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听发热电台发热电台是一个分享一切常识追求良好生活的播客发热电台的网站是 feverradio.club 我也会放到 show notes 之中上面有关于发热电台的所有资源欢迎大家去访问和关注
那今天我们接着来分享一期关于就医常识的内容那就医常识系列我们试图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面对病症时为了促成一个良好的就医体验和帮助病症的康复我们自己能够做些什么本系列将深入就医的各个环节并力求给出可供实践的具体行动建议以帮助大家更好的应对就医和健康的相关的问题
那本期我们来聊一个相对轻松但在日常生活中又经常发生的一个医患的一个情景吧就是找医生去做非正式的医疗咨询就是这样一个主题我们来看一看找医生去做非正式咨询的一些利弊主要当然是弊端了然后分别对医生和患者会给出一些行动建议当然我也会结合我自己身的一些经历啊例子来展开那
在开始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指的非正式医疗咨询指的是什么意思非正式医疗咨询也叫路边咨询或者很多时候其实就是熟人看病路边咨询它的定义简单来说可以这样去规定我们在非常规的医患条件下像一位医生或者一群医生去征询对于某个患者的诊疗意见都叫做路边咨询或者是非正式咨询或者叫熟人看病本期节目我们这三个词语可能会
换用基本上是同一个意思那为了方便讲述下面大多数时候我可能会用路边咨询这个词语因为它比较口头话一些路边咨询的话其实主要有下面三个特点第一个咨询人他是没有挂号的无论是线上的互联网医院或者是线下的一个诊室去医院挂号他是没有挂号的因为你挂了号你肯定进入的是一个严肃的医疗场景无论是线上的或者线下的我们都可以把它当做是严肃的医疗场景
第二个特点的话很多时候这个非正式医疗咨询甚至是没有见到患者的就是事实上这位医生并没有见到这个患者本人也没有对这个患者做任何直接的询问和做检查他是没有去做到这些哪怕是看了他的状态呀
去做一些这种最基本的事处抠听啊他都是没有去做到的这是第二个他的特点第三个就是这个路边咨询的咨询人他可能来自不同的一些群体第一个包括你的医生同事有可能你是医生对吧然后你的医生同事经常来问你一些微信上啊或者一些非正式的医疗场合嘛反正就找到了你咨询一个医疗问题这是很常见的
这找同事看病相当于是第二个的话就是一些非医生的朋友就是去求医的这个人他本身不是医疗背景的他就是认识一些医生朋友或者托人找到了一个熟人的医生去看病大概是这样的第三个就是医生在一些非诊室里碰到的一些患者比如说这个医生也是人对吧
医生他也要自己的生活也要自己的社交啊朋友啊所以说他比如说出去吃饭呀或者出去干个什么事情啊只要知道他是医生身份很多时候都会在一些非诊室里非医疗的场景下对他咨询一些健康问题这个是非常常见的
这个的话我近期还看到有一个应该是比较早期的一个故事了就是有一位儿科医生他因为做这种路边咨询还倒赔了两万块钱的一个算是新闻吧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就是有一位儿科医生呢他有一个好朋友他的好朋友的孩子小朋友因为眼睛发红就在微信里咨询这位医生他这个眼睛发红是不是因为发烧引起的
然后这位医生就说可能是吧就让对方先用了一些这种眼药水观察先看看结果呢后来这个小朋友的病情就加重了他的眼睛肿得越来越厉害然后都已经睁不开了然后再去眼科去看病最后被诊断是眼眶蜂窝组织炎然后住院呢一段时间还花了不少的钱这个时候呢他的那位找他咨询的朋友就找这位医生来赔钱了因为相当于他
耽误了这个小孩的病情然后他说因为当时你看都有微信的聊天记录对吧也有截图包括通话记录所以说商量完过后的话这位医生还倒赔了他的那位朋友两万块钱但是后面他们大概率就是断绝了这个朋友的关心所以说这个就是在生活中经常发生的因为都有微信很多时候都是发生在线上的甚至是但这种线上的话
可能很多情况下吧也没有发生刚刚我说的这种很严重的情况但是呢从健康来说因为健康就是对于很多风险的一个管理嘛
