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 Teddy 我是秦朗我们是陪伴你的身边人常听我们节目的听友呢我知道有一些是在职场中摸爬滚打许多年也有一些听友呢刚踏上或者即将踏上社会正在迎接社会和职场的洗礼和洗刷不知道正在听节目的你生活中有没有过这样的场景在无数的夜晚睡前辗转反侧苦苦思考在职场的浪潮里我该怎样才能握紧自己的船桨驶向理想的彼岸
今天我们请到两位超厉害的职场前辈 Iris 和大老师做客身边人就是想从认知层面带大家体验从打工人到决策者的一个思维升级迭代好让大家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职场掌控感
是的我觉得这个视角就是作为我们普通的职场人士还是比较需要的然后我也介绍一下就是两位嘉宾的一个背景一位是身经百战的一个牌创业人另一位是深谙大厂生存法则的职场导师那这期节目呢其实我们希望能够给大家不仅去
直面职场中的那些困境比如说价值观撕裂的瞬间应该如何去应对和做出选择另外就是聚焦职业发展痛点去探讨去如何面对整体职场环境的不确定性然后带来的内卷职业倦怠和未来竞争那在这之前先有请我们两位嘉宾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 Iris 自己的自我介绍就是 INTJ 我在保洁十年的时间其实做到过品牌的总经理的位置然后也做过保洁品牌大学的校长然后后来去了一家新消费的品牌叫 Baby Care 做 CMO 做了几年之后其实也开始自己的创业所以现在也是在一个创业的过程中
Hello 大家好 我是大卫老师我跟 Iris 一样入行是从保洁加入这个行当的然后一开始做的是市场和品牌然后再之后的话我有经历过一个这个保健品的行业的大的品牌叫思维师大家可能听过这个名字其实也是我取的在后来的话我去过互联网的大厂在自己的电商待过一段时间然后在后面是去了花西子做过一段时间花西子的这个操盘手
大概是这样的一个经历吧就两位嘉宾的经历非常丰富那首先我们先从两位的 MBTI 先来入手快速的让我们的听友了解两位那我们节目其实有不少 INTJ 型人格的听众那我知道 Aris 你刚刚也说你自己是非常非常典型的 INTJ 常常追求一切都在掌控之内非常完美的发声但我发现你最近在自己的小红书却
提倡接受随机和不确定性能不能和我们听友分享一下就是你在职场中哪些关键经历促使你转变这种观念吗对于我们打工人在应对职场变化的时候有没有一些可以借鉴的思路
其实我觉得反正刚好听众很多人说 INTJ 应该能理解就是作为一个 INTJ 来说其实是希望一切都在我的计划内的所以我们特别擅长做计划也很享受做计划但是当很多事情不在你掌控之中比如有的时候就是供应商一直出现问题或者有的时候你的合作伙伴就是不给力的时候其实会让人非常的抓狂
我在年轻的时候其实整体的工作风格是一个很强势和有对抗状态的人当然你也通过强势其实可以搞定很多事情但是伴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之后你会发现其实这样子单向的你自己强或者你逼着大家一起往前走推着大家动这个方式不一定是最高效的
可能在很多个瞬间都会意识到其实这个样子会让对方不舒服反而导致最后事情搞不成特别是如果你遇到像大老师这种 ENFP 的人他会在你推动他走的时候心里想的是你不尊重我我跟你在一起没有价值心里有小情绪了对所以这个时候其实很多事情反而搞不定
所以其实 INTJ 要越过的第一个坎就是当你成为一个就是团队的合作伙伴的时候你不能让所有人觉得好了你最聪明因为这个样子其实整个房间里的人就开始不动了就等着你动那整个团队的效能其实非常差的所以我可能经历的第一个改变就是你得放下我最厉害这件事情而让团队觉得他们很厉害不然你永远不可能让团队发挥他们自己真正的价值
那这个事可能我在保洁也花了至少五六年的时间才开始意识到一开始我永远是那个我天下最棒你们都要听我的你们错了
所以这个其实是我当时也在那个小树里写的第一条就是你是对的对通常你是对的你挺聪明你会做计划但是我没有意义因为你对这件事情不能真正保证事情往前推而团队的人必须要有充分的参与感也愿意往前推这是一个可能很大的转身吧第二个转身其实就是关于接受无常这件事情这个我确实直到最近这两年创业才开始慢慢接受这件事情
我以前觉得如果遇到意外状况一定是因为我的 plan b plan c 不够多可能是我没计划好但是真正创业之后不在大厂的光环之下然后你在一个相对比较脆弱的环境里面其实真的会遇到很多很多的意外所以这个时候如果还在一个对抗的状态
还希望一切如我所愿其实是非常困难的怎么随机应变甚至当你出现一些失控的状况的时候说不定你跟着这个情绪走你跟着那个机遇走你可以遇到新的机会这个可能也是真的创业才让我学到的一个变化吧所以我才会当时专门写了一篇就是 38 岁的 INTJ 讲给 20 多岁的 INTJ 听
这些也是我这么多年来真的是经过一个一个真实的职场瞬间做的改变明白两个点就是第一个点是你要学会拥抱无常不能说一味的想着去计划但其实在计划外发生的也是现实也是生活所以你要学会跟着生活跟着你的突发状况去变化
然后第二点就是在工作中你不能只是一味的去追求为了就是为了这个目标为了这个目的就一味的去奋进你其实要关注到其他人其实作为一个 team 里的一员他也是跟你目标是一样的你不能说我只是求结果忽略了其他人他们工作中的一个能效还有他们的一些努力
那大老师呢我知道你是 ENFPAI 上告诉我说这一类通常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男主人设而且说 ENFP 在充满创意和活力的同时也容易给人留下三分钟热度理想主义拖延症这类的刻板印象和挑战那你自己是如何在职场中去发挥自身的优势而且克服短板的呢我觉得可能还是有两个维度吧第一个维度可能是在相对职业的早期
