或者什么的这种教的这些就是太极拳就这种
让人觉得好像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人怎么的我觉得这可能是对武术或者格斗最大的一个舞蹈吧因为大哥这是你在跟人打架呀这绝对得是硬碰硬为基础的然后你再说怎么着包括你说这些球类运动你打的再说艺术化再飘逸您的基本的身体素质是基础对那你最早是怎么接触这种格斗类运动其实我
2010 年第一次接触就是格斗运动就是练泰拳就之前我也是就跟咱们很多就是国内长大的咱们普通孩子一样喜欢体育什么看个足球啊篮球啊这都没问题但呢对格斗类运动没有什么太多的兴趣我也从来没有说关注过什么拳击啊或者国内的这些自由搏击啊都没有就压根脑子里就没这事嗯
然后有一天我从这个我一直健身的健身房出来突然看见隔壁间开了一个叫泰拳我当时其实对这运动一点也不了解到现在也是个谜我不知道为什么可能就是老天爷推了我一把当时就自己就想进去看看
然后我一进去呢然后这个店里的老板自然给我介绍一番了他介绍完了就说这个待会有事嘛正好我们现在这也没有会员在训练说我们这有教练在这没事呢你体验一下免费给你拿那把你免费体验一下然后那教练还是个泰国教练就带着我一练结果这一拿把一打就跟咱们刚才说的那似的一下就觉着嘿
就是它了这运动过瘾有意思然后自此踏上了这条不归路那个爽点是不是可能也是接近我刚才说的那种击打过后的反馈对就是那种快感你就觉得这东西
就是我自己以前啊还挺喜欢比如说摇滚乐呀这些东西嗯我也喜欢当时你一打这个你就觉得这太摇滚了这太带劲了你就觉得其他那些都不是这个来的过瘾来的真实
所以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有意思的事就是你看很多这个人群呀是重叠的就是确实很多喜欢格斗的人他也喜欢摇滚乐也喜欢什么极限运动冒险刺激真实的东西对从赞助商也能看出来对很多格斗比赛的赞助商跟极限运动包括跟一些在音乐节能看到的是比较重合的对比如一些什么功能饮料的这些品牌啊对
然后呢等到 16 年的时候我当时从北京搬到上海那个时候上海还没有太多的这种好的什么拳馆呀什么的然后正好我在上海也认识几个朋友小伙伴他们也练我们就一起开了个拳馆对 太拳馆后来也慢慢接触到了一些选手啊包括一些赛事啊什么的
关注 UFC 的观众可能知道 2017 年 11 月的时候 UFC 第一次在中国大陆就是在上海办了 UFC 的赛事中国赛对中国赛那么 17 年初的时候
为了筹备这场比赛 UFC 呢当时需要更多的中国选手因为当时中国选手还比较少可能也就李景亮啊这些所以呢当时选了十个国内最顶尖最有潜力的 UFC 选手给他们送到美国
新墨西哥州阿尔伯克基的 JW 拳馆阿尔伯克基是那个军兵毒师的那家对对对就是他们那个地儿那有一个非常著名的 MMA 格斗馆叫 JW 六个月然后完了之后呢这个 UFC 再来评估他们的表现决定签哪些人当时这些人里啊现在咱们大家在 UFC 里能看到的包括宋亚东阿拉腾黑利宋克南
之前也打过 UFC 的刘平元胡耀宗严启慧苏木达尔基易渣应该都在我呢是当时的翻译因为这些选手都不太会英语所以我是当时这个项目他们叫英才计划的翻译
就在这期间呢我就发现就咱们这个运动跟比如说外国或者跟美国的这个差距除了说竞技水平上的可能选手的训练呀技术上可能会有一些差距之外在场外的东西
也有一些差距就比如说赛事包括经纪人就是如何做一名职业的运动员对尤其职业这个字我觉得在很多运动里中国选手都是值得去再重新审视职业这两个字对包括我举个例子就是当时那段时间我们也看过当地一些小的本地的 MMA 比赛就是你可以说那个比赛
除了他的竞技水平和比赛规模跟 UFC 不一样之外其他的各种环节跟 UFC 都是一样的你比赛要签合同然后赛前要体检然后要受到竞技委员会的监督等等一系列的事儿
这一套完备的这些程序流程可能在咱们国内几乎是没有的选手也有经纪人帮助他们来谈合同然后也要做一些场外的商业的推广等等这些事我说这些事好像也需要有人来做有人来学习这些东西
这个项目完了之后我就想我也得去学学那要学这个就去哪呢我觉得那肯定这个运动发展的最成熟的还是美国那要怎么去美国呢那比较可行的方法就是去上学对吧这个是那要不然咱也怎么去怎么能比较长期的待在那学这些东西等于当时又都离开学校多少年了又重新报起这英语书什么托福 GIE 就开始准备考试
