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光明日报》评论部董郁玉一审被判7年,这个“间谍”到底干了什么“勾当”?【王局拍案播客】

《光明日报》评论部董郁玉一审被判7年,这个“间谍”到底干了什么“勾当”?【王局拍案播客】

2024/12/2
logo of podcast 王志安的播客Wang’s Podcast

王志安的播客Wang’s Podcast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王局
韩国总统尹锡悦因宣布戒严而遭到国会弹劾和国际批评。
Topics
王局详细讲述了《光明日报》评论部副主任董郁玉被判处七年有期徒刑的间谍案。该案引发了国内外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媒体和外交领域。王局分析了该案的背景、过程和判决结果,并对中国政府的动机和目的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认为,此案不仅是对董郁玉个人的不公,也是对中国言论自由和民间外交的重大打击。同时,王局还评论了中国反间谍法的修订以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他指出,该案的判决结果将对中国媒体人和学者与外国外交官的交往产生寒蝉效应,并最终导致中国民间外交的终结。 王局从多个角度分析了董郁玉案的复杂性。首先,他回顾了董郁玉的职业生涯,包括其在1989年学运中的参与以及后来的评论员生涯。他指出,董郁玉与多名日本和美国外交官的接触频繁,但这些接触主要集中在观点交流而非信息泄露。王局认为,根据维基解密的文件,这些交流属于正常的民间外交范畴。其次,王局分析了中国政府的动机,认为此案可能与中日关系紧张以及中共对言论控制的加强有关。他指出,中国政府长期监控董郁玉与外国使馆的接触,并最终将其定罪,这反映了中国政府对言论自由和民间外交的压制。最后,王局还评论了董郁玉家人的维权努力以及中国法律体系的局限性。他认为,国安部门的特殊地位使得一般法律部门难以干预此类案件。

Deep Dive

Chapters
2022年2月21日,光明日报评论部副主任董郁玉与日本驻华使馆外交官在北京饭店被捕,引发中日外交纠纷。此案最终以间谍罪判处董郁玉7年有期徒刑,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国际社会质疑中国政府打压言论自由,日本则强调其外交人员活动合法。
  • 董郁玉被判间谍罪,入狱7年
  • 与日本外交官在光明日报附近饭店被捕
  • 引发中日外交纠纷
  • 国际社会关注,质疑中国政府打压言论自由

Shownotes Transcript

已被拘留逾两年的中国官媒《光明日报》原评论部副主任董郁玉,星期五(11月29日)被北京法院判处间谍罪成并入狱七年。 一名记者是如何成为“间谍”的?他泄露了什么国家机密?中共又依据什么判处他7年徒刑?

 官网:fengxing.jp

推特:@wangzhian8848

油管:@wangzhian

微博:被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