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第82集:世界将被摧毁,也许事与愿违

第82集:世界将被摧毁,也许事与愿违

2023/2/22
logo of podcast 巴别塔词典

巴别塔词典

AI Chapters Transcript
Chapters
本期节目探讨了世界末日这一主题,从古典末日到现代科技带来的危机,并分析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末日的认知和反应。节目还分析了电影《2012》和《后天》在不同时代给观众带来的思考。
  • 从古典宗教预言到现代阴谋论,人类对世界末日的想象始终存在。
  • 科技进步带来的环境和核能危机是现代末日论的焦点。
  • 不同文化对末日的解读和反应各异,例如西方宗教末日论和中国文化中对灾难的爽片式解读。

Shownotes Transcript

Hello 大家好欢迎来到拜华词联我是主持人姚天怡 Hello 大家好我是橙子 Hello 大家好我是朱熹今天的节目我们要感谢一位赞助人他的用户名是空不过也会说一下就一个空格也不是他是一个那种默认的系统分配名爱发电用户 N 用 LL 那种 N97B 不过我是个诺基亚手机对吧

我知道这位赞助人是谁也是我们的节目的这个原始原始的支持人之一那我好像知道是谁了所以也非常感谢对对对多年的这个恩情对吧那太多年了好的江峰君的恩情还不完呢

那么今天的话题正式开始在这之前呢还是要请我们的主播鬼王城来分享又是我来分享一下最近这个非常窃提的一个观后感啊因为鬼王城正如上一期包括很多期以前都经常提过对吧 2012 是他最喜欢的电影之一确实应该是昨天还是前天他又看了一遍

我前天看完的《2012》昨天看完的《后天》这两部电影是我基本上每年或隔两年都会重看一遍的《爱莫离奇》二年吗对因为《后天》是 04 年的电影那个时候我们家还是买那种盘看的然后到《2012》的时候我当时印象特别清楚先去电影院看了一次然后出了一个 3D 重制版

然后又看了一次看完之后觉得不行太好看了又带着爷奶奶看了一次所以在它短短上映的期间我就看了三次然后现在再看就是觉得真的是每次都有新收获跟逛海澜之家似的就它里面常看常信新收获在哪新收获在哪

就比如说像我小时候看或者我一开始喜欢上这个电影是因为它的场面很大特效很好看但是现在再看比如说里面那个买船票的那个问题其实是有点电车难题的部分其实你看这今年那个什么《流动机桥 2》里面很多观众也在谈这个问题说那个什么买船票和进地下城的对比对就是

对就是他有一个这个问题然后还有包括里面的主角一家是一个重组家庭嘛就是妈妈又再婚了等于是还有里面的亲情的部分之外一些可能我现在会才看到的一些政治上的比如说政府是否公开这个世界末日的信息然后他们还暗杀了一些知情人比如说那个卢浮宫的馆长然后哎工长馆长好吧那就馆长馆长还行干时间做事吧哈哈哈

然后最后那个黑人总统他没有走他选择留在那里然后包括里面对宗教的一种无力的感觉那个里约热内卢的基督教也倒了然后梵蒂冈那大教堂倒倒下来对反正就是这些这些宗教你再祈祷也没用了嘛然后还有他里面有一个男的我特别喜欢那个角色他自己做了个电台在黄石公园里面对对对他如果

他如果以我们普通的眼光来看就是个阴谋论者嘛还是个有点疯狂的那种但是最后他的阴谋论被证实了然后他站在那个山头说什么这就是我为你们见证的什么什么然后旷荡一块那个火山石飞下来就把他打死就是有很多这种

怎么说呢我觉得是现在你长到现在可能会意识到然后会去思考的一些问题然后像后天那个电影我曾经觉得它的场面比较小然后特效也比较五毛毕竟也年代比较早了嘛然后就是个龙卷风加沙沙雪我觉得最好看的场面不过是自由女神像被冻住那一幕而已但是我昨天在看我就发现它里面其实也有比如说

他是北半球被冰雪覆盖所以那些人往南部跑就发生了一个去墨西哥的反向移民然后墨西哥当局还把那个边界先关了后来是美国总统说我免除拉丁美洲的所有债务他才把门开开其实还有这种在政治上的一些话题然后包括

然后造成

温度上升然后板块运动就他们两个的灾难的原因又不一样所以当把两部电影连起来看就会发现很多很有意思的地方这也是我很喜欢看灾难片的原因就是他在那个大灾难之下会有很多从政府到团体到人就不同的一些反应你看过新哥斯拉吗爱笑人那个

你说日本日本那个那个众多哥斯拉电影里哈那个是唯一一部我只看了一遍的因为你说你既然对这些东西感兴趣呢那个片子才是你应该喜欢看的但是没有大场片就是了没有太多大场片所以那个当时就没有吸引我我就没有重看的动力 OK 那驱使鬼王城啊这一次在这个年关之后又观看了这两部经典影片的这个原因呢也就是我们这一期的内容嗯

其实说实话有点老话重谈了但也是在现在这个灾难多发的世界我觉得还是值得重新拿出来的也就是所谓的世界末日这个话题当然我们这一期可能还会多谈一谈就是它当下在联网的社会里面带来一个反应就比如说简单说一下就是 2012 因为你说你看 2012 我就会查一个东西有

有一个网站叫做 Vigilant Citizen 我不知道国内有没有朋友知道这个网站它是一个那种美国的保守偏右偏基督教的一个组织他们做了一个这样的网站保守偏右你就是保守偏基督教他们做了一个网站然后他们会天天发文评论各个流行文化产品包括一些新闻媒体里面多么充满了邪恶的那个撒旦什么元素来毒害我们青年人

然后我还专门查一下当年写 2012 的词条然后我也是受益匪浅他挺有意思的比如说你刚才提到卢浮宫馆长

说他死的那个地方就跟戴安娜王妃当年车祸的那个地方是一样的但是说这个电影里面竟然描绘的是这个馆长之死他本来是一个谋杀把他做成了一个意外那个文章就在评论这个是不是其实是对戴安娜王妃的那样一个影射暗示是吧对对对包括就是说你说那种宗教符号的一些崩塌你像那个里约的那个基督像的倒塌然后西斯廷大教堂里面那个裂缝

甚至还提到就说当时有计划拍个场景但删掉的就是卖家的黑石也要崩塌哦

但是就是那個因為太敏感了就說不拍了然後他就在評論是這種傳統宗教的這個完全崩塌然後這樣一個全球精英而且不僅僅是說這個是政治精英或者什麼而政治精英就像你說的美國總統這樣他們是所謂的民主選舉出來這些人是沒有活路的留下來的是那些有錢真正的有權的人在那個方舟上面

所以他是这样一个解读他说这个片子其实很有启示性但是大众都被娱乐冲昏了头脑对吧我还觉得挺有意思因为我也是顺着这个藤嘛就是一直在在摸就是关于现在很多人对于无论是阴谋论的这种漠视的讨论还是实际的这种漠视讨论包括我们群里面前两天我都看到有人在提到一个词叫做 doomerd o o m e r 或者是大家熟悉