最后等于我是上了一个俄勒冈大学体育商业方向的 MBA 俄勒冈也是算是体育的强校吧耐克的创始人菲尔耐特是他们那儿的耐克有个跑步训练计划还叫俄勒冈计划对 后来去了之后老开玩笑说俄勒冈大学 University of Oregon 其实是 University of Nike 是的
等于上了两年然后这期间呢就联系到我之前在美国工作的一家经纪公司他们当时等于签了几个中国选手有李景亮有严小南然后正好赶上了我跟他们俩本身之前就认识所以我就在美国这段期间就开始
给这个经纪公司工作等于开启了这个经纪人的职业吧这么长时间你会觉得比如说当时在中国 UFC 可能知名度还没有现在这么高当时格斗运动在中国的这些粉丝大概是什么样的人群包括到现在有什么变化吗我觉得咱们可以以就好比说以 17 年这个为一个节点分节点吧 OK
比较早期的关注 UFC 或者关注 MMA 的受众人群我觉得大体分为两波就比较极端的两波一种可能就是自己接触国外的一些事物或者比如说出过国或者留过学校接触到过这些在国外看过 UFC 比赛或者自己真正的练过一些柔术或者这些格斗项目他会喜欢这个海派对可以说一派叫海派
另外一派呢就是可能一直以来比较关注这些什么传统武术啊或者这些国内一些其他的什么散打呀自由搏击呀这些赛事就转化过来的然后就这一批人其实我也接触过很多他们有时候
往往就只关注这些项目他们笼统意义上也算不上体育迷就是他们也并不是说像现在咱们不是很多人我既喜欢足球也喜欢篮球也喜欢 MMA 也不是他们就就只喜欢这个看这个打的这些东西我觉得这是两部分比较主要的人群在相对比较早期嗯
但我觉得随着这个 17 年之后 UFC 开始进入中国然后有越来越多的中国选手开始进入到 UFC 那我觉得这项运动开始得到了更大规模的普及就大家也相对越来越了解在那一时期我觉得 16 年 17 年国内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赛事什么自由搏击啊 MMA 的都有
我觉得随着这些发展吧然后国内这些格斗馆开的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练这个我觉得这个开始慢慢的产生出一部分相对比较忠实的观众然后我觉得另外一个分水岭就是
2019 年 UFC 深圳战队张伟利夺冠那也是一个巨大的里程碑就整个中国突然出了一个 UFC 的冠军那就完全破圈了就更多的人认识到有这么一项运动我们从体育角度理解的话就是流降时刻
刘翔时刻李娜时刻周星文时刻天神下凡然后让原本在中国没有达到那么高普及度的一项运动突然被大家熟知了对总于你有了一个自己的姚明而且我还真觉得就是说张伟丽 19 年夺冠天时地利人和再加上她本身这个人又是一个女性一个女孩真的是帮助这项运动更大的扩展因为我觉得
如果咱假设说当时夺冠的是一个男选手有可能反而会让大家还停留在对这个格斗运动的一个刻板印象里就是打这个运动的可能还都是这些五大三粗的老爷们可能受关注的还是仅仅是之前已经关注的这些人圈外的人女性们不太会引起共鸣但是因为张伟丽的出现
除了他自己是第一个冠军之外他本身是一个女性的身份再加上他有自己的故事就很亲民的一套故事自己之前的种种经历会让更多的人受到感触
我会觉得张伟丽的出现直接把格斗之项运动的形象给扭转了对他给的一种新鲜感如果还是男选手的话大家会觉得一个壮汉得了那个低压力项目的冠军没有什么也没什么很正常但是张伟丽出现
他呈现了一个女选手能够想象到最极致的这种力量感我觉得他承载了超乎于击打之外的很多东西对所以我觉得尽管他们现在很多人老说伟丽当年夺冠已经火成这样你想象一下如果 UFC 出了一个男子冠军会有多轰动多火其实我还真想了一下如果这反过来当时这第一个冠军是男选手就是未必能有这么火这么破圈反过来
先是伟丽夺冠一个女选手夺冠整个把这个圈给破开了如果未来比如再有一个男选手那可能就是加成效应的轰动因为我经历过太多次有时候人问我就是我跟很多朋友聊天就完全不是这行业的说你说你现在干嘛呢我说我是做经纪人做 MMA 的经纪人 MMA 是什么呀我说你知道 UFC 吗不知道
