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雨薇solo:《再见爱人4》中的麦琳该如何改变关系中“控制性”的行为?

雨薇solo:《再见爱人4》中的麦琳该如何改变关系中“控制性”的行为?

2024/11/4
logo of podcast 邱后算账Hindsights

邱后算账Hindsights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雨薇
Topics
雨薇:我认为对麦琳行为的批判,应该超越简单的贴标签,深入理解其背后的复杂原因。很多观众的不理解,源于麦琳的行为模式触动了他们自身在家庭、工作、社交中经历的负面体验。我们需要关注其背后的结构性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归咎于个人缺陷。童年创伤和情绪不稳定的家庭环境,可能导致个体习得讨好或僵化的行为模式,引发愤怒和挫败感。理解麦琳行为的形成过程和解决问题是两码事,要看到行为背后的动力,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理解麦琳的行为需要考虑社会结构性问题,例如社会对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期待。综艺节目为了吸引流量,可能会简化复杂问题,制造对立,忽略了对参与者的真正关怀。简化问题容易造成误解,甚至触发观众的创伤,导致网暴和群体性站队。嘉宾的建议并非绝对正确,要理解嘉宾的立场和建议背后的原因。黄志忠“双方都有责任”的观点忽略了权力不对等和社会结构对个体的影响。麦琳的行为模式可能与她成长环境中的重男轻女、受教育机会被剥夺、长期反哺家庭等因素有关。在权力不对等的关系中,弱势一方容易形成习得性无助或不配得感。社会价值感缺失会加剧个体的不安全感,这在全职父母身上尤为明显。张泉灵的观点更注重个人的努力和价值交换,但忽略了关系的复杂性和个体需求的多样性。与其用固定的框架去评判麦琳,不如去了解她的处境和经历。批判“东亚父母”模式,要看到其背后复杂的社会和历史原因,避免简单粗暴的评判。“爱吃苦”并非天性,而是创伤和经历导致的僵化和固执。创伤视角强调人与人之间生来平等,行为背后受环境影响,但人也有主观能动性。创伤不是受害者的错,但疗愈是每个人的责任。深入了解创伤形成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避免制造对立,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连接。麦琳需要觉察自身情绪,看到自身需求,并尝试建立自信,打破以伴侣为中心的模式。李航亮也需要承担责任,停止讨好行为,协助麦琳成长,建立明确的界限,共同建立独立且亲密的亲密关系。观众应该有知情权,有批判和抵制不当内容的力量,创造更积极的改变。改变需要个体努力和社会结构的共同作用,需要团结合作,共同面对挑战。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麦琳在《再见爱人4》中的行为引发了群体性的网暴?

麦琳的行为被观众认为具有控制性和窒息感,容易让人联想到自己在家庭、工作或社交中经历的糟糕体验。她的表达不够深刻,逻辑不清,行为显得混乱,甚至被贴上“作”的标签,这些因素引发了观众的强烈情绪反应,导致群体性的网暴。

嘉宾视角的局限性在《再见爱人4》中是如何体现的?

嘉宾如黄志忠和张泉灵在分析麦琳的行为时,往往以个人标准或主流价值观为主,缺乏对麦琳处境的深入理解。黄志忠的观点忽略了性别和权力结构的影响,而张泉灵则以“大女主”框架为主,强调个人努力和交换价值,未能充分考虑到麦琳在关系中的失权状态和复杂的背景。

创伤视角如何帮助理解麦琳的行为模式?

创伤视角强调从“你经历了什么”而非“你出了什么问题”的角度去理解行为。麦琳的行为可能与她过去的创伤经历有关,如成长环境、社会结构的影响等。这种视角帮助我们看到行为背后的复杂性,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归因于个人缺陷或控制欲。

麦琳如何打破关系中“控制性”的行为模式?

麦琳需要首先觉察自己的情绪和需求,逐步建立自信,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学习或培养爱好来增强自我价值感。同时,她的伴侣李行亮也需要停止讨好行为,明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帮助麦琳从共生关系中独立出来,建立更健康的亲密关系。

为什么综艺节目在处理创伤性话题时需要遵循伦理?

综艺节目在处理创伤性话题时,如果没有谨慎处理,可能会对观众或参与者造成二次创伤。节目组需要确保话题的讨论方式不会加剧观众的负面情绪,避免通过制造对立或消费创伤来吸引流量,而是应提供更深入的理解和解决方案。

张泉灵在《再见爱人4》中如何看待婚姻中的价值交换?

张泉灵认为婚姻中的价值交换包括情感价值、功能价值和物质价值,强调双方应势均力敌。然而,这种观点忽略了关系的复杂性,未能充分考虑到个体需求的多样性和动态变化,尤其是对于在关系中失权的个体,如麦琳。

为什么麦琳的行为模式与李平的经历有相似之处?

麦琳和李平都在关系中表现出习得性无助和不配得感,这与她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创伤和社会结构的影响有关。李平虽然拥有财产,但仍陷入虐待性关系,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资本对人的异化,这些因素也影响了麦琳的行为模式。

如何从结构视角理解麦琳的行为?

结构视角强调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对个体行为的影响。麦琳的行为可能与她所处的性别、阶层和社会环境有关,如女性在家庭中的失权状态、经济依赖等。这种视角帮助我们看到行为背后的社会结构性因素,而非仅仅归因于个人选择或性格缺陷。

为什么麦琳的行为模式容易让人联想到东亚父母的刻板印象?