大家熟悉的一个诗就是 dume 对吧 dume 就是毁灭毁灭对我只知道是 dota 里的一个词这种最终的毁灭很多人就抱一种心态就说赶紧要毁灭了来吧我也无所谓了对躺了对吧这种心态一方面是大家面对现实世界的这种冲击然后另外一方面就确实大家有一种这种对于未来的低期望造成的所以近 5 年来可能我觉得这个情绪是尤其在高涨的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都是

于是借着机会我们也就来巴拉巴拉从历史到现在那你要从圣经巴拉起吗圣经巴拉起的话说到这个由头就是大家也都很熟悉就是所谓的这种启示录的故事是比较经典的这种犹太基督教的故事当然是更早还有它的起源对还有那些在更古老的比如说巴比伦埃及文明的这些故事里面有的一些蓝本显教里面也有嘛

对魔力教里面其实也后来的魔力教当晚一点也有这种东西包括其实中国你一定要说也有那种什么太平道让太平道的时间出现其实也是比基督教晚的也有那种所谓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这样那种东西吧我就怎么讲呢就是说世界末日这么一个东西

但你可能一定要说他可能跟人类的什么进化心理学也有关系吧就是对于一个特别担忧的这种巨大的一个毁灭的到来尤其是在那个人类本身还比较弱小的时代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心理然后他们可能只是说我要把它怎么样编成一个故事去讲给大家嗯

里面涉及到的很多这种经典的主题像那种火山或者是所谓的天火天上陨石疾病对吧疫病这些元素近几年就这种类似的灾害出现的时候也会有基督徒就会可能拿出来说你看这是天罚我之前听到过一个很那个的就是说论证上帝是一只章鱼就是因为他最后的那个方式是洪水所以

所以所有鱼类反而是扩建了有了大号死所以说他论证上帝是一个在水里生活的生物他才会用这种方式你如果一定要说从基督教的圣经里面那个什么在深渊之上什么那样的一些倒有一点这样的一个意味在里头但是总体来说

其实我们作为中国的观众在这上面没有那么强的一个执念虽然说中国人其实从比较古的时候说有什么我们刚才讲到的那个什么太平道的东西从近的讲呢有各种那个什么罗祖教体系的白天教体系那些宗教里面的那个叫做三纪论嘛就是所谓的过去现在未来然后有三个时间段我们现在处于一个这个时间段马上要结束下一个时间段就要到来然后这个时候会出现一个大节变这样一种思想其实

也挺常见的我们去看也是元朝灭亡的时候就是元道明的时候就是个很典型的有人用这样的一个故事在发动民众的一个反抗但是总体来说中国人对这个上面没有那么强的一个信念感吧怎么讲我不知道怎么表达比较合适就中国人看这样的一些什么灾难性的东西往往还是有一个爽片的意味在里头尤其是文艺作品对

就不太会想里面的一些宗教的意涵或者是或者说什么哲学层面的东西或者你真的说和现实生活有什么暗示这种就比较或者说它是没有成体系化因为我们前几期来说大家有各种看祥瑞 吉兆 恶兆这些东西但是它就是没有像西方的一些宗教或者是甚至伊斯兰宗教就是它把一个世界末日的这样一个景观给你非常详细的在

各个不同的典籍中把它列举出来这样的东西其实在佛教的一些作品里面是有的但是并不构成这些宗教它文本的一个非常核心的部分而你像特别是基督教他会把这些东西放在特别专注的我们都是为了那个

是甚至有些时候你会觉得就听起来就是很神乎其神的东西哎怎么在美国比如说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比如像福音派的这种影响福音派就是非常笃定这个末日来临和那个耶稣在临的这样一个故事的对对对甚至还有专门的一种福音派他们叫做基督习安主义者嗯

他们就是认为以色列是要作为天选之国去发动跟异教徒的圣战最后带来全球战争迎来天国降临的这样一群人对所以这种传统的从宗教引发的对于世界末日的观感一直从古至今贯穿还有一些新的我觉得很值得一提的就是在这种原子时代之后就是二战结束之后大家对于科技带来的这种灾难的恐慌

就是非常显著这个肯定是在过去是没有的因为大家根本没有这种知识论来支撑他这种想象然后有两个主题其实我们那天聊流浪地球的时候我都忘了提就是我在看的时候我就是觉得特别神奇一方面就是除了这种总体的这种对于环保啊生态的这样一个想法因为他里面一直在讲电影里面一直在讲一个主题就是说我们把这个地球移到了多少年以后

在那我们的什么孙子的孙子对吧有一天会看到这个鸟语花香的他就非常强调这种自然主义的一个画面就是最后的那个胜利的画面是一个自然主义的画面他不是说一个包括整个片段还有很多次那个鸟的出现嘛对那个鸟的越来越小了对那是马兆哈哈

另外一层那个故事就是我说那个片子有点感应超美把这些各种东西融入在里面另外一层故事就是关于反核的这个一个叙事在里面一定要把核武器扔到月球上去对非常戏剧化的一个决定就是说我要把全世界的核武器收集起来然后一起在月球上进行引爆他虽然在影片里面他是完全以这种实用主义的这个形式在说这个行动但其实是非常充满象征的在你如果作为一个观众退一步看的话

这完全就是一种反核这种象征的故事而这种故事其实你在欧美可能七八十年代那时候是看的最多的这个年头你看的比较少

说到这我要补充一个我之前可能我们在讨论刘慈欣作品的时候我提到比较少的一个观点就是我自己的一个观察是刘慈欣这个人至少在一部分的程度上是一个绿党环境主义者因为我们其实要想到一个问题就是刘慈欣大概他成长包括说他吸收一些思想到最后走上创作之路应该是在 80 年代的时候

因为他在三体里面提到过一部作品那个作品对于更年轻的一些观众来讲可能是很陌生的寂静的春天但是我有一次在我们的听众群里也有听友问到这个问题我当时在说我说其实如果你生活在 80 到 90 年代的中国你在什么读者文摘或者是什么类类的书上你可能会看到讨论寂静的春天甚至可能有些语文的课外读本上也会有

他其实就是在讲一个环保的问题包括那个时候很多科普小册子我小时候都看过很多这样的科普小册子他讲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呢就是说由于人类滥用一些那个除草剂除虫剂 DDT 啊 666 那些东西然后这样的话后来就导致了很多的问题就导致了那个有些是那个书里所谓的那个寂静的春天当时引进这些书其实有一个比较大的历史背景就是因为 80 年的中国其实环境污染问题是很严重的

很多人老是在讲说那个就是 1949 年建国以来的前 20 多年接近 30 年中国的农业经历了一个发展当然我对这个结论是有一些不同意见的但是它里面确实讲到了一个点就是在那一段时间以内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是大大提升的因为不管是你去买到这种东西还是说你自己去造这个东西的能力都有了但那个时候一方面人类有了