但是这种风险你是不是能够去承担的包括医生和患者来说对吧万一出现什么问题这个怎么办呢就是双方可能都不太利这个就是我自己的一个看法但上面就讲到呢就是对于路边咨询的一个简单的介绍以及通过一个算是短短的新闻故事吧我们来引入今天的一个主题那下面主题我主要分为这两个方面来给大家介绍首先第一个我会直接给出本期的
结论和我对于医患的行动建议第二个部分呢我会简单聊一聊展开聊一聊吧就是一些典型的非正式咨询路边咨询的场景以及我自身的经历啊故事等等来给大家做到一些这种参考吧好第一部分的话我先直接说一下我对于患者或者普通人吧对于这种非正式医疗咨询的一个建议
我的结论是这样的如果你是想咨询医疗的问题我非常建议你就是走去常规的正规的不要嫌麻烦的去付费去挂号不要为了方便和省小钱以免会损失更大或者说把自己暴露在一个更大的风险之中这个挂号付费的话不一定是要去线下医院就诊对吧之前我在
第 44 期节目还有很多新的节目也反复提过了很多是我们通过线上的这些比较靠谱的互联网语言平台像
一和医疗啊卓珍医疗啊地乡医生啊等等还有你所在的地区的你比较信任的非常信任的那些三甲医院的他的公众号里面就有他的线上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对吧你就可以找到那些医生而且非常的方便你直接去问他是最好的最对口的这就是一个结论性的一个建议那展开来说一下第一如果你想自询的是一些一般性的健康
健康问题我觉得这种是可以向你的医生朋友医生同学去做一些泛泛的咨询但这个咨询的话我建议就是咨询到一个就医建议或者就医方向点到为止这个时候的话对双方就是最好的就是你问他的问题就是什么呢我这个情况或者我亲戚的情况我家里的这个情况这个你推荐去哪个医院去哪个科室
甚至是推荐两三位医生或者线上推荐什么平台找哪个医生如果那个医生能够给你推荐到这个程度我觉得已经就非常好了相当于你就实现了一种精准的就医因为我们知道很多时候这个治病啊其实首先是要诊断对吧先诊断再看你的程度再给一个治疗方案再去做后面的一些随缝管理所以第一步这个诊断是很重要的就像刚刚上面所分享的那个小朋友他就是诊断搞错了
他就直接给他开了说他去用一个什么咽药水去对症但其实他这个时候诊断都还没搞清楚我们医生在这个健康问题上的话首先先要诊断如果这个问题都判断没有准确那后面的全是越走越远对吧就方向就错了所以说第一个这个诊断这个地方我们花 80%的精力在这个诊断上我觉得都是不为过的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也看到一些新闻嘛就说这个
一些罕见病啊或者一些在医疗条件不是很好的地方这些家长带着孩子吧去全国的各种城市去找医生就医对吧最后走了很多地方才找到了一个医生最后才查出来哦原来是这个疾病很多这样的一些故事这个都是花在了这个诊断上的
如果是普通的疾病当然你去到你对应的这种对口的科室大部分时候都是能诊断出来的但是如果你万一是一些相对罕见的疾病比较少见的疾病那有可能你最合适你这个情况的医生因为我之前也提到了就是对于你这个健康的风险这个情况最好的医生不一定就是你直接认识的那个医生或者你那个微信上的那个医生也不一定就在你那个城市就有这个医生最
最合适的医生有可能在远方有可能在其他城市所以说让一个合适的患者找到了他最合适的那几位医生或者那一群医生这就是成功了这个医患关系就会构建起来了那当然找到合适的医生这个我在电台的第五期节目中我就已经提到了大家可以去参考那期节目所以说这就是第一个方面就是我们一些一般性的健康问题我们找医生朋友啊医生亲戚咨询的时候
点到为止给到就医建议就已经非常好了这是第一部分第二个的话我们也要尊重理解这些医生朋友给你们的建议就是不要去图个只想要一个非常快速的答案千万不要去追求这种非常快速的方便的廉价的一些咨询因为这涉及到是你自己的或者是你自己家人亲戚的医疗健康问题啊生命安全问题啊
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嫌麻烦很多时候我推崇大家的就是去做这种自我主导的或者 DIY 式的去就医就像我们很多时候去买一个家里的什么电器一个小的电子设备我们在网上购物都会货币三家做很多攻略花几天来去各种查询各种对比翻各种网上的一些攻略
