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专业人士如何评价国内爆火的Manus?

专业人士如何评价国内爆火的Manus?

2025/3/10
logo of podcast 李自然说

李自然说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李自然
领导Bootloader,专注于AI技术转化和商业化,成功协助多个出海团队。
Topics
李自然:我将从客观角度评价最近爆火的国产AI产品Manus。虽然我没有参与首批测试,但我认为它并非完美无缺,其火爆程度也存在争议。 首先,Manus的宣传策略存在问题。许多自媒体在同一时间发布了对Manus的积极评价,但许多AI行业同行却无法获得测试邀请码。这引发了人们对其真实能力和宣传的质疑,也让人怀疑其是否为一场炒作。 其次,Manus在国外的知名度远低于国内,这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其真实价值的怀疑。 从技术角度来看,Manus的Agent类产品思路是将复杂任务分解成小的子任务,并让AI依次执行并反思,从而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效率。但目前的技术水平还无法实现真正的通用性,Manus的功能也比较有限,无法完成一些复杂的操作。 我个人认为,Agent类产品短期内需要更多领域专业知识,长期来看需要大模型厂商参与。未来发展方向是本地部署,结合本地模型和后端模型,以解决资源消耗问题。 至于Manus的技术含量,我认为它并非简单的套壳产品,其开发工作量很大。但其所谓的技术壁垒还有待观察,可能来自技术或商业方面。 最后,我想谈谈自媒体在Manus宣传中的作用。虽然自媒体的宣传功不可没,但过度宣传和传递焦虑也存在问题。许多自媒体为了流量而夸大其词,这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Deep Dive

Chapters
最近爆火的AI产品Manus引发热议,有人称其为新神器,有人质疑其炒作。本期探讨Manus的实际能力、技术含量及未来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在自媒体的宣传策略。
  • Manus在中文圈爆火,但同行争议不断
  • 自媒体热捧,但部分AI从业者未获得邀请码进行测试
  • 产品官网为中文,创始人用英文演讲,链接指向推特,引发质疑

Shownotes Transcript

Mindless 这个产品这两天在中文圈一下就火了有人说它是继 DeepSick 之后又出了一个非常厉害的东西那这个产品它的水平究竟怎么样厉不厉害 革不革命还有就是这个产品的未来怎么预测看不看好它还有就是这一类的产品 agent 的一系列产品为了发展趋势什么样的今天我就录视频和大家聊聊这方面的话题而且我看这两天 Mindless 也遇到了很多的负面和争议有人说这个产品就是一群自卫铁人一夜之间把它给捧红的

因为什么呢这些自媒体人都是同一时间同一天来吹这个产品一下子很多自媒体人都拿到邀请码吹它但是呢很多的 AI 行业的同行啊却连邀请码都没有你在官网上说自己比 OpenAI 都厉害但是呢同行都拿不到邀请码来测你的产品你是不是这个其实产品推理不行或者说为什么不让我们同行来测这个邀请码进去呢是不是耍猴的也有之呢短评论还有人说呢这个官网进去呢是中文的但是这个创始人呢

这个周梦森样的用英文做演讲而且这个网站下面的链接啊都是推特推特号的但是呢你如果到国外一看呢这个产品起码到目前为止啊在国外其实并不火啊这个哎中国文很多自媒体人吹啊这是一个中国又出了一个 dipstick 是让硅谷无眠的一个产品但是呢你其实仔细看国外没火啊这是不是包装成一个硅谷化药产品其实是忽有果仁的这么一个东西

还有人说这个产品它没什么技术含量就是一个套壳的他说是什么第一个特务智能体其实也不是第一个今天就正好这个争议问题我也和大家聊一聊我这里面没有利益相关完全没有利益关系说实话 AA 这个圈子不是很大我和他们创始团队上市人什么的也认识但是

我也不是第一批拿到邀请码的主体人其实很多比如我小的号都拿到了第一批都拿到了邀请码所以说我也不是说我真的不是在第一批拿到邀请码给他们说好话的人然后就我会站在尽量客观的一个角度来和大家聊聊这个事然后毕竟我们还是一个比较专业的一个群岛对吧而且其实我在

