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晚清的变革、战争与义和团

晚清的变革、战争与义和团

2025/1/22
logo of podcast 跑题大会

跑题大会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李礼
老潘
Topics
老潘: 本期节目讨论李礼老师新书《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探讨晚清时期中国面对西方列强的冲击与反应,以及这场“失败”背后的深层原因。我们关注的焦点包括:晚清的改革尝试、与列强的战争、以及民众的排外情绪,特别是义和团运动。此外,我们还讨论了国际历史学界的史观转变,以及中美关系对汉学研究的影响。 李礼: 我的新书《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并非简单的悲情叙事,而是从多个维度还原了晚清历史的复杂性。我采用编年体写作,力求以更通俗易懂的语言,更符合现代人视角的方式,呈现晚清二十年的历史。我选择以编年体写作,是因为疫情期间的特殊环境和对这段历史的重新审视,希望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这段历史,并对历史事件做出更准确的评价。书中大量引用了外国学者的观点,并非出于对中国友好的偏见,而是基于学术研究的客观需要。晚清时期,中国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对历史进程影响巨大,很多事件都是对外交事件和外部世界被迫做出的反应。冲击与反应模式在解读晚清历史时仍然有价值,并非完全过时。 关于义和团运动,我书中详细描述了其起因、过程和目的。义和团运动并非简单的排外运动,而是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直接参与其中,导致其演变为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战争。义和团运动的直接导火索是清军与外国军队在天津发生冲突,但其深层原因是慈禧太后对西方势力的怨恨。义和团运动中,满族官员端方采取了保护主教的策略,体现了当时官场内部对义和团运动态度的复杂性。东南互保是南方各省对抗慈禧太后对列强宣战的策略,体现了当时政治局势的复杂性。赫德的日记记录了义和团运动期间围困使馆区的状况,显示了战争的混乱和清廷内部的矛盾。虽然慈禧太后下令发动战争,但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诸多变数,包括清廷内部对战争态度的分歧。最终买单的仍然是普通百姓。 关于晚清的改革,我认为知识精英阶层的表现尚可,但最高统治阶层始终不愿将改革推向政治制度层面,导致改革最终失败。晚清时期中国与西方的碰撞,以及中国知识分子和民众的应对,是落后民族与强悍民族对冲过程中的正常表现。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中国在与外部世界打交道和冲突过程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Deep Dive

Chapters
本书《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深刻探讨了晚清的失败,并非简单归咎于外部侵略,而是从多个维度还原历史真相。作者质疑了过时的“冲击与反应模式”,认为晚清的变革、战争和排外,都与对外互动密切相关。
  • 质疑了“冲击与反应模式”的过时性
  • 晚清的失败并非仅仅因为外部侵略
  • 从改革真相、战争图景、思想冲突等多个维度还原历史

Shownotes Transcript

主播:潘采夫 嘉宾:李礼,历史作家、博士,曾任《东方历史评论》执行主编等。著有《求变者:回望与重访》、《古今之变:历史学家访谈录》,新近出版《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中国从传统社会转型的一百多年里,多次在时代变局中,与现代世界擦身而过。最令人惋惜的,莫过于清末种种变革的失败。长久以来,我们沉浸在清末失败的悲情叙事中,却很少问:这场失败背后的根源是什么?清末变革与战争的教训,真的被我们理解了吗? 从鸦片战争到义和团运动,失败似乎是19世纪清朝历史的主旋律。许多人将这一切归咎于“外部侵略”,却忽视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清王朝的失败,仅仅是因为“外敌”?还是因为自身错过了一次又一次改革的机会? 《失败:1891-1900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这本书,给出了不同以往的答案。这是一本深刻重述清末历史的书。它不是简单地罗列那些“我们被侵略、被压迫”的情绪化叙事,而是从改革真相、战争图景、思想冲突等多个维度,还原一个更加复杂、更加真实的历史图景。 欢迎大家在各大电商平台购买李礼老师的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