应该说中国人吧中国人有了使用制造这些东西的能力但同时又没有出现一个规则去规范这种使用所以在当时的中国滥用农药滥用化肥是个极端严重的问题所以后来也是寂静的春天这本书因为寂静的春天这本书其实不是讲中国的问题讲的是他们西方世界自己的问题

但是被引进到中国然后被用很大的力度向公众推广包括后来中国的政府自己也我现在记不清楚是哪年立的那个法了但应该也是禁止使用了一系列相关的那个药物而我们可以知道这样的一个作品对于那个年代的刘慈欣来说是造成了非常巨大的影响的以至于她要把这本书写进她的一个生涯代表作里面而且我们会看到不但出现这本书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个名字出现而已

它的剧情是有很大的作用的因为里面有个很重要的角色伊文斯伊文斯是个生态恐怖主义者你看他主张很简单嘛就人类很坏我们要把人类干掉然后这个地球的生态就好了嘛而这个东西其实你在有一些西方世界的文艺作品里面也能看到类似的一个东西而刚好其实刘慈欣成长了 80 年代正好是全世界这个绿党的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的这个时候嘛其实有几个核心议题一个是反核嗯

因为绿党是在什么德国啊什么瑞典那些欧洲国家出现的嘛地律反核因为那个时候核战争的那个阴影还是没从人类头上引起开我不知道我之前推荐过那部德剧没有就是那个德国 83 年对那个里面其实就有这相关的剧情然后第二个呢就是气候变化因为当时已经开始有人在讨论那个所谓的 global warming 全球变暖这样一个问题了

然后第二个第三个就是各种化学之际的污染包括日本的一些什么遗传病包括说那个什么农药残留汉香怪物对那样的东西其实非常多以至于其实也是有折射在一些文艺作品里面的所以我们就会看到在那个年代形成了很多的一个观念包括还有生物多样性因为那个时候那个人已经意识到我们人类的活动把很多生物都

消灭掉了搞灭绝了但之前也一直在搞灭绝只是 80 年代开始这个事儿逐渐被安上了一个道德的色彩因为在更早的年代人类灭亡了我和动物好像没有太强的愧疚或者是类似的情绪的而在 80 年之后这个问题也就变得很重要所以这一系列就构成了那个时候的一个环保主义的叙事但是在中国比较有趣的是在那个年代

你比较少看到民间把环保主义当成一个敌对的力量去看因为那个时候中国你自己其实也确实有很多这方面的需求好比说 80 年代你看 70 年代以前没有什么保护野生动物的

到了 80 年代一下子什么保护熊猫保护白鸡的魂之类的东西就热闹起来了所以那个时候中国人还挺拥护这个东西的包括人们我们都觉得熊猫就是中国人的象征也是从 80 年代开始的但是现在的中国人对现在的可能很多中国人就是一提到环保主义那就是什么西方的阴谋论

环保少女对白左对吧白左是在夸大问题环保根本没什么问题都是人的就你会觉得觉得这个氛围其实在变了

那是在那个年代听听咱们上一期节目对当然也有一个问题也有一个问题可能在那个年代觉得这个问题不重要的人可能他也不太去公开说话他们可能也不同意但是不会在网上发帖来跟你喷而那个时候由于中国政府本身也是有一个想要融入西方世界的这么一个动机而且自己确实面对的问题也比较严重所以就吸纳了很多这方面的东西嘛

包括中国政府后来还成立了一个部门就叫环保局也是现在的生态环境部的前身其实这种反击的情绪在外国也是有的他们的这种情绪表现的就美国的所谓的白右美国的白右说哪有什么气候变化我看现在雪就很多冬天还更冷特朗普首当其冲甚至最近发生的在俄亥俄州的事件之后

也有很多人站出来就说嘛就是他倒不是说气候环境这些危机不存在他更多的是一个非常政治性的语气去说就是我现在美国国内的一部分人他就说这全部都是拜登的国然后拜登天天强迫你打疫苗然后又不给你真正这个制污染结果导致你这个

对吧民不聊生这种故事一旦他加上了这种几乎有一种民粹色彩的一些修饰之后他就超越科学了他有一丁点基础在这里但他显然意不在此很快的刚才提到的就是无论是动物保护还是核能的维护还是一些其他别的对别的跟科学相关的这种危机进入到现在这个时代全部基本上都有这种政治化的一面嗯

在国内尤其也是嘛它经过了这种 20 年的发展之后一方面是国内它内生的一些舆论场这个影响当然也会受到这种国际的影响因为我很印象深刻就是在零几年接近一零年那个时候有段时间无论是你看出的那些还是算官媒嘛出的纪录片啊还是杂志那种文章出的内容它就会提到一些国内的这种非常害人的环境问题嘛对吧

对吧无论是从影像还是这种文字方面的那时候大家对于重金属在农村里面泛滥然后湖南的污染米格我当年在做记者的时候这还是很大的一个话题现在很少在人谈了对陈肺病这种都是有一点年纪的听众大概都已经很熟悉都有印象了至少

就这些话题在当年都还是属于比较热的话题但是也就像主席说的你随着这几年都说一方面是这种敌意的产生但是它是个敌意

它这个敌意的产生它可能基础还是在总体的热度它下来之后然后它来反对敌意或者来维护那些的声音慢慢的你就找不到了其实我觉得这里面其实有一个最重要的逻辑就在于在中国在 80 到 90 年代搞环保这件事你本身其实还比较少

和一般的人的那种生活形成一个对立的关系而现在中国的那种什么反对这种环保话语它有一个很核心的逻辑就是你说环保就是不让我发展

这个故事其实也是经过了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才发展起来尤其是最近的这可能十来年吧随着那个中国跟欧美国家之间的外交啊包括民间舆论上的一种对抗情绪的出现就变成了你看他们很多人倒也不是完全说环保是绝对意义上不对的他们会说你看那个美国人就没有减排嘛我们凭什么先减排是有这样的一种逻辑在里头

包括说环保也说你看欧洲人已经把世界污染成那样了然后我们也该污染一下或者说我们至少的置屋的义务是比他们低的尤其是你会看到政府有很多时候也其实在使用这样的一个话语了这是一个总体层面的我们怎么去理解这种灾难或者说

因为我们这讲的灾难已经和我们最初话题里面聊到的那种古典灾难我觉得不太一样因为古典灾难其实不是我们这个世界本身的毁灭而仅仅是我们作为人类的毁灭比如说什么饥荒战争瘟疫包括大洪水你看大洪水之后地球还是那个地球只是人没了但是我们会看到说在 20 世纪之后尤其是二战后我们所理解这种新的灾难新的末日它是连整个地球都要给你毁掉的

类似于那种极端的环境的问题极端的那种气候的问题包括说核战争的阴影都是会连带地球本身都毁灭的其实《流浪地球》这个电影本身我姑且把它的原作抛到一边因为原作很显然是个游戏制作但是这个电影的本身其实它虽然有很多超自然的部分但它在这方面其实是继承了这样的一种思想在里头的包括说我们为什么要把地球本身带走其实你会仔细去想它里面有一种生态主义的色彩