那你就医的时候为什么就不慎重呢或者说不会去各种查攻略各种去对比呢而是就直接在微信上问了一个朋友他的一个建议就去行动了风险还是蛮大的那以上的话就是对于普通人或者患者朋友吧去咨询你的一些医生朋友啊这个时候的两个建议就是不要为了方便和省小钱而把自己暴露在更大的一个健康风险之中这是第一个方面
那下面的话我也斗胆给一些医生朋友吧我给几个建议因为我自己也是医学背景身边也有很多医生朋友所以说我也很知道或者经常看到他们在接听一些这样的电话呀回这样的一些微信呀等等的我给医生朋友的几个建议啊第一个尤其是在非正式医疗咨询的这种场合我们要慎重给他明确的诊断和处方尤其是诊断和处方
因为这个风险还是蛮大的长远来说的话你不一定是帮了他哪怕是 100 个患者中有一个出了问题我觉得这个对于医生的这种
专业素养吧或者职业要求来说也是不太好的当然就是医生的话还是有这种想去帮助别人的本能吧或者说是这样的一个冲动所以说我们在提供一些建议的时候的话可以提供一些一般性的医疗建议比如说导诊你就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导诊的就可以了你能把它引导到合适他这个病情的医生无论是线上的还是线下的而且给一些就医建议就诊的准备我觉得就已经非常好了把他们匹配上了嘛
相信一定会给到比较不错的一个结果因为很多疾病它都不是一个急性的疾病很多时候是一些
这种慢性的疾病它实际上是需要长期的跟着一位医生靠谱的医生去长期随访管理他这个病情的所以说你第一时间就把它推荐到合适他这个情况的医院和科室甚至到医生那里其实对他来说对你来说都是最好的一个结果第三个的话如果恰好啊他问的这个情况就是你所在的这个科室的情况如有需要
我也非常推荐你就把它从这种不太严肃的社交场合引导到一些严肃的医疗场景来就医比如说你自己有自己的线上医生工作室有自己的线下的上门诊的时间你可以让他到那个时候到你的诊室里我们来去做一些比较严肃的一些这种纠正的一个环节我觉得这个确实还是有质量的一个保证当然我们会展开
四个的话如果来向你咨询的这位朋友他不依不劳作为医生的话也不要怕拒绝真的是不要怕拒绝不要怕的罪人什么这种因为你其实也是为了他的健康着想所以说长远来说的话对双方的健康或者说医患的关系我觉得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这就是我给出的对于医生或者患者的一个行动建议供大家参考
那下面的话我就来说一些典型的这种非正式医疗咨询或者路边咨询的一些场景或者故事我觉得还是蛮有意思的首先我还是说一些这种非医疗背景的朋友他们来找医生咨询的我看到的一些场景和故事相当于是找熟人医生看病我看到比较多的有以下的三个场景首先第一个场景
就是你恰好有个朋友对吧有个亲戚有个同学在医院上班你肯定加了他的微信所以这个时候你但凡家里有一点什么事情你都在微信上或者电话上找他去看病找他去咨询但是那个医生他肯定是某个学科的医生但这个时候作为非医疗背景的听众或者朋友来说这个时候
这个时候你就把它当成了仿佛他就是你的家庭医生你的全科医生很多时候这些某个学科的医生他就会发现自己本来比如说是一位内科医生吧他就会发现自己变成了哇我也成了这个妇产科医生成了儿科医生成了老年科医生成了很多眼科医生啊就是
好像他什么都会看了但其实啊但其实现在医学或者现在医学的这个分科吧是越来越细的很多时候不要说隔行如隔山隔科室如隔山了就算是同一个科室的不同的亚专业的方向甚至都是有很大的一个专业壁垒的
现在其实分科是越来越细当然这个不一定是好事但现在的现状就是这样子了所以说你咨询了一个医生朋友你真的知道他是什么科室的吗对你要搞清楚他的科室如果你问的是他科室的问题他可以给你更好的一些就医的建议或者说医疗的反馈这是第一个就是不要把你的医生朋友医生同学当成你的全科医生和家庭医生第二个的话
也还有一个研究报道在美国的医学杂志加玛上就曾经有报道有 70%的内科医生和 68%的这种专科医生吧一周内至少有一次会接收到这种路边咨询的请求然后大部分这种请求的话都是一些在走廊上的一些
可能同事的交谈或者说是电话打过来直接三言两语的一个这种就医那当然这个情况在我们这里的话可能会频率非常高我觉得一个医生每周收到个两三次五次到十次从我观察来说都是非常正常的尤其是现在有微信过后现在我发现就是近七八年吧我发现因为大家都用微信嘛我就发现现在医生的这个上班模式和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可以说现在是叫做永远不下班的医生