得去跟随这一些组织或者是说公司给你的一些要求还是去训练自己因为确实在职业的早期其实是作为一个小白你是一张白纸所以你还是需要去适应这个组织或者适应这样的一个游戏规则还是要去训练自己的在这个里面可能是要去关注到自己的一些相对来说和整一个组织的规则有一些不是那么适配的地方就比如说一些随机性你还是要按照 deadline 去教一些东西
在这个过程当中会需要让自己有更多的一些前置的规划然后更严格的去交一些东西确实对于 PC 的这样的一个性格来说很喜欢就是最后一刻抱佛脚包括我自己其实在职业的初期经常就是第二天要开大会要去跟大老板汇报的时候前一天晚上可能加班到三四点钟
就是是经常有的确实对于批人来说他的思维方式也好或者是说他的一个准备状态也好确实是在那个时间点上能够激发最好的一个状态和灵感我觉得这件事情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是确实需要按时交作业不能不按时交作业所以这个确实是需要有一定的训练等等的我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第二就是
到了第二个阶段我觉得更多的是说怎么样能够把自己的一些优势发挥出来我觉得是一些创意性的也好发展性的东西也好但你需要在一些功课的过程当中找到自己的一些闪光点当然除了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之外也会需要来自于一些其实外部的评价
当你能够找到一些在外部的评价当中给你的一些比较好的正反馈那些点可能确实是你的比较闪光点的地方还是可以去做一些更多的发挥或者说在之后去在对应的一些点上做更多的一些思考和放大
因为我自己也是个批人嘛就是确实我很享受在 dialine 里面最后交差的那个快感就是会觉得啊我终于把它做出来了而且在这个短时间里面做出来我会很兴奋但其实这样子你不如说把时间就像刚刚大老师说的前置你前面做完了你后面可以去补啊
虽然你说工作不需要做满分要做到 60 分就可以先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但是如果你在时间的前面部分去做你后面其实你一是可以再去做一些补足二是你也可以有更多精力去做别的事情这个当时我当时就大老师说的时候我想到原来当时原来自己是那么 P 的一个人
其实你现在没有很疲劳我感觉真的吗就是因为我们三个 J 人我觉得影响的你没有那么疲劳然后你会提前做好一些规划然后在协作上也会提前告知其实我觉得整体相对来说在合作过程中还是比较舒服的可能被社会毒打的吧是的
然后其实之前我有了解到就是 Iris 你用了大概十年的时间然后从一名实习生然后做到保洁集团中国去的一个运营总经理我就觉得好厉害还去到那个 babycare 做首席品牌官现在又开始自己出来创业做 CEO 所以我就还蛮好奇你这个转变过程的就是你从大厂高管然后到自主创业其实是经历了很多职业身份的一个转变
想问一下就是是什么契机让你放弃大厂优卧的那个待遇去选择创业我创业其实没这么理性啊当年是在 35 岁中年危机的那个节点就是有一种觉得高管这个副本其实打的大差不差了就会觉得如果我这辈子就一直重复这样的生活我当时有个形容词就是觉得很像扫地机器人
每天起床就开始清扫各种各样的会议各种各样的邮件各种各样的信息每天做的事情其实是比较重复的那我其实人生的优先级并不是比如说这家公司后面要上市赚大钱我更追求的是有丰富的体验
所以当我非常清晰自己的优先级之后我就会觉得可能如果我想追求更不一样的东西我现在老公也不能换了对吧城市也很难再调了所以我可能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换一个工作方式那创业可能相对是比较极致的一种改变
那你选择创业的话是有经过多长周期的一个筹备呢比如说你是先物色好了这个想要创业的项目然后去做筹备然后再到说你从公司里去选择离职然后开始去做推进落地其实
其实我在 18 19 年的时候就考虑过创业因为当时有发现新消费的机会但刚好那会儿因为生小孩的关系就搁置了所以其实从那个时候开始就会关注创业这个方面所有的信息也积累一些这方面的资源比如投资人啊供应链啊这些
然后到我后来大概是在创业前将近一年的时候我开始认真的考虑我要做什么样的行业所以我其实会在除了工作以外私下的时间去更多的结交一些朋友了解各个行业然后我也做了好多的非数文档非常 INTJ 对不对把所有的行业报告所有的研究结果包括跟每一个人聊回来我都会做笔记去认真的扫描我所有感兴趣的行业然后最后决定要做什么样的事情
但我现在回头来看其实我觉得仍然是有不充分的地方这里也可以给大家提建议就是我们都以为创业可能很重要的就是你要做好那个计划然后你就可以开干了但事实上发现其实创业公司特别是零到一的阶段最重要的根本不是计划最重要的是两个东西一个是人一个是你的初始的启动的资源无论是渠道还是供应链这个方面所以我一开始其实还是把这两件事讲简单了
如果有朋友们特别是在大厂你的资源相对比较好你也觉得其实自己有做好这个心理的准备我觉得更重要的其实是你有没有好的靠谱的创业的搭档或者是能够跟你一起无问兮东一起拼搏的小伙伴这个你如果现在还有时间请抓紧储备另外一块其实就是你能启动的资源无论是渠道供应链就是你这个行业最重要的那个抓手
这两块我是建议大家准备好了再往前推进因为现在确实不是一个说资本很热外面到处都是钱的阶段那其实我还想就是再追问一个问题因为刚刚有提到就是你是从实习生做到品牌运营部的总经理那我想问一下就是你这个职业身份的转变你是如何去适应的呢
其实你伴随着职场的进阶很大程度上的这个变化是工作复杂度与组织的这个密切程度有关就假设如果是个小朋友的阶段比如我那头四年其实在洗发水这个部门里面就是做它各种跟品牌相关的事情那个时间更多是一个个人贡献者所以基本上就是老板给你的 KPI 无论是销售的目标品牌的目标你达成就好了
那再往上一步走的时候其实他就要开始作为一个部门的负责人比如我当时做的是跨境这个业务那我就相当于我要自己去组织钱搞渠道搞产品那就相当于你要对一个业务闭环负责
