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保持水分 monkey human 我是米娅因为上周去京都旅行了所以这一期播客来的晚了一点看到两三个朋友有在网络上留言催我更新很抱歉但老实说我心里蛮开心的说明大家还是愿意听我的播客的
所以呢这期播客就想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这次旅行的感受同时也想对现代性旅行还有关于我观察到的精致的平庸现代人的精致的平庸与旅行关系的一些思考
前半部分会围绕着旅行展开后半部分更多的会去讨论我们现代生活中呈现出来的这种精致的平庸旅行这个话题我以前就聊过但是我已经很久没有去这种城市里旅行了所以这次又带给我比较大的冲击
然后还有自身的一些矛盾性然后还有关于精致的平庸是我一直都想要去聊的一个话题这次就刚好借着旅行这个切入口来跟大家聊一聊确实说我也不是很久没有去城市中旅行了但是日本对于我来说相对是陌生的就很搞笑我就在中国离日本这么近但是一直都没有去日本只有之前飞美国的时候去日本转过机
我为什么一直没有去日本旅行可能也是因为我知道日本旅行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是要你去做很详尽的攻略的是要做公共交通工具的所以我一直都比较逃避它然后更倾向于去海岛晒太阳那种比较放松式的旅行或者说去大自然里去徒步这种运动型的旅行很久没有去这种大城市旅行的经验了然后去之前呢我也做了很多攻略因为是带爸妈一起去所以就是
所有的东西我都得提前安排好我不能让他们吃苦因为我在上海就很少做公共交通工具所以我很害怕坐公交啊坐地铁啊这种会搞错折腾他们但还好这次旅行非常非常的顺利我还是一个靠谱的地陪我们到京都的时候天气很好看到了非常美丽的晚霞
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小红书看照片然后第二天开始就一直在下雨我故意就挑这个时间区是因为我很害怕很多人因为人就会破坏了你的整个旅行感受我没有在樱花季去我也没有在秋天去选择枫叶红遍城市的那个季节据说人非常非常的多反而我选择了在雨季去
但是这次下雨并没有带给我非常多不快乐的体验相反我觉得京都非常适合在梅雨季节去是一种别样的浪漫更凸显了它的静谧和悠久的历史而且真的就是现在是淡季所以人真的不多旅行感很好
虽然有一天下雨太大了我们在阑珊的时候就被迫返程然后回酒店休息那天我就是被冻得不行脚都一直是湿的所以就放弃了下午的行程但我们旅行有一点比较好的就是
有这样的灵活性没有说一定要怎么样怎么样如果一定要怎么样的话那人就会 suffer 就会有一种打卡式的紧迫感就有一种任务感但还好我们一家人都比较灵活
而且还是要赞美我的爸妈就去年带他们去了巴黎道旅行那个经验就告诉我我们一家人旅行是非常和谐的所以这次京都一样他们真的是不小心的父母全程听我安排
然后也不会说什么不好什么不好基本上都是在赞美都觉得好什么都安排的好至于我爸不太喜欢日本的食物其实他在上海的时候非常喜欢吃日本菜但是天天让他吃的话他就有点受不了因为他需要吃蔬菜他还非常喜欢辣的食物但日本就是没有太多辣的食物
我后来发了照片然后有朋友来跟我聊天就说他以前经常去京都他是一个 American bornHong Kongese 他经常去京都而且都是和父母去他就给我推荐了一些吃喝玩乐的地方
然后呢我们总结下来就觉得京都是一个非常适合家庭旅行的地方就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快乐一些喜欢的东西最搞笑的就是他本来跟我说 You can ask me everything about Kyoto 就你可以问我所有的东西关于京都的他觉得他自己非常了解但是他不知道我是文化库旅行的那种旅行者
我需要了解的是历史吃的喝的玩的我也在乎但不是我最紧迫和最高的优先级他给我推荐的全都是在哪里吃饭哈哈
其实我在高中的时候非常喜欢日本文化因为我很喜欢看一些日本的文学还有很喜欢看一些日剧啊动漫之类的所以我以前一直觉得我可能会去日本留学我很想要去看东京铁塔很想要甚至想过是不是可以做一个声优给动画片配音因为以前我朋友都说我的声音很适合给动画片配音
