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中央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毕业,经历过国企的循规蹈矩,也尝试过设计事务所的自主创业。这些经历最终都汇聚成一股力量,促使我创立了超级植物。
学校的教育让我对设计充满了崇高的理想,仿佛设计师肩负着改变世界的重任。然而,步入社会后,我发现商业逻辑的重要性远超我的预期。超级植物的诞生并非源于一个精密的商业计划,而更像是一种设计表达欲的自然流露,一种将我对生命、自然以及人与植物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转化为现实产品的尝试。
超级植物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表达欲阶段、商业性思考阶段和回归初心阶段。最初,我更关注的是如何将自己的设计理念表达出来,植物成为了我理想的载体。随后,我开始思考如何将这种表达欲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这期间经历了不少的摸索和调整。最终,我意识到,回归初心才是超级植物长久发展的关键。
我认为,一个成功的商业品牌,首先要激发消费者的兴趣,让他们对你这个人,以及你所创造的产品产生好奇和向往。其次,品牌需要持续输出高质量的作品,让消费者感受到你的价值和用心。而这其中,内容与产品的平衡至关重要。
我并不认为超级植物仅仅是销售植物这么简单。我们更希望通过植物传递一种向阳、乐观、坚韧的生活态度,这正是超级植物的品牌价值所在。为此,我们尝试了香氛、音乐会等多元化的产品矩阵,希望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持续输出内容,为消费者创造更美好的体验。
关于内容与产品的关系,我的理解是:内容应专注于有趣,产品则专注于商业价值。但两者并非割裂的,最终需要融合,才能真正融入消费者的生活。就像一杯好喝的咖啡,不仅需要上乘的咖啡豆,还需要舒适的环境和愉悦的心情。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我的灵感来源非常多元化,可能是一句话、一张照片,甚至是一首诗。形式语言并非预先设定,而是由内容本身决定。我坚信,保持灵性,才能在设计中注入灵魂,创造出真正打动人心的作品。
我始终认为,AI技术可以提升效率,但无法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地球的复杂性远超我们的想象,而人类的创新往往源于对世界细致入微的感知和对情感真挚的表达。
超级植物的未来,我希望它能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大花园,每个项目都讲述着植物的故事,传递着植物的哲学。我希望通过超级植物,让更多人感受到植物带来的治愈和快乐,从而拥抱自然,享受生活。 这不仅是我的商业目标,更是我的设计理想。
本期节目,邀请到超级植物创始人李习斌共同探讨,在“植物”语境下如何做品牌?人类与植物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共生关系?与此同时,习斌老师也分享了他以设计师的身份对于品牌发展的思考,表达他是如何将产品做成内容载体。本期很精彩,不容错过。
gaga host: 贾老师 #gaga CMO
gaga guest:李习斌 #超级植物创始人
timeline:
02:34 学校是让你打满鸡血的去到社会上,不断强调设计师的崇高
08:40 “超级植物”的诞生是源于对设计表达欲的一种载体和出口吗?
11:24 植物是有智慧的,只是我们不了解而已。
20:34 什么样的品牌才是最好的商业品牌?
24:12 如何区分“情绪消费”和“伪需求”?
30:21 “内容”和“产品”的关系
39:23 知道得越多,创新能力就会弱
50:35 创作型设计师做品牌,理想中的结果是什么样的?
01:04:35 形式语言到底由谁决定?
背景音乐来自音乐平台——网易云音乐
片尾音乐来自 Teleman —— English Architecture
贾老师微博:@Jennifer_Jiapp
超级植物公众号:@超级植物 SUPER PL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