麦琳的行为模式,如控制性和讨好性,容易让人联想到东亚文化中父母对子女的严格控制和情感压抑。这种刻板印象反映了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期待和压迫,导致麦琳的行为被贴上“作”或“控制狂”的标签,进一步加剧了观众的负面情绪。

麦琳的行为模式如何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压迫?

麦琳的行为模式,如习得性无助和不配得感,反映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失权状态。她长期以伴侣和家庭为中心,缺乏自我价值感,这与女性在家庭中被要求成为“好妻子”“好母亲”的社会期待有关。这种压迫性结构限制了她的自主性和发展空间。

Chapters
本节探讨了大众对麦麦行为的不理解,以及这种不理解背后可能的原因。节目主持人分析了麦麦行为模式的复杂性,以及社会结构性问题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 大众对麦麦行为的不理解源于对行为背后复杂性的忽视。
  • 社会结构性问题,如性别不平等、阶层差异等,对个体行为有重要影响。
  • 需要避免简单贴标签,应从创伤视角、结构性视角出发,理解个体行为的成因。

Shownotes Transcript

《雲上的風》

Hello 小伙伴们大家好 欢迎收听我们最新一期的秋后算账节目我是主播雨薇那真的好久不见大家了这一期的节目是我的 solo 节目跟大家聊一聊最近非常火的再见爱人 4 那熟悉我们公号或者是我的视频节目的伙伴知道我从第二季开始就一直在做 reaction 当初做这个 reaction 节目呢是因为看到综艺节目当中

对于一些议题的处理特别是对于某些嘉宾比如说婉婷啊后来第三季的诗情啊他们的一些分析就动不动的就说 NPD 啊或者是控制狂啊就这个人疯了呀或者 BPD 啊等等就是我会觉得非常的不公平而且呢我觉得这种不公平

责备的并不是就是观众们因为观众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触到了很多非常现实的甚至是很有创伤性的或者是二次创伤性的一些冲突但是并没有好好的去处理所以这也是当初我所做这期节目的契机

当然之后也收到了很多伙伴的一些反馈那我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在不断的学习包括反思我自己做的这些节目的视角的问题所以呢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很多的成长那这一期其实有很多伙伴在后台留言啊或者是私下跟我说说什么时候更新第四季

我一开始是没有什么兴趣的因为一方面是因为我正在也是刚刚写完我的第二本书是关于母女关系的而在我创作的过程当中我特别是用创商的视角还有去殖民化心理学也是上一期跟丁丁路的这期节目就是把人的一些行为放在很复杂的

历史背景还有关系动态当中去理解而不只是简单的贴上一个标签再加上女性主义的视角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视角我就发现非常多我之前忽略的一些

而这些部分可能也在我接下来的梳理当中会跟大家去探讨那我之所以觉得忽略的部分也是因为主流的还是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以西方价值观包括很多资中产吧应该说白人中心的包括男性还有就是一对一的这种异性恋的模式

很多部分其实是有待探讨的所以当慢慢去在工作当中特别是你跟不同的性别种族不同的阶层还有不同的宗教和文化背景的伙伴合作之后我越来越发现就是

这个框架就是我们咨询的这个理念和框架它是不断的需要被批判和改造的我嘴有点飘批判和改造的而且呢在这过程当中很多时候是个人的一些经历就是你在实践过程当中你听到很多伙伴他们自己在描述自己经历了什么的时候我越来越发现

没有办法用自己的一个框架去框别人哪怕是一个流派也好因为社会在发展也在变化所以我们怎么能拿一个很固定的很僵化的一个视角去解释呢即便我们经常说这种诊断性的这种模式比如说我们说 DSM-5 就是专门是诊断一些

心理疾病的这样的一个手册它也是在不断更新和改变的所以特别是有了这种去殖民化的视角基于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

人民的经历还有特别是从一个历史观的角度入手然后再加上在这些环境当中看到弱势群体或者是失权的个体他是怎么去跟整个

周围的人包括社会环境对话的话其实有非常多的启发那我逐渐从我要拿一个框架去框别人到现在我在先去了解对方先去知道对方的处境包括他的背景还有就是能够更好的帮助我们

通过这些人的背景更好地去批判主流这些视角的局限性然后再去修正这个结构然后再用这个结构所提供的一些核心的观点去跟来访者去沟通和交流其实这是真的是一种互相对话相互启发的这样的一种过程当然如果你说我的目的是去凸显我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或者凸显某一个观点是正确的话

当然这也是一种咨询的手法那很多时候你会碰壁因为你的关注点并不是对方或者是去赋能

你对话的这个群体或者是这个个人而更多的是凸显自己的观点或者是自己的理念或者是某一个理念是正确的话那肯定会有一些冲突在那如果化解这个冲突当然我会给出我的答案这也是为什么过去的这一两年的时间我觉得创伤视角是目前我能看到的

把很多不同的社会学历史学还有人文学科的一些政治经济学这也是我近期关注的这些一些理念去承接在

跟心理学相关的这种方法论的之间有一个非常好的融合那之后我在节目的过程当中也会聊一聊如何用创伤的视角可以看到在在心爱人 4 当中很多嘉宾的一些反馈为什么可能会让一些小伙伴感到不舒服以及如何用创伤的视角去看问题当然在这我也并不是说这个视角和立场是完全正确的哈