那你知道张伟丽是谁吗哦行那我知道我知道你说的是什么了对对所以就是他的这个个人就起到的这个作用还是不可估量的嗯我会猜想因为之前你说我们提到那期节目就是美国那边他有一个非常鲜明的人群的政治倾向的画像但是在中国可能首先没有这方面的可能原来就觉得他是两极一个是刚才说的海派一个是传统格斗类的那种粉丝但现在
是不是会有更多人把它当成一种普通的运动来看了对我觉得现在就是越来越多的人把它当成一项运动就是跟足球篮球跟我们每天看 NBA 看英超是一样的这个运动我觉得
包括在国外在美国的也是一个趋势吧我记得前一阵白大拿也接受一个采访说过这个事说 UFC 现在在这个 MMA 领域算是鹤立鸡群所以说那你觉得你的竞争对手是谁你是不是没有竞争对手白大拿说不是说我的竞争对手
是 NFL 是 NBA 是每周末在电影院里上映的电影就是我要跟他们竞争来把这些人在每周六的晚上拉过来让他们去来看我的这个 UFC 的比赛所以就是说 UFC 现在也慢慢的转型成一项正常的体育运动要跟其他这些主流的运动去竞争对我觉得这是应该的不然的话如果纯态格斗它
他的这个老粉丝群体还是不够大的当他变成一项体育或者用美国人的说法变成一项娱乐之后这才是更大的一个方向但如果从运动角度的话我很长一段时间对于 UFC 格斗比赛有一个觉得很奇怪的点就是
比如张伟霖这个冠军他怎么觉得因为他一年好像只打几场比赛他没有一个像其他很清晰的一个联盟多少支球队怎么晋升这样一个赛制我一直觉得很奇怪对这就是 UFC 赛制的跟其他联赛一个不同处就说首先是 UFC 比赛怎么来安排就是 UFC 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工作叫做配对师
配对师的工作就是来安排每场比赛谁跟谁打谁跟谁打那么呢 UFC 目前有 600 多名选手将近 700 名然后划分为 11 个级别女子三个男子八个然后呢总共有两个配对师然后他们俩的工作两个配对师这么少对然后他们俩的工作就是每天看谁跟谁打谁跟谁打安排比赛然后他们基本上安排比赛的原则就是要
促成一对打上去非常好看的比赛那么每个进入 UFC 的选手参加 UFC 比赛打过几场之后呢如果你取得的成绩比较好你就有可能进入排名 UFC 每个级别它有一个前 15 的排名对后面的没有排名但是前 15 都会有排名然后你进入排名之后你就有可能一步一步往上升最终拿到冠军挑战权
冠军挑战权意思是相当于决赛吗比如说冠军挑战赛不是就是基本上 UFC 的每场的数字赛里都会有一场冠军战但是这个冠军战并不是一定说比如说你今天夺了冠然后下一次你要有多长时间来夺冠不是有一个确定日期的所以 UFC 比赛的安排其实很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就是说你怎么来促成一场比赛你像比如说这次
张伟丽赛后采访也说了说可能这次夺完冠之后呢她想升重到上一个量级就她现在是女子草量级嘛 115 磅 52 公斤最轻的一个对然后她想升重到女子营量级就是 125 磅 57 公斤去挑战那个冠军蛇斧型科但是就是说最终这场比赛什么时候打能不能促成嗯
也要看双方什么时间合适然后 UFC 觉得什么时间合适就是很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这么一个事那比如说张磊立如果想升到这个级别他就直接能挑战这个级别的冠军并且如果他赢了他就是冠军了对所以呢这个就是说 UFC 这项运动的或者说这个赛事的一个特殊性就是说只要这场比赛在观众眼里有吸引力是大家愿意看的嗯
我们就可以促成他就可以让他发声不是说你一定要排名第二的才必须要打第一然后只有排名第一才能打冠军不是的就是我们原来认知里的体育赛事就比如说一种淘汰赛一种联赛淘汰赛 32 进 1616 进 88 进 4 然后半决赛决赛但 UFC 不是这样的然后他也不是一个纯靠联赛排名比如我 10 胜 1 负就是比 9 胜 2 负的排名高不是
