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柳芳最终没能躲过体制的重罚,是因为她在与奥运冠军管晨晨的网络争端中成为了社会新闻的焦点,吸引了大量关注。这引起了有关部门的注意,认为她亵渎了体制的‘贞操’,即她作为世界冠军为国争光的荣誉。尽管她的视频内容本身可能并不违规,但因为她的身份和引发的社会关注,最终被处罚。
吴柳芳的粉丝数从631万被清回到4.4万,是因为有关部门认为她的粉丝增长是通过恶意炒作、刷单和水军等违规手段获得的。尽管实际原因是她因社会新闻的广泛关注而迅速增长粉丝,但官方给出的解释是违规增长。
‘清朗网络空间’行动始于201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下的网络治理行动,旨在净化网络环境,树立正能量,引导社会价值观。2016年,国家网信办出台专项行动,每年进行多次清理,涉及不良信息、不良行为和不良算法。2019年,专门制定了《网络信息内容生态管理规定》,为网络治理提供法律依据。
管晨晨跳擦边视频没有被处理,而吴柳芳却被处罚,是因为吴柳芳在社会新闻中成为焦点,被认定为亵渎了体制的‘贞操’。在中国,处理这类问题不是依据法律标准,而是依据‘体制标准’,即与国家有关系的人不能涉足擦边内容,而普通人则可以。
吴柳芳事件背后的体制逻辑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即对于普通人的擦边内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一旦涉及到为国家争光的人,如世界冠军,就必须严格处理,以维护体制的‘贞操’。这种处理方式体现了中国式的智慧,即在不同场合采取不同的标准。
中国严格管理擦边内容,而许多其他国家不这样做,是因为中国政府认为管理这些内容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价值观。在中国,自由和言论的边界被严格控制,以防止反动内容和自由思考的传播。而在自由社会中,这种管理可能会限制创造力和言论自由。
12月24日,吴柳风事件迎来大结局,已经禁止关注近一个月的吴柳芳账号,被取消600多万粉丝,粉丝数回到了事发前的4.4万。与此同时,吴柳芳所在的MCN公司,也一同被罚。 吴柳芳为什么最终还是没能躲过体制的重罚?处罚吴柳芳的体制逻辑有到底在哪里?
官网:fengxing.jp
推特:@wangzhian8848
油管:@wangzhian
微博:被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