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转型并非简单的能源替代,而是一场深刻而迅速的变革。我与MSCI ESG与气候研究部亚太区主管王晓书的对话,深入探讨了这场转型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能源转型的独特路径
中国在短短40年间走完了其他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能源转型之路,直接从煤炭时代迈向新能源时代,跳过了天然气和石油的中间阶段。这并非偶然,而是中国经济发展和能源战略的必然结果。这种独特的路径,既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不仅要完成自身的能源转型,更要追赶甚至超越全球的能源转型步伐。
能源转型历史上的重大变革
回顾历史,能源转型并非首次发生。从早期的鲸油照明到电力的广泛应用,再到石油和天然气的兴起,每一次能源革命都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如今,新能源的兴起正引领着新一轮的能源革命。化石燃料的时代终将过去,但其在特定领域的应用,例如化工原料,仍可能在碳捕捉和封存技术进步后继续存在。
电动汽车:一场革命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并非简单的燃油车替代,而是对传统汽车产业格局的彻底颠覆。电动汽车的性能优势、成本优势以及对环境的友好性,使其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主流方向。我坚信,在可预见的将来,电动汽车将全面替代燃油车,这不仅是中国,也是全球的趋势。
未来电力体系:分散式智能电网
未来的电力体系将不再是单一的集中式电网,而是分散式智能电网。这种新型电网将实现就地消纳、就地平衡、就地满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增强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全球视角下的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
王晓书从全球视角阐述了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背景。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巴黎协定旨在将全球升温控制在2度以内,甚至更理想的1.5度以内。MSCI作为全球领先的投资机构,致力于将ESG因素融入投资决策,帮助投资者更好地把握能源转型带来的机遇和风险。
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
电动汽车和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是能源转型的重要标志。光伏产业的成本在短短几年内下降了90%,这得益于技术创新和产业链的协同效应。中国在光伏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这体现了中国在能源转型中的核心竞争力。
公正转型: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能源转型并非仅仅是技术和经济问题,更关乎社会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公正转型需要考虑对传统能源行业工人的影响,以及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确保转型过程中的公平与正义。
欧盟碳边境调节税与中国碳市场
欧盟碳边境调节税的实施,将对全球贸易和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中国正在积极建设和完善自身的碳市场,以应对国际压力,并推动国内企业积极减排。
企业在能源转型中的角色
企业是能源转型的关键参与者。投资者越来越关注企业的ESG表现,特别是企业在减排方面的努力和雄心。企业需要主动拥抱能源转型,将减排目标融入企业战略,才能在低碳经济中获得可持续发展。
投资机遇与未来展望
气候变化带来的全球经济低碳转型,将带来系统性的投资机遇。低碳技术和方案提供商将迎来蓬勃发展,这将是未来投资的重点方向。 我们应该关注那些积极拥抱转型,并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
个人参与:绿色生活方式
能源转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从选择低碳交通工具,到节约能源,再到关注和支持低碳企业,每个人都可以为能源转型贡献力量。 未来,个人碳账户的建立,将进一步推动个人参与减排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中国能源转型正处于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协同、政策引导和全社会共同努力,中国必将在这场全球能源革命中占据领先地位,并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能源部门是全球约四分之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来源。近年来,全球变暖加剧,极端天气和气象灾害更加频繁,从高碳能源到低碳能源的转型势必加速。小到电价波动、出行方式,大到能源安全、公正转型,人类历史上每一次新能源的技术突破和开发应用,不仅改变普通人生活方式,推动企业生产力的提高,也无疑会成为下一次产业升级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关键变量。
本期节目中,华泰证券研究所能源转型首席分析师刘俊对话MSCI ESG与气候研究部亚太区主管王晓书。两人的对话由点及面,从过去到未来,从能源转型对于日常生活的改变切入,梳理能源史上曾经发生大事件,进而讨论新一轮能源转型下的产业变局,以及延伸出哪位尚未被市场关注的新赛道与新机遇,探讨每一个人都能参与的能源转型如何实现。
聊天的人
MSCI ESG 与气候研究部亚太区主管 王晓书
华泰证券研究所能源转型首席分析师 刘俊
时间轴
03:19 电动车代表未来吗?
09:00 未来用电会更贵吗?
11:20 公正转型:能源转型下的社会影响
15:40 巴黎协定下的气候共识
22:49 从鲸油到电力:转型中的产业演进与浪潮
25:48 新能源的技术之路仍在进化
30:10 欧洲「碳税」市场对中国有影响吗?
34:04 低碳转型中,中国产业链的协同效应
39:25 低碳,投资人和资本市场愈加关心的话题
41:26 能源转型中巨大的投资机会
48:00 普通人如何参与更绿色的生活方式
泰度小课堂
作者:
刘俊S0570523110003
胡宇舟 S0570523070005 | BOB674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1日
风险提示:电力市场化不及预期;需求侧资源开发进度不及预期;氢能与四代核电技术发展不及预期;测算结果与实际发展存在偏差风险
制作团队
主编:原瑞阳
项目统筹:韦晔
制作:高海博
声音设计:杨啸天、陆佳杰
节目运营:小米粒
本节目录制于2023年11月8日,本播客不保证节目播出时援引数据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
法律声明
本播客不是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报告(下称”华泰证券”)的发布平台,旨在为公众提供宏观、产业、市场热点解读,不构成华泰证券开展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或提供任何的投资建议、投资分析意见。本播客不构成任何合同或承诺的基础,不因任何单纯订阅本播客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华泰证券客户。任何读者在订阅本播客前,请自行评估接收相关推送内容的适当性,且若使用本播客所载内容,务必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解读。
本播客内容可能涉及华泰证券分析师对华泰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解读,或转发、摘编华泰证券已发布研究报告的部分内容及观点,完整的分析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研究报告内容为准。订阅者仅使用本播客内容,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或缺乏相关的解读而产生理解上的歧义。如需了解完整内容,请具体参见华泰证券所发布的完整报告。
就本播客内容涉及的嘉宾言论,华泰证券已事先提醒嘉宾其言论及信息来源应合法合规,不得泄露内幕信息、上市公司重大未公开信息或其他敏感信息,不得侵犯第三方任何合法权益。本播客内容中的嘉宾言论仅代表嘉宾个人意见,不代表华泰证券立场,也不构成对读者的投资建议。
华泰证券对本播客节目文字、音频、图片、链接等形式所载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播客内容所述意见、观点和预测仅作为音频录制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
在任何情况下,本播客文字、音频、图片、链接等形式所载信息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订阅者不应单独依靠本播客内容而取代自身独立的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华泰证券及节目嘉宾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本播客所有内容的版权均为华泰证券所有。未经华泰证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或部分转载、发表或引用本播客任何内容。
本节目由华泰证券出品,JustPod制作,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播客同步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