这个很有意思所以就是配对师包括白大拿就他们的这个作用很关键就是怎么能弄出一场大家都想看大家都期待的比赛大家并不一定非就想看排第二的打第一就这种其实排名并不是那么重要关键是噱头就是大家最想看的最认可的对最能卖出票的这场比赛的胜者对大家最期待的对哇
就是说一场 UFC 的比赛 UFC 追求的就是既叫好也叫做就必须得能卖出票去嘛然后白大拿经常说我的工作就是安排出一场比赛让你们都想看然后最后发生的结果与你们预期的都相反赛前最期待赛后最意外这个比赛真的是有意思那我就甚至觉得
其实就完这个我觉得 UFC 比赛跟原来我们认知里的很多体育比赛都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一个是这个另外一个让我觉得让我看它有一点门槛的就是它在比赛转播的时候不会实时显示比分牌之类的东西对就是其他任何一项运动基本上我哪怕我刚打开电视比赛已经开始了我能看清谁领先谁落后局势大概什么样的但 UFC 我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小的观赛障碍你觉得从比赛设置方的角度是怎么理解这种其实 UFC 的裁判一直以来都是饱受大家的诟病就是说他这个打分经常是让大家觉得大家就流传着一句话就是千万不要把比赛交到裁判手里就是能终结对手一定要终结首先 UFC 的裁判打分的规则它不是那么百分之百的
非黑即白很明确首先对于每回合什么叫赢的这个判断的标准按照规则第一点是给对手带来的杀伤性 damage 就比如说你击打的杀伤或者你在比赛中对对手有缠斗当中降伏的尝试第二点是你对比赛的主导性或者压迫性
比如说谁在主导这个比赛的走向谁压着谁打三一点就是控制时间比如说两个人在龙边缠斗或者地面缠斗的时候谁在上位或者主动的优势位置的时间长首先呢有时候大家会很容易混淆的一点就是说觉得这三项是并列的比如说一个选手在地面压制的时间长大家就觉得他可能赢了这个比赛但其实不是这样的
这三项是有递进关系的首先考虑的是杀伤是有效的击打其次是压迫和主导性最后才是控制举个例子比喻吧就相当于足球里的控球时间并不是说你控球率 80%你就赢这个比赛你还是要得分进球明白二一个杀伤很难量化对这是一个很难量化的东西所以
怎么样谁对谁杀伤的更多你是看数目还是看肢体的反应这就有时候会有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有时候你看一些争议判罚出现的时候有些选手会鸣不平拿出那个赛后的数据来看说啊我击打对手的次数可能比对手多了一倍为什么还判我输
但是有可能在裁判的眼里就是你打他十拳他没反应帮他打你一拳你头部发生位移或者身体有一些肢体的反应肢体语言觉得你疼了那裁判可能就把优势给到对方所以这个也是很模糊的一点而且为什么要有三个裁判坐在这八角龙边嗯
而且有时候你看裁判给出的打分完全是相反的经常发生这种状况这一回合坐这儿这个裁判觉得红方赢了坐那儿那个裁判觉得蓝方赢了就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就是两个人看的角度不一样比如说我这个裁判我坐在这儿然后现在两个选手在我面前一个背靠着我然后另外一个面冲着这个选手在打可能这个选手都防住了
但是我在这因为我看着他背面我看不见所以我觉得进攻一方全都打着了所以我可能把优势给到进攻方但是坐在我对面那个裁判他可能看出来了虽然进攻方在一直打但是对手都防住了没有太大的杀伤对所以没有算有效下生所以他可能就不把这个优势算进去所以这就导致为什么双方裁判打分会有分歧所以包括我跟好多教练也聊过就是他们有时候在现场比赛看
就是这场比赛哎我们没输啊怎么回事然后但是等回去一看录像哦发现就是还是不一样跟你现场看的这个角度还是不一样所以就是说这个 UFC 的裁判确实是肯定饱受争议了饱受争议就跟连白蛋拿有时候都说这操这他们这我没办法这这些裁判太太无语了嗯哦所以大家都追求 KO 吗对 KO 是最保险的就是大家都说千万不要把比赛留到裁判手里嗯
确实这个比赛跟很多体育运动有一定的差异对所以但是相对来说我觉得还是更加直观一点就是说毕竟你能看到就是拳拳到时候就打着了那肯定就算是占优势就是大家观赏的门槛我觉得相对于其他运动还是稍微低一点的