但相对来说它的生意规模其实没有这么大所以再往上走一步走到更高的级别到总监到再往上其实就更多涉及到你要怎么影响这一整个组织所以比如我当时因为做的是中台那我的核心工作就是我怎么帮助宝洁去这么大一条船去做一些创新跟数字化的转型所以它需要更多调用的是你的影响力你的管理能力和你资源整合的能力所以其实这每一步它原来走的路都是不白费的
因为只有你一步一步从基础管理层开始往上走你才知道大家的需求是什么痛点是什么品牌到底是怎么做的但你往上走更大程度上其实就是你怎么能够触及到更多的资源整合你怎么调动团队去到了一个不是自己做而是让别人能够做到的地步
我们以前在保洁有一张图就是一个倒三角的逻辑你以前个人贡献的比例可能是 90 可能到你到总经理你个人贡献的比例就是 10 但是你需要影响大家贡献的 90%其实是一张这样子的图那我还想问问大老师就是因为知道你年初的时候刚离职嘛外人眼里就是离开大厂看似其实是放弃稳定嘛
但是很多人其实又困于我想要走但是又感觉不知道就有点焦虑说我到底应该走呢还是不应该走呢这种状心里那想问问就是你自己也在播客里面提到自己正经历这样一个职业的低谷期就是你离职了好像现在也有点迷茫说你在节目里是说觉得不能适应或者说不认同这种世界尤其商业世界下的丛林法则那我自己是想其实我们蛮多职场人他在面对
职场困境的时候也是不知道应该坚守还是离开我想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些具体让你产生价值观撕裂感的这种瞬间以及你当时是怎么样去做决策的呢我觉得那个场景确实是回到两个标准吧第一个标准就是到底在这个工作过程当中你觉得这个组织是不是把人当成一个人来看有自己的主体性也希望是说能够赋能和激发人本身的一些善意或者是大家的一些创造性
那么另外一个维度就是说到底是不是会去更多的利用人的本身的一些恶性或者是恐惧或者是贪婪去实现一些商业的目的我觉得其实从我个人角度来说这些是一个会让人觉得撕裂和割裂的一个场景可能在这样的场景下你就会要考虑做一些不一样的选择
其实包括我们不少听友他都觉得其实打工就是不停的拿窝囊费收窝囊器的这样一个过程想问一下大老师在选择忍受和选择离开之间我们该如何去判断这里的边界呢我之前其实和 Iris 聊过这个问题
我会觉得你自己怎么看这份工作如果说今天你认为这份工作你的定义就是窝囊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你已经不认可你做的事情了就当你定义你的工作就是窝囊费其实你已经不认可这件事情我觉得其实就可以考虑离开
但是如果今天你在思考你的工作过程当中你看到的是你自己创造的价值也好或者你认为你从这里面获得的价值但与此同时可能会不开心我还是会建议我们更多的关注你能获得价值的部分
说不定你还有所成长就是说你要非常清楚你到底在这份工作里面的意义是什么你的目标是什么你想要获得的是什么东西如果那个部分你还没有获得你想去追求那么你可以哪怕不开心你可以承受这种窝囊气拿着窝囊费那么你还是选择去
接受先去选择苟住最终你获得了之后比如说确实当你觉得没有意义了以后你可以选择抛弃它你可以进入下一个寻找第二曲线的过程你可以去探索其他的业务可以这么说再补充一下如果你今天想到你的工作本身你的第一反应就是窝囊
就是用你的窝囊来去对应的换取这样的一个报酬的时候可能某种程度上就已经就被异化了或者说就是今天你对于企业来说可能就非常的工具化而不是一个激发和赋能的状态
我说点不一样的观点可能因为我的离职都很有名吧所以我身边很多朋友其实在选择不赚着窝囊费之前都会来找我检查一下但是其实我会问他一个问题叫你觉得这个公司还有什么样的剩余价值可以榨取嗯
而当我问他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其实会忽然意识到好像我完全已经剥夺了我自己的主体性是我把自己放在了那个受害者的角色我举一个例子是我朋友在某互联网大厂做着一个商务的工作
他看起来觉得自己 KPI 其实是一个老板定的不可能的目标所以他虽然当时拿了个很不错的薪水但其实最后到手的钱跟想象的差距很大同时因为整份工作是偏销售背景的他会觉得其实还是处于一个下位要去求人的状态那我说你未来想做什么他说我未来想做一个 MCN 老板
那我问他你需要什么他说我需要很多的客户我需要平台的流量我需要认识很多大佬我说那怎么认识他们他说我现在就在认识他们所以其实很多人是会讨厌现在的工作我也相信现在的公司一定会想办法把你的价值榨干但有几个人想过我要把公司价值榨干这个其实是一个视角就是你在窝囊的同时想想你能怎么利用这家公司利用这个平台
我说句实话对于 99%以上的人来说打工仍然是他的最优解因为他其实需要工作这个平台但如果你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我就是被动受气的状态我也不看看这里还有什么能用的东西我能学的东西我觉得其实你自己浪费了你这一段好青春就大家经常说嘛这个是历史的垃圾时间我们现在就是一帮被剥削了的人其实
其实他们不一定真的应该这么生活当你转换一个视角把自己现在做的事情当成一个副业你的主业就是在这个平台榨干他的资源说不定你会干的挺津津有味的反正我朋友现在这么做的时候心态可好了我视角有点像原来你是为老板打工但是当你的目标感建立了你掌握了职场的掌控权之后你其实很明白你是在为自己打工你在争取的是自己想要的资源
我觉得可能现在就是很多这种自媒体或者是那种主流媒体平台它其实它会有一个叙事逻辑就是让公司和打工人形成一个对抗性但其实你也可以换个角度说就是你和公司是相互去赋能的
你也可以在公司里就是通过交换你自己的时间然后去获得一些个人精神上的一些成长或者是在你的一个物质层面上的一个比如说丰富其实我觉得大家换个视角去想会更好现在因为
很多人特别习惯用那种负面评价去叙事自己所处的一个环境感觉会有更多负能量来迸发出来就不是特别好而且我想到那个点就是我们之前两周年线下活动我们有一个嘉宾他就讲说现在小红书包括很多主流媒体在叙事上就说告诫你说你要学会自洽你要学会接受这一切但他们往往没有进行过独立思考说我到底在这件事情里面我的价值我的主体性到底在哪里
其实这个事情是应该你优先基于你在工作前置的部分你应该先解决的问题对的 是的刚刚我觉得他们前面的分享让自己会打开更多的一个视角那第二部分呢其实