就是对于患者来说或者对于他微信上的朋友来说他随时 7 成 24 小时的可以找到这位医生他虽然不是他的医生他也没有挂号但是他就一个微信就发过去了一张图就发过去了一个报告就发过去了就非常的快速非常的廉价就感觉这就是第一个感受第二个感受就是现在医生就算他在医院里面上班
他也是一个医疗组一个科室也有各种微信群然后下班过后也有很多患者的工作就会在医生的或者说医疗组的包括护士老师的这样的一些微信群里进行工作的处理随时可以找得到他们当然一方面肯定是比较方便但第二个的话本身在没有微信之前其实医护的工作量就已经特别大了现在如果有了微信过后的话
我觉得这个真的是成了一个永不下班的医生医生很难进入到一个非常放松的完全放松的属于他自己的脱下白大褂吧完全脱下白大褂脱下心力的一件白大褂回到一个个人回到一个人的这种角色或者状态之中
这个其实是 Marshall 的就是他随时要准备接听医院的电话或者说要随时去查看这个医院的微信吧我觉得这个对他的注意力专注力上会蛮大的一个影响前移默化的长期的这个是扯远了后面我可以专门做一期我来谈一谈就这种永不下班的医生我觉得这个还是现在挺突出的一个问题当然类似的可能除了医生以外我们也可以知道可能学校的老师啊教师啊可能都有这样的一些情况吧
再往下说的话就是这种去找医生朋友去做路边咨询的话也会把这个医生朋友吧有时候陷入一个两难的境地很多时候啊就是我自己现在问我的比较少了可能我拒绝了很多人就是会有朋友他可能会问你杨迪在吗在吗什么叫在吗对吧什么情况你先说什么事情我才知道我在不在呀就我心里就比较紧张瑟瑟发抖但这个是开玩笑
因为在很多时候尤其是路边咨询的时候很多患者对医生说的就是这个张医生啊李医生啊就微信上发过来嘛可以帮我看一下吗这种情况就随便发了张图发了个报告发了一个这种一个什么聊天记录反正就转过来了嘛都不知道那个患者是谁什么情况你完全没见过的反正一个截图一个什么聊天记录就发过来了
直接就问的问题是非常直接的哎呀这个请问这种情况应该去药店买点什么药啊你跟我说一下吧说一下药名字就行啊我自己去买就行啊我自己点外卖买就行不用麻烦你
他的意思好像是说医生一看一眼你这个好像神医一样就像现在的 CHETGPT 可能都没有这么智能对吧像问 AI 智能一样只要你一问只要你敢问他就敢答其实医生不完全是这样的对吧就是你问去药店买什么药之前首先肯定先要知道这个病是什么病对吧先做诊断千万不要一步到位去买药和对症这个方面去所以说这个诊断就很考验这个医生的水平了对吧就回到了之前我们提到的这个
先做诊断的这样一个情况之前我还看到就是在医院里面之前没有微信的时候很多时候不是都要去看很多片子看报告吗很多比较专业的患者他引号的专业的患者他们非常知道在什么地方去找到这些医生尤其是一些看片子的这种外科医生吧比较常见
他们也知道这些医生外科医生他做手术非常忙平时没准时间找不到他们这些患者非常熟悉医生什么时候在病房他就去病房找这个医生真的我觉得特别聪明真的是很聪明的医生总要上厕所吧总要从里面出来吧只要他从出来然后在走廊里面就找到这个医生去看报告
一堆人一下就用上去把报告全部递过去然后就说医生医生你看这是我之前在你门诊对吧我也是你的老病人我也不是随便来找你的你帮我看一下这个是我复查的一个片子和报告出来你帮我看一眼就看一眼就只看一眼就看一眼看一眼就行了
我也知道可能有很多医生他看一眼确实能看出来又是老病人一眼就是一眼大概可能在 2.5 到 3 秒钟之间应该就能把患者的定性和病情给他看准给他一个非常快速的你这个良性你这个恶性这个我是确实是看过这样的医生确实是非常的佩服就是整个过程可能不到 5 秒真的是不到 5 秒就是我看过
尤其是一些看潮汐啊看片子看报告的这种医生不到五秒就是他知道你要问什么问题你都不用问报告一递过去你这个良性三个月复查你这个良性三个
三个月复查我觉得非常佩服但这个时候其实我心里也打个问号如果是我自己要看看什么片子我确实不敢这样去看因为我觉得这个时间太短了也不太好意思去麻烦医生万一既麻烦了他又没看准那怎么办呢这就是非常常见的一些把医生和自己都置入了一个风险或者两难的一个境地