然后我也感觉就整个这比赛给人一种丛林法则的感觉无论是赛程设置还是在比赛现场所展示的我印象中他的奖金之类的是
胜者和输者相差很多的而且他不像比如像 NBA 吧举例子靠下游的俱乐部球队还可以摆烂还可以留在这个联盟里这个球队会有一直的支持者会有一直的这种票房在但是感觉 UFC 是一个接近于赢家通吃的
对赢家通吃优胜劣汰强者生存就是首先 UFC 跟选手他不是像比如说 NBA 啊球队跟队员是雇佣关系他其实是合同关系就我只是给你一份合同里头可能有四场比赛六场比赛就你就给我打比赛就完了其他的
我不会每月给你发工资你只有打比赛才有钱赚另外呢 UFC 的这个薪资结构是出场费加获胜奖金基本上是一半一半好比说一个选手的出场费咱就说是五万美金然后他的获胜奖金呢就也是五万美金所以说如果你打这场比赛你赢了你就能拿十万输了
您就只能拿一半就是五万美金而且很多人很多选手在刚刚进入 UFC 的时候他的第一份合同数目远达不到五万美金所以就是这个压力还是很大的 UFC 这种比赛就是你赢一场那你就能往前走一步慢一步输一场就往后退一步如果说你进了 UFC 之后连输几场
两场三场之后那您就拜拜了而且我觉得 UFC 它的整个这个机制啊就处处都体现着只有胜者强者才有话语权你像一场比赛结束了之后只有获胜的一方才能有机会在八角龙里赛后采访才能有机会到后台全体团队集体拍照新闻发布会各种媒体采访
输的一方您就是直接走人直接灰溜溜的走人他这个赛事还真的就是很残酷很丛林法则所以真的啊有时候我一方面就既喜欢这个喜欢这种刺激但是呢作为从业者有时候也真的就很不喜欢就是太残酷了我会猜想啊是不是有一些人当然这种肯定是能吸引大部分人这种残酷激烈但有些人觉得这种规则设置怎么说呢嗯
现在很多人爱提幕强这个词就是对于强者的一种崇拜有一部分人会觉得体育的根基就是幕强对但有一部分会觉得向往胜利尊重强者这是体育的一部分但输也是一种
可以体面的输输者或者败者也有很多好的故事对但这是两种观念就是会觉得可能原来金牌至上包括中国几十年之前那种都是一种幕强的叙事但 UFC 现在这种赛程设置依然是在那种模式下我觉得 UFC 你不能说他仅仅是说指金牌为第一目标或者冠军为第一目标就是其实
每个选手能进入到这个竞争激烈惨烈的鲨鱼池里的肯定都有自己的故事那我觉得他作为一个赛事来说那他的义务或者责任当然就是维持在我这个赛事维持在最高水平那怎么样能维持最高水平那就是高强度最高的赛事
最激烈的竞争其实那就跟 NBA 一样或者跟 NFL 虽然说他的球队是那种这样稳定的机制但是球员不是只要你的表现不好那随时有可能被拆掉你只有能够拿得出手的数据你才能获得好的合同你要那些比较底层的其实也是很不稳定的所以 UFC
也是一样的对他只是把职业体育的这种残酷性放到了更靠前的位置对让大家感受到这种杀气腾腾对我觉得 UFC 是这种赛事里把这点做得最极致的我觉得这也是可能确保了 VIVA 他一直是这个水平最高的这个比赛对
包括他赛前选手经常互喷垃圾话那些把这种戏剧感张力拉满垃圾话这一点也是和很多就是中国体育迷受到的教育有点相悖的大家觉得互相尊重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包括一些武侠小说里大家都是那种哪怕打起来是有胜负但是平时要比较和气这种但是 UFC 美国人跟我们这点就不太一样
对我觉得为什么 UFC 推崇这个或者我觉得咱换个说法就是 UFC 之所以在商业上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功我觉得源自于他很清楚一件事就是说我这个比赛到底要卖给谁看卖给谁看到底是卖给这些
柔术黑带或者这些天天练格斗的人看还是卖给全体大众看咱好比说 UFC 一份 paper view 就是安慈付费卖出一百万份
到底有多少人真正的懂或者理解这两个选手到底谁打的更好谁的哪方面技术更好谁是更好的战力选手谁的地面更好肯定是少数人极少数绝大多数人要看的是什么是这种戏剧性的冲突这才是真正他能把这个比赛卖给大部分人看大部分人会想那这俩家伙最后干一仗到底谁能赢对吧能引发大部分人