他们身上看到了一些值得创业公司去学习的地方啊所以说今天这个深夜啊因为我是滑雪豪杨夜场刚回来现在在一个黑布拉基的黑能瞎火的一个地儿但是也迫不及待的和大家想分享一下我对这个话题的看法因为这两天我也看到网上很多人的评论什么的很多人说的也不一定对啊所以我就深夜录录个视频和大家分享一下啊

首先呢简单还是介绍一下这个相关的背景就是这个 agent 这个这些离类产品的思路是什么首先呢在这些传统的这个 LM 就是这个语言大模型里面呢大家和这个 AI 的交互就一问一答嘛然后这一问一答呢就有些问题首先呢这个你需要不断的问 AI 嘛然后这个人工在里面参与的时间就很高对吧你需要不断的问 AI 这个答案

而且这个 AI 它就是在一个浏览器的这一端窗口里面或者在一个 APP 的这一端窗口里面它能做的事就很有限比如说经常你会问它一些电脑操作方面的一些问题它也不能操作你的电脑它只能通过文字的方式来告诉你信息最后还是得你来操作然后就是说因为每次电脑给你的信息 AI

AI 给你的信息也不是很长就是一问一答他思考的时间也不长所以说他其实没法完成那些相对比较复杂的任务现在目前的 AI 就有这样的一些局限这些 Alien 的产品解决他的办法其实就是说把一个大任务先让 AI 给你拆解成一个 To-Do List 的一些清单不就把一个大任务变成一些小任务了吗然后再让 AI 一个去执行这些小任务而且在执行这些任务的过程中 AI 它是有反思有思考的

在里面啊比如说他做类似的第一项他完成的不好然后呢他就会呃反思或者说从事用替代方法来试那个这个争取能够把这个任务完成的比较好而这样呢就是这个智能体就能长时间的工作他就减少了人工在里面参与的时间和比例也能相对的完成一些相对复杂的任务而且呢这个

这种体能你还可以给他一些工具让他可以比如说通过 APN 来拿一些专业的数据或者说呢让他直接可以访问这个电脑里面东西给他一些相对比较高的权限什么的对吧这样呢这个 AI 能办的事就多了这就是 AgentJ 的产品大概的一个思路是这样的而且 MAD 这个名字其实我觉得取的还是挺不错的因为这个名字呢它应该是来自于拉丁语里面的词根就是这个手的意思

它和英文 manual 这个词应该是同一个词源的词针这个寓意还是不错的因为以前的大模型只是脑子嘛对吧然后他就给了大模型一个手让这个大模型能够去干活了那这样的话呢让大模型做了一个手脑病用这样的感觉所以说我觉得这个名字取得还是挺不错的然后这个产品呢我们聊第一点就是它宣称自己是一个 general AI agent 就是它是一个通用的 AI 智能体

咱们说呢以目前的技术啊我觉得这个当然对通用的定义大家可以是不一样的啊但我个人觉得是不太可能做出真正通用的智能体来的而且我们看 manda 这个产品呢它能使用的几个工具也比较有性比如说它可以用虚拟机可以在里面用命令行用 python 是吧然后它可以调用一个简单的浏览器来拿一些资料什么的为什么说是简单浏览器呢那它其实不是一个全功能的这个浏览器而且呢

他也不能进行一些复杂的操作比如说如果一个资料需要注册会员才能看那他可能就不会去完成注册会员这一步然后为了看这个资料他起码不会去主动的做这一步对吧而且呢他也没法这个到 IPC 里面去获得一些信息什么的

而且它在使用电脑的方式它也只能写一些 JS 和简单的前端代码它其实没法就比如说你让它做一个 PPT 它大概也用前端的方式来给你把这个 PPT 实现出来它没法真正用那些做 PPT 的工具用那些做 PPT 很专业的工具或者说你让它做个图让它用 Foodshop 来做它肯定是做不出来的所以说它说的通用智能铁能也没有那么通用但它确实可以调用几个有限的工具

