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第12集:饭圈“双减”:给天使花钱,错了吗?!

第12集:饭圈“双减”:给天使花钱,错了吗?!

2021/8/18
logo of podcast 巴别塔词典

巴别塔词典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姚天怡
鬼王橙
Topics
姚天怡: 最近网信办和广电总局对饭圈文化进行整治,禁止集资App,清理不良群组,限制选秀节目投票。倒奶事件触目惊心,引发了对追星核心动力的思考。过去追星是个人化的,现在粉丝有组织、有胜负心,会为了偶像去竞争、刷榜、控评,甚至攻击其他明星。这种饭圈行为已经超越了粉丝研究的范畴,需要从更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去理解。 鬼王橙: 我认为现在的明星经营模式发生了改变,他们靠上综艺、接代言看数据,而这些数据是通过粉丝刷榜等方式获得的,形成了一个自我促进的循环。AKB48的总选举也是课金的,粉丝为了握手券购买大量无用的专辑。追星行为的异化,使得粉丝不再关注明星本身,而是追求群体间的胜负。 竹溪: 我觉得饭圈文化的核心在于胜负,粉丝会不断寻找竞争点,比如代言的品牌档次、杂志封面等。粉丝会把偶像的好坏与自己的胜负直接挂钩,为了证明偶像的价值,会去购买代言产品,甚至给剧组送礼物。这种行为背后是粉丝对自我认同和成就感的缺失,他们需要通过群体的胜利来获得满足。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八贝塔词典我是主持人姚天怡哈喽大家好我是鬼王城哎一字一字就有了哈喽我是朱熹啊今天的话题呢聚焦于最近的一些政策上的娱乐尤其是娱乐政策上的一些新风向节目的性质怎么变了呢有一点哎对因为其实大家往往回听其实能听到之前我们有一集讨论关于那个吴亦凡所涉及的事相关的一个情况啊就是

在那期节目录完之后其实事情又往前进展了很多包括说包括说他本人被刑事拘留以及刑事拘留之后在网上就引起很多各种各样的讨论我们其实可以注意到官方媒体新华社会其实出了一个新闻他就说对于不良粉丝的文化的整治呢最近是取得了一些进展他其实他主要说的是两个部分嗯

第一部分是网信办做的网信办做的事主要就是禁止了一些为追星做这个集资的一些 app 还有一些小程序第二部分呢就是把一些有问题的群组还有包括一些话题还有像那个一些榜单做了整治包括里面有很多他们认为不好的内容也被清理掉了这部分是网信办主要做的事而

而另一部分其实主要是广电总局做的事广电总局做的事就是整治这种带有选秀性质的综艺节目它里面有个特别关键的一个地方就是很有可能以后这类的选秀节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能再用那种一边播一边由观众投票观众来选谁进入下一轮

他如果哪怕有这种竞争性的机制呢他也只能是现场现场比方说有一个专业评委有多少个音乐制作人啊或者有什么 200 个现场观众啊这样由这些人来决定所以这点其实对他们的影响会非常的大然后这点其实是我挺想跟大家来聊一聊的因为其实我们会看到

很多网友的反应就是啊那个干的好那个资本家的力量被被干预了但是其实问题的真实的这个方向会比这个再复杂一些我在这里也给大家把这个相当于新闻的这个话题完整的说一遍就看一下哪些字眼是一些核心字眼嗯

还是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网络综艺节目专项排查整治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强化网络综艺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控制偶像养成类节目重点加强选秀类网络综艺节目的管理严格控制投票环节的设置坚决抵制追星炒星泛娱乐化等不良倾向和答应号流量至上拜金主义等畸形价值观

进一步压实网络综艺节目制作和播出机构主体责任加强对粉丝取体正向引导强化平台大银号水军大银号黑粉治理

简单的说就是他说前面他说了一些坏的现象就像那种比如说所谓的黑反互撕啦或者说什么拜金主义这样的问题他这个说的就很明白就是如果粉丝群体出了这样的事呢然后那些制作这些节目的这些网站或者电视台就要来承担这个责任所以这是这一次的政策当中我觉得比较重要的地方但我们其实在聊之前可以对就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政策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啊

就是网信办的那系列比如说整治那个什么应援集资整治那些网络的上的一些什么话题群组的

这个事最早的起点其实是 2020 年 227 事件就是有一些关注一个新闻的人可能都知道当时是由于一篇那个同人小说引起的争议呢然后就有肖战的粉丝开始跟其他的很多群体之间爆发很激烈的冲突从去年那个 2 月 27 号开始可能当时也是由于正好也是新冠肺炎隔离期吧很多人本来可能潜在家里也没事啊

对吧就把这个战争的烈度提的很高因为以前也不是没有过这种为了明星的一些过激行为对去举报去举报也好或者说去互相给对方下一些黑手这种事也多但是去年那次很明显是比以前的类似事件的影响力的大就波及的范围也很广

所以这件事之后其实你会发现网信办在去年的 6 月份启动了那一系列的整治活动他很明显是受到这件事的影响我认为可能在一开始他没有太搞清楚这群人在干什么因为在他的视角来看网上也没有出现什么比如说违反核心价值观或者有这样的东西

他就发现有两群人在为了一个他不知道是什么的理由在互相搞所以经过一段时间调研之后呢他决定采取一系列的那个策略而在那个广电总局的这块你会看到他讲了一个开展了一个为期一个月的整治活动你会想为什么是这么一个月呢其实这一个月的由头就是在今年对今天上半年其实不也有两个这种全球类的节目吗

然后其中的一个就是那个叫做青春有你三对就是在他决赛即将举行之前的那周爆发了一系列的关于选手之间的那种争议一开始是选手之间的争议比如说有人举报于景天选手说他家里出身背景有点问题这个人

本人可能也有一点什么问题吧再说他不适合去参加这个节目因为他当时是节目到被停播之前的那个人气最高的选手然后呢大概在那个事件之后又出现了另一波争议就有人说有很多人为了去给节目投票买了很多奶

然后他只想投那个票所以就把奶都倒掉了因为当时在网上有一个倒奶现场的视频就是很触目惊心你知道吧就是前面有条小河沟然后一群人就是在看比经济危机那个事因为这个事有两个背景很有意思第一个就是像你讲的我们中国的小朋友在学历史书上都讲过经济危机时候倒牛奶这件事所以倒牛奶这个动作本身有很强的象征意义我们会把它看得很重

第二个事也是恰好当时那个反食品浪费法正好也是刚刚实施嘛然后这个东西显然是属于一个违法行为按照反食品浪费法的精神但是我们就会注意到这里面其实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我先讲这个奶票这个事啊以防我们有一些听众不熟悉什么叫奶票在这种选秀的节目大家都很熟悉了连长一点都知道超级女生

年纪小一点的呢也知道什么偶像练习生他的模式就很简单就节目播出之后呢到下一次录制之前中间会给你一个时间窗口让你去投票决定哪些选手留在下一进入下一轮来选手被淘汰嗯

然后怎么投票这件事呢在不同的节目当中是有不同的模式的嗯比如说像有一些节目它是根本没有场外投票的就是场内的投票像乐队的夏天就是嗯就只有现场的一百多个人两百多个人可以投所以就基本上跟观众没什么关系观众呢也许有一个单独的轮次比如说你复活一个选手对

《乘风破浪》也是这样对很多节目是这样的但是像我刚才讲的那种是更常见的一般的偶像选秀节目是根据排名来决定那个排位比如说第一轮前 55 以内的进第二轮前 30 以内的进第三轮前 20 的进那是这样的一个方法其实从韩国的经验来看它一般是限制每个观众只能投一票嗯

然后因为在韩国手机也是实名制的你相当于你要通过你要通过发那个手机短信去投票以前超女就是那时候是发短信超女我记得当年超女的那个就是李雨春的那一届超女不是影响很大吗对我都记得当时我身边的一些大家还算过这是多少钱对然后还有人去因为有些年轻的小朋友还没有自己的手机就会去发动爸爸妈妈去发那个短信还要发动一天才去发那个短信然后这种方式下他有一个精神

这个精神就是呢每个观众投一票当然他可能是每天投票可能是每轮投一票制度可能会不一样但是他的默认是每个人的投票权重应该是一样的

没有人可以因为钱比别人多就投比别人多的票他等于是纯属人头纯属人头没错当然在韩国这类节目后来也有一些爆发出舞弊的案子就是他没有完全按照他自己所声称的方法去做但是他在明面上他在逻辑上他是有这样一个精神但是在中国不一样我想提醒大家的是自从这种节目模式被引进到中国从偶像练习生开始再到后来的什么创造营包括后来更多类似的节目