是的它就是一个非常具象化的一个所谓的地球号太空船的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地球号太空船是美国人提出来的要说起来源头但是它在这里得到一个非常具象的呈现对包括以前什么生物圈计划巴士大学现在就搞过那种它其实有这个意味它只是说我这次生物圈特别大我把我整个地球都装在里面一起带走

所以从这个逻辑上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母亲对就像你了解战锤就知道了很多那个什么那些先机战士的战团有些是有一个母星作为基地的但有一些呢他就没有母星我只有一个舰队然后我的基地在舰队上然后那样的话你会觉得这两个有什么区别呢对那个只有舰队做基地的就变我们就所谓的舰机战团吧他似乎就显得更流浪一点就更没有一个根源

而那些有母星的他写的就是他比方他跟某种具体的文化具体的族群之间观点就更深嘛那说回到我们说的这个文艺作品里面就是尤其是那个最近这几个可能接近一个世纪吧

这些科幻小说里面其实经常很爱写这种末日而且这个东西其实是跨国性的你看美国的作家日本的作家中国作家都可爱写末日了然后而这些末日之后都会有这样的一个就是解决方案的问题其实在这个逻辑上我觉得这件事非常有意思有很多这些科幻作家因为你按理说你会觉得很多科幻作家是那种科技崇拜者

但是很多时候很多科幻作家他的那个想法还蛮自然主义的就是我告诉你前面有很多的灾难这些灾难都是我们的过度的发展的技术导致的最后我告诉你对那个答案本身可能是一个回到一种比较没有技术的那个状态的那样的一个东西就所谓盖亚主义或者你用什么词去形容它就都是有的

当然流氓地球不是这样流氓地球还是搞工业流氓地球就是我极致极致的搞工业然后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而你去看那个三体语小说里面的那个一文四就是我们把人类干掉吧对对对要毁灭人类就你们刚才说到核我就想到因为哥斯拉他就是核的化身嘛嗯嗯对这也是我长大了之后才意识到的然后我就我觉得他

它的那种无限啊然后包括巨大的力量也是体现了人类对核的恐惧我再跟你讲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和你这个例子恰好相反什么呢是 X-StringX-String 最早它的那个称呼叫什么呢其实叫做原子的子四它设定改过很多版

有些版本里面就是说人是怎么变成变种人的就是那个基因变异的结果基因变异就是跟核的辐射是有关的甚至那个神奇四侠也是神奇四侠这个漫画最早的故事的起源当然他是讲宇宙射线而不是讲核但是你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就是由于核的辐射导致人本身的变异也成了一个特别典型的话题还有我

以前看过的一个美国的科幻有一个《美铁之战》里面也是这样的核战争爆发了整个北美大陆上变成两种人一种是一直藏在地下的那种人就他们有一个军事化的社会而留在地面上的人全都变成变异人甚至于我们去看什么《Futurama》各种各样的科幻作品里面都充斥着被原子能所改变的人类这也是它的恐怖

一个方面就是它本身就会毁灭我们这个世界另一方面就是说它即便没有毁灭我们这个世界在那之后我们也变得不一样了它会给我们带来一些类似毁灭的改变甚至可能比毁灭更可怕你变成了另一种东西

像丧尸一样对我想到有一部哥斯拉好像就是最也不是最近上映就是近几年上映的那个是那个女主她觉得人类是地球的病毒所以她要召唤这些远古的巨兽因为她认为他们是地球原本的主人就跟那个伊文斯那种情况很像吧对对对她想把他们

好像就是怪兽之王那部他能把他们都唤醒然后来毁灭人类然后呢他带着他的女儿逃到了一个地下的防空洞里面对其实哥斯拉的你要说最经典的当然还是最老版的那个电影五六五八年的它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大家如果去有机会看到那个电影就会发现它里面的段落就很多就是平民的一个反应嗯

然后大家就在那个摇摇欲坠的那个楼里面大家就说为什么会发生这些他其实很直白的是在讲这个和恐怖的这样一个情绪不过说说到这种真实的恐惧的一个娱乐化因为你真的拿到怪兽之王这个时候 2018 年过了过了 60 年

大家就无论是评论界还是观众界就是对于你这种电影里面的这样一个反思已经完全没有信任了但那个里面是秦泽博士拿着那个原子弹还是什么去给去给哥斯拉充能啊对对对但就大家对于这种里面涉及的所谓的无论是环保还是反核还是这种绿色主义的东西

就已经完全不认可了就他不认可不是说你这个信息传达的不对或者什么他而是觉得他已经被用烂了他觉得这是一种俗套了我觉得这个也是大家总体的一种反感情绪的缘由之一就是无论是大众媒体还是这种文化产品他都用一种常常用一种非常直接的非常不太精明的方式给你表达这些内容然后在很多人看来就是非常重复非常矮板

就不动不断的在灌输一个车咕噜话对像灌输一样所以很多人就是特别是西方那些反环保人士他就会跟你讲就是说这都是犹太人洗脑的阴谋所以在这个环境下面的人们很容易就是产生一种反感情绪也很容易这种情绪也很容易被诱导又回到刚才提到那种情况就是大家一说一想感觉确实我从小到大读的书都叫我去爱护环境但其实怎么怎么样

好像没有那么严重对吧对但我特别就想分享一下在中国的这种传媒的领域对于你刚才说的这种问题但我说的灾害可能又会再或者说灾难又不太一样一点我会把它再往小缩一点除了这种大的宏观层面的类似于气候变化和反核也不能叫反核气候变化和核军控这样的安全之外

核安全对这一块的话题之外我还想再说一些更微观层面的话题在中国的媒体的领域其实很有意思我们很多时候都会知道在传统上谁不愿意报道灾害或者说灾难其实很多时候是有关部门因为他觉得你不好讲了引起社会恐慌

所以以前经常就是那个因为中国的媒体理论上讲都是国营的嘛就是他会来管着你让你不要去报一些话题所以这是第一个逻辑就是有关部门本身就会对这个东西做一个限制但其实还有一个点我发现但我不知道全国是不是所有地方都这样但我最近几年发现是一个很常见的心理就其实民众他也有不喜欢这个东西的一个色彩我们当年在广东的时候曾经就碰到过一种情况就是我忘了应该是是我们报社还是哪家

反正有某家报社有一次在头版上就报了一个类似于灾难的事然后现场相当于你买到报纸第一张就很大一张灾难现场的图然后后来就有市民就抗议说都太不吉利了一大早一起床然后打开一张报纸就是这样的一个东西晦气对有这个因素

所以后来就变成了人们在报道这个事情的过程中在用词或者说选用一些图片上就有了更多的规范其实这个里面有趣的一点在于说其实我们的西方同行是有一些相关的一些伦理的举个例子比如说今天发生了一个重大灾害有人受伤了你应不应该展示伤员

或者说的特别一点你应不应该展示伤员受伤的地方比如说你可以拍一大群伤员这样的话可能会让其他人同情受灾的地方但可能你又不能去展示某一个伤员比如说他手臂或者说他的身体上有很多血比较血腥的画面对这里面其实就会形成一个很复杂的伦理但是这个伦理其实当时是让我第一次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我