但你说它这样来宣传第一个通用智能体呢我觉得宣传问题也不是特别大吧也问题不大这个所以在我看来呢 Meta 这种做法呀它还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但是还是相对粗糙一点的一个尝试啊还是一个不错的尝试啊就是这么说我觉得这一类产品呢肯定会出现而且肯定会越来越好啊

就因为它目前使用的工具比较有限而且呢目前呢这类产品有一个问题就是目前大部份能力呢仍然不够强有的时候会有幻觉什么的就是你要它执行一个简单任务之后吧这个大部份偶尔出过错误出过幻觉可能问题都不大但是你如果让它执行一个复杂任务之后吧这个幻觉啊或者说这里边一些错误就会

积累放大越来越严重的一个程度比如说他前面在思考的过程中想了一个假设的数据那么呢他在后面呢这个做这种很可能把他假设的这个数据当成一个真实的数据来处理好像这会有一系列类似的一个问题啊那这里我也说对 Agen 是类类产品的两个小预测第一个呢就是

短期内来看呢这个处于局领域的 agent 我觉得还是需要更多处于局领域的这个 know how 吧因为这个处于局领域可能需要很多特殊的工作流程或者说需要很多特殊的资料获取的方法或者一些特定的东西吧我觉得还是有很多的空间来做的但这些通用性的这个 agent 的产品啊其实我在提醒

体能训练之前的去年的一个视频里面我就说过的观点我觉得这些产品呢还是得由大部型公司来做你比方说像 Anthropic 它做的那个 Computer Use 这 Computer Use 呢它也是训练训练的相当于是另外一个这个 AI 的一个就是用生物学习训练出来的一个东西用声音网络训练出来的一个东西

可能还是得用类似这种方式才能带来更大的提升所以说大家可以看到就是像 Cloud 这个 Compute Use 它就可以接近真实的来操作一台这个电脑但是比如说像 Mindless 它其实不太能操作这个 GUI 的机械面网它最多只能通过命令行的方式来操作一台电脑这样其实呢受到的限制还是会比较多的

所以说之前预测还是不会变的我觉得通用型的 A 型产品它和大模型的能力还是很难做一个严格的区分的可是更多还是得由这些大模型厂商来做这些通用的产品这个可能会更加的顺利成章一点第二个产品第二个预测我觉得下一个这类型产品大步伐的机会就是能够

把它部署到本体啊用这个本体模型加后端这样的一个方式来这个运行 Agent 这个产品因为呢目前啊比如说现在 Meta 这种方式啊

他为什么用邀请码这个机制对吧就因为这种方式其实我们很早之前用过 AutoGPT 的人都知道啊他消耗的 token 太多了他消耗的资源特别多而且呢你还要给他配这个虚拟机啊浏览器啊等等一系列的东西啊这些都是消耗资源消耗的特别多的方式然后我也试了一下在 MERS 里面呢你要跑一些复杂的任务的话经常有些任务他跑到一半他就没有资源分配给你了那这结果呢也不见得能跑得出来

所以说呢他给每个用户呢要么就是分配的计算资源就比较有限那如果你比较有限呢就可能失去了 agent 的这个意义对吧那你就不能你要给每个用户提供的资源都很多那他的成本呢又会特别特别高那你只能就是说服务少量的用户而且呢收费还得比较贵对吧但如果你能在本地部署一个大模型的话呢那你用本地的这个电脑来操作那这样的话呢他就可以有无限的这个时间和资源来帮你完成服务

复杂的任务你可以让他 724 小时长时间的跑一个任务都没问题对吧这样呢应该就会非常爽啊你有可能说你这样搞的话本地模型部署对技巧就比较高而且本地模型能力可能不强那其实我觉得本地模型呢首先他能力会越来越强另外一个呢就可以在关键角色的时候来通过 API 的方式来调用一些更强的模型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且呢我像本地模型的虽然比较弱对吧但是你比方说想总结个资料画个图啊这种事本地模型的是完全都没有问题的