在中国他一开始就引入了一种有些人可以投更多票的方式他有两种第一种是比如说你是我这个视频网站的会员比如说你不是会员你看的时候一看你自己投一票你是会员你能投十票这是第一种模式而且还鼓励你送会员因为我个人有一个特别深的印象就是我自己第一次那个就是冲腾讯的那个会员不是我自己冲的

是我一个朋友当时在看那个创造 101 他为了给他支持的选手投票呢他买了好像是一两百份的那个会员卡然后就给我们这些朋友发你们领了我这个会员卡然后去帮我给那个谁投票对因为他都把这个做成一个系统功能就是你都不用去他给你发那个二维码他不用给你发那个验证码他直接发一个那个网页链接你点开那个之后你就自动领到你那你可以帮他投票了

第一种就是那种买虚拟的电子产品我看那个音乐率赚也是为了投票没错

第二种呢就是比如说你去看这些节目它往往会有个主赞助商这个主赞助商一般呢都是那种快销产品尤其是饮料类的剧统你知道因为饮料是一个高度依赖于这种市场营销的行业然后呢我们就会看到有很多那些奶制品的品牌特别喜欢赞助这种节目他们因为你光是冠名对你的这个销量的促进其实不太直接嗯

大家只是知道而已没有一定要喝对因为他也不知道你到底好不好喝而且可能我到了超市你那个饮料那个柜子上哇几百种然后我也不知道应该选谁他就用了一个很直接的方法就是比如说我有一款特定口味的那个饮料和这个节目是联名的然后呢你每买一瓶那个盖子里面呢就有一个一个码你可以用那个码去投票那个码也是能投很多票的比如说你

开一个码能投 10 票这样子对对对但这其实是种通货膨胀啊对所以它产生了一个问题它的问题在哪呢再说如果你是买那个比如说网站会员卡这个事情其实还它还跟浪费不存的关系像我那个朋友他买了 200 个月的会员卡其实他不是一个人买了 200 个月的会员卡他是买了相当于给 200 个朋友每人买了一个月的会员卡因为那个节目播出就那段时间嘛嗯

但是像我们刚才说的这种就是投奶票这个行为呢因为我有一个追星的朋友我私下里问过他我说你们对这个奶票是怎么看他说其实我们也不是不想喝那个奶但是一般就是做那么短时间呢一个是短时间量很大第二个是呢不知道是基于什么原因就是做这种联名款的奶都挺难喝的不好卖可能本来他就是那个不太好卖的所以才需要去这么做我不知道我不知道那些品牌有没有这样一个考虑

但他说在奶票里面本来又有两种模式有一种是那个瓶身上你可以直接把那个标签撕下来创是这样的对那么你就不用去把那个奶本身破坏掉对对对你还可以先送瓶上里或者送我公司曾经就有同事送过这个人对我曾经在公司里就有同事说我上周为了投某某某选手他的故事我看了太感动

我一定要送他进决赛买了 20 箱我买了 20 箱全拆开对全拆了但是因为那个瓶盖还没拆只是把标签撕了还可以喝请大家去冰箱拿无限量供应类似这样子我当时我当时就是买了两箱然后我放在家然后我让我妈帮我一起撕然后撕完以后我妈说那怎么办呢我说这

奶就留着呗你想带单位可以带给大家喝没关系对然后这是第一种那第二种就是它那个码是在那个盖子里面的你就必须要拆封了就是必须要拆封但拆完封如果你不马上喝它就会坏掉嘛所以那怎么办呢就会出现那种所谓的倒奶的方法这一个就特别因为大家可能都知道有一个电影叫查理与巧克力工厂对吧就是你为了要去拆那个奖券你去拆那个巧克力然后大家要吃那个巧克力

但是像这种的话就是你这个奶奶这个东西其实带来了一个特别大的一个浪费就是他带他对于一般的就是没有追星这个行为的一般人来讲太超出他的那个认知边界了对吧很多人会觉得那个奶就算不好喝你也不能把它直接往河里倒啊你先不考虑别的你倒河里它好歹是个环境污染对吧而且量也很大也不是说成箱成箱倒也不是倒两瓶这样的成箱成箱的倒啊

所以这件事其实就在之前就引起过不少的争议但是可能是圈内的争议比较多只是说当时这个事引发了一个圈外的关注所以这件事其实就回到了我们一个我今天特别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个点就是人们追星的核心动力是什么因为我自己在回忆这件事情包括前两天我也看很多

刘德华最近跑出来直播嘛嗯刘德华直播的时候也有很多人去看然后我就发现粉刘德华的人很多这种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出的一些网友嘛我就发现刘德华的粉丝似乎从来没有一个意识我们应该去为刘德华打榜比如说比如说刘德华今天来直播了今天我要让我家哥哥在那个明星世界榜上一定要排到第一名他们好像没有那个意识周杰伦粉丝对对他们来讲这个行为是很个人化的嗯就比如我喜欢刘德华的电影嗯

我喜欢他的歌或者像周杰伦也是一样比如说我喜欢周杰伦的歌我从周杰伦第一张专辑开始听我会买他专辑嗯我去看他演唱会但是我并不希望我们作为一个整体的周杰伦粉丝一定要去赢过比如赢过陶喆的粉丝赢过王力宏的粉丝当时网上也会有辩论比如说呃周杰伦和陶喆对对对周杰伦和陶喆到底谁才是最好的 R&B 歌手对吧然后我我从我那个那个时代就开始一直有这样的帖子

双方可能都说服不了对方但是呢他们不会觉得说这个事和我作为他的粉丝有关系比如说周静伦写的歌好那是周静伦好或者陶喆写的歌好那是陶喆好

但是比方说没有一个什么周粉或者陶粉比方说我周粉是最强大的粉丝我陶粉是最强大的粉丝好像没有那个意思就是这样的意识其实是出现很晚近的我认为在超级女生的时代就开始有这样的雏形了因为它有一个特别大的点就是我们刚才讲的一个核心的点就是投票这件事

比如说当年追星都叫追星族嗯也有用粉丝这个词因为粉丝这个词本来出现也就不太早粉丝其实是 90 年代末才出现的但是在中国一个特定的明星的粉丝有专属的名字有自己的名字是从超级女生开始的对玉米玉米然后包括说那个凉粉对那些词为什么会在他们身上第一次出现呢这不是偶然的嗯因为他们是需要一个名字因为我要动员嗯

比如说我所有李宇春的粉丝要去投票因为在当时的社会语境下李宇春所代表的一种中性风格的那个形象事实上是女生蛮喜欢的但是他们会担心他由于不受这个社会主流所认可而会出局所以说李宇春的粉丝有非常强的动员力你用现在的一个话来说叫做人气断层你现在去查一些数据在有些网站上还能查到

李宇春当年被投的票数和第二名相比是有一个数位的差别的他不是什么 6000 对 5000 他是比人家多了一位数所以从这点上你就会看到在当时由于这个动员和竞争的需要出现了这个一个人的粉丝有一个总体性的称呼

但后来在韩国也有比如说什么白加红加蓝加这样的一些说法一开始是只用颜色做代称后来就变得有名字了像那个对比如说像 EXO 就有嘛他们的那个名字应该是叫什么金灵之类的一个名字然后在东方神险的时候也有叫先后嘛我知道 BTS 叫 ARMYARMY 对就是那个因为那个男团名字防弹上的团是代表防弹衣嘛然后那个粉丝呢就是军队就是和防弹衣是有一个对应的关系的一个词所以

所以你会看到他有专门的名字这件事就其实带来一个特别好玩的一个印象印象就是我认为我们追星有两种动机一种东西是我们喜欢这个人本身不管是喜欢他的长相还是喜欢他的某种作品甚至可能是喜欢他的人格比如说我喜欢这个人他是一个很诚实正直的人都可以但是这件事是私人的而且这件事你在这件事上是没有胜负心的

比如说别人哪怕再觉得周杰伦的歌不好听我喜欢我买他的专辑就行了别人买不买跟我有什么关系就是胜负这件事在我这儿是毫不重要的我只需要我支持他的视野让他能够一直这么做下去就可以包括我喜欢一个作家也是但是后来发生了一种不管我们粉谁只要我们粉同一个人我们有同一个名字我们这样有很多个像我们这样的组织我们的组织之间是有胜负的

而我们之间怎么样去争胜负呢比较早的时候有那种一年一度有个什么年度的最佳专辑或者什么最佳音乐人或者是类似这样一些奖项

这个事有意思就在于我不知道听众朋友们知不知道有一种语言叫做淋雨最早淋雨出现的时候其实你会发现谁最爱去聊淋雨或者说就是批评那个所谓支持那个猜拟的这些粉丝呢是兵器部的粉丝是日本流行乐圈的那些粉丝他们老是觉得台湾的流行乐圈往往是模仿日本或者说对就会有这么一种胜负心但是呢那个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他们不能直接在一个战场上对比

