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看不见的中国模式」专访经济学家黄亚生教授|王局播客

「看不见的中国模式」专访经济学家黄亚生教授|王局播客

2024/7/29
logo of podcast 王志安的播客Wang’s Podcast

王志安的播客Wang’s Podcast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黄亚生
Topics
黄亚生教授对"中国模式"持批判性观点,认为中国经济的繁荣主要源于市场经济的改革开放,而非某种独特的"中国模式"。他认为,将政府作用夸大化,忽视市场经济的决定性作用是不准确的。他以全要素生产力下降为例,指出大规模投资并非收益,反而成为成本。他还批评了以GDP增速衡量政绩的做法,以及人治大于法治的市场经济模式。他认为,中国经济模式不可复制,并且存在关键因素消失的风险。他指出,中国经济发展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城乡差距巨大,农村居民的财产收入极低。他还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与政治体制的关系,认为80年代的政治体制相对开放,而90年代以后政治体制逐渐倒退。他认为,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导致政治民主化,反而可能增强执政党的道路自信。他批评了90年代以来对农村金融和税制改革的倒退,以及对乡镇企业的打击。他认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依赖于与西方的良好经济关系和正常的政治关系,而中美关系紧张以及西方国家对中国的限制措施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严重影响。他认为,与俄罗斯加强关系并不能替代西方市场,并且从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角度来看,西方国家对中国是不可替代的。他认为,中国政府应该重视社会保障、教育和医疗等社会部门,减少对经济部门的干预。他预测,由于中国与西方关系紧张以及中国模式自身存在的问题,中国经济可能面临停滞的风险。 王局主要负责引导访谈,提出问题,并对黄亚生教授的观点进行回应和补充。他引导黄亚生教授对金刻羽的"中国新模式"理论进行评论,并就中国经济模式的特殊性、可复制性、以及与政治体制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他与黄亚生教授就中国经济发展中农村与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政府作用的局限性、以及中美关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中国模式是否超越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黄亚生教授不认同这种提法。他认为,中国模式并没有超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而是中国在市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方面进行了一些独特的结合。

光伏、电动车、锂电池是否标志着中国模式的成功?

黄亚生教授认为,这些新兴产业虽然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成功,但并不能解释中国整体经济的成功。实际上,这些产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占比相对较小,且在政府大量投资后,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反而下降。

以GDP增速衡量政绩是否能解释中国经济的发展?

黄亚生教授认为,以GDP增速衡量政绩有其局限性。这种做法导致了过度投资和高债务等问题,且忽视了其他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指标,如农村教育和公共卫生。

中国的经济模式是否具有可复制性?

黄亚生教授对中国经济模式的可复制性持怀疑态度。他认为,中国模式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特定的历史和国际环境,如与西方国家的良好关系,这些条件在其他地方难以复制。

经济发展是否一定推动政治民主化改革?

黄亚生教授认为,经济发展并不必然推动政治民主化改革。中国的经济成功并没有带来政治体制的开放,反而增强了其威权体制。他认为,经济发展与政治民主化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中美脱钩对中国模式有何影响?

黄亚生教授认为,中美脱钩将对中国经济产生重大负面影响。中国模式过去依赖于与西方国家的经贸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削弱将导致经济增长的停滞。他认为,中国需要及时修补与西方的关系,以避免经济进一步下滑。

中国模式的未来将何去何从?

黄亚生教授认为,中国模式的未来取决于能否进行政治和社会的改革。他认为,如果中国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政治和社会开放,将有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否则,经济将继续面临挑战。

Chapters
本期节目讨论了金刻羽教授所著《中国新模式》一书引发的争议,以及中国经济模式的特殊性。嘉宾黄亚生教授对"中国模式超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观点提出质疑,并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利弊以及可持续性。
  • 金刻羽教授的新书《中国新模式》引发争议
  • 黄亚生教授质疑"中国模式超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特殊性:市场经济与威权体制的结合
  •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可持续性问题
  • 中美关系对中国经济模式的影响

Shownotes Transcript

中国模式超越社会主义,超越资本主义? 2023年,一本名叫中国新模式的经济学书籍面世 这引起了两个哈佛同门华人经济学家 对于中国发展模式的争论 作者金刻羽 试图以中国经济的成功纠正西方对华印象 而黄亚生教授则在数据与逻辑中提出质疑与思辨 光伏、电动车、锂电池,代表大国崛起的新三样 是否标志着中国模式的成功 而人治大于法治的市长经济 以GDP增速衡量政绩又是否能够解释中国经济发展? 这其中有着什么代价? 而美国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黄亚生的分析是否有说服力? 市场经济和独裁体制是否有相容性? 中国的经济模式是否具有可复制性? 而经济发展又是否一定推动政治民主化改革? 中美脱钩断链的当下 中国模式最终将何去何从? 请听王局播客 长篇专访 经济学家黄亚生教授之「看不见的中国模式」

 官网:fengxing.jp

推特:@wangzhian8848

油管:@wangzhian

微博:被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