然后你再说一下现在 manager 和这个产品面临的一些争议的问题啊就首先呢可能说他自媒体一夜发文捧红了他对吧通行却没有他的这个要求码什么的然后

我其实觉得呢就是它是一个 2C 的产品和大模型不太一样你说大模型的话其实是一个更学术的一个产品你确实需要同行评定什么的但 agent 这个东西它更像是一个应用层的一个东西就是你就是让用户用就行了嘛所以如果是一个应用性的一个东西呢它

更多的愿意面对市场去做这些事我觉得是无可厚非的一件事比如说小米新手机出来对吧他就直接找自媒体人做宣传就行了他也不需要给华为一台给 OPPO 一台让大家来评测一下没有这个必要我觉得对吧如果我觉得我是 Mindless 的 CEO 的话我觉得我也希望所有的自媒体能够一夜之间报道我这个产品然后一夜之间给我拉很多的用户来对吧那同行怎么看其实坦白说我并没有那么的 care

就当然在很多人看来呢像 DeepSeek 这种用技术来创新的用技术的水平让竞争对手闭嘴的这样的产品呢肯定是更加令人尊敬一些但是我觉得从做应用的角度来说呢 Meta 这个策略也是很合理的吧就是现在对它的一些攻击我觉得可能也是一些同行看到它的这些流量眼红对吧

这里面还有一点我觉得他抓的特别好的就是这个他给这些自动铁人联系的时机啊选择特别好因为现在呢自动铁人呢刚刚经过了一场狂欢了就经过 DeepThink 这个事自动铁人呢尝到了甜头啊因为

很多自由体人搞 DeepSick 一夜之间把号涨了好多粉丝或者说把这个流量做得特别好前段时间是谁蹭 DeepSick 谁的流量就火对吧很多原来和 AI 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的人都在讲 DeepSick 怎么怎么样所以这些自由体人呢也是无力不及早对吧也有些自由体人他没赶上 DeepSick 这一波大腿拍喉咙那样那这时候呢大家都巴不得再出一个 DeepSick 那前面做 DeepSick 吃流量吃爽的那些人也希望看到一个新的 DeepSick 出来所以说呢

其实说实话 这个自补体圈真的给 DeepSick 磕一个因为很多自补体人借 DeepSick 这一波搞流量搞了很多现在 Metal 出来也得给 DeepSick 磕一个因为坦白说它是借了 DeepSick 的光如果前面没有 DeepSick 这一波 坦白说自补体人不会这么疯狂的吹 Metal 这个东西因为大家是尝到了吹 DeepSick 的甜头现在才吹 Metal 这个东西我觉得大概的逻辑应该是这样的

而且这个邀请码是不是耍猴这一点呢我觉得我前面给大家说了他现在这个做法就成本确实特别高让他伺候很多用户确实伺候不过来所以我觉得搞这些码是没有问题的我个人呢以前在视频和大家聊过我其实最反感的发布会呢是像 openair 的骚扰这样的就是你连个邀请码都没有就是

这个是纯粹这个耍猴啊就什么都没有就是甚至什么时间能让大家用都不敢说对吧就放了这么一个发布会出来我觉得这个我完全都不能接受的然后还有一前呢就是比如说在国内就大部分厂商吧这个名我就不点了啊他说这个自己能支持超商的上下文什么的但是大家很少人也不能用但是这个我觉得还好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还是有非常少数的人拿到了他的 API 也就是说他还不是一个纯耍口的不能用的一个东西那相比来说呢我觉得 Metas 这一步啊还是可以的起码能用上的人呢也没有那么的少对吧我觉得这个热情码的发布是完全 OK 的这个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然后呢就再说一下在官网上所谓创始人装修一样用英文做演讲那其实都是中文的那种下面链接还贴国外的什么的这些东西啊我觉得只有做过企业的人才明白真正明白就是合规这个事是怎么回事

前段时间比如说在小红书来了一大群外国人没有了现在对吧因为这里面有很多的合规监管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当时还发几个给大家说过这个事啊