往往只能说你看我冰淇淋怎么样然后他说那个蔡依林怎么样但后来蔡依林和冰淇淋合作了一首歌对但是在比较早的时候辩论的时候呢双方是不能放在同一个战场上去比谁更好的比如说冰淇淋在日本得到的那些奖项和蔡依林在那个大中华区得到的奖项之间是没有一个直接的换算关系的但这里面有一个事就是在韩国是每周都有那种

音乐节目的然后每周比方说你拿了多少个州冠军他拿了多少个州冠军所以你看在韩国就出现一种这样的竞技就这种有两种模式的竞技一种就是直接作品比作品就我发了新歌我新歌发了之后四周有三周都是全国最受欢迎的歌曲我在五个电视台当中有三个我都是第一名类似这样的东西它是很容易量化的然后到年底你可以看谁拿的多

而第二种就是它不是有一个作品而是像我们刚才讲的有一个选手或者有一组选手他们存在于一个节目当中

这个节目是需要竞争才能活下去的首先这个节目本身它就有一个大逃杀对它就是个大逃杀其实你看这种以韩版的 produce 为代表因为它之前还有一个叫偶像学校包括什么创造就是韩版创造 101 大概可能在 15 年 16 年之后逐渐成型他们的一个模式就是这个过程是有淘汰机制的而且这个淘汰机制是由看这个节目那些人来决定的

而这件事情就形成了一个那种所谓的战争性的一个竞争性的一个场景这是个零和游戏是个零和游戏甚至可能是个复合游戏就是你就会发现说这一帮的粉丝比如当他们开始支持同一个人的时候他们就需要与其他的群体做竞争才能生存而你去研究很多关于人类的心理认同或者这种共同认同不管他认同的对象是什么是个民族或者是一种语言或者是一种文化现象都有一个类似的形象

你去促进一个群体对内认同的最好手段是给他树立一个对外的敌人所以你就去看到比如说像当年在偶像练习生刚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我会看到关于蔡旭坤有很多争议其实一开始对蔡旭坤的争议还不是圈外的还不是这种什么直男去攻击他那个金里泰美金里泰美事件其实是在偶像练习生播完快一年之后才发生的

在播的过程中你看争议是什么呢往往是喜欢其他选手的人会去攻击蔡旭坤但喜欢蔡旭坤选的也有可能去攻击其他的选手然后互相可能会去拉票或者去发黑料甚至可能是我希望迫使其他选手退出比赛比如说像当年的一些如果假的我发现节目中有个台湾选手我可能就会找他爸以前是不是有什么台独言论嗯

对吧或者是可能有一些中国国内的学生我去找他家里是不是有人犯过法就你会看到这种行为在粉丝之中是变得越来越普遍的嗯

而这一点就是我想强调的粉丝之间可能在一开始他粉上那个明星那一瞬间他是由于长相性格甚至是作品但是在那一瞬间过了之后对他提供更大的动力源的是我们同属于这一个群体对我们要作战我们这个群体要赢我们不但要作战我们还要赢我们还要一直赢下去

如果其他选手都退赛了那我们就 solo 了对而且你看包括你去看很多这种节目选秀产生出来的这种男团女团他们内部之间的争议是非常大的对就其实这种团就就是你像当时为什么貌合神理对对对就是你感觉他们并不是一个团他们只是被迫营业在一起对就是就是你还经常看到有比方说某个人的粉丝说哎

谁谁谁根本就不行然后全是靠蹭我们家谁谁谁早点解散吧然后不要挡着我们家的那位谁谁谁事业发展所以这里面就有一个点就是说

如果说综艺节目本身的那种投票的机制呢是一个促进战争的手段那么像外部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机制比如说就像微博上的那种榜单各种榜这个榜要求你每天去天道啊发帖转微博我以前有个同事比较年轻一点他当时来公司工作也是大学刚毕业他说他大学时候其实就追星

他就经常讲说那种所谓数据女工嘛嗯就每天要轮换登很多账号然后要去刷刷这些东西而且有时候还需要花钱的就像那个我们刚才讲的你要去买奶对吧你要去买号要去买号然后如果你买的奶太多你还得花钱雇人把它拆了对

你自己都拆不过来比如你一次性买了一千一箱奶对吧你还得雇几个人去把那个拆了把那个码记下来然后把奶倒掉把奶倒掉对所以这里面其实就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说首先这些人是需要通过一个群体来认可彼此的身份的那可能就有什么 QQ 群啦微信群啦嗯

包括像以前有贴吧对吧后援会论坛后援会论坛你看最早的其实其实那种互相之间爆发战争第一个最有代表性的区域就是互相爆贴吧你看那个超级女生时代包括什么东方神奇 Super Junior 都卷入过很多爆霸事件到了后来有了类似于微博或者还有像豆瓣小组这样的一个机制之后对你会看到说对于现在的网民来讲在那个所谓的去话题里面洗版

这那些行为其实就和十多年前的那些网民去搞那个什么百度贴吧去在广场控评爆吧一样一样的经常是说我要污染这么一个公共的场合全部变成一种单一的声音这是第一个点就是他们要去占领作为一个公共场景的一个言论的空间包括还有像那种比如说歌手出了一张专辑他在豆瓣上的评分区

或者他演了部电视剧演了部电影他也有一个条目那个条目下面有得分对吧都要去刷不管要把平均分刷高还要把那个排到前几名的短评评论甚至还有像知乎我自己都经历过曾经我有一年我写过关于吴亦凡的一个帖子我当时其实只是想分析说很多那些文化类的品牌不管是体育联赛还是电影大概可能在 16 17 年 18 年的时候他们特别喜欢去请一个

男团明星来代言我当时写那篇帖子我是想分析男团明星代言这件事很有可能他的回报是低于预期的

只是说你的品牌部的经理可能会告诉你你看我请了这个人一条微博我们转了 20 万但那 20 万其实是很虚的一个东西我当时只是想讲这个模式我其实也不是针对吴亦凡说实话我只是针对这样一个模式只是当时他发生了一个事正好很适合做那个例子我发完之后我就会发现虽然有很多读者支持我的观点然后给我点赞包括各种但我的答案的排名非常低就是因为吴亦凡的粉丝系统性的给我点踩

因为他们不认为我在讲那个现象他们认为我 cue 到吴亦凡就是在说吴亦凡他们不但要把我的答案踩下去还要去占领我的答案下的前三名的评论区比如说可能会有一个吴亦凡粉丝来评论说我们家凡凡也是很努力的他上了一个什么时尚封面然后他出的专辑也挺受欢迎的

希望你好好了解他一下类似这样一个东西看起来很有像然后那一条评论其实他说的很空洞我也说实话但是下面可能有几百个人点赞给他顶起来我推测很有可能是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比如说可能是一个 QQ 或者是一个微博的一个群组里面你成为了他们的任务你知道吗对可能有一个类似于小的后援会说我发现有一个有一个博主说了我们家范范我们要把这个给他平起来要给他空起来

要把他本来这个排位打低然后要把下面那些友好的评论给他顶起来就你能很明显地感觉到这样的一个模式第二种就是这种公共的一些评分的地方第一种就是那种大众言论空间第二种就是带有评论性质的这种公共媒介的地方再有一种就是那种类似于像榜单

就是专门的明星榜单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微博上是没有这个功能的微博是大概可能过了几年因为大家都知道在微博从 13 年 14 年之后他逐渐把娱乐放在他核心的一个业务上除了商业化就是比方电商之外然后你们就会看到说经常是每天他会更新一次谁是最受欢迎的明星他这个是很激励那些粉丝去为他竞争的对然后还有一种呢就是筹钱

筹钱也形成了专门筹钱的渠道但是我当年在那次写吴亦凡的时候我就研究过吴亦凡粉丝的行为就是吴亦凡当时有计划出一张英文的专辑在北美发他们当时决定把吴亦凡的榜单排名冲到那个顶上去他们是怎么冲他们要去冲苹果的 iTunesiTunes 的销量榜

我记得是不是就是半夜去对半夜去刷但是他们之前是很有组织的第一他们先在国内的这些追星的这些号上发一些通知比如说吴亦凡两个月后要去发这张专辑我们作为他的粉丝要去帮他冲一个好的位置他就会动员这些粉丝然后那些帖子上面都会留一个链接比如说我是在 Owot 一个 APP 上面 Owot