但是我这次还是选择先去京都而不是先去东京甚至完全都没有考虑大阪因为我不太想要那个 big city vibe 大城市的感觉因为我在上海已经获得了太多太多我就想要去一个古朴的有历史的地方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我是三岛游记夫金格斯的
一个非常喜欢他的读者我非常非常喜欢金格斯这本书他曾经带给了我很多心灵的共振还有帮我开了一双看待历史建筑以及人性的眼睛所以我很想很想去亲眼看见金格斯然后我们去金格斯那天就是下雨下得最大的那天
真的是把我淋得很有点狼狈但是我看到了雨中的金格斯我站在那个屋檐下就等那个很大的雨过去然后是前面有嘻嘻嚷嚷的人还有一些是日本学生的感觉然后我就站在那里看着他们也看着金格斯就有一瞬间是挺想哭的这种哭不是不光是纯粹的美带来的而是一种
我能回想起我在读金格斯这本书的时候的一些感受包括 Goko 在书中她对金格斯这种记忆她对金格斯的美的嫉妒她对他完美的嫉妒但是她又有一种蔑视感
然后体现出来的一种病态脆弱邪恶的矛盾和统一金格斯这本书里他描绘的不仅仅是
金格斯本身更多的是人在那个年代下的历史他内心的纠结他人性的纠结我会觉得我非常喜欢这种矛盾性他不是极致的纯粹的美他还勾连了一种人性深处对完美的厌恶感
这种厌恶感恰恰是因为人性的不完美虽然我看到的金格斯不是书里的那个了因为金格斯被烧毁过然后又重建但是我依旧能感受到那种冲击就在我和生活之间总会出现金格斯那就是一种人性中的复杂性对美的向往和抗拒的一种拉扯
这种矛盾的心态其实我认为是非常美妙的因为我不喜欢扁平化的纯粹的极端的正确性相反我很喜欢这种矛盾复杂之美因为我会觉得一种极端扁平的美或者是丑它都是忽略了人间的复杂性的因为这个世界人本身就是复杂的
而你想要刻意的去简化它的话那是一种逃避和缺乏思考的表现这只是我的个人观点然后下午我们就去了阑珊被淋得透透的身上没有湿但是我下半身都湿了就决定回家
不对不是回家是回酒店但我整体这次就是去了很多我想去的地方除了 ICCE 没有去因为 ICCE 是你一个月只有一天对公众开放我没有碰到
但我去看了非常喜欢的一个展览,它是一个非常有名,非常有名的德国艺术家,名字叫做 Anthony Gifford,他的展览在二条城,二条城是历史文化建筑,是曾经日本幕府的权力的象征,而 Anthony Gifford 是一个
当代最深邃最具影响力因表现主义的艺术家代表之一有很多人非常非常喜欢他他非常擅长用材料和意象创造一些哲学的意境然后是一种精神废墟的构建者也是残破历史的图景回望者因为德国和日本有一种历史的相似性就是作为战败国
在这样的一个勾连下我觉得二条城和 Gafer 的这个展览是完美的融合再配上六月日本的京都的梅雨真的给我带来了一种非常极致的体验是一种雾丧和萧瑟甚至说是残破废墟肃杀的一种美感
它好像就是在一片废墟中长出了一个非常美丽的东西让大家去回望它的历史产生跟神学 哲学 历史个人的生长经验的一种勾连非常非常的美就算你不去了解这些背景故事你去直观地感受它的创作你也能获得一种
非常大的冲击力而二条城呢好像不是在小红书上大家特别热门喜欢去的景点我去了之后才意识到有可能是因为它的本丸玉殿是不可以拍照的
里面非常非常的漂亮精美也能感受到那种来自日本江户时代幕府的那种权力威严的象征我就大胆的猜想啊是不是一生都要出片的我们中国人不太喜欢这种不能拍照的地方哈哈哈
但我觉得非常的震撼也跟我后面想聊的旅行者心态和就是精致的品用包括对于景观社会的回望是一种爱扣的关系是一种互相呼应的关系我慢慢在展开当然我还去了园林就是那个园林叫做永观堂非常的漂亮我看到很多人都在推荐
还去了需要预约抽签预约的桂梨宫和那个京都迎宾馆这两个地方这两个都是需要提前预约的他都是需要有一个 guide 带着你进去
桂梨宫真的非常非常的漂亮它也是江户时代的产物它是一个非常漂亮的皇家园林它也反映了江户时代初期最高的审美和技艺水平也融合了很多和风日式的那种茶技客制的美感它用非常非常朴素的材料构建出了一种
精致的美就是它是很朴素的但是又非常耐人寻味就是一种朴素中的精致就在旅行的过程中我有非常认真的去学习就是听他们的讲解