也想去问一下艾瑞斯和大老师去聊一些个人成长和职场选择背后的一些相当于是方法论吧就给到我们听有一些建议参考那就想问问艾瑞斯就你从大厂职业这种经理人的一个身份然后到创业团队的一个相当于是 CEO 和成员当你从执行者变成决策者然后这个身份转变的过程中
你会不会在比如说自己的工作方式或者是管理理念上有哪些变化呢再也不做 PPT 了呀再也不用做 PPT 了好爽啊好值得共鸣啊因为其实我觉得职场人很难的一点啊是你知道这件事情是对的但你有大量的说服成本给到你的团队跟你的老板
所以其实我们做 PPT 很大程度上就是在给个个人画饼证明一件我明知道是对的事情但创业公司特别是自己是老板的好处就是说干就干然后我也不相信你们这些东西咱们聊好了就做所以可能行为上面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不再做这些东西
第二个其实跟这个相应的就是我们也很少在房间里面去争论说到底该怎么办因为其实创业是最小规模的试错所以大部分时候就是我们聊清楚方向就开干我大不了就是出错嘛
我因为生意也不大我试个几天基本上效果都能知道所以以前在大厂经常出现为了一个新品这个它到底卖点是 A 还是 B 这件事情可能可以考炒三个月但是在我们这儿可能就是三天测试所以其实这两个可能是在管理方式上最大的变化也是决策逻辑上很大的一个不同
那你是怎么去让你们比如说整体的一个工作过程更可视化呢因为本身的话就可能是以一个最小单位去做试错的相对来说可视化这样的话我可以就是及时去根据市场的一些反馈去做一些调整
其实控制变量就可以了剩下我觉得飞叔还是很好用的他可以赞助一期广告吗是的飞叔他们有自己的组织进化论一期播客然后对于其实我们有很多可能听了他更多的话可能是比如说五年以内的一个工作经验那他们很多人其实会面临比如说从执行层面想要去晋升到管理层面那想问一下 Iris 就有没有什么一些
反直觉的团队管理原则或者是经验分享我自己当时最反我 INTJ 直觉的一个事情就是我以前以为老板肯定是团队里最厉害的那个人这样大家才认你但我后来发现如果你团队的素质是不错的通常你不能抬出头就这个是我觉得可能很反直觉的一件事是因为他们都在自我驱动吗如果老板什么都对其实团队的人就不说话了是的
可能前期可能还会愿意发表意见后来发现不管你怎么发表意见老板都不会听从然后说服成本又很高然后就变成沉默者了然后第二个我觉得很反直觉的事情是刚开始干活的老板很喜欢给大家讲怎么做就是 how 的这个部分但是
但是成功的老板一定要围绕着为什么我们要做这件事情花最多的时间这个也是我很多年的一个教训我今天上午还专门花了半个小时给我团队讲我们为什么要做一件事情我觉得这个事情非常的重要如果你相信我们做一份工不只是让大家作为我们的手而是他要理解这个项目然后全情投入的话我们为什么做这件事情非常的重要
这个会确保第一大家的理念是一致的第二它是通过理解里的理念来想到底该怎么做执行不然你想象一个画面就是我们跟设计师说这个 logo 不够大那他就按你说的放大放大放大放大到你说不好看他说不是你让我做的就是一个非常被动的画面但如果你跟设计师说我的目标是希望大家在可能三米以外的位置可以第一眼看到我
我希望他是醒目的但是又不至于不好看这其实不管设计师怎么改他大概知道那个方向即使最后我们达成的不一致我觉得这个也不会是个很大的问题明确你的业务诉求就还是要说清楚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我觉得很大程度上事情有卡点都是因为大家在为什么做这个事情上面是不一致的
但是其实在整体比如说互联网大厂里就是大家的时间都是比较紧迫的嘛很多人可能更多他的一个工作形式然后就不会告诉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而是让你尽快的去交付结果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问这个是我觉得为什么大家喜欢像 OKR 这样的工作方式是因为 OKR 天然告诉你我的 O 是什么然后我的 KR 是什么其实就逼着老板要跟你讲为什么
那如果老板没跟你讲多问一嘴就是大家千万不要觉得我问问题是一个很愚蠢的行为其实你多跟老板问问题可以防止你做出来的东西离他要的差很多这是一个最高效的行为
是的然后就想问一下 Iris 因为你现在属于是从职业经理人然后到一个创业者你有哪些能力是就是你经历过这个创业的身份是从头开始学习的商务能力吧我真的太挨了你
你现在就是个人的业务也要自己去做一些对外的拓展吗那肯定啊老板永远是第一销售负责人所以可能这个对我来说很困难这个我有点意外因为你原来在宝洁你还有包括在 babycare 你没有积累你想要的那些人们因为你刚才还说就是你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么那么你应该积累好了已经开始去做了怎么还会说为了要去拓宽你的资源然后有点太挨了呢肯定就是有一个阶段没有
没有去想我后悔了我后悔了有很多微信没有加我以前就是有一种不好意思加人家供应商然后或者很多供应商其实加我的时候都是希望我帮他们搞进去保洁之类的我当时就有一种假清高吧觉得不太合适现在就非常后悔现在就是好不容易加到他们的减三然后
这个还是我吃的一个很大的亏所以我才一定要跟大家说这些东西像因为正好说到这个就是吃亏这方面嘛就是你有没有什么建议去让我们比如说作为普通的这种职场打工人然后提前去学习或储备哪些能力这样的话就比如说如果我们后面要面对创业就可以快速成长吧
销售这个方面我觉得任何创业者可能他都要学习怎么做一个好的销售那这包含了其实怎么建立好的人脉怎么去卖你的产品这些我觉得可能是大家都必备的一个技能第二个其实我觉得确实是跟团队相关的一些东西如果你从来没有管理过团队然后相对来说可能也不是一个特别懂得大家在想什么的人我觉得这个部分是需要去刻意的练习跟积累的