我们在这更希望大家能够打破这种非黑即白二元对立的就是要么就是对要么就是错的这种观点当提出批判的时候并不是说这一切都是不合理的或者是一切都是错的而是有很多改善改进的空间就像刚才我提到的如果一个我们承认社会是动态变化的的话

那我们的这个框架也是必须要去变化那有变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出不一样的观点特别是关注到那些真正需要关注的人没有办法为自己发声的这些伙伴们的一些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而不是去

代表他们去发声所以这也是我今天想跟大家聊的大概分为四个部分虽然我们这个主题是卖卖们类似于这种感觉到在关系当中很无助很无力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感觉困在了卡在了某个关系当中如何能够更好地去改变但其实我这期节目可能会分四个部分那

那第一个部分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感觉到我们不懂卖卖为什么会这个样子或者是之前的晚停啊再包括失情啊就是为什么我们好像不太明白他们为什么要这个样做那第二个部分我会跟大家聊一聊的就是视角的问题那就是更具体一些就是以谁的标准为主那第三部分我就想提出我想我可能可能

更熟悉的或者我觉得更适用的一些视角当然也欢迎大家批判就是创伤视角能够帮助我们看到更复杂的背后的原因然后第四部分就是如何改变那这可能就是从一个非常个人的层面来讲

如何更好的去聚焦行动上的一些可能那基本上是希望给到大家一个框架那通过这个框架通过这个视角当我们看到了问题是什么的时候才能够更好的去解决问题否则如果视角它都是一些

看的不清楚的话那我们就越解决问题感觉会越困惑越迷茫那还有就是这期节目所举的一些例子因为跟创伤是有关系的所以大家谨慎收听如果大家感觉到嗯

不太舒服或者是感觉到被评判了的话也欢迎大家反馈给我或者是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和感受那在这儿我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理解某个人或者是一定要去共情谁谁谁那这也并不是说我们要合理化那些虐待性的行为伤害性的行为我只是希望当大家感觉到

我好像状态不错我也想听一听不一样的视角会不会有一些解决问题的不一样的方向和可能呢那大家就听一听那不听的话也没关系所以我就现在开始今天的节目那第一个部分就是为什么大家会感觉到哎呀我不懂卖卖或者是不懂晚听

那在这我为什么会把麦麦跟婉婷放在一起呢其实我觉得两年前婉婷的这些遭到的网暴和现在密编导的去批判麦麦我觉得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只不过麦麦比两年前的婉婷可能更不利这个不利的一点就是在于她其实很多时候观点我们借用很多网友的

话来说就是不够深刻然后表达能力也比较欠缺时不时的还逻辑不清还特别的混乱然后再加上某些行为他自己都说打引号的很作所以呢这种让人感觉到很控制欲强很窒息性的行为特别容易让大家回想起自己在家庭当中工作当中社交当中所经历的一些糟糕的体验

我觉得这也是让我觉得很心痛的一点就是本来这个话题是非常值得聊的因为我们大家都经历过但是怎么聊这个话题我觉得是非常有技巧的特别是如果从一个咨询师的角度上来看如果我们能把它当成一个它在关系甚至是社会当中

所形成的这样的一个行为而不只是他个人的劣势比如说我们经常说的东亚父母怎么样啊或者是女的都受虐啊然后男的都失虐啊就是这种我们经常说的刻板印象当然我知道大家可能就想吐吐槽啊然后开个玩笑啊这个也怎么说呢就是我觉得尊重个人的选择吧但是如果他放在一个公共

这种结构性的

公平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甚至是需要花一些时间去了解到底是什么塑造了这个人他有这样的选择那在这儿很可能很多小伙伴说我不想了解他为什么要理解他呢我感觉到我没有办法共情他呀我也觉得这个也非常的合理

这也是为什么当然我觉得有一些部分有些伙伴就觉得立场跟观点不同这个我也完全能够理解但是我确实有些时候感觉到有些伙伴是真的应激到了就是看到一些麦麦的行为特别是他没办法改变或者是处在一种非常

无奈或者是无力的状态当中的时候特别是嘉宾又跟他说应该怎么怎么样但是他听不懂或者是他还是陷入在一种很混乱的状态当中的时候呢

那很有可能我们会被创造也有可能是跟过去的一些经历是有关的比如说在小时候的成长过程当中如果遇到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母亲或者是父亲那作为孩子来讲的话如果没有支持就会习得一种讨好或者是僵住的模式而很多时候我们是没有办法去选择我们下意识的去这么做

那这种下意识的行为就会让人感觉到很委屈又很愤怒就是我告诉你你应该怎么做但是你为什么做不到那这种愤怒和挫败的这种情绪它其实是累加的会产生一种情绪性的应激反应会觉得有很多的愤怒会投射出去

当然我在这不是说麦麦的行为不值得批判其实她跟她的伴侣形成的这种很共生性的关系甚至是有一些相对来讲病态的相处模式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而且麦麦也需要去承担自己的责任包括她的伴侣也是如此那我之后会在第四部分具体跟大家讲怎么去实施但是