大家的这种好奇和关注度它是这一点所以也是为什么它会有这种垃圾话或者充分的让你想说什么说什么想骂什么骂什么这种促成这种戏剧性的冲突就是因为这个这种垃圾话想说什么想骂什么你可以具体举些例子吗
就咱就说最近的这个 UFC312 悉尼战头条主赛有一个选手美国选手叫肖恩斯特里克兰咱们国内的观众给他绰号叫巴主那就是一个口无遮拦的人就是
什么混蛋话都敢说而且就是种族歧视的歧视女性的宗教的全都说这个 UFC 呢也不拦着就可能一开始吧就 UFC 也没有对他很重视但是呢随着这哥们的成绩越打越好那他的曝光率就越来越多了参加各种新闻发布会啊或者三火采访
然后呢大家就发现他说这些东西吧甭管人喜不喜欢同不同意就真有人看所以最后就他反而就每次他的比赛吧大家最关注的不是他最后那比赛是发言是吗都是什么新闻发布会呀赛前采访啊赛后采访啊这些东西他那说话呢都说是嘴上不带把门的都说什么这个
女性就该待在厨房里做饭然后呢就各个国家吧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族裔基本上他都能数了一遍都能喷一遍然后呢白大拿对这个事的态度很有意思他说我们这项运动最好的地方就是你要喜欢他你可以看他的比赛支持他你要讨厌他
你也可以看他的比赛等着他在周六晚上在笼子里被人打一顿所以他对这个事他也从来不说你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言论自由然后大家对于选手的反应就选手自己来承担对而且但对于比赛来说是一个更提升吸引力的一个方式吧对但我觉得就是他这种方式
也会有一点隐患就是你对选手说什么完全不加限制的话一些选手会慢慢的他在试探这个边界到底我能不能再说的再过一点
可能为了博得这个眼球他就会可能会试着说更过分的话前一段时间还真出了一个事就是有一个 UFC 选手美国人叫 Brice Mitchell 他也是一个人设就是南方白人他是来自阿肯萨州的那种就是乡村男孩属于之前在比赛里会八角龙里捧着本圣经的那种就是 white christian 就那种人设嗯
前几天他就在播客里说了一什么呢说我觉得希特勒并不是一个坏人说我们之前在学校里接受的这些教育都是被洗脑的然后对希特勒大家赞赏一番嗯
这个就属于有点触碰到底线了结果第二天 UFC 的一个新闻发布会白大拿一上来就说在你们提问之前我要首先对 Brice Mitchell 这个伯克利说这些东西做一个声明他对希特勒的这些评论绝对是荒谬的用他的原话说这个 Brice Mitchell 这个人就是一个 idiotstupid
太傻叉了就是他这种言论就是不可饶恕的对所以他可能也意识到就是说这个东西还是要有一个边界的对有一个底线的对尤其我觉得他作为一个正在国际化的一个联盟对这种问题挺敏感的对包括他应该有俄罗斯选手吧对啊有啊很多啊那能不能说呢这个边界在哪我觉得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对我觉得这个确实也是接下来他们
应该考虑考虑的问题就是说你完全对这些人不加限制那他就是会去挑战大家的这个底线而且有时候你要往宽了说一点比如说这些观众看见这些选手说一些种族歧视的话煽动性的煽动性的话好像也没有什么后果对吧那他在生活中
他会不会就也做一些相应的事对吧这个很像比如说一些短视频平台要不要对某些言论加以管控对这种当有这样的影响力之后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但他能火一定是因为现实中有很多人想听这种话对一定是这样的一定是我就觉得你要让每个人把自己心里所想的那些好事坏事都不加过滤的说出来
有可能都会很难听很不中听但是咱们都知道不能这样不能说但是像这个萱斯特里克兰他这种那就是完全嘴上没有把门的肆无忌惮的说那就迎合了很多人的这个心理其实还是就跟咱们之前说的那个就是我看到了一个人在做我想干但又不敢干不能干的事那自然就会吸引我的关注所以 UFC 他也挺会
利用这一些吧对我想要在中国的一些就比如说他 17 年卡尔在中国办第一场中国大陆的比赛他是怎么抓住这个机会就也让中国的各种粉丝认为他是最值得关注最有影响力的格斗赛事因为其实在那个时间点我印象中在中国也有很多民间的无论散打也好各种比赛那凭什么就把他 UFC 能认他这个正统呢
