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专访张杰:2025年中国金融业的内外挑战 - 3月 08日,2025年

专访张杰:2025年中国金融业的内外挑战 - 3月 08日,2025年

2025/3/7
logo of podcast 纵深视角音频 - 美国之音

纵深视角音频 - 美国之音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主持人
专注于电动车和能源领域的播客主持人和内容创作者。
张杰博士
Topics
张杰博士:中国经济目前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包括房地产泡沫破裂、消费紧缩、地方债务高企、失业率上升等。2025年伊始,中国政府推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共对银行的干预也阻碍了银行业的自主经营,导致银行沦为政府的融资工具。此外,货币超发可能导致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而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则加剧了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国际环境的恶化以及潜在的国际制裁也对中国金融体系构成重大威胁。 中国央行的适度宽松政策与2008年美国推出的量化宽松政策既有相似之处,都在试图刺激经济增长和保持市场流动性,也有不同之处,中国作为一个非市场经济国家,政策效果难以预测,可能最终仍需依靠行政手段干预。 中国货币政策在中共二十大以来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过去的稳健转向适度宽松,这反映了中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政府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努力。然而,这种宽松政策也存在风险,过度依赖货币超发可能导致经济的长期风险。 中国M2的快速增长远超GDP增速,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货币超发,这种做法不可持续。虽然政府投入巨资试图刺激经济,但资金并未有效流入实体经济,反而可能加剧了金融风险。 地方政府债务高企是另一个重大风险,地方政府利用土地财政和融资平台过度举债,导致银行不良资产上升,并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中国金融腐败问题严重,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导致银行官员腐败现象频发。反腐虽然有所成效,但倒查三十年等做法也存在问题。 我个人在国有银行工作多年,最终选择辞职,是因为对国家发展道路和个人理想的迷茫。我目睹了中国金融体系的种种问题,并对中国政治体制的极权主义特征深感担忧。 丹杰博士:作为主持人,我主要负责引导访谈,提出问题,并对张杰博士的观点进行总结和梳理。我关注的问题包括:中国政府推出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目的和效果;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以及这些挑战对银行业的影响;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与2008年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异同;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以及对金融体系的风险;中国金融腐败问题以及成因;张杰博士个人职业经历和选择等。 我通过提问,引导张杰博士深入分析中国金融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利弊。访谈中,我尽量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让张杰博士充分表达他的观点。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中国金融业2025年将如何发展?除了继续面对房地产泡沫,通货紧缩,地方债务和高失业率等挑战之外,曾经在武汉担任中国工商银行分行行长的张杰律师认为中国还需要应对中共政党干扰,中国和对俄罗斯的支持等非经济变数。2025年一开始,中国政府推出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期望以此提振市场信心。新政策是否能给中国银行业带来活水?张杰律师以个人在中国银行业工作的经验剖析中国银行业2025年的前景。《纵深视角》节目进行一系列人物专访,受访者发表的评论不代表美国之音的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