比如说他借了 Cloud 这个大模型嘛你一旦借 Cloud 呢就不可能是在国内合规的一个产品啊所以说呢你这个产品呢你虽然在国内自媒体人报道啊什么的但就这个产品的官网或者说这个产品本身来说它名义上只能是一个面向海外的产品因为它在国内又没有文案对吧它不管是网站还是算法都没文案所以说呢它只能它的名义上和实质上它都是面向海外的一个产品所以说呢这种情况下这人人创始人用英文做演讲也是无可厚非的一个事我觉得啊

还有呢就是所谓在国内火在国外没火是不是忽悠中国人啊这样的一个问题就是我觉得这里面啊有很大程度可能是中国很多创始人一个困局因为我接触这些中国也创始人是接触了蛮多的就是很多国内做 AI 的创始人他不是不想在海外火不是不想做海外是他没有这个能力就是你再怎么说呢你国外的圈子你还是不如国内的熟国内的这个 AI 圈也不大大家都认识 KOL 就这么一批对吧你很容易

触打了他们你作为一个创始人和这些这个 QR 这些人一联系啊他们也这个当回事对吧你现在说就很容易做传播但是在国外呢你就是没在人家主流那个圈子里面啊你去给人家 QR 发消息人家也不见得理你对吧所以说呢就是这个呢其实在我看来很多情况下是需要中国的创业者共同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这个而且呢这个问题其实以前啊

就是倒过来的时候也出现过比如说以前其实国外的产品和中国有时间差了这国外拆 GPT 火的时候其实中国不火中国大概是过了好几个月才开始反应过来才拆 GPT 才开始在国内火像米德之那些什么早期产品都是一样都是先在国外火后来才在国内火因为什么呢当时国内这些人啊

对 AI 跟的没有这么快这 AI 的自媒体人也没有这么多大家这块的流量也不多没人关注所以说呢国内的反应当然是很慢的但后来呢国内的对国外的这个 AI 啊关注的多了所以说现在呢中文的这个 AI 信息和国外呢基本上是同步了

但是现在就是反过来的一个情况就是国外的这些人呢关注中国产品关注的并不多现在出了一个 DeepSeek 可能是他们认真关注的第一个产品所以说我说呢可能是需要我们中国的创业者一同去努力的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中国经常有牛逼的产品出来那他们就不得不经常关注我们中国的产品对吧那我们比如说又火了一个 Manners 也好或者什么东西也好那第二天可能他们也就关注了这个东西了那目前呢这个西方关注中国呢其实跟进也是没有那么快的

所以我觉得这个产品现在中国火候就目前没有在国外火对吧那我觉得呢其实也是一个可以理解的正常一个现象也不能说人家就是说会有国人在国内炒啊不我觉得是不能这么说的那至于能不能说它是第一个 AI 的这个这个就是说通用智能体能

我个人觉得不太能说是啊 AutoGPT 可能是第一个但当然它比较原始实现的也不好对吧以及在后来呢很多产品比如说像 DeFi 啊 Cos 啊 WindServe 还有这个哪怕说 Cosr 这样的产品它都有类似的理念呢

你可以说他们也不是很 general 但是其实 general 这个词本身也是挺难定义的但是我觉得他宣扬自己是第一个 general agent 的问题也不是很大因为西方很多产品宣传很自信的很多人都说自己是世界第一或者是最好的这个东西反正你在海外广也不受中国广告法的限制而且西方很多宣传者也很自信宣传自己的东西大家做一个东西来一点东西都很自信所以我觉得呢

这么看来说实话有这个固执宣传可能问题也不大我觉得是问题不大的

还有就是这个产品技术含量怎么样是不是套壳是不是很低首先我觉得技术含量有一些的还是起码工作量并不低它肯定不是一个非常小的团队搞啥比如说一两个礼拜就能搞出来的东西肯定不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套壳而且我对套壳这个说法一直是很感冒的就是说套壳这个词在我们中文里面是很负面的一个东西意思就是说你偷了别人的东西有点这样的感觉自己做了一个皮