我在做记者开始的时候我还没真的还没怎么很认真的思考过这个问题就是说公众对于这种因为他们脑子里面是很简单他们没有那么多的去想我要不要守卫一个什么社会的公共性的利益一般公众是不考虑这个问题的但是他们有一个本能的直觉就是这个东西我看了不舒服

所以说我们就逐渐开始去意识到好像我们做的有些事就是至少在有些读者那是一个不太好的行为但是作为媒体界因为大家都知道媒体界不管是你什么样的媒体在意识形态上其实都是偏那种所谓的西方意义上的左翼也就是指什么去关心那些弱势者这样的一个逻辑在里面所以往往媒体界对于这种所谓的灾难事件中的受害者是天然的占有一个同情的立场

因此他就发展出了很多这样的一个方式因为在去年其实就曾经有一个事就是有一个东航的空难事件空难事件之后其实我当时在知乎上我当时看到一个特别激烈的讨论就某家媒体出了一篇文章是写遇难者的它其实是遇难者的群像

当时就被很多人骂意思就是说你在消费死者或者怎么样就是有很多批评或者说他有几个逻辑第一个逻辑就是你完全就不应该去报道这些死者然后第二个逻辑是什么呢你难道不应该去报道事故的原因吗你怎么去做这些小的东西其实我当时作为一个媒体从业者我的一个观感是什么呢我们先说第二个逻辑就是说你应该去关注原因而不是关注这种具体的细节我觉得是这样的这两个事其实是不矛盾的因为

因为你完全可以既报道这个事件的原因又去关怀这个事故中的受难者事实上在比较早的年代就是媒体做事的空间还比较大的年代我们确实也是这样做的比如说你去看什么 08 年的汶川地震或者 13 年 14 年的那种我忘了到底是 13 还是 14 年就是亚安地震的时候因为亚安地震那时候我还在报社我还在参与一线的报道我们都写过很多这样的东西

你打开报纸 比方连续有 4 页是讲一个重大灾害的因为要特别大灾害才能值得连续讲好多页可能比方第 1 页讲的是我们现在灾害的情况是什么样然后比方地震地震有没有余震然后有多少人还在流离失所灾区现在有没有什么传染病或者之类的一些情况

可能第二页讲的是灾区发生的一些事比如有多少人在支援之类的可能第三页或者第四页上面又会有一些在灾难当中失去了亲人的人或者受伤的人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这几个东西是不矛盾的当然只是说在我们刚才说的那个空难例子里面因为你不知道空难是什么原因空难这种事又比较特别就算没有人隐瞒

他也一般不会立即告诉你一个原因就有点像我们当年报道马航的飞机失踪事件一样直到今天为止都没有一个明确结果那个事现在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对因为已经过了快 10 年了所以这就是一种情况你可能由于客观的主观的原因你没有办法去报道这样的一个事而第二种情况是什么就是你压根就不应该去消费死者我其实对这个观点是我想很认真的反驳一下这个观点

这个逻辑是他什么呢 他假定一个灾害中的受难者是应该处于一种与世隔绝的状态的他有一个前提的推定是比如说有人家里有一个人在灾害中死去了你去问他就是在打扰死者家属 这是一件坏事其实不是的 或者至少不必然是因为第一记者要去采访 他其实那个权利是很有限的就是人家不愿意去采访 他是有这个拒绝的自由的嘛

而第二呢就是从我个人我也报道过很多大大小小的这种小到一些什么城市里的意外事故大到什么地震这种事其实好多时候还真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就死者家属就是完全我不想跟世界一切接触不是的就是你在面对你的一个失去了一个家人或者一个亲友的时候可能那个情绪是分几个阶段的

或者说不同的人对那几个阶段处理不一样有些人他其实还蛮希望说去分享或者说去讲的对甚至还有一种是什么呢甚至有些人希望我这位死去的亲友我希望他被其他人所记住因为比如他被写进了一篇新闻报道里他就这篇新闻报道就会长期甚至永久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上嘛所以反而也有很多人是支持的我记得我曾经就

报道过一个意外事故 然后意外事故的死者后来死者的女朋友还给我提供了很多线索比方说他生前说过的话 包括说他喜欢读什么书包括说他的 QQ 空间里面说的那些东西我就想讲的是我们很多时候对这种灾难的理解还挺片面的尤其在网上讨论这些人很有可能他自己的人生中也没有很正经的经历过一个重要的人的逝去

或者怎么样他可能体会不到这种感情他是有很多层面的东西当然我不是说记者在这个问题上有无限的权利比如说那个人不想说我能逼他说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但反而

但网民也没有无限的权利对就是你没有权利去取消别人的权利甚至我们会看到很多时候比如说假定有一个灾害这个灾害的事故它的原因是不明的我们甚至可能看到死者家属是很愿意主动告诉人们很多事情的比如说在当年的就是马航的飞机失踪事件里面就是这样的我们看了其实有很多死者家属

他有多方面的诉求一方面他希望这个事得到社会的关注从而迫使航空公司也好或者说马来西亚的政府也好去调查这个事件真正的原因而第二件事也是因为由于这个事太奇怪了然后太超乎你日常的理解了他们其实需要很强的

那种情感上的支持的他们当然首先很多遇难者他们自己有群组这些遇难者互相之间会有一个情感上的支持但如果说他们能得到这个社会或者外部的情感其实是很重要的一个东西而恰好他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东西包括说这次那个像那个土耳其最近不是有个大地震吗土耳其大地震嗯

其实死了很多人但是我们就会看到如果你仅仅是执着一种很浮于表面的报道的话他很有可能就变成一个什么某地方那个地震死了多少人可能有个树然后树可能每天还在更新但你其实丧失了对这个事件中真实的这种苦难或者说人的遭遇的关心了那就变成一个完全抽象的树了甚至有些人还要去看他可能是在历史上类似事儿当中排到第几但是那个的话就非常的抽象那没有什么意义你排他干嘛呢

对就类似于那个过去几年这个新冠也是一样嘛告诉你什么哪哪感染了多少人死了多少人其实很多人就已经完全丧失对这种数字背后代表的这种东西本身的认知了其实我觉得这还蛮成问题的当然我觉得我们传统的传媒业其实是要承担一些责任的因为你报道其实后来会形成一些惯例嘛包括说你的报道其实也会反过来去塑造公众对这种事件的认知

甚至说还会塑造出公众的逆反比如说可能出现了一些这种重大的事件不管是灾难也好 还别的事件也好你可能你的报道有一些传统的样子所谓的范式在这些范式之后可能你经常这么做的话后来就有些观众就觉得很厌倦或者很疲劳或者说

为什么一打开电视全是这种我们经常看到什么流行歌曲都会唱这种情况打开电视换换台然后一看每个台上说的事都很不好对吧陶喆就有个就是这样的对对我看一下这不是陶喆吗对但是他这个东西从情感上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本身作为媒体来讲你的确是有这么一个属性就是你不会报道正常的事