我觉得首先是因为就他确实是正统对吧首先就是 1993 年一开始有了这个 UFC 的这个赛事大家才有了这种成规模的 MMA 的这个运动所以在格斗迷的这个认知里那确实 UFC 的地位就像
打篮球的 NBA 一样代表着最高水平最高殿堂我是想尤其在中国格斗类的项目太多了散打拳击各个都有各个的比赛那我个人的体感是这几年好像其他比如说拳击拳击的比赛叫啥职业拳王争霸赛
我觉得拳击的问题就是你找不到一个哪个是最终的这个对终极去向对对我觉得这是个问题就是其他项目的这种顶级赛事到底是什么对我们不知道然后所以他们影响力越来越弱对 UFC 确定的这个领域里的 NBA 这种地位对很重要对我觉得非常重要就不管是对观众和对从业者对运动员来说都很重要就是说
你对于观众你知道我要看什么而且确实 UFC 从他这赛事制作包装竞技水平来说也是确实是行业龙头而不是像不是拳击就是各种组织乱七八糟舆论混在你也不知道到底该看哪个就把观众全都给分散了二一个呢对于运动员来说
知道自己的一个出路在哪就说如果我练综合格斗练 MMA 我一直练下去这个最高殿堂是我能进入到 UFC 所以他能够给运动员规划出一条出路来那如果你拳击的话你不知道说我现在打那即便我打得再好我最终能成什么样我能在哪打我能去哪
好像也比较模糊你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那最终有可能就是很多人说那我还要不要继续从事这个拳击我还要不要干这项运动对于这个运动这个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来说是有很大影响的我这是参与者会有问题我觉得对于粉丝也是一个问题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个人认为在中国第一大运动是篮球我个人感觉是因为 NBA 当年进中国之后
当时那个故事还广为人知斯特恩去当时的前总裁大卫斯特恩去央视的门口等了多久然后成功的把 NBA IP 推销给了央视播然后从此之后像乔丹这一代代明星在中国开始起飞
从 NBA 进来之后大家知道了篮球这项运动的顶端是什么样的那同时在中国也有 CBA 这样的联赛这种梦想的阶梯非常的明确我们知道在中国打成什么样可以去那挑战就是无论是对于参与者还是纯观看的人我都有不同水平的可以支持的这对一项运动的推广非常重要对
这也是我个人猜测啊就是比如说综合格斗在中国目前的一个小状况就大家知道 UFC 是最牛的那 UFC 下面呢有没有什么比如说在中国我们可以看到的一些比赛什么就是对于我一个偏外行的我是很模糊对因为 UFC 毕竟是一个新的运动所以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一个问题不管是在国内国外啊就是说
我怎么才能进入 UFC 就你比如说篮球比如美国的职业联赛我打篮球的我想进 NBA 你很明确一步一个脚印我初中高中对吧然后进入大学参加选秀然后进入 NBA 这是一条常规的哪怕在中国我 CBA 打出名堂之后也会有球探过来看对 UFC 在以前的话
你也不知道到底怎么样才能签 UFC 唯一就是可能通过比如经纪人跟 UFC 认识之后把你介绍给 UFC 但是现在呢近些年来 UFC 越来越明确了它的这种选秀机制也推出了一系列的就是选秀类的比赛比如说 UFC 现在每年会有一项叫做白大拿挑战赛的选秀赛事就是选呃
全世界各地的有潜力的新人打比赛然后白大拿会在现场看白大拿就是 UFC 的总裁会在现场看
获胜的如果白大拿觉得你好会给你签这是途径之一另外呢从 2022 年在亚洲推出了一项赛事叫做精英之路就 road to UFC 这就是专门针对亚洲的一个选秀的比赛所以现在呢 UFC 就也越来越推出这种选秀赛让这条通往 UFC 的道路更明确那么
那么另外呢就是如果你要有资格进入这些选秀类的赛事就是你要在各自的国家各自的区域参加这些区域的比赛像咱们国内现在也有一些发展的不错的综合格斗赛事像斩绝城啊武林风啊这种这都是可以作为你培养本土选手的这种平台只不过广告年这些比赛的知名度大众知名度啊还是相对低一些