但是当我们说去理解这个行为是怎么形成的话和我们去解决这个问题是两码事这就好像比如说我们经常说的出轨当然我们说出轨的话肯定会伤害到自己的伴侣伤害到周围的人

这绝对是一个伤害性的行为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何去解决出轨这个问题如何去看到是什么背后导致这样出轨性的问题呢我觉得这个也是需要去看到只有我们看到背后的动力我们接受这件事情的发生当然不是认同才能够更好的去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在我这本书

刚写完的书不是刚写完的书就是上一本书恋爱中的暴君里面就是有一个被自恋型虐待处在一个自恋型虐待关系当中的幸存者他长时间被经济精神各个方面的控制和掠夺所以出轨是一种他寻求情感支持的一种方式那

当然我不是说这个行为是值得认可甚至它是一种无效的行为但是如果我们不看到它的处境的话

很有可能我们会觉着这个人不诚实这个人不守妇道这个人没有家庭观这个人不为家庭着想甚至是这种评判会被他自己内化让他更难去从这段有毒关系当中去走出来所以如果我们没有看到这个背后的复杂性更别说还没有提到就是结构性的这个问题比如说

这个社会对于家庭以家庭为主的女性包括男性在这儿我特别想要提到男性因为

现在可能经济形势出现了动荡所以其实很多男性都会处在经济上弱势的这样的地位甚至是有些男性会回归家庭在这儿我也采访了在之前的播客节目当中 SOHO 他也是一个全职爸爸那他在

家庭当中其实有很多的困惑包括我觉得这些困惑其实都能够从妈妈的身上看到所以我觉得性别只是我们去分析问题的一个角度还有就是阶层

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度因为女性主义我们说的并不是女性是受害者或者是男性是受害者以这种非常僵化的这种分析问题的视角当然在这我不得不承认就是大部分的情况下如果我们从一个社会的角度上来看的话其实如果只是单一的性别视角来看的话当然女性会处在更不利的

但是如果我们再加上比如说种族啊阶层啊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话可能会更复杂这也是为什么交叉性的视角这么重要因为它是一个动态分析的工具而不是僵化的分析的工具那回到这个话题上来讲

所以很多时候这种不懂和不理解是因为我们并没有真正好好的去看到这个问题是什么而是简单的去找出那个坏人或者是那个很病态的那个人然后去制造一些话题去吸引一些流量然后这样的话呢就当然会有更多的资本去吸引

就是去投资这个节目那在这儿我绝对不是说这个节目就是就是完全不好但是我觉得如果我们作为

观众甚至是如果我们说到商业伦理的话这东西再好它也有需要有些边界和限制那如何能够更好地去探讨并且解决问题而不只是去通过制造话题制造呃男女这种非常对立的现象包括呃

这种不同阶层的女性的对立的状况比如说黄圣依跟葛西和麦麦之间就有这样的一种冲突在我们经常说辞静嘛对不对其实辞静背后其实还是这种因为阶层的不平等嗯

所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难以共情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还有包括母亲和女儿这也是我在创作这本书当中一直在去探讨的当然在这儿我指的这种对立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以

和谐为主就对立跟和谐这又是一个非常二元的这种视角并不是对立的另外一面并不是我们一定要委屈自己压抑自己要和谐共处我觉得和谐当然可以成为一个目标但是怎么实现包括到底问题发生了什么以怎样的方式能够达成个人的这种

负权包括个人的这种自由还要能够满足个人的需求这是因人而异的一件事情跟个人的能力处境包括社会环境都是有关的就是本来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很重要的问题那我们简化的去聊的话那非常容易去造成误解甚至是当我们的伤口被触发到但没有解决的时候很有可能我们会有这种想要吐槽想要攻击他人

会形成一些群体性的这种网暴包括群体性的站队的这种立场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所以本来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带着伤痛想要得到一些理解共鸣和疗愈但是这个伤口被戳得越来越疼越来越疼导致我们甚至是彼此之间都没有办法理解所以很多小伙伴说我不就想工作完对吧带完孩子然后

或者是学习完好不容易我放松一下想吐吐槽但是你会发现这种吐槽其实并不能够给你带来舒服轻松愉快甚至是疗愈的感受会让你变得更愤怒更委屈然后更加的觉得无可救药

更加的觉着完了就是我就孤独终老吧或者是我跟我父母就保持界限吧然后我自己就这样摆烂吧就是这种内耗这种消耗甚至是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有问题啊这个老师说的是不是我呀那个老师说的是我我觉得这是其实挺遗憾的一件事情

那我就既然说到这就到第二个部分就是视角的问题那到底是以谁的标准为主那之所以我觉得可能嘉宾当然啊我在这不是说嘉宾一定要以咨询师的立场为主或者是一定要共情或者是一定要去像咨询师一样去解决问题那我相信这些嘉宾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优势还有他们的立场

所以在这儿我如果不去表达我自己个人的立场我只是从不同的立场去分析其实你会发现没有绝对的权威没有绝对的正确如果我们能够更好地看到这个嘉宾老师他的立场是什么

会更好的看到那他给的建议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而不是把它当成一个真理或者是哎呦太对了那我就跟着这个老师来就有点像是追星或者是求神一样的那种盲目的崇拜感啊就我在这就举两个例子吧嗯一个是黄之中啊另外一个是张全灵黄之中呢我在节目里面一直在批判他的很多的观点啊呃