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大家都知道的一些都算是笑话了吧都是这种去找医生去挂号的就是你在微信上找到一个医生的朋友或者同学吧你就说哎呀我这个谁谁谁你帮我看一下你不是在医院上班吗对吧我们这个老家呀我的那个姑姑的侄子的女朋友的同学想着你帮她挂个号你看可以吗
麻烦你了然后到时候那个挂号费我微信转给你就行了其实医生这个时候心态都是一样的就是这个医院又不是他开的对吧除非你这个同学他是院长我觉得你可以这样去找但其实就算是院长的话很多时候去挂号我也是建议走这个官方的挂号途径会比较好因为要不然的话也是蛮影响这个医疗秩序的或者说很多黄牛都是在中间去牟利这样我们也主太推荐这样的一种方式
前面说了一些笑话其实我觉得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一个点就是这种去咨询医生哪怕啊我就说个比较好的一些场景就是你咨询的这位朋友他恰好就是你这个病比较对症的一个学科就是那个科室的而且是那个科室的比较好的医生你非常幸运咨询的人就是非常对口的那个人的话我也建议你在他的一个比较严肃的医疗场合去找他做这种建议
因为就我观察或者说我自己的一个经历来说在一些非正式的非严肃的医疗场景医生来给你做咨询的这种心态或者给他的这个时间是不充足的然后也是没有那么严肃或者完善的吧因为很多时候可能就想给你一个比较
比较快速的医生也想给你一个快速的就把你打个引号来说就打发了或者给到你一个建议因为如果一个医生他要对你负责或者比较全面的来给你问这个情况的话其实不是两三分钟或者说在微信上这种你来文网的聊天这样也比较耽误时间最好的还是在当面或者说至少是打个电话约个时间对吧十分钟二十分钟
打电话打个视频这样来说的比较清楚要集中时间段来做这个事情但是一旦你占用了他比如说十多二十分钟半个小时实际上我觉得已经达到了肯定是需要付费的一个程度了要不然这个医生他就没办法生活了上面的话就是我介绍的第一个非常常见的找医生朋友去做咨询的这种场景第二个还有这种场景是这种很多时候的医院举行的一些大型疫诊活动对吧大家可能也参加过这种疫诊活动
一整说白了就是免费看病免费看病一些大专家很多那种明脑专家很多时候你都看不到的在那个时候可能会露脸然后你排长队去拿一个免费的号排一两个小时然后可能会去获得一个可能一两分钟的一个就医的机会
这个的话我觉得可以参与当然可以参与但这个时候我觉得心态要放平就是首先还是在这里先获取一个最初步的就医建议或者说让那个医生先给你一个定个性如果你相信那个医生或者现场让他给你加一个号什么时候去诊室真的严肃的去找他好好地看一下就是这样的话
是比较好的就不用在现场去逗留因为你知道疫诊你后面还排着一百个人那个医生不可能有充分的时间给你做到一个交流的啊这种情况是相对比较少的第二个场景第三个场景当然就简单说一下就是很多时候医生在一些社交场合对吧比如说你出去吃饭然后这个发烧上有一个医生那个医生你都是第一次见你只是恰好知道哦你是我们这个是那家医院那个科室的医生啊恰好恰好我家里有个朋友手机就翻出来了就
就开始看病了尤其是一些慢性的代谢性的疾病糖尿病啊高血压啊血脂啊各种节节啊肺节节啊甲状腺节节啊就这些就开始看了非常常见的三个场景吧简单就说到这里但这种场景的话我下面就来简单总结一下它的一个优缺点啊优点当然非常简单就是这种看病的话你会非常省事非常快甚至是大部分时候是不花钱的但是风险点是非常突出的
就是四个风险点第一个就这种时候的信息时间是不全的很多时候对自己的健康其实是不太负责任的刚刚说的很多时候你甚至都没有去见到这位医生甚至医生都没见到这位患者
美国医院的医学杂志在 2013 年就发表过一个研究他就结果研究就发现啊与正式的这种咨询或者会诊相比路边咨询的信息误差率达到了 51%而如果再去做正式咨询的话他改变了 60%的诊疗方案其中这个改变的 60 之中其中的 36%属于重大改变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种非正式医疗咨询它的信息误差率超过了一半达到了 51%然后如果这个患者再去一些正式的严肃的医疗场合线上或者线下的医疗诊室里面去就诊它有三分之二的前面那个医生在非正式场合给他的建议都被改变了而且其中有 36%都属于重大改变三个改变中有一个就属于重大改变就是你的前面那个判断的方向都走错了