因为如果一个事它太正常了它确实也就不应该是你需要去关注的你需要关注的不是个新闻了对本身是需要有一定反常性的而这种反常性的东西因为从现在来讲因为我觉得过去的这 100 多年整个是一个大众传媒逐渐的挤压人的注意力的状态好比说在报纸的那个年代你不买报纸你就不知道说实话

你不想买你就可以不买不买你就不知道而在电视和广播的年代其实已经有一点开始对你的那种占用的那种空间会大了比如说办公室里经常会有电视家里面经常会有电视或者说你走在路上什么十字路口的某个高楼大厦上有一个巨大的电视屏幕在不断的滚动播放新闻人可能有一点点丧失的拒绝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尤其现在有网对吧你有一个手机比如说某个国家出了一个事故夸一下能跟你谈十几个谈创出来

所以说人们对于这种灾难性的事件可能有一种疲劳或者说抗拒心理我觉得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你说到大网传媒我觉得还有意思一点就是有互联网在这里就像你刚才说的一下子弹出很多东西你很快的

如果你愿意去看当然你或者包括你跟踪这些时候你很快的可以得到潮水般的信息涌来就是前几年就开始了那种无论是疫情导致的还是自然灾害无论在美国还是什么澳大利亚有那种大火对吧

还有一些各种不同地方的发生的一些爆炸然后油田泄漏等等这些新闻它很快这种视频资料就会传到你的手机来然后甚至你如果门路够广的话有些本来你这种新闻媒体都会避免去公开的一些画面也很快就会传到你这里来这里我也还退一步就是说我们还是谈这种更加灾变性的而不是这种突发新闻简单一些暴力事件比如说大型的这种灾难一些大火

爆炸甚至地震甚至战争嘛俄乌战争这个情况里面也有嘛就是有些网上流传真正的一些更加近距离一些视频就是非常可怕的一些内容他这个的话至少对我来说啊倒不是说他让我慢慢的丧失了一个敏感度

这个反而是我觉得对我个人是起到一个更加反的作用就是他可能让我这个认知在提升就是我感觉我是越来越能体会那种面对某种特定的情况会产生的一些感觉就是无论是一些灾难还是突发一些意外等等我是反正越来越能感觉那个东西的近而不是它的远

当然有些人可能会有一种反效果他会觉得看多了以后一切都是差不多的一切都很远所以我也不知道这种情绪对于不同的人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不同的效果因为可能有些人他长大的一个阶段跟我们不一样我们确实接触互联网来说相对较晚也许他真的从小看这些新闻看到大妈

对他丧失了某种积累这个过程然后他在可能这种常规的这个长大的过程中就是人他在成长的过程中他过得还不错总体来说比较安稳然后没有遭遇过很严重的一些暴力事件或者是一些非常危急的情况的话他对于这些灾难景象是缺乏一个感官形式的就比如说你说我有过游泳啊或者一些什么登山啊或者是什么这种从地方摔下来这种经历啊打比方

然后我就非常能体会比如说你说你溺水或者是说高空坠落或者被挤压等等这些东西的一个感觉我觉得非常实际非常可感的但是很多人是没有机会当然我也不是说希望这些人去找机会但是很多人是在现在这个情况下是并没有体会过这个实际的对你造成的这种压迫的

于是乎他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他没有办法去真正说理解他人遭受的痛苦当然我也不说我能完全去体会那种情况只不过他确实中间我觉得还是有一个台阶在这里的很多人他可能就真的是成长于一个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因为发达国家这个现象还挺明显就很多人非常麻木他真的我觉得是要不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经历过这种类极端的一些情境导致他个人对于这些情境是没有任何的认知的

当然还有一种是他经历了太多了然后进行了一种某种程度上的封闭这也是一种那为什么

为什么现在还会有那么多各种各样的世界末日论呢就是大家还是会很期待或者说你知道就是很好奇那样的来临正是因为它越来越抽象了之后这种好奇心才会越来越强我觉得末日论可能你也得把它拆成几个类型去看吧有一种就是宗教的那种什么末日论那种可能就是一个狂热教徒

我觉得我们在中国看到的末日论我还是觉得是语言 cosplay 比较多就像我们前面说的那种就是什么活着也没什么意思来点末日那种我觉得是语言 cosplay 比较多它是一个发泄性的东西而真实的就是怎么如果你真的是把末日这件事看得很认真的话但你又不是一个宗教信徒你最有可能是谁你最有可能是个环保主义者或者是什么搞核军控的那种人

你会觉得我们这个世界离毁灭其实非常近你其实生活很辛苦的你说这个地球上有 71 人但是除了你别人都不认为这个世界即将毁灭只有你和一极小的一小撮人然后认为是这样的而且你还要劝说剩下的那 71 人

拍个电影吧比如说我们如果现在不立即改变我们的气候政策我们这个地球可能在 50 年内就由于那个什么海平面啊或者什么变化就完全无法生存了或者说至少一大部分适合生存的地方都没有了然后在你看来这件事很有可能就是一代人两代人甚至可能现在活着的很多人都能见得到的那一天但大家就是不信

然后各国政府之间也是要不你多做点要不你多做点然后就完全没有共识包括对核武器也是一样你跟 A 国说你先裁撤核武器 A 国说 B 国先裁我才裁就无穷无尽的变成了一个问题所以如果你是一个认真的默示论者你大概是这样的人但是你会活得很辛苦当然

这种人往往会成为一些文艺作品里的角色就好比我们刚才讲的《流浪地球》其实带有很强烈的这种反核或者说那种绿党色彩我可以讲如果未来中国有一个绿党的话给党员看的电影里面就应该有《流浪地球》

我觉得从疫情开始然后到咱们这几年也经历了各种自然灾害也好极端气候也好然后包括人祸就是一些活酒店的事情竟然都发生了然后现在还不知要如何结束的感觉我觉得我从那个就是从大概一年多以前就经常听到一些说这是可能是由于什么地磁的改变造成了人的思想

或者情绪的波动也好或者是什么地球到了一个周期了然后日本即将爆发十级大地震要没了日本沉默这个就是那种地摊文学的对就有很多这种然后我就会感觉其实是因为这些东西发生都是未知的然后人类也都不知道该如何去控制所以他们只能用这种

超自然的力量去解释甚至就是那个大家经常提到的嘛你可以想象世界的终结但是你都无法想象资本主义的终结一样一样的就是这是一个说法就是

因为大家在这种现代社会的这个结构下生活的已经太习以为常了然后你也没有办法去想象一个另外一个可能性了但是你对这个其实也是不满的你也不知道要怎么让它变得更好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你在潜意识里面通过一些末日的叙事来传达出来很多这种宗教默示论其实也是这样的一个反应嘛

他这种宗教莫斯顿在 20 世纪以后他除了那种原始的那种亚伯拉罕宗教以外他还多了一些这种关于 UFO 的宗教对外星人也是世界末日的一个来源对融合的宗教比如像奥姆这样的情况他就会把一些各种各样的故事给重新给融合起来然后加入一些新的元素无论是关于新的这种科技的外星人机器人 AI