特别是他说到黄生一跟杨紫的这个关系他说在 POA 的关系当中双方都有责任一半一半其实这就是一个非常没有性别视角或者是没有这种权利意识的

这种发言当然我觉得后续无论是 Papi 还有沈老师其实都批判了这个观点比如说沈老师说那黄圣医比杨子小这么多那肯定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其实很容易被操控甚至是很容易被利用

所以没有那么简单就是都是一半一半的责任那我各打五十大板那这是一个非常理想化的社会环境那黄之中背后的意思是什么呢是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我们都在一个起跑线上然后呢所以才一半一半的责任那忽略的是在很多情况下如果在这段关系当中你年龄

包括眼界还有社会关系你的经济基础要远胜于对方那另外一个人很容易处在一种非常弱势的地位那这种弱势的地位就会被

精神控制经济控制这也是在恋爱中的暴君我的这本书里面经常跟大家写到的就是特别是李平的例子里面为什么李平名下甚至有很多的资产他如果从一个经济视角来讲的话他并不是一个没有没有钱的人甚至是他名下有很多的资产但为什么还是离不开

除了他是一个受虐狂我觉得这也是一个非常性别歧视的或者是不考虑社会的问题不考虑个人的这种失能的处境的问题的话

的一个非常具有偏见的评判性的这样的一种描述除了她是一个疯女人之外或者是她是一个受虐狂之外那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如果我们没有看到作为女性在社会当中这种被要求要

成为一个好母亲好妻子甚至是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他从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下长大一直被父母苛刻的要求甚至是剥夺了他受教育的权利然后之后还要不断的反哺自己的家庭和两个哥哥所以这些模式形成之后他肯定会在关系当中会有很强烈的不配得感

当然在这儿我并不是说麦麦就是李平他们两个人的处境是一致的我只是在这儿举一个例子希望能够论证就是当我们说到 POA 的时候首先对方特别是实施 POA 的那一方或者是有自恋倾向的那一方他是会用一种操控性的行为让人产生认知失调的这种模式就是他

本身就一开始并没有真正的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而只是通过操控去更好的满足自己的自尊或者是满足自己的需求第二就是往往这些人他会挑选的伴侣或者是对象都是处在各个方面比他劣势的位置或者是比他更厉害这样的话就会满足他自尊心那在我们今天的这个叙述卖卖的这个过程当中可能更多的是这种劣势的位置或者黄胜一的例子里面相对来讲劣势的这种位置所以

所以长期以往他会形成一种习得性的无助或者不配得感即便不是在一段虐恋的关系当中那在关系当中失权的一方如果自己的生活工作完全以自己的伴侣为主的话

那时间长了之后他的世界就是伴侣和孩子那肯定他跟外界的接触会越来越少包括他获得价值感的方式会越来越单一那伴侣即便他希望对方比如说哎你现在孩子也大了对吧你可以出去工作了或者你多交交朋友但是对于对于个人来说的话其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实

我们在 SOHO 哥的那期节目当中就是全职爸爸那期节目当中很多时候因为作为全职爸爸他的社会价值感非常的会非常的少特别是不受社会的认可所以比如说他的孩子跟其他的同学说我爸爸是做 PPT 的时候他会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这就是因为

我没有社会身份我缺少社会价值再加上我没有社会资源那很有可能我的这种不安感是非常强烈的这不仅是在男性身上在女性身上特别是在关系当中失权的这一方是非常明显的

所以黄志忠所说的这种 POV 双方有责任其实是忽略了非常多个人的处境的不同结构性的不同这是一种我觉得非常可以说是傲慢的这种表达方式吧那张全林老师我觉得他以犀利著称我觉得也非常具有启发性但确实他自己也承认为什么我不了解卖卖或者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卖卖会

就是不知道他在怎么想那我觉得张全林老师他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我觉得某种程度上其实跟黄志忠的方式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我觉得张全林老师在这个过程当中更顾及对方的感受只不过他也是很直接但是我觉得他更顾及对方的感受他更尊重一些不同跟黄志忠相比哈

但是呢他其实也是有预设的就是在婚姻当中是有一些价值取向的你非常知道自己在婚姻当中需要什么比如说情感价值啊功能价值啊这种物质价值啊但是大家可以说到这儿可能会有些伙伴就意识到了这就是因为那还是两双方是处在一种相对比较势均力敌的状态当中而且呢这种

价值是可交换的价值它还是以一种商业属性为目的但是很多时候关系并不只是那么的敬畏分明

它也不是一场交易很多时候在关系当中个人的需求个人的情感的价值包括两个人一起创造一些不一样的比如说美好的生活互帮互助甚至是一起面对问题去解决问题其实这个过程当中是非常复杂的就除了这些很

结构就是这种很 categorical 就是框框的这些部分之外其实每个人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比如说自主性还有我的价值感还有我的想要亲密感还有我想要一种自我认同我想要关系就是其实人的需求是更复杂的比我们经常说的这种交换性的价值要更复杂而且

每一个处境里面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而这种满足需求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与其我把一个框框去框在麦麦的身上不如我们真正去对麦麦的处境感兴趣我们通过一些探索性的方式去问到底麦麦经历了什么是什么会让麦麦