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误差或者风险这个地方就把这个风险做了一个定量的研究和展示就算你是去的正规的三甲医院去就诊你跑不同的医生你找同一个科室的不同医生去看他都可能会给你不同的医疗的诊断和建议更不要说你是去线上或者路边随便去问的了所以说你就可以想象得到非知识医疗族群它的风险是真的是很大的就是不出问题还好一出问题
真的是不可想象第二个风险点就是前面提到的你所随便微信上问的那个医生或者熟人医生他不一定是适合你这个情况最合适的那位医生第三的话你会让医生处在一个比较两难的境地因为万一出问题怎么办呢一般认为这种非正式的路边医疗咨询咨询的医生他是没有拿到这种咨询的报酬的等于他不是在进行一个专业的行医吧或者职业因为医生的行医职业是需要在他
注册的那家医疗机构去开展医疗活动才叫合法行医吧他在非正式的这种场合按理说他都不是在上班他没有拿到钱对吧没有这种对应的专业报酬所以说绝大部分的这种法庭不会判定这样的路边咨询构成严肃的医疗关系但如果没有医疗关系没有医患关系可能就没有医疗责任当然现在有非常多的这种庭审的诉讼啊我看到了
也在非常多的针对这种非正式医疗咨询的这种诉讼也很多就会发生就很多时候说白了就扯不清楚又是比如说在微信上聊的对吧确实有白纸黑字这个微信也可以作为这种法律的证据这时候很多时候就确实很难说清楚因为留下了这样的一个文字的证据嘛
那第四个长远来说可能这种情况你会花更多的时间更多的钱去应对你这个健康导致的风险的那个后果所以说上面这部分的话我介绍的就是对于一些非医疗背景的朋友去找医生熟人看病的一些这种场景吧或者利弊点的一个分析
那假设啊假设恰好你就是一位医生对吧你就很方便的可以去找医生同时看病比如说我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一位医生他生病了他怎么去看病
其实一个医生去看病的或者有医疗背景的人去看病的这个路径和方法跟非医疗背景的人吧或者没有医生朋友的这样的人去看病的过程是真的是完全不一样的对吧比如说我是医院上班的很自然的我觉得很正常怎么去看病很正常我就找我同事看病不就完了吗我就找我本院的同事看病对吧我是本院的职工相当于是这样的很多时候我经常去一些不同的医院假装是他本院的
这个急工本能的就会这样想你不会去想我去线上去挂个号去找某个医生看这一般不会这样因为你是同事你很有优势你就不用排队时间短找人也非常准你也知道这个情况找你们这个医院的谁这个是你的职业便利但我觉得还是有些风险的除了上面提到的这种时间不足信息可能还是不全面
然后你问的问题可能也不是很全你就不像是你挂了号在他诊室里心安理得的比较好的去找他看病问很多问题的这种因为很多时候医疗的问题其实不是一两个问题你是有一两串的问题除了诊断生活方式的建议用药建议还有怎么去买药怎么注意一些科普知识等等按理说主动性的患者其实你是可以问很多医生的问题的但如果你只是找一个同事去看你不一定要这么充分的时间或者把这些问题问得那么全
而且你欠了个人情嘛你会比较怕麻烦所以说这个也是有一些风险的举一个我自己经历的一个例子嘛就是当时我跟一位医生朋友嘛我们一起去医院做一个超声的检查然后那个检查的超声医生就得知了我们是他本员的同事嘛
他就说你是本院的同事你看我这正好是你们科室的这个情况你可以帮我看一下吗就是我们本来是作为一个患者或者患者家属去找一个医生做检查然后他得知我们是这个医疗背景过后他马上就开始来问诊或者咨询然后加了微信当然很容易理解但我觉得这个
不一定能得到一个非常好的意料的一个结果吧当然我也说一点好的现在线上的这种交流啊通过微信的这种方式吧是一个非常大的趋势对吧我觉得同行之间啊也有好的一些例子比如
