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第113集:沟子生王朝,宫廷出伪史

第113集:沟子生王朝,宫廷出伪史

2024/6/8
logo of podcast 巴别塔词典

巴别塔词典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姚天宜
姚天怡
竹溪
鬼王橙
Topics
姚天怡认为,“沟子文学”的出现并非偶然,它反映了人们对历史解释权和历史发展脉络的思考,以及对“血脉”和“正统”的不同想象。知乎问题“为什么朱元璋就算当了皇帝也保留了他以前当过乞丐的黑历史”以及网友的奇葩回答,反映出一种“血统论”的思想,即高贵的人必须一直高贵。“沟子文学”的流行,与网络上对历史人物私生活的讨论以及对“血统论”的隐性认同有关。“沟子文学”的衍生和传播,与网络上“明粉清粉大战”等历史饭圈文化和对明朝历史的禁忌性讨论有关。 鬼王橙认为,网络上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讨论存在敏感性,不同立场的人会互相攻击。网络上对历史的讨论,有时会过度解读和运用历史阶段论等理论框架,缺乏客观性。 竹溪认为,一些历史学者习惯于用当下的眼光分析历史,并运用“历史进步”等概念,导致对历史的解读存在偏差。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往往受到“发展主义”或“进步主义”视角的影响,以及不同历史时期话语体系的影响。改革开放后,对历史的解读出现新的变化,人们开始从“王朝正统论”的视角看待历史,并将其与现代语境结合。《三国演义》等作品塑造了特定王朝的形象,并影响了人们对历史的认知和认同,电子游戏则提供了更多元的视角。不同王朝的粉丝群体存在差异,其地域和阶层分布不同,与历史和文化背景有关。晚清以来,关于中国落后的原因以及文化和制度的讨论,导致对秦朝的评价出现变化,并出现“秦朝粉”。20世纪以来,一些国家在文化和教育方面对历史进行选择性抹黑或塑造,以构建民族认同。苏联和俄罗斯在构建民族认同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对历史的反复解读和选择,并最终选择了沙皇路线。改革开放后,中国文艺作品的复兴,特别是三国题材的流行,与历史背景和文化语境有关,其中也反映了对种族矛盾的回避。三国题材的复兴,以及对曹操等人物形象的重新解读,与历史文本的复兴、影视作品的影响以及社会文化思潮有关。明朝粉的出现,与对清宫剧的批判、对汉族文化认同的追求以及汉服运动的兴起有关。金庸小说中对民族和历史的描写,反映了其不同时期的思想变化。“永乐大典”成为网络上的一种新兴叙事,与对西方崛起速度的疑问以及对历史解释权的争夺有关。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从最近流行的“沟子文学”谈起,探讨了其背后隐藏的历史观和社会思潮。节目嘉宾分析了“沟子文学”的起源、传播方式以及它所反映的关于历史解释权和正统性问题的社会争议。
  • “沟子文学”源于一个知乎用户对朱元璋发家史的另类解读。
  • 它反映了当下中国网络上关于历史讨论的禁忌话题和敏感性。
  • 它引发了关于血统论、王朝正统论以及历史发展观的大讨论。

Shownotes Transcript

今年无论是“沟子文学”还是《永乐大典》、无论是严肃讨论还是聚众玩梗,其背后的问题莫过于历史的解释权在谁,以及历史的发展脉络该如何理解。而从最初的对英雄、帝王的认同,再到新史乃至伪史的创造,人们似乎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于“血脉”和“正统”的想象。

主持人:鬼王橙、姚天宜、竹溪

00:00:55——从沟子文学到线性历史

00:11:00——王朝认同:以三国为例

00:20:13——王朝、正统与民族构建

00:35:40——横空出世的《永乐大典》

00:42:54——从民族神话到伪史的创造

00:51:55——当代阴谋论背后的种族主义历史

01:01:57——结尾闲聊

结尾片段:

电影《仇中仇》 

若对我们的节目感兴趣,可以在“巴别塔词典编辑部”微信群(添加微信号playtimeguy)以及新浪微博“@巴别塔词典”联系我们!

我们的爱发电也开通啦!欢迎感兴趣的听众在我们的爱发电站点)提供支持!在此特别感谢鸣谢我们的“词典恩人”:荔枝、小马、无限衍义、溪主席的好战士、lfkdsk、爱发电用户_N97b、面包棍棍、爱发电用户_W9X8、Antarcticite、sheldor、争和zhenghe、张大喵MIN、Lorraine_zz、荔枝哦、fa2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