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包括杨子跟刘一手也是就虽然我们不断的去吐槽他们我觉得他们也确实是值得吐槽他们跟麦麦非常不一样的是麦麦表现的是低价值感这种低价值感是他不知道就是他真的是说不清而杨子跟刘一手他们很聪明他们表现更多的是一种自大甚至是自负和自恋

他们其实在关系当中并不是失权的那一方反而是在某个阶段是处在一种权力上位者的这样的一种状态但是他们选择不去共情和理解伴侣他们选择活在自己的世界当中他们是有选择的所以我觉得这一点跟卖卖是非常不一样的但同时他们这种自恋的模式是如何形成的

这个也非常值得探讨但很遗憾就是节目组都没有

就是只是把这个问题点出来了但是没有更深入的探讨甚至是由于对于这个话题的理解并不是特别的深入所以也很难给出一些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甚至是更别说就是顾及到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的这种感受因为张玄龄老师的模式更多的还是以大女主的方式但是这个它涉及到的只是我觉得

为什么不离开啊为什么不早点走啊

所以就黄圣医甚至是葛西他们有自己工作生活甚至有自己的圈子的人他们都很难离开一段无效的关系更别说对于很多在关系当中失权的比如家庭主夫家庭全职爸爸全职妈妈等等这些伙伴们可能会更难一些所以这个还是非常个人主义或者是

呃幽寂主义的这种观点就是我通过个人的努力我就能够实现我一切靠自己当然这是一个很浪漫的想法但其实现实没有那么的啊简单了所以我觉得这也是我们经常说批判东亚父母哈

但我觉得这个东亚父母也好或者是有妈味也好或者有爹味也好其实他背后的逻辑就是这种非常简单粗暴的以我的标准为主我不允许对方去探索自己我也对对方的处境不感兴趣你就按照我的方法来按照我的想法来就好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批判的这种模式反而会

被我们经常使用在评判自己和评判他人身上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讽刺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感觉到痛苦或者是不理解的时候很多时候我们困在了自己的思维陷阱当中还有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这种吃苦有些人就是爱吃苦有些人就是不愿意改变我觉得这也是非常具有偏见性的非常具有精英知识分子的一种傲慢吧

那这个背后就是有些人跟我不一样有些人他不如我甚至是他是低等的人因为他爱吃苦他不会像我这样做选择当然我可能有点点过度解读了但是我经常听到说上一辈的人会喜欢吃苦上一辈的人不会享福我觉得这是一个表象但吃苦不是原因

很多时候人变得吃苦变得很僵化甚至是变得很自恋背后其实都可能会跟创伤包括他的时代背景是有关的所以如果我们真的把所有人当成人来看的话当然我知道这个并不是一个要求嗯

所以其实尊重他人也就是尊重我们自己因为当我们提到自己的时候如果我们用同样苛刻标准去要求自己的话我们也会觉得自己不是人或者是不行不够好

所以这个标准是一致的那如果我们能够看到背后更复杂的一些社会包括历史甚至是关系过去童年创伤等这些不一样的这些经历会塑造成这个人的话我们可能会有更多的工具去解决这个问题同时我们也能够更好的去放过我们自己

这也是我最新的这本书里面暂定的名字叫如何与你亲近母亲和成年女儿如何从冲突走向和解的这本书里面的一个主旨那在这儿我绝对不是说这个和解只有一种方法这样我不得不强调因为可能会 trigger 到很多小伙伴就是一定要理解父母不适

是当我们真正认清现实之后我们才能够做出更有效的选择并且更自主的选择哪怕这个和解是我接受我父母他们就是这样的人真的有一些虐待性的父母那我选择接受并且我保持距离

那这也是我在看清他们怎么会成为他们而不是我的错或者是不是基因或者是民族的劣根性的这种方式去看待我觉得这样才能够给到自己自由与宽容

所以这就说到什么是创伤性的视角如果以创伤性的视角去看问题我觉得创伤视角给到了我一个非常大的启发就是人与人之间生来是平等的当然我们会有一些不同的需要包括不同的选择个人处境不同这些环境或者是背景甚至是不同的历史文化都是塑造我们跟另外一个人不同很重要的一点

但是没有所谓的高低贵贱之分同时呢一个人的行为的背后是跟他所处的环境是有关的是环境的影响那同时呢人也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也就是为什么经常说的人是有责任的

只不过有些人如果社会资源更多动力更强可能他会进步的更快但有些人社会资源不是很充足或者是个人的动力不够强的话或者意愿或者是能力相对来讲差一些的话可能他进步的就没有那么快但是这种社会对于人的影响和人改造社会的这个过程它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它是一种相互的这样的一个过程

那这种环境就包括性别啊阶层地域那如果放在整个世界上来看的话包括呃种族呃

民族等等当然在这并不是我们今天说的重点就是它结构性的问题势必会影响这个人他的选择和他的需求满足需求方式那同时人也有主观能动性这一点也特别的重要因为当我们说到人有主观能动性的时候就是人是有选择的那选择当你作为一个受害者当你被伤害了之后有些人选择继续成为

然后把这种伤害施加给别人但有些人选择想要改变想要打破这种待机创伤的循环说到这儿本来我这周想要采访的一个嘉宾就是他作为一个原生家庭非常糟糕的这样的一个伙伴他养育自己女儿的过程他告诉我他是怎么从糟糕的原生家庭一步一步打破