然后上面有一个链接请大家去这个区捐钱多捐少捐没所谓然后只要你心意到了就行然后 ovat 上呢就你点开那个链接就是一个 ovat 的页面是个众筹项目

那个综合项目写的名字呢就叫那个苹果园就是要去充苹果的榜单嘛你去看它里面有一些隐晦的线索能让你联想到它和吴亦凡是有关系的但他不会把吴亦凡的名字克里斯经营的苹果园对那是这样一个东西然后可能又或者说那个配的封面图里面可能是他一首歌的那个那个配图之类的东西

但是名字里你就如果你不是从前面那个页面点过来的你可能不太知道这个项目是干嘛的起了个尼克内穿了个马甲然后他就去先融资嗯

有了这笔融到这笔钱比方可能几万块钱或多少钱之后到了真的发行的时候呢他又会再去找人力因为你要有钱还要有人比如说你募了十万块钱你用这十万块钱的去买了对应的那个 iTunes 的那种兑换券可以买到你兑换券之后你还得要有人去把它买下来去注册账号其实苹果知道有人会作弊影响这个榜单他们也会有那种反作弊的算法

所以你经常会看到比如说你要挂一个代理比如说你把你的代理的 IP 挂到什么墨西哥或者挂到澳大利亚然后你假装成那人注册甚至你会看到里面当中有一些比较有文化的粉丝会他会先写好一些你可以用来留在留言的那种文案然后就告诉那些普通粉丝你可以从这比如我这有 20 条文案你先注册个号你从 20 条里面随机复制一条就留下去再评一个五个星

如果在正常情况下在美国那边你 5 页 10 分发的一张新专辑销量不会特别大嘛嗯而且也不会有正常人在 5 页 10 分还去买专辑所以你在 5 页 10 分如果有一张专辑销量一下子上升他很容易冲上榜单嗯

所以当时又出现了那个当时 iTunes 的榜单前十当中好像有九个是吴亦凡的单曲另外一个就只有 A 妹的一首歌留在那个榜上其他所有的位置都在吴亦凡占了然后一转头呢在国内的这些娱乐的那种公众号就开始写说哎呀吴亦凡出口转内销华人的骄傲然后去了那个北美之后呢发了一张专辑他代表中国人然后不是华语音乐对

他他会讲自己是中国音乐嗯或者中国风或者是潮流风这样的东西他反正他会把自己和中国联系在一起然后说他在美国出战告捷然后第一次发现专辑就空降空降 itunes 榜首他可能会忽略我们讲的这些细节嗯

然后这种模式底下你会发现它其实形成了一个很严密的一个类似于对类似于一个军事行动的这么一个组织它可能有个参谋部比如说它可能有若干人在指挥可能你们每个人有一个群每个群里面有 500 个粉丝

然后呢又有 50 个群主这 50 个群主在一起指挥这这然后又有一个会长又有一个会长而这个会长手下可能还有几个人比方有一个人是负责给你写各种语言那种有超管那种彩虹屁的有些人可能是专门为了负责维护秩序比如说我我去识别有没有敌人的间隙混进来的对对对除间队对吧他也有除间队然后可能有一些人呢是负责那个就是去统计那些数据啊包括是去联系那些可以

发通稿的渠道啊外交的那种他们有很多这样的组织然后这个组织它形成了一个特别严密的东西在这件事里面吴亦凡本人知不知情已经不重要了就甚至吴亦凡可能他真的觉得是我的音乐质量很好我才上的这个榜然后他并不知道这些粉丝用他们一种独特的超出他想象的方法去做这样的一些事情嗯

所以这件事就是让我觉得是对于追星这件行为的一个本质性的一个改变就它变得不再是一个个人化的东西了它必然是从属于某种身份当然也有啊也有

比如像我我喜欢一个音乐人我就默默的买他的专辑嗯我也不会去加什么那些歌友会或者是什么什么群体包括有时候可能会我看这个这个 MV 挺好看的嗯然后但是像他们那种就是那种有较强的自我管理意识嗯就是对这种东西的非常在意有组织回到刚才那个呃广电总局的那份声明里面嗯

我觉得你刚才描述的这个现象其实一部分也是跟这种现在的明星的他的经营模式发生改变有关系因为很多现在的明星他就是上综艺他也没做他也不演什么电影或者电视剧他上综艺怎么样然后接代言也接代言然后这些综艺的制作方或者代言方他看的是什么呢

看的是某些数据某些你刚才说到的榜单那些东西那些东西通过什么弄呢通过这种方法来对所以它是变成一个自己促进自己的循环了因为其实我是近几年已经在追日语了追 AKB 当然他们有总选举这样一个其实也是课金的然后包括他们总选举是买专辑专辑里面有握手券和投票

那握手券当然是你可以去用你握手券多你就可以跟他多说一会儿话但你多买的那个专辑它绝对是没有用的他甚至还不能喝不能吃所以当时但是有一点就是你如果把专辑丢垃圾箱至少不会触犯反食品浪费法日本可能

所以当时在 AKB 最火的时候他们就是在垃圾箱旁边都有一摞 AKB 的专辑就这个当时也是登上过社会新闻的我记得我印象中看到过一个新闻就说有一个什么有一个日本老哥他曾经喜欢一个 AKB 圈子结果他脱粉了

他就驱车把他当年买的那几箱的那个专辑都烧了你知道吗对对对就是经典的这种粉丝脱粉经常什么开的压路机把那个专辑压掉压平对但是因为日娱毕竟他们这种就是选秀课金选秀还是比较少然后那个时候就是因为那个 AKB 上海队的刘念他参加了创然后还走到挺后面的然后那个时候才见识到了怎么说呢就是我喜欢的明星有控评这件事情

就他有什么代言那个下面都是大家要统一留言说谢谢邀请刘念作为什么什么然后他是什么 AKB 上海队不动的 center 什么之类就有这种文案对然后我当然说原来还要谢谢他邀请

因为你就会发现他们在做一个粉丝群他有个特别好玩的地方就是我刚才讲他们最核心的内心的那个动机是胜和负而并不是那个明星本人有多优秀有多好的作品那么在追求胜负这件事上

追求胜负的那个范围是可以扩得极广的比如一开始还只是说我们在一个选秀节目里我们排位高低但他出道这可能没有类似这样的一个赛制了而且中国也没有音乐榜单说实话他们怎么比呢比如说我接到了更好的代言比如说我比如他们心中可能会有一个类似于奢侈品是分若干档的我这位那个偶像接到了第一档的奢侈品牌的代言而且你知道他们会把代言分得很细比如说

什么伙伴大使还有什么类似这样的一些称呼都是有什么什么官什么

什么的对对这种东西体验官你经常会看到有有他们会互相吵架说哎你们家那个谁谁谁他都不是正牌的代言人他只是某一个具体的一款产品的那个那是体验官对他比我们家那个那个代言人的身份低多了对他们会这么争还有就是比如说呃上了什么杂志封面嗯对吧有一些很有声望的杂志或者上了什么电视台的晚会嗯

他们会不断地把这个东西作为一个比较的标准就会出现像你那样就是说本来应该是一个品牌向一个明星去购买他的影响力但是对于粉丝的眼里看来是反过来的他说我这个偶像要通过去蹭更有名的品牌来展示他自己的影响力

所以你经常就会看到你说那种情况其实倒不是说偶像的好坏和他们这些粉丝无关而是他们这个粉丝的胜负直接就等于了这个明星的好坏对就是他把这两个之间的那个给混同起来了就是他在他比方说他在接了一个好的品牌的代言那么我作为他的粉丝是什么呢我希望他能够接到更好的代言那么我第一我要向现在的这个提供代言的这一方证明我们是有用的对

同时这个有用的信息也会传达到其他的那些代言商那里去对吧所以比如说你喜欢的明星今天代言了一个什么品牌不光会有粉丝下去留言谢谢关注我们家谁谁谁谢谢邀请他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们会去买那个产品他们会通过买那个产品来证明嗯

我们这位明星是有真实的影响力的我有个研究生同学他就是追那个偶像练习生吧好像是然后他那时候就是因为他喜欢那个人代言了一款水

就是那个喝的水然后他就买了好几箱到他家然后就还要拍照发微博 at 那个品牌说什么我因为谁对我是因为谁才购买这个水啊非常好喝啊然后就希望以后还可以合作什么的然后还要带话题我有想起了最近也不是最近嘛就今年那个美国那边麦当劳出那个防弹少年团的套餐嗯

房灾少年团的粉丝都会去买然后还经常就骂麦当劳说你这个店不提供就准备的不够是吧就说就说我想到原神和肯德基的联动对

还有冰雪冰城真的就特别搞笑的别人都有很多极端的粉丝还买这种然后套餐之后就放在一个玻璃柜里面供起来是吧然后是那个包装上会有那个他的形象东西对说到这个刚才正好也说到原神我就想到一个事我也是在跟大家分享一下就是我为什么去研究这一点呢就是说