比如说一些一连体上级医院和下级医院上级医院和基层医院之间很多形成了这种医院之间病例会诊的这种方式我觉得这种是非常好的因为医生同行之间基于病例来进行交流的话往往可以把一个准备的非常充分的病例相当于是一个远程会诊了然后能够比较好的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我觉得这个是比较好的也是能够给可能医疗资源不是很好的一些患者或者地区的医生能够得到一些这种大医院中心医院的一些专家教授给到的一些同行之间的这种交流我觉得这个对于基层来说我觉得是非常好的所以说以上的话就是我对于路边咨询的典型的无论是医疗背景的朋友还是非医疗背景的朋友我自己的一些经历体会和一些建议
最后的话我就简单总结一下我就引用一下 2013 年 4 月英国医学总会他就发布了一个医生使用社交媒体的指南因为他也看到了这样的一些趋势这样的一个问题他就为医生提出了这种社交媒体使用的原则与建议但这个也适用于我们以下的一些路边资讯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请医生遵循保持您和患者之间的专业界限对于医生朋友或者非医生的朋友我们双方都保持一个界限这个其实对于医患双方的健康
结果都是有利的我们可以去做线上的咨询随便微信上的问证但这种问证的话我们就是建议就点到为止做到一个让医生给你提供一个就医建议提供一个导诊就可以了就是告诉你去哪家医院哪个科室甚至是推荐到了哪两三位医生对吧这个已经非常好了无论是线上的还是线下的
总之来说的话我们的目标就是想让严肃的这些医疗发生在严肃的专业的这种场合我们尽可能的降低在其他的非正式的社交的娱乐的场所的一些严肃的问诊不要把社交和医生的专业工作混到一起
这就是本期我自己的一些观察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后的话进入我们一个推荐环节今天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就叫做超越百岁超越百岁的话是我近年来看过的可以说是最好的关于生活方式医学或者说是想要去达到长寿的健康的这种目标可以提供一套比较好的战略
而且是非常群证的有前沿医学证据的而且具有可行性的这样的一个书它提供了很好的一个行动框架它可以让我们融入生活之中它里面主要介绍的是四个方面关于运动
营养睡眠还有情绪这本书的话就非常推荐给这种要严肃的全面的长期的想要提升自己或者身边朋友健康的这样的一些朋友去阅读和观看我知道这本书其实也还挺巧的这本书的作者是 Peter Atiyah 这位医生他有一个患者或者他这套理念的一个践行者就是非常出名的电子游戏侠盗猎手 GTA 系列的母公司 Tech2 的
那个 CEO 名字叫做 Strauss Zelnick 这个 CEO 的话有一个外号叫做全世界最健康的 CEO 开始我不相信后来我去网上搜了一下大家去搜这个名字就会发现这位 CEO 的话第一他有一张图他已经 60 岁了超过 60 岁了但是你看到他的一张健身图就是没有穿上衣的一张图的话你根本不敢相信这是一个有 60 岁年龄的一个人的一个状态那个状态看起来就
第四
第三个的话就是这个 CEO Strauss 他还写了一本关于如何去承受就所谓的逆龄就是年龄往回涨的这样的一个方式他觉得他
明年会比今年更健康就以前我从来没听过这样的一个观念他的意思他在这样的一套理念之下他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健康会越来越健康从目前来看的话他的这种状态吧就肯定是比他之前没有健康的方式的时候就说的是越活越年轻这个真的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一个很好的一个例子非常推荐大家去
搜一下他这本书搜一下他的这些照片来去看一看这就是我得知这个书的一个过程当然非常推荐大家先去看超越百岁这本书的作者本身的 Peter Attia 的这本书然后当然他也有自己的油管频道也推荐大家去关注里面有更多详细的专业的一些内容吧好就推荐到这里以上的话就是本期的内容希望大家都保持身心健康并用好自己的健康那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请不吝点赞 订阅 转发 打赏支持明镜与点点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