开始去更好的给女儿不一样的成长的方式包括同时他也怎么去应对自己非常情感啰嗦式的父母吧我觉得这也是

我非常想要跟大家探讨只不过他孩子上周得肺炎了最近确实病毒肆虐所以大家也注意好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可能之后吧我再约他时间等他女儿好得差不多了之后但是这个是很重要的一点就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创伤不是你的错但是疗愈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我觉得如果我们意识到这一点的话当我们聊到创伤是怎么形成的大家可能就不会感到太应激就是你是不是在合理化这些人的行为其实不是

所以我觉得在这期节目当中无论是我们说到家庭主妇或者是全职妈妈全职爸爸也好或者是自恋创伤比如说精神控制怎么去走出来甚至是这些自恋者特别是浮夸型的或者脆弱型的自恋是怎么形成的其实我们就能看到背后更复杂的原因

也就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类似的问题能够更好的关注这些话题而不只是制造话题激发对立然后瓦解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信任和连接创造更积极的改变更大范围的改变的可能所以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其实都是一种损失

最后跟大家聊一聊如何改变这一点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真的推荐大家看一看恋爱中的暴君这本书里面李平的例子李平他名下有很多的财产但为什么他还是会有一种习得性无助不配得感甚至是不断的陷入到这段虐待性的关系当中所以我觉得他的故事

更真实的反映了很多卖卖们或者是可能比卖卖的处境还要糟糕的这样的一些在关系当中失权的男性和女性他们的处境是什么所以

看到妈妈的经历我希望能够让看到李平的经历吧能够希望给大家一些不一样的视角去看待这个问题包括我在这个文章中也分析了原生家庭还有性别结构包括

我们说的消费主义也就是资本对于人的剥削和异化把人当成实现目的的这种工具而不是目的本身把人工具化成为一些消费品甚至是某种程度上这个节目如果我说的比较更严肃一些的话就是他们在消费我们的应激的情绪在消费创伤

其实我们变相的也成为资本的消费品在我们去观看他人的同时我们去网上发表这些意见建议的时候或者是参与到网报过程当中的时候某种程度上我们也成为了一种消费品那最终的就是得益者就是资本好还有平台那

我想说的是我觉得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怎么改变其实社会资源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压迫会层层递进因为我在最新的这本书里面跟母女关系探讨当中其实父亲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虽然我们聊的母女关系但是父亲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视角你就会发现阶层不同特别是基层的就是这种公心阶层

男性往往在社会变革当中经历了很多挫折的时候他会更受这种大男子主义的情节的所困因为他没有从社会当中获得满足感所以他会从

自己的家庭当中去获得这种自尊心的满足比如说可能会对老婆和孩子有控制性行为甚至会家暴会去做一些控制性剥削性的这种行为所以这是层层递进的我们没有办法把个人的处境和整个社会环境去分割开包括阶层是一个很重要的视角所以比如说当我们看到这样社会处境的时候

我是真的不忍心说这个女性你怎么不从关系当中离开你怎么还会陷在这个当中当然我非常理解如果从一个咨询师的角度来讲我非常理解很多女儿很多儿子其实

是这种社会性的暴力或者不公平甚至是家暴当中是最大的受害者往往男性父亲丈夫会把自己的愤怒发泄在

妻子身上母亲身上妻子母亲会把愤怒发泄在自己的女儿和儿子身上所以这种代际创伤层层递进如果我们没有看到这一点的话就是等于房间当中的大象我们没有看到我觉得这是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识我们经常说性别意识很重要非常重要还有阶层意识也非常非常的重要所以没有这种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去看问题的话很多时候我们会忽略很多重要的因素也更难去理解为什么一个人会有这样的行为当然因为我们不理解的时候很容易给对方贴上标签这也是为什么

我在恋爱当中报据里面写到其实当我们分析这个人是否是自恋型人格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如果我们动不动的就说他是 NPD 动不动就说他是自恋狂的话一切都是自恋狂的话那这个名词本身它就失去了意义那如果我们所有都说这是艳女的话那真正艳女事情发生它就无关轻重了因为都是艳女

所以当我们更深入的或者是更谨慎的去使用它包括看到它背后复杂的社会包括个人的因素的话其实反而能够让我们的武器变得更有力更有穿透性而不是慢慢慢慢的当这个词泛化了之后它的意义就消失了甚至成为一种调侃的方式

所以最后最后的最后的说了这么多那卖卖们怎么能够更好的去在关系当中打破这种无力感或者是消耗感呢首先我觉得作为卖卖的话他需要做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首先觉察自己的情绪去更好的看到自己的需求因为

在这种无条件付出的这种模式当中我不知道曼曼会不会跟她之前创伤有关因为从那么年轻的时候就把自己的一心扑在支持自己伴侣

包括完全以自己伴侣为主甚至是工作家庭都是自己的全部的话我觉得这样的模式其实一直以来慢慢没有变其实它的内核没有变就一直以来它都是以自己的伴侣和家庭为主我相信可能是跟它的价值观包括跟它过去的一些创伤性的体验是有关的所以这个部分我觉得真的值得好好的去