追星本身是一个行为了已经就包括我经常现在在网上看到在很多不管是电视剧还是什么电竞还有一些相关的话题下面都会看到有人留言你别给我搞饭圈那一套因为这成了一个很经常出现的东西包括奥运会也成为了一个文化对奥运会也饭圈化我今天还看到有个人在评论区留言说我很担心在本届奥运会之后我们中国的体育界也饭圈化了嗯

那么什么叫做饭圈化我发现那些人似乎都觉得它是一个不言之明的东西没有去论证过什么叫饭圈化在我眼中饭圈化就是这种高度的对抗性的以小群体为核心的对抗性就像我刚才讲的在游戏领域里面也有例子比如说像大家都知道网易有个游戏叫做阴阳师对吧阳阳鼠

包括营养师系的游戏因为它有好几个营养师为题材的游戏它都会定期的有那种游戏内的这种投票的机制就比如说我游戏里面有几十个角色然后投票第一的那个角色呢可以得到一个设计团队为他专门设计的新皮肤

那么谁赢了这个就很有排面对吧那么你就会发现即便这些游戏角色根本就不是真人也没有人格也没有那个可以追的作品他也穿不上那个皮肤他本人也穿不上那个皮肤对但是粉丝会很在意这一点嗯

比如说你见过输的一方会去辱骂那个主办方或者说有黑幕或者要求公布这里面一些什么东西谁谁是网易亲儿子对然后你还会看到有时候比如有些其他的活动比如说因为他除了这种投票活动还有一些日常的活动嗯

日常活动就好比说我前几天就看到一个玩意儿在说是我们跳跳哥哥不配拥有新皮肤吗就最近出了好几轮活动了然后谁谁谁都已经做了第四个皮肤了

我们家那个谁谁兔子都扒着皮肤现在他只有两个皮肤然后那个网易是不是觉得我们跳跳哥哥没有活粉呢就你会发现他用的那套说话的方法和他思考这个问题的方法和那种饭圈的逻辑是一样一样的即便他追的不是个真人对

所以就像你最早说就其实已经不是关于明星了而是关于这些团体关于团体对他们团体自己成为了自己的目的嘛对就相当于这个团体的获胜是更重要的东西但是我后来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就是因为我认为你通过限制这样的一些东西其实治不了这个问题的比如说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另一点是什么呢

即便你没有了这种投票竞争的综艺节目你还有可以形成竞争关系的别的东西总会有的比如说单美剧你会看到最近几年有很多这种很大的争议都是在什么单美剧里面比如说哪一部单美剧是最好的单美剧或者单美剧中这两个角色谁是更好的那个角色因为

因为你出现在同一个距离角色之间的关系肯定是扯不断的但是这两个粉丝群体之间互相就会有一个非常强的那个斗争其实你就去看二二期事件的根源不就是这样的吗二二期事件的根源其实并不是那种男团选秀带来的冲击

肖战确实参加过男团选秀我想提醒观众们有很多观众可能不知道肖战也是男团选秀出身他那个 X9 少年团最早也是在一个关注度不太高的节目里面产生的坦率地说如果有肖战的粉丝我相信你得

你得担待一下对啊重视这个事实而肖战真正被人们记住是他演了一部单美剧之后然后呢王一博也是他其实本来也是个男团成员对吧他也是因为演了那部剧才被大家那么深刻的记住在那之后呢由于这俩人共演过一部剧这俩人之间就产生了一个竞争关系你去看每年的那些热门的这些剧当中都有这样的东西会争比如说

谁是这个剧里的第一号主角对谁的名字在那个剧的海报中应该出现在前面对谁的那个头像占比应该更大然后类似这样的东西谁应该出现在画面的中间然后就有非常强的竞争关系而这个竞争关系是你即便禁止了这种选秀节目他们仍然能在其他微小的任何的方面寻找这样的竞争关系嗯是因为他们需要这样的竞争关系嗯嗯

只是说你提供的这些文化产品给了他们一个生产这种竞争关系的工具当然有些文化产品很容易生产竞争关系就像那种带有投票机制的你节目自己都自带一个投票机制了那你当然很容易演化成这种竞争关系的工具有一些没有但是我能去发掘包括我从去年到今年我注意到那些饭圈好几次有所谓的私翻位就是我去争我在一部电影里面的那个

片尾哪个演员应该出现在前面海报上是一还是二还是平的还是比你低一点对这种你就会发现他们能不断的创造这个东西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我一直在在想的一个点就是别的国家我不太熟悉我只说从我对中国的这个观察包括我自己去

小时候的一些生活和我对很多年轻人的交流和了解当中我得到的一个信息是我认为我们年轻人在他的生活中缺少这种获得自我成就和自我认同的机会比如说你在学校里的时候你但凡不是个学习成绩特别好的学生老师对你一般就是不太会夸你的对吧你就没有那种胜利的体验

然后在你的整个的人生的前半段当中十几岁的阶段当中其实那个时候人的心理正在走向成熟但你没有这样的获得自我认知或者那种自我认可的这么一个机制尤其在中学里面我知道中国的中学也是很残酷的现在中国也正在做一些教育上的改革但其实那个残酷性我觉得并不会有太明显的下降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觉得这些同学他会怎么样的去寻找一个这样能让他自己找到自我找到一个能够鼓励自己激励自己的一个方法你学校不提供他只能去别的地方去找了可能是像什么居星什么电视剧什么这样的东西包括电竞你才会看到电竞的粉丝也有很强的这样一个现象就不管他选手强不强我一定要吵架上我要吵过来

我要炒过别的这些对线不能输对线不能输可以被单杀但是我对线一定要占便宜所以这一点我觉得是个特别重要的东西因为在我们聊这期之前其实我也跟天一有讲过说有一些学者也研究过这样的现象比如说像在那些文化比较早的文化学家比如说像一些法兰克福学会的学者他可能更多的强调于说精英在制造文化

大众可能是在消费文化而且这个消费很有可能是一种被动的消费然后到了后来比如像美国的像前段时间刚过世的一位老前辈约翰菲斯克菲斯克的观点会积极一点他会认为消费者也是产出者就是这些精英阶层比如说电视台什么视频网站甚至有可能是国家的一些比如说像类似于这种文宣类的部门比如像什么广电总局类似这样的一些部门

它确确实实在生产一些文化产品但是消费者不会原封不动的接受这些文化产品他们会把这个文化产品改造成我自己需要的某种内涵再加以接受那这样的话这个文化产品就和那个创造者最初的动机其实已经隔了一层了被化用了被化用了也对被挪用了现在可以说是

但是我觉得菲斯克的理论放在中国这个语境下他还是有一些不能完全去覆盖这个讨论范围的我举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就是像前几年这些饭圈他经常会讲包括像我们在 227 事件中也会看到一点就是肖战在被很多人批评破坏了整个网络讨论空间之后他的粉丝采用了一些辩护策略当然有一个策略很明显的就是肖战是个很热心公益的人对

捐钱吧对说他以前去参加过什么去什么山区做过扶贫之类他经常会讲这种故事你会看到这点是和菲斯克的理论不一样的地方菲斯克的理论认为这些文化意义上的消费者他把这些作品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就可以了因为在美国比如说你播星际迷航对吧你觉得你播的是个科幻剧播的是那种很传统直男的那种题材的剧我女观众就要拿它当单美剧看

我就要看那个船长和大夫搞单美你不拍我就自己去剪或者我写同人对对对所以你只要说就是肖战事件这个起因这个下坠这才是就是更加传统意义上这种粉丝行为的一个对没错因为写这个的是一个粉丝是一个粉丝但我且不管他是真粉丝假粉丝但他至少是用了一种典型的粉丝行为在做这个事这就是菲斯克眼中很典型的那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下的粉丝行为这里面有个什么区别就在什么

你在美国有一个粉丝写了下坠他不犯法如果我们把例子替换到星际迷航比方说有星际迷航的 CP 粉就是 Kirk Spock 的 CP 粉有人就把 Spock 写成了一个类似下坠那样的题材 Spock 的粉丝第一 Spock 的粉丝在美国他可能本来就不会生气他不觉得多大一个事第二即便他生气了他也没有一个什么出版署可以去举报把这篇文章下架掉但是中国就有

然后比方说粉丝可以去举报这部下水去把它下架同时呢粉丝也要去改造自己的那个文化产品的形象使它更符合一些那种监管的需求因为这一点就有一点中国的整个文化系统的那个管理制度还是比较严格的比如说像在中国就有那种所谓的劣迹人制度嘛