我非常喜欢这种旅行方式,小小的一个 tour,可能一到一个半小时左右,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来自于讲解,它会给你配有一个 iPad 或者配有一个讲解的仪器,你就可以听到中文的讲解,然后会非常细致的跟你说这些地方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有哪些细节值得你去关注所以你就会找到非常多中国古代文明美学对日本文化日本审美的影响然后你也会有一种矛盾的感觉因为京都是一个欧美人非常喜欢去旅行的地方
他们会对东方充满了向往对园林对这种宗教和古老的东方文明有着一种向往对易托邦的一种向往和探索的欲望
我觉得日本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在旅行体验感上面它保留了一些神秘感有的时候你就是不能一群人都拥进去所以你需要预约而且非常重视讲解的这个部分讲解才是精华而不仅仅是拍照片
因为你这就是我想说的那个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它不是一种对现代生活城市生活的逃离相反它是在旅行中看到一面镜子看到其他地方人的生活找到自己身份的流动性同时呢找到一种自己和世界勾连的新的眼睛一种新的方式是一种存在主义的
感知我们还去了清水寺走了非常非常多的路也有一些没有去到的地方我安排了大概五天四晚的时间因为我确实有点生气因为小红书上面老是说京都就给一天到两天的时间就可以了但是在我在做 research 的时候我就发现京都有非常多值得去探索的地方
我用了大概四个整天都没有办法完完全全静下来去感知它完全不够当然我肯定还是会再去京都的因为我还有很多地方想去
我现在只有朋友说想在那边住一个月好好去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但是我想要说的就是不要被小红书误导不要用那种打卡特种兵式的旅行方式去破坏你在旅行中去构建自己的
一种感知力因为打卡这件事情或者说就是只关注在美上面你就会忽略了一些对当地在地性的体验感
它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如果你一直忙碌在路上每个地方都走马观花的话那你可能真的很难很难很难获得一种新的眼睛你只是说你去过了这个地方而不是说你真的感知到了它
当然我说的这些都是时间和经济允许的情况下理想的情况下我们都可以选择一种慢旅行的方式最搞笑的是到了有一些景点因为其实非常非常多的中国人在那边旅行偶尔你就会听见有人在后面用中文说快点快点有位置了快去拍照快去拍
催促的声音这种大多数都是用中文的方式来表达出来的因为我们总是要去抢那个机会去抢那个拍照的机会所以普遍给我感觉我们在一种紧迫的任务感当中非常非常在乎出不出片这件事这也是我自身的一个矛盾因为我也需要出片
就是我需要发 social media 这也是我的工作属性旅行素材是占了非常大的一个比例它也是一个很好的内容输出的角度
所以我在其中的时候也会感受到这种矛盾我也要出片但是我又非常非常想要仅仅是活在那个 moment 不要去着急也不要去强调我拍的照片好不好看所以我在旅行中会想要试图去寻找一种平衡就
在拍照和体验和学习这三件事中去找到一种平衡拍完了就拍完了我不要再举着手机不要再想去拍更多以我这个人为中心的照片我其实并不重要我的感知是更重要的东西我其实比较在乎我作为一个异乡人
去到一个新的国家一个新的城市的时候我感受的那种存在还有我的精神困境我和当地的空间时间的流动体验的这种对话感这就是我想聊的旅行者心态我是非常不喜欢特种兵旅行和打卡文化的我会觉得它造成了一种对旅行的误解
把它构建成了一种商品当旅行开始强调效率的时候我会觉得它真的就破坏了那种关于未知感知的那种神圣感
我在去巴厘岛巴厘岛我已经去了两次了然后第二次去的时候回来发了小红书我吃了一些餐厅就发现跟我朋友去的完全一模一样我们发现就是大家都是按照小红书的攻略走的
