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新发现】AI搜索茧房,一种很新的茧房

【新发现】AI搜索茧房,一种很新的茧房

2025/3/5
logo of podcast 早点生活

早点生活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Topics
杨仔:我发现不同AI工具对同一问题的回答差异很大,例如问"人类最伟大的地方是什么?",有的回答"创造不息",有的回答"不息创造",甚至还有"能吃能喝"。这并非简单的排序不同,而是AI基于自身模型和价值观给出的不同解读。这让我意识到AI已经具备了辩证思考的能力,不再是简单的问答机器。这种现象也反映了AI搜索茧房的存在,它不再单纯依赖平台推荐,而是通过搜索行为和提问方式来定制结果,影响用户看到的信息范围。 粥粥:AI搜索茧房与传统信息茧房不同,传统信息茧房主要依赖平台推荐算法,而AI搜索茧房则更主动,用户主动提问,但结果却受到搜索方式、用词习惯甚至选择哪个AI工具的影响。这种隐蔽性使得用户难以察觉自己被局限在一个狭小的信息范围。 周周:AI搜索茧房的形成是AI自身特性、用户使用习惯和商业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AI工具为了提供最佳答案,会根据用户的反馈调整答案,从而强化茧房效应。同时,商业逻辑也驱动AI工具提供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服务,进一步加剧了信息茧房的形成。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探讨了AI搜索茧房这一新兴现象。与传统的社交媒体信息茧房不同,AI搜索茧房是通过AI工具的搜索行为和提问方式来定制结果,从而限制用户获取信息范围。节目中,我们分析了AI搜索茧房的成因、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信息茧房的区别,并探讨了如何避免被其限制。
  • AI搜索茧房通过搜索行为和提问方式定制结果,影响信息范围
  • AI工具的模型、处理方式和价值观影响答案差异
  • 搜索茧房与传统信息茧房的区别:形式、内容、参与过程

Shownotes Transcript

哈喽各位好我是杨仔哈喽朋友们我是原子哈喽大家好我是周周您接下来收听到的是我们直播时的播客切片这就是冰山一角想要了解更多有意思的话题欢迎在每个工作日的七点半到九点搜索早点生活的视频号抖音与我们一起在直播间相遇

来吧跟各位去聊聊这个搜索检访的事这一部分的内容也是来自于我们虎岫战队的合作作者志远同学感兴趣的话您可以去搜一下就在说这个话题的时候大家可以试着去打开您手里的这个 Lipsync 我打开一下输入问题输入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你认为人类最伟大的地方是什么请用四个字概括嗯

咱们都可以按照这个问题进行输入看看我们的答案是不是一样大家先输着我先说一下可能您得出的答案是哪些呢比如什么忍者见仁智者见智还有什么不断超越爱与和平知行合一

然后我昨天得到答案是什么呢叫做创造不息他给的理由是什么他说人类以想象力为火种用双手将思想化为文明从实际到飞船从文字到 AI 永不停歇的突破边界重塑世界这是独属于我们的浪漫与伟大我看到这个我反正已经输入进去了然后他现在还在思考然后给到我的四个字

是不惜创造不惜创造我这创造不惜我真是不惜创造我再说一遍问题他说大家输入一下就是你认为人类最伟大的地方是什么请用四个字概括

你看我这个不惜创造给到我的一个注视是什么说既包含了天行剑的生生不息之意又指向了人类突破自然局限的创造力涵盖了从石器工具到 AI 革命的文明特质永恒突破中实现了生命的超越性你看不太一样你说这两个词它只是换了一个排序

你是创造不息我是不息创造有些朋友是痴情合一还有超越局限还有朋友说是能吃能喝这是你自己给的吗

能吃能喝该行生生不息不断创造文明共生创造智慧思行无界不惜创造跟我一样不惜创造知与探索是所以你看为了对比你也可以用比如说豆包啊 Kimi 啊包括腾讯元宝这几个工具你可以试一试你可以发现答案都不太一样那这个时候你可能内心会冒出一个疑问了那说为什么同一个问题不同的 AI 工具给出的答案会这么不一样呢对啊

是因为他们的模型不同还是处理方式有差异呢经过反复的琢磨其实我们会发现每个 AI 他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就像不同的人一样他们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去解释同一个问题这有点太就是怎么说有点太颠覆我对于这个 AI 的一个想象了我一直以为可能是这个我们问他一个固定的问题他会给到我们一个固定