你成了劣迹艺人你就没法出现了上在美国美国一般是自己会隐退或者说他舆论他形象太差了没人敢投了但是没有一个行政部门跳出来讲我要禁止小龙木头糖你演电影为什么因为他以前年轻是吸过毒他后来是戒毒成功的但美国就没有这样一个机制就他自己戒毒成功之后他回来演电影只要有人看那是他自己的自由市场做出了选择市场做出了选择你管不着他那我们这要宏观调控

对中国就是调控比较多所以说你就看到中国的这些粉丝他仍然会对这些生产出的文化产品做改造但是他的改造是双方面的改造一方面他和菲斯克说的逻辑是一样的我会在这个作品里面寻找我所要的那些东西比如说你播了一部电视剧可能那个电视剧甚至是就像士兵突击对吧士兵突击最早是一个很典型的军旅题材的剧它是被视为一种很正的东西

但是你就会发现在中国所谓单美圈当中《世名突击》是一个有非常光荣的悠久的历史的作品它被改编成了很多的带有单美意味的作品主角是王宝强对还有别的还有别的就是他们那个连队他们那个连队里面很多角色之间都有这种

就是这种同人创作的东西这要和我执女一整天对这是第一层他们在这一层逻辑上中国的粉丝和美国的粉丝是完全同构的但有另一层中国粉丝和美国粉丝不同构的地方就在于

比如说中国的粉丝会讲吴亦凡当时也去山区唱过歌也去什么甘肃扶过平或者说他也去上过央视的节目中国粉丝会很把明星在官方的眼中的形象做一个很大的运营包括我当年记得特别清楚王俊凯以前你知道 TFBOYS 一开始争议很大然后有一次 TFBOYS 上春晚

我当时就记得我看到网上有一些粉丝的观点你看我们家谁谁现在都上过春晚了对你们可不要再黑他们了就你那听点的得到过官媒认可的那种感觉包括说以前我记得是 EXO 那几个队员我忘了是吴亦凡还是谁反正就他们那几个人当中有一个就是

有一次是上了其实都不是上人民日报是上人民日报的网站上那篇评论就是那个规格是比报纸要低一些的但是那粉丝可能他也分不清楚他可能也不是分不清楚他是故意假装分不清楚但是人民日报我们是人民日报夸过的好青年然后就是是怎么样是受很高程度认可的

你就会看到这样的一些特别有趣的现象我觉得现在我们是觉得官媒是给一个东西定性的东西对当然这也是一种 PTSD 了因为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多次就是官媒一点名就消失了但是这个其实就是要说起来在形式上是跟之前我们谈到的这种榜单是一样的只不过就是在不同层面的一个等级分配如果说我们前面那种比如说微博明星势力榜是由那些网民

天天就刷数据刷出来的那么比如说受官媒的认可这件事是一个很有限的供给

就是比方说全中国就那么几个代言的对就和这些代言的逻辑一样的比方说我上了一次新华社的新闻和我上了一个比方说香奈儿的那个合作伙伴是一个那得看你上的是哪个版的新闻对上社会版上法治版肯定不行了对那如果你上了那个前面那种比如说什么某某某代表的什么青年文化的一个东西它类似那样的一个东西它就是正面的我以前发明过一个理论叫做存钱罐理论嗯

就是对于明星的粉丝来讲我上了一次人民日报就相当于在人民存钱罐里投了一块钱我可能去做了一次公益扶贫上了一次那个我可能相当于投了两毛钱加一加一加一加一然后我有一个小罐子这个小罐子呢就积攒了我过去做的这些正面的形象的这些事一旦某一天他遭遇了一个问题比如说

他染发了男孩子染那种很夸张的发色这样的人觉得不好或者他被拍到抽烟对吧就像王源那种就是有人拍到王源在和几个朋友去店里吃饭的时候抽烟又或者说他被曝光就是在男女关系上有一些问题又或者是他被曝光不爱国类似的有很多问题有很多个问题可能是导致他的事业受影响这个时候我就把那个存钱罐砸开

我就说你看他也给祖国立过功对吧他也干过很多好事了大家不要这么否定一个人你会看到很多这样的行为就在他们眼中是有这么一个存钱罐的他们是需要不断通过做这些行为来攒这个存钱罐里的钱而且要解决不同问题所花费的那个公关费是不一样的那你像吴亦凡这个事

就你再多钱你也是因为你犯法了嘛犯法了就是属于再多的那个钱也捞不回来那如果比如说比如说你只是一个类似于我在公共场合抽了一瓶烟或者我被拍到和一个女明星然后可能有一些感情上的搂搂抱抱有一些不太好的私生活那个可能需要的金额比较少嗯

比如可能你花两个硬币就把它赎回去了暗示投币但是你犯法了你这个人再多的钱你也赎不回去了但是不管那个明星他会发生什么事他的粉丝总是会很努力的去存这个钱的当然他存这个钱其实也不是为了这个粉丝也是为了我们刚才说的那种为了保护我们这个群体因为这个群体那一存在的根源是这个明星的存在如果这个明星本身被抹杀了之后呢

他们也没了他们就他们失去了这个身份他们就失去了这个身份了上帝已死对那神死了但是他的信徒还在对所以他们就必须去做这样的一件事情

所以我觉得这个其实是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点就是说对于粉丝来讲他需要去创造这样的价值当然他也需要去创造这种有争斗性的不同粉丝群体这件事本身我觉得这个事解决不了你其实解决不了后面那些问题就是你进了那个节目没用就有点像前些年那个曾经超级女生也禁止过那个投票后来超级女生确实也衰落了但是

这些年轻人他们就会去追类似的别的东西思维方式是一样的思维方式还是一样的他就会去文化市场上去寻找最有可能被我这样改造的产品我来去改造别的产品所以这一切都饭圈化了吗

像你提到这个菲斯克包括我们谈这些再创作就是涉及到另外一位作家叫做亨利·詹金斯然后另外有一位作家也是理论家专门研究这种所谓参与性文化的这一个领域的他的名字叫做詹姆斯·保罗·吉

然后他就提出了一个理论就是他把这种大家的身份吧分为四种然后第一种所谓的就是你的自然身份你的 N 身份就是这个身份就是根据你的这个出生的这个非常生物性的东西来决定的对你的种族性别年龄这些种族性别这还不一定是人家看你属于什么样的后现代理论的学派了但就比如说你瞎了一只眼那你就确实瞎了然后但是第二种胖子

第二种叫做体制身份就是你的职业比如说你是个学生或者是你是个教师这一般就是有一个外在的权利机构给你提供这个身份第三个是你的这种话语身份这个话语身份是别人或者你自己去构造的一个更加抽象的认识比如说你是个好人

或者你是一个开朗的人这些东西是一种判断但是他不是来自于什么权力机构然后最后一种身份是所谓的这种亲缘身份然后他这个亲缘指的并不是你的这个亲戚或者什么而是指的你属于哪个共同体然后他的他提出这四种身份主要是还强调他是以那种这种所谓的新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批判

流派来的然后他讲其实就是这种所谓的自然身份和体制身份跟另外两种身份的一个冲突然后经常会出现这种话语身份和你的这个亲缘身份其实在对抗这个体制身份然后其实我们看到你刚才包括你说的这一点大家在为什么当学生的时候

或者是在一个非常单调的一个环境下他会想要去追求另外一个不同的身份就是因为他的第二种身份他的第二种身份太压抑太同质化了他需要用第三和第四种身份尤其是第四种身份来做一个反抗然后有的有的饭圈是把这个第三种也就是话语身份跟第四种你这个亲缘身份结合起来的就是说你粉了这个人对你个人是一种声明就是说我粉了这个人我代表了某种气质我就是好对

其实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一件事就是在当年 EXO 那几个队员刚从韩国回到中国的时候爱国人士你会发现在最初他还不是爱国最初提爱国提的还少一点因为他们毕竟是从韩国回来最后他们提的一般是积极向上

比如说你当时会看到曾经有一个好像是人物还是人家杂志写过陆寒就讲你看陆寒的粉丝是一群来自大城市的受过较好的教育的很理智的很和过去那种印象不一样的粉丝因为这就是你刚才讲的三和四这两个身份的差别第三个身份往往更多的是一种属性是一种软的属性比如说好的人狂热的人愚蠢的人类似这样的一个东西第四种是一个比方说陆寒粉丝是一个第四的身份对吧

当时你就会发现那些粉丝在有意识的把陆寒粉丝这个第四身份和积极向上这个第三身份绑定在一起他们会通过一些方法比如说陆寒的粉丝去做公益了或者说陆寒的粉丝当中有一个什么博士