第三个就是你想创业的那个方向你必须得确保即使没有任何人能做你也可以从头做到尾就是比如假设我们做一个消费品的创业你确实得是从供应链到怎么算账怎么做基础运营这些基础知识你得会因为在创业公司经常会出现忽然之间人都找不起这样的状况所以老板得随时做好什么都做的准备
说到那个职场表达作为一个好的销售的基本能力我想起来我周末去参加了一个播客沙龙活动然后当时有一个主播在分享说自己为了去做播客他特地去上了一个演讲表达训练课我觉得其实对于我们来说还挺
有借鉴意义的就是你在所有的场合下你其实都要学会去表达所以如何去说清楚话然后把你的内容从一个信息的传递者变成让一个接收者也能听懂的这样一个过程来说是很重要的
但我觉得对我来说是这样的就是讲的个人一点因为我自己是个天秤座所以确实我觉得从一个执行者到一个管理者最直接的挑战是怎么能够有效快速的做决策你作为执行者的时候你有很多的内心戏然后过程你可以磨然后或者就等到 deadline 你在
在做决定但是你作为一个管理者的时候其实你就需要带着团队卡着一些时间把一些事情推进下去而且会有很多的课题会抛给你而且抛给你的课题往往是团队解决不了的问题你就得去训练自己去更快速的做一些决定然后我自己的体感最好的方式就是
要在一个时间内做很多的决策你就会发现其实你做决策的效率和能力就会大幅的提升反而是说你不要惧怕做决策就是快速的在一些时间短时间内做很多的决策你就发现其实很多的决策你可以做的很快而不用那么纠结然后在这个过程当中当然天然的就会发现一件事情就是要做抓大放小的这件事情就有一些决策其实是非常重要的然后我好像是贝索斯分享的一个原则就是其实做
作为管理者也好很核心的一些事情是有效的去做一些非常重要的少数的决定就那些你一定要把控住然后把准方向然后给到很明确的要求但是其他的一些有很多的 80%甚至 90%的决策其实选 A 和选 B 没有那么大的差别
你可以相对来说给到一定团队的灵活度让他们去做一些试错我觉得这个确实是我的一个风格和自己的一个体感那想问一下 Aris 你自己在创业初期有没有做过一些措施你的最大的一个认知误区是什么就是如果你重头来一次你觉得当时你会如何再去优化自己的启动阶段的这样一个决策呢
我觉得我在创业初期犯的最大的一个错误是我在融资的时候其实是搞了很多的资源进来的渠道方啊然后品牌方呀供应链方啊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我有足够多的搭档然后这些人都给了我很好的承诺所以我起盘的时候就是一个王炸高级点对
但是其实事后会发现一家创业公司你太多的这种资源它也意味着很多的限制比如当你绑定了供应链就代表你没有供应链的灵活性当你绑定了渠道就代表你没有渠道的选择所以每一个所谓的给
都是所谓的舍这些是我当时没有想到的所以我现在重新再来一次的时候我就完全不跟这些人先绑定因为其实你从零到一阶段什么都没有那对于那些人来说其实他们就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我们自己做起来了之后再去跟他们联合那相对来说我们对于这个品牌的掌控性我们的发展方向的主体性其实会好很多
Iris 这个表达让我想到我们之前有一位嘉宾因为他也是创业者嘛然后他有表达过一个言论说是不要找朋友一起上路要在路上找朋友这种的话感觉就是可能灵活性和他的那个限制度就没有特别高然后也能够根据当下的一个反馈去适应的做一些调整
然后还想问一下 Iris 一个就是相当于是行业观察吧就是结合当下的一个市场趋势就是在母婴和美妆这两个快销赛道对于那些想进入或者是已经在其中打拼的一些职场人士然后有没有一些新的机会点或者潜在风险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我其实现在觉得在这种相对来说比较充分竞争的市场你如果指望做一个大品牌是相当困难的一个是资本市场其实也不太允许另外是头部已经非常明显了相对来说它已经是一个有钱人和大品牌的游戏了但如果你想做个小生意想做一个小而美的品牌我觉得其实永远是有机会的你就找足够细分大厂看不上的业务
让我想到了那个小林志要写的那个小池大鱼然后去做一些细分的赛道可能会更有机会我觉得未来的机会主要在这个地方有哪些细分赛道呢
这付费节目才能说我们以后有机会单独做一个付费节目把 Aris 请过来那接下来我们再来聊一聊第三个部分就是职场进阶破局我想先问一下现代社会要求打工人能够在职场针尖述职那 Aris 作为一个 IN 区间你是如何做到就是高效工作和精力管理的就是有些人他确实他既要应对工作又要兼顾生活
就像你刚刚说的那他不能取舍他有自己的生活也有自己的工作那有没有一些实用的方法来去应对呢因为其实我知道你的角色不仅是老板你也是一个妻子又是一个母亲这样的角色转化中其实你是需要一些技巧一些认知的吗
我先说工作中我这么多年其实一直会跟团队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不要先做精细化运营你要先做结构性调整我们每天其实会遇到很多很多的问题比如我当年管天猫店的时候我会发现我的运营老是写错价格那我当时作为一个小朋友经常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每天检查然后跟他吵架
但其实这样效率是非常低的还是应该看到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情我有没有什么系统性的方法解决这件事情那我怎么建立一个流程让这件事情不再发生这个是我觉得可能小朋友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需要想的就是我建立一些系统化的标准也好流程也好结构性的东西再去做很精细的东西
一样的案例就是类似于我们做很多的比如一个品牌做投放吧他不要上来先优化每一篇文章他先想好我要测哪些大方向然后当方向测完了我再去测具体的内容就是这些东西大家一定想好先做结构性的东西再做精细化运营的部分这个是对大家来说显著有用的
第二个其实我这么多年我感觉精力管理其实不是把事情做更少而是你要做好那个配比就比如你刚刚说到有很多个角色我们并不是说减少某一部分的角色会让我精力更充沛的我的经验反而是你需要平衡你的这几个角色都有一些些输入才行就比如说一个人如果全情投入他只有工作他没有社交他没有自己的时间其实他不会效率更高