就有一种严重的同志化这个都是类似的网红餐厅可以出片的地方然后好像我们所有的旅行的价值都是可以被社交网络上的点赞文化所量化的点赞多的就是好的
然后反而失去了一种粗糙感,失去了一种对未知的探索的欲望,我们更想要一种确定性,确定我们的旅行是有价值的,是可以出片的,是可以拿来炫耀的。当然我还是会参考小红书或者是其他软件的推荐评价等等等等。
但是我会选择用不同的软件去获得信息我发现在中文的世界和在英语的世界当中大家比较侧重去旅行的景点和餐厅都是有所区别的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在我住在京都的楼下有一家饺子店每一天都排场队然后所有的人几乎都是白人
我们就在想说饺子或者是有点像锅贴煎饺在中国到处都是所以中国人就不太会想去相反中国人更向往更想去尝试的是猪衣拉面
这种差异性在我看来是非常非常有趣的这是我们的文化造成的这就是一种地理观的拓展不同的水土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饮食文化造就了我们对不同的东西的向往而我在旅行中想要去感受的就是这种不同是一种
重新的身份认知在旅行中的我会感觉自己会变成液态的我是充满流动性的我在一个易脱帮力逃离了我本来在上海城市生活里的这种规律感
这种拥长这种生活的秩序我在一坨方里的一切都可以像冒险一样它是非常微小的冒险坐一次公交车也是一种小小的冒险你就很怕坐错方向我确实坐错了一次但是那又怎样呢因为我是液体的我是可以流动的我是可以犯错的我坐错的时候我就学会了一个东西就是
在京都它的地铁也不能叫地铁它都没怎么去地下但是它是分为有什么特级级这种不同的方式的它有的大站才停有的小站
全部都会停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我做错了这种做错反而带给了我一种新的认知我学习到了他们是如何去规划交通的再说雨这件事可能很多大家都会觉得在旅行的时候遇到下雨天一直下雨大家肯定会心情不好会破坏自己原先的计划但是相反我没有我们都没有我和我爸妈都没有
我们觉得下雨很凉爽人很少带来了一些不方便但在这种不方便当中也看到了一些他们在京都人生活的毛边我发现有很多可以供大家去使用的雨伞包括他们的排水系统非常的好
我非常喜欢在细雨中举着伞走在那个二三年版的感觉整个城市都感觉是很湿润的地板那个石板路上面都泛着浅浅的光泽
沐浴在一种阴郁但是沉静的氛围当中所有的东西都好像液化了液化水它就可以连接所有的东西所以当我那天走了一下午走到清水寺的过程中心情非常非常的好我觉得我在雨中漫步在雨中的池塘中游泳的感觉
觉得这也是一种就是无根性的智慧吧就是不需要特别强的确定性无常便是常下不下雨这不是我能决定的是天决定的而下雨和不下雨各有各的妙处
就少了很多奇迹败坏少了很多的抱怨不管怎么样都可以在那个 moment 在那个瞬间获得一种新奇的体验各种旅行中的不确定性就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我的液化液化的自我
我通过这种空间角色的转化可以重新拼凑出一个新的我我会感知到自己和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人在对话当中的那个自我我是如何选择我的语言和我的礼仪在这些破碎的很细小的东西中真的可以感受到一种旅行真实的意义感
而避免陷入到那种表演时的旅行当中哎呀告诉大家我是在周六的晚上录的这期播客然后录到一半的时候我头痛欲裂吃了两颗药然后昏昏欲睡在我昏昏欲睡之前我还吐了所以
所以现在后面的内容是我第二天爬起来录的我想继续聊这个旅行者心态就是我拒绝用一种工具理性的思维对旅行这种行为进行殖民化我在以前旅行当中从来没有这种感觉是直到我这两年比如说去巴厘岛就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觉
感觉我们把工具理性的这种思维带入到了真实的浪漫的无根的旅行当中去我们把旅行也纳入到逻辑和效率当中去然后这种打卡网点网红景点的这种思维