的答案可能答案都差不多对但是我没想到他已经真正的能够去辩证的去思考各种各样的一个问题了是吧所以你看嘛就是你会发现他会有让人想起一个什么事就是信息减防以前我们总说就是信息减防是推荐算法造成的比如说社交媒体平台上他会根据你浏览的记录包括兴趣爱好包括点赞各类的给你推送内容

你站一看你这个方式挺贴心的但实际上大家都知道它会让你进入到这个信息会越来越单一的很容易让人陷入到一种封闭的信息圈了不过随着这个 AI 搜索工具的一个普及就是信息检房的形式也在悄悄的改变就是现在的 AI 搜索就不再单纯依赖平台的推荐了对吧

而是通过搜索行为和提问方式来定制结果注意我们是通过搜索行为和提问方式来定制结果的就是你搜什么你怎么提问以及你愿意接受哪些答案都会直接影响你看到的信息范围我其实可以这么理解就如果说我今天问 Deep Seek 我说这个周周是美女吗

他可能给到我一个答案如果我问他说美女等于周周吗他又是另一个答案所以其实就是不同的问法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语境也会使我们的一些 AI 工具 DeepSeek 元宝豆包这些给到你不同的答案是的所以说这种新的检房形式我们可以叫它叫做搜索检房或者说更形象一点你可以叫它叫生成式幻觉检房那两者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我们指的是比如说我们传统的心理检访和搜索检访有什么区别首先就是形式不太一样就是传统的心理检访我们是是我们在刷媒体看

看视频对吧推荐算法根据我们之前点了什么喜欢什么停留时常来推荐内容基本上你不用说我去特意去找对吧慢慢慢慢的我们就把自己框在一个小圈子里了这就让我想到一个事情我那个时候应该是在这个口罩刚开始的时候我那时候才下载了某音我已经算是一个比较晚的一个

这个冲浪选手了是的那时候我下完了之后呢给我推了几个视频我都滑了不感兴趣嘛我都给滑走了然后推了一个唱歌的视频呢我觉得挺好的又停留了一会儿结果我发现啊我后面刷了 20 条视频全都是唱歌的视频要么就是弹吉他的要么就是弹钢琴的所以我当时有点感慨到了这个算法的一个强大力就可能他在不了解你的时候他会给你推荐单一内容

随着这个你刷这个某音的时间越来越长你看的东西领域越来越广泛它给你推荐的东西可能也越来越精准是的就是你在算法那你的标签会越来越多

那搜索解放更像是什么呢更像是咱们自己主动跳进去的比如说我用 AI 工具搜一个问题输入关键词是直接决定他给出什么样答案的当然目前也不确定就是 AI 会不会偷偷看咱们的手机或者根据别的一些阿波波的数据去综合他的回答或者说根据我们搜东西的这个意图来调整回复不过有一点还挺明显就是

在一个聊天框当中频繁的对话几次推理模型是能够理解我想要什么就换句话来说他用他那种比如说更高大上更具有赛博智慧的视角悄悄的把我给劝住了第二点就是内容差异很明显就是传统的新检方内容大多都是平台已有的这个内容这个是取决于平台跟算法机制的但是搜索检方不一样内容是

AI 当场给造出来的就是我问个问题它是靠着自己的这个训练数据跟算法现场给我整一个答案对那这个过程我完全看不见就算它标了一个什么引用来源生成的部分还是它根据学过的东西给捏出来所以有的时候我们拿到的可能只是某个版本的真相这就是很多朋友说哎呀现在 AI 没有那么的准确或者说我们刚开始提到就是生成是幻觉了

第三点就是参与过程的区别很明显传统的心理检访我们最多就是点个赞刚刚周周说的对吧或者说就是浏览一下或者说收藏一下对吧那搜索检访当中表面上我们把主动提问的权利交给了我们但实际上这种主动权没有真正的掌握在我们手中

因为搜索方式用词习惯甚至选择哪个工具都会直接影响你的搜索结果这些限制是隐藏起来的你很难察觉而且这种隐蔽性还体现在什么呢比如说当我们提出问题并得到答案的时候很容易误以为就是说我选的是对的嗯

或者我问的这个问题挺对的而不会怀疑我现在是不是被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面了如果说你不这么说的话我想很多人都没有 get 到这个点或者说没有意识到就像刚才有个朋友说这个是不是预制和现场的区别我觉得有点贴切很贴切所以说到底就是搜索检房它其实算是一个传统性检房的一个升级版它是披着那种聪明和主动的外衣表面上看起来就是

我尽在掌握我自己在掌握其实还是悄悄的把我们自己框在了一个小世界里就有一种感觉好像比如说我们在用这种速度引擎的时候我不打开它我就不会跟它对话所以你就一直认为你才是主导者我问你什么你答什么