对政治的东西对对对其实我还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趋势当然这个也说不上是一个特别可怕或者什么细思极恐的事情就是近几年的科幻电影或者是科幻的电视里面这种关于一时上传一时储存的这个主题是越来越多了我是清晰可感的因为就是十年前是没有这么强烈的这样一个东西的你说有这种超体这样的电影

偶尔来一步但是那个时候也并没有说这个理念本身有多么受欢迎近几年来你很多的这种电影包括在国内的人你像《流浪地球》他都要把这个元素加进来说我要把这个人类的意识电脑数字数本对对对数字化

我觉得这个确实是一个有趣的转变其实我多少还有点想 call back 我们另外一集就是关于妥协社会那一集因为妥协社会里面韩敏哲最后不是说就是说人的终结他并不是说这种人类的终结而是我们现在文化定义上的人

它将会消失它会被另外一种也许有着我们一样基因的物种给替代只不过它的生存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了然后其中一种可能性他也提到就是说你这种一切功能的数字化

这种高度数字化你无论是实际的你本体还是你这种生活方式数字化以后你就确实就是离我们传统意义上或者离这种文艺复兴以来的这种人文主义的里面的人已经相去甚远了所以我觉得诊断在我看来还是有些道理的它对于历史的终结是有个新的解读

对于这种世界末日你再联系过来看也可以是个新的解读世界末日结束的是什么呢它并不是说人类叫什么 Homo sapiens 智人这个类物种而是我们文化意义上的这个人启蒙时代以来的这个人它将结束所以我觉得这个还是现在至少在可能哲学端文化端的一个思考然后它是受到了这些科技数字方面影响的

AI 反而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没有出现太多的讨论可能大家已经默认了一种就是 AI 终究是不好的但是又很好用的这样一个状况我觉得机器人统治地球的那种包括最近你看出来那些什么

AI 绘图 AI 写文章等等大家都还乐此不彼的去玩但是经常也是玩玩之后一方面就是说你看这个东西其实也就那样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有些人会觉得这个真的是存在威胁的时候他就会表示这种 AI 做的东西它是去人性的它的文字它的绘图是叫什么抹去了人性的这个批评本身我觉得是没有道理的就是从逻辑上你是没有办法定义这个人性在哪里的

就是他用的也是你人用的字又画也是你人用的字

就是我拼贴了一下对但是他这个在这个内心理层面的某种感知我觉得是正确的就是他这个本身的这个评论是有问题的但他这个感知是正确的就他那个情绪感知是正确的就确实就像刚才说的你已经跨过了某个台阶你在之后的话你这种内容创作或者是这种交流人与人的交流被替代之后他除了是可能显得笨拙以外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他失去了某种原创性嘛

你说你是 chat GPT 怎么样他天天从网上拔东西到时候大家如果真的就相当于在一个固定的这种库里面一个比较小的相对来说比较小的语料库里面进行交流的话你这个交流会越来越贫瘠因为那个库实在太小

但其实这个人类的交流它并不是仅仅是互联网上生产的这些内容它还有前面过去几千年的很多这种流传下来的无论是文字的口头上的这些内容包括那些没有被记录下来没有被数字化的内容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 AI 到底是什么本身这也是当然那就跟今天主题关系不大也就不用再讨论了就是人们认知的那种什么 AI 的反乱它往往是有一个所谓的物理实体的就经常说有一堆什么机器人那个什么终结者包括像我们都知道的《死亡先锋》《死亡先锋》游戏的剧情是什么有个特别重大的事件就是致谢危机

大概都是这样的就是它里面的 AI 不仅仅是一个电脑里面的东西它一定是控制了电脑之外的东西比如说机械来的所以那块的话我其实反倒不觉得它是一个特别迫在眉睫的问题说起来比其他那些问题可能都更像个假问题但是它确实也是文艺工作者比较喜欢的对

那还是这种自然灾害的会比较让大家恐惧和你这个相关的言论更让大家接受或者就是它带有一种让人期望的这个吸引力在这里因为我其实前面忘了提一个词另外一个词在这种整个娱乐圈不 舆论里面也是比较舆论里面比较重要的就是加速主义嘛

加速主義就是有一部分的就無論是左派的還是右派的加速主義它都存在一個這樣的一個傾向就是說我要去製造某種更大的混亂來加速一個這種大的社會性的崩潰比如說說到左翼的我就會舉那個極端的一點例子嘛波薩達主義嘛就是當年那個脫派的一個所謂的邊緣的團體他們就覺得就是說我要刺激這個全球發動核戰爭在核戰爭之後啊人類進行重建

对全世界都抹平了这时候再重建这时候是建立共产主义的最好的机会

当然还有这种右翼的就是那岁主义的加速主义他就说我要不停的制造针对少数主义的恐怖袭击或者针对政府机构的恐怖袭击来制造这种混乱我们以前提到过一些作品里面他们有这种主题包括这个趣事其实一直存在到今天的很多这种纳粹主义的团体里这种的话在我看来它是有两面性的吸引力的一方面它就是这种非常毁灭性的吸引力

我要刺激你发动核弹战我要刺激你这种种族之间的战争等等我要刺激整个社会的崩溃另外一方面它其实是有一个积极的一方面就是什么呢

就是你一些顽固的结构它不免的在这个灾害下它产生松动它产生一些弱化它的能力弱化这个是必然的你即使就是说地震的这个情况地震在过去的包括现在也是你只要爆发在某一个地方它那个地方如果没有特别好的基础设施来维持的话在很长一段时间那个地方会陷入一个无政府状态

这时候你就会发现你这个时候人要为自己而活怎么办呢对吧这时候人要该怎么去组织起来该怎么去重新暂时的为自己的生计做保障甚至就是你都不说这种自然灾害一些政治风波导致的我前几天还在听别人讲那个关于古巴的一些故事嘛

就是在古巴 90 年代苏联倒台之后他陷入了一个非常长的这个特别时期非常严重的粮食危机等等那个时候也有自然灾害就是说那时候飓风一刮什么你这整个也是全程没电没办法但是那个时候有人回忆他就说我感觉那个时候古巴才是真正形成了一种所谓的共产主义社会为什么呢就是他在那些小岛的一些地方政府完全就已经不管了他也没有资源来管理了

他当地人只能就说我是个工程师我来把这个地方的电网我来帮你修一下然后那边是有农民我说帮你种一些东西来维持或者那边有渔民来补一些东西大家吃然后有一个非常基本的一个生存条件的维持等等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出现另外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的一个产生或者一种另类社会形态的产生这也是一种加速主义的一面我也不说它是反面它也是其中这种思维的一部分

这个我觉得是现在末日思潮的可能大家少关注的一面因为大家也不太喜欢探讨就是实际建立东西大家更喜欢看毁灭东西对吧我也喜欢就看楼倒了就倒了但是我不太会想怎么样去建一个另外的楼但其实我觉得这个话题也是非常有趣的至少在我看来也是非常值得去研究的因为这种情况其实发生的是在越来越多的在全世界无论是第三世界国家还是说发达国家都在发生其实