束缚着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失去了很多探索未知性的可能我也不希望旅行真的沦落成一种就是景观社会当中的凝视异化这是最早在 G1 德波的书中景观社会这本书中读到的内容我非常喜欢景观社会这本书
他其实主要聊的也是说旅行论为了一种对景观的消费旅行也变成了一种消费品而景观也变成了一种符号明信片式的符号就比如说去京都那就是清水寺三千院这就成了他的代表然后去巴黎那就是埃菲尔铁塔
就是这种符号式的感知能力让我们不得不去 Affirter 让我们不得不去清水寺去不去还好关键是那个照片那个思维中的定式会局限我们而非让我们去真实的感受那个空间那个依托网
在巴黎这个城市中更重要的不仅是艾菲尔铁道而是街道而是人的生活而是那里的空气包括在京都也是一样其实我会觉得京都旅行很好的一点就是你有很多时候是要乘坐公交的
在乘坐公交的这个过程当中你能看到正常我在其他城市旅行打车的旅行当中感受不到的一些东西这对于我来说是 truly matters 有一天晚上我就播放着一个音乐很多都是日本的钢琴家
然后我坐在我的窗边我的房间的窗边吹着风打开了窗户吹着风听着雨声然后那个瞬间是我觉得非常非常美妙的我感受到了我自己的流动性就是我变成了一个易脱帮的旅行者我自我的流动性跟当地的这种在地性产生了某种交织感受非常非常的美妙
但它又很微小很抽象我说的这种有的时候很难宣之于口只能你在那个 moment 感受到这个东西的时候你可能能跟我产生一点小小的共鸣但它好像没有又没有那么宏大又没有那么持久所以好像不值得被一提但是我会觉得那是一个很重要的时刻
我在去年的播客中可能就聊过我认为旅行不是对现实生活的逃离我比较抗拒那种就是在城市生活中生活久了然后就迫不及待地想要逃离城市认为逃出城市就可以获得某种救赎的这种思维
我认为旅行是一个对存在主义的探索对我自我存在的探索通过在依托邦里获得的体验通过跟外界的碰撞通过这种地理观的拓展城市的生活它是真正重要的东西因为它会占据你生活的大部分它是属于我们的现实它是我们的常态生活而旅行是一种非常态生活
通过去感受非常态生活是为了让常态生活过得更加的有质量过得更加的感官丰富我希望我们都不要把旅行简化为一种消费符号
我们要以自己的肉身经验去感受这个具体的充分的变化莫测的世界我现在已经发了很多个小红书了都是关于京都旅行的其实流量也一般点赞也一般但它不会降低这次旅行在我心中的价值
我发出去的所有东西都是我的副产品是我作为一个博主的自觉是我拒绝以出不出篇出不出内容这种思维去困住我自己我渴望去拥抱那些偶然与缓慢在差异中孵化出具有更多创新性和创造性的自我
其实我把旅行把一次去日本的旅行说的这么的玄妙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漂浮和抽象但我确实觉得有很多微小的东西是可以慢慢的拼凑出一个不一样的我们会拼凑出我们生命真实的质感所以我特别特别渴望什么时候可以有那种真实的动荡的流浪式的旅行因为像去京都跟着爸妈我还是做了非常多的计划
它没有构成我理想当中的那种流浪式的旅行这也是我作为一个现代人我的矛盾但也许我们就可以从每一次小小的觉醒当中让生命拥有更多粗糙感让生命拥有更多无根性的智慧甚至再说大一点我是真的觉得当你去了一个新的地方理解稍微的理解了一下当地的人的生活
了解他们的历史然后你亲眼的看到以你的肉身肉眼看到了之后它会存在在你的脑海当中甚至在你的潜意识当中在未来在你理解整个世界的动荡和它的政治的博弈当中也会起到一点小小的作用
帮你去拼凑出整个世界的拼图让你去更好的理解整个世界它是如何在运作的他们就想要聊一下精致的平庸这个话题是可以从旅行这个话题中延展而来的
他指的是一种形式上的精美体面甚至考究但内在却缺乏深度和原创性批判性或者是真实意义上的生存状态或者是文化性他追求表面的精致却回避了真正有分量的思考挑战或独特表达
本质上是一种安全舒适高度同质化的平庸我们旅行过后或者在旅行之前你在刷社交网络尤其是小红书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有非常非常多千篇一律的照片和旅行攻略我们的整个社交网络都呈现出来了一种高度的同质化这包括小红书的很多标题什么不是哪里哪里去不起只是什么什么更有性价比