我是提问者你是被回就是你是回答者但是可能你这样去看的话他有点把你框住了对我刚看到王说的很对他说你问的问题都是你知道的对那为什么 AI 会制造出搜索检方说到底这事跟 AI 本身跟我们的使用习惯还有背后的商业逻辑都脱不开关系就是先说 AI 本身就是从使用者的角度来看 AI 的核心任务是什么

是给我们提供最好的答案对最贴切的答案因为我们每次用它来搜索它就靠这个算法算法跟数据给我们一个可能看起来让我们很满意的一个答复本来 AI 的设计是为了更懂我们但问题是 AI 的知识和处理方式其实也有自己的性格你看大家可能平常你用豆包包括用这个 DeepSick 你会发现很明显的一个区别我个人感觉豆包更加的是

会一些幽默他更像是一个文科生有的时候他更像是一个有点那种艺术思路的这样一个人我有的时候用 DeepSick 我觉得他兼具了理科生的那种理性思维的逻辑思维这种魅力同时也不失一些些风趣幽默我举个例子就是现在很多人都在用 DeepSick 他发现 DeepSick 像个专家

回答很专业很伦理化很理论化而 Kimi 更像是什么呢更像是个聊天高手回答更口语化更接地气这种特别像什么你知道吗就特别像是那种我找不同的人我问问题是一样的就是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回答结果就不一样了

那这种差异就不知不觉的会给我们的信息分布局限就形成了一个诉讼解方了而且更关键的就是什么呢我们自己在不知不觉当中帮到什么意思

很多人有个习惯如果 AI 的回答不是我想要的很多人会直接说一个这样的话就这不是我想要的我会这个会说什么呢会跟他讲说你这个回答的话呢需要从哪个方面和哪个方面再帮我去更改一下你这个就是很间接性的跟他讲说你这个回答我不太满意我不满意嘛那时间长了在一个对话框里

AI 会根据我的反馈来调整答案那这样一来双方互相强化建房的这个墙是越来越厚了还有一个是什么呢就是绕不开的因素是商业逻辑就是 AI 工具它不可能说我永远免费吧那怎么赚钱呢那肯定是希望用户用的越多越好最后离不开它然后我开始收你钱了

就是变成这个月卡会员我依赖对吧比如说有一些工具它像拆机必然是需要收取一个订阅费用的那你如果说你是这个免费用户搜索内容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公司他会看到广告那这种商业逻辑也推动了 AI 搜索的一个千人千面的一个设计虽然说现在国内大部分的这个 AI 工具也没有收费但是间歇性的它在收集我们的语料啊对吧

我印象里 OpenAI 创始人奥特曼说过这样一句话他说要实现通用人工智能就是 AGIAI 得像自动驾驶一样根据不同人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就其实你在跟他说话你在跟他对谈你在去问他很多问题的时候他其实就已经在不自觉的去学习你模仿你模仿人的语境模仿人的语气然后再给到你一个更加拟人化的答案

是的所以说你看 AI 制造信息检房制造这种搜索检房它是 AI 本身的特性是我们的使用习惯以及背后的商业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当中作者志远给了一个非常非常有意思的一个例子他说前两天刷抖音的时候他说看到小米的王腾和徐斐被网友调侃说他俩像夫妻

然后他挺好奇他就去搜了然后他说抖音搜索说他们是夫妻他有点惊讶结果用豆包一搜说俩人只是同事他把这事呢发到群里了那字节的朋友内部就给抽铁了因为抖音那边给的答案是他们是夫妻豆包说他俩只是同事

但其实他俩真的就只是同事所以这就是典型的 AI 语料被污染了但是换个角度来看就是从商家包括品牌营销的立场来看这事其实挺常见的就是品牌方会批量的生产关于自家品牌一些内容然后通过各种渠道 C 给 AI 这样一来就是别人做这个问题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定制化的信息了就像是一种比如说软性的植入的跟广告同盟差不太多

所以到底是好是坏不太好一刀切那如何防止搜索带来的减防呢他总结了一些方法我在这分享给各位首先初级阶段就是咱们要有一些基础认知有三点第一个就是别只用一个工具就是你今天用 Kimi 明天试试腾讯元宝后

后天又用 deep seek 就是不同的 AI 有不同的性格一个问题你多问几个 AI 答案会更丰富其实像现在的话我应该和我们很多朋友是一样的就是你用顺手的一个 AI 之后你就有点不愿意去转战其他的 AI 了对比如说我用顺手的 deep seek 之后可能我就没有这个意识或我再去问一下豆包我再去问一下元宝了对大家都去用几个工具都去问一问另外一个第二点是什么呢