因为人天生就是需要休息需要感情需要陪伴的所以大家在计划自己的时候不要觉得说我很卷我很努力所以我这段时间就都不用别的了这样其实通常反而是效率低的你还是得找到几个能够给你充电也好能够让你重新获得能量的方式而它通常其实来自于我刚刚说到的无论是亲密关系还是你的个人爱好
刚刚有了解到就是比如说我们要找到当下阶段比如说自己的第一需求然后去做一些排序然后也有很多像是职场人其实会经历过这种职业倦怠然后 Iris 和大老师其实在你们的播客里也有讲过一期这一类的话题
就想问一下对于我们这种长期可能就是陷入这种重复性的工作在公司得到的一个正向反馈或者正向激励也比较少然后就基本上就相当于是被把这个热情给一点点磨灭掉了而且这个还属于是一个比较大众的一个现象
然后就想问一下 Iris 和那个大老师你们俩有遇到过就是职业倦怠期吗然后你们是如何去理解和克服这个职业倦怠期的首先我觉得你刚才讲的那个点特别好就是职业倦怠大家会用很多的方式和原因去形容它但归根到底确实会是来自于一种工作当中的无力感这个无力感来自于缺少正反馈我的建议是呃
两个事情第一件事情是还是得给自己找到一些正反馈不管是在工作上还是不在工作上这个就回到前面聊的关于这个精力管理的课题就你得想办法找到一些能给自己充电的方式这个充电的方式可以来自于亲密关系也可以来自于自己的一些业余爱好但是更理想的状态是你可以通过这些业余爱好来去获得一定的正反馈
所以我之前其实看过一篇哈佛商业评论在 80 年代其实对于类似于职业建代的一个研究就讲过这样的一个观点就是对于业余爱好你可以去做一些规划不要只做一些单纯让你纯放松的事情
因为有一些爱好就是纯放松这个不是说不 OK 但也希望可以有一些东西是你能够在业余的层面上有一定的进阶的然后其实在一些业余爱好的进阶上面它首先没有那么难经过一些基础的培训或者是一些社团你是能够得到一些进步和正反馈的其实这个东西本身就能给人很多的能量了这个也是一个精力管理的一步
然后第二就是要试着去尝试在工作当中能够找到一些能给你正反馈的事情不管是说你对于一些项目的选择还是去做一些你自己觉得自己更擅长的事情
当然这个选择可以是来自于跟你的上级做沟通去做一些你更擅长的项目或者是可能是来自于跳槽这个没有关系但确实大家讲的选择大于努力其实就来自于这里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擅长的地方我相信在这个里面是能够找到你的擅长并获得一些正反馈的所以这个是
本质上还是能够去让大家去度过这样一个绢带期确实很多时候大家讲要跳出舒适区但有一些时候尤其是当你绢带的时候还是要回到舒适区你能不能找到自己的舒适区并且去找到一定的舒适的正向的反馈
我觉得这个是一个很关键的事情当然这里面最大的挑战我觉得其实对于很多人来说大家会比较少的总结自己或者你今天问他你觉得自己的优势是什么可能一下子有时候张口会讲不出来或者是说你从面试角度来说你可以讲一二三但你心里感觉好像我也不太确定这个是不是我的优势所以如果说要再给一个建议的话我觉得确实是时不时可能每个月或者是一个季度稍微的自己问问自己我到底的优势是什么
如果你实在是讲不出来我还有一个小的建议就是你问自己身边的五个朋友他可以是你身边的同事或者是你的好朋友问他们你觉得我的优势到底在哪里然后听听不同的人讲的东西可能会很不一样也有可能会很一样但没关系
很多时候这个答案可能是出乎你的意料的这种方式感觉好像生活中会有一些小惊喜反而好像觉得没有那么累没有那么无意义了以及当大老师说你说其实 80 年代就有哈佛的商业观察我突然想到就是为什么我们古代人没有这种职场倦怠的说法因为你不可能从古文里面看到谁谁说了这个人有职场倦怠这是为什么呢
可能也有我们没看到吧你也太奢侈了吧古人都在想怎么不饿死这其实就是职场倦怠我觉得本质上还是一个挺奢侈的倦怠是以前的人比如问我们父母你说他一辈子就做一件事他有想过倦怠吗就打分工灾从来没有人在想价值感这件事情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只有这个唯一选项吗
我觉得是他们当下的阶段可能更多是关注比如说解决自己的这种生存温饱问题很多时候你想我们父母那代都叫单位你去单位上班谁会管工作不无聊大家就等着下班接娃其实他们把工作跟生活分得很开当然也是因为他们确实工作时长没那么长但你想他们其实对于工作的期待是相对比较低的
今天很多小朋友遇到的问题其实是他们很难把自己个人的价值感跟工作给他带来的价值感分开所以其实我是挺支持大家搞个副业你自己做个播客也好你自己搞点有的没的也好你不能把自己的价值感都建立在工作上这个我觉得是大家今天遇到的一个很大的冲突而且整个社交媒体好像在鼓吹这件事情所以我觉得其实是会把大家都放在一个受害者的位置上的
所以我还是回到我那个案例就是大家有没有办法想象自己是这个游戏的主人你的老板他们都是 NPC 那你怎么在 NPC 在这个平台上榨取价值你换一个角度去思考你的工作看待你跟工作的关系其实你会获得很多不一样的视角转带这件事其实很多时候是你自己的一个滤镜跟自我感受一旦你陷入了这种感情你看什么都不好
我这边再补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其实是我之前跟艾老师一起会做过互相的校对的这个模型叫做 Ikigai 它的翻译是生活的真谛这里面有四个板块这四个板块分别是世界需要的事情然后第二个是别人愿意为你付钱做的事情第三是你擅长的事情然后第四是你会享受的事情
然后每两个圆圈互相的交集都会有一些对应的定义就像说别人愿意为你付钱的事情和世界需要的事情的交集就是职业你擅长的事情和你想受的事情的一个交集就是热情就类似的所有这些都能交的话就是一个你生活最有意义又能够充分又有价值感又能收获这个收入的一个交集这个交集非常的难