然后比如说什么京都现在翻开了小黄书给大家念几条标题第一次去京都这条夏日路线直接超因为有一个庭院叫永观堂我就看到无数个重复的题目是如果京都
只能去一个庭院那一定是他我看到好几个帖子然后上面都是这一个标题还有说本以为三千院已经够美了直到去了永关堂这也是一个标题的句式
然后你看所有的照片的构图和拍摄方式那个打卡的点都是相似的某一个景点我在真的去永关堂的时候我就发现它上面写了不要坐在那个走廊上因为我发现确实有很多人坐在永关堂的那个走廊上拍照很多人他们的拍照的姿势机位都一模一样照片都非常的精美
但是你也能感受到它背后这种社交网络上展示出的精美的旅行生活它是通过构图滤镜修饰然后标准化的美好的场景它这种给人的感觉是很好的表面上是很好的你
你一下子就会被吸引看我也被吸引了去了永关堂但它背后也缺乏一种深度的表达个性的表达它更多的时候就是对流行模板的复制这个现象在小红书上非常的明显就是我们不断的复制一个高赞的模板
什么是可以获得高赞的什么是可以流行的然后我们就用这样的方式去重复重复去复制它在这个复制的过程当中其实我们就忽略了自身的独特性
忽略了很多自己的真正的批判性自己真实的能去创造出一些新意的东西因为我们会把高赞等同于有价值在一个人均博著的小红书社交媒体时代大家很多时候都会为了流量和商业利益去更倾向于制造出一些符合大众口味不
不敏感然后很容易被人接受很容易吸引人眼球很容易被消化的内容而避免了一些冒险或者是真正批判性的一些内容我们的现在生活很难去规避一些这样的东西
我们很容易就陷入到这种精致的平庸当中因为它是非常主流的东西它非常的潜移默化但是我们可以在自我的政治当中有一次次微小的觉醒可以去创造出一些不一样的表达就比如说精致的平庸也表达了一种形式待遇内容我们很多时候真的很容易生活在表面
生活在一个表面的表达当中非常非常表面而缺乏深度的感受深度的体验包括我之前也聊过的比如说在城市中无聊感对庸常生活的无聊感它其实背后真实的是缺乏精神的支撑以及应对复杂性的能力
我们普遍的会厌恶本能的厌恶复杂性我们想要拥抱那些轻松表面精美的东西因为精致意味着安全可控然后符合我们的预期在我们的计划当中它是我们某种对确定性的本能的渴望我们会本能的去规避风险与深度因为风险会让我们害怕
那种不确定性那种不舒适的感受会让我们惊慌失措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就拿旅行来说会觉得这次旅行失去了价值我因为时间规划不好没有少去了一个地方等等等等这种思维在网络上呈现出来的精致就好像可以成为某种身份的象征某种审美的象征
而并非我们这个个体它具体的内在性它内在价值的体现最后它就会聚集成一种高度相似的平庸的潮流我觉得这种高度同质化
就是一个最好的对精致的品种的感知你会发现那些剪辑软件上小红书还有很多地方都会出现一种高度同质化的现象就是它会有模板提供给你
这种模板带给了我们极大的方便它简化了很多的流程最后也会导致出这种高度同质化的缺乏个性的表达所以我一直以来对网红打卡网红内学这种词语的使用对有这种标题的使用都非常非常的
谨慎和抗拒一个餐厅他跟我说是网红餐厅那就会大大的减少我想要去吃他的欲望不能理解啊我们现在的这个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我们要快速的提取对自己有效的信息
追逐一种效率所以这种吸引眼球的标题和图片会更容易走红所以我会觉得这也是一种注意力的政治注意力的现代性的表现它是一场自我的注意力管理的博弈我们现在好像看似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更精美的物质更丰富的体验
但是我们很容易沉湎于一种表面的精致的幻想当中失去了深度思考真实连结
感于批判的一种精神被我们精心修饰过的图片在网络上大肆的流行而创造出了一种舒适安全的平庸感看起来好像一切都非常的光滑丝滑美妙但我一直都觉得有很多很美真实的美丽的东西它是在复杂性中爆发出来的它是矛盾的
它可能并不是光滑的,它是非常非常粗糙的,它是有毛边的一些东西。我就写过一篇文章是聊这个事情的,是叫什么,我去搜索了一下啊,这是我在 2021 年 8 月的时候写的一篇文章,名字就叫做是时候该学会省粗糙的美了。