所以你经常看去年在那个二二七事件之后网上出现那个梗就是我是个硕士两个孩子的妈妈然后那个梗可能就是有一个粉丝在说意思就是说很多网友都觉得肖战的粉丝就是一些很狂热然后很喜欢去到处挑事的那个不理智的小孩但其实我是一个硕士我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然后我是个很成熟的粉丝

据我所知我们肖战粉丝很多都是这样的就和你刚才讲的是一样的他试图把第三层身份和第四层身份之间做一个绑定是的我其实说一个体外稍微体外话就是这种四个四种身份非常融合的好的你其实是在宗教里面可以看到的就是这四个身份全部统一了嗯

他都有包括他血缘的这一层他会把这个血缘神化就比如说你出自哪个血脉就是你跟这个比如犹太教然后我们就举这个比较特殊的例子对也不是极端包括像神道也是你是日本人对吧对对对就这种东西然后他包括这种体制他有一个教会然后作为一个教徒他有某些品质然后包括他的这个咱君权神授不也一个道理吗是他就是对这是一个体系化的一个宗教就是说我就是如果大家想要

非常直观的了解但是在现代社会里这四重身份之间往往两两之间是互相割裂的对所以是有各种各样的间隙的对有各种各样的间隙是不一样但是你就会发现在中国呢当然东亚都有这个倾向我刚才讲的倾向也不全是中国的因为中国有很多犯权行为是从日韩学会的实话实说你知道追星那样在韩国一开始也是不太正面的

人们也会觉得追星就是一些很狂热不理智小孩子的行为所以在韩国很早就出现这种现象是什么呢粉丝会筹钱去给明星参与的剧组或者是节目组送东西我也参与过对吧我出过钱对吧咱们现场就有一个当事人这样当年韩国经常有那个什么比如说就像你刚才说的比如说那个房灯商人团对吧房灯商人团这周要去录一个什么综艺节目

然后呢粉丝就会提前给那个节目组呢寄什么小扇子嗯然后还有寄还有送盒饭嗯小礼物小礼物这件事我第一次知道的时候印象特别深是当年那个张艺谋拍了一部电影叫做长城那部电影市场反馈非常差嗯很帅的说

但是那部电影当年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他请了很多这样的明星就不是那种传统的电影演员而是我们说的这种偶像工业所生产的那种偶像明星去演这个电影然后呢我有一个以前的同事他当时还没离开媒体业他当时还在做娱乐记者

他就写过他说我去到那个长城电影的发布会的时候因为你在传统上电影的新闻发布会那个电影的出片方那个公司他会有一个接待处比如他会给你发那个小册子里面会写我们的是什么样的电影啊有些宣传资料有一些什么海报之类的小纪念品也不构成那种贿赂啊他可能就是给你一些简介简介让你理解这个东西方便你写稿子方便你写稿子一些素材吧算是嗯

但是他说我发现一个倾向就是每一个参与了这个电影的那些偶像型的那些演员都在那个官方的接待处附近设了一个自己的接待处对对对比如说我是王俊凯王俊凯可能演我忘了你不太记得王俊凯演没演那个电影我就举个例子王俊凯的粉丝可能在在那个官方的那个接待站旁边设了一个接待站他的接待站可能给的东西就更多一点比如说他

他会送你一点就是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有商业价值的东西比如说他会送你一盒巧克力送你一个充电宝然后还会送你一些比如说我会强调王俊凯本人有多好会送你一个单独的一个小册子这个小册子里面就不介绍其他所有人是介绍王俊凯本人有多好对可能再隔一个可能就是另一个明星的一个马特达蒙的粉丝

没有设一个接待站马特达蒙就和刘德华那样他更多的是就是我喜欢这个明星我们就所有的马特达蒙粉丝横向真是没有关系所有马特达蒙的粉丝都想救马特达蒙对但是你会看到这些偶像明星的那些粉丝都设立了这样的接待站然后就会给到那些那些记者就能让他觉得我收了这么贵这种礼物有点

有点不太合适了你知道吧然后那些后援团的这些粉丝就告诉这些娱乐记者请记得帮我们家谁谁谁每年两季多照顾照顾他然后包括后来他们有比如说可能他去录一个什么综艺节目那些粉丝也会筹钱给那个综艺节目比如说类似于比如说假设我不

我不知道比如说类似于奔跑吧兄弟对吧就给那个节目组然后给他们送点礼物让他们照顾我们家那个谁我们之前是就我不喜欢王子嘛然后他来大陆拍过几个戏然后我们就是会准备反正就是一人一个小纸袋然后里面会比如说写小卡片说辛苦了然后那个小卡片还基本都是当时去的粉丝手写的写的比较有诚意

然后送一些小零食啊或者在剧组用到比如说小电扇或者是小冰袋这样的然后就是让大家来领就让剧组工作人员来领对然后一般是去探班的时候那这个时候就是就希望大家能记得他是个温柔的人对

对这个就是这个就是刚才天怡说的那点就是粉丝们在把自己的这个亲缘的这个身份就是我们属于谁谁谁的粉丝这个身份和那个品性的那个身份给绑定起来对对对那你像我就他这种袋子一般是工作人员比如像场记啊或者是浮华道老师都可以拿但是像因为前一阵子不是爆出那个快乐大本营他们卖那个粉丝送的礼物何炅和吴鑫他们这个就是送的礼物是分级别的

你要送导演就给主持人那可能是对要送比较贵重的你肯定要送人家比如说你不是想知道吴欣喜欢 Hello Kitty 你就送她一个水晶做的 Hello Kitty 什么之类的所以我当时看到就是他们卖礼物这些上新闻我觉得还挺能理解的就有一说一你说那么多

但我觉得可能也有一个问题就是这种东西它要是过多了之后确实嗯我又不能扔对吧对啊我家里也放不下对啊比如说我是何炅我每年要录 50 期节目对啊然后这 50 期节目可能每个有 4 个明星对啊假比那我今年就是 200 个那他们的这些粉丝团都会给我 200 个卡迪亚手表谁受得了而且关键是一个粉丝可能还不止一个后援会的对可能一个粉丝有几个后援会不同后援会还会比对可能这个也会比对可能还会攀比嗯

然后这样的话可能我一年收到几百份这样的礼物幸福的烦恼对然后我也没法处理我还得专门买个地方房子都不够大就有点像那个什么就有点像那个郑元杰说我当年为了存那个什么读者来信以后我专门买了一个房子对吧对这个其实也挺烦而且这个模式其实最早就是韩国来的就韩国那些明星的粉丝最早就会这么做比如说给剧组人员送饭嗯

甚至还有韩国以前有种好像是买米还是什么就是经常会去给那种做慈善的组织买米然后让他去给那些穷人去流浪者去捐一些食物这样子的这个东西就是刚才说的那一点就是我要试图把它和一个道德上的品行绑定起来因为整个社会本身是倾向于把这种血缘身份和一些比较不好的道德身份绑在一起的他们为了去对冲这个东西比如说像我们刚才讲的如果你不做任何这样的动作

那么一般老百姓眼中的那个追星族是什么样的呢狂热不理智然后甚至于脑残年轻那个或者说那种很爱跟人吵架很不宽容对吧全是负面的而且很表象就是说你只看他长得帅或者怎么样对就很肤浅你没有内在品质很肤浅就我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脑残粉这样一个词嗯

脑残粉这样一个词在中文网络上第一次被大规模使用就是指那些追韩国男团的女生当年李亦巴发动对 Super Junior 圣战的时候就有一句 slogan 叫做脑残不死圣战不止然后你就会发现说在这个逻辑上其他的社会成员往往会把这第四层的身份和比较坏的第三层身份绑一起所以就迫使这些群体

去把自己往好的那些词上绑而且还有一点就是其他群体认为他们坏这件事本身是加剧了他们内部团结的对都针对我们对大家都知道追星圈有一个很常用的话叫做哥哥只剩我们了对吧就像以前那个 Super Junior 事件发生之后其实你会发现作为一个 Super Junior 的粉丝在中国你是众叛情离的因为大部分人认为你不应该帮一个外国男团吧

然后你在那个程度下如果你还想做 Super Junior 的粉丝你是需要很强大的心理素质的就是剩下的这些粉丝之间的团结性会很强我之前看一篇分析吴亦凡的事件的文章他就讲过说吴亦凡以前也爆出过一些丑闻但可能不一定到强奸这个程度可能就是一些比如说什么劈腿了或者是恋爱关系那种冷暴力这样的一些问题那些问题说实话

