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27 别提什么降维打击,先有一双新的眼睛|Small Talk

Vol.27 别提什么降维打击,先有一双新的眼睛|Small Talk

2024/11/25
logo of podcast 出海六边形

出海六边形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Topics
我观察到跨境电商行业正在经历一个重要的转变。早期的跨境电商卖家主要依靠信息差和流量红利来获得利润,这就像早期的淘宝一样,很容易赚钱。但随着平台的成熟和竞争的加剧,这种红利正在逐渐消失。现在,越来越多的跨境电商卖家开始关注品牌建设和用户体验,这体现在各种行业会议和社交媒体的讨论中。 我注意到,以流量红利为关键词的跨境电商会议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关注品牌和用户的会议。虽然我没有参加所有会议,但从会议海报和邀请嘉宾来看,这种转变是显而易见的。社交媒体上仍然充斥着“降维打击”和“流量红利”等词汇,但这些说法容易误导那些不了解跨境电商的人,认为这个行业很容易赚钱。 早期进入跨境电商行业的团队确实享受到了巨大的红利,这与早期的淘宝卖家类似。我记得在大学期间,通过在淘宝上销售游戏点卡和小众CD就能赚到钱,这正是因为当时存在信息不对称。同样,早期的亚马逊卖家也通过信息差和国内供应链的优势获利,疫情的爆发更是放大了这种红利效应。 然而,随着亚马逊平台上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信息差红利逐渐消失。虽然跨境电商卖家仍然拥有供应链优势,但亚马逊平台的大超市属性和跟卖特性导致大部分卖家的利润大幅下滑。国内电商生态的发展速度远超海外,消费习惯的线上化程度也领先全球,这使得跨境电商卖家需要寻找新的竞争优势。 一些国内知名品牌在出海的过程中,初期可能会经历水土不服,但它们展现出强大的韧性,能够快速适应当地市场并稳扎稳打地发展。这与一些早期进入跨境电商行业的团队形成对比,这些团队往往更像是一个放大的销售团队,长板明显但短板也很突出,缺乏品牌建设和内容营销方面的能力。 我与一位老板的交流中发现,国内新消费品牌在内容方面做得比大部分亚马逊大卖要好得多。许多亚马逊卖家缺乏电商品牌基础,只是看到亚马逊赚钱才进入这个行业,对品牌和内容的理解不足。而作为消费者,我们都明白品牌的重要性,这与我们作为卖家时对品牌的认知有所不同。 跨境电商行业的乱象与国内电商早期类似,例如战外引流和联盟营销。友赞类似于中国的Shopify,早期微商的乱象在海外独立站早期也存在。公众号推文加小程序商城类似于海外社媒内容加独立站,但邮件营销在国内缺乏土壤。 在国内电商,优质内容已经成为及格线,只有能够打动消费者、清晰表达品牌利益的内容才能做到80分甚至90分。那些在国内已经做到80分90分的品牌,在出海时会更有韧性,走得更长久。而早期进入跨境电商行业的团队,需要弥补内容和品牌方面的短板,尤其是在信息差红利消失之后。 许多亚马逊大卖不重视品牌建设,即使尝试也容易半途而废。跨境电商行业对品牌存在误解,这与行业从业者对品牌的认知不足有关。各种品牌理论和拆解内容繁杂,生搬硬套可能无效,关键在于结合自身情况。 真正的发现之旅在于拥有一双新的眼睛,我们需要去看更多的品牌案例,但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做一些可以持续的事情。如果难以做到本土化内容,可以先学着做用户视角的原生内容。消费者不反感产品展示视频,而是反感卖家自以为是、无法证明的功能点展示。对于初创品牌或刚开始做品牌化的团队,真实展现品牌建设过程是一个可持续的内容类型。真实、用户视角的内容会受欢迎,但制作水准要达标。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Small Talk探讨了跨境电商行业的变化,从早期信息差红利到如今品牌竞争的转变。早期跨境电商卖家凭借信息差和中国制造业优势获利,但随着市场饱和,这种红利逐渐消失。
  • 跨境电商早期红利主要来自信息差和中国制造业优势
  • 亚马逊平台的成熟和跟卖特性导致大部分卖家利润下滑
  • 国内电商生态发展速度快于海外,消费习惯线上化程度领先全球

Shownotes Transcript

工作小心得,来个 small talk.

当信息数量不成问题时,筛选信息和沉淀信息就成了问题。 更多文字内容,可查阅公众号:乙森Ethan)

感谢收听,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