这个文章就是我对网络上普遍呈现出来的一种对精致的渴望对精致的追求的倚靠好像这些年过去了网络上又出现了一种对原生感生命力粗糙感的这种标榜就是它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然后又出现了一种同质化的趋势
大家又用一个相似的模板就是说我们要生活在旷野下我们要生呃人什么有生命力的美比精致更好什么之类的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一种进步了但是他没有避免我们再次陷入到一种同质化对流量的复刻当中大家可能有点搞笑我作为一个博主我在这说这些呢
好像这些事情就是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我在秀土我在精美的构图我在试图获得更多的流量但我觉得它不妨碍我在个体具体的生命当中拥有某种对自我对社会的一种审视我会在其中试图去找到一种平衡
这不是我的清高这是一种你在思考的表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这样去思考我们具体的生命因为这个过程甚至比你呈现出来的结果比
比你发在社交网络上的内容要更有趣真正有趣的过程就是你自己在思考的这个过程你自己在观察这个世界的过程回到旅行也许在旅行当中我们也可以去实践可以获得某种甚至是哲学的实践感
在旅行当中去对这种精致的平庸进行一次次小小的微小的抵抗因为在流动的过程当中我们也许可以重新找回那些被碎片化被消费主义洗脑
被打卡文化洗脑被精致的品种洗脑的我们的思维方式重新拼凑出我们更真实的自我存在找回那种生命粗糙原始的质感那个是活给自己的不是活给别人看的非常有趣的一点啊就是在整个旅行过程当中因为我是和爸妈一起嘛
我爸妈也有很多自我的小小的决心会在一种对比当中意识到一些自身的局限自身的问题而我妈一直在评判当中哪个是更好的哪种生活是更好的哪种美是更好的然后听到后面我和我爸一致抗议就说妈妈我们可以停止这种对比和评判了
放下它然后只是去感受它但人就是这样在差异中重新找到自己的观念重新找到自我的存在但是有的时候我会觉得 comparison ruins all fun 时时刻刻都拿着对比的心态的话会毁掉很多当下的美好
所以我们会想要去阻止妈妈这样总是在表达这件事情而在我们表达对她的抗议的过程当中其实也是一种差异性的展现这就是产生真实的连接的过程人和人也是如此
不要去害怕矛盾和差异因为就在这种小小的碰撞当中我们才会学习去看见更真实的自己日本旅行的体验感真的非常好我相信很多听众大家可能都去过很多次了我才第一次去能理解为什么很多人都很喜欢去日本旅行就是好吃好玩好逛好买
在这些好的背后你也能看到我们在中国的旅行和日本旅行的差异在这个差异中你又可以看到他们是如何成为他们的我们是如何成为我们的
放在更宏大的议题上你就会感受到一种政治和历史文化对人的影响就在思考我们和他们的差异的这个过程当中也是非常非常有意思的就有很多可以拓展去阅读和学习的地方
我好可怕呀就是好像又变成了一个伟光正的人什么都觉得可以上升一个更宏大的议题但是我的个体生命当中确实会这样自觉的不自觉的进行一些这样的小小的思考
因为我觉得它很有意思我也想说的是但它并不妨碍我会获得一些浅层的娱乐就比如说走在街上那种轻松愉悦的心情吃到好吃的东西那种哇塞的感觉就包括在最后我们在药妆店买了一堆东西回来的感受我也会试图去享受它但确实我不是一个在旅行中喜欢购物的人我
我买了非常漂亮的我自己很喜欢的容器还有一个摆件这种东西是我非常喜欢的然后在药妆店呢那就是一个黑洞然后莫名其妙买了很多小东西然后最后结账的时候你会发现哇原来也买了不少但是旅行购物对于我来说确实不能带给我非常非常大的余裕
但我也是个人,还是没有抗拒住他的诱惑,七七爸爸买了一堆。我感觉我自己就是不自觉地活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好像既可以包容一切,但是好像又在同时抵抗着一切。这就是金格四。为什么我会那么喜欢金格四这本书的原因之一?