想想我看 2012 的时候我真的就是觉得他的那个灾害呀然后那种表现就特别爽然后我当时还大言不惭地说如果真的有一天这种情况发生了我希望我是最后死的那个人因为我想看就这么能看到这些你说 2012 我小时候真的特别喜欢看后天我也是个后天粉但我当时就是我比起后天更喜欢 2012 的原因是因为我觉得后天里面就是那种人的戏态度

你知道为什么因为后天对我来说这种就是又回到刚才说个人成长那个经历的一个问题就是我成长在武汉我出生不久发生洪灾等等就包括就是洪灾的一些事情的故事他总是回荡在我耳边然后你我经常也过长江在桥上所以这种水灾的这个东西在我看来这个非常可感的一个东西然后在那个电影里面他是纽约被淹了嘛当然还跟武汉也不一样

但就是我会我会有一种非常亲近的感觉包括那种大雨啊那种不受控制的大雨在武汉也经常发生就是说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雨对对对就是我觉得你体会到这些里面之后你会觉得更加亲近当然我跟你不一样就是说我的幻想倒不是说我成为最后一个活着的人或者怎么样而是我就说我会像里面的主角一样就在这种非常的情况下寻找一条深路我该怎么样走我昨天我昨天

在家里看后天然后北京狂风大作然后我听着那个风声我看着后天我觉得我是在看一个四地电影然后他们不是在图书馆里面烧书吗我在看看我身边堆着这些书我说哎呀能活能活一阵呢

我觉得疫情对于很多人也有这样一个作用它也会让很多人就注意到我原来我生活的是这样一个具体的环境我有这么些吃的我有这些能用的我有这么些技能可以去干什么当然也不是说很多人其实对于相对来说只有一少部分人有这样亲切的一个体会

但是也确实我觉得这肯定也是一个机会嘛让很多人也不能说长一智嘛更关注一下与生存有关的一些资本他就多了一种认知世界的语义他要用部落分来认知世界是啊真的都是的然后我 13 年高考嘛在前一年的冬至那天立冬那天我们真的全班翘首以盼就是如果

如果说世界末日真的来临的话我们就不用高考了你描述的就是那种更加消极的或者躺平的那种态度我只是不知道未来该怎么继续下去因为真的当时在一个中学生听来那种玛雅人的高超的科技水平和立法和预言真的太强了然后其实我不知道经历过千禧年的在那个时候有独立意识的人那个时候是怎么经历的

我其实还好 我们那个时候不是什么九星连珠吗九星连珠的时候其实我感觉还是有一些小朋友似乎相信了那个书上说的那种因为你知道在那个 80 到 90 年代有很多那些所谓的科普读物其实都是一些地摊文学嘛就什么水晶头骨啊 什么九星连珠那种东西我感觉是至少从我个人的生活经验来看我们的父母那边好像不太有人看这种东西

但是同班同学里面有人看而且有些人搞不好还真的是当真的还在说哎呀时间末日要到了那后来也没有到当然也没有人很失望那样子因为那时候可能也比人也比较小但是 2012 的那次我是在当记者的那个年代所以我其实当时是有在想说观察一下身边的人对于末日观点的一个看法

我记得印象很深当天其实没有什么人有什么不正常的就是因为我那天在值班正好也出去采访什么的走到很多地方反正我是不觉得搞不好有个别人他心里在想这个东西但是至少从表面上看是看不到任何问题的或者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他确实就没有对没有任职也没有什么记忆下除非你是那个电影里的始终粉丝哈哈哈

当那个什么世界末的那个九千年珠后来变成一个梗就是什么 1999 年我们那个以前那些人类是对我们都经历了很多才把这个地球保卫下来的是有这么一种说法就变成

就变成了一种网络传说但近几年都没有什么这种灾难片了自然灾难的《流动地球》本身就是啊你怎么能忽略这么重要的一部作品呢确实确实非常对对对它非常优秀非常重要李崇飞你在现实中看到的已经比你演的要多十倍了就类似《新冠》这种吧但现在的灾难片都倾向于怪兽

外星人但那些可能你也很难再用灾难片这种词去概括它了就比如说很多那种什么漫画改编的电影里面都是有个有一个很疯狂的外星人突然说我要来把地球毁掉比如说复仇者 3 你会把复仇者 3 定义成一部灾难片吗

好像不会的而且你想象那种灾难片其实只是整个灾难片类型中非常小的一段时间就是可能 90 年代中期到 20 年代中期的这个期间就在这个窗口但你看灾难片从一开始的古典好莱坞那时候到 90 年代它主要还是讲什么讲的比如说地震那种加州大地震它就演发了很多电影泰坦尼克号对吧传承了

火车脱轨大楼火灾一些局部的灾难但是它的类型是由这些东西来定义的就包括一些甚至这种什么病毒泄露这也是一个故事但是像那种自然大规模的毁天灭地的自然灾害的这样一个电影其实是其中的一类你要说真正的这个按数量或者按这种影响力的话

去年我和同学看了一部所谓中国的这种灾难片朱一龙演的我忘了叫什么了但他那个是说就是中国在开一个修一个隧道的时候那个隧道发生了一个就是那个山裂开了然后好像后来又有地震然后他们又被吊到了地下的一个像溶洞这种地方然后去逃出然后在悬崖上爬反正那个剧情到最后越来越离谱了但是我觉得那个电影其实是我觉得是中国这种电影的

算是仅有的几部之一吧你要算那什么什么攀登者啊或者是什么中国机长对吧也是灾难片中国给 me five 中国机长你要严格意义上来说是的嗯也是那我们这期的片尾曲会放世界末日那首歌吗我会放一个我还没有提到的一个片子的曲子那个片子叫做失衡生活然后是一个挺有名的纪录片那个片子是八几年拍的

他讲什么他在当时是非常先锋的一个纪录片他把很多过去的一些资料镜头按音乐的节奏剪辑起来然后他讲的音乐的节奏对他有个配乐然后他讲的人类的现今的科技发展的一个问题他的名字你听着失衡生活利用的这样一个比喻他从另外一个当时的美洲原住民的语言里面找到了这样一个词就说这个词翻译过来就是持续平衡的生活

我觉得那个片子大家还可以看一下因为他把工业这种可能现在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在那个年代还是有很多这种反思就是人类这种极具快速的工业化所带来的这种冲击因为你确实在二战后的那几十年里面利用二战的科技你进入了这样一个电子化的时代之后工业的生产和工业开采的水准得到了个质的飞跃于是那些生产的现场开采的现场

在你现在看来其实也是有那种末日景象在那里的那也是毁天灭地的一个景象这些画面他也是简直在这个电影里面来反映这种对于工业化的一个担忧不过现在大家也都不提这种周杰伦没有排面了上了去周杰伦以后还有机会的 OK 今天节目就到这里拜拜我们下周见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