去建立一些

或收获一些外界的反馈去进入到这个社会的工作当中去我觉得这一点其实是很重要当然在这我并不是简单的就说找个工作吧这么简单不是不一定非得是

一下子就跳出来而是比如说我们可以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志愿者或者是先去学习读个书或者是参加一个团体培养一个爱好在这个过程当中一点一点的去建立起自信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当然如果涉及到更隐

会的一些创伤性的问题的话那可能就会跟创伤疗愈是有关的在这儿因为没有更多的细节所以在这儿我并不太清楚到底该怎么办所以还是得看他的处境如何那我觉得李航亮其实也有很重要的责任因为李航亮之前他是允许麦麦这么对待自己的那他可能也是有他的一些缺失

他也需要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有一个像妈妈这样的角色去照顾自己但现在这种妈妈的角色反而限制住自己了所以通过这种讨好的方式就是宠啊或者是

我再去哄你这种方式其实是无效的因为这是麦麦的责任这不是李航亮的责任所以麦麦需要去表达自己的诉求那李航亮要停止这种讨好心的行为

那更多的是协助麦麦的成长当麦麦有一些超乎自己能满足的范围之后需要去说不然后并且非常边细就是边界明确的去把自己的需求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两个人就像一点一点的从一种共生的关系然后相对独立然后各自成长然后再去建立

相对来讲比较独立且亲密的亲密关系所以我觉得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我在这多说一句我知道很多伙伴都会把自己跟母亲的关系带入到或者自己跟父亲的关系带入到这个过程当中那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这就涉及到我们跟原生家庭的关系我们跟一个情感不成熟的父亲或者是母亲之间的关系那在这儿我就先不说了因为时间也差不多了我们之后有机会的话再跟大家聊一聊呃

包括我的新书可能明年年初吧或者是中旬可能就会出版就是关于母女关系的我特别关注的就是母亲跟成年的女儿或者是可以更广义上来讲的话就是父母跟成年子女如何从冲突走向和解的一些可能性然后包括里面会有一些非常具体的技巧和方法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关注一下

那我们今天时间又差不多了非常感谢大家的收听这期节目筹备有一些紧但是我还是把我想要表达的一些观点表达出来了我其实最近这一周吧更新了很多的内容在公众号上特别是去点评麦麦和不只是这个节目超越这个节目就是一些嘉宾的立场包括参与者他们的互动从一个

创伤伦理的视角跟大家一起探讨即便资本不会照顾到我们的情绪但我们作为观众有这样的知情权我们有自下而上这也是刚才提到的个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他不是完全被环境所操控的我们有自下而上的力量去批判甚至是去抵制一些

让我们感到创伤会再被再次激起甚至是我们的情感会被利用的一些工具和武器帮助我们变得更好地照顾好自己的情绪变成一个更有智慧更有批判性更有边界的这样的一个观众所以也希望未来的节目吧我们能够以允许我们去感到脆弱允许我们哭泣能够更好地看到自己看到对方并且

创造更积极的可能去让人与人之间有更多的团结特别是在现在这么分裂但是我们又感到这么孤独的时代之下的话我觉得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可以去尝试探索的可能结尾包括开头的音乐其实是黄鼠秦导演指导的改革开放之后可以说是第一部女性主义作品《人鬼情》

里面的唱段它也是京剧大师裴燕玲老师她所唱的《中葵嫁媚》的一个选段我每次看到这个部分我都觉得特别的触动当然一是因为我个人很喜欢听戏而且裴燕玲老师其实她作为一个女扮男装的一个戏曲演员包括戏剧大师

他所塑造的每一个形象就非常的有感染力那在这个片段当中为什么这么打动人呢就是因为很多时候钟馗他是一个鬼的形象一个男性的形象才能够去表达出女性的那种痛苦就仿佛好像很多时候在这儿我并不想分男性和女性就是

处在关系当中失权或者是在社会结构当中失能的这些伙伴们很多时候是没有办法去言说和表达自己的痛苦的当然在这儿并不是说我们要完全理解或者是去允许这种

受害者成为受害者继续去施暴的这种行为但我觉得某种程度上这种以一个结构性的视角去理解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看到那个问题的核心可能并不是只是停留在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冲突上而是有背后非常复杂的社会甚至是国际还有就是整个资本

分配不平等的这种现象所导致的性别地域阶层种族民族文化宗教之间的不对等所以我觉得这个场景非常的触动每次看到这个片段都会让我不禁的去反思吧就是我知道我做了很多时候都非常的有限包括

很多时候有非常多值得提升和改进的部分同时我也意识到我自己能力的有限很多时候是结构性的问题没有办法完全通过个人的努力或者是咨询本身能够给到来访者的我觉得这也是我们作为咨询师甚至是任何一个助人的工作者或者是我们对于社会公平公义的

这种议题感兴趣的伙伴们值得去铭记在心的就这个不只是能够让我们更好的去看到问题所在也能够去放过我们自己就是我们并不是全能的我们也不可能通过一己之力或者是某一个意见领袖的力量去改变这是需要我们一起团结起来共同去面对共同去奋斗的其实我们过去很多比如说社会主义的传统和实践的一些

历史遗产就在告诉着我们其实我们之前有很多探索的可能当然也犯了很多的错误但其实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包括国家的介入能够创造出不一样的这样的一种可能和选择所以呢我就先说到这非常感谢大家的收听那我们下次再见拜拜

空没手机 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