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复杂的甚至是矛盾的分享一个小小的故事在我们去桂林院的路上就因为大家都说日本打车很贵然后说贵十倍比国内我当时也有点害怕然后但是那天时间有点赶预约的时间非常的就是要精准的到达那里所以我们就决定打车
然后我看了一眼 Uber 然后发现价格还可以没有我想的那么贵也没有网络上大家说的那么夸张然后就决定打车去最后我没有用 Uber 而是用滴滴打车滴滴国际版同样很方便而且它直接可以在网上扣款就不需要你支付现金我觉得挺好的
然后在路上的时候一上车那个司机就听出来我们说的是中文然后就跟我们说他也是中国人但是非常早以前大学毕业之后就来到了日本就在这里生活以前是在
广岛然后后来搬到了京都为什么会想来京都就是在广岛生活非常非常的安逸但是他又觉得缺少了一些新东西和可以改变的地方所以决定来京都闯一闯他就写家代口来到了京都他非常喜欢在日本的生活而且他也告诉我在日本的福利有多好医疗有多好嗯
还告诉我了一个我觉得很有趣的现象就是他说日本是一个全方面缺少人才的社会因为人口严重的老龄化各行各业都非常非常的缺人也可能是因为这样他说现在在日本的生活很不卷
可能也是京都的生活吧东京我估计就不一样了然后在一路开的过程当中他还给我们讲了京都哪里的房子便宜哪里的房子贵然后我了解了一下那个价格之后我发现哇哦
在上海一套普通的可能内环的房子可以在京都买到最好地段的房子我觉得这种偶然的遇见这种同根的人在异乡的遇见也一直是一个非常美妙的事情在跟他的对话当中我获得了一些我在新闻当中比较不容易获得的真实的
现在也许在现代社会当中越来越多的人拥有这样的多元身份
如何去认知自己是每个人具体的个体的生命的课题这次日本京都旅行大获成功很开心然后也没有遇见非常不好的事情而且我最开心的其实是我会回来发现我有非常多想要读的书
旅行虽然结束了但在城市回到你的家之后其实旅行还可以继续是在文字中继续我很喜欢这种感觉所以这次其实我没有那种 Post-Vacation Syndrome 就是
假期后的那种抗拒那种忧郁的感觉我以前去海岛或者是之前比如说去马尔代夫这种与世隔绝的自然当中然后回到城市之后我会有那种对城市强烈的抗拒的感觉
但这次没有我觉得首先是因为是从一个城市到了另一个城市还有一点就是我发现了有更多的窗口去阅读它打开了我更多的阅读的兴趣于是我就会依旧觉得我的世界是非常非常广阔的
好这期差不多这样然后我希望大家不要觉得我上纲上线就一个旅行嘛车和玩乐而已但是也许生活的乐趣就在于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每个人对旅行的态度有自己的小小的反思它不是一个多么
不可企及的东西因为旅行已经从以前欧洲的那些人的探索式的旅行变成像中国也有撞油式的旅行变成了现代社会当中的一种大众消费的行为在这个演变的过程当中其实有非常多有趣的文化现象社会现象
当然就是你觉得它有趣它才会有趣每个人感知到的东西和选择的思考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觉得那种包容一切又批判一切的态度是可取的最后我想用一段我在小红书上写了的话来结束那篇我写的是京都雨中漫步
京都的六月雨,细长延绵,按理说下雨旅行是扫兴的事情,但我觉得在京都,下雨也是助兴,清凉湿润,石板路上也有了光泽,重点是人会变少,不是为了看阴,不是为了看风,只是为了看京都,看京都的古朴和新绿。
我也不知道下雨我怎么那么开心,如果不是为了拍照装发整齐,真想淋着雨,一直一直走下去。我和京都一起浸泡在六月梅雨,想起乔治·桑德斯的《漫步在雨中池塘》,雨连接着万物,文学和历史,人和人,人和空气,人和城市。
我知道六月是淡季因为雨确实雨大起来有许多不便但还是觉得人少空气清凉雨润万物树叶失绿是更浪漫的事
京都六月的雨香蕉享悦为每位旅人举办盛大的婚礼那是短暂的浪漫当旅行从一种图像的符号语言变成了文字的时候我才觉得我真的去过了那个地方
因为文字就是思考和感受的过程好啦那今天就先到这里啦希望大家听得开心要记得多喝水哦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