多反问比如你想知道为什么 AI 好你可以反过来问就是为什么 AI 不好或者说让 AI 帮你反思它会从很多视角去给出答案就让它有一个反思机制对第三点就是你别只看 AI 给的答案你想让 AI 帮你验证新闻是不是真的或者说这个数据从哪来的你也可以自己手动查一查这样就不容易被 AI 给误导了

这确实是有的时候像我们就是这个组建一些台本信息或者说内容的时候你可能需要借助 AI 的一个力量去帮你搜索很多的这个内容但是你会在编辑的过程当中发现就比如说我这个刚才跟大家分享的那个 GTR 的那个事情它把小米的圈速就给我写错了然后我是这个检查了一遍之后才发现这就是幻觉

这就是一个 AI 的幻觉到终极阶段你要完转这个策略你得干嘛呢你得试着换着花样提问

比如说志远说他在提问的时候他会发现他喜欢把这个 AI 比如说把什么生意心理伦理几个角度揉到一块这样问出来这个答案就视角就会多了很多了那为什么他这么干的就是因为 AI 学的这个内容多少都是按照这个学科分文别类的你得交叉着问有点像打破了这个规矩就是逼他从不同的方向给你讲明白答案就丰富了很多

另外还有一些就可能这个患者花样问问题特别管用比如说你想知道 AI 怎么改变生活你可以换成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 AI 在哪些想不到的地方影响了我们就是你可能这个是正着去问他的时候吧你带点反问的语气的同时然后你再给他一些这个情景比如说在哪些想不到的一些对方面举措或者说 AI 给普通人添了什么麻烦嗯

你这么一调整问题就变了这它不是逆向思维它更像是一种多维度的搜索能够帮我们从更多的角度去挖掘这个问题了就有点像把简单句你给我扩充一下扩充成这个复杂句提问句反问式等等这些是当然这个高阶阶段就是还是得靠这个人工检查因为有些东西 AI 在这个短问短答的时候还能答对

但是呢就是连着得问好几轮容易出现幻觉比如说什么人名啊日期啊刚刚周周说的什么圈数啊对这些还是得靠我们自己去核实

所以说多变着花样去问问题多用几个工具去对比这个答案多核实信息甚至说我们故意去找这个对立面这样一来就不太会容易被他们套牢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什么建立一个重新认识搜索简单的一个思维模式什么意思就是你看到的才是你的世界就像王明说的心外无物是一样的我们所感知的这个世界由你内心的认知决定

只有当我们主动去拓宽这个视野才能够真正打破搜索见访的局限我有看到刚才我们有一个朋友说这个把我逗笑了他说 AI 说人类是真难伺候真难伺候因为没办法我们现在必须得让这个 AI 呢

首先就是能够辅助我们做一些事情但同时是什么呢我们也希望能够 AI 在某些层面上能够引领我们提升我们的认知甚至可能给到我们更多元化的一些角度的思考就实话说我每天在学 AI 也在学我学习速度真的是赶不上 AI 的一个速度这个我们的认知大家都得认识到所以有的时候我觉得比如说像很多 B 站上有些博主教你怎么玩

那个 C 里面 C 什么认知模型啊包括 C 这种反思的这种机制啊就大家可以去搜索可以去学一学这样的话你这个 AI 呢它真的是相对而言是比较客观一些的是的有看到朋友说说能不能给我全搜索让我自己选哈哈

实话说很多朋友说什么有什么 AI 工具现在变多了怎么怎么样呢我个人感觉就是这些工具变多了对我而言是好事是肯定是每一家工具它都有它自己的独特性实话说像豆包 Kimi DeepSick 在我这功能都不太一样所以有些是推理模型有一些是那种即时反响应的这种模型这得看各位您的使用情况我们在这也不做任何的推荐大家这个东西还是得多玩多问多去琢磨可能你才会用的更明显

可能你这个问的更加具体具象化吧他能给到你的一些答案也会更加的准确更加的精准然后我看到也有朋友说这个 AI 现在数据污染的情况严重我也会有这样的一些感觉就是他所谓出现的这种 AI 幻觉更多的就是因为可能这个饲料被污染或者说这个我们很多的一些内容他搜索太全面了反而失去了他的一个判断性然后像豆包也会推理了用这个通议签问比较多是

我们可能都会有一个用的比较顺手的 AI 但是可能还是得多看多玩多问多听是的 是的 是的