从他曝光的程度来讲他确实也是不犯法但是可能会觉得这个人个人的品行不太好但是当时就有很多粉丝就确实有脱粉的嘛

但是你如果今天那样的事你还在支持吴亦凡那就说明你对你第一你对这个人可能是很喜欢第二你对你剩下这些粉丝的那些就经历过换烂的这些战友啊这是对战友情是很深的呀我反而觉得是如果是作为社会的其他成员你至少要知道你对他们的敌意行为是会强化他们内部的这个团结心的

对我就想到就是一开始说那个什么找敌人这件事情我想到其实我追星也算比较早开始嘛 06 07 年开始其实那个时候鬼鬼的粉丝或者王子的粉丝单独虽然是有名字的但我们不会那么称呼自己我们最常挂在自己 title 前面叫龟族就是龟是玫瑰的龟王鬼嘛然后

那就是鬼轮粉也有自己的名字就是因为这个就是你 CP 粉的对抗性肯定比纯粉要强因为 CP 是不那么容两立的所以就是你一定会偏向其中一方的对你没有一个所谓单纯的那个就你不太会有团魂是的我看到一些激进的言论甚至认为团魂的存在就是个谎言

有些机智能会这么认为那我还是觉得有所以就那个时候是从从这个时候开始然后我们就是会包括会去刷屏啊或者是去骂对方什么的就这个对抗性是非常强而且我们想一想不像我也喜欢陈启臻嘛陈启臻的粉丝在大陆是有个名字叫企鹅因为陈启臻但是

没什么人知道这个名字我们也不太这么标榜自己因为他有一点可能就是说他没有太多的需要和他去对撞的这么一些东西所以相对来讲我们可能也没有那么饭圈化包括周杰伦也是你看周杰伦的粉丝虽然也有说解谜或者那些词但是你看他自己都不怎么发专辑了对吧而且他也比较少去活跃在这种而且我们刚才说的这些人都不是这种新一代的流量都不是这种

因为很多人没有去定义什么叫流量明星就我发现很多网友在讨论你别给我搞流量那套你别给我搞饭圈那套但是之前在讨论的过程中都是没有定义流量和饭圈的概念的

其实流量最早的含义就是指他作品不好只是网络上看到的很多这种叫流量明星光数据好就最早的流量明星确实是个贬义词嗯结果就变成了现在我们刚才说的就是你这些代言或者制作方他看的很多东西没错也很他们也很浅薄就是他的他的决策因为说白了就是呃在过去因为我广告界一直有句名言嘛就你的广告费永远会浪费一半但你不知道浪费哪一半嗯

因为在传统的电视台你不知道你的观众是谁你虽然可能也有一些什么电话回访啊之类的你能做一个抽样调查但你对你的那个呃粉丝的掌握是极度不精确的互联网的存在呢给了这些人一个至少是一个信念吧他们他们觉得我能掌握我的那个观众群体嗯比如说你看微博转了多少次都不是很直接吗嗯对吧尤其在以前推特就是因为在欧美不太有这个现象嘛那个比方推特转多少次他可能真的还挺有指标意义的嗯

那到了中国呢就存在了后面就变成了那个明星明星的粉丝还有那些公关公司成了一个合谋包括互联网平台成了一个合谋而那些去投这个广告的成了元大头比如说我我可能觉得哎你看这个明星多好他一个微博发出去能转 20 万

然后我去给他转其实那 20 万其实是 500 个人然后不断的登不同的号就像说这话其实现在肖战的数据单看数据的话很高的对也很高但是就那如果有个牌子他光看数据他也不了解什么二系什么的然后他就请肖战代言然后结果

可能就翻车了对你这不是给自己找脸打所以刚才就说的这个问题就在哪里在于说那些品牌方甚至有一段时间有一段时间连那些什么电影电视剧的那些导演也是这么选的为什么长城会请那么多对吧

包括说小时代对吧小时代中间还有后来的那个叫做绝技就是郭敬明后来拍的那个电影你就看绝技的两部他当时其实拍了两部第二部就还没上映他本人就被封杀了绝技辣相关 Vlog 对然后然后那个特别逗你去看那个绝技里的演员几乎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的偶像明星你就会发现那个制作公司他是很典型的按照这种标准去选拔演员的嗯

也就表示说如果你在家里专业演技也没人找你了就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他其实还他客观上其实是起到了一个干扰这个评判标准的一个一个作用了包括今年我还看到有一个事就是你知道养好对吧嗯就是作为粉丝群粉丝群他往往会养好他试图去影响一个公共舆论嗯但是互联网公司也很聪明的就是你要做这个事他们也有很强的反作弊算法因为粉丝的集体短时间行动是很容易被计算机识别的嗯

所以有很多粉丝为了掩饰自己的行为是在刷票就会故意去演弄一些号让那些号评上像真号一样然后到了关键时刻出来去做一些操作地下当养兵签日我好多年前就见过大概可能七八年前当时我就见过有一个有一个明星我已经不太记得他的名字了反正当时就是那种会被人称为流量明星那样的人

然后当时我看到他那个贴吧里的吧主就做了一个攻略就说我希望我们的吧园呢每人都去注册一个豆瓣号注册之后呢你每天要发一点东西比如发点图啊或者转转别人的东西啊或者是去点几个什么图书或者是音乐的那个项目啊就表示你是个真号不然的话到时候如果比如说因为我们家那个谁谁已经接了部电影了可能明天就要上映了

到时候呢我们所有粉丝去给他打五颗星但如果你平常不做这种正常的用户行为呢那个豆瓣可能会认为你是个假号就把你的那个五颗星给你从那个总的池子里去去掉了这个事其实在后来引起了一个特别逗的事情就是因为有一次有某个明星的那个饭圈呢

他类似于做了一个攻略给那些他的那些队员就说你们可以这样这样这样去维持你的那个豆瓣号的活跃哦你是给那个书找到那本书对咱们之前有说过他举例的时候可能举了那本书他可能并不是要让所有的粉丝都去给那同一本书打分啊

但可能那些粉丝就很机械的操作他就懒得找了我们所有粉丝都去给那一本书打了那个评分可能那本书的编辑自己都知道我这个书是个很偏门很冷门的学术性质的书我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读者小众拉美文学对小众拉美文学我一个小众拉美文学一天突然过来五千条我没有说拉美文学不好的意思不要拉彩是吧不要拉彩不要拉彩要拉美但我们博尔赫斯没有粉丝吗

然后那个小众的书可能一天突然涌进了几千个评分你可能就一下搞不清楚是什么情况了你就会看到说这样的行为他其实不管这些粉丝他是不是由于缺乏自我认同而要做这样的行为他的行为确实是有一个公共层面上的负面价值的就是

就是你干预了一个平台作为一个就类似大众点评对吧客观对它是有一个且不论客不客观的问题它至少能够比较准确的反映公众的意见你相当于强行绑架公众的意见包括说就像所谓的明星势力榜也是他们可能有时候为了刷那个榜

他们会故意去比方说把一个微博转到次或者甚至去做一些道德绑架什么的这其实是一个挺大的一个负面东西所以虽然我不认为这一轮的管控能够彻底消灭这个现象但是他们可能能够把一些就是

大家印象都很差的行为还是会做一些管控暂时的吧至少一段时间内我觉得还是会有效的然后就等着新的变种出现新的变种我觉得可能至少几个月或者一两年之后会陆续的出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因为他们那个情绪和思维方式总要有体现是的就是我就是回到我刚才说的那一点就是年轻的这些小朋友他在他的人生中他需要一个存在感

需要一个成就感这种存在感和成就感其实就需要这样一个东西包括你像看欧美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橄榄球队你的橄榄球队可能会输但是我们在给同一个队加油的时候我能够找到一个归属感在中国这个归属感太难找了我觉得就是再回到我们刚才说的那个四重身份就有些人确实

就把自己的学校就是这个所谓的体制身份跟他这个第四个这个亲缘身份相融合我们就见到这种极端的这种维护学校的人也很也有也有没错而且他们还会把学校往第三层上去沾比如说毕业我这个学校的一定是好人是就我自己当时那个刘强东出事的时候他不我们人大校友吗我们就有一些你知道就是非常难受的的地方嗯其实都经常出现比如说就像某个高校的学生嗯

那个卷入了一个一个比如一个很恶性的案子就会有一些学生去那个下面留言就是要求这个这个报纸你能不能不提我们学生的名字对所以这四重身份的这个概念其实挺值得去去去分析的是个很好的分析空间我会把那个引用的东西放在我们 show notes 里面对到时候也可以去看一下那也希望大家可以给我们打打榜用理性的方式

的方式但是不要一个人注册十个账号那有点累你可以用我们的账号好的谢谢大家今天就跟大家聊这么多拜拜我们下次再见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