但其实呢 talk 这个词呢首先没有很明确的定义啊你其实很多 AI 产品你说它是 talk 都可以说首先这个产品呢它并不是简单的这个 API talk 壳就可以啊另外的话呢其实我觉得 talk 这个词它不应该是一个贬义的词你比方说现在很火的那个腾讯元宝算 talk 吗

我觉得它也是套壳甚至你说破 flexity 它是套壳吗我觉得也是套壳所以说套壳一样能套出技术含量一样能套出壁垒一样可以套出很多钱的所以说我觉得这个词现在大家觉得它很贬义但首先我觉得这个词第一很难定义第二我觉得它并不是贬义的一个词

我记得好像是宇森说的一句话 talk is cheap, judge is easyshow me a really good product 还是拿出产品来更重要其实真正做产品的人并不在乎什么套不好合这一类的东西还有就是有没有壁垒这个话题呢就是说我觉得所谓的壁垒技术只是一个方面

你看你手机里的这些 app 真正有技术壁垒的有几个其实是非常少的我觉得首先这个产品未来有可能在技术方面也构建一些壁垒也来加强比如说他自己去做一些类似 Cloud 的那个 computer use 这种东西对吧这个他肯定是可以选择的一个技术路线

或者说做类似 OpenAI 的 Deep Research 这种东西它现在拿到了一些关注一些流量 是吧它可能就拿到更多的资源就可以在技术方面发展得更深度另外呢 它也可能在商业方面来构建自己的这个所谓的壁垒就是

而且甚至你有一个先发优势对吧现在你这个先发优势能保持的比较好它可能也是一个壁垒毕竟第二个产品再出来想这么火可能就非常难了那这个产品将来会选择什么路线怎么发展这个确实还得观察

我先说这个团队还是有一些值得学习的就是说你看他这个产品做的其实很多方面还是比较有网感的比如这个产品他做了一个固化回放的功能我觉得这个功能就挺有网感的还是因为这个团队大概也能预测出来大量人肯定是用不到这个产品因为他耗资源耗的特别多对吧所以他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回放的功能这里面可以让大家去分享可以分享的结果就可以这样的产品的传播就会特别好其他人都可以看到我分享的结果

这个 Miles 是怎么来交付怎么来工作的而且呢我就值得回放的肯定是比较容易传播的他做的还不错的案例对吧所以我觉得这个功能做的就是蛮有网感的一个功能嗯还有呢最后呢我就想聊聊这些自媒体说实话现在 Miles 的产品呢有很多黑也是现在这些自媒体招的就是因为有很多自媒体就吹啊中国又出了一个 DeepThink 啊让硅谷无眠啊什么的反正而且吹的无边无际的也有一些甚至有些人说的就好像 AGM 马上就来了一样

武汉品玩的最优 骆毅航前两天发了一个消息说现在 AI 这个圈子就是 AI 媒体这些人大家都只会传递焦虑放大假象就只会干这样的事其中真可信的媒体可能两个手都跳不出来尤其是 AI 的博主其实他没法可能比坐汽车坐数码的都低我觉得确实有点道理的你说坐汽车坐数码确实还需要一点东西但 AI 这个东西好像是

只要有张嘴能随便吹啊他竞争力就是比炸裂呀吊打呀颠覆啊就成了这样的一个东西我还看到自媒体就已经说梁文峰在某个芯片峰会上放出豪言这个老四的模型只服务于五星红旗就是咱都不知道得离府的时候是不稠度是吧所以我觉得哎呀这个 AI 自媒体当时罗宇航说 AI 这个现在这个环境同样我觉得其实不是 AI 这个圈的问题啊其实我觉得这个自媒体啊现在很多都

都发展成了这样子也是这个时代一个小小悲哀吧说实话像我这种自媒体呢还是一个要专业性这个要脸的自媒体啊还是属于一个本格派的自媒体人啊这样的自媒体是越来越少了现在欢迎加我的微信我的微信是李自然 5460 全拼的李自然数字 5460 李自然 5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