应该这么说 这个理论 壹 Ki 的理论其实是希望是说如果你今天做一件事情是这四个维度就是既是你擅长的 然后也是世界愿意给你付费的也是这个世界需要的 然后而且还是你自己觉得特别有意义感的事情能够都有交集 然后这个就是所谓的壹 Ki 就是一个人最幸福的状态然后我们之前就聊过 可能就是什么是一个最极端的状态就是比如像玄奘 他就是一个非常就是合一的状态
但这种状态其实是很稀缺很稀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没有办法追到这么一个极致的很多人的这四个象限其实应该是分开的你会做一些事情是用来去解决温饱问题的你会做一些事情可能是这个世界也需要然后你自己也觉得很有价值感的以及有一些事情是你相对擅长的但大部分人来说其实是一个你相对擅长和又能够得到收入的一件事情的一个交集那个就是
在模型里面就是你的职业但我觉得确实今天就像 Iris 说的大家确实会希望这个职业能够再承载更多的东西因为确实大家被卷的比较厉害花很多时间在工作上面所以也希望工作能够给你更多当然如果能有这样的契机遇到一个那么完美的工作肯定是个好的事情
但也未必这个是一定要如此兼容就是你能够有一些其他的副业业域爱好来去帮你去解决你的那些异议感的问题其实哲学上有关于这个的讨论就是为什么大家现在觉得工作是很无意义的很大的一个问题是古代人你做的事情的产出是完全解决了你的温饱问题你作为一个农民你今天种下个种子你就是能在秋天收获所以你的产出是非常明确也有价值感的
但今天的工作极端的细分所以很多时候你只是流水线上的一个螺丝钉所以这种价值观都会变得比较差所以如果大家有办法的话尽量去跟老板要更多能够独立闭环的业务是你可以自己做出来的东西为结果负责的
比如举个例子我当年有很多媒介的小伙伴只做媒介投放这一步其实他们完全可以主动说我想看到更多销售端的数据我想去做这个闭环的分析我能不能参与到整个报品的打造而不只是投放了一部分老板从来不会抗拒员工多做也不会抗拒你多知道只要这个事情能够产生更好的结果
那通常我的美界同学一旦开始觉得自己是报评打造的一部分而不是投留的那个人他们的工作的价值感就会大大的提升他未来的职场竞争力其实也会提升所以大家不妨看一看说我今天如果是在做一个重复性的碎片化的工作我有没有办法去要到一个更小单位的闭环
刚刚其实大老师有提到可能结合着比如说我们外界这种科技的进步我们的人的一个年龄比如说寿命都可能平均到 90 岁左右但从年龄的这个层位都是去看其实会感觉人的一生还是比较长的然后人的一生也会经历很多很多阶段嘛
但在这个阶段里其实大家都会多多少少面临就是不同的一个低谷期所以我想问一下正好你们两位也有面对这个低谷期的一些就是实际情况比如说心态变化或者是具体方式的变化然后能够给大家做一些分享
我最直接的几个建议第一个还是保持一个运动然后如果你的身体能承受的话最好每天都运动当然可能对大部分人来说一周三到四次每次一个小时左右可以强度不用很大如果你的膝关节还 OK 的话就可以跑步如果膝干绝不 OK 可以游泳或者骑车其实也是一个挺不错的方式我觉得保持一个固定的运动的习惯其实对于人的精神状态包括你的多巴胺也好
那边也好都会是一个很好的状态人会变得非常的好然后第二个我觉得非常值得就是还是持续的去
见一些不同的人和朋友去聊天我觉得还是要打开自己的视野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能够通过人和人的沟通产生一些连结这里面其实是有能量的如果你有一些朋友是那种能量很高的人所谓的高能量的人就跟他们聊天说可能聊什么不重要但是聊完一场之后你会觉得人很嗨会不会觉得在偷人家的能量
我觉得对他们来说能把能把能量给到别人有所帮助他们是很开心的互有弊异啊就是尽量的去想一下你身边有没有一些高能量的人啊哪怕他可能跟你不是很熟你就多约他吃饭聊天聊聊聊的也会熟了但会给你很大的能量就一下子感觉就是能量爆表啊啊
关于第二第三个点我其实有一些生活中的实践就是我其实不是一个很持续高能量的人然后我最近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呢就是我会在工作日的下午因为我数字游民嘛对吧我就有时间我就会在小红书上找那些 coffee chat 的那些人我不主动去发起这样一个邀请但我会去找那些想要寻找的人
那我就跟人家就约说中山公园对吧附近约了咖啡聊一聊各自的一些业务或者说各自的一些人生我觉得那个对我来说是去寻找高能量人的一种过程而且你也可以吸收到别人他跟你不一样的生活你可能从中会有所借鉴有所新的探索和认识这是我去在生活中获得能量那种方式
因为你就是
太苛求了这个世界根本不在你的掌控之中你也不应该一直享受最好的东西所以怎么调试自己告诉自己说其实有一些起起落落是一个正常的状态我其实觉得很多人是一个心态的调整至少我自己当时我觉得是花了些时间先理解我们如何看待成功
我们如何定义这个事情能不能给自己一个更宽的尺子更多的时间而不要在每一个当下苛责我一直要是持续增长的
让我想到今天下班的时候其实我有看到一个新闻就是讲一个香港的女星她开始就宣布摆摊卖鸡爪可能看 TVB 那些就是不少艺人她其实没有那种明星光环她们是会脱掉自己的明星光环去选择跟普通人一样去选择职业的转变的比如说有的人考公务员有的人会选择做副业然后有的人会选择这种摆摊心态变化就还蛮好的
对其实幸福生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降低预期嘛就是很大程度上大家的不快乐就是来自于把自己看得太重了把结果看得太重了如果你觉得其实咱就是在玩个游戏那其实大不了重新来过有这样的一个心态我觉得其实会解决至少 50%的焦虑问题
那剩下其实我觉得也很重要的一点我们的不开心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一种对于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的焦虑就我那天看我儿子打针就忽然感觉跟我创业很像就是他在针头进去之前一直哭得很凶进去之后他说哦原来是这么回事
也就这样对就被自己想象中的那个大象然后给击垮了可能对所以我回想我创业时候最低谷的时期反而是坏消息没到来的时候真靴子落地了觉得也就这样真死不了人
