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汽车行业价格战打得比较厉害销量下降的车企不断攻击同行最近进展到攻击对方偷工减料甚至说价格战会影响国内汽车产业链我们用这些公司财报披露的数据看一下事实是什么样子先请大家猜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国内上市的车企哪家车企的销售均价最高
上市公司财报会披露他们汽车业务的收入和销量我们把这两个数字相除可以得到他们的销售均价 2023 年头部汽车企业算上合资车企广汽丰田销售均价最高其次是比亚迪广汽本田上汽通用这几家车企销售均价在 15 万左右其他国内自主品牌单车出厂均价都在 10 万左右
上市公司财报也会披露汽车业务的制造成本数据这是他们的单车成本排名合资车企没有这个数据全部按零算有数据的都是自主品牌其中比亚迪单车成本最高超过 12 万这个数字跟比亚迪擅长卷价格不符
说明它的高成本车型卖的也不错后面长城汽车广汽自主品牌吉利汽车单车成本在 10 万左右上市公司财报也会披露他们的广告宣传费用这个数据除以汽车销量可以得到每家车企单车广告支出其中上汽自主广汽自主和长城汽车在营销上砸钱比较多平均需要砸三四千的营销费用才能卖出一辆车比亚迪和长安汽车单车营销费用是 1000 多块属于第二梯队吉利汽车在港股上市
港股财报要求很低很多信息他不披露这里没法算合资车企不披露这个数据这里也算零这是用他们财报披露的研发支出除以汽车销量得到的单车研发支出其中比亚迪研发总支出 400 多亿单车研发支出 1.3 万其他车企单车研发支出都在 1 万元以下
这是他们的研发人员总数除以汽车销量得到的每万辆车研发人员数量比埃迪研发总人数超 10 万比其他车企的研发人员加起来还要多比埃迪每万辆车对应 341 位研发人员其他车企万辆车研发人员数量都在 200 位以下以上几个数据看完你们觉得哪家车企擅长做低成本产品哪家车企喜欢砸钱搞营销
哪家车企更重视研发这是这几家车企近几年的净利润数据其中比亚迪长安汽车净利润不断新高长城汽车净利润渐点回落上汽广汽极力净利润从最高点腰斩特别是合资的车企上汽和广汽利润越来越低
当然这是好事他们崩掉的销量转移到自主品牌车企身上促进了国内产业链繁荣护身交易所一共有 200 多家汽车产业链公司这些公司每年财报会披露他们的员工数量和员工薪酬我们按照他们所属的产业链环节分别计算他们的员工数量变化和薪酬变化能看到除了合资车企所带的综合乘用车产业链其他产业链环节员工人数都在创新高其中电动乘用车主要是比亚迪新增了近 50 万员工
所有环节加一起 2019 年至今这 200 多家公司一共新增了 100 多万的员工员工总数增长幅度是 66%这是不同产业链员工的平均薪酬变化除了车身附件和电池化学品环节其他产业链员工平均薪酬都在创新高所有环节加一起
2019 年至今人均薪酬提升了 20%以上这个增速远高于期间 GDP 增速特别是电动乘用车和离电池环节因为新增了大量高学历的研发人员人均薪酬涨幅在 50%以上两个图放一起合资车企崩盘自主品牌车企崛起既增加了产业链的就业机会又提升了产业链员工待遇所以国产汽车通过压榨员工卷价格的说法完全没有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