对可能是更关注这项运动的人会了解你觉得这项运动在中国的如果想再度破圈的话关键在哪呢是需要下一个张伟利吗我觉得你不管下一个张伟利还是下一个谁谁谁也好这个是一个催化剂但是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普及和参与我觉得这个是基础
你有下一个张伟利也好可能会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个运动但是不是能让人更多的人长期关注这项运动或者说扩大这个市场才会消费这项运动呢未必我觉得咱们这很多的体育的流行或者现象都是今年这个火大家一共哪关注这个明年改那个了又全都关注这个而且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出片逻辑
对而且我觉得你只有参与你才有消费整个这个格斗的市场那其实除了赛事之外周边的拳馆运动的装备营养品等等健康餐等等这一系列其实如果你要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你把这整个这些行业其实都能够给是带起来
或者我问一个更直白的问题就像美国刚才说的 UFC 要卖给谁或者综合格斗在中国你觉得要卖给谁就比如说像很多人原来觉得他太血腥暴力那 UFC 是不是需要调整一下自己的形象我不确定我觉得如果你要说真正就是说卖给谁就还是说更推广更普及的话那确实还是需要就是这个催化去本土的明星让中国的观众中国人看到
能有一个中国的选手跟咱们一样的人也站在最高水平的竞技场上成为最终的强者我觉得这是对大家还是很有吸引力和很有鼓舞效果的是
我自己是感觉很多偏心的运动在中国开始有火基本上两种方式一种是就是有一个超级明星突然从天而降另外一种就是在社交媒体时代下出片原来的飞盘包括有一度露冲如果把露营户外也算的话就是跟出片逻辑强相关
在小红书这种那格斗类的其实格斗类出片嘛我没太思考我这个问题这个出片是怎么讲就具体是就比如说在小红书上我参与了这个运动拍出来很好看很有能给人带来运动感的标签然后并且这个场景啊穿的装备也挺好看的就是我觉得之前的飞盘露冲板包括露营甚至滑雪都有很大的
这个逻辑营造了一种我很爱运动并且我穿的很好看生活的环境很好看比如滑雪场雪天嘛这个户外环境又在这我觉得很多新运动都是这样推广的就它等于先从感官上把这个人给抓住了这东西挺漂亮的大家会比较追求这个对我觉得格斗也可以做到吧
就我觉得健身人群很容易觉得他好看嗯因为强壮嘛嗯但非硬核健身人群嗯如何吸引我觉得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方向嗯我下说啊我比如说给你看一个打拳打靶的视频或者练柔术练一些非常漂亮的动作的视频你会觉得首先我得觉得他这个动作漂亮对你得先理解这个对我觉得理解这个挺难的嗯我为什么会觉得这个动作漂亮呢这个挺难嗯
就目前我们之前也做过一些就是分析嘛其实很多格斗比赛在短视频平台数据做的很好就是因为他们卡点那种 KO 或者击打到人的瞬间跟短视频这种什么音乐啊之类的
卡到一块这个爽感其实因为短视频就是追求刺激嘛给人刺激是有的这是一个好的方面对于观赏来说有一个很低门槛的观赏的这一瞬间但是对于参与来讲比如说像刚才提到的那些例子让人觉得我参与这个就显得我很酷很好看目前好像格斗类
跟这种贴合的比较少那我觉得可能相对是不是柔术还行尤其有道服的穿身漂亮道服大家可能还觉得挺不错的那我瞎猜啊我只是根据我以往的看的经验有道理我觉得这有道理他推广的方向要么有超级明星要么让人觉得拍出来是好看的但我们很难说后一种是这个方向有多么的稳健或者健康但他确实是现在很多都在用的一种方法
好的,那我们这期就录到这儿,谢谢汪老老师,也感谢大家的收听。如果很多人跟我一样,就是平时有运动习惯,但没怎么接触过格斗运动的话,也可以去上节课尝试一下。至少对我个人来讲,从运动的角度,你击打到靶子跟沙袋的感觉,确实比朝空气挥拳要有意思得多。那这期就到这儿,我们下期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