我这里分享一个也是前段时间艾老师发给我的一个视频是一个蔡康永的视频我觉得有一句话讲的特别好人生是个河流当然我觉得反过对应的就是人生不是一条笔直的高速公路因为确实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可能念书对吧你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然后或者再到进入职场它天然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你不管是说成绩好不好反正
它都是在提升的因为你学习的知识越变越多你的收入可能从不赚钱到变赚钱这个肯定是有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所以给人一种假象就是我的人生就是一直在一个高速上面持续提升无非就有的人可能开始 60 有人开始 80 但是突然你发现你碰到一些东西过不去了你需要绕弯了但其实人生就是一个河流有些石头就是过不去的你可能就是要绕过去的它会有一些曲折的过程但这个其实是很正常的
只是说正常在你人生的很长一段时间的经历里面它没有那么的凸显所以你会觉得默认就一直要有正反馈不管大小
但实际上人生就是有一些环节他就是绕了一个弯子然后一直没有正反馈但可能还会有一些不一样的变化然后山重水尽一无路但柳暗花明又已存对就可能我们年纪够大吧我就很想对十年前的自己在遇到那些所谓的低谷期说这算个什么是
我想到的是就是不管是平面也好还是这个垂直的面也好就是你看待问题的视角其实不一定非要我在高处就是想着高处的事情你其实高处有句话叫不胜寒嘛你可能会跌落但是你在低谷的时候你往高处看你随时都可以往前走啊对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人生的课题确实因为现在的社交媒体的一个发达会给大家带来一些相对比较单向度的价值观就是只定义一种成功但前段时间其实也跟艾老师聊就是他有一个朋友在创业经营的也不错然后虽然规模不算很大但是盈利也很好其实是一个很好的状态
但是就会有人很多人跟他说你要做大你要做几亿啊甚至是怎么怎么样然后那个人就很焦虑就来问艾老师那我到底是不是要把规模做大我们就说其实不必要因为不是只有一种好就好像是说今天不是说今天你一定是个老虎你就比一棵松树要牛逼因为世界就是很多样的其实各有各的精彩嗯
灌木就可以是灌木乔木就可以是乔木但你得找到自己这个反而是更重要的并不是说一定要赚多少钱或者你要做一个上市公司才是牛逼的
那最后一个问题想问一下两位就是能否给未来比如说营销行业和职场环境的一个变化趋势来做一个预测呢给我们正在规划职业发展的听众一些前瞻性的建议我觉得最大变化还是 AI 吧我们现在这段时间其实除了创业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习 AI
和研究可能 AI 带来的新的变化无论是生意机会还是可能组织的改变我自己是坚信可能两三年的时间之内这一波浪潮还是会改变很多人工作的方式的所以我建议大家业余时间甚至是自己工作的时候都尽量的多使用 AI 去把自己变成一个 AI 的原住民
我想起来就是看到吴星辞说 AI 在未来 20 年之内可能不太会替代科幻作家但是可能二三十年之后科幻作家就没落了就被 AI 替代掉了有留此心是吧对有留此心我觉得这个是一个很需要改变的心态就是如果今天大家的心态是说我我我
我一直在研究哪个东西会被 AI 替代掉然后我就一直要去干一些我觉得 AI 不会替代的事情才能够保住自己的饭碗其实这种心态反而是比较被动的因为你一直在试图去找一个位置它是可以不拥抱这件事情
但反过来说我觉得我们其实更建议的一种视角是说怎么样能够让 AI 变成一个你的超级大脑你的超级外挂能够用好它以至于是说不管做什么事情你可能都有一个更好的或者有一个更不一样的一个效率其实还是心态上要拥抱它而不是躲着它
哇 时间过得太快 今天和 Aris 还有大老师的交流是干货满满那从 Aris 的职场路径和成长变化中 我今天的收获是了解到掌控感其实不是预知所有的分浪 而是学会在颠簸中掌舵面对职场变化要学会接受不确定性 拥抱随机变化 这不仅仅是一种成长 也是一种智慧而和大老师的交谈中呢 我明白到了说 这样一个点就是真正的掌控是知道自己要
要什么并且敢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和买单是的而且我觉得这一期算是我们跟艾瑞斯和大老师的一个连结吧因为实验关系其实我们今天讲的东西是比较有限的那如果大家想要对他们有更深的了解其实是可以移步到他们的播客
去针对某一个具体的问题然后听他们深度的一个分享的其实我是能够了解到比如说我们从职场然后转换到创业我们要学会去相当于是拥抱变化吧就我们
面对这种无常然后要及时的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是说所有的事情都一定要在自己的掌控范围之内的你要学会根据比如说外界的一些这种情形然后去做一些适应的调整这样你可能整体才能走得更长远而且每一步其实都不是白走的
是的最后再次感谢两位嘉宾百忙之中能和我们分享各自的故事经验和思考因为我们打工人在应对职场内外部变化提供一系列可借鉴的思路希望今天这些宝贵的经验能够像一束光照亮大家职场前行的路最后如果你觉得这期节目对你有帮助或是对今天的话题有任何的想法或者感受别忘了评论点赞收藏也欢迎转发给更多职场的伙伴让他们也能受益同时欢迎大家在 show notes 和评论区
找到制作人秦朗的微信进入我们身边人听友群在群里分享你的职场故事我们一起互动交流共同成长那我们下期再见了拜拜拜拜拜拜拜拜
一切都已改变新的起点新的世界就在眼前受过伤也流过了眼为了梦想疯狂我跑吧 加拿大少年是真理的心再唱吧 加拿大的心是你的歌我要再唱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